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龙门护卫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郭徐辉
刘雪父母派来的人告诉沈亮,不管他有什么条件,都可以随便提。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满足沈亮的,在刘雪的父母看来,无非就是给沈亮一些经济补偿。他们都是很成功的商人,所以想问题也是以商人的角度去看的。
沈亮并没有提出他的要求,而是一直看着坐在角落里的父亲沈军。虽然才过去短短几个小时,沈军却一下子显得苍老了不少。他对沈亮是哟亏欠的,这些年一直在忙村里的事。沈军很少在家待着,基本都是天不亮就出门,后半夜才回家。
这样的作息时间,沈军一共保持了三十余年。就算是沈亮过生日,也只能受到沈军的一条信息而已。在沈亮眼里,父亲就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家长。小时候他最希望的就是沈军在家陪他,所以他希望村委不再有那么多事要忙。
沈军轻轻叹了口气,看到儿子沈亮现在的样子。他心里也特别不是滋味,先不说这次的事。就拿之前发生的事来说,已经对沈亮造成了很深的影响。沈亮来工地上陪着沈军,就已经证明他对那件事的态度了。
在村委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得罪人的事。不管怎么说工作还是要继续,所以沈军就得罪了村里的几个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得罪他们了,前几次都没有什么动静。只可惜这一次不一样了,如果这次的事办成了,那几个人就要伤筋动骨了。
一切尽在沈军的掌握之中,上面领导找沈军谈话,有人举报他在一些项目中吃回扣。利用职务之便谋取暴利,故意为难商家影响其正常生产。
这一条条一件件的,随便一条拿出来都够沈军喝一壶的。但是沈军为心无愧,所以他不怕有人举报他。但是这次的事情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对方已经不是隐藏在暗处跟他较劲了。而是直接找上门来,威胁沈军停止某些项目,不然后果自负。
沈军也不是别吓大的,根本没有理会他们的话。没想到后来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让沈军不得不离开沈家庄,躲在了工地上。妻子一个人在家沈军不放心,经常会让儿子沈亮回家里看看。幸好那些人还有良心,并没有为难沈军的妻子。
刘雪:“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能做到的我一定帮你办了。”
沈亮:“我想请你帮帮我爸,让他可以早点儿回我们庄。”
刘雪闻言一愣,随后把目光放在了旁边那个青年身上。青年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病房。既然是想要帮忙,那就必须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从一开始刘雪就不担心沈亮会提出要钱,第一是刘雪家不缺钱,第二是她了解沈亮,他是一个特别倔强的男生。
就像当初那场迎新晚会一样,明知道很多事一个人完不成,沈亮依然倔强的想要去尝试。这也是刘雪最欣赏沈亮的地方,不过欣赏归欣赏,刘雪对沈亮也只是有些好感而已。
刘雪离开了病房,刚才的她也受到了惊吓,现在要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沈亮本来要送送刘雪的,后来被沈军给拦住了,许风代替沈亮送刘雪到了病房门口。刘雪掏出一个信封递给许风,小声说道:“这算是任务的酬劳。”
许风毫不客气的接过了信封,就算沈家父子再悲催,许风该收钱还是要收的。更何况刘雪家并不缺钱,收一点儿劳务费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在许风跟沈军等在病房门口时,许风就已经接到了王琳发来的信息。一个叫刘雪的女孩发布了一个任务,不需要许风做别的,只要陪在沈家父子身边就行。如果沈家父子分开了,那就跟着沈亮。
许风不管任务里的其他因素,只要他护卫的当事人完好就行。也正因为如此,刚才许风才会替沈亮感到一丝不值,单凭内心去做事换来的还是冷冰冰的交易,不知道如果让沈亮知道会是怎样。





龙门护卫 0153,沈家庄
沈家庄,位于中州市市南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沈家庄是一个很落后的小村庄。全庄不到三百户人家,每个人的平均年收入不超多四位数。在当时整个中州市来说,沈家庄都属于最落后的几个村庄之一。
这种现象一直到一个男人的出现,他改变了大家的固有思维,改变了全村年轻人的许多想法。大胆创新勇于创业,这个男人带领全村人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虽然历尽千辛,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好。
沈家庄大力发展经济四十余年,从当初的一个落后村庄,一跃成为豫省百强村之列。并且名次一年比一年上升,已经从当初的九十多名升到了五十多名。
村民们的生活好了,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整个村子也是近几年重新规划过得,由村委出钱给大家新建的房子。每户一栋房子,车库前后绿化一应俱全。以前沈家庄旁边几个村都比他们村好,现在刚好风水轮流转。
沈家庄人不会忘记,当年娶了媳妇有多么困难。双方一见面,先不问你是做什么的,只要对方听到沈家庄三个字,马上转身就走,连头都不带回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沈家庄的确太穷了,闺女出嫁和儿子娶媳妇都是一大难题。
很多人怕娶一个沈家庄的儿媳妇,到最后再被儿媳妇的娘家给拖垮。也有很多人坚决不让自家闺女嫁进沈家庄,免得以后闺女受了委屈。
风水轮流转,自从那个男人回到村子之后。村子里的气氛就变了,变得跟以前截然不同了。大家一起齐心协力的发展经济,不管吃再多苦受再多罪也值得。因为他们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自己家的孩子和子孙后代。
当沈家庄第一次挤进百强村的时候,全村很多人放起了鞭炮,大肆庆祝了三天。在村子里摆起了流水席,请外村的亲朋好友前来庆祝。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沈家庄颠覆了之前在那些人心目中的形象。
想娶沈家庄闺女的媒人踏破了很多人家的门槛,想嫁给沈家庄小伙的姑娘不要礼金还要倒贴。那个男人又一次显示出了沈家庄人的与众不同,以村委的名义发出了一份声明。不仅鼓励沈家庄人走出去,也鼓励更多的人来沈家庄生活。
常住人口一万,流动人口三万。一个看上去不大的小村庄,竟然容纳了三万多个工人。这一点儿很多人没有想到,除了那个当初带领沈家庄脱贫致富的人。
沈军,沈家庄人,现年五十岁。高中毕业后回到沈家庄,因为父辈和当时的老书记是至交,所以他接受了老书记的嘱托,进入沈家庄村委工作。只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沈军心里一直有道坎,不管时间怎么转变,他总是过不去那道坎。就像当年在老书记临终之时承诺的那样,沈军说过要把沈家庄搞好,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没有阻挡沈军前进的脚步。
三十余年的青春,人生最美好的三十年,沈军奉献给了沈家庄。为了延续老书记的遗愿,他扛起了那份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老书记没有去世之前,他就已经在村里搞了一些实验性的创业项目。只可惜当时的条件太差,很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去做,老书记就去世了。
沈军接过老书记手里的接力棒,不过他跟老书记的想法不同。老书记一心想要发展农业,想要在农作物上多下点儿心思。因为在当时来说,种地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但是沈军不一样,他是全庄唯一的高中生。
他了解到的知识面跟大家不同,所以他做事情的大局观比一般人强很多。刚开始提出修建工业园时,全庄没有一个人支持沈军,就连沈军的本家亲戚也投了反对票。他们不知道沈军想干什么,但是他们清楚沈军干了之后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把那些荒弃的土地利用起来,建设一片专门为工厂生产预留的地方。这个想法在当时来说太超前了,别说是中州市,就算整个豫省都没有这样的先例。而且对于当时的现状来说,更多的人还是愿意守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
村民们不同意事情就只能暂停,但是沈军的想法不变,想要继续下去的决心也没有变。从那天开始,沈军就挨家挨户的去做工作,挨家挨户的讲发展经济的好处。但是那时村民们都不懂,谁也不愿意听沈军在哪儿说一些有的没的。
沈军碰过不少壁,甚至有很多村民闭门不见,走在路上看到沈军就绕道。不过他们也的确也低估了沈军的毅力了,为了做通村民们的工作,沈军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沈家庄的每家每户沈军都去了三四次,有的甚至去了六七次。
其实事情并没有村民们想的那么严重,沈军只是想利用哪一些闲置的土地。在上面建设一些厂房,然后规划成一个专门为工厂预留的地方。但是当时豫省的工厂很少,整个中州市的工厂用两只手就能数过来。
沈军做的计划是一系列的,建造厂房只是万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工厂建起来之后,沈军请来了国内知名大企业的技术人员。来给他们讲解一些机器设备的运用,以及后期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第一批接受培训的人,就是工厂占地的所有者。有了技术和设备,接下俩便是跑订单了。没有订单工厂就无法运作,看到花了那么多钱买来的设备没机会使用。村民们再一次表示了他们的不满,几十号人堵在了沈军的家门口。
三年时间,沈军在众人面前立下军令状。大家只要给他三年时间,他一定还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沈家庄。
没有人知道沈军那三年是怎么过来的,扛着一个装满衣服的背包,提着一袋足以支撑十天半个月的口粮,沈军开始了跑订单的生活。他虽然是高中毕业,但是跑订单这种事从来没见别人干过。
对于沈军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那三年的昏暗生活了。身上的钱花光了,就去帮人家干点儿活儿换一张车票,带去的口粮吃光了,就去饭店给人家端盘子洗碗来换取一口饭吃。渴了就喝水管里的水,困了就躺在马路边睡上一觉。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军的发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一张张订单飞回到沈家庄,第一台机器运转了起来,接着是第二台,第三台,一个完成的加工车间运作了起来。第一年的下半年,沈家庄成为全省第一个拥有一家工厂的村庄。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沈军带领着村里十几个同龄人出去跑订单。手把手的教他们怎么跟客户打交道,成立了业务部,后续把公司的其他部门也都给健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沈家庄的公司越来越多。
从当初的一家公司几间厂房,发展到现在的四个工业园。沈家庄也一跃成为了豫省的百强村,沈家庄人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前提起沈家庄,很多人都会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现在提起沈家庄,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沈军在村委的三十余年,已经把村委的每个职务做过好几遍了。从当初的老书记跟班,到后来的会计,村长,村书记。沈军的每一次升职都需要全民投票,不过没有那一次获得过全票的。总会有一小部分人投反对票,那一点儿也影响不到沈军的连任。
别说在沈家庄,就算是整个市南区,整个中州市。只要是在体制里待过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听说过沈军的名字。因为他参加工作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长到连市长见了他都要主动跟他打招呼了。因为现在的中州市长,便是从当年的市南区升上去的。沈军和他打了十几年的交道,已经算得上真正的老交情了。
其实沈军有很多升职的机会,到区里或者市里工作。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会有更好的施展平台。前后有三次直接升职的机会,都被沈军给放弃了。别看沈军浑身散发着浓厚的书生气,他这个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倔脾气。
一旦认定的事死不回头,当初不愿意离开沈家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沈军的父母。沈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当时的父母已经七十多岁了,沈军一直奉行父母在不远行的原则,说什么都不肯离开沈家庄半步。
第一次机会是去部队,当时沈家庄有一支驻军,后来搬到了别的地方。当时的沈军是民兵连长,深受部队首长的青睐。部队首长点名想让沈军跟他们一起走,沈军给出的答复也很痛快,父母在不远行。
时隔三年之后,三十五岁的沈军遇到了第二次离开沈家庄的机会。到区里负责全区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区书记亲自点的将。就在所有人都在准备给沈军送行的时候,沈军跑到了区书记的办公室里,说出了同样的一句话。
第三次机会到来的时候,已经是八年以后了。当时的沈军已经四十三岁了,沈亮都已经上了初中了,沈军的父母也都离开了人世。按理说他么有什么牵挂了,应该会服从上级的命令。只可惜大家都想错了,这次沈军依然拒绝了。
不过这次的理由跟上两次不同,沈军已经离不开沈家庄了。此时的沈家庄就好比一个孩子,从十月怀胎到一天天长大,沈军既是孩子的父亲也是孩子的母亲,现在已经到了孩子最为关键的时刻了,沈军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抛下孩子不管呢。
许风轻轻拍了拍沈军的后背,沈军突然从回忆里回到了现实。看了一眼躺在病床上的沈亮,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他其实是在责怪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对错已经不重要了,只是他亏欠家人的太多太多,多到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龙门护卫 0154,当年的往事
把沈军逼到这份上的人,叫沈涛,沈家庄人,和沈军同岁。二人从小一块儿长大,关系一直都很好。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同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沈军回村子进了村委,沈涛选择了去部队历练。
沈涛,外号沈大胆,在沈家庄工业园里开了一家大型超市。十几年前就从部队转业了,回到家乡干起了超市的生意。在沈军的帮助下跟银行贷了款,不出三年就还清了贷款,还在中州最繁华的地段买了一套房子。
在很多人眼里,沈涛和沈军就像一对儿亲兄弟似得。但至少他们俩心里清楚,他们的关系早就变得支离破碎了。
跟着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还有一个人,那是一个女孩,叫吴敏。吴敏不是沈家庄人,是隔壁吴家庄的。不过吴敏的外公是沈家庄人,所以她经常到沈家庄玩儿。后来就认识了沈军和沈涛,总喜欢跟在他俩屁股后面。
随着一天天的长大,沈军和沈涛变成了帅小伙,而吴敏也出落成了漂亮的大姑娘。平日里沈军话很少,沈涛却是整天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吴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沈涛产生了好感,每天沈涛都会给吴敏买好吃的。
有时候身上没钱,沈涛就会私底下跟沈军借钱。沈军本来就是个实在人,也从来不计较这些。虽然沈涛借钱从来没有还过,但是那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就算后来因为钱被家人揍了一顿,沈军也没有记恨沈涛。
再后来三个人一起高中毕业了,在那个年代里。女孩子能上到高中就已经很不错了,接下里自然就该嫁人了。沈涛一直承诺要娶吴敏,但是高中毕业后他却选择了去当兵。因为当时刚好有个名额,沈涛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其实沈涛并不知道,那个去部队的名额是沈军的。当时在沈家庄有支驻军,在沈家庄待了五六年。平时他们三个没事总喜欢去看热闹,一来二去也就跟驻军里的几个军官混熟了,再后来沈军成了民兵连长,配合驻军训练民兵。
在部队离开之前,那支部队的二号人物单独把沈军叫了过去。他想让沈军跟他走,做他的警卫员。只可惜沈军选择了留在沈家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他一直奉行父母在不远行的原则。另外一个就是因为那个承诺,那时他刚答应老书记要去村委工作。
沈军没有去部队,但是他推荐了沈涛。在部队首长的印象里,沈涛基本就排不上号。但是沈军极力向首长推荐沈涛,最后沈涛的确获得了去部队的名额。但是他总认为是靠自己的本事去的,从来没想过去部队跟沈军有任何关系。
沈涛去部队的时候,他跟吴敏的恋爱关系已经公开了。很多人都挺看好他们俩的,在当年的沈家庄里,除了沈军就数沈涛最优秀了。学习好脑子转的快,平日里没少带吴敏去市里玩儿。在沈涛甜言蜜语的攻势下,吴敏在沈涛去部队的前一晚把一切都给了沈涛。
吴敏相信了沈涛的话,他说让她等他三年。吴敏谁的话也不听,除了在家里帮父母干活之外,更多的时候就是在等沈涛的信。那个时候村里根本没有电话,想跟家里联系都是写信。三年里吴敏给沈涛写了上千封信,只不过沈涛回给她的不过百封。
沈涛去了部队,沈军进了沈家庄村委,吴敏进了吴家庄小学。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往年老兵复员的那几天里,吴敏专门跟学校请了假,每天一大早就在村口等着,一直到天黑之后才肯回家。
沈军每天从村口经过时,都能看到站在村口的吴敏。自从吴敏跟沈涛确立了恋爱关系,沈军就很少跟吴敏说话了。虽然很多次吴敏都主动跟他说话,沈军也只是点头或者摇头来回应吴敏。因为在此之前沈涛提醒过沈军,让他离吴敏远点儿。
虽然沈军不知道沈涛为什么这么说,但是他本来对吴敏就没有什么想法。只不过从小一起长大,沈军一直把吴敏当做妹妹来看。只可惜他根本就不知道,其实吴敏一开始喜欢的人是他而不是沈涛。
那些天吴敏就像着了魔似得,每天去村口等沈涛回来。每次都失望而归,第二天一早继续在村口守着。
那天下午,沈军从区里开会回来,脸色看上去有些难看。因为他收到一封信,信是沈涛从部队寄回来的。里面一共有两页内容,一页是给沈军的,另一页是给吴敏的。
跟之前的传言一样,沈涛留在了部队。他在信里跟吴敏分了手,并让沈军帮忙照顾吴敏。吴敏看到信后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回到家后生了一场大病。那些天沈军一直陪着吴敏,足足折腾了一个多月。
吴敏因此而瘦了一圈,脸色苍白双眼无神,沈军专门带吴敏去了趟医院。医生给出的结论很简单,吴敏只是因为过度悲伤而引起的暂时性食欲不振。那段时间吴敏什么东西都不吃,最后没办法了沈军只能喂吴敏吃一些稀饭。
吴敏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刚开始沈军瞒着他们,只是说吴敏得了一点儿小病。后来实在瞒不住了,许风只能对吴敏的父母实话实说了。吴敏的父母倒是比较开明,二话不说就把吴敏交给了沈军照顾。
就是在那短时间里,沈军第一次跟吴敏单独接触了这么长时间。当初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每次沈涛邀请吴敏出去玩儿,吴敏都会喊上沈军。只不过那时的沈军是个榆木脑袋,每次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吴敏。
一次两次的吴敏还会继续邀请沈军,后来次数真的太多太多了,吴敏也就放弃了邀请沈军想法。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吴敏才真正开始对沈涛产生好感的。
后来吴敏嫁给了沈军,原因是她听说沈涛结婚了。对象家是部队里的领导,好像是在沈涛去部队的第二年就好上了,只不过当时的条件不允许,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办的婚事。
沈军也的确喜欢上了吴敏,温柔善良贤惠勤劳,沈军对吴敏是越来越喜欢了。而吴敏也是心甘情愿的嫁给了沈军,她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就那样嫁给了沈军。但是吴敏心里很清楚,沈军一定不会像沈涛那样。
沈军家条件不好,吴敏嫁过去后吃了不少苦头。家里有十几亩地,以前都是由沈军的父母在种,后来父母跟沈军分了家,分给沈军六七亩地。后来吴敏又撑爆了几亩,加起来还是十几亩地。
为了支持沈军的工作,吴敏辞去了原本比沈军工资高的工作。回到沈家庄做了一个家庭主妇,每天忙住着他们家那十几亩地。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原本细皮嫩肉的吴敏每天在地里风吹日晒的,很快就变老了不少。
沈军每天在村里忙活,很少有时间去地里干活。就算真的有时间了,去地里也干不了多长时间,听到村委大喇叭里的广播,沈军就会马上丢掉手里的锄头回村委去了。
沈军对吴敏很好,但是吴敏依然吃了不少的苦。在刚结婚的前两年,沈军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地里全都是吴敏一个人在忙。沈军不但帮不上忙,平时还会带一些领导在家里吃饭。每次都要拿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到最后自己却吃的很差。
吴敏一直都很支持沈军的工作,从来不去计较沈军到底有多忙。每天除了地里就是家里,吴敏从一个基本不下地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村妇女。在许多同学的眼里,吴敏嫁给沈军就是在作践自己。
但是吴敏不这么想,她之所以看上沈军,就是冲着沈军的人品去的。不为钱不为名,图的就是沈军这个人。
结婚第三年吴敏怀了身孕,沈军忙脱不开身,吴敏的母亲来沈家庄陪着吴敏。一直到孩子出生,沈军都没能陪着吴敏身边。
一对龙凤胎,在当时的沈家庄来说,生龙凤胎的几率比中彩票还难。在那家医院生产的当天,医院好多医生都过来凑起了热闹。在他们医院的记录上,龙凤胎的数量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沈军是幸运的,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人自有好报。
只是他没有想到,沈涛在这时给他们寄来了一封信。信是给沈军和吴敏两个人的,所以拆开之后两个人一起看了信的内容。如果是沈军先看的话,他一定选择不告诉吴敏,或者选择性的告诉吴敏心里的内容。
沈涛的意思很简单,沈军娶吴敏就是对不起他。吴敏没有等他就是吴敏的错,他现在还在计划着跟吴敏的未来呢,吴敏竟然已经跟沈军结了婚有了孩子了。
按照沈涛的原话,就是在埋怨沈军和吴敏。意思就是他们俩都做错了,是他们俩对不起他沈涛。还在信里信誓旦旦的说,他想要跟吴敏一辈子在一起。
沈军到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他显得特别淡定。但是吴敏就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了,她给沈涛回了一封信,上面只写了三句话。
“你既然已经有了选择,又何必纠缠不休?”
1...6566676869...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