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三国之最强霸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山美人
然而真到了扬州,杨彪却不敢直接找上门去,而是独自拜访了在扬州的汉室宗亲刘晔。
刘晔,字子扬,淮南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
这个人在历史上就是悲剧版的郭嘉。两个人都是算无遗策,但是过程完全不一样。郭嘉是,说什么曹操信什么,然后真的发生了;而刘晔呢,不管说什么,曹操、曹丕、曹叡都不听,然后应验了。
回归正题,杨彪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最后说明来意,希望刘晔能够去探一探刘可的为人。
刘晔笑了笑,道:“太尉大人恐怕找错人了吧?”
杨彪诧异,连忙询问缘由。
“莫非子扬有什么难言之隐?”
“非也非也,某正要去投靠东阳侯!希望东阳侯不要嫌弃我才疏学浅。”刘晔一阵唏嘘。
杨彪哑然,这运气不好啊,求人求到刘可的准部下了。
如果刘晔闷声不响地告诉刘可陈留王在扬州,肯定能得到重用,现在他选择明白地告诉杨彪,可以算是正人君子了。
杨彪也趁机询问了刘可的一些事迹,刘晔却笑而不语,带着他到处游荡。
街道上竟然没有一名流民乞丐!
而且,到处是贩夫走卒,井然有序。
杨彪诧异,说了一句:“东阳侯贤人也。”
立刻得到了一堆人的赞同。
“这位老丈人好眼力,外地来的吧!”
“东阳侯带领我们开荒,现在粮食多得吃不完,真令人发愁!”
“多亏了东阳侯扫除贪官污吏,现在生意好做了!”
……
怪不得刘晔要投靠东阳侯!
杨彪叹息,一路上,他见过太多的流民了,直到进了扬州……
“陈留王就交给你了!”杨彪拍了拍刘晔的肩膀道。
“太尉不去东阳吗?”刘晔好奇道,按理说路途已经不远了,没必要在这里托付给他。
“恐怕此去,就回不来了!”杨彪摆摆手,不愿意再多说话。
其后,他带着带刘晔认识了陈留王,交代了一些事情,就赶回洛阳去了。
刘晔不敢怠慢,马不停蹄赶往东阳。
刘可很快就接到了消息,愁白了头。





三国之最强霸主 第八十二章 何进要动真格
此时,陈留王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碰不得。
说白了,刘可就是不想平白无故得罪何进,没好处的事情不干!
但是陈留王已经在扬州境内了,还能把他踢出去不成。
郭嘉却拱手道:“恭喜主公!”
“喜从何来?”刘可不解道。
“此时,何进掌握洛阳大权,嚣张跋扈地逼迫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少年,天下人怎么看?陈留王找您主持公道来了,而您就是天下万民的公道!”郭嘉神色振奋地道。
郭嘉不愧是鬼才,道理还能这样理解……
是看问题不够全面了!
再者说,陈留王刘协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帮助他也可以结下善缘。
或许是猜到了刘可的犹豫,刘晔先行一步来到东阳,拿出了先帝圣旨。
原来,灵帝一直留给陈留王一道护身符,那就是接到圣旨的人要庇护陈留王。
至于圣旨的内容牛头不对马嘴,应该是很早之前就给了刘协。
这份圣旨,连杨彪都不知道。
在刘晔索要信物的时候,陈留王选择相信了身为汉室宗亲的他。
这下子,轮到刘可尴尬了,说实话,他对汉灵帝的印象并不好,但是人家毕竟给了他汉室宗亲身份。
而且陈留王的要求也不过分,只是保护自己和妹妹的性命。
但是刘可要考虑政治因素,大人的世界总是复杂的。
他对刘晔感官很好,打算招揽他。因此,刘可不打算推翻和郭嘉商议的定论,趁机卖刘晔一个好。
“真是让我为难啊。”刘可放下圣旨,直言不讳道。
“东阳侯难道怕了?”刘晔道,若是刘可真的是胆小怕事之徒,他真的要重新考虑了。
“非也,若是陈留王有一争之心,倒是好办,现在只是给扬州添了两个碗,就惹上大麻烦,实在不智。”刘可道。
刘晔哑然失笑,从利益上考虑,刘可或者说扬州,确实亏大了。但是那个“一争之心”着实吓了他一跳,东阳侯的口气不是一般的大。
刘可反问道:“子扬,如果你是我,会怎么选择?”
原来如此。
刘晔心中凛然,东阳侯早就有了决断,这是考教来了,考教从“为难”就开始了。毕竟,东阳侯一直都是云淡风轻的样子,哪里有一点为难的意思?
“其一,先帝旨意不可违抗,东阳侯当接纳陈留王。其二,东阳侯不可与陈留王相见。”
这个建议的亮点在第二句话,刘晔是希望刘可疏远陈留王,以堵住悠悠众口。
看来刘晔是有本事的人!
“不错!”刘可笑道,却突然话锋一转,“可是何进与我有仇,他会相信我的话吗?――更何况,陈留王一个孩子,远道而来,我这个东道主却一个面也不见,他会多伤心啊!”
果然!东阳侯是在考教我。
刘晔摆出一个“看穿”的笑容,道:“依东阳侯之见,该如何对待陈留王?”
“当然是大摆宴席,欢迎陈留王到扬州游山玩水。”刘可道。
为了彰显隆重,刘可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陈留王。
刘晔摇了摇头,不知跟了这样的主公是好是坏。
刚刚回到洛阳的杨彪接到消息,吐血三升。
东阳侯,你在搞什么鬼啊?
悄悄安置陈留王不好吗?
非要摸何进的屁股?
何进接到消息,噼里啪啦乱砸东西,一不小心还踩到了碎瓷片,脚底出血。
为此,他活活打死了三个仆人泄愤,理由是没有清理好地面。
袁绍来到大厅的时候,刚好看见仆人的尸体被拖出去。
“大将军何须动怒?”
“那刘定方不识好歹,如此张扬,不就是挑衅本将军吗?”何进大吼大叫道。
袁绍嘴角抽搐着,他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像之前的道歉书,非要印刷一万份,搞得天下都知道何进对不起刘定方。
袁绍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这件事压下来,至少在洛阳看不见这份道歉信了。
何进为什么要低头?不就是为了安安稳稳地除掉陈留王吗?
几乎打通了所有人,就差最后一步砍陈留王脑袋了。结果,陈留王活泼乱跳地跑了,又活泼乱跳地在扬州出现。
双层愤怒垒加之下,就是现在的何进了。
“不除刘定方,誓不为人!”
“大将军,现在还不是时候啊!”袁绍劝阻道。
现在洛阳还有隐藏的牛鬼蛇神呢,不该和刘定方相争。
而且汉室宗亲太多了,不一定争得过,这才是重点。
一旦汉室宗亲联合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缓解何进的愤怒,袁绍道:“大将军可请圣旨,让陈留王回归封地,藩王无旨到处乱跑,本来就有违祖宗之法。”
何进觉得有理,若是平时,他肯定会这么做,现在他正在气头上呢,怎么能就这么便宜了刘定方?
不痛不痒斥责几句?
刘定方以前只是啪啪打脸,现在都在自己头上拉粑粑了!
“我欲兴兵讨伐刘定方,杀鸡儆猴!”
何进憋了半天,还是说出了最想说的话,袁绍刚要阻拦,被一个另一个人抢先了。
袁术出来蹦哒道:“大将军,讨伐刘定方我愿为先锋!”
袁绍瞪了袁术一眼,但是后者死死地坚持。
老子就是要干刘定方!你一个家族庶子,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手画脚?
见有人支持自己,何进更加膨胀了,无视了袁绍苦苦哀求的眼神,道:“命令董钟颖的十万凉州铁骑即刻南下,讨伐乱臣贼子刘定方!”
“某尽起汝南五万兵马,助大将军成事!”袁术激动地道。
妈蛋,终于找到机会报仇了。
只有十五万人?
何进非常不满意,大手一挥,道:“从洛阳抽掉五万兵马,供你调遣!”
袁术拜服。
这才是大将军的魄力!
以前自己是号称二十万,现在是真正的二十万!
而且西凉铁骑闻名于世,是边军,不是其他老爷兵可以相提并论的。
刘定方,看你怎么挡!
接到何进命令的董卓一脸懵逼,这是闹哪样?
劳资还没有进洛阳享福呢,就先替你跑腿了!
刘定方,你死定了。
就这样,董卓的十万凉州铁骑南下。




三国之最强霸主 第八十三章 信心满满的袁术
得到了何进命令的袁术,走起路来轻飘飘的。
一直以来,他在何进面前,就是个小透明。
袁绍跟随何进很久了,每次都能够提出符合何进心意的建议,何进能有今天,袁绍功不可没。
也正因此,不管是何进还是袁绍,都对袁术不理不睬,完全不放在眼里。再加上袁术兵败,家族颇有微词,袁术的日子很不好过。
可是,今天他证明了自己的勇气!
袁绍在洛阳待得久了,胆气也在流失,而自己不一样,越挫越勇。
有人靠近了!
袁术眼睛一瞥,就看到了急匆匆赶过来的袁绍,心情顿时美丽。
他会怎么恭维我呢?
就算再怎么卑躬屈膝,也不可能得到原谅。
袁术暗暗下定了决心。
你不是一直以来对我爱搭不理吗?
现在我就让你高攀不起!
果然,袁绍的来的第一句话就是:
“公路,你我素有间隙,但是同为大将军帐下,还望你以大局为重。”
现在知道以大局为重了?
之前干嘛去了。
权力真是好东西。
“那是自然。”袁术敷衍道,心里却不以为然。
“你率领洛阳的五万兵马到了汝南以后,积极备粮等待董钟颖,你们合兵一处后,再行动不迟。”袁绍道,他也很无奈,既然大将军不愿意听他的,他只能从统兵将领这里下手,他和董卓不熟,只能来找袁术了。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袁术的自尊心,袁本初你到底明不明白,我是先锋,不是后勤备粮的!
“此事不劳你袁本初操心!”袁术怒气冲冲,甩着衣袖走了。
袁绍的手僵硬在半空中,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不是让我等待董钟颖吗?偏不如你愿。
袁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洛阳点齐了五万兵马,头也不回地离开洛阳,其效率让何进赞不绝口。
到了汝南,袁术昭告大将军令,世家子弟纷纷来投,短短一日内凑出五万人马。
再加上袁术本部五万、洛阳五万,一共十五万兵力,气势汹汹地陈列于边境,对九江郡虎视眈眈。
此刻袁术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一鼓作气拿下九江。
主簿阎象道:“主公,我军当固守汝南郡,等待董钟颖西凉铁骑。”
大将纪灵却不同意,反对道:“我军士气正盛,拿下九江郡再固守也不迟。”
袁术点点头,他更倾向于纪灵的看法,自己作为先锋,总要有一些拿得出手的战绩,否则就干等着,董卓来了会怎么看他?
更别说,大将军何进也在看着他呢!
还有那可恶的袁本初。
至于打败刘定方,袁术是不抱希望的,失败了这么多次,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自知之明。
所以他只寄希望于小目标,拿下九江郡。
见袁术打算进军,袁胤暗道一声“不好”,怎么主公就不能吸取教训?
“主公,三思啊!如今刘定方坐拥整个扬州,实力不可同日而语。”
这么一想,还真是……
袁术犹豫不决,当初刘定方三万人就打得他十五万人鸡飞狗跳,还是稳妥一点。
就在这个时候,长史杨弘给出了致命一击,道:“主公,我军一共十五万,而董钟颖只有十万,难道您甘心听命于他吗?”
如梦初醒啊!
袁术终于下定了决心,进攻九江郡。
如果等董卓来了,自己却没有一丁点功绩,这十五万人还有几个听从他的命令?
袁胤一声叹息。
而在此之前,九江太守糜竺早就得到了汝南集结大军的消息,火急火燎通报东阳。
东阳方面也没有令糜竺失望,虎卫军提前入驻了九江郡治所寿春,再加上九江都督甘宁率领的一万守军,寿春的防守兵力达到了四万。
一日后,袁术的十五万大军包围了寿春。
废话不多说,直接猛攻!
纪灵为先锋,率领一万将士提着云梯就冲,勇猛异常。
嗖嗖嗖!
城内无数箭雨激射而出,袁术大军还未靠近城墙,就损失惨重。
这一幕真是惊艳之极啊!
袁术呆若木鸡,甚至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是东阳军的射声营?”
“据报告,东阳军射声营并不在九江郡。”张勋道。
就在这个时候,无数个巨大的黑影从天空中砸了下来。
随着砰砰的一声声巨响,袁术军只觉得眼前一黑,一口鲜血猛地喷了出来。
巨石如同暴雨一般砸了下来。
几千将士全身的骨头粉碎性骨折,有的五脏六腑全部变成了烂泥,真的连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
“主公,纪将军带领的一万先锋死得干干净净。”一名斥候颤抖道。
全场死一般的静寂。
“这……这不可能!”杨弘尖叫道,“就算是一万头猪,也能逃跑几千头吧?”
这特么攻的什么城啊?
从开战到现在,连寿春守军的边都没有摸到。
万人大队,直接阵亡了,前方没有一个站着的身影。
接下来怎么办?
袁术一脸懵逼,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和痛苦,他问道:“纪灵将军呢?”
就在这时候,纪灵冒了出来,额头上流着鲜血。
“主公!末将败了,请治罪!”
袁术浑身颤抖着,将纪灵扶起来,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活着就好,活着就好!非战之罪啊!”
好一副君臣相惜的场面,众人都被感动得哭了。
袁术为了掩盖一万人的牺牲,也是豁出去了,泪流不止。
而纪灵也是配合着痛哭,否则额头上自己拿板砖拍的伤口岂不是要被人发现了……
演完戏之后,袁术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寿春他碰不得。
里面布置的投石和弓弩太多了,完全接近不了。
就在他六神无主的时候,袁胤道:“目前我军只有三个选择!”
袁术脸上露出喜色,竟然有这么多。
“第一,大军散开攻城,消耗寿春城的弓箭和巨石。
第二,放弃寿春,攻击其他县城。
第三,大军后撤固守汝南,等待西凉铁骑到来。”袁胤道,其实,他最希望袁术选择第三。
为了让袁术早点做出决定,杨弘附和道:“东阳军实力诡异莫测,我军应该暂避锋芒。”
阎象都无语了。
又是你!说打的是你,说退的也是你!
这特么都好几次了。
最让人无语的是,袁术几乎每次都听他的。
果不其然,袁术还是选择退回了汝南。
不得不说,杨弘审时度势的功夫绝对一流。
“大军后撤,全部撤退。”
这句话袁术几乎是咬牙切齿说出来的,尽管他知道说出这句话要负责任。可能还会被抓住把柄,但他也必须要说。
因为一旦这一战输了,十几万人丢了性命,后果不堪设想。
撤退尽管丢脸,但好歹能够保存实力。




三国之最强霸主 第八十四章 大救星董卓来了
说来也巧,袁术刚回汝南三天,董卓的大军就来了。
快得连袁术都来不及为那牺牲的一万人悲伤。
“董钟颖已经进入汝南郡了,我等该如何自处?”袁术担忧道,杨弘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权力之争,贼麻烦。
“主公,除了汝南本部人马,其余人都可以交给董钟颖统帅!”袁胤语出惊人道。
袁术目光一寒,自己这么辛苦凑齐十五万大军,就是给人做嫁衣的?
为了好看,袁术在这三天里偷偷征召了一万农夫,补充了损失的一万人。
“只有舍得,才能置身事外。”袁胤道。
果然,自己这位族弟就不会说几句好话……
袁术闭上了眼睛。
“主公,袁大人言之有理。”阎象赞同道。
袁术蓦然睁开了眼睛,怎么连你也……
阎象进一步解释道:“一旦主公交出的兵权,此前一事,不仅无过,还会有功!”
嗯?
还有这种操作?
袁术竖起了耳朵,认真聆听。
“主公进攻寿春失利,董钟颖为主将,若是拿此事拿捏主公,恐怕不好解决。但是,主公主动上交兵权,董钟颖一定会嘉奖,进攻寿春就变成了试探扬州虚实!”阎象道。
对啊!若不是我试探了扬州的虚实,西凉铁骑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
袁术深以为然,连忙去迎接董卓。
董卓知道了此事,原本还想大发雷霆,却被自己的谋士李儒劝阻了。
冷静下来的董卓扭了扭脖子,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弯弯?
一想到这里是袁术的地盘,还要仰仗他的帮忙,董卓语气就不一样了,连连夸奖袁术识大体。
两边都很满意。
寿春城。
刘可率领四万东阳军前来支援,使得寿春的大军达到了八万。
听闻赵云等人粉碎了袁术的进攻计划,刘可重重地嘉奖了他们。
与袁术正面交战不可怕,但是他要是下定决心当一个搅屎棍,你还真拿他没办法。
比如说,专门破坏九江郡的农作物,以及水利工程之类的。
而且,九江郡其他县城的防御也很薄弱。
考虑到本土作战的种种拘束,刘可决定主动出击。
这一举动,吓坏了刚刚加入的刘晔,他赶忙劝阻道:“主公,董钟颖的十万西凉铁骑就驻扎在汝南,目前已经与袁公路合兵一处,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五万,我等只有七万人马啊!”
因为寿春城肯定要留一万人马驻守,真正能够出战的只有七万。
“子扬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陈群笑道。
跟随鲁肃锻炼了一段时间后,陈群越来越成熟了,此次他作为后勤官出战,负责一切粮食辎重。
刘晔比陈群大了七八岁,但是两人学识渊博,很快就鬼混到了一起,成为了忘年交。
“朝廷大军土鸡瓦狗罢了!”典韦冷哼一声道。
更何况是袁术率领的朝廷大军,简直就跟笑话一样!
刘晔无奈地摇了摇头,是扬州太膨胀了吗?自己怎么感觉很难融入他们。
“子扬多虑了,我军以一挡五不是问题。”郭嘉道。
就连大名鼎鼎的郭奉孝都这么说,这下子刘晔也收起了劝阻的心思,打算全程观看。
就让大家拭目以待吧。
这一次行动,刘可竟然把陈留王和万年公主都带在了身边。
其实这是刘协主动要求的,因为他认为,正是因为东阳侯庇护了他,才招来朝廷大军,所以在关键时刻,只要他站出来,一定能挽救扬州。
“皇兄,一定要如此吗?”万年公主委屈得快哭了。
“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就让整个扬州生灵涂炭,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刘协攥紧拳头道,如果能活着,谁会想去死呢。
此战因他而起,怎么能置之度外呢?
“东阳侯,若事不可为,请您一定要保全舍妹!”刘协诚恳地拱手道。
此刻他哪里有一点王爷的模样,只不过是一个疼爱妹妹的哥哥罢了。
“放心吧,董钟颖连黄巾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对手?殿下多虑了。”刘可安慰道。
“对啊,听说董钟颖还是一个胖子!”万年公主补充道。
刘协哭笑不得,打仗这种事,和胖子一点关系也没有好不好。
难道长的帅,就一定赢?
刘可默默地处理着公务,万年公主在一旁替他磨墨,小小的年纪却非常地认真。
“东阳侯,你一直这样坐着,不累吗?”万年公主好奇道。
如果是她的父皇,每处理十分钟公文就休息一个小时,有时候干脆丢给了张让处理。
刘协肃然起敬,东阳侯真是勤政爱民啊,父皇若是有东阳侯的十分之一勤勉,大汉江山也不至于落魄到如此地步。
其实刘可一点也不累,他批改的公文,都是经过挑选的。而且他脑子灵活,处理问题总是一分钟就能抓住紧要之处,所以每天只有两三个时辰的工作量。
1...282930313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