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越之农门风光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清风而徐
穿越之农门风光
作者:清风而徐

杨舒一朝穿成被未婚妻退婚羞辱后跳水自尽的杨家四郎杨成书,杨舒穿来后不仅多了个冲喜夫郎,还多了一大家子亲戚。以及……十几两银子的外债。为了活下去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奋力赚钱。火锅、辣条不能少,臭豆腐、螺蛳粉吃起来!路要修书要读,生意更要做。小小农家子也能翻云覆雨改变世界。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夫郎一定要狠狠宠!…





穿越之农门风光 穿越之农门风光_1
《穿越之农门风光》作者:清风而徐
文案:
杨舒一朝穿成被未婚妻退婚羞辱后跳水自尽的杨家四郎杨成书,杨舒穿来后不仅多了个冲喜夫郎,还多了一大家子亲戚。
以及……十几两银子的外债。
为了活下去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奋力赚钱。
火锅、辣条不能少,臭豆腐、螺蛳粉吃起来!
路要修书要读,生意更要做。小小农家子也能翻云覆雨改变世界。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夫郎一定要狠狠宠!
第1章穿越
“相公,你回来了。”
杨舒脚才迈进杨家的院子,就迎来一声甜甜的问候。
说话的是个眉间有红痣的男子,名叫唐宁,是杨舒的夫郎。
杨舒是在十天前穿到过来的,因为原身杨成书家里欠了外债,原本定好秋收过后就成亲的未婚却上门退了婚,还对原身冷嘲热讽了一番,原身一时想不开,就跳河自尽了。
他穿来时碰到过原主的魂魄,原主拜托他替他尽孝,让杨家日子过好些,并将自己的记忆也送给了杨舒。
许是因为接受记忆,杨舒虽然魂已入了原主的身体却一直没醒来,杨家便给他娶了个夫郎,名为冲喜。
所以唐宁就成了杨舒的夫郎。
这是一个杨舒曾经没听过的朝代,名叫大渝,不仅与杨舒所知的华夏历史不同,连人都多出了一种性别。
像唐宁这种眉间有红痣的男子在这个时代被称之为哥儿,红痣又被称为孕痣,哥儿与女子一样能生子,却无法让女子受孕,所以哥儿长大后会同女子一样出嫁。
杨舒应了声,过去帮唐宁提水,他这两天身体好些了,也能下床走走,今天还到村里去熘达了一圈。
唐宁避过杨舒要帮忙的手,“相公你身子才刚好不能劳累,我来就好。”
唐宁将满满一桶水提到厨房后又给杨舒拿了个小马扎出来,“相公你快来坐着歇会儿,午饭马上就好,新松几个小的已经去喊爹娘他们了。”
杨舒点了点头,却没坐下,而是跟着唐宁一起进了厨房。
杨家位于大渝国青州府下面的一个小村子,名叫东山村。
杨家是东山村的大户人家,人口大户那种。原身爹娘都在,他自个儿兄弟四人,还有两个已经出嫁的姐姐。三个哥哥都成了亲也有孩子,上上下下加起来足有十八口人。
不过杨家穷,十八口人就挤着六间房子,又因为杨大郎在山上被野猪拱下山崖摔断了一条腿,为了给他治腿,欠了十多两银子的外债,现在日子越发不好过。
杨舒答应过原主要让杨家过上好日子,所以还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开始琢磨赚钱的事了。
大渝还算富裕,天子励精图治许了百姓许多好政策,加上现在天下太平,百姓日子过的也算不错,杨舒就把目光放在了吃上。
谁也逃不出大吃货帝国的”魔爪”。
“我先去看看臭豆腐好了没,要是好了今天晚上就做出来试试,明天去县里卖。”
杨舒躺在床上琢磨了几天后,决定先做点简单吃食赚一笔钱,然后再做其他的生意。
大渝已经有了豆腐,他就瞄上了臭豆腐,做臭豆腐简单,他在现代就做过。豆腐切厚片,放在稻草里捂着,等发霉拉丝有味道了就成,这法子就是发酵腐乳的法子,不做腐乳油炸就是一道安徽名小吃毛豆腐。
因为这个需要的时间短一些,真正的长沙臭豆腐约莫要半月才能做出来。不过杨舒统一都给叫了臭豆腐,也方便以后真正的臭豆腐出来好卖价。
杨舒醒来后与家里人说他做了个梦,知道了些做吃食的法子,但其他人都不信,觉得是落水后遗症,他魔怔了。
都劝他别折腾,养好身子赶紧下地帮忙干活。
只有唐宁信他,不仅磨着杨母给了他两升豆子去换豆腐,又听杨舒的话捂着豆腐发霉,还把出嫁前攒的钱拿出来去县里打了个铁架子,方便摆摊时烧陶翁用。
盖子一打开,杨舒就闻到了味儿,有点臭,但也有点豆腐的香,杨舒觉得差不多成了。
“相公,这是发好了吗?”唐宁期待的问。




穿越之农门风光 穿越之农门风光_2
他转头对唐宁点头,“待会儿让新松几个小娃去挖些猪鼻孔回来,等晚上做完饭时来炸。”猪鼻孔就是折耳根,也叫鱼腥草。
唐宁不懂这些,乖巧点头,“我听相公你的。”
两人正说着,外头便传来了说话的声音,是杨家在地里干活的人回来了。
唐宁赶紧跑去端菜端饭,杨舒也去帮忙打水让杨家人洗手。
杨大郎看了杨舒一会儿,“觉得怎么样,可好些了?”
杨舒点头,“大哥,我没事了,你别担心。”
杨大郎因为自己受伤欠债害自己四弟被退婚又跳河险些丧命这事一直很愧疚,是以腿都还没好全就下地干活去了。
“那就好,那就好,”杨大郎连连点头,明显松了口气。
现在春耕快结束了,杨家吃的也是加了青菜一起煮的糙米粥,另外炒了一个豆角加一碟咸菜。
杨母举着勺给众人分粥,男人是干活的主力便分的多些,满满一碗。女人现在也要干活,有大半碗。
杨家也不苛待孩子,同样给的大半碗,不过都只能吃个七八分饱,毕竟没什么油水。
杨老汉唿唿喝了两口粥,看着杨二郎说,“地里的活做的差不多了,明天你跟我一起到县里头去找找看有没有短工做,老三要去学堂,你大哥和老四还得养养身子,上半年你就辛苦辛苦。”
杨二郎点点头应了,杨家虽然穷,但杨老汉两口子不苛待儿女,他们兄弟间也算和睦。否则也不至于宁愿欠十几两银子的外债也要给杨大郎治腿,更何况还供着一个在读书的杨三郎。
杨大郎见杨老汉没点他的名,连忙说:“爹,我也跟你们一起去,我腿全好了,不用在家养着了,让老四在家歇着吧,他才落水没好全,又刚成亲,就别出去跑了。”
杨舒抢在杨老汉说话前开了口,“爹,我发的豆腐好了,晚上炸来大家尝一尝味道,要是行的话我明天跟你们一起去县城,若是卖的好,咱们家就不用出去做短工了。”
杨老汉对杨舒口中的豆腐还是没什么信心,皱着眉问,“你那豆腐发了霉当真能吃?”
杨舒笑了下,“爹,都做到这个份儿上了,就让我试试呗。”
第2章试吃
“小叔,我们挖了好多猪鼻孔回来。”
下午时,杨舒一个人在家倒腾臭豆腐调料,杨新松领着一群小豆丁背了整整两筐折耳根回来了。
杨舒去接了背篓,对一群小豆丁说,“先歇歇,等下我们一起去河边洗猪鼻孔。”
杨舒还编了个小竹筐,打算一会儿带去网点小鱼小虾什么的。
小孩子都喜欢玩水,听杨舒这么说立马高兴的跳起来了,杨新松把一筐猪鼻孔又背上,催促杨舒,“小叔,我们现在就去河边,早点去早点回来做好吃的。”
其他小豆丁也仰着脑袋看他,小脸上全是期待,杨舒笑了笑,“成吧,不过到了河边要听我的话,不然后果你们懂的。”
杨舒说着扫了一眼院子里的竹子,一大堆,随便抽一根都能让他们屁股开花。
一群小豆丁下意识捂住了屁股,齐齐跟杨舒保证他们会听话的。
杨舒挨个摸摸脑袋,带齐东西带着一群孩子往河边去。
东山村有近百户人家,是个大村子。不过这个村子的人都是当年从别处逃难来组成的,村子姓杂,根基也不深,整个村子都不太傅裕。
一眼望去大多数都是茅草屋,田地里都是干活的人,连小孩子们也会在坡上捡柴打猪草。
虽然穷,但大家都在努力过好日子,这样的场面比闹闹腾腾不停撕逼好太多,杨舒觉得喜欢也满意。
一群孩子在河边洗猪鼻孔草,杨舒就一次带一个小豆丁捞小鱼小虾,直到太阳快下山才带着一群兴奋的豆丁往回走。
今天轮到唐宁做家务,所以晚饭也是他在做,他们回来的时候晚饭都快做好了。
杨舒打发小孩子去叫地里干活的杨家人回来吃饭,他挽起袖子开始折腾臭豆腐。
大块猪油下锅,化了油冒了油烟就把臭豆腐一片一片放下去炸。另一边又让唐宁把他下午调好的治放在火上熬。
杨家厨房外蹲了一群捂着鼻子的小豆丁,依旧是杨新松领头,“小叔,这东西有臭味,真的能吃吗?”
杨舒道:“能吃。”




穿越之农门风光 穿越之农门风光_3
刚好头一批炸的已经出锅了,他就拿碗装着,弄破了加入熬的汁,再加上他茱萸蒜水、葱花和猪鼻孔根,拌一拌递给了杨新松,“你们分着尝尝。”
这时代的乡下孩子,连饱饭都没吃过几顿,对于能吃的东西几乎不会嫌弃,杨新松只犹豫了一瞬就夹了一块臭豆腐送到嘴里。
旁边还有一群眼巴巴看着的,“大哥,怎么样,好吃吗?”
“好吃,不过味道跟豆腐不一样,小叔真的是豆腐吗?”
他一说好吃,那群小就开始攀他的手要吃了,杨舒点头道:“是豆腐,不过现在叫臭豆腐了。”
杨舒说完又去装第二盘,拌好调料后先夹一块送到唐宁嘴边,“尝尝味道怎么样。”
勐的被喂吃的,唐宁还有害羞,他红着脸看了杨舒一眼,张嘴含住用舌头顶到了嘴里。吃到嘴里的味道跟闻时的臭味截然不同,不仅不臭还香的很,味道格外的好。
唐宁重重点头,“好吃,相公太厉害了,这么好吃的东西都能做出来。”
杨舒看着他满脸崇拜的模样,也多了几分喜悦,这个要跟他过一辈子的人对他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让他觉得心里暖暖的。
杨舒想着又给他喂了一块,“快吃,碗里的要端出去给爹娘他们尝了。”就在他们开始炸的时候杨家人也从地里回来了。
意识到这是偷吃,唐宁下嘴更快了,不过眼睛亮亮的,明显很高兴,还说,“相公你也吃一块。”
杨舒还没尝过味道,也想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吃,便给自己夹了一块。
少了辣椒,虽然有茱萸代替,但味道还是有些不一样,茱萸有些腥涩,不过这碗里还有大蒜有猪鼻孔根,都是重口味,也把茱萸那点腥涩味儿压下去了。
味道还不错,虽然没臭豆腐好吃,但也是杨舒从穿过后来吃的最好吃的。
他让杨新松端去给杨老汉他们吃,才端去没多久,杨家人就凑过来把厨房给包围了。
因为是试吃,杨舒并没有炸多少,只够每人尝那么两三口的,但也让杨家人都惦记上了。
杨三郎读过书,见识也比其他人广,他说道:“我觉得小弟弄的这个臭豆腐肯定能卖出去,兴许还能赚不少铜钱。”
第3章摆摊
有了昨晚的试吃,还有杨三郎那句肯定能卖出去的话,杨家人对杨舒去臭豆腐生意这事就支持多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杨家父子五人便收拾好东西推着板车赶往县城,县城名叫青峰县,因被四面青山环绕而得名。
东山村是清丰县下的直辖村,走上大半时辰就能到。
杨家父子几人虽然推了车,但人多,轮流推,走的也快,没多久便到了县城外。
今日是赶集日,进出城的人多,因为他们推车入城还交一文钱的过路费。
杨三郎在县城的,对县城也最为熟悉,他指了路,“西边是集市,人最多,那边摆摊卖吃食的也多,许多大户人家还会遣小厮专在赶集日去买。”
杨老汉排版,“那就去西市。”
杨舒边走边打量着这县城,不像电视剧里拍的那样繁华干净,房屋虽多但都上了年头,看着有些破旧。街上没有固定扔垃圾的地方,显的很脏,让杨舒对这古代的城市少了许多期待。
等到了西市,杨舒算明白杨三郎说的人多是什么意思了,人是真多,挤挤攘攘都快过不去道了。
摆摊的也多,街道两边几乎被占满,他们根本找不到位置,更别还要生火油炸。
寻常他们来街上买东西时还不觉得,现在要摆摊就为难了,杨大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开口,“这要在哪儿摆摊?”
杨舒往四周看了看,见西市入口处没多少,指过去,“就去哪儿吧,反正臭豆腐味儿大,他们会寻着味儿来的。”
父子几人又把板车推过去,占好地方后就开始从上面卸东西,两根高板凳加一块木板搭成一张桌子,臭豆腐,调料还有汤汁都放在桌上,铁架子架上,将装了猪油的陶翁放在上面,底下生火。
见有人在大街上生火卖东西,便有好些人来凑热闹,问卖什么。
杨舒将装臭豆腐的笼屉一掀,“诸位闻着味儿不妨猜猜?”
没炸的臭豆腐已有臭味,味儿一出便不有好些人捂着鼻子往后退,“这什么臭东西也敢拿出来卖,也不怕吃死人。”
杨舒笑了笑,等油开后就把臭豆腐放进去炸,炸好捞出来,剪成小块再拌酱汁调料,碗里放上竹签放在桌上,“请大家免费尝一尝这吃食,免费尝,不收钱。”
听到免费有人意动,但这东西太臭怕吃出事,也没人真敢上前。




穿越之农门风光 穿越之农门风光_4
杨舒也不在意,又炸了一份,父子几人用竹签戳起分着吃,杨舒边吃边介绍,“这吃食名叫臭豆腐,由豆腐制成,油炸后剪成块,浇上汤汁调料,入口留香,回味无穷,保管吃了还想吃。”
见他们自个儿吃的这么香,有胆大的便冲着那免费试吃的去了,这一吃,自然忍不住夸一个好。
其他围观的蜂拥而上,即便杨舒喊着每人只能试吃一块也很快把一碗臭豆腐抢的干干净净。
而这时也有人开始问价了,“你这臭豆腐怎么卖的?”
杨舒道:“一文钱三片,三文钱十片。”
与豆腐相比这价有些贵,但猪油和调料都不便宜,杨舒觉得这价刚刚好。
一听价格,有觉得贵的扫兴离去,自然也有吃的起的,当场就喊:“给我来三文钱的。”
生意开始开张,杨大郎负责炸,杨三郎负责收钱,杨舒负责加汤汁和调料。
装臭豆腐的是半边竹筒,用竹签插着吃,都是昨晚确定好要做这生意临时赶的。
杨舒还让杨老汉和杨二郎在边上圈了一块地,让众人吃了便把竹筒和竹签扔进去,竹筒可以回收,竹签就算不用乱扔也不好,杨舒不喜欢随地乱扔垃圾。
毛豆腐虽不是真正的臭豆腐,但也有自己的独特的味道,不喜欢的人敬而远之,但对喜欢的人来说闻着又香的很,加上调料给力,从开了张后生意就没断过,后面来的人都不用杨舒开口解释,自有人替他说明。
至少这开张生意是做起来了,且还不错。
之前换的豆腐不多,加上今天是第一天做生意,杨舒他们总就带了二百片左右,没多久就全卖完了,剩下许多好奇的过来问明天还卖不卖。
“卖,第一批做的不多,明天还是跟今天一样,两百片,卖完就收摊,先来先得。”
明明限不限量都一样的价,但一听限量总觉得要紧俏些,有人就开始详细打听明天什时候来,是不是还在这儿摆摊。杨舒带着笑游刃有余的回了,等人差不多散去才开始收拾东西。
杨老汉催着杨三郎去学堂,又对杨舒说,“你跟你大哥先回去,我跟老二去问问有没有招短工的。”
杨舒拉住杨老汉没让他走,说道:“爹,不用去找短工了,我们回家干活去,赚大钱!”
第4章赚钱大计
赚大钱这话杨老汉是不怎么信的,但同样充满期待,跟杨舒打听到底赚什么大钱,杨舒却不说了。
把东西收拾好,垃圾收好,柴火烧的灰也装进口袋里带回家,这是能当肥料的东西,农家人是舍不得扔的。
因为杨三郎今日就要回书院去,杨舒就先数了三十个铜板给杨三郎,“三哥,你拿着给自己买点好吃的,或者应急什么的,不用想着抄书换钱什么的,现在能做生意了,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杨三郎没接,“不用给我,先把家里欠债还了吧,我吃住都在学堂,花不了什么。”
杨舒直接抓过他的手把铜板塞他手里了,“那你留着应急也好,欠的债你别操心了,你好好读书就成,当然,也不要把自己逼太紧,吃不了这碗饭就走其他路,还有我们一大家子呢。”
杨老汉也开口,“收下,外债慢慢还,春耕忙,你一回,多吃点好的,别伤了身子。”
杨大郎和杨二郎也跟着劝,杨三郎这才收下了,然后叮嘱几句家里有事就让人给他带信,便带着包袱往书院去了。
杨舒算着他们今天赚的铜板大概有六十文左右,买东西是买不了什么的,给家里一群孩子买了半斤饴糖就匆匆往回赶,连午饭都没舍得在县城吃。
还没到家门,便看到一群孩子在门口蹲着,显然是在等他们回来。刚看到人杨新松就叫了起来,“奶,娘,爹他们回来了!”
于是在家的妇人都凑到了院门口等着他们,一人走近你杨母就问,“怎么样,卖出去了吗?”
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着,杨老汉皱巴巴的脸上有了笑意,“卖出去了,好多人都来卖,一点没剩。”
说着,他把板车那半斤饴糖拿过来递给杨母,“给孩子们买的,你给分分。”
糖这么稀罕的东西,不到过年平常别说吃,连见都不一定能见着,孩子们巴巴的看着,有的还舔了嘴巴,期待的很。
杨母转手就交给了杨大郎媳妇张氏,“切一半熬成水,再打两个鸡蛋,每人喝一碗,都补补。”
张氏欢喜应了,连忙朝厨房走去。
而这头杨老汉也同众人说起了今儿生意的事,两百片,抛开他们自己吃的和拿出来让人试吃的,一共卖了六十五文钱,给了杨三郎三十文,买饴糖花了十五文,还剩二十文,杨老汉全交给了杨母。
杨老汉同杨母说:“明儿还去,你带上儿媳们多换些豆腐回来捂霉,趁这生意能做的时候赚些铜板,好把债还了。”
能赚钱,自然是全家高兴,杨母也没什么意见连声应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