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要有希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谁也靠不住
我能听出他的语气里有微微的失望,我对他也是很失望。每天除了玩手机,就没别的事情了吗?成天抱着个手机,玩游戏,看快手,拍视频,还时不时的说自己的眼睛怎么这么疼。用毛巾敷,滴眼药水。眼睛不疼了,就继续看手机。
要是过去有手机,估计父亲也是个顽童。第二天父亲来了,又让我在手机上给他关注了水务公司,燃气公司,还有怎么在手机上交电费。他说“这样我以后在家里就什么都操作了。”我想父亲曾经也算是个大专生,怎么现在什么都不会了呢?
早晨8点钟我们去姨妈家里吃饭,姨妈家今天过乜贴。去姨妈家里的人很多,可是干活的人却没几个。主劳力是小姨。姨妈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能干的人,属于大拿级的人物。哪个时候谁家里过乜贴或者过满月都要请姨妈过去做厨房总指挥。
可是现在姨妈却干不动了,姨妈腿很疼,不能长久的站立。本来姨妈指望她的大女儿来帮忙,可是大女儿的婆婆突然得了“白血病”住院了,就不能来了。二女儿住的很远,嫁的又是汉民,姨妈怕坏了乜贴,三女儿上班不能休息也不能来。
于是姨妈就只能指望小姨了,本来四姨也可以来帮忙,可是她最近开了饼子店,也不能来了。姨妈的儿媳也过来了,但是她干不了多久,就要走了。
以往姨妈家里过乜贴,那菜是好看又好吃,可是今天我却吃什么都感觉没味。吃完我就开始收拾桌子,小姨说她早晨五点就过来了,脚疼的很。厨房里乱糟糟的,盘子,菜,碗摆的满满的。地下也非常的油腻。
有些人还没有来,我却愁着收拾这个厨房得用多久的时间。虽然不用我去收拾,但我还是发愁,小姨也已经很累了呀?记得以前姨妈家里过乜贴或者有别的什么事情,干活的人总是很多,可是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去厨房了。
以前姨妈的姑子们总是早早的来帮姨妈干活,现在她们都老了,坐在哪里当老姑妈了。年轻的人不是不会煮饭,就是不爱干厨房的活计。一个个做在哪里,一点都不难为情。
姨妈那一辈的人太能干了,女儿们比起她们差了一些,孙女辈的就更差了。姨妈辈的女人都说她们年轻的时候,苦的像个驴,现在社会好了,她们也老了。不过还好,比她们的父母活的强多了。
吃完之后,我帮着收拾了一会就出来了,感觉人太多了,屋子乱哄哄的。我出来找孩子,女儿和哥哥的丫头跑的不知去向。小姨跟姨妈的儿媳在厨房里忙碌着,三姨在给她们打下手。母亲在卧室里跟她的老姊妹聊天。
生活总要有希望 第244章 哥哥的同学
今天上班的时候碰到了哥哥的一个同学。哥哥的这个同学我的印象是非常的深刻。他跟哥哥是同学,他妹妹跟我是同学,他弟弟跟我弟弟也是同学。他上高中的时候跟哥哥的关系就很好。
母亲那个时候在医院后勤工作,在单位要了套房子,那套房子离学校很近。住了几年后,母亲就搬回了老家。那个房子一直空着,哥哥上初三的时候,哪个房子就排上了用场。哥哥的这个同学还有另外一个同学和哥哥每晚下了晚自习就住在那套房子里。
当时哥哥的这个同学学习很刻苦,但是成绩却不是很好。后来哥哥上了财校,他上了大学,彼此就分开了。他们再次相遇是哥哥已经结婚以后。哪个时候哥哥在一家石油公司上班,哥哥的这个同学一直在考律师。
可是他靠了好几年也没有考上。那个时候他常常来我家。一待就是半天,来到我家遇到饭就吃饭,遇到干活就干活。他常常说着要给母亲当“干儿子”母亲笑呵呵的说“好啊”,但是一直没有举行正式的认亲仪式。
那个时候我们感觉跟他是很亲的,感觉他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哥哥,只是他有些落魄。哥哥的孩子都三岁了,他却还没结婚,他说“自己要等到考上律师才结婚。”我们觉得他很有志气,但也有些不切实际。
哥哥那时的工作也不太如意,但好歹是个饭碗,再说哥哥已经成家了,不像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他鼓动哥哥辞职跟他一起考律师,他说“可惜了你当初学习那么好”。哥哥有些犹豫,因为那个时候找个工作是相当不容易的,但就这样过一辈子他也是不甘心的。
为了保险期间,哥哥先报了成人高考,自学考取了大专文凭。考上大专文凭后,哥哥就开始学习考律师方面的书籍。但上班总是有诸多的限制。不能一心一意的学习。后来哥哥听从他的劝告,辞职一心一意的学习。
这件事情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父母气坏了。那时哥哥已经三十岁了,之前有好几年哥哥都是处于无业状态的,好不容易找人找了那份工作,上了才三年多,就这样失去了。考律师是未可知的事情,万一考不上,年龄都大了,再去哪里找工作呢?
但是木已成舟,生气也是无用的,只能寄希望于哥哥能考上了。从此哥哥开始了发愤图强的学习之旅。其实哥哥是个很聪明的人,上学的时候他就在班里的前三名循环,老师们都很欣赏他。说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要不是父母在他上高一的时候,让他突然去上财校,他的人生或许是无比光彩的。不是一个医生,就是大学教师什么的职业的。父亲说让他去上财校,上完了财校,答应给哥哥找工作的领导调走了,哥哥也就耽搁了。
一直赋闲在家。哥哥上了那么多年学,再让他回来当农民,他是很不甘心的。种田他不爱,别的工作他又学历不高。折腾了好多年终于找了个工作,现在又失去了。
母亲在那一年白了很多头发,学了一年,哥哥参加律考差13分,大家都很绝望,觉得哥哥这样做是多么不值得。哥哥不甘心,他说:他还要再考一年,要是再考不上,他就另谋出路。
生活总要有希望 第245章 变味的友谊
事实证明哥哥的做法是对的,第二年他考上了律师,大家都为他庆贺。以前嫂子的母亲对哥哥爱理不理,觉得女儿命苦。以前她见了哥哥满脸愁容,爱理不理的。
哥哥考上律师去了她家后,她又是沏八宝茶,又是给哥哥宰鸡,还亲切地称哥哥为儿子。哥哥的那个同学也在这一年考上了,只不过他考的是c证,还没哥哥的分数高。
此时大家都庆幸哥哥辞了职,从此人生开挂了。要是一辈子当个小工人有什么意思呢?或许现在已经下岗了吧。哥哥的那个同学也算是实现了梦想,接下来就是娶媳妇,结婚。虽然他已经三十二岁了,但因为考上了律师,给他介绍对象的人也挺多的,以前他可是无人问津。
那个同学来法院办案,让我给他复印三张东西,复印完后,问我多少钱,我说算了吧,他在桌子上放了两块钱说:“那怎么行,你们的日子过的也是不容易。”
我看着那两块钱,心里在窃笑,我想如果你真的觉得我日子过的不容易,怎么还少给一块呢?我给别人复印可是一张一块。听别人说他现在干的挺不错,买了房,买了车,也开了所,怎么还是如此不大气呢?
我还记得他参加律考的时候,中午去我家里吃饭,那天我给他们做的麻辣鱼。他跟哥哥吃的非常过瘾,当时还说我的厨艺大有长进。还说来日我要是去c城了,一定给他打电话,他要请我吃饭。
可是现在都过去很多年了,他也没请我吃过一顿饭,大概早都忘了当初的承诺吧。想起曾经那些年的友谊,我想我是不该跟他计较这一块钱的,可是他说的话让人不舒服。既然觉得我日子过的不容易,为什么不多给一块呢?
曾经穷也就不说了,现在并没那么穷,难道人真的是越有越抠门吗?他穿的很好,皮肤很白,包看起来质量也不错,看起来像个成功人士了。可是我却觉得他在我的心中印象模糊了。深刻印在我心里的,还是他曾经的样子。
他在我们家乡,也算是个励志典范。为了功名,连婚都不结,一年考不上,就考两年,两年考不上考三年,他好像考了五六次才考上,把他的父母也愁的够呛。他结婚的时候已经三十三岁了,这在农村已经很大很大了。
如果没有正式的职业,就要打光棍了。如果有职业,就无所谓。女人只要有了固定的饭碗,就不太在乎男人的年龄大。男人只要有本事,比女人大个十岁八岁都不是什么问题。媒人的口才都是相当了得的。
她们会说:男人大了才会疼人。哥哥的这个同学不想找农村的女孩,他要是找农村的女孩,估计十八的都能娶上,他找了一个比他小五岁的,在城里也算是剩女的女孩。
这个女孩在居委会工作,长的也还过得去,据说是年轻的时候受过情伤,一直耽搁至此。他们结婚一年多就生了儿子,哥哥的同学对老婆孩子都是相当的疼爱,也算是苦尽甘来吧。
生活总要有希望 第246章 复杂的社会啊
虽然已经是4月底了,可是天气没有丝毫热的迹象。每天早晨骑着电动车上班,我都冷的瑟瑟发抖。穿羽绒服吧,感觉太厚,穿风衣,感觉是刚好,可实际上却是很冷。我时时感觉到自己的腿冷,手冷,脖子冷,这是待在家里时从未有过的感觉。
马上就5月了,但是关于开学的消息是一点也没有。是不是这整个学期都不开学了呢?辛亏找到了这新的工作,要不待在家里该是多么的发愁。今天已经进入斋月了,马上就要开始冒人了(看望亲戚),又是一笔大的开支。
上周闺蜜约的这周聚个会,我问她有什么事情,她说没什么事情,就是很久没见了,聚聚。我想何必多次一举呢?成年人的生活,哪有什么心思聚会。
记得曾经我们是多么好呢,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回家,一个宿舍睡觉,可是现在想见一面都很难了。有时也会想起曾经,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很快的就会被生活的琐事淹没。
我们忙着上班,忙着挣钱,忙着给孩子批作业,忙着做家务,照顾父母。每天总感觉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你做,又哪里有什么心思去回忆从前呢?
在家的时候,总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写。上班了有一堆的事情等着我写,我却又没有时间去写了。家里的那个电脑,感觉已经废了,打开常常是一片空白,我是束手无策,不知怎样才好。因为我对电脑是一窍不通。
稍微好点的电脑又放在单位里。要是每天带回来,感觉提来提去的很麻烦。不带回来又没办法码字。用手机写吧,写一阵就眼睛不舒服了。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复印,改诉状,偶尔的写个强制执行申请书。时常的我回碰到离婚的人。起诉离婚的以女人居多,大都是被压迫的无法生活了,才来离婚。
我听着她们的故事,像是在听天方夜谭。比如昨天的那个女人,她说她的母亲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来她们家生活,结婚一个月后,她又跟继父的儿子结婚了,继父的儿子也来她们家生活。
从此她就开始了水深火热的生活,继父和他的儿子时常打她们母女俩,她们时常吓的瑟瑟发抖。她出去打工挣来的钱,全部交给她的老公,他老公从中抽出两百或者三百元给她作为生活费。
因为还有孩子,这点钱根本不够。她的老公跟她从不讲理,只用拳头解决问题。他们父子俩和起来打她们母女俩,她与半年前已经起诉离婚,她的老公坚决不离,称以后不再打她,可是回去后继续打她。
我很惊诧,我说他们来你们家生活,还这么猖狂,你不会把他们赶出去吗?她说:我妈没生儿子,只生了两个女儿,我们又打不过他们,上次要不是我姐姐来的及时,我妈差点就被他打死了。
她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速速的离婚,也不知这次能不能离掉。”我的心里无限悲哀,不能想像还有这样的事情。
以前我还觉得老黑不好,如果跟这个女人的老公一比,老黑不成了暖男了吗?
2
记得以往五一的时候,就该穿凉鞋和半袖了,可是今年好像穿不了了,还有五天就五一了,我穿这羊毛衫,还是感觉到冷。我的手冷的青中泛蓝。常常的不听使唤。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就来回的搓手。这样手可以变的热一点。
我是多么怀念温暖的夏天呀!我宁可热的浑身出汗,也不愿冷的发抖。我时常在工作的间隙看到一个很胖的女法官或者一个个头不高的法官,穿着黑色黄边的法官袍去开庭。每当此时我的心里就无比的羡慕,我想此生我大概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了。她们是多么牛掰呢?
就我这小小的岗位,也有很多人在窥探。说这是多么好的生意呢?他们怎么就没想到。法院旁边的律所,以为我还写诉状,抢了他们的生意,时时的找人来打探我。问我写不写诉状。
我说不写,他们还不相信,找不同的人来问我,有的人还引诱我写,企图以此抓住什么把柄,把我从这里赶了出去。
这些人心思咋就这么险恶呢?我在这里复印,一张一块钱,偶尔的写个强制执行书,一天也就弄个七八十块钱,挣的这点钱都不够他们撒掉的。他们却虎视眈眈的,好像看着我消失他们才舒服似的。
一天几趟的跑来看,人多的时候还站在桌旁看我是不是在写诉状,真是坏死了。既然法院规定不让写,我是必定不写的,谁会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呢?们他为什么就不信呢?每当出来工作,我就时时感受到社会的复杂,人心的险恶。挣点钱真是不容易呀?
生活总要有希望 第247章 外公病了
今天下午1点51分,小舅在群里发微信说外公的腿子摔了,一点五十七分,三姨夫问小舅严重不,接着有几个小辈问舅舅,外公摔的严重不。二点十分小舅回复“严重呢?”接着有人问“小舅,外公是在医院里还是在家里?”
小舅回复“在家里。”我其实很想问句什么,但是想想又放弃了。因为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去年夏天的时候,外婆吃不下饭,肚子发胀,尿也尿不出来。四姨把外婆拉到医院在群里喊“大姐,二姐,三姐,大家快来看妈呀,几天都没吃了,疼的睡不着觉。”
我当时就多了句嘴,我说:“四姨你怎么不喊舅舅们呢?难道他都不是儿子吗?”我的心里是这样想的,既然外公把钱都给了他的儿子,理应她的儿子来管他呀?没想到我的一句话,惹怒了小舅,小舅说:“你怎么知道我们不管,你来医院了吗?”
后来母亲责怪我不该管这些事情的,也轮不到我管。其实我的心里很想问外公摔的严重不,既然严重为什么不去医院。后来姐姐在群里说“舅舅要是很疼,肿了就去医院拍个片子。”舅舅也没有回复,也不知外公有没有去医院。
外公有二个儿子,六个女儿,他最疼的就是他的儿子和孙子。他和外婆的工资总是舍不得花,存下来给自己的儿子孙子。据姨妈说:这次他孙子结婚,外公给孙子添了十万块钱呢?是真是假我不得而知,估计也是差不离吧。
他把自己的钱给了儿子,孙子,有病了找的却是女儿,他总说女儿光景好,也只不过是工薪阶层而已。我问了一下自己,钱我没多少,每天还要去上班,也腾不出时间去照顾外公,所以我也没有说话的权利。
如果外公的病真的很严重,没钱治疗,大家可以在群里商量,每人该出多少钱,我一定出。毕竟我小的时候在外公家里呆了好几年。估计也不是没钱的问题,问题是舍不得花自己的钱。外公和外婆两个人每月都有四千块钱,他们是那样节俭,每个月连一千块钱也花不上。
外婆一辈子出不了外公的手心,凡事只能随着他转。但心里并不愿意。就在前几年还喊着跟外公离婚。以前外公总是看不起外婆,说“你那么小的个子,放在现在就没人要。”现在外公的话成了“你现在跟我说离婚,年轻的时候你怎么不说?”
外婆说“年轻的时候跟你离婚,我的孩子不是毁了吗?”年轻的时候外公骂外婆“你出去了就别回来”,现在外婆一个人回了老家,外公请女儿请外婆回来。女儿故意给外公说“找她做什么,你一个人多清净,”外公说“她现在老了,也煮不动饭了,老家一个人也没有,饿死了怎么办?”
还有一段时间,外公惹外婆生气了,看外婆要走,就早早的去把门反锁住。哪个时候外婆刚住到楼上,还不知道那个锁子是怎么回事,开不了门,就无法出去了。后来她偷看外公开门,学会了,就时常的出去。现在外公的一条腿瘸了,要歪着身子走路,他嫌丢丑也就不愿意出门了。
厉害了一辈子的外公,在衰老面前终于认输了,不得不看着外婆的脸色行事。有时候忍不住在人前说“这要是搁我年轻的时候,早都一个夹脖子(用手砍脖子)”外婆说“可惜你已经不年轻了。”
生活总要有希望 第248章 各怀心事的儿女
昨天晚上九点多,看到小舅在微信群发的消息,他说“外公的股骨头骨折了,”姐姐说“那个地方可不好治”,姐姐问小舅“在哪个医院里?”小舅说:“在市医院七楼,刚检查完。”
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小舅又发了一张外公躺在床上的侧面照片,我看不清外公的脸,不知道他的脸上有怎样的表情。我猜想不是疼痛就是悲伤吧。
外公心里希望的大概是他一有了病,儿女们都来围在他的床边嘘寒问暖才好,可事实是他的病床边只有小舅一个人,这能怪谁呢?
他一辈子重男轻女,把钱都给儿子和孙子花,有病了却希望女儿来照顾,大概每个女儿心里都不舒服吧。外公把钱给了儿子、孙子女儿们心里其实并不嫉妒。她们气愤的是小舅得了钱却不照顾老人。
如果舅舅得了钱,再把外公外婆照顾好,估计所有的人都没话说,可事实不是这样的。估计舅舅心里想的是“姐姐们怎么还不来呀,我的生意那么忙,离开了我怎么能行呢?”外公心里想的大概是“这帮死丫头,为什么还不来,明明知道我儿子店里很忙,她们退休了,闲闲的待在家里,怎么不来看我呢?”
女儿们的心里大概是这样想的“他总是把钱给儿子、孙子,以往生病都是我们照顾他,这次好不容易让他儿子碰上了,就让他照顾吧。我们暂且等他几天看看。”大舅,大舅妈的心里大概是这样想的,他既然把钱给了他的老儿子和孙子,他病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我的心里多么盼望外公好好的,他都九十岁的人了,还受此疼痛。估计恢复的时间很漫长。外婆也是九十多岁了,又怎么能够伺候动他。
很久以前,大家就想制定出一个伺候外公外婆的方案,可是外公外婆总是不想让他的儿子来承担照顾他的责任,说儿子店里的生意忙,这样这个方案就无法执行。谁还没有个光阴日子呢?他这样的偏袒只能是自己受罪。
如果轮换着照顾,大家都愿意。如果只是女儿照顾,她们就不愿意了。凭什么钱给了儿子,却只让女儿承担照顾的责任呢?
于是外公外婆就一直这样凑合着,遇到女儿来了,就吃顿饱饭。如果没人来就一直睡着,睡到十二点钟,外婆爬起来,熬一锅稀饭,老俩口就着馍馍吃上一天。外婆要是有精神就扫扫屋子,再去门口晒晒太阳,要是没精神她就继续回炕上睡着。
以前外公还能出去转转亲戚,可是这几年,他的腿瘸的厉害,走路摇摇摆摆的,还要弓着身子。外公是个爱面子的人,说这个样子还转什么亲戚,就一直待在家里,哪里都不去了。
他们每天这样挨着日子,心里实属无奈,可是无论身体多么不适,外公都不改自己那颗爱儿子,爱孙子的心,他的钱除了儿子、孙子,别人休想拿去。有时候他们心里或许有那么一点难过,觉得儿子孙子或许没那么忙,怎么常常好久都不来看看他们呢?
但是等到儿子、孙子一来,那点难过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外公外婆要是把钱花到自己身上,他们的生活该是多么幸福呢?无论是吃乡里的小饭桌,还是在农村雇个煮饭的保姆都够了。再或者偶尔的下个馆子,身体也不至于如此的差呀?
外公外婆就住在街面上,以前母亲说给他留个饭馆的电话,他饿了给馆子打个电话,一会儿就送到。可是外公节省了一辈子,“下馆子吃饭”让他觉得是十恶不赦的事情。
孙子拿着他的钱,下馆子,买衣服,或者娶媳妇他都觉得没什么,他说年轻人嘛,就
生活总要有希望 第249章
4月26日
我时刻关注着群里,希望小舅再发一些外公的信息,可是他却没有再发。不知道外公有没有手术。下午碰到小姨,我问她知道外公现在怎样了吗?她说她昨天问了四姨,四姨说“医院里有个医生,说给他六千块钱,让外公出院,他来家里给外公治疗,不用开刀。”
我想既然是骨折了,怎么不用开刀接骨,隔着一层肉,能把骨头接好吗?我又想起了老黑的姐夫,当初脚踝骨骨折了,去到医院里因为怕疼,就对医生说如果不开刀能治好,就不开刀了。
医生说可以,但是输了一周液体,脚踝骨还是疼的不行,于是又去了别的医院,别的医院说必须开刀,白白的挨了一周的疼痛。我想一个医生无论医术怎样高明,隔着肉修复骨头,哪有实际看见的清楚呢?总是有些差错的。
小姨说四姨说那个医生说了,他保证外公以后还可以走路的。只要能走路什么都好说,要是走不了又该怎么办呢?走不了路连卫生间都不能上,如果大小便都要靠人帮助,那样的人生无疑是悲催的。
久病床前无孝子,况且现在连孝子都没有。外婆又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她也九十多岁了,又怎能照顾得动外公呢?
父亲在群里说“外婆由我和你们二姐照顾,你们在城里操心好外公,不要担心外婆。外公今天怎么样”小舅回复:不太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