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星陨落
回到后殿,房间已经彻底大变样,不仅通透敞亮许多,室内还多出了很多新奇的东西。
三世一回来,太上皇后就道,“这些都是燕歌两口子送过来的,你快过来看看有没有你能用的。”
柜子、衣服、发钗、护肤品、镜子……三世一一仔细看过去,后知后觉的明白太上皇后是在对他炫耀。
儿子给他娘送了这么多东西,却只给了他一份大秦堪舆图,他身为堂堂太上皇,哪里能缺这一份图纸。
同为父母,身为儿子居然厚此薄彼。
想到被龙卫搬走的那些东西,三世心口不舒服道,“那个臭小子,把我的船也给带下山了。”
太上皇后“山上本来就不是放船的好地方,你要是真想研究,下山去不就行了,去海边,你想研究多少船都有。”
“算了吧,马上就要入夏了,还是山上待着比较凉快。”三世可不打算委屈自己。
在没有风扇的年代里,夏天里最受欢迎的东西是蒲扇,用草编织而成,一个蒲扇看上去比人脸还大,手动扇风,为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凉爽。
夏天悄悄来临,是从咸阳城的摊位上卖蒲扇的数量增加开始的。
咸阳宫地势抬高,格局冬暖夏凉,甚至还细分出了夏天乘凉的凉宫,赵燕歌感到天一热,就和公孙起两人搬了宫殿。
夫妻两人并不苦夏,只是炎热天气还是让人打从心里面发蔫,提不起精神来。
公孙起还好,后宫没多少要管的事情,她的休息并没有人打扰。
赵燕歌则不同,神情蔫哒的伏在案桌上,心里盼望着龙熠带着龙卫快点回来。
咸阳宫冰窖里的冰块不多,不能随意挥霍,等龙熠把硝石带回来就不一样了。
空气有些闷热,让众人神情都有些慵懒。
赵燕歌“看这天气,海边的第一批盐应该能收上来了。”
等天上的太阳把海水蒸干,盐池内留下来的就是白花花的海盐。
比起在内陆的井盐、矿盐、湖盐来,海盐无疑是最好获取的。
伴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盐贩们开始驾车赶往海边去向盐民们收盐。
他们的背后皆站着不同的家族,每逢盛夏时节,盐量增多,他们就能通过运盐而大赚一笔。
当然,他们并非大秦的官方机构,属下私下盈利,被抓住可是要判刑的,所以做他们这行的一般都是小心再小心,只埋头赶路。
马车咕噜噜的行驶在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上,让民间盐贩们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近乎一倍。
等盐贩们来到沿海区域,看见那被整齐规划出来的海量盐池,皆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冷气,明明就快要入夏,天气已经热起来,可是他们的身体却如坠冰窖一般,身上的体温低的可怕。
冷汗从身上渗出,“怎么回事?沿海区域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我们为什么没有收到消息?”
要是他们早知道沿海区域这边的变动,也好早做准备,可是现在,比起他们这些年来在沿海收买的那些盐民比起来,简直就像是小巫见大巫。
是谁这么大的手笔!
等他们一打听,发现那都是官方的盐池,顿时齐齐的咽了一口唾沫,盐也不收了,立马赶回去向他们身后的人汇报这个情况。
沿海区域的郡守们心中又何尝不心痛,每年控制着盐的出产量,又有那些盐贩们私下孝敬着,他们口袋里可以说是富得流油。
只有天下的老百姓抢着买盐,他们的口袋才能鼓起来,至于民心民意,为百姓们做点事情,不好意思,他们为官的初心就不是这个。
“果然,那些贵族们有钱,这些沿海区域的官员们口袋也鼓。”负责清点郡守府中账务的人眸中一冷道。
别忘了郡守是沿海区域最大的官员,而下面的盐贩们孝敬是一层层递上来的,那些人不可能越过中间的人直接孝敬郡守,足以可见贩盐带来的暴利。
牵一发而动全身,也难怪陛下到现在都还没有发作。
沿海区域的消息被各郡守封锁,等那些盐贩们把消息带回去的时候,沿海区域内的盐池已经晒好。
白花花的精盐堆积在盐池里,然后被众多工人们装入麻袋,所有在盐池内工作的工人都清楚的知道,等这批海盐运到内陆以后,盐的价格就会立马降下来,他们以前家里靠着贩卖私盐的牟利方式再不可取。
一个身材干瘦的老者坐在海边望向无边无际的海边,他被抓到盐池内干活的几个儿子磨蹭着过来,眼中带着对未来的迷惘之色,“爹,以后不能卖私盐了,我们以后该怎么往家里挣钱啊?”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背靠大海,难道还能饿死不成。”
“如果能让天下人都吃到便宜的盐,那点蝇头小利不挣也罢。”老者头也不回的说道。
几个儿子看着自己的父亲,好像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都是被官府抓到盐池干活的,他们只能当干活的苦力,而他们父亲却能捞到一个监管当。
夏天炎热,盐池内干的快,等盐装好以后,又开渠引海水灌入盐池中,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晒盐。
“老爷,不好了,沿海区域发生大变。”来人急急禀报道,头也不敢抬起来。
六国贵族的后裔老神在在道,“说吧,出了什么事?”想来想去,也无非是高抬盐价而已。
“沿海区域出现大量官方盐池,数量足够满足整个内地所需,属下回来的时候,沿海区域的官盐已经快能装袋了。”来人兢兢战战的说道。
下一秒,他耳边就听到青铜酒杯落地的声音,在地上滚了几圈,而后变得寂静无声。
良久,才反应过来的贵族深呼一口气,咬牙道,“秦四世这是专门冲着我们来的啊。”
从刚开始的瓷器,到后来的墨斋,再到现在已经能动摇他们根本的盐利。
“去,用我的名义请众家主们过来商谈,我们贵族已经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再这样下去,还不知道秦四世又把他们往哪里逼呢。
不同于贵族心里所想,赵燕歌并没有对贵族们特地针对。
而是贵族们的收入来源是在汲取天下万民的鲜血,赵燕歌想要盐价降下来,自然而然就会对上这些靠私盐创收的贵族们。
此事无关善恶,而是彼此之间的立场不同,并且还没有和解的可能,赵燕歌不会为了那些贵族而对百姓的压迫视而不见,那些贵族们也不可能为了赵燕歌而对他们立足的根本后退一步。
咸阳宫内,就在赵燕歌已经用上了冰窖中去年存储的冰块,龙熠带着龙卫终于回来了。
除了硝石等物,龙熠还给赵燕歌带来了几艘船,船体并不大,只能算中等,只是它们身上的东西却很不寻常。
少量公输家和墨家的人看了,立马就判断出这些船上布置着大量的陌生机关,瞬间手痒的就想把船给拆解,让他们一探内部的究竟。
赵燕歌让人把船给两家人送过去,一点也不在意三世造船的目的。
“陛下,这些船父皇想用来做什么?”公孙起好奇道。
三世陛下在琅琊山上,可不近海,他要船干什么。
“海外有仙山蓬莱,他想去求仙问道呗。”赵燕歌撇撇嘴道。
很可惜的是,蓬莱现在只有大量野生土著和一群少量大秦子民们。
始皇时期就能乘船出海去往蓬莱,三世之所以会改进船只,无非是想亲自去看上一眼所谓的仙山。
赵燕歌怕三世去了以后心里一直坚持的希望会破灭掉。
“世上真的有仙么?人人都说三世陛下随着始皇陛下见过真正的仙人。”要不然三世也不会对修仙这么的执着。
“这谁知道呢。”也许真的是仙人,也许是骗子,不过那些都和赵燕歌无关,他的大秦也不准备走所谓的玄幻路线。
把龙卫带回来的东西分开存放,赵燕歌抱着硝石带着公孙起回到了殿内。
两人的床上已经换上了冰凉的竹席和竹枕,随着天气炎热,公孙起越来越不愿意被赵燕歌碰到。
就像一只慵懒的大猫,天热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抱着。
硝石制冰很简单,准备一大一小两个盆子,都装一些水,小盆叠入大盆中,弄成两层,把硝石加入大盆中即可。
这样一来,大盆和小盆都能结冰,只是需要注意,加入了硝石的大盆结成的冰不可食用,小盆内的冰才可以。
把大盆里面的冰块放到室内让室内降温,赵燕歌把小盆中的冰块给刨成细碎的冰沙,在上面加入果酱和牛奶,简易版的冰淇淋就做好了。
捧着玻璃碗,公孙起的手上蓦然一凉,贴在脸上,瞬间就让身上的温度给降了下来。
我在古代搞基建 第28节
尝上一口冰沙,凉丝丝的口感,让公孙起吃上一口就爱上。
硝石有了,赵燕歌把存量可观的硝石给朝中大臣们分下去,让他们也用硝石制冰来降温。
搭配着大蒲扇,室内扇出来的风都是凉的。
正当公孙起还想要吃第二份刨冰时,赵燕歌拦下了她,道,“凉的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那我一会吃烧烤补回来不就行了。”公孙起想起香喷喷的烧烤道。
“冷热不是这样相抵的。”赵燕歌道,下一秒,他的脸上就覆上了温柔的粉唇,让赵燕歌瞬间愣住。
震惊!堂堂大秦皇后为了一份刨冰居然对自己老公使出了美人计。
第35章
趁着赵燕歌愣神间,公孙起把赵燕歌手上刚吃了一半的牛奶冰沙给夺过来。
甜丝丝的冰凉吃进嘴里缓解了身上的燥意,公孙起甚至还舔了舔嘴角边的冰碴,满目惬意。
“吃太多冰会肚子疼的。”赵燕歌给公孙起揉着小肚子道,一步步的试探着。
好在,公孙起没有拒绝他的靠近。
可能是室内的冰块让温度降下来,也可能是那一碗半的冰沙,赵燕歌身体带来的热度没有让公孙起感到烦躁,而是接受着赵燕歌的靠近。
公孙起身上穿着由蚕丝织就的轻薄轻纱,非常的清凉,赵燕歌用手揉着公孙起肉乎乎的小肚子,和她商量着晚上吃什么。
“烧烤,我想吃烧烤。”公孙起口水直流道。
她太喜欢烧烤的香味和辣椒了,哪怕吃了之后会上火还依旧乐此不疲着。
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吃过,她对辣椒还有些不适应,现在适应过来了,辣椒对她的后续影响也越来越少。
烧烤用的都是最常见的食材,可是却因为调料的缘故让人吃了还想吃。
只是刚吃了冰沙,又想吃烧烤,赵燕歌担心公孙起的胃会受不了,“要不让太医过来给你看看。”
“可是我感觉自己什么问题都没有啊。”公孙起道。
从小练武,她的身体非常的健康,除了每个月的月事外,她本身的体质比大部分的男人还要强悍。
过了一会,看到公孙起吃了一碗半的冰沙什么事情都没有,赵燕歌这才对公孙起的体质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夏天好热,我们一天吃一碗冰沙吧。”公孙起抱着赵燕歌撒娇道,就像一只乖巧的小猫把自己送到了主人的手中任其抚摸一样。
赵燕歌不由撸了撸媳妇的下巴,在公孙起疑惑的神色中轻声笑了笑,“夏天好吃的可不止一份冰沙。”
“还有很多好吃的,比如凉皮、凉粉、凉面、解暑的绿豆汤,更有冰沙的进阶版冰棍和奶油冰淇淋。”
赵燕歌每说一个,公孙起的眼睛就更亮一分,除了凉面她还能理解一些,其余的她都没有吃过。
伴随着赵燕歌口中吐出的名字,公孙起不由离赵燕歌越来越近,整个人大半个身子都挪到了赵燕歌的怀里。
“这些东西,我都要。”
抱着怀里乖巧贪吃的媳妇,赵燕歌抬眼一看,就看到了系统送给他的盛夏大礼包。
可乐、雪碧、橙汁、奶茶、啤酒……
赵燕歌不由亲了亲公孙起的额头,“对,我们都要。”
“夏天那么长,我们通通都要吃个遍。”
系统在一旁有些看不过眼,总觉得赵燕歌这是在把媳妇养胖然后好一口吃掉的节奏。
十三岁的公孙起身体已经开始抽条,在赵燕歌这段时间好吃的喂养下皮肤变得是又白又嫩,把原先更偏向小麦肤色的公孙起给白了好几个度。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更别说十三岁这个青春活泼俏丽的年纪,满满的胶原蛋白,那些护肤品基本都没有用武之地。
有些婴儿肥的脸上已经出现风华,很难保证赵燕歌在公孙起长大的这段期间内把持得住。
看着赵燕歌拿出来的一大堆饮料,公孙起把雪碧可乐等倒进不同的杯中轻轻品尝。
可乐和雪碧的味道有些怪,清爽弹跳的口感在口中炸开,咽下去的瞬间让喉咙似乎能感受到和辣味同样的刺激感。
刚开始可能会有些不习惯,可是等适应之后,公孙起就抱着可乐和雪碧不撒手了。
“都是我的。”公孙起道,把不同种类的饮料都抱到了自己的怀里。
新鲜天然无添加的橙汁,馥郁浓香的珍珠奶茶,还有泛着一股怪味的啤酒。
公孙起把怀里的啤酒推到了赵燕歌的面前,表示不要这个。
“这个是啤酒,是用麦子做出来的。”赵燕歌晃了晃啤酒道,酒花在杯中翻滚。
“味道有些怪怪的,喝起来没有咱们自己的酒香甜。”公孙起口中打了一个小小的酒嗝说道。
大秦的酒色浑浊,泛着一股纯粮食的香味,度数并不高,喝起来就像甜甜的米酒一样,和啤酒是不同的味道。
而这个时候,酒和糖都是贵族们的专属,也只有粮食多的用不完的贵族们才会把那些粮食变成糖和酒这种奢侈品供他们享用。
赵燕歌倒是也有这个奢侈条件,只是还不到时候。
一旦他开了这个头,下面的人有样学样,朝中的风气可是会变坏的。
喝着不醉人的啤酒,赵燕歌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丝绸之路。
只可惜大秦的外围有匈奴和百越挡着,要不然丝绸之路他就可以派人走一走了。
有了硝石,整个咸阳宫都变得凉爽起来,众人上朝时也打起了精神。
正巧沿海的海盐也运往了内陆,朝堂众臣正分配着每个郡县的海盐额度。
大秦有官方卖盐的地方,会按照每个郡县的人口数量对海盐额度有所删减。
而盐身为人体必须摄入的一种调料,再多也不会有人嫌弃,海盐的总量就这么多,哪个郡县都想多拿一点,于是朝堂上赵燕歌就听到了下面的人扯皮。
听了一会,正争吵不休的朝臣们看向赵燕歌,让赵燕歌来判断谁对谁错。
赵燕歌道,“就按照郡县内上的户籍人口数量来分配。”
“凡是带有户籍前去买盐的百姓们均可享受最低盐价,不带户籍的人依旧维持盐的本来价格。”
赵燕歌这是在变相的给盐价降价换了一个说法,这样一来,百姓们买盐必会带上自家的户籍,而没有大秦户籍的就是野户,优惠也没有必要照顾到他们头上。
大秦户籍的进展依旧缓慢,赵燕歌自然要从别的地方推上一把。
而等海盐被运往内陆以后,那些日常出家门去官方机构买盐的百姓们立马就敏锐的发现盐的价格变动。
身处社会最底层,他们对任何物价的变动都极为敏感,有时候只是上面突如其来的一个想法,他们就有可能会损失很多不必要的血汗钱。
尤其是汉中郡、陇西郡等靠近内陆的郡县的百姓们心中立马就是一个咯噔,连忙去打听现在的盐价。
“每釜……只要八十二钱?”百姓们不由瞪大眼睛,声音颤抖道。
要知道几个月前他们听到的还是每釜105钱呢,现在一釜居然少了二十多钱,这让他们听了宛若在梦里。
“没错,这个价格是给有户籍的大秦子民的,是陛下怜惜天下百姓们吃盐不易,这才特地给予的优惠,你们可要好好珍惜啊,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盐价就又上去了。”官方售盐的人说道。
一听这话,来买盐的百姓们纷纷快速跑回家里面去拿自己家里的户籍,消息更是一传十、十传百的扩散到了整个城内。
哪怕是大热天的也没阻挡住他们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
盐价百年不遇的大降价,可能要趁机多囤上一点慢慢吃。
一处阴凉的地方,一个男人懒洋洋的倚在墙上,看着百姓们从自己身前匆匆走过,眼中盯着官方售盐处。
身前阴影垂落,遮盖住阳光,卖盐的掌柜不由抬头道,笑容亲切道,“客人,您要买盐啊。”
“掌柜的,听说你们家的盐是一釜82钱,可是我在别的郡县买到的盐怎么是一釜80钱啊?”
可别小看这两钱,一旦数量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那也是一大笔丰厚的财富。
最关键的是,下面的人私自提价,这额外的两钱是不需要上交官府,而是会进下面人自己的腰包。
听到男人这么说,掌柜脸上的汗水瞬间流下来,不由笑容勉强道,“这客人可就说笑了,我们郡县身处内陆,靠近边关,盐价稍微比其余郡县贵上一点也是应该的。”
“是么,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把82钱的价格给上报上去了,希望到时候还请掌柜的把卖盐的钱如实上交啊。”男人笑着说道,手中记下了这家售卖官盐的名字和地址。
没事第一时间处理擅自更改盐价的人,毕竟他们的人手不能浪费在这样的小事上,只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小动作被人看见就行了。
如果真的心中抱走侥幸心理不把多出来的盐钱上交上去,届时再处置人也不迟。
男人走后,掌柜这才发觉自己身上出了一身冷汗,正准备回后堂换件衣衫平复一下心情,就被快速蜂蛹而来的百姓们给围起来买盐。
天气炎热还这么拥挤,掌柜的面上勉强笑着,脸上有汗水流到嘴边,掌柜的下意识的尝一口,咸的。
拿着户籍买到比以往钱更少却更多的盐的百姓们不由纷纷感谢起了掌柜的和远在天边的四世帝王。
“掌柜的,你可真是一个好人啊。”内心感激不尽的百姓们纷纷对近在咫尺的掌柜的感谢道,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孔上尽是朴实。
第一次收获那么多真心实意的感激,掌柜勉强的笑容变得真挚,心里却难受的自觉对这些感激受之有愧,如果不是他心里贪心作祟,他们现在能买到的盐只会更便宜。
这样想着,掌柜的愧疚的把容器内的盐给添的满满的,让那些百姓们带回去。
山中的野户虽然离群索居,可以在户外居住和开垦土地,可是日常所需的食盐却不能自行生产。
眼看着家里的食盐已经见底,一名身体强壮的猎户给妻儿打了一声招呼,而后就从家里不多的存款中拿出了一些准备去山下买盐。
可是刚一下山,他就发现自己好像有些不认识这个世道了。
第36章
不少村民手中都拿着容器准备进城里去买盐。
什么时候买官盐也能那么积极了?猎户不得其解。
揣着怀里少许的钱财,猎户去到老地方去以往贩卖私盐的地方等候,可是过了良久也不见有人来,这是以往从没发生过的事情。
正想着,不远处的村口处已经有村民们带着盐归来,多的冒尖的白花花的精盐直让猎户看的眼睛都直了。
他们这些底层的老百姓买盐从来都是一点一点买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阔气了?
到底在山上住,多少也算认识,路上的村民见了他老远就打起了招呼,“王猎户,你下山来了啊。”
“是啊,下来置办点东西。”猎户道,随后问他们这次怎么买这么多盐?
“忘了你在山上不知道,城内的官盐降价了,一釜80钱,比以前便宜了20多钱,可不得趁这回降价时多囤上一些,说不定这盐价哪天就涨回去了。”村民们道,精打细算着过日子。
我在古代搞基建 第29节
“官盐降价了。”猎户不由瞳孔一缩,知道了私盐贩子不在这里的原因,私盐最便宜时才85钱,现在官盐价格比私盐低,私盐贩子可不就卖不动了么。
80钱的价格听着让猎户心动不已,遂准备趁着天早去城里把盐给买回家。
“等等,王猎户,我忘记你是野户了,没有大秦户籍,买盐时依旧还是去年的盐价。”村民见猎户走连忙开口道。
宛若一盆冷水浇到王猎户的头上,让王猎户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二十钱的盐,足够他们一家人吃上一个月了,却因为户籍的关系而被舍了出去,想想就让他心痛不已。
“这是怎么回事?”王猎户站在原地迷惘道。
他有时会把从山上猎到的猎物带到山下售卖,村民们对他并不陌生,见王猎户迷茫,村民们就把王猎户给带回了村子里,给他详细讲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
“……官盐是四世陛下怜惜天下万民,给有大秦户籍的百姓优惠的价格,不是大秦的子民自然不会享有这个优惠。”
猎户想到自己一家人居住在山上,虽然是大秦的地盘,却并不算是大秦的子民,不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你们一家人觉得税重,家中只有你一个男丁,承担不起大秦的赋税,可那是以前了,现在则多出了好多挣钱的机会,你现在出上一把力,赋税也就没有那么难以承受了。”村民们语重心长道。
王猎户道,“我的一身本事都在狩猎上,早已不擅长种地,就算在大秦落户又如何,迟早还会回到山上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