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回九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怀愫
冯兰感慨起来:“宁宁真是变了一个样了。”宁宁原来也活泼可爱,但她现在又能弹钢琴还能演舞台话剧,这可是原来的小学里,不会教的东西。
冯兰还以为林文珺怎么也得问一问家里的情况。
没想到直到晚上睡觉,她也没问过,一句都没提,冯兰觉得奇怪,先提一句:“爸妈身体都挺好的。”
“我知道。”一直好到九十岁,还跟她拍桌子,指着鼻子骂她没良心。
该尽的义务,林文珺还是会尽,但多的也没有了。
冯兰不说话了,她这下觉得老公说得对,肯定是夏秀珍干什么了,连文珺这么好脾气的人都受不了了。
两人聊了会儿天就睡了,第二天林文珺把挑出来的样品拿去给刘姐看。
刘姐一看见她,就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啊小林,我们单位还是想过节的时候发月饼什么的,丝巾说是不合标准。”
上面出了个《中秋慰问品发放方案》,她提议的丝巾,本来都答应的好好的了,又被否决掉了。
谁不知道是上面的小领导要吃回扣。
刘姐满脸抱歉:“哎呀,我真的是不好意思,还让你专门去问一趟。”
林文珺当然失望,她刚想宽慰刘姐,心里有只手拽住她,再问一问,再问问还有没有机会。
“那……丝绸厂进公司直销,你看能行吗?按出厂价卖,货也不多。”
“就是替我大嫂拉个业务。”





重回九零 第30节
工会福利没谈成,直销反而谈成了!
说定了进公司大楼卖三天,款式花样和选择要多一些。
冯兰早就回了苏城,听见消息,她提着电话的手都在发抖:“那……我们还要两百条丝巾?”
“不,丝巾多拿点,先拿四百条,款式要尽量多,真丝的裙子裤子和上衣,也都准备一些。”林文珺知道有亏本的风险,有风险也要试一试。
苏城离得近,就算送一趟货也不过一个半小时,看第一天卖的情况,第二天再补也来得及。
“文珺,这真的行吗?我心里直打鼓。”冯兰还是有点担心,万一卖不出去呢?
“那也是我吃进。”本来本钱也都是林文珺出,冯兰跑腿出力,她想一想厂里没工资,女儿又想学琴,咬牙干了。
“对了!你让厂里给你出个证明,也不用写得多细,只要证明这货是丝绸厂的就行。”
冯兰还是害怕,林文珺笑了:“就算他们打电话去问,我们给的是不是出厂价?”
还真是出厂价,小批货的出厂价。
他们甚至没花多少运输费,苏城到上海市的长途车两小时一趟,买下长途车后排的位子,装了几箱货,冯兰带着货一下站,就坐小佟的车去了糖酒公司的大楼。
小佟从车后痤拿出两块白纸牌子,白板红字。
一块上面写着“苏丝厂家直销”,一块写着“百分百纯丝”。
“这是老板娘叫我做的。”
这两块牌子一立,看上去就真的像是厂家直销了,冯兰把那张盖了公章的证明拿出来给工会的领导看。
东西就这么卖起来了,女员工来了一拨,男员工看女员工买的这么便宜,给老婆女朋友也买几条当礼物。
最好卖的还是丝巾,光是长短丝巾三天一共卖掉五百多条,有帮朋友买的,买来送礼的,还有分公司听到消息过来买的。
冯兰一看这么好卖,当天就赶回苏城一趟,什么檀香扇太湖珠,她咬牙进了五十条珍珠项链,也是一抢而空。
冯兰收钱收得人晕乎乎的,最后跟林文珺对帐,数字一算出来,她看了好几遍:“这……这么多啊!”
她是听外面人吹嘘过,现在干个体就没有不挣钱的,但她没想到“投机”还真能挣下钱来。
一张张零钱票子,有五块,有十块,还有一袋袋硬币。
林文珺数了一遍又一遍,冯兰看她笑,也不明白林文珺在笑什么,这对她自己是笔大钱了,可对林文珺不过就是些小钱。
林文珺握着这些“小钱”,长出一口气。
第31章 三万 骂一次,就少给一次钱
林文珺从这些钱里抽了两千块, 她还翻出个红包,把钱包在红包里给冯兰:“拿着,咱是咱们合伙的第一笔收入。”
“这太多了太多了。”冯兰连连挥手, 她原来一个月工资五百多, 厂里效益不好工资减半,现在一个月就拿三百块不到, 这才忙了五六天, 挣了快一年的工资。
“什么就太多了,你忙前忙后,这是应该的。”林文珺硬把红包塞进冯兰手里。
冯兰人麻利,能卖掉这么多,除了东西好, 她会推销也是主要原因。
刘姐还打电话来跟林文珺说呢:“你这个大嫂还真是能干, 大方巾怎么系,小方巾怎么系, 她都在自己身上试。”
冯兰还有些遗憾, 这要是能搞个塑料模特,还能卖得更多!
冯兰虚握着红包:“说什么呢,你出的本金, 你找的地方, 要不你提出来,我怎么可能想得到。”
她算知道了, 厂里是守着金库不知道怎么挖。
想想也是,停生产线,扣工人的工资,跟主管有什么关系,到外头找销路, 万一要是出什么事,那可得他负责。
冯兰自己搭着卖的那些太湖珠,也赚了不少钱,这几天累是累,可原来三班倒,比这累得多了,赚得还少。
冯兰蠢蠢欲动:“文珺,还有没有这种活啊,你身体不方便,就我来忙,下次我们还可以搭着卖点檀香扇啊,珍珠丝巾扣什么的。”
林文珺笑了:“能有这个机会当然好了。”但这不是长久生意,但现在能做什么,她还没想到。
只能不放过眼前的每一个机会。
冯兰劲头很足,那张证明捂在她怀里还发热呢,不趁这时候再多干两次,说不定就被别人学去了。
“我问问别的朋友,但不一定能成,像糖酒公司这样效益好的单位现在少了。”最好是有保障的国家单位。
其实眼下现成的就有,王志国在的建设投资公司,林文珺打电话给王太太试一试。
王太太一听就惊奇:“糖酒公司那个苏丝直销,是你搞的啊?”
“徐姐都知道了?”林文珺没想到事情传得这么快,“是我嫂嫂厂里的活,我就替她联系了一下,原来他们是想工会发福利的,后来搞成直销了。”
“我有小姐妹就是糖酒公司的,跟我讲丝巾又便宜,花色又好。”
海市是大,但国家企业做得好的也就是固定这几家,相熟的人互相一说,就都知道了。
“我们刚刚还在讲呢,这么好的便宜怎么轮不到我们啦,我把我们单位的工会电话给你。”
有了糖酒公司成功经营,就像握了一张入门卡。
林文珺突然就想明白了,这第一次都做成了,为什么不再试试?
她又问刘姐要来了别的国企工会的电话,一个一个打电话过去问,说丝厂有秋季厂家直销促销的活动,有没有需要的。
林文珺预先在纸上打好草稿,对着稿子把要说的话练熟,她还把江宁叫到跟前,让女儿陪她练。
就像江宁排练舞台剧那样,只是现在换过来了。
是江宁拿着纸听妈妈推销,上面的字有些她也不认识,但她能听得出妈妈的语气是不是“自信”。
齐老师说了,演舞台剧最重要的就是台词要自信,如果连台词都说得结结巴巴,观众怎么会相信看到的故事呢?
“卡词了!再来一遍。”
直到林文珺把这些话练得滚瓜烂熟。
最终,谈成四家。
林文珺一手握着听筒,一手拿着草稿纸,薄薄几张纸,被她捏出个明显的印子,这些草稿根本没用上,她全记住了,开了个头就能不断往下说。
第一个电话她心跳加速,脸红气喘,连手都在抖。
第五第六个,她已经能笑着说完了。
定好时间,加急进货,这回她们不拘泥在丝织品的范围内,还一起搭卖檀香扇,珍珠手链项链。
冯兰打电话过来,把每个厂的货品都报一遍:“珠厂还有珍珠粉,这东西便宜,几块钱一包。”
林文珺立刻就说:“这个好!多进点!”
电视广告上雷允上的珍珠粉一小盒只有几支,几小支就卖一百多块,那个是口服的,这个可以外用。
不到口服标准,但这个能抹在脸上。
进来的珍珠粉,一袋四块钱,她们定价七块钱卖出去。
“这是外用的,美白袪斑还养颜。”
“兰贵人那个珍珠霜,就陈红做广告那个,不是说有珍珠粉的成分嘛。”
“直接敷珍珠粉面膜,比那个不更强嘛。”
“这些都是真珍珠磨的,漂亮的珠子用来串项链做首饰,形状不好的就磨成粉了,卖给化妆品厂做成珍珠霜珍珠蜜的。”
冯兰把林文珺说的话,一套一套说出来。
女员工们买来抹脸做面膜用,还互相传授经验,有的说用牛奶调一调,有的说加点蛋清抹在脸上,除了自己买,还给小姐妹带。
这种珍珠粉比丝巾卖得还多。
林文珺知道珍珠粉卖得这么好,感叹:“这要是能压成粉饼卖多好,又便宜,还是纯的珍珠粉。”
冯兰也急:“可不是嘛,咱们怎么早没想到。”
想到了也不现实,真要压成粉饼,得走工厂流水线。
大半个月下来,两人就没休息过,赶在各个厂听到风声之前把生意做完了。
冯兰连长途车晕车的毛病都治好了,原来一上车就像病猫似的睡过去,现在上了车精神头实足,还能想点搭配销售的方案。
比如大方巾一条多少钱,如果搭配一个珍珠丝巾扣卖是多少钱。
林文珺详细列了一个单子,冯兰就照着单子卖。
冯兰家里姐妹四个,梅兰竹菊,冯兰把在珠厂工作的小妹也带出来了,两人单位里面请了假出来,自己做私人生意。
冯菊说:“我原来看人家发财的,都想这脑子怎么长的,怎么人家就能赚钱呢,现在一看,那也没多难嘛。”
就是得胆大!这要是被厂里知道了,肯定得开除,谁愿意砸了铁饭碗。
冯兰自从赚了钱,就还想再接着干,她问林文珺:“文珺,咱们接下来干点什么好?冬天要么卖服装?”
林文珺知道大嫂这是刚赚了钱,脑子火热,浑身是劲,她不愿意泼冯兰的冷水:“别急,等再有什么机会,我肯定找你。”
冯兰自己先笑了:“赚钱这种事,还真是有瘾。”
可不就是有瘾,自己赚钱,就算一千块一万块,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比拿百八十万要舒心硬气多了。
林文珺做的这点小生意,江烨当然知道,他出差回来,知道老婆竟然做起生意,他还嘿嘿一笑:“这么辛苦,赚多少钱了?”
林文珺低头算帐,扣掉本金的投入,给冯兰发的工钱,再扣除给各个工会小领导送的礼物,她这个“小生意”的回报率比她预想的要高。
听见江烨这么问,抬头瞥了他一眼:“三万。”
“看你这个忙法,还以为你挣了三十万呢。”江烨拿起帐本,上面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家里又不缺这点钱。”
这种话林文珺相信过一回了,可不会再信了,她忍不住回:“是不缺,三万块,正好够你送给你
二姐的。”
江烨放下帐本,扭头去冲澡了。
宁宁从房间里出来,她给林文珺揉肩膀:“妈妈最厉害了,妈妈最棒了!妈妈就像白天鹅。”
童话故事里,格莱特和汉赛尔最后得救,就是他们的亲妈妈变成了天鹅,把他们驮过河送回家的。
江宁迫不及待想让妈妈看她的表演了。
“谢谢宁宁。”林文珺从没想到,自己会从八岁的女儿身上得到这么多鼓励,她搂住江宁,“妈妈会继续努力的。”
她能感觉得到,宁宁最近学习和练琴都更认真了,如果她读大学和工作能给江宁这种影响,那就已经值得。




重回九零 第31节
林文珺还把手放在肚子上,心里默默说:也谢谢媛媛。
她在肚子里很乖,从来也没捣乱。
媛媛在肚子里轻轻踢了妈妈一脚。
林文珺和冯兰合伙做生意的事,还是没瞒住。老家就么大点地方,冯菊一不小心说漏了嘴。
夏秀珍的电话立刻打过来:“文珺,你怎么跟你嫂嫂一起做生意了?”
林文珺皱皱眉头,她知道只要自己一回答,夏秀珍那儿就会有无数的话等着,她说:“谁说的?我就帮着打了个电话,里外都是大嫂自己跑的。”
“胡说,她自己能拿得出这么多钱啊?”
“那我怎么知道,可能是她姐妹家里也出了一份呢。”
夏秀珍不太相信,肯定是女儿借钱给儿媳妇了,这钱也不能让冯兰一个人赚了:“她赚得多不多啊?”
“不知道。”
夏秀珍觉得女儿瞒着她,不愿意告诉她,儿媳妇也一样,挣了钱也没见她孝敬他们,她刚要说话,林文珺就说:“大嫂能赚钱是好事儿啊,大哥厂里的压力也小点。”
夏秀珍不心疼儿媳妇,但还是心疼儿子的,听了这句没话说了,她又想提一提林文珺对妹妹斤斤计较的事儿,文俪都气哭了。
结果林文珺抢先一步:“对了,帮我跟文俪说一声,这都过去快一个月了,怎么衣服的钱她还没给我呢?”
夏秀珍的火气一下蹿上来,拿她两条裙子而已,看她这抠门的样子!夏秀珍大声嚷嚷:“多少?我替她给!你老娘给!”
“那行啊,本来也是你给她拿的,那中秋节的过节钱这次就没了,就当我给过了。”
冯兰在这里好几次欲言又止,林文珺都看在眼里,还能有什么,不就是亲妈在背后骂女儿没良心嘛,骂一次,就少给一次钱,看她以后还舍不舍得再骂了。
林文珺反手就把电话挂断了。
别人生气,她不气,气出病来怎么办?她还要读书、挣钱、养孩子呢。
第32章 舞台剧 小荧星
国庆节前一天, 闹钟铃刚响一声,江宁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
她跳下床跑到江烨房门口,拉开门跑到床边, 拍江烨的枕头:“爸爸!爸爸!快起来啦!”
江烨惯例晚回家, 房间里窗户大开着,赤着上身睡在竹席上, 呼噜打得震天响, 被女儿小手一拍,张张眼睛,嘴里含混不清的说了句什么。
江宁急了:“今天国庆汇演!”
叫不醒爸爸,江宁又去开妈妈的门。
这回她轻手轻脚的,轻轻走到床边才小声叫林文珺:“妈妈, 起床啦。”
林文珺一听见女儿的声音就睁开眼睛:“时间到了?”一看闹钟才刚六点半, 国庆演出九点半才开始呢,她往床里挪了挪, 轻轻拍拍床沿, 示意江宁上床,“再来躺一会儿。”
江宁可躺不住了,她昨天晚上睡觉前把闹钟提前了半小时, 就是不想迟到, 她要当第一个到班里化妆换衣服的!
江宁认认真真刷牙洗脸,给自己抹上孩儿面面霜。
穿上校服白衬衣和红黑格子裙, 系上绿领巾。
江宁上个学期才加入儿童团,她不是第一批戴上绿领巾的小朋友,但她想第一批戴上红领巾。
二年级下学期,齐老师就会选出有资格加入少先队的学生,少先队员都是戴红领巾的, 越早戴上,说明表现得越好。
学校还会举办仪式呢,江宁觉得自己表现特别好,一定能第一批换红领巾!
江宁仔细整理好绿领巾,打开冰箱,给自己倒了半杯牛奶,又拿了一片吐司,在妈妈起床之前,做好了吃早饭的准备。
林文珺听见外面悉悉索索的声音不断,起床看宁宁已经准备好的早餐:“就吃这么点啊?妈妈给你煮小馄饨吧。”
江宁喜欢吃早餐摊子上的小馄饨,要放一点蛋皮,一点紫菜,用虾皮煮汤,一块五一小碗。
明明家里的早餐更丰盛,她却喜欢吃外面的。
问过她才知道,她喜欢的是馄饨汤里的切成一丝一丝的蛋皮。
“这东西有什么好吃啊。”都不知道加了多少面粉。
林文珺就在家里做,她把做摊好的蛋皮切成丝,一小包一小包分装好,放在冰箱里冻起来,家里包的馄饨又比外面的馅足肉多。
江宁很爱吃,现在连吃自制三明治汉堡包,她都要求妈妈放一点蛋皮。
“不要不要,”宁宁头摇得像波浪鼓,“齐老师说了,我们今天早上不能吃太多带汤水的东西。”
她连牛奶也只敢喝半杯,就怕表演的时候着急上厕所。
林文珺赶紧叮嘱她:“你们的表演不是在最后面吗,要是想上厕所,你一定要去,不能憋着,知道吗?”
江宁点点头,但她点完头就把小半杯牛奶推出去,一口也不肯喝了。
一家三口差不多时间去学校,齐老师已经在班级门口等着了,她看见江烨手里拎着录像机的包:“江宁爸爸还准备拍摄啊?那等会我安排一个前排的位置给你。”
学校里处处都有国庆装饰,每个班都画了国旗,做了彩色剪纸,班级后面还有半面照片墙。
“这次活动学校也会安排给孩子们拍照,到学期结束都会发给家长,都是孩子们的成长经历。”
林文珺早早就给女儿买了一本影集,宁宁媛媛,一人一本,就等着放女儿的新照片呢。
她还把江宁小时候的照片都整理出来了,从周岁开始,每个年纪挑出一张,放在镜框里,装饰在书架上墙上。
翻旧照片的时候,林文珺对着一张江宁六岁时的照片出神。
江烨刚到海市,那会儿在工地上扛包,赚力气钱,第一个月挣的钱,就给宁宁买了身花裙子。
林文珺特意带女儿去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寄给江烨。
江烨一直都留着这张照片,拿给他的工友看,看他女儿长得多漂亮,多像他。等他自己开始单干,把老婆也接过来,那张照片就插在五斗橱的玻璃上面。
翻出照片的那个晚上,林文珺给丈夫做了一道他爱吃的菜。
江烨吃着糖醋排骨,看到家里到处都有女儿的照片,突然问:“我们俩那张结婚照呢?你怎么不挂出来?”电视机后面的墙上还空着呢。
那张结婚照是上色的,林文珺穿着照相馆里租的婚纱,那件婚纱都已经有点发黄了,但师傅说不要紧:“就穿个样子,到时候上色,保证你漂漂亮亮的。”
江烨的西装太小了,他个子高,肩也宽,小照相馆里没有合适的衣服,他只好穿着退伍时的旧军装拍了结婚照。
身后是布景,手上是假花,只有笑容是甜蜜真实的。
那张照一直都挂在老家房子里,等到老房子被江烨的二姐借住,又赖着不走,照片才被取下来,但再也没挂有起来过。
后来……后来他们也没有合照了。
林文珺没搭话,江宁小喇叭立刻开始播报:“妈妈说等生了妹妹,我们就一起去拍全家福!”
在江宁心里,全家当然也有爸爸。
林文珺说的时候可没打算带上江烨,听女儿这么讲,想到江媛,上辈子都没有小时候的全家福。
江媛要抱走的前一天晚上,江烨借来了照相机。
可那时候林文珺刚生完孩子才满月,脸色很不好看,头发也乱蓬蓬的,就在那个一居室里,她坐在床上,抱着江媛拍了几张照片。
怎么也该好好拍一张。
林文珺这才说:“到时候我们找个好点的摄影师,拍张好照片。”
小演员们排队化妆,自己领演出服,齐老师把林文珺和江烨送到门口,她跟林文珺说:“江宁妈妈,这场演出有小荧星老师来挑选小演员,我觉得江宁一定能选上。”
林文珺只听说过名字,不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机构。
齐老师笑了:“小荧星是广播电台办的艺术学校,专门培养小演员小主持人,我跟负责的老师认识,我已经跟她重点推荐江宁了。”
林文珺这些天都没空来看女儿排练,她没想到齐老师会这么表扬江宁,她真心实意感谢齐老师:“谢谢齐老师,宁宁天天在家说你读了很多书,她还把你推荐的儿童阅读书目都抄下来,让我给她买呢。”
“我规定她,一周读一本,读完再买下一本。”
“真的?你们家长肯配合那太好了。”齐老师很高兴,她是推荐过,但这些书不是强制学生去买的,江宁能抄下来,还认真阅读,她也很有成就感。
见了齐老师,林文珺就明白了,怪不得江宁学语文越来越用功。
“齐老师,你能不能推荐她一些,英文儿童书,她很听你的话,我觉得不光是语文,也可以尝试看看英文。”
“江宁妈妈,你真是提醒我了,我是应该跟她们宋老师联动一下。”
小孩子表演的节目,不管什么样,都有爸爸妈妈捧场,二(二)班的节目质量最好,放在最后表演。
江烨拿着摄像机的包,在位子上睡着了。
耳朵里乱糟糟的喜庆音乐就没停过,直到林文珺一巴掌拍醒他:“快点快点,下一个节目就是宁宁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森林的深处中有一栋小木屋……”
江烨拿着摄像机,他正拍舞台上布景呢,林文珺又打他一下,把镜头往旁边一推,江宁从舞台的一侧,上场了。
1...1314151617...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