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人宠妻如命(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草莓酸甜
原本已经两个小家伙很快就会忘了这个小插曲,谁想大半天过去了,他们还执著的盯着车窗外,鸟儿鸟儿的唤个不停,连一向精力旺盛的苏平平都一副蔫头巴脑十分伤心的模样,一向雷打不动午睡的陈安安也不肯去睡了。
顾策心疼幼弟,看天色暖和,就和苏娘子商量,将两个小家伙穿的暖暖和和的,把他们抱了出去,和陈大勇一起带着两个小家伙骑马去了,临走的时候,还隔着车窗对苏染染悄声道:“染染乖,在车里等我,等哄好了两个小家伙,再来陪你。”
苏染染的脸轰的一下红了,她怀疑顾策不好好读书,偷看她们书坊里那些风花雪月的小话本了。
两个小家伙坐在高高的马上,笑开了花,等到玩够了,回到马车里,吃了点东西,便睡的都打起小呼噜了。
下晌的时候,车队找了合适的地方休整,杨元贺趁这时候带着她娘过来和苏娘子她们说了会话。
杨元贺的娘亲是一个很温柔的女人,说话细声细气的,动作也柔柔的,长相说不上多漂亮,却让人看着很舒服。她也是一个爱做绣活的,看到苏娘子绣篮子里的东西,就和她聊开了,显然也是一个绣艺高手。
等到队伍休整过后,再次出发的时候,一见如故格外投缘的两个人已经约好了明天要去杨家的马车上一起研究花样子了。
顾策护送苏娘子她们回了车边,看了苏染染一眼,笑着对苏娘子作揖道:“师娘,咱们走了这么远了,染染一直闷在车里,怕是不习惯,正好这段路僻静,让她和我一起骑会儿马透透气吧。”
苏染染有些心动,往前后看了看,还是苦着小脸摇了头.
苏娘子看她这幅模样就笑了:“阿策在这给我们守着,染染跟娘到马车上来。”
上了马车,苏娘子神神秘秘的拿出了一个包袱递给女儿,笑道:“换上吧,阿策都给你准备好了,娘一会儿帮你梳头。”
顾策等了一会儿,就见到一个唇红齿白的少年郎下了马车,羞红着脸朝他看来。
苏染染穿的是顾策两年前的衣衫,那衣裳显然被改过了,正好合身,就是穿上这衣衫,总有一种被那人气息环绕的错觉,偏偏他还细心的连护腿侧的皮子都给她备好了,羞的苏染染好半天不敢看他。
顾策含笑看着她,与她商量道:“你没在这样的路上跑过马,今日先与我同乘吧,等过两日跑熟了,你能自己骑了,就骑我这匹马,我换师父那匹。”
她从前骑马,都是顾策带着她在金家的庄子里跑马,如今到了这山水之间,尽情驰骋,自由自在,做从来不敢想的事,苏染染已经喜出望外了,自然是他说什么都点头。
他们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中了,这个时节还好,虽然越往北走天气越冷,但和青州府完全不同的景致和风光,也让众人看的移不开眼。
顾策看到怀中的姑娘亮起的双眸,忍不住就想更纵着她一些,带她跑马,进经过的城镇见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甚至凿冰垂钓,上山猎物。
两个小的见了哥哥姐姐都在外面,哪肯安生的窝在马车里,好在还有杨元贺在,能帮着陈大勇带一个,一行人混在一起,一路游山玩水一般,差点玩疯了,直到苏娘子发现从大到小都黑了一圈,冷着脸将人圈在车里好几天,他们才安生了一些。
杨元贺这一路上,起初一直跟着顾策一起,后来不知怎地就开了窍,但凡苏染染下了马车,他就跑去跑陈大勇带孩子或者和那些商行的人混在一起。
只是他人不跟着了,目光却常常忍不住追随着人家相依相伴的身影,那脸上的羡慕藏都藏不住。
后来有一次,顾策偷偷带了穿男装的苏染染上山去抓小兔子回来,被他碰了一个正着,这家伙终于没忍住,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要是金大小姐也在就好了,她胆子那么大,她这会儿肯定玩的比谁都疯。”
这话说完,他还一脸期待的看向苏染染,一副恨不得她马上把人变出来的模样。
苏染染:“……。”
眼看要到京城了,回到马车上的苏染染越发担忧起顾家的事来,一路上她旁敲侧击的和顾策提了几次他的身世,想要给他提个醒,却每次都被他岔开了话题,把她急的不行,恨不得直接和顾策说了实话,把她重生的事都告知他了。
苏染染担心的倒不是那家人来不来认亲,她担心的是太成帝的反应。
上辈子顾策中了二甲,却被人故意牵扯出了身世之事,当时正赶上太成帝一门心思要借寒门学子的力量打压世家大族,结果拟定提拔的名单中竟然出现了一个转眼就认祖归宗成了侯府公子的,这事儿原本只是凑巧,落在多疑的太成帝眼里,却是明晃晃打了皇帝陛下的脸,成了顾策身上洗不去的天大罪过。
苏染染别无他法,最后决定实在不行,就破礶子破摔,再做一回“梦”得了,反正这“梦”也不是她一个人做过,某人还每次下场前都做呢,醒来后每每都要叮嘱一大堆,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让她乖乖的呆在家里啥也别做,只管做一只吃了睡睡了吃的小猪崽。
这一日,武安侯府迎来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客人,他们侯夫人的胞弟,多年不曾登门的舅爷宇文将军突然登门拜访,直言要见侯爷和夫人,说有要事。
武安侯顾文博得了信,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子,磨磨蹭蹭了半天,就是不愿意让人去迎人。
他这小舅子可是一个蛮横不讲理的,当年明明是他自己姐姐善妒,害了策哥,他没说要休妻,只是剥夺了她的管家权,又接了他可怜的雅馨进府做了二夫人,帮着他当家理事,就被这人打的一个月下不了床,气得他直接和宇文家那边断了往来。
这人找上门来,能有什么好事?
第105章 哪里来的骗子?
武安侯在这边犹犹豫豫的想着要怎么把小舅子拒之门外, 那边侯夫人宇文明月的人却早就将人迎了进来,好茶已经招待上了。
宇文明光示意姐姐禀退了下人,就迫不及待的道:“姐, 那个孩子的事我都打听清楚了, 他被那家好心人收养的时候,就在官府留了档的, 当时那孩子还记得自己的名姓, 就是叫顾策, 那家人一直没给他改名字,而且他与当年丢的孩子年纪相当不说,他与那顾文博长的实在太像了, 我觉得,这次应该错不了, 他就是当年丢的那个孩子。”
宇文明月叹息着点了点头:“若是真的自然是最好了, 他这些年过的可还好?能吃饱穿暖吗?读过书吗?可成亲了?”
宇文明光听了这话, 沉默了一会儿,劝道:“姐,当年这孩子又不是我们让人丢掉的, 那件事就是意外,你为此忍让了这么多年也足够了,真的不用再把一切都攒在自己身上。就算他这些年过的不好, 作孽的也是那偷孩子的人。不过姐你放心吧, 他遇上了一个好人家,日子过的挺好的。”
宇文明光将他这些日子自己让人查到的, 还有道台大人帮忙问来的消息,都一一告知了自己的姐姐。
宇文明月这才露出了笑容,嘱咐宇文明光道:“既然那孩子要来京中了, 你让人暗中去迎一迎,若是有事就护一护他们,不过先别去打扰了人家,他若是要参加春闱,什么也不如他考试重要。等他到京了,我先去偷偷瞧一瞧。”
宇文明光见自己姐姐总算又露出了爽朗笑容,自然满口应下。
他一定让人好好护着那孩子,直到他平安回府,到时候,等弄清楚了当年的事,看他怎么找那顾文博算账,给姐姐出气。
顾文博缩在书房不出去,他的妾室,人称“二夫人”的范姨娘也得了消息,担忧的赶去了书房,两人还没来得及细说,外面就报说夫人和舅老爷来了。
“什么?你说你替我找到了策哥?”
面对顾文博的一惊一乍,宇文明光翻了一个白眼,大嗓门的道:“你这是什么耳朵?我可没说这话,我说的是找到了一个和你长的很像,疑似你儿子的少年,所以过来和你说一声。”
他忍着不耐,将查到的事又说了一遍,范姨娘范雅馨听了,立刻就抹起了眼泪。
等宇文兄妹走了,她立刻扑到了顾文博怀里哭了一通,哭完了却是红着眼睛道:“侯爷,你说这宇文将军说的是真的吗?不会是他为了夫人,特意去哪里寻来哄我们的人吧?我做梦都想找到咱们的策哥,可是这些年我真的失望怕了,毕竟我弟弟这些年,寻到的那几个,一个比一个像,可是最后竟然都找错了。我这心,真是伤了一回又一回,实在怕了。要不这回,咱们先派个人过去瞧一瞧,然后再做决定?”
她说的是大实话,任哪个当父母的,一次次满含希望的以为终于找回了儿子,却一次次的被打击,一次次的失望,也受不了。更何况,她现在有儿有女的,当年的失子之痛已经好了许多,却还要一次次被揭开伤疤,真的太让人难受了。
顾文博想了想,觉得这样也行,便拍板道:“回头等宇文府送信过来,那家人要进城的时候,先让我身边的顾留去瞧一瞧,若是真的像我,就问一问,然后将人带过来瞧瞧。若不是,就算了,别折腾了。”
两个人就这样将此事拍板了下来。
没过几日,宇文明光就让人送了信来,说是那个叫顾策的少年和他的家人预计三日后进京城。顾文博得了信,竟然真的就只派了那个叫顾留的管事,让他那日去城门口守着。
那顾留到了城门口,不耐烦一直站在那傻等,干脆托了一个相熟的小头领,让他吩咐了下去,若是遇到叫顾策的,就都拦下来,带过来让他问话。
终于要到京城了,远远的望见了那巍峨的城墙,经过了漫长旅途的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停下来好好歇一歇了。
不等到城门口,那墨氏商行的管事就带着墨玉书的那个护卫过来与顾策他们辞行。
那管事的态度恭敬,一脸笑的道:“顾公子,小的进城之后要去交差,不能陪同诸位了。临行前,有两件大人的吩咐,小的要与顾公子说一说。”
顾策赶紧下了马,听他说话。
“这第一件事,大人早就安排好了,到了京城,就请诸位去他早年读书时住的一处宅子休息调整几日。一会儿进了城,就由葛护卫陪你们一起过去,那边已经有人侯着了。顾公子要买院子的事,大人也早就吩咐了下来,这两日应该就会有人上门来寻公子,带你们去看房。在此之前,诸位安心休息就好。”
“这第二件事,这腰牌是大人吩咐小的转交给顾公子的。若是顾公子在京中遇到了什么危急之事,可持此腰牌到我墨氏名下的任何一家店铺找掌柜的帮忙。”
把事情交待了,亲眼看着顾策收好了腰牌,那管事的这才带着商行的人告辞离去。
顾策一家和杨元贺母子稍作休整之后,就赶紧去了城门处,等着排队进城。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过了晌午,城门前排队进城的人不多,很快就轮到了他们。
结果那守门的兵士查验了顾策的文牒之后,就将他们的马车一并拦了下来,让他们到一旁候着,说是有人要找他问话。
杨元贺母子二人顺利通过了城门,他先让人将马车停到了不远处的路旁,和他家娘亲打好了招呼,这才骑马回来陪着顾策。
“知道是谁吗?”
顾策摇头,心里却多少有了一些猜测。两人凑在一起低语了一会儿,这才分开,各自端坐马上,静待来人。
等到那顾留过来,先前的兵士连忙上前邀功道:“顾管家,这人应该就是您要寻的叫顾策的,小的已经将人留下了,您有话尽管问。”
顾留塞了银子给那兵士,将人打发了,这才过来见人。
待他走近见了骑在马上的少年,心中大惊,这少年与年轻时的侯爷实在太像了。
他立刻收起了之前的轻慢态度,堆起了满脸的笑意,先上前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又简单说了来意,说是想问顾策一些事。
顾大人宠妻如命(重生) 第57节
听说对方是武安侯府派来的人之后,顾策便一直垂眸不语。
倒是杨元贺听得笑了起来,一甩缰绳驭马上前了几步,高声道:“你这人好生有趣,莫名其妙的冒出来,就要问我们话。你要问我们就要答吗?敢问你官至几品,隶属哪个衙门,凭借的是大安律哪一条,就敢这样随便扣押我们来赶考的举人老爷问话呀?”
顾留看向顾策的目光越发吃惊了,看这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竟然已经过了乡试,要来参加春闱了?
这扣押赶考学子的罪名他可不敢担,他一个当下人的,也担当不起。顾留看了看顾策那张脸,很快就做好了决定,上前了几步,笑着解释道:“不敢不敢,小的只是奉了我家侯爷的命令,来问几句话的,毕竟事关子嗣大事,总要问清楚一些才好。”
他见顾策依然不语,便换了商量的语气道:“要不然,诸位移步,与我去武安侯府一趟?”
他说到这里,又看向陈大勇道:“若是这位公子真是我家走失的大公子,侯爷自有重谢。”
陈大勇却是又慌张又激动,忍不住看向顾策道:“阿策啊,说不定他说的是真的呢?要不,咱们就随他去见一见那位侯爷?”
他自然不是为了什么重谢,只是觉得,若真是阿策的家人寻上门来,也是好事一桩。
自家师父开了口,顾策这才抬眸看向这人,出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今日进城?你家侯爷可知此事?他今日有空见我吗?”
顾留以为他这是怕去了见不到人,便笑道:“公子不必担心,主子自然是知道的,得了舅老爷的信,这才派了我来这里守着。至于侯爷那里,还得劳烦各位到了侯府等一等,咱们侯爷今日下晌约了好友去戏园子听新戏,我得回府之后打发人去传信,请侯爷回府。”
顾策看了他好一会儿,突然笑道:“那就不必见了,你这人胆子倒是大,京畿重地,就敢出来行骗。也不知你在何处知道了一点我的身世,就敢利用此事来行骗,可惜却是破绽百出,实在不够高明。”
顾留一脸茫然,真心没听懂顾策说的是啥意思。
顾策像是特意为他解惑一般,接着道:“也难为你编出了这套说辞,却连怎么露出破绽的都不知晓吧?你们这些人,怎么会知道骨肉至亲失散的痛苦呢?失散多年的孩子得了消息,身为父母,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是恨不得第一时间就赶来相见了,哪里会随便派了你这样一个小管事过来给他们的儿子下马威?你还要将我们骗至他处,莫非还有同伙?”
第106章 最疼你。
顾留被当成了骗子, 倒是不慌。
虽然武安侯府早就大不如前,在这京中越来越排不上名号了,可还是有许多人认得他的。他的身份又半点不曾作假, 自然无惧。
只是他看向顾策的目光, 却是越来越慎重了。
这少年说的这些话,是有意的, 想让他回去说给主子听, 还是只是凑巧, 这少年真是怕被人骗?
这京城富庶,富庶之地,什么人最多?爱凑热闹的闲人最多。不但爱看热闹的人多, 胆子大敢说的人也多。这会儿眼见这边有了趣事,就开始有人聚集过来了。这些人看热闹还不算, 还要七嘴八舌的说上几句。
骑着马的大肚子男人旁若无人的与自己的随从道:“依爷看, 这人打扮的人模人样的, 看着却不像好人,说不好真是一个骗子。大爷我在京中这么多年,可从来没有听说武安侯府丢过什么孩子, 那侯府里三位公子,却是常能见到的。”
又有穿着绸衫的妇人听了这话撇嘴道:“我看是这小公子多心了,我娘家那边有亲戚就在武安侯府当差, 说是好多年前那府里是闹过一次, 说是好像丢了一个孩子,因为什么家丑, 这事儿最后就被瞒下来了。”
有这两人开头,周围人都来了兴致,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顾留不过一个闪神, 这些人就胡说八道起来,听得他眉心直跳,赶紧朝四周拱了拱手,对着顾策解释道:“非是我家侯爷和二夫人不想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孩子,实在是这些年上门的骗子太多,他们不得不谨慎行事,这才先派了小的前来见一见公子。”
这话听着也有些道理。顾策看了他一眼,缓和了脸色道:“那想来你们这次也是弄错了,我幼时遇险,被贼人拐去,幸得师父相救。师父心善,当年收留我时,就带我去官府存了档的。又年年去官府替我更新信息,询问可有我家人寻来的信息。据在下所知,官府中存档的走失孩童,只要有心寻找父母的,官府每年都会将文档随坻报一起,在大安各府流转,可是我等了这许多年,也不曾有人来寻过。”
顾留听了这话,显然十分惊讶。
顾策将他的反应收入眼底,却不等他回话,就垂下眼眸,一副故作坚强的模样道:“我等了这许多年,等的心也冷了,没人来就没人来,师父师娘待我比亲生儿还好,我也不想寻什么亲生爹娘了。麻烦让一让,我们长途劳顿,急着安顿休息呢。”
顾策回头看了一眼,示意大家跟着他,然后就一扯缰绳,“落寞”的骑马绕过顾留,往城中行去。
陈大勇原本还挺高兴的,被顾策一说,就觉得不管这人是不是真的来寻亲的,自家孩子都被人慢待了,就感觉挺不舒服的,瞪了顾留一眼,赶紧跟了上去。
顾留目送着他们离开,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只是唤过不远处跟他出来的几个小厮,命他们想法跟上,看看顾策他们的落脚地,他自己则急急的去茶楼寻主子报信去了。
刚才在城门口,那姓葛的护卫一直如同一个寻常下人一般,安静的坐在赶车的刚子身边,一言未发。等到拐过了一道街,彻底离了那些人的视线,他才一边高声指路,一边给顾策他们介绍起了行经的街道和城区。
马车走了大约一刻钟多一些,就到了墨玉书借给他们住的小院。这是一座一进的小院,位于巷子最里面,环境十分清幽。
那葛护卫在路上就给他们介绍了这里的情况。这座小院是当年墨玉书读书时常来住的院落,现在看守院子的是一对夫妻俩,都是墨家的老人了。
老头姓宋,原是给墨玉书赶车的。他家婆娘早年也曾在墨家伺候过。墨玉书看他们年纪大了,离京前便赏了这个差使,说是让他们老两口在这里帮着看院子,其实就是变相为他们养老了。
车马刚停下,那宋老伯就听到了动静,从里面打开了院门,来迎顾策他们。待众人进了院子,又有一个婆子出来给他们见礼,说是知道他们这几日到,房间已经收拾好了,灶上一直备了热水,可以先洗漱一番。
等他们提了行李进屋,老两口立马手脚麻利的开火准备一些简单的饭食。两个小家伙进屋就睡了,林嫂便也去厨房帮忙了,苏娘子却是许久不曾露面,等再出来时就是眼睛通红,显然是哭过了。
一行人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便各自回屋休息去了,这一路上大家真的是累坏了,这会儿只觉得能睡上三天三夜。
只有杨元贺,还得出门去。
杨元贺将他娘亲托给了顾策等人,就带上信函,准备先去兵部报到,再去办这次的差事。
他这次途经青州府,然后来京,都是带着任务的。
当初他在墨玉书的引荐之下,去了镇国公摩下参军,他的性格在军营中很吃得开,自己又肯努力,几年时间,如今已是从七品的副尉了,官职虽然不大,却是实打实靠自己的本事和功劳挣来的。去年底,机缘巧合,他得了镇国公卫绪青眼,被调到了卫绪跟前当差。
这次是镇国公奉了太成帝昭令,年底要归京,要提前派人回来办些事,尤其是青州之行见墨玉书之事比较重要,就派了杨元贺走了这一程。
临出门前,杨元贺搂着顾策,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阿策别伤心,这些年你家人没有寻到你,肯定是出了什么岔子了,等哥哥将要紧事办完了,就帮你一起打听那武安侯府的事,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到了傍晚,一家人聚在陈大勇夫妇的房中,说起了白日之事。
陈大勇先开了口,又是纠结又是忐忑的问道:“阿策啊,你今日拒绝了那个管事的,会不会耽误事啊?万一那什么侯府,真的是你家呢?”
顾策含笑宽慰他道:“没事的,师父,他们还会找上门来的。若是就这样退缩了,哪怕那侯府中真有我的亲人,想必对我也是极不在意的,这样的亲人,不要也罢。我有你和师娘,还有染染和平平安安,有家,就够了。”
他起身倒了两杯茶,分别递到了陈大勇夫妇的手边,然后弯腰施了一礼许诺道:“师父师娘,请你们放心,不管将来我是否寻到亲人,你们永远都是我的爹娘,染染永远都是我唯一的妻,谁也不能将我们一家人分开。”
苏娘子坐在一旁听着,眼泪就又掉了下来,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她从前也曾刻意和顾策保持距离,不敢在这个孩子身上投入太多心血,怕得就是若将来到了分别的时候,会太过伤心,可是终究还是没躲过这一劫。
苏娘子因为这事,这半天时间落了好几回泪。
她从前一直觉得顾策寻到家人之事十分遥远,哪想到这才刚到了京城,就有人主动寻上门来。弄得她心里害怕极了,总觉得下一刻就会有人来将这个她带大的孩子带走了,一时间竟然觉得剜心一般的疼。再加上担忧染染与顾策的亲事,更是难受的不行,如今听了顾策的话,心里好受了许多,却还是忍不住落泪。
陈大勇搂过自家媳妇,笨拙的拍着她的背,安抚了她几句,又想到一事,就问顾策:“阿策啊,你今日说的事是真的吗?那各地丢孩子的名单,真是哪个官府都能看到?只要孩子家人去找,就能看到名单?”
顾策说的自然是实话,这方面的事他早就打听清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