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佬穿成女配(快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大白牙牙牙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苗青对衡玉的称呼已经从客气的‘奚副部长’变成直呼她的名字。
毕鸿达连连应声,又招呼其他人赶紧把图纸卷起来收好,方便苗青拿去经济部那边。
一个小时后,衡玉在办公室里见到了苗青。从苗青口中得知了这个好消息,衡玉精神一振。她让苗青坐在这里稍等,她起身走到隔壁谢铢的办公室,找谢铢借了电话,直接联系上市长秘书。
周秘书说:“市长下午的会议临时被取消了,如果你们要过来的话,可以现在过来。”
衡玉当机立断:“好,我和苗青先生大概在半个小时后到,还请市长稍等。”
挂断电话,衡玉边走回自己屋里,边把事情告诉苗青。两个人丝毫没有耽搁时间,抱着绘制好的图纸出了经济部,坐着黄包车赶到了市政府,见到了刚忙完手头公务的市长。
北平市长姓罗,是个气质硬朗、身材挺拔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整齐的中山装就像是在穿着军装般。
罗市长的目光先是落在衡玉身上,他没有摆任何架子,唇角弯了一下,笑着和衡玉打了声招呼,这才看向苗青身上,示意苗青直奔主题。
苗青暗暗倒吸口冷气,把掌心的冷汗擦在衣角上,取出绘制好的图纸,开始向罗市长介绍这个构想。
在这个过程中,衡玉一直在用余光关注着罗市长的微表情,当发现他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拧眉,到慢慢松开眉头,再到面露淡淡的赞许之色,衡玉就知道,北平改建的事情……顺利而彻底的,成功扭转了。
在苗青讲完话后,罗市长安静地思量片刻,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这个工程的预算是多少,你们算了吗?”
“总预算只有前一个工程的三分之一。”衡玉回答。
罗市长轻笑,语气调侃:“如果市政府决定用现在这份方案来改建北平,我想经济部和后勤部一定会全力配合吧。”





大佬穿成女配(快穿) 第128节
衡玉微微一笑:“市政府的所有工作,经济部和后勤部都一定会全力配合的,市长这句话说笑了。”
罗市长被她逗得哈哈大笑:“好的,那明天我通知建筑部的人去和这位……苗青先生对接后续工作。”
听到这句话,苗青脸上的喜色满得几乎要溢了出来。这种高兴,直到他离开了市政府,依旧没有消退分毫。
笑着笑着,苗青的眼眶突然红了下来。
他伸手扶着市政府门口的一根石柱子,背对着衡玉慢慢平复心情,没有让衡玉看到他的失态。
衡玉礼貌地和他保持了距离,瞧见不远处有人在卖绿豆汤,衡玉小跑过去买了两碗。等她再回来时,苗青的情绪已经逐渐恢复平静。
“先生,吃些东西吧,你已经奔波很长时间了。”衡玉将一碗绿豆汤递给他。
苗青接过,与衡玉坐在了不会被烈日晒到的花坛边缘,低头吃着绿豆汤。一碗解暑的绿豆汤下肚,苗青高兴地对衡玉说:“奚副部长,你说,五六十年后,这座城市会发展成什么样?”
衡玉心底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她没告诉苗青。她只是说:“先生你就是这座城市的总设计师,它长什么样,你的心里应该有个具体的概念。”
他的心底……有个具体的概念吗?
惦记了好久的大事终于圆满解决,夜晚,苗青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穿着睡衣平躺到床上,很快就陷入了熟睡,然后做了个很奇怪的美梦——
他和衡玉小友一块儿来到了六十年后,站在一片富丽的、繁华的高楼大厦间。
他们边往前行走,边在低声交谈。
他声音忐忑:“你说,我们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衡玉微笑:“先生,这一切就留给后人来评说吧。”
苗青:“我真怕成为了民族的罪人。”
衡玉:“但也可能成为历史的功臣。”
两人步伐缓慢,从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走进了那片老城区。
有一对母子迎面走来,从满是岁月气息的老城区走进这片高楼大厦。
“刚刚我们看到的历史奇迹险些因为意外被拆除,但最终,它有幸被保留了下来。现在,我们的首都是全世界最有特色的城市。西城是大国门面,东城是泱泱历史。一日之间,穿梭千年。”年轻妈妈娓娓说道。
“妈妈,你说的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吗?”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孩子,被年轻的妈妈牵着手。他仰着头,用稚嫩的声音询问他妈妈。
“当然都是真的,这片老城区是通过两个先辈的坚持才得到了保存。如果没有他们,今天的的我们就不能看到这样美好壮丽的奇迹。你想想,这会给我们的民族造成多么大的遗憾啊。”
孩子一脸惊叹,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状:“哇,他们太厉害了。”
妈妈摸了摸孩子的头,温声说道:“还有个词叫做伟大,这个词可比厉害还要适合他们。”
伟大?
所有的顾虑,所有的担忧,在这一瞬间都得到了解答。
苗青微微一愣,随后弯唇笑了起来。
他脚步不停,在最中间的位置与这对母子擦肩而过,走回他的泱泱古城,而这对衣着光鲜靓丽的母子,他们的身影慢慢融入了那片现代化盛世。
有人在创建盛世,有人走在盛世里。
第99章 与国诉情衷31
苗青再次睁开眼时, 外面已经天光大亮。
他懵了一下,才意识到那是场梦。
但是——做美梦的感觉,可真好。睡意慢慢退下去, 苗青起床下楼。
妻子正在院子里晒衣服, 瞧见他精神焕发的样子,发自心底高兴:“好久没看到你这么开心了。”
“有吗?”苗青抬手摸了摸脸,嘴硬道,“我明明一直都这么开心。”
妻子因为他的死鸭子嘴硬白他一眼:“都嫁给你几十年了, 你还是这么嘴硬。之前也不知道是谁大晚上翻来覆去睡不踏实。”
苗青生怕她要翻旧账,连忙打了个哈哈, 把这个话茬揭了过去。
妻子冷笑,也不纠缠, 说起其他事情:“我那天去逛百货大楼买了两条丝巾, 一条是给我买的, 另一条颜色鲜艳些的是给衡玉买的。这些天, 衡玉帮了你很多忙,每次过来做客时还总是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你看看是不是请衡玉过来吃顿便饭,再给她备些贵重的礼物?”
“都听你的。”苗青对这些人际往来不太上心。
妻子无奈摇头。
从他们结婚起,苗青什么时候对这些事情上过心。
他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中,立志为华夏民族留住历史的根基。
到了周末,苗青请衡玉来他家吃饭。
坐在一块儿聊天时,苗青绘声绘色地将那场梦告诉衡玉。
“六十年后的华国完全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那对母子面色红润衣着光鲜,一看就是吃饱穿暖、生活无忧……”
说着说着, 苗青有些难为情。他轻咳了两声,做足心理预设才开口:“衡玉,你还记得我问过你拆掉部分的城墙,会不会让我成为历史的罪人这个问题吗?在梦里我得到了答案,那对年轻的母子用了伟大来形容我们。”
似乎是觉得自己这么说,有点儿像是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苗青连忙解释道:“不是我脸皮厚,我都是在复述梦中的事情。”
“我知道的。”衡玉唇角轻轻一弯,“而且这个评语也没错啊。我们国家的百姓,其实一直在被他们中最勇敢的那些人保护着。所有为了这个国家付出过心力的英雄,都值得敬重,百年之后,我和先生尘归尘土归土,身后虚名都已经与我们无关,但历史不会遗忘我们,国家不会遗忘我们,百姓不会遗忘我们。”
苗青被她说得心头滚烫。
哪怕他这一生行事,从不为名为利,但想到自己会被后人记挂,还是觉得发自心底的骄傲与自豪。
他稍微缓了缓,压下心底的激动,继续复述他的梦境。
越是听着梦境的细节,衡玉越是惊讶。
她把系统提溜出来,在脑海里问它:“苗先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是说和你有关系?”
系统忸怩:【我觉得……可能是和我有关系。不过苗青对这件事的执念很深,两相促进之下,才造成了这种奇异的现象】
衡玉夸奖:“做得不错,以后再接再厉。”
难得小露一手的系统十分美滋滋。
快到吃午饭的时间时,建筑部的王部长、苏联建筑学家到了。王部长进屋,看到坐在沙发上的衡玉,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我就猜到奚副部长会在这里。”
“王部长,你可算到了,我特意找我们谢部长打听过你的喜好,知道你喜欢抽烟喝酒,来的时候特意准备了上好的土烟和白酒。”
在王部长被领导敲打后,他就安分了很多。而且北平改建的事情,王部长也是属于听命行事。
现在瞧着他一脸热情洋溢的样子,衡玉自然不会再给他摆脸色,同样热情地回应他。
“这……这多不好意思,客随主便就好。”王部长哈哈一笑。
吃饭时,大家在一起聊着北平改建的事情。衡玉承诺会在一周内拨出第一年工程的款项,王部长那边也给出了承诺,一顿饭吃得皆大欢喜。
待到北平从盛夏步入深秋,再从深秋进入慢慢冬夜时,北平城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改建。而担任北平改建项目总工程师的苗青,像是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般,精神劲十足,想要在他的手中,把他梦到的北平城实践到现实里。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时间,1953年走到了最终篇章,1954年缓缓拉开序幕。这一年里,华国遇到的高兴事实在不少,最值得载入史册的事情,是苏联领导人携苏联代表团访华。
作为外交部副部长,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衡玉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从苏联代表团的飞机一降落,他们所受到的一系列接待都是超高规格接待。苏联领导人与华国领导人还在红毯上握手合照,彼此都是笑容真诚而热烈。
晚上,外交部和文化部共同准备的联欢晚会圆满举办,力保苏联代表团的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在这个过程中,衡玉也一直在与苏联代表团的人聊天,旁敲侧击,试探揣摩苏联此次的底线所在。暗地里把所有人都试探过后,衡玉退出会场,附到外交部长任书双耳边,把结论告诉任书双。
——苏联这一次过来,给出的诚意很可能超乎他们的想象。
任书双端着红酒杯,闻言笑道:“你想做些什么?”
衡玉也笑:“任叔,我没想做什么。”
“这次和苏联的谈判,本来也是由你来做主导。领导交代你的任务全部完成之后,别的你可以自由发挥,能争取来更多的援助,那当然是更好的。”任书双轻轻一叹,给足了衡玉发挥的自由度。
衡玉彻底放心了,卯足了劲忽悠。
她清楚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因为局势发生变化,现在华国和苏联的关系亲密,不代表在未来几年、十几年后也同样紧密,所以在签订贷款合约时慎之又慎,往上面添加了许多限制条件,确保苏联不能单方面撕毁合约、提前要求华国还钱。
如果苏联真的丝毫不顾及颜面,强硬要求撕毁合约、要求华国还钱,华国也可以拒绝赔付利息,只偿还本金。
如果华国选择用食品和生产的货物来偿还钱款,那么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按照市场价来清算……
罗列出来的这些条条框框,看得坐在她身边喝茶的领导忍不住发笑。
领导实在觉得有趣,抬手拍了拍衡玉的肩膀,声音慈祥而温和,一点儿也没有架子。
“小姑娘,如果苏联真的打算撕破脸,这些合约上的条条框框是没办法约束他们的。”
衡玉写着字的笔尖微微停顿,她侧头去看领导,伸手夺走他手上的茶杯:“领导,现在已经不早了,如果这个点还喝茶,您晚上又该睡不着了。”
领导‘欸’了一声,有些郁闷:“我好不容易躲开了警卫员,从别人那里混来了一杯茶,这还没喝上两口呢,又被你抢走了。”
衡玉轻轻一笑,无视领导的抱怨,回答他最开始那句话:“领导,我其实并不高估一个大国的底线……但是如果我真的什么都不做,又觉得很难过。”
所以,哪怕知道有朝一日华国和苏联撕破脸后,苏联必然不会再对华国留情面。但是万一,万一苏联还顾忌着国际形象,愿意遵从合约上的条条框框呢?
就算只有一丁点的可能,她也愿意去尝试。
把她能做到的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至少问心无愧。
听到她的话,领导轻叹了一声:“说得也是啊。”
“……不过,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希望我们跟苏联翻脸的。”
衡玉很理解领导的心情。
这些年,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扶着苏联老大哥的肩膀,蹒跚起步的。无论如何,他们都受益良多。
很快,华国和苏联进入了正式的会谈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双方进行了真切而深入的交流,苏联领导人除了承诺给华国提供长期贷款外,还承诺会拨一大批专家来华国,帮助华国扩建一百多个工程。
一旦这些工程落实下去,华国的现代工业立即能够奠定初步基础。
此外,苏联领导人还邀请华国的学生们赴苏留学,学习当下最先进的知识。
在聊到国防军备力量时,衡玉真诚询问:“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都很感兴趣,不知道苏联能不能在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苏联领导人笑道:“我们苏联,愿意永远给华国提供原子能庇护。只要有苏联在,华国绝对不会受到核威胁。”
衡玉面上微笑。
这话说得,好像当时抗美援朝时,他们华国经历的两次核威胁是假的一样。
而且,让别的国家保护自己,怎么会有安全感。




大佬穿成女配(快穿) 第129节
这种战略威慑力量,只有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才能让华国彻底立起来!
苏联这回的确抱着很大的诚意过来,在衡玉几次忽悠之下,苏联领导人松了口,愿意在几大国防尖端领域,给予华国技术上的援助。不过,苏联那边还是设防的,他们只答应帮华国去建设,但是所有的图纸、资料,都死死握在自己的手里,不会外泄给华国的人。
对此,衡玉已经相当满足。
一口气把苏联老大哥薅秃了,那就未免太过分了。
慢慢薅,一次来一部分,这才能细水流长持续发展。
对此,领导他们也都非常满意。
此次会晤,可以说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等苏联代表团离开华国时,衡玉尤其不舍,一脸感动的送走各位老大哥。
好羊……不对,好人,都是好人。
苏联目前的民风实在是太淳朴了。
苏联和华国的兄弟情谊实在是太让人感动了!
苏联的政府实在是太具备国际主义情怀了!!!
苏联代表团离开后不久,苏联答应的援助陆陆续续落实下来,衡玉在外交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接这些援助。仿佛只是一眨眼的时间,1954年也走到了最后的尾声。
除夕夜前一天,衡玉和几个部门的部员一块儿包饺子。
除夕夜当天,她又去了清华大学,陪郭弘义、席清他们包饺子跨年。
包饺子时,衡玉注意到郭弘义没有出现。她有些奇怪,问身边的席清:“郭先生怎么没来?”
席清蹭掉沾在自己颊侧的面粉,随口回答:“先生昨晚熬夜整理手稿,结果夜里不小心感染了风寒。他现在正在家休息,说是等差不多能吃饭了再过来。”
“家里就他一个人吗?”
“上午时我在,先生喝过药要去睡觉,我就过来这边帮忙了。”席清说,“现在先生应该差不多醒了。”
衡玉:“我去看看吧。”
用井水洗干净手,衡玉往郭弘义家走去。远远地,她就瞧见郭弘义穿着厚厚的大衣,正在跟一个满头华发的老人聊天。
老人穿着厚厚的军用大衣,肩膀上没有佩戴任何标志,也看不出他的品级。
只是在靠近时,他的声音隐隐约约被喧嚣的风雪送入衡玉的耳里。
“郭先生,我们军部再次收到了你的好友傅浙先生的请求信。”
“他已经被m国秘密软禁了整整四年时间,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身体情况都很糟糕。”
第100章 与国诉情衷32
傅浙。
享誉世界的空气动力学家。
他在运载火箭、导弹等多个战略科研领域, 都拥有非常高的专业素养。
1950年5月,傅浙约好了要与好友郭弘义一块儿回国,毕生埋首于华国国防事业。
但是, 傅浙的科研天赋有目共睹,m国调查局察觉到傅浙的威胁之后,全然不顾及任何人的劝告, 直接将傅浙的研究笔记、专业书籍统统抄走, 并且对傅浙先生实行软禁。
就在郭弘义多方奔走, 想要营救傅浙时,m国调查局公然监控郭弘义的通话记录, 还派人来搜查郭弘义的家, 甚至试图对郭弘义也进行软禁,最后在m国科研界的干预下才罢休, 但在调查局和移民局的双重坚持下, 他们却不肯放傅浙先生离开。
自郭弘义回国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的时光。
而这五年里,傅浙一直处于被软禁的境地,在国际科学领域销声匿迹。
华国当局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傅浙的营救行动,但令人震惊的是, 无论华国当局怎么打听, 都查不出傅浙的消息。以至于有许多人都产生了一种阴谋论, 怀疑m国调查局为了阻止傅浙回国,直接暗杀了傅浙和他的妻子,所以他们才会人间蒸发。
回想起这几年有关傅浙的点点滴滴,衡玉的思绪慢慢回笼。
今天上午刚下过一场鹅毛大雪,地上积雪积得很厚,鞋子踩在上面, 只要不是踩中枝桠枯叶,几乎很难发出声音。
衡玉故意在身侧的枯枝上踩了一脚。
‘咔嚓’的断裂声响起。
也许是职业使然,军衣老人的听觉非常敏锐,第一时间侧头看向断裂声的来处,目光正好与衡玉撞上。
似乎是认出了衡玉,军衣老人才刚浮起的警惕又消散下去。
衡玉隐隐觉得军衣老人眼熟,她似乎是在参加一次阅兵仪式时与军衣老人打过照面。
郭弘义瞧见衡玉,连忙向军衣老人解释:“这是我的学生,她应该是来喊我去吃年夜饭的。”
军衣老人收回目光:“我认识奚副部长。”
他主动出声邀请道:“奚副部长,我们一块儿进屋里聊天吧。就算今天没碰到你,过几天我也要冒昧登门,与奚副部长见上一面。”
进了屋后,衡玉坐在沙发里侧,边倒水边听着军衣老人解释当前的情况。
慢慢地,她的眉心拧紧,目光露出几分凌厉的冷意。
军衣老人先做了自我介绍,表示自己姓鞠,这才继续道:“这些年,我们军部一直没有放弃过营救傅浙先生,但事情也就此陷入了僵局。”
“庆幸的是,在一个月前转机出现了。”
“我们查到了傅浙先生现在的居住地址,也收到了傅浙先生亲笔写的求救信。这些年,傅浙先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死亡威胁,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尽力将他营救回国。”
听到‘死亡威胁’这四个字,郭弘义本就泛红的眼睛瞬间滚烫。
一滴泪水不受控制地从他的眼睛滑落下来。
他直接老泪纵横。
当年他受到半个月的监视,就已经觉得痛苦难耐,自己的好友却在更加可怕恶劣的处境里煎熬了整整五年时间。
“我能帮忙做些什么?”郭弘义压下心中酸楚,迭声追问。
军衣老人这回过来找郭弘义,一方面是知道郭弘义与傅浙的私交极好,想向郭弘义打听一些有关傅浙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是想利用郭弘义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影响力,请他联合其他科学家发声,利用国际舆论压力给m国当局施压。
等军衣老人表明来意,衡玉主动续道:“如果军方有需要的话,营救傅浙先生的行动,我也会动用我在m国布的后手协助军方。”
她这些年虽然都待在北平,但她和黑帮首领杰克的合作越来越亲密无间。
在她的出谋划策之下,杰克对m国地下势力的掌控力度越来越高,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政客,在m国政府机构里混了个不错的官职。
借着杰克的手,她查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也在暗中做了不少布置。这些在平时只是闲来一笔的布置,在这种关键时刻,应该能发挥出不少作用。
军衣老人连连点头:“我们军方也有些筹码。这些全部算在一起,再加上傅浙先生本人的来信里有着强烈的回国意愿,我想这回肯定能够成功营救傅浙先生回国!”
说着说着,军衣老人拉着衡玉,继续讨论一些细节。
郭弘义虽然加入不了他们的话题,却一直坐得挺直,聚精会神倾听着他们的交谈。
日光逐渐西斜,刚停歇不久的鹅毛大雪再次飘落,时间慢悠悠走到下午四点。
军衣老人越讨论越兴致勃勃,等他觉得说话说得嗓子冒烟,端起搪瓷杯喝水润喉时,低头瞧了眼手表,才发现居然已经到这个点了。
1...6263646566...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