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肥妻有点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凛冬已至1
难不成她长得不好看吗?
呵,男人!
算了,她又不是那种饥不择食、饥渴难耐的人,根本就不必在意这些,宋时初在心里宽慰自己一番,往书房的方向走去。
确定宋时初离开,北安松了一口气,刚才夫人看他的目光真可怕!
宋时初走进书房,开始翻看起这个年代的律法条款,还有曾经的案例。
大胤朝有自己的法律,但是,这个年代的法律不似后世那般齐全,有民法刑法税法经济法等等,各不相容,每件案例都有固定的条款。
但是大胤朝的法律则是各种法律堆积一起。
甚至,还有些事项是律法没有规定的,遇见法律空缺处处理的办法就是查看上个朝代如何处置的,按着原本的方式处理即可。
总是混乱的很,宋时初将一本律法书看完,脑袋涨了起来,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同样一个案子,在不同年发生,处理办法竟然也不同。
嗯……这个律法。
算了,封建社会虽然有律法,但是这些律法在不同人眼里效用不一样。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不过只是说说而已。
若是有一日真的发生了什么,最终还是权势的角逐。宋时初将手里的大胤法放下,把自己能够用的提出来,放在脑袋里,以备不时之需。
之前她在县城书肆买过律法方面的书,但是到底不如顾景垣拿来的好用、案例多。
这般又是一日。
次日宋时初正睡觉,额头一凉,睁开眼睛就看在趴在她身上的宋白。
两岁多的孩子,说重不重说轻不轻,宋时初愣了一下,不敢乱动,生怕宋白摔倒地上。
慢慢扶着宋白,缓缓起身从床上坐了起来。
“小白?你怎么在这里?你哥哥呢?”宋时初张口,声音还有些沙哑。清晨刚睡醒,身体机能还没反应过来。
宋白站在宋时初腰上,呆呆盯着宋时初,一句话也不说,小家伙除了宋赟谁教说话都不理。
宋时初抱起宋白,往院子里走去。
外面的宋赟扒着窗户往里看,看见宋时初,闹到往后缩了一下。
“躲什么躲,出来!”宋时初开口,宋赟慢吞吞的走了出来。
“娘,你醒了,你今天醒的好晚啊!”宋赟说着抬眼看向宋时初,脸上带着关心。
宋时初把宋白放在地上,把宋赟往自己身边一扯,对着宋赟屁股一巴掌打了下去:“没睡醒你就可以捣乱了?”
要知道昨晚上看律法,她足足看了半宿。刚睡着没一会儿就被小家伙给叫醒了。
至于宋赟眼里的担心,宋时初又不傻,宋赟如果连一个人是不是出于健康状态都看不出来,就不是年少早熟的小家伙了。
小家伙就是调皮一下。马上过年了,要六岁了。也是该调皮的年纪了。
当然,该揍的时候还是得揍,宋时初觉得有句话老祖宗说的特别对,棍棒之下出孝子。
她倒不指望宋赟多孝顺,只要能够成为有担当的人就好。
“娘,今天休沐,你好久没有带我去山上玩了。”宋赟眼巴巴看着宋时初,强烈暗示在这瞬间变成了明确暗示。
说完对站在宋时初身边呆呆傻傻的宋白招招手,宋白嘴角一裂,露出傻乎乎的笑,颠着肉嘟嘟的腿朝着宋赟跑去,牵住宋赟的手。
小家伙又乖又听话,完全不似在她身边时候那副呆呆傻傻的样子。
宋时初仔细回想一番,发现宋白对宋柔柔或者宋青青都还好,虽然也不怎么说话,但是偶尔会给了表情。只有在她跟南沉北安面前的时候呆呆傻傻的。
合理推测一番,宋白可能是感觉到她跟南沉身上那种肃杀的血气,所以才会害怕,才会启动自我保护模式,呆傻呆傻的。
有了这种猜测,宋时初看宋白就更怜爱了。
“想去山上玩?”宋时初问道。
宋赟点点头,宋白学着宋赟的样子,小鸡啄米一般,也点头。
“那行,带上一把米,咱们去套麻雀。”冬天村里能够玩的东西特别有限,宋时初能够想出来的山村趣事只有雪地套麻雀以及瓜地抓猹。
宋赟听见抓麻雀也来了兴趣,跟银瓶要了一小袋子的米,拖着一个筐跟在宋时初身后。三个人往山上走去。
刚出村没多久,宋白小脸发红,小腿变得软绵绵的,往原地一站不动了。
宋时初返回,诱.惑宋白:“叫声小姨抱着你。”
呆呆的宋白看向宋赟。
宋赟的手在宋白脸上捏了一下:“快叫,别看我,我背不动你的。”
宋白小.嘴抿了抿,呆滞的眼神多了几分委屈,奶声奶气的话从嘴里飘出来:“小姨。”
说完看向宋时初。
宋时初一只手把宋白抱起来,几个人一起往山上走去。
山上的雪不似平日那般容易融化,越高的位置,空气越凉,寻了一个地方,宋时初停了下来。
把箩筐往地上一扣,撒上小小米。
折断一根长长的棍子,交给宋赟,看着宋赟扣鸟,不大一会儿两只麻雀飞过来,一只站在雪地里,一只往箩筐下面钻去。
啄上一粒米,往外飞去,喂给外面的小麻雀。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134章 没一个正常人
宋赟握着手里的棍子,看着两只鸟之间的情谊,脑袋转动一下,视线落在宋时初身上:“娘,我们今天不要捉鸟了。”鸟妈妈还得照顾小鸟,没有妈妈护着的孩子就跟草儿一样。
“好,听你的。”宋时初点头,看着宋赟将小布袋里的小米洒在地上。
眼里带着柔情。
不捉鸟在山上就没有意思了,除非去深山里捉狼,只是狼哪有那么好捉,她自己一个人还可以挑战一下狼群,身边带着两个孩子,无论如何,是不敢的。
“我们回去吧!”宋时初说着将蹲在地上玩雪花的宋白抱起来,身后跟着宋赟,三个人慢悠悠的晃着。
刚从山上走下来,就看见沈珍珠鬼鬼祟祟的拉着经常走街串巷的货郎往小树林里钻去。
宋时初有心跟过去瞧瞧,但是带着两个孩子,怎么看都有些不方便。
视线在沈珍珠消失的方向看了几眼。
将两个孩子放在家里,随即赶过来。
然而……
原地已经没了沈珍珠的身影,只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提着一个扁担来回行走,宋时初伸手扣住小贩的肩膀,在摊子伤挑挑拣拣。
敏锐的呼吸,发现小贩身上带着浅浅的依兰味道。
这东西,有点儿意思。“你还贩卖春.药?来,拿来一点儿!”宋时初摊手就跟小贩讨要,一点儿害羞脸红的痕迹都没有。
“这哪儿有那东西呢,咱卖的都是正经东西,别开玩笑别开玩笑。”小贩说着扛起扁担准备离开。
然而被宋时初盯上,怎么可能离的开。
宋时初再次扣住小贩的肩膀:“想走?把东西交出来,不然……”宋时初话语里多了威胁的意思。
小贩哆嗦一下:“那东西已经脱手了,我现在没有,如果你真的需要那就下次下次。”
“刚才沈珍珠从你那里拿走的就是依兰粉?”宋时初继续询问。
小贩脸色扭曲一下:“你看见了?”
这算什么不打自招?
宋时初嘴唇轻抿了一下:“看见了,不然怎么知道你有那东西,沈珍珠一个小姑娘,她买这个做什么?”
“这谁知道,只要有人买咱就卖嘛,反正左右是个收入,对不对?”
“对你个头,滚滚滚,以后再让我看见你卖这种东西,削了你的耳朵。”宋时初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伸手把小贩推开,连带着警告一声。
小贩赶紧扛着自己的扁担离开,想着离开的时候被宋时初盯着的那一眼,在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干这种事情了。
好好倒卖正经东西才是,不然,指不定哪天真的就没了耳朵。
耳朵是个好东西,可不能没有了。
另一边宋时初回到家里,招呼银瓶到身边说道:“去村里打听打听,最近沈珍珠看上哪个男人了?”
“主子,这个不用打听,看上齐公子了,村里人都知道。”银瓶听见宋时初问话,眼睛一亮叽叽喳喳说了起来。
将沈珍珠在齐昇身边做的那些事儿添油加醋的都说了一遍。
“齐昇?”宋时初念叨一下,沈珍珠对齐昇有意思,她隐隐的听说话,只是沈珍珠会有机会给齐昇下毒?
总觉得这个药不一定会用在齐昇身上。
宋时初抬眼,余光对上银瓶亮晶晶的充满八卦的眼神。
刚打算说话,就听见银瓶表忠心:“主子您放心就好,我会跟村里的小姐妹说让她们帮忙盯着沈珍珠,只要沈珍珠有什么异动,就跑过来告诉你。”
“你先下去忙吧!”宋时初揉揉额头,从花厅走了出去。
院子里,宋赟跟宋白两人拿着一只被泥巴包住的鸡,要往泥巴里放,宋时初站在一旁看两人折腾。
说好陪孩子就是陪孩子。
直到烤熟的鸡从院子里挖出来,三个人解决一只鸡,瞧着两个小的肚子鼓鼓的,宋时初才把两人赶到床上去。
午睡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永远逃避不了的经历。
确定两人睡着,宋时初才往外走去。
寒冬腊月,村里多了几分鲜活的气息,宋时初刚走出去,就有人打招呼。
村长从县城归来,正好看见宋时初将宋时初从头夸赞一遍:“三丫头,你说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不过你得收敛一些,读书人有一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呀好好想想。”
“村长您的意思我懂。”懂是很懂,但是如果真的听劝收敛了、将自己会的本事藏起来,一辈子跟这些古人一样,刻板的生活,那她的重生穿越又有什么意思。
来都来了,自然要把自己生活变得便利一些。
要让自己过的舒坦一些,至于那些不舒坦的因素,慢慢解决就是。
“懂了就好,懂了就好。”村长点点头,往自家走去。
讲真的,宋时初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但是古来有多少先贤生而知之,一.夜开窍也不是没有,跟生而知之相比,不过尔尔。
过日子的,看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好,莫要多管其他人。只要做的事情能够村里人带来好处,他巴不得村子里多出现几个这样的人。
如果整天盯着别人,自己的生活还过不过了。
目送村长离开,宋时初微微挑眉,心道上辈子无聊的时候翻看的小说果然都是骗人了。
瞧见没有,她的变化除了宋瑞祥之外,其他人都看在眼里。
不过,更多人相信她是突然开窍。
这样也好!
宋时初漫步无敌的转悠,脚步突然一顿,看着眼前出现的人,脸上带着提防。
都说会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从不叫。
袁氏不声不响的凑到她身边是为了什么?
袁氏低头咬嘴,轻轻说道:“小初,你不要生怀箬的气了,你是女人要柔顺要顺从不要一味按着自己想法来,你应该知道,如果男人娶一个不洁的人会带来什么影响,当年你经历那般事情,怀箬再喜欢你也不能娶你,到了现在怀箬都忘不了你,这般深情,你、你就从了她,若是你想要正妻的位子,我,我给你就是了。”
“???”有病病,沈家的人没一个正常的。
她脑子又没坑,怎么可能想要往泥坑跳。
沈怀箬?还不如北安给人安全感多呢!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135章 背锅
“没脑子就不要秀智商,那么一个掉进粪坑的家伙,谁喜欢找谁去,据说屎壳郎最喜欢那种气味的东西,你那么喜欢沈怀箬,该不会是……”宋时初说着话,发现对面的袁氏小脸刷白,眼神飘忽,衣服左右不安的样子。
视线在周围环绕一圈。
发现对面墙角后面露出一截鞋子的形状。
墙角后面竟然有人听着,袁氏果然有意思!怪不得在只有两个女儿的情况下,还能跟沈珍珠相处下去。
这样的人心眼可真多,相处的时候得万分注意了。
“小初,你怎么可以这样说相公,他也是身不由己,当年若不是你做出那种事情,他有如何会毁约,又如何会选择我?”袁氏声音带着悲戚,也不知道这句话是说给她听的,还是说给墙角后面的人听的。
“你说他心里有我?”宋时初挑眉。
袁氏落在衣角的手捏紧了,眼神变化一下:“一直有你,不然又如何会留在村子读书,对于相公来说,有了举人功名,下一步应该在京城备考,等待春天,然而,相公却回来了。”
这话说的,沈怀箬从省城回来,难不成不是因为手里拮据,在那种富贵地方住不起,怎地就成了心里有她。
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儿,放 在袁氏嘴里就能说的跟花一样。
“你说沈怀箬在意我?”宋时初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袁氏。
袁氏心里咯噔一声,艰难的点头,苦涩说道:“自然是有的。”
“他既然那么在意我,是不是应该把我之前投资在他身上的钱换回来,我算算,我之前每年浆洗衣服的钱,扫地捡牛粪换的钱,一年怎么说也有三两,都用在沈举人读书上了,都说滴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五年下来,沈举人应该还给我的成本钱是15两银子,我人美心也好,家里还有孩子要养活,不如你代替你男人把我的钱还给我?”
宋时初灵活的目光落在袁氏身上,只把袁氏看的呆愣愣的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还钱啊!你都是举人夫人了,应该不会贪污我这个钱吧!”宋时初摊开手,对着袁氏重复一下。
袁氏摇摇头:“你,你怎么能够拿钱侮辱怀箬对你的感情。”说罢,袁氏眼睛都红了,再看宋时初的目光就多了几分愤懑,多了几分怨怼。
宋时初一脸问号,俗话说欠债还钱,她做错了吗?
沈家的人果然脑子有坑,以后可得跟家里的人叮嘱一下,不能跟这些姓沈的掺和一起。
宋时初看着袁氏期期艾艾就跟受了天大委屈般一步三回头往外挪,心里十分无语,女人就应该大气一点儿,爽朗一些,大大方方,搞的这么小家子气做什么,再看墙角的鞋子,也已经消失了。
宋时初无语,匆匆回家。
几日过去。
终于到了喇叭这一日。
大清早的桂婆子就跟银瓶忙碌起来。
熬腊八粥,晒腊八豆腐,腌制腊八翡翠蒜。
宋时初晨练回来,桌上已经摆好了早点,腊八粥里有红枣红豆还有大米小米绿豆葡萄干,煮出来的粥甜丝丝的。
吃了早点,宋时初就换了一身比较正式的衣服往县城走去。
今儿,陈夫人的会所要开展募捐活动。
可是桐城的大事儿,村里有不少人都要去围观。
宋时初出门的时候,宋柔柔跟宋青青一起抓着她的袖子。
对上两人希冀的目光,宋时初嘴角抽搐一下:“你们也想去?”
两个小女孩一起点点头。
宋青青还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包袱,缺了一颗门牙的嘴巴张开:“我要去摆地摊,挣钱,表弟说了人要从小就学会挣钱,没钱的人是干不了大事儿的,只有会挣钱的人,才有会生活的本事。”
宋青青说着,一旁的宋柔柔配合的点头,似乎对宋青青的说话十分赞同。
怎么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宋赟就把家里的两个女孩子给洗脑了,一家子的人都往钱看齐,可真的一心啊!
宋时初见两个小姑娘都想出去,于是点点头,带着她们慢吞吞往县城走去,路上还遇见不少的人。
今年靠山村的日子不错,在这种农闲时候,有热闹可以凑的时候,都结队往县城走去。
三个人到了县城,宋青青就开始左右看了起来,抱紧身上的小包袱,寻找适合自己摆摊的地方。
最终选择了一个绣坊、宋青青在宋时初目光下拎着小包袱把里面的东西摆出来,都是小件的荷包,香囊还有手帕,用料一般,但是手工精制。
刚有人过来打问价格,绣坊就出来一个伙计骂骂咧咧的把宋青青往外赶。
宋青青抱着自己的小包袱走到宋时初身边,抿了抿嘴唇,说道:“他们不让我在这里摆摊。”
宋时初笑了起来:“换了我是这个绣坊的主人,估计也不让你摆摊,你带来这些东西里面的重合,外面来的人买了你的,不就不买绣坊的了,那绣坊怎么挣钱?”
“哦。”宋青青思考起来。
视线在大街上飘忽起来,宋时初摇摇头,带着宋青青两人来到陈夫人的会所,指了指会所里面的小角落:“去那边摆摊吧,在这里不会有人赶,不过做生意要能说会道,想要走这条路,就慢慢磨练自己。”
宋青青点点头,从小包袱里抽出来一个干净的麻布,摆在地上,需要贩卖的小物件就放在麻布上。
宋柔柔跟宋青青蹲在一起,看着里面来来往往的人。
这些人身上的衣服都是绸缎,身边还带着丫鬟,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来来往往的时候身上还带着香气。
宋青青看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不显眼的地方还有几个补丁,洗的干干净净,也有皂荚的香气。
宋青青紧张的抓住宋柔柔的手:“妹妹你别怕,桂婆婆都说我绣的好看,肯定会有人喜欢的,你们她们穿戴好看漂亮,肯定是有钱人,小姨说了想要挣钱,就得能说会道,咱们不能永远依靠娘跟小姨,现在就是机会!”
宋柔柔:“???”她没有害怕的,为什么要害怕。
抬眼便看见宋青青鼻梁上的汗水,好吧,明明是姐姐她自己害怕了。
算了,表哥说过,年纪小的孩子都是背锅用的,年纪轻轻的她,现在也背上了一个大黑锅。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136章 什么时候瘦了!
宋青青看着往摊子这边走过来的妇人,紧张的脸蛋绯红,张张嘴小声说道:“姐、姐姐看看呀,都是自家绣出来的,好看又好用。”
莫夫人‘噗嗤’笑了出来,她这个年纪可以当小孩的娘了,竟然还有被叫姐姐的机会,心情突然就好了很多。
扫了一眼地上摆着的东西。
质地什么的跟家里的不大一眼,这些东西不够品级,但是对上宋青青期待的目光,莫夫人心软了一下:“那就要这个。”
捡起一个小小的荷包,挂在腰间的香囊旁边,倒也精致趣味。
“多少钱?”莫夫人看向宋青青。
宋青青脸上浮出惊喜:“您真的要这个?”
“这还有假的不成?”莫夫人摇摇头,她都把东西挂在腰上了,如果这会儿突然不要了,那不是为难小孩子么。
而且,既然能够进会所卖东西,肯定是走了什么门路。
心情好的时候结个善缘是没错的,莫夫人看向身边的丫鬟,丫鬟摸出一块银瓜子,递给宋青青。
宋青青摇摇头:“婆婆说,五文钱就够了。”
“好,那就五文。”莫夫人视线从丫鬟手上瞥过,丫鬟立马换成自己的荷包,打开摸出五文钱放在宋青青手里。
莫夫人离开以后,宋青青小脸上多了一种叫自信的东西。
宋时初站在帘子后面,看着宋青青的变化,嘴角勾起。
虽然说这个平台是她为宋青青找的,但是,宋青青是自家侄女,若是在能力有限的范围内不帮助自家人,那就有些凉薄了。
希望宋青青的内心会变得强大起来。
宋时初想着这些离开原地,开始等着陈夫人募捐结束。
此刻的陈夫人站在二楼的一处房间里招待听闻募捐消息过来的夫人们。
邓嬷嬷站在陈夫人后面,手里拿着纸笔,将房间人每一句谈话都给记了下来。
约莫两个时辰以后,房间的大门打开,几个妇人三三两两的走了出来,每个人脸色绯红带着餍足,就跟参加过八百米长跑还跑了第一名一样。
陈夫人最后走出来,嘴角带着满意的笑,恍若人生赢家一般。
走到休息室,看见里面的宋时初。
陈夫人笑着说道:“你猜募捐了多少?”
“猜不出来,不过应该解了燃眉之急。”宋时初说着打量起陈夫人。自从陈夫人开了这个会所,整个人气质都发生了变化,若是说以前只是端庄的贵妇人,现在端庄里多了贵态多了优雅。
那种自内向外散发的优雅气质。
“募捐了十万两银子,十万两啊!”陈夫人伸出一根手指,眼里带着光芒。
“确实不少。”宋时初点点头,然后依旧淡定,没有被十万两白银给震慑。
陈夫人越发佩服宋时初了。
“有了这个钱,县城的路就可以全都修了,只是,我觉得齐昇应该不会将全部的路径修了,顶多只修个主干道,剩下的银两用于跟省城那边连接的官道。”陈夫人一点儿也不把宋时初当成外人,将自己的心里说全都说了出来。
自从经历了开铺子、募捐事情以后,陈夫人就已经把宋时初当成这个世界可以信任的人了。
若是编队宋时初的时候都得留一手,她这一生会多糟糕。
“这笔钱得找个专门的账房,将每一笔用在哪里都要详细的记载下来,让每个募捐的人都知道。”宋时初叮嘱了一下。
1...394041424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