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园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幸好当时他们距离美洲海岸已经不远了,沿线也能见到一些大大小的海岛,所以他们在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停留了几天,等到修好了船后这才再次启航,最终到达美洲时,他们也激动的又叫又跳。
不过到达美洲仅仅是个开始,因为他们很快遇到了美洲土人的攻击,说来也是钱达海他们倒霉,美洲的土人分为许多的部落,有些部落比较温和,一般不会轻易的进攻别人,有些部落却十分暴躁,见到外人不由分说就会动手,钱达海他们就遇到了第二种。
而在与土人的争斗中,他们也再次损失了两个人,但因为武器上的先进性,使得他们在与土人的争斗中占尽了便宜,甚至还一度杀进部落的驻扎地,但他们毕竟人少,所以也不敢离海岸太远,只是报复一番后就驾船离开了……
张纵将钱达海的经历记录下来后,然后又与婉儿一起讨论整理,最终决定用写小说的手法,将一些经历夸张了一些,使得矛盾冲突更加激烈,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的饱满,人物性格也更加鲜明,最后一本《钱船长历险记》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钱船长历险记》
一片肥沃的土壤被翻开,里面的杂草也被婉儿捡了出去,随后张纵用耙子把大块的土壤打碎,并且将土地平整好,这才拿起旁边的一个小袋子,然后把里面圆圆扁扁的种子小心翼翼的种下去。
这些辣椒种子都是张纵与婉儿一颗颗剥出来的,剩下的辣椒皮剁碎了,做了一碗辣椒油,张纵也没做复杂的菜,只是做了一碗热乎乎的羊肉烩面,然后加上辣椒油吃了个大汗淋漓,简直太痛快了。
现在张纵只想让这些辣椒快点长大,在冬天之前应该能收获一批辣椒,不过他也留了心眼,辣椒并没有完全种下去,而是分成两批,如果今天没有种成功,那么明年他还有机会。
与辣椒类似的还有玉米和土豆,这两种高产作物是钱达海去美洲的主要目标,所以这次也运回来不少,比如玉米就有两大车,土豆的数量本来更多,但这东西在海上容易坏,特别是在潮湿的气候下容易发芽,所以在海上损失了许多土豆,剩下的土豆送到京城时,大都也已经发芽了,不过也正好用来栽种。
这些玉米和土豆分成两份,一份由司农寺在北苑种植,另一份则交给李弘的东宫来负责,张纵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不过对于这批玉米和土豆,张纵却十分的小心。
明面上看,张纵将这些玉米和土豆全都种在了芙蓉苑的一个花圃里,这个花圃土地肥沃,只要清理出来就是很好的农田,而且有专门的人看管,似乎也不用担心安全的问题。
但是张纵依然不放心,所以在私下里,他也偷偷将一批土豆与玉米的种子带了出来,然后分成几份,秘密的种在了别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只有他自己知道,甚至连李弘也只知道张纵有这个计划,但却不清楚种植的具体位置,这也极大的增加了保密性。
“世兄书印好了!”就在张纵刚把辣椒种下去,忽然只见薛绍从芙蓉苑那边的月亮门飞奔而来叫道,手中也挥舞着一本厚厚的书。
“拿来我看!”张纵闻言也立刻激动的道。
薛绍立刻把书递给张纵,而张纵也一眼就看到了书面上的《钱船长历险记》六个大字,这正是他根据钱达海的经历写成的小说,前段时间交给印书局印刷,现在总算是出样书了。
张纵接过书立刻翻开书页,一股熟悉的墨香立刻飘了出来,书中的排版也十分精美,当初他献上活字印刷的办法后,朝廷很快就开办了印书局,专门负责书籍的印刷,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十分的成熟,使得书籍的价格一降再降,许多读书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缺书看了。
“不错不错,暂时还没有找到错别字,而且我要求的插画也做到了,也算是十分难得了!”张纵边看边点头道,他仿照后世的经验,在小说是加入了一些插画,从而让人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这对印书局来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现在看来看他们完成的不错。
“那当然,本来印书局还嫌咱们的书太麻烦,本来不想接,不过后来我报出世兄你的名字,他们立刻就答应下来,而且还十分用心的提前给咱们安排好,毕竟要不是世兄,这世上根本不会有什么印书局!”薛绍说到最后也十分得意的道。
“印书局现在的活很多吗?”张纵闻言也好奇的问了一句,印书的事他本来想自己去办的,但是薛绍知道后,却抢着去做,并不是他闲的发慌,而是想趁机把《钱船长历险记》先睹为快。
“很多,世兄你也知道,读书人都有一个臭毛病,那就是喜欢著书立说,以前光靠抄书一来太慢,二来太贵,就算是贵族也请不起太多的人帮自己抄书,但面就不一样了,印书局一天就能印刷成千上万本书,价格更是低的要命,所以不少人都抢着把自己的诗文编纂成册,送到印书局去印刷,所以印书局那边也根本忙不过来。”薛绍笑着介绍道。
自从印书局成立后,除了按照朝廷的要求印刷了许多儒家经典、农书、历书外,也开始承接一些私人的印书要求,这也为印书局带来大量的收入,使得印书局不但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能上缴大笔的收入,成为皇家的财源之一。
说起来在后世时,张纵记得在他还未成年时,社会时曾经兴起一股出书风,无论是商人、明星还是官员,都喜欢出一两本书傍身,虽然这些书大都是由枪手代写的,但并不能影响他们的兴致。
相比后世,大唐这个时代的精英却几乎全都是读书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出自儒家,哪怕是舞刀弄枪的武将,也大多熟读兵书,甚至有些文武双全的人,上马提枪杀敌,下马捉笔写诗,大唐的许多边塞诗就是出自武将之手。
这些儒家出身的读书人对著书立说的**远超后世那些附庸风雅的商人之流,所以在印书局接受私人印书后,许多人就把自己珍藏的诗文拿出来,印刷成册后四处读人,当然绝大部分人的诗文都是一言难尽,但依然无法打消他们印书的热情。
张纵把书大概的翻了一遍,随后再次向薛绍问道:“只有一本样书吗?”
“不是,样书本来有三本,但刚才在路上我遇到光顺和李旦,被他们给抢走了两本,我娘之前还说要一本,估计等下我得再去印书局要几本。”薛绍这时也一脸无奈的道,这本《钱船长历险记》写的十分精彩,而且又与最热的航海有关,再加上故事写的引人入胜,连他这个不怎么看书的人都想收藏几本。
张纵闻言也是微微一笑,李光顺是狂热的海洋迷,李旦本来就是个书痴,所以他们两个肯定不会放过这本书,不过从这两人与薛绍的反应的来看,这本书还是很成功的,这也意味着接下来他的计划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第二百四十七章 书店的规划
“新书上市,抵达美洲的钱达海船长亲口讲述,万丈巨浪之下的船队逃生,海中巨鲸的生死相搏,一切尽在《钱船长历险记》……”
书店的门口,一个小伙计正在卖力的吆喝着,不时有人好奇的进到书店买上一本,一边走一边翻上几页,刚开始也许并不怎么在意,但是看了开头之后,许多人也会露出惊讶之色。
“世兄,这书房的生意看起来好像不太行啊?”薛绍坐在书房对面的酒楼上,一直打量着书店中进出的人流,但脸上却露出不太满意的神色,因为这个书房是他和张纵合作开的,主要就算是卖《钱船长历险记》,只是从今天开业的情况来看,却并不怎么火爆。
“别着急啊,今天才刚开业,许多人都没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字,再加上写书的又不是什么名人,所以自然买者不多,但我相信过上几天,等到这本书的口碑传出去后,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张纵微笑着开口道。
这本《钱船队历险记》是张纵和婉儿共同写的,但张纵不愿意署自己的名字,毕竟在这个时代,传奇小说依然是不登大雅之堂,所以他干脆就把署名权交给婉儿,结果婉儿就以她的姓“上官”为笔名,署在了这本书上。
“世兄你这么有信心?”薛绍却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这次他和张纵合作的意义很不一样,因为以前都是张纵与薛家合作,而这次的书店却是张纵与薛绍自己合作,连开店的钱都是薛绍自己的私房钱,所以他对这桩生意也十分上心,如果赚了钱,那他就不必担心日后没有钱花了。
“你也看过这本书了,难道你不觉得书中的故事很精彩?”张纵却是笑着向薛绍反问道。
对于《钱船长历险记》这本书的质量,张纵一点也不担心,大唐这个时代的文化娱乐都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特别是小说也只是刚开始发展,民间的所谓传奇故事也大多十分粗糙,远无法与后世的小说相比,这也是城阳长公主等人为什么会那么喜欢他那些武侠小说的原因。
而《钱船长历险记》这本书,正是张纵和婉儿仿照后世小说的形式写成的,而且通过薛绍与李旦、李光顺等人的反馈来看,这本书也的确十分成功,甚至一连几天他们都在讨论书中的剧情,连上课都是如此,为此还挨了几位学士的训斥。
“当然精彩,可是世兄你为何不把故事写完?”薛绍闻言立刻点头,但随即又有些不解的问道。
现在发行的书只是历险记的上册,讲述了钱达海从泉州出发,一路艰难险阻到达美洲的经历,至于他们在美洲如何寻找种子,以及最后如何归来的经历,张纵决定放在后面的两本书中,也就是说,这本书其实是分为上、中、下三册。
“当然不能写完,一个精彩的故事,自然不能轻易的全都讲出来,而是要留下悬念,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其实这第一本书挣不挣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名气打出去,日后再推第二本、第三本,那时才是真正挣钱的时候!”张纵笑着解释道,做为一个后世人,他对这种营销手段简直太熟悉了。
“有道理!”薛绍也不笨,听完后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
“对了,世兄你以前的那些故事也同样精彩,日后你会不会拿出来印刷成本?”薛绍这时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于是再次追问道。
“这个……”张纵听后沉思了片刻,随后这才开口道,“之前写的许多书稿都被太平搞丢了,后来我和婉儿也只是补充了一小部分,并不怎么完整,而且那些书的故事都太长,需要印刷许多本书籍,我现在暂时还没想好是不是要用它们来挣钱。”
张纵其实并不打算将那些武侠故事拿来挣钱,一来他不太喜欢抄袭别人的文章,以前写出来也主要是为了自娱自乐,而不是为自己获利,另外那些故事中有些尺度并不适合大唐这个时代,他也担心日后可能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那可太可惜了,如果能把那些故事印刷出来的话,咱们的书房肯定会被买书的人给挤塌的!”薛绍也听出了张纵的话外之意,当下也有些遗憾的道。
“你也别光想着靠我来写书,而且以后我恐怕也没时间和精力写太多的书,反倒是婉儿对写东西的兴趣很大,另外你也可以物色一下有这方面专长的人,比如有人写出了精彩的故事,那咱们就把他的书买下来,然后印刷成册放在店中出售,等到这样的人多了,咱们的书店也就不怕没有书卖了!”张纵再次向薛绍解释了自己的计划道。
“这个办法好,可是除了婉儿外,咱们该怎么找这方面的人材啊?”薛绍先是一喜,随即又皱起眉头问道。
“这个简单,明天就让人在书店门口贴个告示,就说书店收购类似《钱船长历险记》的文稿,不要怕花钱,开的价格高一点,到时肯定能吸引不少人,而且这些人想要写故事的话,就必须知道《钱船长历险记》里讲的是什么故事,到时他们肯定也会买书,会让更多的人看咱们的书。”张纵兴致勃勃的再次道。
“好办法,等下我就让人去办!”薛绍闻言也是抚掌大笑道,他对书店的经营并没有任何经验,一切都是张纵在掌握大局,不过张纵没有时间管理书店,所以他就负责具体的事务,两人也算是分工合作。
聊了一会书店的事,张纵与薛绍又一起吃了个饭,随后两人这才结伴离开了酒楼,这里距离芙蓉苑并不远,所以他们也没坐马车,而是直接走了回去。
不过就在张纵与薛绍快要到芙蓉苑时,却忽然只见一队金吾卫行色匆匆的跑了过去,刚开始两人还没在意,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紧接着又有几队金吾卫出现在街头,甚至勒令街道上的百姓立刻回家,京城将要紧急戒严!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吐蕃使团
“什么情况?”看着周围严阵以待的金吾卫,以及身边匆忙离去的百姓,张纵与薛绍也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无缘无故的怎么忽然要戒严整条街道?
“我去打听一下!”薛绍说完就迈步走了过去,然后找了个金吾卫的军官报上自己的身份,对方也立刻变得十分客气,随后薛绍与对方聊了几句后,这才气呼呼的走了过来。
“怎么了?”张纵看到薛绍生气的模样也不禁问道。
“真是岂有此理,不过是吐蕃使团入城,结果朝廷竟然让人戒严了整条街道,说是使团要去芙蓉苑见弘表哥!”薛绍气呼呼的回答道。
“吐蕃使团?他们怎么来了,咱们大唐不是还和他们一直处于交战状态吗?”张纵闻言也不由得露出尺度的表情。
这些年吐蕃的实力膨胀很快,一直想要冲下高原杀进西域,甚至他们已经控制了原来的吐谷浑地区,与大唐在那边的驻军时不时发生冲突,甚至发生小规模的战争,所以张纵也没想到吐蕃会在这个时候派使团来。
“世兄有所不知,咱们与吐蕃虽然冲突不断,但表面上的邦交并没有断,甚至吐蕃赞普还一直想与我大唐皇室联姻,不过除了当初的文成公主外,我大唐并不愿意与吐蕃联姻,甚至之前吐蕃还多次想要求娶太平,不过都被陛下拒绝了。”薛绍开口解释道。
“吐蕃人狼子野心,而且风俗野蛮,丈夫死了,妻子就要嫁给儿子或丈夫的兄弟,如果大唐的公主嫁过去,恐怕也是一桩人伦悲剧!”张纵闻言也是摇了摇头道,文成公主虽然伟大,但却依然是一桩悲剧的政治婚姻,哪怕他不喜欢太平,也不希望她嫁到吐蕃那种地方。
薛绍闻言也是点了点头,随即又再次气道:“就是如此,不过我也想不明白朝廷是怎么想的,既然都与吐蕃打成那样了,为何又要如此隆重的接见吐蕃的使团?”
“他们不是要去见太子吗,咱们也去芙蓉苑,看看这帮吐蕃人到底为何而来?”张纵想了想立刻开口道,本来他和薛绍就准备回家,现在刚好顺路。
薛绍也对吐蕃使团的来意十分好奇,所以也立刻答应,当即两人加快速度直到芙蓉苑,结果发现芙蓉苑的几个出入口都戒严了,幸好张纵家里与芙蓉苑本来就是通的,所以他们两人也先回家,然后从家里的月亮门进到苑中。
平时张纵和薛绍两人可以随时去见李弘,但这次却在距离大殿不远处被拦了下来,因为当他们赶到时,李弘正在大殿中接见吐蕃使节,所以这时也根本没办法接见他们,无奈之下,两人只得转身离开。
“先生!表哥!你们不是去书店了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正在这时,忽然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问道,当张纵抬头时,却发现李旦正快步向他们走来。
“表弟你在这里太好了,刚才吐蕃使团来了,你有没有接到什么最新的消息?”薛绍看到李旦也立刻高兴的上前问道。
“原来你们也是为了吐蕃使团来的,不过你们可问错人了,我也是刚接到消息,所以就想跑来看看热闹。”李旦闻言也双手一摊无奈的道,他也只知道吐蕃使团来了,但至于其它的就一无所知了。
“那算了,咱们找个地方坐一下,估计等下弘表哥他接见过使团后就会见咱们,到时咱们向他打听一下就知道了。”薛绍当即开口提议道。
张纵和李旦也都点头同意,随后就准备离开这里,不过就在这时,却忽然又听到一个惊喜的声音叫道:“先生!四叔你们怎么在这里?”
张纵三人闻言扭头看去,却看到李光顺从大殿的方向走来,看他的样子,似乎刚从大殿里出来。
“光顺你怎么在大殿里?”薛绍看到李光顺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他们三个都被挡在外面,可是为何李光顺会从里面走出来?
“大伯让我去的啊,说是让我见一见吐蕃人的使团,但这帮吐蕃人真的好臭,听说他们一辈子都不怎么洗澡,简直能把人熏死!”李光顺一脸理所应当的表情回答道,最后还不忘吐槽一下吐蕃人。
“怎么可能,大哥连我都没叫,为何要单独叫上你?”李旦闻言也惊讶的叫出声道,他也是无意间听说吐蕃人到来的消息,换句话说,李弘事先并没有通知他,但为何会叫上李光顺。
“我……我也不知道,今天我本来没事,就在芙蓉苑里乱逛,结果忽然就接到大伯的通知,让我来大殿接见使团,所以我就去了。”李光顺这时一脸无辜的回答道,他根本没想那么多,而且只是吐蕃使团而已,他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