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乩判道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蒙煮
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们看到徐央四人道来,连忙跑到四人面前,将四人的马儿牵走。
徐央正待要跟着刘总管进入皇宫当中时,就看到自己浑身破破烂烂,一身的血污,说道:“刘总管,在下这幅不成体统的样子,怎么面见高贵的天子啊?还是让在下换身行头,再进宫不迟,如何?”说毕,看到对方点头同意了,连忙背过身去,从乾坤袋中拿出一身衣服,草草的穿上。
而徐央之所以不面对着对方,就是担心对方对自己的乾坤袋产生了贪念,故而才背对着对方,偷偷摸摸的拿衣服出来。
刘总管看到徐央背对着自己,也没有看清对方是从那儿拿出的一身衣服,在看到对方换衣服,又奇怪对方头顶戴着的宝冠是个什么东西?笑说道:“徐将军,难不成你走到那儿,都随身携带另一身的行头不成?”
徐央三下五除二将衣服穿好之后,就听到身后传来刘总管的声音,也从而看出对方没有见到自己的乾坤袋,心里才重重的松口气,否则对方一定会借机向自己索要乾坤袋不可。
徐央也不想多解释什么,就朝着对方干笑两声,说道:“时候也不早了,我们还是快点去面见万岁吧!否则,万岁就不高兴了。”
刘总管看到徐央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又看到对方好似将一个袋子之类的东西揣进了怀中,暗想对方一定有什么宝贝瞒着自己,否则在自己面前也不会这么鬼鬼祟祟,东躲西藏的。
徐央看到面前出入口有三个,知道西侧的出入口只有宗室王公才可以出入,而中间那个出入口只能够是皇帝才可以出入,东侧的出入口则是留给文武百官出入的。刘总管三个太监一边在前方走,带领着徐央从玄武门的东侧进入皇宫。
徐央跟着三人朝着皇宫内走时,只见视野浩瀚无边,一片辽阔,一望无际的广场;左右两边各站立一排排手执兵器,着丧服的士兵。正中央则是有一座雄伟庞大的宫殿坐落在那儿,隐隐约约的看到四周跪满了身着丧服的文武百官。
刘总管一边朝着前方带路,一边时不时的回头朝着徐央打量,就看到徐央好似乡巴佬进入皇宫中的一般,不停的朝着四周东张西望,嘴中又不停的啧啧称奇。
当看到徐央身着一身布衣,但是头上戴着的宝冠却是异常的显眼,边走边说道:“徐将军,你一会儿就要面见万岁爷了,若是戴着这个显眼的宝冠,只怕就不美了。还是将你头上戴着的宝冠摘下吧!”
“刘总管,不是在下不想摘,而是这个宝冠好似长在了我的头上了一般,我也摘不下来。若是要将宝冠摘下来,除非是我死了,方才能够取下这个宝冠。”徐央哭丧着脸说道。
刘总管听到徐央说出此话,还以为徐央是心中不乐意,竟然以死来要挟自己,致死都不愿将宝冠摘下,心中不喜。
刘总管想了想,本想将面见皇帝时候的礼仪说给对方,但是想了想,觉得徐央太狂妄,又有宝贝瞒着自己,心生气愤,故而将到嘴的提醒话也没有说出来。
其实,徐央说的是千真万确,这个栖霞宝冠被徐央戴在头上,使尽了所有的办法,就是无法将宝冠给摘下。而徐央当初将胡森杀死后,由于对方的肉身已死,故而才使得宝冠跟胡森脱离了联系,方才能够让徐央轻而易举的拿下。不成想,徐央没有将宝冠摘下,却是给徐央惹下了诸多的麻翻。
徐央看到刘总管好似有什么话要跟自己说,竖起耳朵,听对方要说什么的时候,就看到对方回过头去了,又继续的在前方走着。
徐央想了想,觉得自己好似想多了,又或许刘总管根本就没有话跟自己说。
三个太监带领着徐央沿着皇宫南北的中轴线,朝着前方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直至已经到深夜的时候,方才走到了正面的“太和殿”面前。而大殿四周的广场上,跪满了一个个身着丧服的文武百官,场面鸦雀无声,一个个低头不语。
徐央看到面前耸立一座琼宫仙阙、飞梁画栋的大殿,上面悬挂一金匾,写着“太和殿”。
扶乩判道 第三百一十二章 故意刁难
徐央正要跟刘总管朝着“太和殿”走去的时候,就看到三个太监已经停住了身,不解为何不走了?
刘总管指着右边跪满的百官最末端,朝徐央说道:“徐将军,你就跪在最后面,等待着万岁爷的召见吧!”说毕,也不再打理徐央,带领身后的两个太监,朝着太和殿而去了。
徐央听到对方让自己跪下,然后等待皇帝召见自己,嘀嘀咕咕:“也不知道等到皇帝召见我的时候,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徐央叹口气,看到眼前跪满了清一色披麻戴孝的百官,唯独自己是穿着布衣而来。徐央来到右边百官的后面,跪在汉白玉的地板砖上,等待着皇帝召见自己。
虽然徐央此刻来到皇宫是深夜时分,但是皇宫四周挂满了一个个的白灯笼,照耀的皇宫如同白昼一般的通明。
徐央看到面前的百官们分左右两波,中间留有一条通道直达太和殿,左边那波百官或许就是文官无疑了,而右侧的百官或许就是武官了。而且百官们一个个不敢交头接耳,都是默默的趴在那儿。
徐央无所事事之下,就开始东张西望的欣赏起皇宫美不胜收的环境了。
而就在徐央一边朝着四周东张西望,一边迟迟等不到皇帝召见自己时,掐指算了算,发现自己竟然在这儿跪了两个时辰了,心里怒不可遏。朝着东侧看去,隐隐约约的看到太阳都好似要跳出来了。眼见天都要明亮了,但是依旧没有听到皇帝要召见自己的声音。
而在这期间里,徐央还时不时的听到太和殿当中宣一个个的文官武官进殿,而后又看到文武官员离开皇宫,但是面前依旧跪满了无以计数的百官,暗想:“照此下去,也不知道轮到自己要什么时候了?”
而就在徐央胡思乱想、东张西望的时候,忽然听到自己身前传来一个声音细小、又略带沙哑的声音传来:“身后的武将,你怎么面见万岁而来,还不着孝服,而是身穿一身普通布衣而来,岂不是不敬不孝?”
徐央听到对方好似在说自己,朝着四周一张望,发现唯有自己是穿布衣,可见就是说自己的无疑了。徐央也不解皇宫中那个重要的人死去了,不解的问道:“敢问将军,皇宫中哪位重要的人死去了?你等在这儿跪多长时间了?”
“你连皇宫中是谁不在世都不知晓啊?真是不知道你这个家伙如何能够在皇宫中混这么长久的?又是如何当差的?皇宫中的老皇帝殡天了,不仅是我们披麻戴孝,就连新上任的皇帝也是着孝服的。你倒是幸运一些,只是在这儿跪了三四个时辰,我们已经在这儿跪了一天一夜时间了,双腿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知觉了。也不知皇帝会不会召见我们,我们又要在这儿跪多长时间?唉......”那官员小声说道。
徐央听到对方一番话,才知道原来是老皇帝死了,故而自己先前见到的木那那公主和所有的人都是披麻戴孝的。
徐央听到对方已经在这儿跪了一天时间了,又不解当今的皇帝是谁,问道:“敢问现在的万岁爷,是谁呢?”
“我说你这个家伙真是白当差的啊!竟然连自己的主子是谁还不知道啊!现在的万岁爷,当然是刚继位三天时间的......”这官员骂骂咧咧的小声说道。
而就在这个官员准备给徐央解释的时候,忽然太和殿上方传来一声嘹亮而尖声细语的声音:“万岁宣徐央觐见!”声音瞬间传遍广场各个角落。
徐央正听着那官员说皇帝是谁的时候,就被太和殿那个太监的声音给打断了。当听到“徐央”二字的时候,正要站起身时,又思忖:“皇帝要召见我了?又或者百官当中还有人叫‘徐央’不成?”想之时,抬头朝着面前看去,但是却没有看到一个人要站起来的样子。
“万岁宣徐央觐见!”太和殿的上方又传来太监的声音。
徐央听到太监又叫自己,而广场上跪着的百官也没有一个人站起,才确定是叫自己无疑了。徐央干笑两声,缓缓从地上爬起,才感觉自己的膝盖又酸又麻,在一边适应之时,又一边朝着太和殿的方向走去。
刚才跟徐央说话的那个官员,看到皇帝竟然召见自己身后的这人,大惊失色,抬头朝着前方看去,就看到徐央不仅是身着布衣,而且头顶还戴着一个珠光宝气的宝冠,“咦!这个家伙就是徐央啊!真是太胆大包天了,竟然敢戴着宝冠面见万岁爷,看来真是被万岁宠坏了。不仅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而且还东张西望的朝着太和殿走去,真是也太无法无天了吧!”
徐央踩着一个个用汉白玉铺成的台阶朝上走去,看着自己站在太和殿之下,显得是如此的渺小。当徐央来到太和殿门口的时候,只见大殿内站满了文武百官,一个个屏气凝神,低头站在那儿。而大殿上方的金雕玉琢龙椅上,正端正坐着一个身着白衣,头戴皇冠白帽的人,威风八面的注视着自己而来。
当徐央来到太和殿门口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发现自己竟然还不知道如何向皇帝行叩拜之礼。徐央想到自己已经来到了这儿,怎么说都要进去不是。
徐央想了想,就硬着头皮踏进大殿当中,也不敢多想下去,连忙跪倒在门口。
太和殿的文武百官看到徐央跪倒在门口,又看到徐央身着布衣,头戴宝冠而来,顿时一片哗然,不停的朝着徐央指指点点,叫骂:“真是该死的家伙!竟然不行三跪九叩之礼,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进入太和殿当中了。真是该死啊!”
徐央听到左右的文武百官朝着自己指指点点的,大怒,但是又不得不忍气吞声,暗想:“我来到大殿当中,又没有人向我说礼仪上面的事情......不对,刘总管乃是皇宫中的总管,岂会不知道这些礼仪?刚才对方欲言又止,莫非就是要向我说这些事情不成?但是,对方为何没有直言相告,反倒是让我在众百官面前出丑?难道是对方见我没有送礼,才没有将这些礼仪告诉我的,又故意让我在广场上跪了这么久?真是太可恨了,真是一个贪财枉法之人啊!”
“徐爱卿第一次来到皇宫中,不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也是情有可原。徐爱卿,你为何这么晚才来到皇宫中,真是让寡人等的着急了。”那坐在龙座上的人说道。
徐央听到上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一惊,猛地抬头一看,惊讶的发现对方是四皇子,顿时脑子一片空白,不解皇帝怎么成为了四皇子了?
徐央听到对方询问自己为何来的这么晚,气不打一处来,本想说自己在外面跪了这么久,还不是你召见我晚了,竟然说我来的迟了。
而就在徐央正要将心中的委屈说出来的时候,忽然发现四皇子的身边竟然站着那个刘总管,并朝着自己挤眉瞪眼的,眼神时不时的显露出凶光,顿时就猜测出对方一定是故意这么刁难自己的,“故意让自己在外面跪的这么久。而四皇子则是不知道其中的经过,还以为自己迟迟来到了大殿当中。殊不知,其间都是刘总管搞的鬼。”
“回万岁,在下刚击退犯上作乱的敌军,后面还要巩固城池,又令士兵们以防不测的发生,故而才来迟的。在下来迟,还望万岁恕罪。”徐央心里又气又恨的说道。
而徐央只所以不将刘总管的把戏抖落出来,原因就是这样对自己也没有好处,而且就算皇帝知晓了经过,岂是会严惩刘总管的?反之,若是徐央揭露了刘总管,那么自己今后在皇宫当中混,而刘总管又是皇帝身边的老臣,会随时随地给自己小鞋穿,那么自己的前程将是一片的黑暗了。
“原来如此啊!徐爱卿能够处处为江山社稷着想,真是难能可贵。徐爱卿辛苦严守朱雀门五天之久,使得以下犯上的敌军无法踏进皇宫半步,理应重重有赏。徐爱卿,你说,你想让朕如何的褒奖、敕封一个什么职位给你好呢?”皇帝笑说道。
皇帝身边站立的刘总管,看到徐央没有出卖自己,心里一甜,没有想到徐央还挺识趣儿的,知道揭发自己对对方没有什么好处,就用言辞挡开了。顿时,刘总管心里想着徐央将来在皇宫中,会不会威胁到自己?
“在下之所以能够将敌军击退,全仰仗万岁神威浩荡,众将领同仇敌忾,敌军自然不战而溃。在下能够为万岁、朝廷效犬马之劳,那是在下职责所在,不敢期望得到什么赏赐。”徐央心里喜滋滋的说道。
皇帝听到徐央一番吹捧的话后,心里很是受用,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徐爱卿初战,就赢得了一场漂亮的仗,而且还不高傲自满,真是难能可贵也。若是朕不犒赏爱卿,岂不是让众将领心寒,以后还有谁愿意为江山社稷分忧?”说毕,朝着身边的刘总管使个眼色。
刘总管看到皇帝朝着自己使个眼色,心领神会,走上前,打开手中的圣旨,念道:“朕念徐央退敌有功,众将领同仇敌忾,保住皇宫圣地不让贼军侵犯,特奖赏镇守朱雀门众士兵万两黄金,每人各升一级。徐央在严守朱雀门期间,指挥有度,杀敌无数,特敕封徐央为‘总兵’一职。钦此。”
扶乩判道 第三百一十三章 当侍卫副总管
徐央听到刘总管念完,没有想到皇帝敕封自己一个“总兵”的职位,心里乐开了花,思忖:“这个总兵可是一个不小的官呵,正二品,有名有实,指挥士兵数十万之多,以后都要交由我来指挥了。”
刘总管将皇帝的旨意念出,下方站立的文武百官一片哗然,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并朝着跪着的徐央指指点点。
刘总管看到徐央呆呆的趴在那儿,提醒道:“徐将军,圣旨已经下达,还不快谢主隆恩,更待何时?”
徐央正欢喜雀跃的时候,听到刘总管提醒自己谢恩,连忙喊道:“谢万岁奖赏、敕封。在下一定不负众望,尽心竭力捍卫江山社稷,以报答万岁赏识之恩。”说着,就看到前方走过来一个太监,手中托一个托盘,上面放着军服和帽子,更加的欢喜起来。
“万岁,老臣有话要说。”而就在徐央准备接太监手里的托盘时,忽然就看到左边站出一个人,背对着自己,不解对方要说什么?
皇帝看到徐央笑逐颜开的答谢自己,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要说上几句的时候,倏然看到旁边站出一个老臣,不解对方在紧要关头要说什么?笑说道:“国师,你乃是三朝元老,日后朕还要仰仗国师治理天下子民。国师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徐央听到皇帝称呼对方为国师,大惊,没有想到自己头一次来到皇宫中,就遇见了这个血海深仇的敌人。不由得又气又恨,恨不得现在就扑向对方,将对方撕碎不可。
但是,令徐央感到奇怪的是,国师身上竟然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灵气波动,就好似国师是个寻常的平民百姓一般,跟神通广大的概念丝毫联系不到一起。
徐央也知道自己现在是在皇宫中,若是此刻扑向对方,说不定还不待杀死对方,自己就先要完蛋不可了。
故而,徐央只好咬牙切齿,将满腔的仇恨放在心里,日后再作计较。
“万岁,臣乃是三朝老臣,虽然没有建立过什么功勋,但是也不曾祸国殃民、为一己之私而中饱私囊。老臣斗胆直言:朝廷从先祖圣皇至今,还从未出现过那个臣子如此受圣上厚爱,一下子升职到正二品的官员职位上,跨级太大,从古至今闻所未闻。”这国师说道。
国师一说完,四周的文武百官也觉得有理,跟着附和,都提议皇帝再考虑敕封徐央一事,不要草率下结论。
皇帝看到下方的徐央怒视国师,想想也在情理当中,朝国师问道:“国师此言,难不成是让朕收回承命,不犒劳杀敌报国的将领不成?”
徐央也听出来国师是什么意思了,原来是不让皇帝敕封自己总兵的职位,也没有想到自己刚来到皇宫中,国师就开始阻扰自己了,跟自己针锋相对了;而且看样子,皇帝也听对方的话,而国师还是一个三朝的老臣,不由得为自己捏把汗,心里七上八下的,想着自己会因此而得到个什么一官半职?
“万岁,那徐央虽然在朱雀门保护皇宫,又杀敌有功,但是若直接给对方一个正二品的总兵职位,只怕对方很难胜任,而手下的士兵将领也不会心服口服。否则,若是有个闪失,恐有损万岁的盛名,又引来市井流言蜚语。凡是从小事做起,还没有学会走路,难道就急着跑不成?”国师说道。
皇帝点了点头,觉得对方说的有理有据,又看到徐央生气的样子,朝国师问道:“依照国师的话,难不成让朕不奖赏保家卫国的将领不成?那照国师的意思,赏赐徐央一个什么职位比较的好?国师有什么话,就直说好了,也不要再卖关子了。”
“万岁,徐央现今虽然还无法担任总兵这个职位,但是对方在镇守朱雀门时,确实有着突出表现,杀敌无数,又指挥有度,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领。只要对方好好表现,将来立功的机会还是数不尽的。现今皇宫刚尘埃落定,刚平定叛乱,皇宫内还缺少一个威震四方、震慑叛贼的将领。老臣斗胆提议:敕封徐央一个侍卫副总管的职位,令对方庇佑皇宫安危,以防乱臣肆扰皇宫安宁。”国师说道。
国师一说完,四周的文武百官也相继的赞同附和,觉得敕封徐央一个侍卫副总管的职位,对徐央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岗位了。
徐央听到对方让自己在皇宫中当一个侍卫,大怒,气得咬牙切齿,“自己还没有找对方的麻翻,对方就事先开始找自己的麻翻了。这侍卫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官位,岂是能够跟正二品相提并论么?瞬间就让我从天堂跌落到地狱当中了,这伙人出得什么馊主意啊?”
皇帝看到众文武百官都赞同敕封徐央一个侍卫的职位,哀声叹口气,但是心里更是震怒,没有想到众百官竟然敢公开的驳回了自己的敕封,而且众百官还都站在了国师一边,竟然没有一个人替自己说话的,又气又恨。
“徐央,众百官的话你也听到了,不知道你是否原因接受‘侍卫副总管’一职?”皇帝看着咬牙切齿的徐央问道。
徐央听到皇帝问自己,明摆着已经默认了此事;自己就算要违背,岂不是更加让皇帝难堪,下不来台了。
徐央心里重重的叹口气,点点头,说道:“不管是在哪个岗位上,只要能够报效朝廷,为万岁分忧,也是在下求之不得的事情了,岂敢挑三拣四。”
皇帝和百官看到徐央欣然接受了侍卫的岗位,有人欢喜有人忧,并各自在心中打着小算盘。
皇帝心里重重的叹口气,点点头,说道:“徐爱卿,只要你好好的在‘侍卫副总管’有所表现,不日,朕再提拔你不迟。”
“在下定不辜负万岁的一片期望,定会尽心竭力的当好‘侍卫副总管’一职。”徐央无奈的说道。
皇帝和百官看到徐央同意了,令百官没有想到的是皇帝竟然日后还要重用徐央,出于官场的敏感,就感觉徐央将来一定会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飞黄腾达不可。
众人一愣一怔之间,也不知道自己今日得罪了徐央和万岁,会不会对自己升官发财造成障碍?顿时,众人一边想着不得罪国师的前题下,也尽量少得罪徐央,否则一旦徐央将来在皇帝身边大红大紫时,岂不是会给自己小鞋穿了。
皇帝看到众百官都低着头想着事情,心里冷哼了一声,顿感身体有点儿疲惫,朝身边的刘总管使个眼色。
刘总管心领神会,走上前,喊道:“有本请奏,无本退朝。”
众百官看到皇帝没有心思再理朝政了,又看到打赏敕封官员的事情已了解,虽然外面还跪有无以计数的官员,但是这些官员不过是小鱼小虾、闲杂之类的罢了,日后再商讨不迟。
众百官虽然还有许多的事情要请奏,但是看到皇帝有点儿疲倦了,察言观色,顿时一个个跪倒在地,异口同声喊道:“恭送万岁。”
徐央看到万岁要退朝了,眼巴巴的看着那个正二品的官服从面前消失不见,但是又不曾看到侍卫的官服给自己送来,不明所以。当看到众百官都跪倒在地,恭送皇上离开时,独独看到那个国师只是弓个腰、交叉个手,算是行礼了。
皇帝在刘总管的搀扶之下,缓缓的站起身,一路朝着太和殿外面走去。而在路过徐央身边时,轻轻拍了拍徐央的肩膀,算是安慰一下对方,就渐渐的消失在众百官的视野当中了。
徐央看到皇帝路过自己身边时,还轻轻的拍打一下自己的肩膀,心中思忖:“莫非是安慰一下自己,不让自己计较太多的用意么?”
徐央正胡思乱想时,忽然就看到那个国师猛地转过身,目光冰冷的注视着自己,冷哼了一声,度着方步,大摇大摆的走出太和殿。
大殿当中的百官看到国师离开了,才从里到外,依次的离开太和殿,独独剩下徐央一人还呆呆的跪在那儿。
徐央看到众百官都离开太和殿了,缓缓的站起身,又想到那个国师在离开的一瞬间,竟然还瞪了自己一眼,显然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太嚣张的用意,思忖道:“这个国师将我的师父杀死,又使得全天下的各门各派相继的落败,此仇此恨,我早晚要讨回来不可。只是,我跟国师只是见过一面,这国师为何就处处的发难于我,难道还有不为人知的隐情不成?”
徐央想不通国师为何要发难自己时,身后就传来一个人的脚步声,并说道:“徐副总管,众百官都离开太和圣殿了,为何你只身一人还站在这儿?”从声音判断,此人定是刘总管无疑了。
徐央转过身一看,发现身后站着的人正是刘总管。
徐央不解对方此刻过来找自己所为何事,拱手问道:“刘总管前来,莫非是专程有事情找在下的么?”
“副总管被皇帝一番褒奖之后,还不知晓在皇宫中什么地方当差,也没有领到那一万两黄金赏赐。老奴前来,是专程给副总管大人带路的。”刘总管笑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