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檬小柠
齐蓁蓁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通常这种事儿,便是张家想要给小张氏争气,也不能说的这么理直气壮这么露骨啊,这样说多不给林家面子?到时候小张氏在林家如何自处?外婆肯定会记着这些事儿,到时候不好过的还是小张氏啊。
外婆本来对小张氏就有不满了,听了小张氏娘的话,直接黑着脸道,“你闺女在咱们家过的什么日子,不用旁人说,她自个儿心里清楚的很,若是觉得不好,大可以离开咱们林家,昨儿个我话也都说清楚了,自请下堂还是要和离书,都随着她!嫁妆什么的,咱们林家也不会贪墨了她。”
“你们林家现在财大气粗,可你们也不能这般作践人。”小张氏娘道,“我闺女做了什么了,你们林家竟是容不下了。”
“做了什么?”林外婆冷哼,“长嫂如母,她敬着她大嫂没?没事儿挑事儿,影响家中和睦,跟老二拌嘴,说回娘家就不管不顾的回娘家。敢情这些在亲家眼里都不是事儿,亲家也是有儿媳妇的人,是不是你家儿媳妇这样,你这做婆婆的还得忍着?”
小张氏弟妹立马坐不住了,“大娘,话可不能说,我可没做过你说的这些事儿。”
“你说做了就做了?我闺女自来是个孝顺的。”小张氏娘不承认。
“是,你闺女是个孝顺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当着咱们林家的媳妇,还一心惦记着张家,想着给张家谋福利。”林外婆冷哼一声。
小张氏娘气焰没那么嚣张了,讪讪的道,“咱们两家是亲戚,互相帮衬着是应该的,太计较了伤情分。”
林外婆冷着脸不接话。
“我说两句成不?”小张氏爹站了起来,看了看林外公,又看了看林外婆。
林外公忙跟着站起来,“当然行,这说话咱们坐下来说就成。”
“昨儿个我家这个混小子回去都说了,我一开始觉得他说的这分家的事儿不成,这父母俱在,哪儿有分家的?可往深了想想,这一大家子住在一块儿,总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时间长了,伤情分,我们村儿也是有这样儿女众多的人家,成亲之后,都会分家另过,这当爹娘的一般都是跟着长子过。下面的小的,自个儿过自个儿的,逢年过节凑一凑,平日里窜门走动走动,感情好的跟什么似的。”小张氏爹道,“我家这闺女心眼儿是好的,就是不懂得相处之道,不知道亲家老嫂子对她的好,这样,索性就把他们分出去,叫他们知道知道在老哥老嫂子跟前的日子是多么好过,叫她后悔去,到时候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个好儿媳妇了。”
乍一听像是在数落小张氏,实际上还是指责林家对小张氏不好。
林外婆冷笑,“老二,你还想跟你媳妇过是不?”
林瑞夏犹豫的点点头,“都一块儿过了这么些年,又有了阿林……”
“好,你不用多说,你心疼媳妇是对的,咱们林家的男人都对媳妇好。你还是一心想分家过?”林外婆又问道。
“娘,是儿子不孝。”这就是铁了心要分家了。
林外婆点了点头,“好,很好,今儿个既然亲家也在,那咱们就把家分了。老大,你去叫里正跟村里有名望的几个老人过来,老大媳妇,你去张罗点儿东西,晚上咱们得管饭。”
人很快就叫来了,里正一进门就问,“这日子过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要分家?村里谁家日子有你们家现在过的红火?不好好齐心协力把日子过的更好,折腾什么?”
林外婆苦笑,“儿大不由娘,这过不到一块儿去了。强行拘着他们,还遭埋怨,既然孩子们愿意分出去过,那就分出去吧。”
要分出去的是二房,里正跟几个族老劝林瑞夏,可林瑞夏一口咬定了要分家。
里正还有族老们无奈,只得应了这事儿。
林外公跟林外婆把家里的家当都摆开了,银钱有两百两,渔船两艘,骡车一架,另外还有九亩田地,屋子就是现在住着的。
商量过后,银钱分三份,大房二房各七十两,老两口得六十两,渔船兄弟两个一人一搜,骡车归老两口跟大房,二房也可以使用,田地大房二房各得三亩,老两口三亩地,各房住着的屋子还归各房。另外农具家伙事儿,大房二房各得一套。老两口跟着大房一起过,二房每年给一两银子的养老钱,四时衣裳过的富裕就给老两口置办,不富裕,他们也不强要,除此之外,老两口要是病了,看医用药两房一起承担。
分的很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里正问:“老二,这么个分法你可有异议?”
林瑞夏摇头,“爹娘分的很公平。”
“行,既然同意了,那就在分家书上按个手印。”里正拿着写好的分家书,一式三份,分别递给了老两口跟大房二房。
“慢着,这家分的是不是不公平?”小张氏娘开口。
里正皱了皱眉头,耐着性子问道,“有什么不公平的?”
分家这事儿是林家自家的事儿,这张家怎么这么不懂事儿,一大家子都来了不说,还想插手分家的事儿。看来,林家这分家有内幕。林家两口子为人和善,在村里名声很好,对两个儿媳妇那也是好的没话说,现在看来,肯定是小张氏娘家挑拨的。
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 第219章 张家上门(五)
“这辣白菜的生意还没说怎么分呢!往常是他们兄弟两个一起做着,这会儿分家了,这生意是不是也应该分一分?”小张氏娘笑着问道。
“这生意的事儿,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正好,我这外孙女在,这生意是她家交给咱们林家做的,就问问她,这生意怎么分配吧。”林外婆寒着脸,她这会儿才算明白了张家的用意,这是一直盯着辣白菜的生意呢。
众人目光都聚集在齐蓁蓁身上。
齐蓁蓁不慌不忙的给屋里几个长辈行了个晚辈礼,笑眯眯的开口,“当初这事儿是我小姨跟我商议的,也说好了的,这生意是给外公外婆养老的,归属自然是外公外婆了。”
这意思就是辣白菜的生意不在他们两兄弟分的范围内。
老两口跟着大房过,说白了这生意就跟大房的没什么区别,而二房却是得不到好处。当然,要是老两口愿意贴补二房,那就另算了。
张家的人齐齐站了起来,目瞪口呆的看着齐蓁蓁,“什么,这不行,这不是欺负老二一家吗?”
齐蓁蓁眨眨眼,“这怎么能叫欺负呢?原本这生意是我小姨的,她不做了,跟我商议给外公外婆,我同意了,当初说的明明白白,大舅跟二舅帮衬着外公外婆,生意归属确实外公外婆的。”
张家撺掇着分家,为的就是生意分到林瑞夏手里一半儿之后,再由小张氏吹吹枕边风,然后这生意自然就能算上张家一份了,到时候他们张家的日子还不得蒸蒸日上?结果,分家是分了,可这生意跟二房没有任何关系,那他们怎么还能打主意?
林瑞夏腾的站了起来,“你们,你们!”
他双目通红,紧紧盯着张家的人,却原来,岳丈家里是存了这样的心思!林瑞夏自认平日里对张家很用心思,没想到他们这么算计他。
“我,我们也是为了你们两口子好。”小张氏娘弱弱的开口,只是这借口怕是连她自个儿都不会相信吧。
“爹娘,生意的事儿,我不会打主意。”林瑞夏重重的道。
小张氏慌了,七十两银子放在往常是不少,可有辣白菜生意在这儿比着,七十两银子就不够看了。
这要是没分出家,银子就是一块儿用,家里有个什么事儿,将来阿林娶亲,都是一块儿出银子,可分出去了,就得全得自个儿担着了。
小张氏急的脑门全是汗,肚子隐隐作痛,突然有了主意。
她捂着肚子哎哟一声,加上脑门有汗,脸色有些泛白,瞧着不像是装的,倒像是真病了。
小张氏的娘急切的扑到小张氏跟前,“怎么了,怎么了?哪儿不舒服?你赶紧坐下,瑞夏啊,你赶紧去找郎中去,这会儿可大意不得啊,你媳妇肚子里揣着呢。”
一旁的大张氏心下了然,怪不得这么嚣张,原来是有护身符。她们妯娌两个嫁到林家多年,都是头一年就生了头一个,然后就没动静了,公婆两个都盼着她们两个多生几个,好让林家人丁习兴旺一些,可不知道为啥,她们愣是再没动静了。现下小张氏怀了,可不是得瑟吗?
果然,林家外婆赶紧上前搀住了小张氏,见林瑞夏还在一旁傻愣站着,呵道,“老二你犯什么傻,叫你去喊郎中,不听见?”
小张氏一开始是想着做样子的,这会儿却是真的觉得一抽一抽的痛,心里不禁有些害怕,抓着林外婆的手不自觉的十分用力。
“亲家,快,咱们扶着进屋儿。”林外婆对小张氏娘道。
小张氏娘松了口气,还是闺女聪明,这样的话,分家的事儿应该能放下了,或者缓一缓。
郎中很快来了,给小张氏把脉,眉头皱的很紧,“这是动了胎气啊,有些厉害,我给开点儿保胎药,先吃上三天看看如何。你这胎位不稳当,可要小心着点儿。”
“那这孩子能保住不?”林外婆焦急的问道。
“这可不好说。”郎中摇摇头,“总之最近老实躺着吧,可不能颠簸了,更不能累着。”
林外婆想到小张氏最近几天两次骡车颠簸,心里冒起火气,这老二媳妇真是拎不清的,她肯定知道自个儿有身子了,可是居然瞒着,还这么来回折腾,真要是孩子折腾没了,她饶不了她。
林外公跟林家大舅把里正跟族老们送了出去,这个情况肯定不能分家了,叫人白跑一趟,林外公过意不去,家里头正好有买的点心,一人手里塞了一包。
张家的人这会儿也不叫嚣了,也不用林家人送,灰溜溜的就走了。
林外婆压着心里的火气,亲自给小张氏熬药,现在什么都能放一边儿,孩子才是最大的。
林瑞夏在屋里陪着小张氏,看着小张氏苍白的脸色,欲言又止,最后那一肚子埋怨只能化成一声哀叹。
“外婆,你也莫生气了。”齐蓁蓁陪着林外婆在厨房里,见她脸色不好,安慰道,“想必,经过这事儿之后,二舅母能收敛了,到时候和和气气的过日子,正好。”
大张氏也接话,“娘,咱们林家可好几年没有添丁了,什么事儿都没这事儿大。这会儿动了胎气,弟妹心里头肯定也知道轻重了,以后肯定不会再折腾了。其实她人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对待娘家那边儿有点儿拎不清,娘以后多教教她就好了。”
林外婆叹了口气,“先不说这些了,眼下先紧着老二媳妇的身子吧。”
小张氏这样,齐蓁蓁跟宋明月也没在林家接着住,林家大舅第二天就套了骡车把两人送了回去,自然没少给两人带各种海味儿。
齐蓁蓁窝在云氏屋里事无巨细的给云氏说了在林家发生的事儿,云氏听的直皱眉头,“你那二舅母也真……都不知道说她什么,总想要你大舅母的强,想着林家上下她独一份儿,何苦呢。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不比什么都好?瞧着聪明,净做傻事儿。”
齐蓁蓁撇撇嘴,谁说不是呢。
“你们俩去林家这两天,明月她姨母又来宋家来,这次倒是没有大张旗鼓的了,自个儿静悄悄的来了,反复说葛玉生因为这事儿备受打击,饭吃不下,连书也不愿意看了,她这个当娘的实在看不得儿子这般,厚着脸皮来求宋家,求你于婶儿,想重修旧好。”云氏说道,“你于婶儿撵她,她撒泼不走,结果被婉娘拎着扔出去了,狼狈的很。”
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 第220章 知道云氏母子三人的消息
齐蓁蓁一点儿都不意外,荀婉娘那性子,还真能做出这样的事儿来。
再一个,齐蓁蓁早就料到了,大于氏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毕竟,依着葛家现在的情况,便是葛玉生被断言的再有前途,可只要一天没有取得功名,那便是空口白话,不能给葛家带来一门好亲事。
所以这个时候,宋家是最好的选择。
大于氏怕是会用尽一切手段保全这门亲事。
“娘,你就等着看吧,明月姨母不会善罢甘休的。”齐蓁蓁道,“那种人自私自利,谁知道还会使出什么法子来呢。”
云氏叹口气,“你于婶儿也真是够糟心的了,亲姐姐这么对她。原本是想着亲上加亲,给明月说个好婆家,谁成想能弄到这样?”
“亲姐姐怎么了,这年头血亲反目的太多太多了,表面上对你好的人,指不定背地里存了什么心思呢,所以我们要擦亮眼睛,不能被一些人的表象给骗了。”齐蓁蓁道,她这也算是提前给云氏打预防针了,他们大约用不了多久就要回长平侯府了,她怕到时候云氏被人三言两语哄骗了。
云氏点点头,“这倒是,这人知面不知心。”
京城,长平侯府。
长平候齐天明一脸惊愕,“娘,你说的可是真的?”
老太君嗔了齐天明一眼,“你可是长平侯,是这侯府的主人,这一大家子都仰望着你呢,怎的这般毛躁没有气度?”
齐天明嘿嘿笑笑,“我,我这不是高兴的吗?”
“成大事者,喜形于色哪个会放在脸上?这一点儿你可得用心记着,以后行事的时候注意。”老太君提点。
“娘说的是,儿子记住了,保管以后都好好记着。您就别卖关子了,云氏跟两个孩子到底在哪儿?”齐天明焦急的问道。
老太君看了一眼方嬷嬷,方嬷嬷上前两步,给齐天明行了个礼,道,“老太君这边儿派出去的人是有点儿消息了,说是在翠屏镇那边儿,翠屏镇管辖着大小三十六个村庄,咱们的人少,就暂时没有打探,再一个,夫人那边儿有人跟着,咱们的人怕露出什么痕迹来叫夫人那边儿的人抢先了,怕是会出乱子。”
“娘,我手底下的几个人一并交给方嬷嬷,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他们母子几人,要保证他们的安全。”齐天明严肃的说。
“娘心里有数。要提醒的是你,想好怎么处置云氏了没有?”老太君问道。
齐天明沉默,半晌才道,“娘,她离开庄子也是迫不得已的,若是不离开,她跟两个孩子现在怕是连命都没了。所以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她,两个孩子跟着她这么久,跟她的感情肯定很好,若是贸然处置,肯定会引起两个孩子的不满的。蓁蓁倒是无所谓,可翊哥儿那里不好交代。”
“她完全可以送信回来,告诉你他们的遭遇。”老太君道。
“那是庄子是秦氏名下的,她便是有心送信也不一定能送回来。”
老太君深深看着齐天明,半晌,叹气,“罢了罢了,你是这侯府的主人,万事自然是由你做主。你既是想保着云氏,那老婆子我就不惹你生厌了。可你要谨记,妾就是妾,永远都不能越到当家主母前头。若是云氏回来之后仗着你的愧疚之心不安分,你可别怪我这个当娘的心狠。”
“娘,不会的,她那人,性子最是淡薄了,不争不抢的,哪里会不安分?至于秦氏那里,只要她没有什么歪歪心思,好生的打理府里的事情,我自然是不会跟她计较什么,她要还那般不容人,我看这侯夫人也该换个人做了,不能因为她是王府出来的就这么为所欲为。”齐天明皱着眉头说。
老太君过了一会儿才接话,“哎,那是你的发妻,我就不说什么了。对了,明珠那丫头的亲事怎么样了?”
“秦氏那盯着呢,她就这么一个闺女,宝贝的很,这找女婿的要求也很高,人品,家世,模样,缺一不可,哪里有这么好找的?她又舍不得把明珠外嫁,总想着在京城找个。”齐天明不在意的道。
“当娘的心思,打小捧着长大的,自然不舍得嫁远了,我能理解。”老太君点点头,不过明珠那性子,老太君眉头蹙起来,大家闺秀的做派没什么,可那跋扈的性子……
两人没有多说齐明珠的事儿,前头有秦氏,他们想操心也操心不上啊。
“对了,陆家来信,过几天陆沉会进京。”齐天明道。
“跟蓁蓁有婚约的?”老太君问道。
“嗯。今年他要参加秋试,早些来京城熟悉熟悉,也免得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陆家来信就是叫我多照应照应,他们陆家的产业虽然不在京城这边儿,可好歹也是有落脚处的,只是不太清楚眼下京城的局势,另外也想着叫我给找个大儒指导一下,给秋试增加把握。”齐天明没有瞒着老太君。
“那云氏母子三人的事儿要尽快办了,蓁蓁那丫头,我怕她在乡下学一身野气,不好改。”老太君道,“到时候丢了咱们侯府的脸面可就不妙了。”
“娘说的对。”
齐天明在朝晖堂又坐了一会儿,这才起身离开,不过并没有去前院,而是去了秦氏院子,有些事儿他还是得敲打敲打,再一个,明珠是他的嫡女,相看人家这事儿,他总要有个态度。
一进屋,秦氏就亲自迎了上来,给齐天明递了湿帕子,“侯爷,王府那边儿送了樱桃过来,我叫人洗一盘,您吃个鲜。老太君那里,已经着人去送了。”
齐天明净手之后,在贵妃榻上坐了,榻上的小方桌上放了一盘子鲜红欲滴饱满的樱桃,叫月白的盘子趁着,着实好看。
齐天明信手捏了一颗,“外头最少还得过一个月才能见着樱桃,王府这会儿就送来了,庄子上的那些师傅还真是厉害。嗯,味道也好,肉嫩汁多甜脆。你有相中的人家了没?跟我说说,我也好长长眼,明珠可是咱们的掌上明珠,定要为她寻一门称心如意的亲事。”
掌家小农妻:世子,有喜了 第221章 秦氏上眼药
秦氏眼角带了笑意,在贵妃榻另一边儿坐了,“郡主姐姐帮我相看了几家,人品家世都还可以,有昌乐侯府的二公子,有镇国将军家的嫡子,还有晋安王家的世子。”
“晋安王家就算了。”齐天明道。
秦氏用帕子轻轻擦了擦嘴角,慢条斯理的道,“是,晋安王家我也排除了,虽说是王爷,可到底是落魄了。”
齐天明瞪她一眼,“皇家的人你也敢随便评判?我不叫你相看他们家,是因为世事无常,晋安王当初也是能登大宝的人,难保他现在就没这个心思了,到时候咱们女儿还不得被连累?”
秦氏不是个愚笨的,开始只是没有往这方面想而已,这会儿听齐天明说的也感到一阵后怕,心里又觉得齐天明是真心疼爱闺女的,不然哪儿说出这样的话来?
“侯爷说的对,是妾身想的浅了,多亏了侯爷提点,妾身会牢牢记下。”秦氏柔柔的说,“不知道另外两家,侯爷怎么看?”
“镇国将军父子两个都是武将,武将会不会太粗鲁了?”齐天明问道。
秦氏点了点头,“咱们明珠喜琴棋书画,这么看,镇国将军家是不合适。”
“至于昌乐侯家,二公子虽然受宠,也是嫡出,可能力并不如大公子出众,眼下看,这昌乐侯府的继承人肯定是大公子,这二公子没有功名在身,将来怕是连个闲散差事都落不得,你舍得把咱们闺女嫁到他们家去?”
秦氏一脸哀愁,“京城的这些世家,我都过了一遍了,难不成要降低标准?”
齐天明大略想了一遍,这适龄的人品好的家世好的有出息的,确实也就这几个。倒不是说整个京城就这三个符合条件的,而是剩下的那些总有这点儿不符合,那点儿不符合的。都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眼下才开始选择,别说秦氏了,就他也想给明珠找个好人家。
“侯爷……”秦氏走到齐天明身侧,双手捏上他的肩膀,力道适中,齐天明舒服的都想哼哼。
“还是你捏的舒服,那些个丫鬟捏的都比不过夫人。”齐天明夸赞。
“明珠这事儿,你说怎么办?跟明珠同年及笄的还有不少呢,哪家不想给女儿找个好夫婿?咱们这么挑着,怕是到最后,合适的都被人定下了。”秦氏道,“到时候咱们女儿可不就得退而求其次了?”
齐天明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那你可得抓紧着点儿了。”
“侯爷这话说的,就跟明珠只是我一个人的女儿似的。我一个后宅的妇道人家,见识跟侯爷没法比,侯爷每日行走在外都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我哪里就有了?”秦氏埋怨,“侯爷旁的事儿上躲懒我没意见,这件事儿说什么都不能叫侯爷省心。”
言语间带了点儿撒娇的意味儿,眼波流转,又嗔了齐天明一眼。
两人夫妻,也有过一段浓情蜜意的时候。只是后来齐天明身边儿的女人多了,秦氏管着偌大侯府又很忙,后来又出了云氏的事儿,两人这才冷淡了下来,现在就着齐明珠亲事说话,竟是叫齐天明又有了点儿蠢蠢欲动。
秦氏不老,这会儿正是风韵犹存的时候,真想要留住齐天明,也不是难事儿。
屋里伺候的人见状,悄悄退了出去。
齐天明伸手一揽,秦氏顺势坐在了他的腿上。
“是不能叫我省心,我不光要管着明珠的亲事儿,还要管着你这个妖精。”说罢,打横抱起了秦氏往内室走去。
青萝帐落下,拔步床传出轻微的断断续续的吱呀的声音,一刻钟的光景,动静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帐子里头,秦氏伏在齐天明胸口,葱白纤细的手指画着圈圈,惹得齐天明又闷哼几声。
“侯爷,我想到一个人。”秦氏声音里带了一丝慵懒。
“谁?”齐天明手指缠绕着秦氏的长发拨弄,漫不经心的问道。
“陆家的陆沉。”秦氏轻声说道。
齐天明手上的动作顿了下,“陆沉是当年我定给蓁蓁的,不妥,不妥,这事儿要是传扬出去,对咱们明珠的名声不好,这不成了抢自己妹妹的亲事了吗?叫人怎么看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