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怀愫
里面果然很快散了,林文珺先出来,她看见郑咏珊就笑:“郑小姐,这边请。”
郑咏珊跟进林文珺的办公室,外面是浅色装修布置,里面也一样,摆脱了沉闷,让人看一眼都心情怡悦。
“林总这里装修得不像是办公楼。”
“请坐。”林文珺把文件放在桌上,她有自己的水吧,看刚才郑咏珊喝的是咖啡,再给她磨一杯,“我觉得环境很重要,也不一定黑白灰就一定专业,心情愉快,工作效率才高嘛。”
一扭头,郑咏珊就看见办公桌正面的那面墙上,有一幅油画。
没有画框,就这么贴在墙面,就像是在墙面开了一扇门,门外是一片海,海的远处有云和飞鸟。
仿佛坐在房间里,都能感受得到海风吹拂,海水腥咸。
郑咏珊感叹:“这幅画太好了。”
这是钟雪送给林文珺的,还神神秘秘了很久,不肯告诉林文珺,她究竟画了什么。林文珺休完产假第一次回办室时,被这画给震住了。
“是公司的设计师送给我的,我非常喜欢。”
忙的时候看上一眼,立刻觉得身心清爽,林文珺今年的小目标,是能带着员工一起去看看海。
美容院的茶叶礼盒合同,小吕已经拟好了,合同承诺每一季都有新品。
“美容院的礼盒设计,等出了设计稿会给您过目,确定之后再投入生产。”公司不能只有钟雪一个设计师。
林文珺招了一个美院毕业生,像这样的活就交给她,银行的每季礼盒还是让钟雪设计。
“我们一起开个短会。”林文珺叫上设计师,三个人一起开会。
郑咏珊的需求是价格低,但东西要美观实用。
这跟银行办卡客户送的礼品要求不同,那种小礼品上,银行的标识再大都无所谓,美容院这个专对女性客户,而且是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女客户。
首要条件就是美。
“雨伞杯子或者钥匙扣之类的礼品,太普通了,跟美容院也不相关,我不想要那些。”郑咏珊很直接,她仔细看过礼品柜上那些展示品了,银行卖场小礼品都简单粗暴。
林文珺点头:“那是肯定的,我们现在的方案是手帕,小方巾,珍珠的丝巾扣或者绢丝扇子这类。”
她还从书架上拿了一盒样品。
“郑小姐是在日本美容学校学的技术,我觉得礼品中也可以体现出这一点。”现在大众普遍还有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观众点,直到20年,日式酵素减肥美容也还是流行。
“像这类,和风类的设计,您看怎么样?”设计师刚大学毕业,圆脸上架着眼镜,林文珺说完,她就拿出自己的设计稿。
“这个可以做吗?”
“当然可以了,提花绣花印花织条,这些工艺在我们国家早就成熟了。”林文珺笑,“肯定不会褪色缩水。”
扇子也是走小巧精致路线,林文珺清明回苏城的时候,跑了一次扇厂,当时是去看屏扇制作的。
重回九零 第74节
意外想到了小扇子,她描述,老师傅画稿,赶在六月之前交的货,那一批扇子也是很受欢迎的小礼品。
林文珺把折扇拿来了:“这个也是专供女士的,大小很适合放进小坤包内,扇骨是竹子的,非常轻巧。”
还有小方巾,珍珠扣。
“因为美容院就快开业了,所以我找的东西都是现有的货品中比较合适的。”保证哪怕下周开业,也有礼品可以送。
郑咏珊对国内扇子的印象还是《戏说乾隆》里面,那种皇帝用的大折扇,这种确实更像日本的扇子,但花色是中式的,挑了三四种之后她问:“我能不能先要两百把?”
她马上就要开业搞活动了,这些正合适。
签完合同,她笑问:“林总不在我们美容院办张钻石卡吗?”
林文珺签字盖章,分成两份,装在文件夹内,一份收进书架,一份递给郑咏珊:“办啊,但我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郑咏珊笑了:“我一定给林总准备一个大礼盒。”
林文珺真的办了张卡,一周给自己安排一次肩颈放松,还带江宁去了一次。
江宁是第一次进美容院,看什么都新鲜,她问妈妈:“我也能做美容吗?”她很想伸手碰碰妈妈脸上像奶浆的那种东西。
“可以试试看。”美容师说,“我们的东西都是纯天然草本的,对皮肤没有刺激性。”
“你想试试看吗?”林文珺躺在床上,看不见女儿的脸,江宁不说话,她有点想,觉得有意思。
“那给她试试吧,就洗脸,做个保湿面膜。”
江宁像妈妈那样,脱掉了上衣,躺在美容床上,美容师姐姐跟她开玩笑:“你是我们最小的客人了,跟妈妈一起来美容,是不是很幸福啊?”
“嗯!”江宁点头,是很幸福,面膜上脸,她嗡声说话,“等妹妹长大了,也带妹妹一起来。”
江烨知道林文珺去美容院,又“嗬”一声,林文珺瞥他一眼:“许你去洗脚,不许我做脸啊?我下礼拜我还约了徐姐一起去呢。”
林文珺说着觉得有些奇怪:“你这次,怎么没问我周家人的联系方式啊?”
他不是最喜欢钻营这些,什么人什么事都能拐到这些上去,江烨瘫在沙发上,手边放个铁盒子,是江宁的奶油糖。
他一个接一个吃着,眼睛盯着电视机:“这还用问,一听就知道了,她在家里作不了主。”
“你又没见过?你怎么知道的?”林文珺觉得好奇,江烨这人怎么总能一针见血。
接触了几次,林文珺才知道,周元柏的爸爸是富二代。
周家不仅有酒店,还开了两间饭店,其中一间是天主教堂对面的那五层小白楼,楼里有有形似教堂的尖顶和彩色玻璃,办西式婚礼非常热门。
但周太太除了介绍,一句也没再涉及她先生的生意,林文珺这才懂了,周太太没有发言权。
她会推荐郑咏珊用林文珺的茶叶,但她不会在她先生面前提上一个字。
林文珺后来想想,酒店都用茶包,那种才是最节省成本的。
“这还用见,听听就知道了,不是一路人。”二婚,虽然生了儿子,但没话语权。
江烨扔了个糖到嘴里,像蒋经理这样的,结交大有好处,但像周家这样的,花大力气交往也没什么用。
层次差得太远了。
“那就努力,让我们女儿也当富二代。”
江烨回头,看了老婆一眼。
“你有什么话,你就说,我猜不到你每个眼神什么意思。”林文珺把手里的资料一放,这人总是这样,恨不得你当他肚里的蛔虫。
江烨往嘴里扔了颗糖:“意思么,就是原来我一个奋斗,现在你也奋斗,咱们女儿肯定是富二代嘛。”
林文珺诧异,她看了看那个糖盒子,什么糖,连江烨这张嘴,也能给吃甜了?
江烨还就真是这么想的,其实这一年要说顺利那还真谈不上,先是程志国吸毒,又有别的建筑公司撬活,工地上还出了事故,他爸还癌症确诊。
但他的压力小了很多,精神也不再紧绷,不论在家在外都比原来轻松。
那些可喝可不喝的酒,原来的江烨一定会喝,现在不用了,他也可以推辞。
就算他顶不住了,老婆还能撑一把,时隔一年,江烨终于低头承认:“你这个公司,开得不错。”
买房子,转学校,开公司,一步步都不错。
江烨坐在沙上,林文珺坐在后面的餐桌边,从这个角度,她只能看见花花绿绿的电视频幕,看不见江烨的脸。
从电视机喧闹的声音里,江烨那句不轻不重的话,清晰传进林文珺耳中。
她笔尖一顿,曾经确实期待过这个场景,不管是上辈子最后的十几年,还是她刚刚回来的时候。
靠一口怨气撑着,没有那口怨气,她可能不会那么有冲劲。
但真的听到这句话,林文珺并没有自己想像中那么雀跃,她也没有那种狠狠出了口恶气的爽快感。
这是自然的,这是当然会发生的。她心里的声音这么告诉她。
那口怨气,原来早就在她不断前进中,消化了。
“吃面吗?”林文珺放下笔,她突然有点饿了,“冰箱里还有蟹膏。”
江烨立刻不吃糖了:“吃,什么时候寄来的蟹膏?”
林文珺站在锅前等水开,一个个泡泡冒上来,她往里面下了两把面,把面捞出来盛在碗里,雪白的银丝面上,两大勺蟹膏。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黄澄澄结着冻,摆在热腾腾的面条上,一下就化开了。
倒一点醋,做拌面吃。
江烨吸溜面条,林文珺筷子挑起几根:“我下周要出四天差,这四天你多看着孩子。”
江烨抬头看她,怪不得突然煮面呢。
第80章 《健康歌》 跳出家庭,抛开琐事……
林文珺出差之前, 把家里尽量安排好。
有陈姐和杨霞在,她不担心江烨把两个孩子饿坏,圆圆的吃喝拉撒睡有陈姐照顾, 宁宁假期里也要去学校。
一是返校日, 二是去小荧星,八月底小荧星十一周年庆, 在剧院里有汇报表演, 除了群舞,江宁在舞台剧里也有一个角色,还有七八天就要表演了,她每隔一天都要去排练。
“日程表我都写好了,宁宁会提醒你的, 你要记得接送她。”
江烨大手一挥:“知道了。”
江宁抱着妈妈的腰:“妈妈, 你要出差几天啊?你能早一点回来吗?我不放心我自己。”
妈妈长久不回来,她会闯祸的。
林文珺听了就笑:“妈妈不在的时候, 你也要拿小红花, 我让杨阿姨监督你。”
江宁抱着妈妈的腰“哦”一声,开始打主意,每次给自己偷加半朵小红花, 杨阿姨才不会揭穿她的, 这样四天她就能多赚两块钱了。
每天为了五毛一块发愁,江宁干脆说:“要不然我还是去拍电视剧吧。”拍电视剧虽然无聊, 但能抵好多好多小红花。
林文珺看女儿一眼,她还以为拍电视剧是很容易就能有机会的呢。
“因为你拒绝了很多机会,所以从过年之后,就没有电话找你试戏了。”林文珺实话告诉女儿,“机会不是一直都有的。”
江宁愣住了, 她眨眨眼睛,她艺术学校的同学,就有一直在拍戏的。
演完报童,又演小掌柜,戴个圆眼睛,站在高柜台上拨算盘珠子,同学们告诉她,拍戏就是这么无聊的。
“那为什么还拍呢?”
当时同学没有回答她,现在她知道原因了,一直坚持才有可能演上主角。
江宁明白了:“所以妈妈每个客户都不放弃。”
“对!”林文珺没想到女儿能这么理解,她挺高兴,抱住江宁,摸她的头和肩。
她走之前仔细叮嘱:“陈姐,宁宁这几天要多吃蔬菜,每天的牛奶也要喝掉,巧克力这几天不许她喝了。”江宁上火了,嘴里长了个大溃疡,这么点点大的孩子,还便秘。
疼得龇牙咧嘴的,林文珺每次睡觉前给她喷西瓜霜,苦得她小脸皱成一团。
“再喝两天菊花汤就会好的。”
江宁舌头抵着溃疡不出声,妈妈把可可粉全收起来了,又不是喝可可才溃疡的,至少她觉得不是。
“也不许她看电视太晚。”每天守着电视机等小魔女范晓萱的mv,一到健康歌就把电视机调响。
江宁松开妈妈的腰:“妈妈,你还是快去出差吧。”
江烨坐在沙发上笑了一声,林文珺伸手戳了下女儿的额头,亲了下宁宁,又亲了口圆圆,出门了。
门一关上,江宁就给自己画了半朵小红花,然后把圆圆抱到她的房间,在床上堆起枕头被子。
把圆圆放在中间,关上门,在录音机里放卡带,很熟练的调出《健康歌》,圆圆一听音乐就晃起来。
“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我们来做运动!”
“啊!啊!”圆圆身体前倾,一边看姐姐表演,一边手足挥动。
表演偶尔也要暂停一下,江宁停下,撩起围兜兜给妹妹擦口水。
林文珺直奔苏城,因为要在苏城待四天,她就没有坐吴姐的车,跟小吕一起坐长途客车。
冯兰在客运站出站口接他们:“饿了吧,先去吃饭。”
三个人简单吃个工作餐,冯兰一边吃饭一边说:“原来我们厂里一个车间的,她叔叔家就在阳澄有蟹塘,八几年就开始养蟹了,等会我们实地去看一看。”
冯兰也剪短了头发,她个子不高,圆脸大眼,原来说话也是慢吞吞的,现在可不一样了,说话飞快,从声音里就透出爽利。
“今天晚上,我们要住在那,都已经安排好了。”
林文珺问:“妍妍谁照顾啊?”
冯兰笑了,说话声慢下来:“有卫东照顾呢,我忙的时候他做饭带孩子,妍妍也大了,自己能回来,中午我让她在学校门口的汤包馆吃。”
三个人吃完饭,又坐车去阳澄,出市区再转车,冯兰同事的叔叔开了辆小货车来接他们,前面坐不下,小吕就坐在后面,手握车栏杆,一路颠簸着进村口。
怪不得来的时候,林经理说让他穿得轻便点呢。
林文珺把头发全扎起来,穿牛仔裤跑步鞋,还戴了顶遮阳帽,下车坐船去看塘,养殖户介绍说:“咱们这一片都是养殖区,不着急,坐,先给你们尝尝六月黄!”
林文珺想做大闸蟹礼盒。
现在是96年,98年阳澄湖大闸蟹价格爆涨,炒得最热最疯狂的时候,四两的母蟹要一百块钱一只,简直不是在吃蟹,是在吃金子了!
连送大闸蟹礼券都是最潮流,最体面的。
重回九零 第75节
好些黄牛不炒什么月饼券购物卡了,全都一窝蜂去炒阳澄湖大闸蟹。
当年江烨就感叹过,什么东西贵,上面那些人就要收什么礼。
他连买了很多年的蟹,一到中秋前后,就一家一家送螃蟹,每次买总有多余的,赶在螃蟹死之前,家里顿顿都吃蟹。
吃到宁宁不愿意再碰螃蟹。
林文珺是来找货源的,由养殖户直接供货,再包装开卖。
一路过来已经下午四点了,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安排她们尝鲜吃蟹,其实是看看品质,尝过了东西再谈价钱。
现在价格还没暴涨,礼盒的需求量也不多。
她想早两年就开始做起来,等这东西大涨的时候,口碑也有了,经验也有了,谈不成二十年的广告合约,谈五年的螃蟹合同还是可以的。
不光是活蟹礼盒,还有蟹肉蟹膏礼盒,这东西食品加工厂现在就有,但报价贵,品质还一般,远远没到林文珺的要求。
上次家里吃的蟹膏,就是冯兰跑到食品厂去拿来的样品,她现在已经很熟练了,名片一递,再自我介绍,说想谈合作,先拿样品回去尝尝。
一共送来两瓶,江烨吃完就说,远远不如当年他妈亲手拆的蟹,小时候的螃蟹贱极了,没肉吃,夏天螃蟹管够。
“行,那我们就尝尝这六月黄。”林文珺看看外面连片的湖,交待小吕,“你待会多拍点照片。”
螃蟹上桌了,林文珺从她的大包里掏出个青瓷盘,把熟螃蟹摆在上面,又跑到门口:“刘叔,我剪几枝桂花。”
冯兰看她这动作:“你怎么连盘子都带来了?”
“不光盘子啊,还有酒壶呢。”一套都是青瓷的,既然都大老远跑一趟了,当然得把素材拍回去呀,回去就能设计广告册了。
她本来还想带块桌布的,一看刘叔家老木头桌子,觉得合适。
鲜红的螃蟹摆在青瓷碟子里,酒杯里再倒上一杯黄酒,几簇桂枝点缀,林文珺手里还拿着把桂花,零零星星散在上面。
手电筒打光,小吕对着螃蟹就是一阵狂拍。
刘金平笑:“赶紧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你们要拍,我再蒸几只。”
“不光拍螃蟹,还要拍您呢。”
“还给我拍照片啊?”
“要拍啊,广告嘛,最好是有夕阳的时候,拍您在散网的照片。”夕阳,水面,和鱼网,一定能拍出不错的宣布照。
“那我,换身衣服去。”刘金平咧着嘴笑,他这多少年了,都还没拍过照片呢。
“不用换,就这身最好最真实。”
太阳还没下山,先吃螃蟹,每只螃蟹一掰开来,满满都是蟹黄,小吕又连按快门,冯兰问:“这就好了?”
“回去洗出来,看看行不行吧。”螃蟹礼盒的外观简单粗爆就行,把大螃蟹的照片放上去,看一眼就让人食指大动。
吃完螃蟹,太阳差不多就下山了,小吕把照相机挂在脖子上,坐着刘叔的船去拍照。
取景,撒网,左一张右一张。
林文珺搬了张凳子坐在湖边,微风吹拂,水气里带一点河鲜的腥味。
太阳一下山,满身是风。
小吕镜头一转,框住这个侧影。
夜里林文珺跟冯兰睡一起,风透过窗吹进来,冯兰说:“我怎么觉得,不像是工作,倒像是出来旅游了。”
吃得是好,但住的简陋,湖边蚊虫多,屋里一股蚊香味。
她们还能睡在小屋里,小吕睡隔壁,连床都没有,两张长凳子搭一块门板,再铺上席子,就算是床了。
她们身下睡的这张床,就是叠起砖头,再架门板,比小吕那个牢一点。
林文珺笑了,她也这么觉得,跳出家庭,抛开琐事,松驰精神,确实就是旅游了。
第81章 “可别后悔”……
林文珺一清早就醒了, 她掀开蚊帐下床,蚊香早就烧光,地上落了一地蚊子尸体, 要不是蚊帐拦着, 她跟冯兰非得被咬成赤豆粽子不可。
她出屋洗漱,头发随手抓顺, 用皮筋绷起来。
回头一看, 面前站着个人形“赤豆粽”,林文珺跟冯兰有蚊帐,小吕可就惨了,他被咬得满腿是包,眼皮都鼓起一块。
林文珺忍不住笑起来:“你怎么被咬成这样了, 昨天让你点蚊香的呢?”
“经理, 我点了。”不光点了,他点了三盘蚊香, 就搁在床板下面, 那烟雾,让小吕有种腾云驾雾的错觉。
这要是不知道的,推门一看还以为他升仙了呢。
“你涂清凉油了没有?”林文珺问完, 就闻到那股花露水混着清凉油的味道了, 她来的时候特意穿的长袖长裤,热一点也比暴晒被蚊虫咬要强。
小吕没经验, 让他穿得轻便点,他把大学时候打篮球的球裤翻出来穿,两条腿都不能看了。
“忍着点别挠,要是发热拉肚子,赶紧去医院。”
连冯兰都吓着了:“小吕, 你怎么咬这么厉害啊,不得了了,这里蚊子昨天晚上开洋荤了。”
小吕只好苦笑。
苦笑也得干活,三人坐船去蟹塘,小吕拍刘金平喂螃蟹。
刘金平介绍:“我们这边饲料都好,饲料不对,蟹不肥不鲜。”但他还自己给螃蟹加餐,喂点糯米和小鱼。
这是刘金平的秘方,还叮嘱林文珺她们千万别说出去。
小吕举着相机问:“真的假的呀?”
这下连冯兰都笑他了:“当然是假话了,加餐是真的,秘方是假的,这一片围栏养蟹,谁瞒得过谁呀。”
刘金平这么卖弄,就是为了价格再高点。
林文珺还是很满意的,她的家乡真的为她的事业,提供了助力,她不用在海城费劲掘金,家乡就满地是金子。
刘金平捞出来一只蟹:“你看看,青壳白肚金爪黄毛,正宗的。”
林文珺拿出本子记下来,最朴素最直白的广告词啊!
接处得差不多了,坐下谈价钱,刘金平客气归客气,谈起来生意来还是精明的,要是不精明,也不会90年代初就养蟹。
“八几年的时候,几块钱一斤,90年吧,涨到二十块一斤,那时候价格还跌过一阵呢。”再跌也还是起来了。
这一片的蟹农,当年如果是勒紧了裤腰带自己围塘干承包的,90年代初就是万元户了。
林文珺一直听着,直到刘金平问:“你们买今年的那是没有,要买只有明年的,今年这些,都有主了。”
林文珺笑了:“那怎么个买法呢?”
“包圆。”刘金平看看两个女人,一个大小伙子,还长得这么嫩,夜里那母蚊子可高兴死了。
“你一亩一亩的包。”
冯兰要说话,林文珺看她一眼,她才没开口。
“你这蟹田一亩产出是多少?蟹苗的存活率多少?”
“看你们呀。”刘金平吸口烟,这烟是小吕带来的,“投放多少只蟹苗你说了算,一亩最多投一千,再多了就都是小蟹,养不到这大个头,大概也就是投一千,活七百。”
“除了蟹苗的钱,还有别的呢?”
“电费,蟹药,饲料,还有水草螺蛳,放了螺蛳水才清蟹才活。”刘金平一样一样数给林文珺听。
一边说一边看她的脸色,看林文珺还笑眯眯的,又加了个:“还有这个塘租……”
小吕忍不住了:“刘叔,我们是想来买蟹的,你不能连塘租都要我们出吧!”简直闻所未闻啊。
“这个塘租肯定是我付。”刘金平见好就收。
林文珺坐在矮凳上,脸上还带笑,刘金平这是想把养蟹的成本全转到她头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