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檬小柠
“这,这不是一家人吗?”宋知书有些不自在的说,“分的太清楚了,那还叫一家人吗?”
“那我不治了。”宋明泽开是穿外衣,“收拾收拾咱们回去吧。”
这能治好不治了,儿子一辈子都完了,宋知书虽然心里小算盘,可到底还是心疼宋明泽的。
“一会儿你二叔回来,我把身上的钱都给他还不成吗?”宋知书一脸肉疼的说道。
“不光要给,回头还要细算一下花了多少钱,要补给二叔多少钱。人二叔陪着你离家在这儿照顾我就很够意思了,不能叫人搭钱。”宋明泽又补充了一句,“眼下还不上,咱们可以慢慢来,但是不能不还。”
“是,是,是。”宋知书没好气的接话,“你是读书人,你高尚,你爹就是钻钱眼里了,连亲兄弟都算计。”
“爹,这不是高尚不高尚的问题,这次出事儿,我想了挺多的,鬼门关走了一趟,看透了很多。”宋明泽认真的说道。
宋知书耷拉着头,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宋明泽叹气,有些话也不是说一次两次他爹就能听进去的,慢慢来吧。
宋知礼一手拎着个陶瓷罐子,一手拎着油纸包。
陶瓷罐子里装的是炖鸡,油纸包里是有一口油汪汪的肉块包子。
“这炖鸡里头放了黄芪参片,说是补气的,我问了郎中,泽哥儿现在吃这个正好。”宋知礼把东西放下,笑着说道。
宋知书有些不自在,二弟是真心实意对泽哥儿好的,他却是处处算计。
“老二,这给你,出门的时候,泽哥儿娘给的,你老在外头跑,也不能总叫你花钱。”宋知书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递给宋知礼。
宋知礼摆手,“大哥,我手里有钱,这钱你自个儿拿着就成。都是一家人,哪儿就分你的我的?咱们俩是亲兄弟,我的就是你的。”
“那可不成,亲兄弟明算账,你这陪着我出来,哥哥心里就够感激的了,咋能叫你花钱,头两天,我是太担心泽哥儿了,啥都没想到,今儿个要不是泽哥儿提醒,我还想不到呢。你拿着,回头等回去了咱们再好好算算,缺多少,我慢慢补给你。”宋知书坚持。
宋知礼看了看宋知书,又看了看宋明泽,点点头,“成,那我就先拿着,大哥,泽哥儿,别的你们什么都别想,咱们就安心在这儿把病看好了。这人好了,花多少钱都值当。”
三人吃了饭,宋明泽穿好衣裳去后院里溜达。
这也是郎中说的,叫他能走的时候就多走走,有利于恢复。
“哎,小牛,你咋来了?”宋知礼招呼道。
“我们世子爷是个热心肠,怕你们在京城多有不便,叫我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直说就成。”张小牛道,“明泽身体好些了吧?这百草堂的郎中可是名医,听我们世子爷说,这儿的郎中水平跟太医院的太医有的一拼。”
“好多了好多了,百草堂这边儿说明泽年轻,恢复快,再用不了几天就能彻底好了。哎,你们世子爷还真是平易近人,也多亏了小牛你,要是我们来的时候没遇见你,也找不到这百草堂。”宋知礼道。
“都是一个村儿的,再说了,宋家跟齐家要好。”张小牛挠了挠头。
宋知礼知道张小牛的意思,这是看在齐家的面儿上。确实,张家兄弟几个跟齐家的关系不错,特别是张二牛跟张小牛两个。张小牛这么尽心的帮忙,应该是看宋家跟齐家关系不错的原因?
张小牛又陪着说了会儿话才离开的,他今儿来是奉命来的,还要回去复命呢。
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 第176章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护国公府,顾斯年书房。
“世子爷,人好的差不多了,再用没几天就能回去了。我有点儿纳闷儿,你为啥要让我说因为宋家跟齐家要好这样的话?”张小牛纳闷儿的问道。
“虽然听你说,宋家跟齐家的处的的不错。可这些看起来不错的关系,有时候并没有那么牢靠。我呢,只是给齐家增添一些筹码而已。宋明泽对宋家来说很重要,能把宋明泽治好,这对宋家来说是一份很重的恩情。有这份恩情在,以后齐家有什么事儿,宋家会更尽心尽力的去帮衬的。”顾斯年缓缓的说道。
张小牛点点头,好像是如此。可听世子爷的话,这是肯定齐家以后会有什么事儿?能有什么事儿啊!张小牛暗戳戳的想,不过想着世子爷做事儿缜密,他说的肯定没跑。
“世子爷,还有什么事儿没有?没有的话我就回演武场了。”张小牛问。
“福满楼的事儿现在怎么样了?”顾斯年问张小牛。
“您让我盯着点儿,我一直盯着呢,钱记那边儿下手挺狠的,福满楼的生意现在岌岌可危,再这么继续下去,肯定是要关门大吉的。听说那边儿撑不住了,现在向京城这边儿的福满楼求救了,也就是说,这事儿董家肯定已经知道了。”张小牛道,“不过,目前为止,董家那边儿还没什么举动。”
顾斯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董焕的为人他知道,因为有国公府做靠山,所以养成了跋扈的性子。福满楼是董家的产业,依着董焕的性子,肯定不会罢休的,他当初要求钱记出手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对自己的身份保密,董焕只要查探一番,就会发现动手脚的人是他。到时候,他倒是要看看他爹会怎么做。
“继续盯着点儿,有什么消息及时来告诉我。”顾斯年叮嘱张小牛。
“您就放心吧。”
张小牛走了之后,顾青来了,递上了一份关于陆沉的资料。
陆家在江东那边儿,隔着京城挺远的,这一来一去就花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陆家又是世家,在当地很有名望,获得情报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的,颇费了些时间。
陆沉,陆家孙辈最有出息的一个,目前在江东那边儿最富盛名的长平书院读书,已经是秀才的身份,今年秋天会入京参加秋试。他七岁中了童生,十三岁中了秀才,皆是案首,在江东那边儿有神童的称号,在陆家,更是备受那些长辈的喜爱,据说,日后陆家的家主也是他的。
酸腐书生,顾斯年心里暗戳戳的想。
继续往下翻看,这陆沉挺洁身自好的,今年十七岁,院子里伺候的都是小子,连个通房都没有。
除此之外,酷爱下棋,画作听说被人争相收藏,颇懂音律,这算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了,这要是在京城,依着陆家的清贵,妥妥的才子呀。
貌似潘安,在江东深受大家闺秀的喜欢,出门一趟,能被人扔很多荷包帕子。
顾斯年越看,眉头皱的越紧,这陆沉条件很好啊,从哪方面看都是个不错的托付终身的人。长平候居然给齐蓁蓁定了这么一门好亲事。依着他对齐蓁蓁的了解,若是这门亲事作数,她应该不会反驳的。不对,若是长平侯真的对蓁蓁好,又怎么可能放任她在乡下长大?不说性子什么的,就大家闺秀应该会的那一套东西,哪家的小姐不是从小学起的?齐蓁蓁在乡下长大,便是云氏多才,一直教她,怕也不如大家小姐有专门的女夫子去教授来的精通。
如此,一个‘乡下丫头’陆家若是知道了,能愿意吗?
顾斯年蹙着眉头,仔细的想着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反正,他对蓁蓁是志在必得的,不管陆沉有多么好,都别想娶到蓁蓁。
把厚厚的一沓子纸看完,顾斯年道,“陆沉那边儿你专门派人盯着点儿,事无巨细都要汇报的,特别是陆沉的品行跟男女关系。”
顾青点头,“世子爷放心,我会吩咐下去的。”
他现在是知道自家世子爷为何这般反常了,这情爱果然能彻头彻尾的改变一个人。
他家世子爷以前是多么云淡风轻的人啊,基本上就没有感兴趣的人个事儿,现在可好,为了齐姑娘,连人家有婚约的人都盯上了,真是用心良苦,希望他能如愿,抱得美人归吧。
“世子爷,表姑娘过来了。”外头的小厮进来禀告。
“你告诉徐妙娘,书房是我办公的地方,不便请她进来,另外,男女授受不清,不宜私下见面。”顾斯年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小厮去了又返,“世子爷,表姑娘说熬了补身的汤,特意送来给世子爷的,已经禀告过老夫人了。”
“汤端进来,替我道谢。”
小厮提了个食盒进来,放在桌子上之后就退了出去。
“喝吧。”顾斯年给顾青使了个眼神。
顾青搓搓手,“这样不好吧?人表姑娘一番心思,肯定是特意给世子爷准备的,我一个下人喝了,这万一叫她知道了……”
“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再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不喜欢喝这些汤汤水水了。”顾斯年一脸嫌弃。
“那属下就不客气了?”顾青喜滋滋的端起趟盅,先不说味道如何,这可都是用好东西熬出来的,平日里他可没这机会喝。
咕嘟咕嘟,一大碗汤盅见底,顾青打了个饱嗝儿。
“别忘了叫人把汤盅食盒送回去,顺带说一声,以后叫表姑娘别往我这儿送什么汤水点心了,我不喜欢。”顾斯年交代顾青。
顾青心里嘀咕,这要是齐家姑娘送的汤水点心,你保管
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 第177章 相中了徐妙娘
延年院,徐妙娘正在给老国公夫人兰氏捏肩,兰氏闭着眼,一脸享受。
“妙娘啊,你这手艺真是觉了,我身边伺候的人,没一个能赶上你的手艺的。这力道适中的,我这身上原本有些乏,这会儿好多了。你也别一直按了,坐过来歇一歇,陪老婆子我吃茶吧。对了,早晨听你说给阿年炖汤来,送过去了?”兰氏睁开眼,拉着徐妙娘坐到她身边。
徐妙娘乖顺的坐下,嘴角轻轻翘起,“妙娘也没什么会的,就从小跟爷爷学了点儿医术,知道人体穴位分布,也知道用多大的力度刺激穴位是最舒服的,除了这些,妙娘哪儿还有能拿出手的手艺来?汤刚才送过去了,世子爷在书房办公,我就没进去,是他院子里伺候的小厮送进去的,刚才已经把汤盅又打发人送了回来。”
“你这丫头啊,就是太谦虚了,什么叫就会那些?你会的还不够多?”兰氏嗔了徐妙娘一眼,“老婆子最爱吃你的做点心了,还有你煲的汤,对了,你给我做的抹额,贵气又舒服,前儿个出门,那帮老姐妹都羡慕我呢。”
“那是老夫人您贵气,这抹额沾了您的几分贵气。”徐妙娘很认真的说。
“瞧瞧这小嘴儿甜的,真会说。”兰氏年纪大了,格外愿意听好话,脸上堆着笑容,高兴的很。
“妙娘嘴最笨不过了,哪儿甜了,说的都是实话。”
兰氏想着在南边儿时候她的性子,确实是个娴静不多话的性子,也不去讨好人,做什么都是默默的去做,这样的人,还真不是会说话哄人的人。这么一想,兰氏更高兴了,姑娘家就应该这样,含蓄内敛又懂事儿。
“好,实话,实话。”兰氏嘴巴都笑的合不拢了,“你呀,以后也别光顾着陪我这老婆子,多跟世子爷走动走动。这也不是在外头,需要避讳。明白我的意思吗?”
徐妙娘有些羞涩点点头,“我,我都听老夫人的。”
兰氏很满意,越发觉得带徐妙娘回来是个正确的选择了。这些天她明里暗里也没少相看京城的大家闺秀们,一个个的看着恭敬,眼睛里却是藏不住的小心思。哪儿能比的上心思纯净又聪明的徐妙娘?不会想那些个有的没的,又不会愚蠢到担不起事儿来。
“老夫人,夫人那边儿,我是不是应该经常过去走走?”徐妙娘问道。
兰氏点点头,“是应该多去走动走动,都住在一起,她又是长辈,这会儿身子也不好,你是晚辈,多去孝敬孝敬是好的。”
兰氏是有私心的,她相中了徐妙娘,不光是因为这姑娘识趣,更因为这姑娘无依无靠,进了国公府的门,那就是彻底的国公府的人,娘家什么的,都不存在的,不会有无休止的麻烦事儿,到时候她能一门心思的扑在阿年身上,少多少事儿啊。
至少不会像董家那样,成为狗皮膏药一直贴在国公府身上,揭不下来。
还有秦家,儿媳妇人虽然是好的,秦家也不是不讲理的,可太强势了,国公府很多时候就占下风,也不好。
还是徐妙娘这样的,没有根基,什么都好。
毕竟,到了国公府这个位置,也没什么必要借着女方家里提高地位了。
“老夫人,夫人那边儿有什么忌讳的吗?”徐妙娘小心的问。
兰氏眯着眼睛想了想,“她那人,无欲无求的,还真没什么忌讳。对了,她喜静,身子不好之后,更加喜欢了。兰芝院里除了阿年过去的时候有点儿生气,别的时候都死气沉沉的。我现在啊,都不愿意去她院子里了,总觉得压抑的很。”
另外也是年纪大了,怕过了病气身上。
无欲无求?这样的人才最难讨好了,徐妙娘心里想。
不过她既然决定要留在国公府了,那该讨好的就要讨好,那是世子爷的亲娘,她若是想要嫁给顾斯年,还是得征得她的同意。难也要应着头皮上。
在老夫人这儿得了准话,徐妙娘第二天就去了兰芝院。
拎着食盒,里头盛着她自己做的点心。
晴底儿的素净碟子里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比色子块儿略大点儿的白润的点心,撒了淡淡的金色桂花,瞧着好看的很。
徐妙娘是半头晌过来的,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人精神头最好的时候。
兰芝院的丫鬟进去通报之后,有人出来引着徐妙娘进屋。
这会儿已经三月底了,徐妙娘穿着薄棉夹袄跟裙子,秦氏却是穿着厚厚的棉衣,腿上还盖着夹棉被子,手里揣着暖炉。
“徐姑娘做几榻上吧,隔着我远点儿,我这身子不好,怕过了病气儿你身上。”秦氏声音低低的,中气不足。
徐妙娘把食盒放在桌上,揭开盖,把里头的糕点端了出来。
一共三碟。
“夫人,我早晨起来做了山药糕,不知道您的口味儿,就做了三份,一分微微甜,一份中甜,一份甜度比较高的。山药糕补气,夫人吃点儿对身体好。”徐妙娘轻声道。
秦氏跟前的李嬷嬷见秦氏点头,上前端了最甜的那份儿,“表姑娘,咱们夫人喜甜。”
徐妙娘笑笑,乖巧的坐在秦氏指定的位置,脸上保持着得体的淡淡的笑,十分规矩。
山药糕做的精巧,秦氏连吃了四块儿才停下,李嬷嬷一脸感动,“表姑娘这手艺真是好,咱们夫人可是许久没这么好的胃口了。”
只四块儿小小的糕点,正常人就算吃十块八块都不顶事儿的,在秦氏这儿,四块儿就成了胃口大开,由此可见,秦氏的身体有多糟糕。
“夫人爱吃,以后我经常做一些过来。不过夫人不能贪嘴,要循序渐进,食补见效比较慢,得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多吃。”徐妙娘说。
李嬷嬷眼睛一亮,“表姑娘这意思,我们夫人的身子还能慢慢好了?”
“我家祖父在的时候,行医救人,有一些底子不好的人,我祖父就不建议吃药,是药三分毒,底子坏的人,这三分毒就能叫他身子更不好,只要病不致命,还不如食补慢慢调养呢。”徐妙娘说道。
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 第178章 你这姑娘真是不矜持
“妙娘说的是真的?”秦氏声音带着浓浓的惊喜。太医说她的底子坏了,活不了几年了,可她不想死,她想好好活着,看着阿年成亲生子,帮阿年带孩子,她想给爹娘尽孝,她想看看顾长卫最后会落得个什么下场。
这一切,都需要她身体好才能看到。
可太医说什么虚不受补,她这身体用补药根本没用。
说的再直白点儿,她就是等死的人了。
可现在有人说她的身体还能慢慢好起来,她能不高兴吗?
“夫人,是真的,只不过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徐妙娘道,“吃食上要十分严格的把关,吃多少,吃什么,什么时候吃,都不能随意。听着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没有什么比身子康健更重要,难一点儿怕什么?”秦氏淡淡的说。
算是无言的约定吧,徐妙娘一天三顿都会过来兰芝院,亲手给秦氏做饭,早饭精致营养,午饭丰富多样,晚饭清淡爽口。唯有一样,就是这些吃的东西搭配着都是温补的东西,与药材不同的是,同样是补,这补的力道正适中,秦氏的身体还真是慢慢好转起来。
因此,顾斯年对徐妙娘也客气了几分,碰到了会点点头,偶尔也会留在兰芝院陪着秦氏吃饭。
这在兰氏跟徐妙娘看来,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顾斯年性子冷清,跟谁看着都不亲热,这能坐一张桌上吃饭,真的算是不错了。
四月初七,宋知书宋知礼宋明泽三人坐上了回家的马车。赶车的是张小牛,马车是国公府的,是顾斯年安排张小牛送他们的。
坐在车上,宋知礼感慨,“这世子爷还真是个心善的,帮了我们不少,还特意叫小牛送咱们回去。这份情,咱们得记着,回头有机会能还上就还了。”
宋明泽点点头,“是这个理儿。”
宋知书还想说人的身份地位才不需要他们这些升斗小民的人情呢,可听弟弟跟儿子说的话,就把话给咽了回去,少数服从多数,他还是不讨人嫌了。
下半晌的时候,一行人才到了杏花村,并没有提前捎信回来,宋家的人完全不知情,这突然见着人,激动的都红了眼圈。
陈氏第一个扑出来抱住了宋明泽,这次遭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娘的专断,若是没有跟荀家扯上关系,就不会有这件事儿,宋明泽心里一直是有些怨恨的。可看着抱着自己的妇人明显瘦了一大圈儿,眼底的乌青跟被人打了似的,他心里那点儿怨恨就没了。除却这件事儿,他娘什么事儿不是把他放在前头?再一个,他出事儿,他娘也不好受,爷奶肯定没少怨恨她,他这个当儿子的要是还怨恨,他娘的日子还怎么过?
宋明泽调整了表情,轻轻拍着他娘的后背,“娘,没事儿了,没事儿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别哭了,咱们赶紧进门吧。”
陈氏抹了一般眼泪,“对对对赶紧进门,外头冷。”
张小牛拴好车,也被宋家的人请进门了,宋知礼简单明了的说了在京城时候世子爷跟张小牛的照顾。
宋家几个妇人立马对张小牛嘘寒问暖起来。
“宋奶奶,大婶儿二婶儿,也没什么。也是蓁蓁年前救过世子爷的命,后来齐家的辣白菜不是卖到了南北杂货铺么,那铺子的东家就是我们世子爷的至交好友,他们也算认识。我们世子爷知道蓁蓁跟宋家处的跟一家人一样……”张小牛一本正经的说。
宋家人恍然大悟,这完全是看在齐家的面子上啊。
“这人也送回来了,我就不在这儿了。”张小牛起身告辞。
于氏跟宋知礼送张小牛出门,宋明月也跟着一块儿出门了,她要去跟蓁蓁说一声儿,她爹跟大伯还有堂哥都回来了。
张小牛赶着马车也是往齐家的方向走,宋明月喊住人,麻利的按着车辕跳了上去,跟张小牛并排坐着。
“你怎么这么懒,才几步路的功夫,就不能自己走过去?”
“有车不坐是傻瓜。”宋明月冲张小牛做了个鬼脸。
“你这姑娘真是不矜持。”张小牛嘟囔了一句,脑子里想的是京城的那些小姐们上下马车要好几个人搀扶的事儿,好像还是不矜持的乡下姑娘看着更顺眼一些。
“我怎么就不矜持了,咱们都是一个村儿的,我就顺路坐你的马车就是不矜持了?那你跟我说说,什么是矜持?”宋明月心里突然就冒出火气了,表哥也有意无意说她不够娴静不够矜持,还总说希望她改,现在搭个马车还得被嫌弃成不矜持。
张小牛哪儿料得到宋明月说翻脸就翻脸,顿时有些无措,“我就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
宋明月不打招呼,一下从车上跳下去,踉跄了一下,别着脸往齐家走,完全不理会张小牛。
老人都说女人的脸,六月的天,翻的特别快,他算是见识到了。宋明月一个小丫头翻脸就比翻书都快,真是不好惹。
张小牛赶着马车慢腾腾的走,一直在宋明月身后,跟她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宋明月先进了齐家的门,张小牛拴好马车之后也进去了。
宋明月已经跟云氏还有齐蓁蓁说了她爹他们回来的事儿,包括宋明泽的情况也是简单说了下。
云氏如释重负,“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小牛,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齐蓁蓁问张小牛。
张小牛朝宋明月努努嘴,“在京城的时候遇见宋家大伯二伯他们,世子爷知道这事儿之后,打发我多关照着点儿,这不,他们回来,还特意叫我驾车送回来。另外让我在家多待几天,说有什么事儿能帮忙的就帮忙。”
宋家在京城是得了顾斯年的照顾?齐蓁蓁有点儿想不明白,顾斯年堂堂世子爷,居然能插手管这事儿?是因为宋家跟小牛是一个村儿的?要是这样,这人心肠还真是好呢。
云氏心细,发现宋明月跟张小牛之间有些别扭,有些不明白,按理说,小牛帮衬着宋家,明月不该跟他闹别扭啊?她给齐蓁蓁使了个眼色,齐蓁蓁拉着宋明月回了她的屋子。
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 第179章 宋家一行人到县城
“说吧,怎么回事儿?人把你爹你大伯还有你堂哥送回来了,在京城也没少帮忙,你怎么还给人使脸色看了?”齐蓁蓁开门见山的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