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有娇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西河西
哪里知道,到正院焚香接旨后才知道,这是一道贬斥旨意。
原来她儿子已经擅自回了禹州府,圣上得知后十分生气,但因他征战有功,便令他停职反省,至于要反省到什么时候,圣旨上没提。
因为卫谌远在禹州,宫里便把圣旨发到了卫家。
卫氏强撑着听完圣旨,宣旨太监一走,她就昏倒在一众仆妇身上。





农门有娇女 第224章
仆妇们赶紧把卫氏抬到屋里,喊医官的喊医官,掐人中的掐人中。
好在卫氏也只是一时气血上头,很快就醒了过来,喝了一口温茶水,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眼睛就红了。
“这个不孝子啊,他枉顾圣命提前回京到底是为什么?”卫氏说着捶了捶床板,喊道:“去把陆家的给我叫来。”
立刻就有外围的小丫头领命去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后,一个低眉垂眼的妇人跟着小丫头走了进来。
“谌儿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卫氏靠在软踏上,神情恹恹的。
陆娘子道:“老夫人,大人远在海外,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么突兀地被叫过来,陆娘子还是糊糊涂涂的,家里接圣旨的事她自然知道,但是老夫人看不惯她家男人,轻易不叫他们两夫妻到跟前伺候的。
因此圣旨上是什么内容,她并不知道。
卫氏冷笑道:“整个儿府里都被你们两口子拿捏着,你能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你那男人,无论事体大小都要跟谌儿报知,还能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就回来?”
谁突然回来?
大人要回来了?
见陆娘子的确不清楚,刘嬷提醒道:“大人擅自从橡岛回来,朝廷已经下了贬斥旨意。鲁氏,你男人真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陆娘子低头道:“他没跟我提过,奴婢的确不知。”
卫氏冷笑,吩咐道:“去把陆管事叫来。”
出去找人的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
今天是青州那边过来送书坊分润的日子,那边还有一间海货铺子,经常把盈润和账本交给书房那边的一起带过来,人找去时陆管事正在对账。
陆管事匆匆过来,还未站定住,一个茶杯就摔在了他脚边。
“你们两口子真把卫府当成陆府了?”
陆管事赶紧跪下来,说道:“小人不敢。”
卫氏冷笑,“你像是不敢的样子吗?我一个主人家有话要问,还得三催四请,我看这府里早就不姓卫了。”
陆娘子也扑通跪下,哭道:“老夫人这话,岂不是要把我们夫妻两个逼死?”
“你还敢威胁我?”卫氏指着陆娘子,手指不停地颤抖,“我怎么就养出那么一个不孝子,派了你们两个刁奴来折磨我。”
陆管事很想问一句:叫我来到底是为什么?
但卫氏说出这话,他也不能不分辨:“小人惶恐,只是奉大人之命管理家事,绝不敢慢待老夫人。”
大府里事宜繁杂,主人家怎么可能有空管理,还不都是交给管家总理,卫氏之所以这么看不惯陆管事,只是因为陆管事直接向卫谌负责,她只是一个吃闲饭的,连账本都不能看。
当然,卫谌不可能缺母亲的吃穿用度,但家里的财权是个好东西,没有握在手里,卫氏心里就不踏实。
卫氏这边还没问出个一二三四五,就有一个老婆子跑过来回禀:“老夫人,郑家老爷和官媒来了。”
卫氏听闻就又是一蒙,却只得起身道:“快快有情。”
当初提亲的官媒为先,郑老爷在后,进来后敷衍地跟卫氏拱了拱拳就在一旁坐了下来。
见郑老爷这般的态度变化,卫氏心里十分不喜,语气就有些冷:“不知郑老爷此时登门有何事?”
郑老爷头一撇,示意官媒先说话,官媒笑了笑,说道:“自从和你们家这门婚事定下后,郑小姐的身体就没好过,看来是他们两个没有夫妻缘分,亲事便算了吧。”
卫氏虽然有所预料,但此时听到依旧十分生气:“我儿不过一时落下,郑家就巴巴来退亲,传出去,只怕更要影响你们郑家女儿的名声。”
“再说,过几天就要大定请期,你们这时候来退亲,是真不要名声了啊?”
那官媒婆闻言尴尬地笑了笑。
郑老爷却半点不在意,哼笑道:“要是在意名声,我能同意你家那代娶的要求?一开始还说请卫谌那堂兄弟代迎,后来又连这个都办不到。我同意了,不就是冲着你儿子会做官吗?现在他骄矜恣肆,擅自回朝,这一停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起复,我好好的女儿何必还要受你家这气?”
卫氏被他一通话说得脸色红红白白,说道:“便是要退婚,你们家的姿态也太难看了?”
郑老爷立即就反驳:“你的姿态就不难看了?那卫大人还是你儿子呢,不过是听人算他一命,就当你儿子要死了,一个必死之人,你还给他娶媳妇?把我家女儿当成什么了?”
媒婆低着头,听着两位唇枪舌剑,心道你们不也挺明白事理的吗?怎么先前做事就那么不体面?
卫氏红着脸道:“我心疼我儿子还有错了?倒是你们,明知道是火坑还把女儿推进来,才真是无耻。”
之所以定要给儿子娶个媳妇,一来若是韩诗没算准,这也没什么,她有了儿媳妇,照样能通过儿媳妇掌握家里的财权,二来若是韩诗算得准了,儿子真没了,她也不至于孤寡老人一个,让儿媳妇再过继个席家孙辈,照样不是热热闹闹的一家吗?
郑老爷毫不觉羞耻,反正他们家名声早就那样了,再烂还能怎么烂,便对官媒道:“把婚贴换了就销毁吧。”
官媒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张写着双喜的帖子,放到了桌面上。
卫氏气得呼吸急促,连连摆手,说道:“快,把婚贴拿过来,给他们。我就等着你们的女儿以后再嫁个好人家。”
郑老爷说道:“那就多谢您的祝福了。”
婚贴一送来,拿起来便走。
官媒施礼一下,看卫氏神色不好,赶紧就转身跑了。
七八天后,卫谌收到了从京城送来的一封信,看过之后只是淡然一笑就收了起来。
花镶还没回番茗县,刚去见了知府梁大人,一回来就看见卫谌把一封信往桌子下面的一方抽屉里放。
“藏什么呢?”花镶问道,走到水盆边洗手。
卫谌笑了笑,起身过去将她圈在怀里,在她耳朵上咬了一下。
“我可不敢背着你藏什么东西”,他的声音低沉而又轻快,“是陆管事来的信,郑家那边已经主动退亲了?”
“真的退了?”花镶转身,靠在他臂弯里,不太相信道:“郑老爷那么想攀附个新贵,你用的什么办法让他主动退亲?”
卫谌笑道:“我这不是提前回来了吗?路上就给皇上上了一道密旨,毕竟是无皇命擅自回来的,希望皇上能给我一道惩罚。”
花镶看着他:“你倒是胆大,就不怕这一落便起不来了?”
卫谌握住她的手放到唇边亲了亲,说道:“起不来我便靠着夫人,有夫人在前,我做生意也会很容易。”
花镶呵呵一声,从他臂弯里出来,到塌桌边坐下,倒杯茶,就吃起点心来。
“怎么?”卫谌在另一边坐下,“梁大人不同意抓来牙行、青楼的人审理。”
花镶点头:“一会儿说容易造成混乱,一会儿说青楼牵扯复杂,不能随意处理。反正就是推脱,还不让我多管。”
越说越生气,花镶把手里的点心一下子都填到嘴里:“谌哥,那天我们可是抓了一大窝拐子,他们都交代了,再加上我那里和栩哥那里两边的交代,这么多人证,怎么也该查查吧。”
卫谌抚了抚她的发顶,轻柔低哄:“别生气了,早该想到的,梁大人就要升迁,他怎么可能会在这时候自己找事?”
花镶道:“他这样的官,最好一辈子都别高升。”
早前她来禹州做官,顾徽给了两封介绍信,这位梁大人是顾大人的同年,这几年来,她对梁大人都挺有好感的。
真没想到,一到正事儿上,梁大人的官品立马崩。
她看着卫谌:“你说等梁大人走了,皇上会不会让你来做禹州的知府?”
卫谌想了想,说道:“有这个可能。”
花镶便道:“如果你真被任命为禹州的知府,到时第一道公文就是把那个牙行和青楼都给禁了。”
卫谌看着她,眼中笑意满满,看得出来心情十分之好,道:“自然是没问题的,只是那么多青楼,都禁了,那些女子不安排好,可要滋生暗娼了。”
花镶拍胸脯道:“这个有我呢,到时候咱们官府帮她们自立。能过正常生活,那些女子应该也不愿意迎来送往。”
卫谌心道这可不一定,不是所有女子都像他的镶儿一般。
不过他没说出来打消她的积极性,只笑道:“行吧。到时候你写个详细的安排给我,这道枕头风我就接了。”
花镶笑着捶了他一拳,“看把你自信的,还枕头风。万一皇上不打算再给你复职,你就得吃我的软饭了。”
卫谌忍不住笑起来,隔着桌子深处两只大手将她的双耳捂住,凑过去在她唇上狠狠亲了一口。
“镶儿的软饭我吃一辈子都不够”,他笑着说道。
闹着闹着,两人就滚到一处,情不自禁地白日宣淫了一回。
……
花镶又在府城待了两天,最后还是没争取到处罚暗香楼等青楼和牙行的命令,便也不耐烦地打道回番茗。
前两天苏栩就看出来这事儿在争取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先自回去了。
花镶回去的时候,卫谌免职的公文也到了禹州,于是他正好解职,和她一起回番茗。
出来府城,往南就是宽三十多米的平整沥青路。




农门有娇女 第225章
出来府城,往南就是宽三十多米的平整沥青路。
两边上各有隔出来的三米宽人行路,右边进城左边出城,中间同样分两条,左边进城右边出城。
走在宽敞开阔的路上,花镶的心情好了许多,侧头跟卫谌道:“前面七十里处有一家驿站,听说那里的有一道酱鸭,味道很是不错,我们争取中午到地方。”
卫谌笑她:“到哪儿都不忘了吃。”
说话之间就挥动马鞭,哒哒哒重叠在一起的好几道马蹄声响起,过了收费口,一路疾驰,竟然没到午时就来到隶属清扬县的驿站。
驿站虽是官方性质,但进来休息的普通行人还挺多的,这其中有大多都是商人。
花镶和卫谌来到驿站大堂,只见每张桌子上都有人,虽然好些都没坐满,但他们这一波则足有九个人。
在堂内支应的驿站吏员见他们人数众多,就说可以调停一张大桌子出来。
花镶问道:“楼上的雅间还有空的吗?”
吏员笑道:“倒还真有一间,不过我们的雅间是优先给官员用的,我们得剩着,免得不巧有官儿来。”
卫谌道:“巧了,这位正是一个官。”
说着指了指了花镶,花镶有些想笑。
吏员一惊,忙见礼道:“小人失礼了,不知您是哪位大人?”
“番茗县令”,花镶自报家门,然后才觉得这样有些没气势。
不过吏员并不在乎,再次见了礼。
正要引着他们上楼去,大堂角落里一张桌子旁站起来个年轻人:“敢问可是花大人?”
花镶点头,回了一礼,问道:“正是,请问有什么事吗?”
“小人李超,是从蜀州来的,我们知府大人派我来给您送干辣椒。”这人只说了个大概。
花镶说道:“楼上雅间里说吧。”
吏员赶紧在前引路,打开门让众人进去,便就退了出来。
李超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到花镶面前。
卫谌在旁边,先一步接过来转递给花镶。
花镶好笑,你这是要做个小厮吗?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交代了来人身份,以及押送的辣椒袋数,末尾还请求花镶交给他的侍卫几样辣椒菜。
花镶把信重新装回信封里,对李超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先去吃饭,待会儿跟我们一道回番茗。”
李超他们差不多已经吃好了,答应一声便出了门,去到后院寻自家的骡马队。
差役已经喂好了骡马,见李超过来,便笑着打招呼:“你们那车上的东西呛人得很,闻着很像是辣椒啊,卖不?”
进了禹州之后,经常就有人询问他们的辣椒,李超才算意识到,这种呛人辛辣的东西在这里有多受人欢迎。
这家驿站里还有一道用辣椒炒的辣子鸡丁,他们几个送辣椒的却不知道辣椒怎么做菜,秉着尝尝也有用的心思,就点了一盘。
真的是又辣又够味,从没有过的美味。
现下听到这差役想买辣椒,李超道:“我们有半袋子多带的,倒是可以匀些出来,只是你们这里的那个辣子鸡丁怎么做,能不能告诉一下?”
去年大人在府城及周边推行辣椒,都没见过这东西,谁都不愿意种,最后府衙里的差役吏员领了不少苗子,如今家家户户都有成堆的辣椒。
如果把这个辣子鸡丁的做法带回去,他们的辣椒就不愁卖了。
差役笑道:“这个我就能做主,想来你们自己也能看出来个七七八八,这个辣子鸡丁很好做的,我们这里的人都会。”
接下来就详详细细地把做法跟李超说了,又不免好奇:“你们种辣椒,怎么不知道怎么做辣椒菜?”
李超说道:“我们那边是大人要求种的,都不知道这个是什么。”
差役笑了笑,“我们这里一开始也不认识这是什么,各种新鲜做法都是从番茗那里传来的。”
最后这差役跟着李超去他们那车上称了三斤辣椒,前面的吏员看见了,也做主给驿站买了十几斤。
其他差役也有想买来做酱的,你两斤我三斤的,很快就把那半袋子辣椒抢光了。
这一路上李超已经知道禹州的人都很喜欢辣椒,但却怎么都没想到,真要卖起来会这么快。
一斤得十六文啊。
几个一起过来的蜀州府那边的差役把钱数了数,欢喜笑道:“这有八百二十文呐,早知道咱们多带些来了。”
又一人道:“这也不打紧,可以让家里的人再带着辣椒来卖。”
他们那一亩地能晒出来三百多斤干辣椒,一斤十六文,这可就是四两多银子了。
一亩地稻子才能卖多少,顶天了二两多。
这么看来,种辣椒比种稻子实惠多了。
一行人心里都有了打算,反正那些干辣椒他们在运出来之前就把里面的籽儿都敲了出来,家里是不缺种子的。
几个人暗暗在心里算了这么一帐,浑身都是劲儿。
花镶和卫谌这边吃过午饭,刚从楼上下来,就对上了蜀州几人带着兴奋红晕的脸庞。
“大人,这就要回去了吗?”李超问道。
花镶有些回不过神来,点点头:“走吧走吧。”
一路晓行夜宿,再加上官道主路都已经铺上了或是水泥路或是沥青路,两天后的早晨,他们就到了番茗县。
“酸辣粉儿,酸酸辣辣的粉儿,两文钱一碗了。”
路边一个穿着整洁的年轻小伙儿正一边切着辣白菜一边叫卖。
不远处,是一家买汆丸子的,锅里的汤鸡汤为底,又切了一大块猪油辣椒底料,煮得红汤不停翻滚,香味四溢。
锅子前一个木头架子,其上摆满了串着鱼丸虾丸蔬菜的串子。
李超几个第一次来番茗的,站在这个摊位前就走不动了。
摊主是个面庞微黑的中年女子,笑道:“客官,想吃什么?鱼丸虾丸两文一串,蔬菜一文两串。”
李超想到他们是来办差的,赶紧摇头,就要回身去跟上花大人。
孔山已到跟前,拍了拍李超的肩膀,“我家大人让我带你们在这里逛逛,想吃什么尽管点,大人给了不少钱。”
李超等人听罢,都十分不好意思。
孔山也不再问,直接给他们一人要了好几串肉丸子,夹着几串素的调味。
等老板娘把汆好的丸子递过来,孔山说道:“往里面有一条小吃街,那里的酸辣粉儿才正宗,还有炸芋条,海鲜小火锅,各种汤饮也有很多。包你们吃了还想吃。”
这些都是什么啊,番茗的吃食跟他们那里差别这么多大吗?
怎么都没听过。
李超等人听的晕晕乎乎,后来就真得吃得都想直接在番茗安家了。
番茗县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而且还不贵,最贵的也就是海鲜小火锅了,却不过二十文左右就足够一个大汉吃饱了。

县衙里,花镶洗漱过又换了身衣服,就拿着从府城带来的礼物去往隔壁。
卫谌跟上来道:“我跟你一起。”
花镶像是才看到他,笑道:“差点忘了你了,你来做客,也该去拜访一下顾家人。”
卫谌揉了揉她的头发。
出了门,两人立刻规规矩矩的,但一左一右并行,又有一种不可言说的亲密。
院子里,顾妤画正拿着一个彩纸风车在那里跑着转圈,看到花镶,当即就奔了过来,抱着她腿直喊花叔叔。
花镶也没想到,就是之前陪这小丫头玩了会儿,她倒把自己认得清楚。
“瞧瞧,这是叔叔给画儿带的面人儿”,花镶把一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三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面人。
顾妤画立刻欢呼:“好漂亮,谢谢叔叔。”
这时正在书房的顾寻和主屋里的冯氏都出来了,冯氏叫了顾妤画一声,“过来娘这边,不要缠着你花叔叔。”
说着又抱歉地对花镶笑了笑,“孩子小,太闹腾了。”
目光不着痕迹地从旁边的卫谌身上略过。
花镶也笑道:“没关系,小女娃活泼点好。”
不过顾妤画还是听了母亲的吩咐,转身跑到她身边去了。
花镶把手里一包东西交给顾家的下人,“都是些吃的,我出门时遇见了好的就买,分给你们一些。”
顾寻笑道:“那为兄就多谢了。”
说着让人端来一壶香茗,三人就在院子里的阴凉处坐下来闲谈喝茶。
冯氏牵着顾妤画回到屋里,看她对面人儿爱不释手,摆手让丫鬟带她去一边玩去了。
这两天她都有些疲倦,算一算月事迟到的时间,差不多已经可以肯定是有了神韵。
听着外面融融的说话声,她心里又有些不舒服。
不过那个和花镶一起来的,又是什么人?
想了想,她捂着嘴巴干呕起来,月桂赶紧跑来询问。
冯氏道:“请个大夫来看看吧。”
不到一刻钟,大夫就到了,因冯氏不舒服,顾寻也进来问了问。
大夫诊脉片刻,笑着道:“恭喜大人,夫人这是有喜了,差不多有三个月了。”
冯氏低着头,看起来是不好意思的样子。
顾寻听到这个日期,看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
大夫走后,冯氏解释道:“我其实早有察觉了,但不确定,也不好跟你说。”
顾寻:“你说什么就什么吧。”
心里却很反感,三个月了,怎么就偏偏在今天不舒服了?
且又不是第一次有孕,是不是怀孕了,自己不清楚吗?
把他瞒得这样紧,顾寻也还能理解,毕竟女子都不好意思张扬。
也不是说有身孕了不是第一次就不能请大夫瞧瞧,但顾寻怎么都觉得,冯氏选的这个时间有些微妙。
顾寻已经懒得再说她了,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你既然有了身孕,以后就少接触画儿,免得她冲撞到你”,顾寻说道。
冯氏羞涩地点了点头,丈夫的关心她还是很受用的。
顾寻却只是担心画儿跟着她左了性子。




农门有娇女 第226章
两个月后,这天是沐休日,天朗气清,既不太热又有些凉爽,一大早,毛小二就收拾好了自己。
他穿上新做的一件衣服,吃饭时都舍不得挨着桌子。
毛老爷子笑着道:“不就是一件新衣服,这么小心干啥。”
毛小二也笑:“不习惯穿新衣服。”
毛家一大家子围着大圆桌吃早饭,毛小二的母亲就坐在对面,这时也插话道:“还是小心点好,免得让人觉得不修边幅。今天娱乐街上的店铺一起开张,人肯定多,你见到人家姑娘后,护着点。”
乡下人不如大户人家讲究,儿女亲事都是约在一个热闹的地方让孩子们见一见。
到了成亲年纪的毛小二就被母亲安排了件亲事。
“知道了”,毛小二说道,“今天小沃叔旬休,我要不去叫他一起吧。”
毛小二母亲忙道:“这可不成,小沃现在又读书又住在县衙,可比以前俊多了,让他一起去,姑娘还能看得见你?”
毛小二却满不在乎,“如果这样就看不见我也挺好,免得娶了后才发现是个心大的。”
毛老爷子点头,觉得自家孙子说得有理。
毛小二母亲骂道:“你个小兔崽子,你以为娘给你寻这门亲事容易啊?人家姑娘可是在女学上过半年学的,听她家里人说,每月都拿那什么奖学金。”
毛小二也了解一些女方的情况,只是没有细问过,此时便道:“那她怎么又出来嫁人了?不是说在女学至少念两年才能出师吗?”
1...9899100101102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