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闻醉
他爹的性子天真老实,有他看着还好,若是他和裴栖都不在,连个下人都能糊弄住,更何况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古代防护措施不够,幼儿夭折率极高,不把赵竹心放在眼皮子底下,他无法安心。赵竹心必须要带走,也不能留下他爹一个空巢老人,最好还是赵老汉跟着他一起去西北。
前去甘陇是跟着钦差队伍一起走的,不必担心路上出现安全问题。他打算去拜访一下谢启,请谢启给他介绍一些退伍的士兵护卫,保卫他们一家在甘陇县的安全。
赵老汉还在为了赵竹心犹豫,赵疏桐保证会请大夫随同一起前去,说了许多措施,才让赵老汉渐渐打消疑虑,决定全家人一起前往西北。
接下来裴栖在家中收拾东西,赵疏桐早出晚归,在外头忙碌。
从国库提取五万两银子和直隶的粮仓提十万担粮食,安排护送的军队,虽然需要时间,但也只给赵疏桐留下五天的时间而已。
与此同时,三司将刘景钊以及和他有关的人员都审问过后,整理了一份供词给皇帝,皇帝对甘陇县的事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92
刘景钊去年刚到西北的时候,平日里除了玩乐,根本不管事,甘陇县在他的两个幕僚联手治理下倒也安稳。
甘陇为了尽快恢复生息,甘陇的百姓一直在种植红薯。
年初的时候,刘景钊一意孤行想要百姓他家献上去的玉米,在幕僚的阻拦下,只选了三四个小村庄实验种植。选择的三四个村子虽然对刘景钊不让他们种植红薯不满,但是玉米收获的时候也有七百斤的差量,倒也过得去。
忠孝村等五个村落献红薯得到皇帝表扬的事情,传到西北,让刘景钊又嫉妒又不服气,凭什么赵疏桐献的红薯能风风光光的在大齐推广起来,他献的红薯皇帝表哥到现在都不允许在民间种植。
刘景钊不听劝阻让全县的百姓都种植了玉米。
他前两次侥幸把玉米种成功了,没想到秋天的时候西北有季风,玉米接连发生倒伏。他早就慌了神,哪里会处理这样的事情。他的两个幕僚,见事情无法收场弃他而逃,被愤怒的百姓在甘陇县外头杀害。
三司都建议判处刘景钊死罪。
皇帝想到柔妃还有和刘景钊的血缘,到底心软了,将刘景钊的处罚改为流放,让刘景钊父亲刘珏回家闭门反省思过。
皇帝觉得自己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他刘家人犹不满足。
柔妃抱着三皇子跪在御书房外,想要为娘家人求情。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1001:24:10~2020071100:33: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染柒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8章
皇帝阴森着一张脸,冰冷地吩咐来喜公公,“让柔妃带着三皇子进来。”
柔妃抱着三皇子给皇帝行礼后,皇帝便开始质问她,“你对朕的判决不满。”
“妾身不敢,妾身觉得钊儿是被冤枉了,想要求表哥给为他做主。”柔妃柔柔的道。
柔妃娘家前两天往宫里递信说刘景钊是冤枉的,有人故意陷害他,让柔妃试探一下皇帝的态度,看能不能为刘景钊求求情。
皇帝注视着柔妃怀里因为被抱的不舒服而扭动的三皇子,又抬头看了一眼柔妃姣好的面容,玩味地道,“哦,朕的皇弟,还有刑部督察院大理寺的诸多官员,经过多方查证,才给刘景钊定下了罪责,难道他们都冤枉刘景钊了,你一个深宫妇人空口无凭说刘景钊是冤枉的,让朕怎么相信你。”
柔妃觉得皇帝表哥今天对她的态度和往常不大一样,但是她正担忧自己弟弟,没有时间去细想。
“表哥,你也知道钊儿一直是个不成器的,他怎么可能惹出这么大的乱子,一定是有人陷害他,仗着他不懂政事,将罪责都推到了他的头上,你一定要将事情查清楚,还钊儿一个清白。”柔妃楚楚可怜地道。
皇帝不是第一天知道柔妃空有美貌却爱争强好胜,他此时发现柔妃比起皇后和还有当初的颜贵妃实在是浅薄。即使刘景钊是被人算计的,但种植玉米的决定是他亲自下的,将甘陇县的民众逼反也是不争的事实,不是一句不成器可以抵消的。
无论是有意无意,刘景钊的罪责都逃不了。
“没有人冤枉他,三司建议判处他死刑以平民愤,朕将他流放到东北,而不是西北,已经是对他最后的仁慈。”皇帝冷酷地道。
“东北苦寒,钊儿自小娇生惯养,如何受得住。”
“这是他自作自受。”
“可是,这也不是钊儿愿意的。表哥早知道钊儿不堪大用,为什么要听信那些大臣的话让钊儿去西北。他听表哥的话去了,在西北捅了篓子,表哥不说为他做主,查清事情真相,却要直接流放他。”柔妃一时激动口不择言地道。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他为什么会去西北,你们自己做了什么自己不清楚吗,你这是在指责朕?”
“臣妾不敢,臣妾只是在为钊儿鸣不平,他如此相信表哥,表哥却……”
“刘珏教子不严,剥夺轻车都尉一职。”
“表哥!”
“刘景刈资质平庸、尸位素餐,革除京兆少尹一职。”
柔妃惊吓地闭了嘴,将快要挣出怀抱的三皇子抱紧了一些,她怕自己再开口,皇帝表哥会继续说出自己承担不起的话来。父兄是家中的顶梁柱,可是皇帝的一句话就可以把他们从云上打落尘埃,柔妃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向往权势的时候,这种生杀予夺的权利真是可敬可怕又可爱。
皇帝并没有因为柔妃屈服了就放过她的意思,“柔妃纵容家人仗势欺人,欺上瞒下,降为柔嫔,禁足宫中,无诏不得踏出宫门一步。”
“表哥!”柔妃抱着三皇子跪下来凄厉地道,三皇子早就吓得哭了起来,柔妃却没心思哄他,“柔儿做错了什么,让你这么对我。”
皇帝见柔妃毫无慈母之心更加生气,“带着三皇子来向朕为你娘家求情是你最大的错,皇儿是堂堂皇子,不是你们刘家谋夺权势的工具。来喜,将柔嫔送回宫中,三皇子暂时交给李贵人抚养。”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93
来喜上前从柔妃怀中抱三皇子,柔妃死死抱着三皇子不撒手。
“柔嫔娘娘,您把三皇子交给老奴吧。”来喜公公劝道。
“不行,皇儿是我的,谁都不可以抢走。”
“表哥,你不要让人来抢我们的皇儿。”
“不要抢我的孩子。”
柔嫔怕三皇子被人抢走,紧紧地抱着三皇子,三皇子被勒的哭的更加厉害。但三皇子的哭声,并没有让帝王改变决定。柔妃今日不带三皇子来,他是不会见她的。但她带了三皇子,触碰刀了帝王的逆鳞。
他的儿子生下来就是尊贵的皇子,不是让臣子挟制为自己家族某处好处的棋子、工具。
来喜公公叫来几个宫女,将三皇子从柔嫔怀中抢走,送到了李贵人处,柔嫔也被送回了自己的宫殿。
皇帝心累的扶了扶眉间。
他之前纵容柔妃娘家,要说情分其实占的不多,他本意是打算把三皇子作为四皇子的磨刀石,将来让四皇子自己解决的。
即使他把四皇子列为自己的继承人,但君王难为,没有经过斗争上位的君王,面对复杂多变的朝堂局势,根本玩不过那些老狐狸,被底下的权臣架空做个傀儡皇帝还是好的。他对四皇子寄予厚望,就不能把他养在温室里。大皇子二皇子已经废了,将来做个普通宗室就是了。
三皇子还可以扶持一下,他虽然厌恶刘家夺嫡之心太切,但也给了许多方便之门,没想到还是这么扶持不起来。皇帝也想过磨刀石把刀磨折了的后果,只是孩子现在还小,是否能平安成人还未可知,也就没有操之过急。刘家出了这样的事情,让皇后一家独大不是好事,清平侯府若是因为没有对手成为第二个颜家,他在史书上可真的要留个宠信外戚的名声了。
天知道,皇帝觉得自己要冤枉死了。
*
皇帝将柔妃贬为柔嫔禁足宫中,一下午的时间就在皇宫中传遍了。
皇后是最早得到消息的人之一。
“娘娘,当初西北大旱事发的时候,皇上将直接废除了颜贵妃的尊号,将贵妃娘娘打进了冷宫,累及家人,如今只是把柔妃贬为柔嫔,皇上心里是不是还看重柔妃娘娘啊。”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明珠道。
皇后摇了摇头,“未必。”
明珠眼中露出一些疑惑。
“爱之深责之切,皇上宽待柔嫔,是因为柔嫔母亲出自皇上母族,皇上母族凋零,厚待刘家人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但刘家不是皇上真正的母族,这样的情分只会越消耗越少。”皇后解释道。
等到皇上对柔妃不耐烦的时候,才是柔妃真正跌入谷底的时候。但没有跌入谷底前的日子,也未必好过。帝王的爱,给的从容,收回时更容易。有情无情与否,都像是一场戏。
皇后不期待那些缥缈的爱情,只想守着皇儿在这深宫内院好好活着。男人来的时候,她是个好妻子,不来的时候,她会是个好臣子,帮他打理好宫闱。
“娘娘,来喜公公说,皇上没有吃午饭,把自己关到书房里生闷气,想让您过去劝劝。”另一个大宫女南珠前来禀告。
“南珠你去吩咐小厨房熬些甜汤来,本宫一会儿要带着甜汤去看望皇上,明珠伺候本宫更衣。”
“是,娘娘。”
“皇上,皇后娘娘带着甜汤来看你了。”来喜公公禀告皇帝。
皇帝踹了来喜公公一脚,“是你这个老东西告诉皇后的。”
来喜公公朝皇帝告罪,“宫里只有皇后娘娘能劝您吃东西了,老奴是担心您的身体,才自作主张请来娘娘的。”
来喜公公自幼跟在他身边,皇帝没有怀疑来喜公公的忠心。
“愣着干什么,还不去皇后给请进来。”
“老奴这就去,这就去。”来喜公公喜笑颜开地去将皇后请了进来。
“臣妾给皇上请安。”
“梓潼不必多礼。”
“臣妾听说皇上一个人在御书房生闷气,不肯吃饭,让小厨房熬了一盅开胃的甜汤,还请圣上用些。”
皇帝还是很给皇后面子的,“先放着吧,朕想吃的时候会吃的。”
“那您要一直不想吃怎么办。”皇后用不要诳我的表情道。
皇帝失笑,“梓潼有心了,朕正好觉得腹中饥饿,多谢梓潼的甜汤。”
皇帝打开汤盅,用勺子慢条斯理的喝甜汤。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94
“皇上可是为了柔嫔妹妹烦恼。”皇后轻声询问。
皇帝摇了摇头,他是烦恼甘陇县的事情,还有因为他轻判刘景钊,御史言官上奏骂他的折子把案头都给堆满了。
皇帝也是个犟的。
上次西北大旱瞒这么久,是颜家人作祟。刘景钊能避开楚王在西北的耳目犯下这么大的错,肯定有人在其中做了推手,甚至屏蔽了楚王的耳目。刘景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皇帝更恨在其中插手的人。为了打击政敌,不惜为百姓的性命为赌注。
他们想要他杀了刘景钊,皇帝偏偏不愿意。
“那皇上是为了甘陇县的事烦恼了,您有容丞相、李尚书、裴侍郎精于政事的臣子,楚王这样悍勇的武将,又有赵县令这样发现红薯和玉米的人才,甘陇县的危机一定可以马上解决的。您别把所有的事情都抗在自己肩上,也让大臣们替您分担一些。”皇帝道。
“梓潼言之有理。”皇帝敷衍地说。
皇后知道皇帝没有听进去,尽职尽责地劝说他爱惜自己。
皇后的话倒是提醒了皇帝,玉米本是赵疏桐找到的,刘家人抢占了赵疏桐的功劳。如今,赵疏桐要前往甘陇稳定局势,这功劳该还给人家了。
皇帝在力排众议把刘景钊的死刑改为流放后,又下旨意为赵疏桐正名。言明刘家人献上的玉米乃是抢夺赵疏桐的,是刘景钊不听从皇命,私自推行玉米让甘陇百姓种植,与皇室无关,以抢夺他人功劳的罪名撸了刘珏刘景刈的官职,显赫一时的柔嫔娘家至此沉寂下来。
刘家人为玉米忙碌了一年,可谓竹篮打水是一场空。
但皇帝对刘家处罚的宽宏大量,让一些久经官场斗争的人不由得思量起来。害怕刘家会东山再起,往日和刘家结仇的人都没有急着落井下石。
“恭喜赵兄拿回自己的功劳。”谢启在皇上下旨后恭喜赵疏桐。
“还要多谢圣上明察秋毫。”赵疏桐道。
谢启和赵疏桐相对着笑了笑。
玉米的功劳是谁先献就是谁的,皇帝当初没替赵疏桐做主,是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如今刘家在玉米上犯了大错,皇帝把功劳还给赵疏桐,大臣们和刘家撇清关系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替他们说话。
在支持正统的大人眼里,也都觉得玉米的功劳还给赵疏桐比在三皇子这个稚龄幼童身上好。
谢启帮赵疏桐找了二十个正当壮年的退伍的士兵,还有一个从汝阳侯府退下来的武师傅。
赵疏桐询问了一下这些人的情况就照单全收了。
他如今在羊毛铺子每个季度都有分红,这些人还是养得起的,家人到了西北的安全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十二点前更了,哈哈。
皇帝很狗,但是没有那么好色,前面一章裴侍郎骂他,就是下属私下里骂领导,当不得真。
感谢在2020071100:33:23~2020071123:08: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楚楚留香2瓶;流沙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9章
“胡闹,你和哥婿去西北,怎么还把小红薯给带上了。”
侍郎夫人在知道赵疏桐和裴栖要带着赵竹心一起去甘陇县,将裴栖喊过来,一定要让裴栖给她个交代。
幼儿脆弱,甘陇路遥,他们怎么狠心让小红薯那么一个小的孩子,跟着他们受苦。
裴栖撇嘴,“娘,我和夫君都离开了,留下小红薯一个人在京城多可怜。他还小呢,离不得爹爹和阿姆。”
“你还知道他小,小红薯不到半岁,你们夫夫就带着他走远路,要是路上有个三长两短,你让娘怎么活。”侍郎夫人一想到钟灵毓秀的外孙因为父母狠心在路途夭折,心中就不忍。
“夫君请了大夫,我们还带了两个奶娘,沿路会照顾好小红薯的。小红薯身体强健,出生以来就没有生过病,不会出事的。”
裴栖虽然一直和侍郎夫人保证不会让赵竹心出事,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刻人还好好的,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就倒霉了,侍郎夫人根本不愿听信他的那套说辞。
君子都讲究不立危墙之下,做父母的为了自己的私心,让小红薯去冒险,就是不应该。
“你刚做阿姆,不懂轻重。从京城到甘陇县两千里地,你们跟着钦差的车马不停蹄地过去,大人都要脱层皮,何况刚出生不到半年的小孩子。你和哥婿要是放心我和你爹,就把小红薯留下来,我们替你养着,等孩子大些了,再给你们送过去。小红薯要是真的出事,再后悔就来不及了。”侍郎夫人苦口婆心的道。
“娘,这都商量好了。”裴栖为难地说。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95
为了小红薯的去留问题,夫君和公爹已经讨论过好几次,最后说服了公爹和他们一起走。
夫君要把小红薯养在跟前才放心。
这么大的孩子,他心中也舍不得。
小红薯不在跟前,他连欺负的人都没有了,他就小喜欢小红薯委屈却不得不忍着的小模样。
赵疏桐说不会让赵竹心出事,裴栖十分相信。他的这种相信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理有据的。
赵疏桐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不靠谱的事,说过的事情都会做到。在他还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举人的时候说会娶他,就真的让他风光出嫁了。刘家人抢走他们的玉米提前献给皇上的时候,他说会把玉米从刘家人手里夺回来,不到一年,皇上就亲自把功劳还给了他们,虽然夫君处于特殊情况没有升官,但上次不少财物。遭遇别人那么阴险的算计,都能化险为夷。还有纺织机、羊毛制品、玉米糖,这都是赵疏桐带来的。
赵疏桐说能在去西北的路上保赵竹心无忧,虽然不知道赵疏桐的底气从哪里来的,但裴栖无条件的相信赵疏桐能做到。
侍郎夫人见裴栖怎么也说不动直接恼了他和赵疏桐这对狠心的父姆,第一次将裴栖给赶出家门。
“赶紧走,赶紧走,就没有见过你们这么做人阿姆的。光想着舍不得孩子,也不想想怎么才是对孩子好。”
“娘,小红薯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我和夫君心里有数呢。”
“也不知道赵疏桐给你吃了什么迷魂药了。”侍郎夫人嘀咕。
“夫君说我们一家人就要完完整整的。”
“合着你娘我是外人了,你们的家务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免得有人说我老婆子说太长。”
“娘,你不是外人,就算我出嫁了,你想怎么管就怎么管。但你要相信我和夫君,我们敢这么做,是有我们的道理的。”裴栖安慰失落的侍郎夫人道。
“好了,娘知道了,你们的行囊还没有收拾好吧,快回去吧。”侍郎夫人夫人又开始粘人了。
裴栖又和侍郎夫人说了几句话,就继续回家收拾行礼了。裴栖看着自己半书房的话本子,心中充满了不舍。
这次走的急,行李都带不走多少,他也不能不懂事的带一箱子话本子,让人看笑话。甘陇县那地方刚刚发生过暴动,肯定不会有好的话本子卖。夫君让他拿个一两本当做纪念,可是每一本都是他的心头好,特别难以取舍。
裴栖这边纠结带哪本话本走,侍郎夫人因为赵竹心的事情,又在裴侍郎跟前数落了他和赵疏桐一顿。
“年轻的小夫夫,就是不知道轻重,哥婿怎么能这么狠心,让一个半岁的孩子跟着他们一起去受苦。”侍郎夫人哽咽地道,对赵疏桐这个一定要赵竹心带走的始作俑者不满极了。至于裴栖这个帮凶,侍郎夫人不忍指责就忽视了。
“什么小年轻,赵疏桐都快三十的人了,有什么不懂的。”裴侍郎提起赵疏桐就没好气,“夫人你也别为他操心了,既然他敢带着咱们外孙去西北,一定是有依仗的。”
最了解一个人的是他的枕边人,栖栖既然赞同赵疏桐带着外孙跟他们一起走,但赵疏桐一定是有底牌的,他懒得管。
“话是这么说,但我的心啊,还是忍不住为小红薯担心。”侍郎夫人道。
“老爷,哥婿这两年一直顺风顺水的,你说他是不是心大了。”
“他就是飘到天上去,我也要给他按到地下。”裴侍郎哼哼地道,“甘陇县对哥婿是一个考验,要是他能把甘陇县治理好,将来的道路就好走了。你也别舍不得他们,至于外孙,咱们就在其他方面对给他找补找补吧。”
裴侍郎也有些心疼可怜的外孙,父姆不靠谱,他们做外祖父外祖母的,就多关心下孩子。
侍郎夫人知道事情成了定局,也不说什么了,给赵竹心收拾了一堆东西,甚至为了明确表示自己的偏心,把给裴栖的东西限制在给赵竹心的一半,让裴栖感到了巨大的争宠危机。
明明昨天以前,他在他爹娘心里还是最重要的崽,怎么今天就被赵竹心后来居上了。
*
裴栖在曾嬷嬷的帮助下打包行李,赵疏桐则是忙着拜访两位尚书,收拢人手,从朝廷的一些机构了解甘陇县的情况。
出发前两天,赵疏桐找赵贵谈了次话。
不算给原主做书童的日子,赵贵跟在赵疏桐身边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家中的下人管的也不错。赵疏桐没想赵贵给他做一辈子的下人,本打算有机会时提携一下赵贵,没想到这个时候会外放。
“赵贵,咱们都是一个太爷爷传下来的血脉。桐叔我也不忍心让你一直帮我看家守户,我本打算六部或者其他官曙招收小吏的时候推荐你去考试,等做上两三年,再想办法让你从不入流转入流,做个八九品的小官,你家的门第也可以趁机改换了,没想到我这次突然外放到了西北,你是怎么想的。和我去西北,还是留在京中。”
赵贵见赵疏桐这么细心的为他打算过,也不是那种不知道感恩的人。如今,赵疏桐正是用人的时候,赵贵是愿意跟着赵疏桐去西北的。赵疏桐不是个吝啬的人,他现在付出的多,将来收获的也多。
“桐叔,我想让孩子们还有孩子他娘留在家中孝敬父母,我跟着你去西北。”
“好,那我暂时先不招募管家了,等我在甘陇县安定下来,你再回来,我会让裴编修帮你留意招收小吏的事情的。”赵疏桐道。
此次去西北人生地不熟,换一个不熟悉的管家磨合,他还是比较倾向带着赵贵一起去的。
“多谢桐叔,侄儿定会鞍前马后回报你的恩德。”
1...4445464748...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