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枭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魔圣

    王默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他朝皇音拱了拱手,算是感谢,然后身形一起,离开了此地。

    过了一会,忽见一人轻飘飘来到皇音身旁,正是脸上戴着面具的“白玉皇”十二郎。

    十二郎手里提着一个老头,须发苍白,面色也苍白,分明就是受了伤,看上去很不好。

    这老头就是穆文博。

    穆文博的修为乃“坐照”高段,内力之深,超过百年。

    以他的武功,如果要跑的话,除非十二郎非要抓他不可,否则他一定能跑掉。

    可是他这个人十分固执,认为自己活了一百二十多岁,最多还能活两年,如果李丹凤真的死了,他活着也是受罪,倒不如与“敌人”拼了。

    所以他明知道自己不是十二郎的对手,却为了争一口气,不惜耗费真力与十二郎激斗了七十多招。

    十二郎修为“入神”,武功更是高深莫测,穆文博与他拼了几十招后,不但被他打伤,还因为消耗了大多元气,导致功力只剩下三成,就被他轻松擒了下来。

    而以穆文博现在的情况,想要恢复功力,即便是天天打坐运功,至少也得三个月以后。

    “你这老儿愚蠢透顶。”十二郎骂道,“我好心救你,你却要和我拼命。下次就算你跪下来求我,我也不会帮你。”

    穆文博从未受过这等奇耻大辱,怒骂道:“你有本事你就杀了老夫!”骂归骂,可心中却极为震惊。

    穆文博以前和“四海神龙”卢隐交过手,虽然输给了卢隐,可是卢隐的强大,对他来说并不是很明显。

    然而这个人的武功,却高出他实在太多了。

    在他这辈子所见过的所有高手当中,仅只有一个人能比得上,而这个人就是他的老主人李婆娑。

    他今年一百二十五岁,早在一百多年前,他就做了李婆娑的手下,当时是乌骨城的一员小将。

    后来,李婆娑在乌骨城组建了一支精兵中的精兵,有两百多人,号称“凤凰卫队”,由李婆娑亲自统领。他虽非四个大队长之一,但也是二十个小队长中的一个。

    那一年,他四十出头,乌骨城外突然来了十几万大军。

    李婆娑出城与敌人大战了半天,突然回城,让“凤凰卫队”护送当时年仅十岁的“小郡主”李丹凤由地道逃出城去。

    而李婆娑本人呢,则是率领两个儿子,以及城中所有将士,与大明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凤凰卫队出城不久,有个小队长早已和朝廷勾结,出卖了他们,被一支人数过千的敌人围住。

    一场血战下来,除了他之外,凤凰卫队的所有人员全部战死。

    当然,那支人数超过他们五倍的敌人,也损失了近千之多。

    再后来,他就护送着李丹凤逃走了。

    这么多年来,他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

    但只要李丹凤能活得好好的,无论受多大的苦,那都不算什么。

    早在十几年前,他

    就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了。

    他之所以能活到现在,不是因为他内力深厚,而是他要亲眼看到“小郡主”为城主报仇!

    此仇若不报,他无法瞑目!

    然而不久以前,十二郎潜入此地,找到他住的地方,却跟他说李丹凤已经被少师正打败,生死难料,要他赶快带人离开凤宫,免得全都死在凤宫。他一怒之下,就与十二郎打了起来。

    老实说,十二郎真要杀他,他根本跑不掉。

    他之所以嘴硬,无非是要面子罢了。

    “我杀你做什么”十二郎笑道,随手将穆文博扔在一边。

    穆文博本来想再动手的,可是他想到自己功力全盛时都不是十二郎对手,更何况是现在顿时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陡然一掌拍向自己的脑门,想要自杀。

    忽听咻的一声,十二郎随手一点,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内第一高手
    十二郎见钱胜军身边之人,俱都蠢蠢欲动,分明就是要出手围攻自己,便将双手往身后一背,气势一时无两,逼得谁也不敢造次,笑声说道:“若是五十年前,你师父或许能与我一战,但近五十年来,他已不是我的对手。我要杀他,三招足矣。”

    霍光廷等人听了,虽是震惊,却也有点不信。

    原来,那钱神通是“武英堂”的现任堂主。

    此人统领大内高手已有二十年,乃是个神级高手,至于他的修为有没有“入神”,没几个人清楚。

    不过,大内第一高手,至少名义上的第一高手,并不是钱神通,而是柳少侯,也就是现在的柳神侯。

    早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就有收养义子的喜好,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打江山。

    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所收的义子多达二十余人,最出名的就是沐英、李文忠、何文辉、徐司马、平安。

    沐英就是沐王府第一代主人,其子孙后代坐镇云南,帮朱家守护西南,最广为人知。

    那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可也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战功显赫,被封为曹国公,曾掌管大都督府。

    那何文辉英勇善战,曾参与平定江西、福建、陕西、四川,只可惜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死了。

    那徐司马九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长大后做过朱元璋的“亲兵”,类似于贴身保镖,后来跟随李文忠北征,亲手活捉敌方大将,升为都指挥使,再后来,他便进入中军都督府,以都督佥事的身份掌管府事,死于军中。

    至于平安,天生力大无穷,极为骁勇,早年曾跟随“义弟”朱棣出塞作战,颇有战功,官至右军都督佥事。

    七十多年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派兵征讨,平安为先锋大将。

    两军多次交战,平安不但屡败朱棣手下各等大将,还两次差点刺杀了朱棣。

    后来,朱棣孤注一掷,亲率大军南下与建文帝决一死战。

    平安率军从后杀到,原本很有希望获胜,可这个时候,朱棣军中出了一个小将,不过二十来岁,率领数百死士拒平安亲率的数万大军多时,与平安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

    没多久,平安兵败被俘,而捉住平安的人就是这个小将。

    这个小将姓柳,外界只知道他是军伍出身,但他的师父到底是谁,除了朱棣之外,没人知道。

    朱棣见柳小将年纪轻轻就勇猛绝伦,武冠三军,便效法自己的老子朱元璋,收柳小将为义子,赐名为柳少侯。

    柳少侯捉了平安以后,交给朱棣处置。

    朱棣却没有杀掉平安,而是派人将平安押回北京,交给自己的儿子朱高炽看管。

    随后,朱棣率军一路南下,直逼京师——南京。

    那李文忠有一个儿子,叫做李景隆,也就是朱棣的“义侄儿”,建文帝的“义叔”,本是建文帝手下,可却与朱棣有勾连。

    有个叫方孝孺的文臣看出李景隆会坏事,上奏杀掉李景隆,可建文帝以为李景隆不会背叛自己,让他前去跟朱棣讲和。

    朱棣拒绝讲和。

    不久,李景隆与建文帝的一个皇叔,打开城门,引朱棣大军入城,归顺了朱棣,南京因此而陷落。

    朱棣当上皇帝后,封赏功臣,李景隆位列其他功臣之上,许多功臣为此而愤愤不平。

    唯独柳少侯,不发一言。

    至于平安,几年后死掉了,传说是朱棣有一天突然想起他,问左右之人他是否还活在世上,他听说这件事后,便自杀了,朱棣就让他的儿子承袭了他的俸禄,倒也没赶尽杀绝。

    柳少侯身为朱棣义子,除了在靖难之役崭露头角之外,后来还几次跟随朱棣北征。

    朱棣在世时,曾想封柳少侯为“一等侯”,可柳少侯以自己年轻为由,谢辞封赐,只做了从一品的右军都督同知。

    朱棣死后,新皇让柳少侯做了正一品的中军左都督。

    直到正统皇帝朱祁镇继位,朱祁镇坚持要封柳少侯为“一等侯”,柳少侯迫于皇命,只得领受。

    土木堡之变以后,柳少侯因为“协助”于谦守护京城有功,加封“太子少师”。

    不过封赏他的人并不是朱祁镇,因为朱祁镇当时还是瓦剌俘虏,而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也就是景泰帝。

    很快,柳少侯就以超品“一等侯”的身份成为了“武英堂”堂主,而在此之前,历任“武英堂”堂主最高不过三品。

    几年之后,景泰帝病重,被瓦剌释放回来的朱祁镇,在东厂大太监曹吉祥和“武清侯”石亨等人的护卫下,以“太上皇”身份复辟,重掌皇权,于谦等忠臣被杀,许多官员获罪,要么贬官,要么发配边疆。

    此前,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柳少侯受到了景泰帝朱祁钰猜忌,将他调回中军都督府,不再掌管“武英堂”,但保留了大内高手身份,名义上是“武英堂”的宿老。

    接替柳少侯执掌“武英堂”的人就是钱神通。

    这钱神通不是内地人,而是来自于奴儿干都司。

    至于奴儿干都司,乃是明朝设立于黑龙江、阿速江(今乌苏里江)、松花江和脑温江(今嫩江)流域的地方军政机构。

    朱元璋当皇帝时,奴儿干地区的许多元朝故臣,便纷纷归顺了大明,只因时机尚未成熟,所以未能正式建立都司制度,不过已有指挥使和千户。

    直到朱棣当了皇帝,才正式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地域广大,境内有许多民族,多以渔猎为生。

    奴儿干都司有卫所四百多个,都司所在地叫奴儿干城,距离辽东都司所在地甚远。

    也就是说,奴儿干都司与辽东都司虽然相邻,可都司治所彼此很远,普通人想要去奴儿干城,得花大量时间。

    那一年,有一个宦官,叫做亦失哈,出身于奴儿干地区,深得朱棣信任,派他去巡视奴儿干都司的各部大小头目,而这些奴儿干的大小头目,都有官职,最高的可封为都督。

    亦失哈回京后,带来了不少“东西”,其中一个就是奴儿干的武士。

    朱棣见这批奴儿干的武士里面有几个武功颇高,就留在大内做护卫,其他的要么遣回,要么充当卫所精兵。

    十几年后,朱棣死了,那几个奴儿干武士中的一个,却成了大内高手,而他本来只有姓,朱棣就赐

    他“神通”之名,叫做钱神通。

    这钱神通是亦失哈的幼年玩伴,亦失哈后来入宫做了朱元璋一朝的小太监,而他则是跟随跑去奴儿干地区的武林异人学武。

    他成为大内高手后,更是学了收藏在大内中的几门武学宝典,修为日深,功力大增。

    四十年前,他的老伙计亦失哈出任辽东镇守太监,颇有权势,而他也因为铲除了危及到朝廷的江湖邪恶势力“夺天教”,被“武英堂”一位老家伙拉进堂中,有了品阶,相当于锦衣卫内的正五品千户。

    那一年,瓦剌太师也先分四路大军进攻大明,其中一路就是辽东。

    亦失哈身为辽东镇守太监,却没有积极抗敌,加上有人揭发他贪污受贿,朝廷就把他调回了京师,二十多年来,也不知生死。

    反倒是钱神通,因为守护京城有功,受到景泰帝重用,最后还让他取代了柳少侯,掌管“武英堂”。

    奇怪的是,朱祁镇复辟后,并没有降罪于他,而是在“武英堂”分设两个堂主,以左、右为名,让他做了左堂主。

    至于右堂主,则是由柳少侯担任。

    刚开始的时候,钱神通还担心柳少侯会跟自己争权,可柳少侯自从被



第三百二十八章 谁是王侠?
    王默没有察觉到中年男子对自己动了杀机,他只是觉得这个中年男子有点古怪。他甚至怀疑对方的身份是大内高手,为了早点脱身,所以才会说出自己的姓名。

    但对于中年男子来说,却又是另一种情况。

    此人不但怀疑王默是凤宫的人,而且还怀疑王默跟他所听到的一个人有关系。

    当然,那个人已经死了。

    王默跟那个人到底有没有关系,他不敢肯定。

    可他既然已经怀疑上了王默,就不会让王默轻易走掉。

    “我是姓王,这有什么问题吗”王默说道。

    中年男子想了想,忽然诡异一笑,说道:“没有问题,不过你知道我是什么人吗”

    “不知道。”王默摇摇头。

    “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大内高手。”

    “果然是大内高手!”王默心里想,口中却说,“原来阁下是大内高手,在下失敬了。”

    “既然你已知道我是大内高手,那你肯定是接受我对你的盘问了。”中年男子似笑非笑说道。

    “当然接受。”

    王默不想与朝廷的人起冲突,况且他已经感觉到此人相当可怕,以他目前的实力,怕是很难招架十招,所以决定先忍一忍。

    如果对方见好就收,就当是一场误会,如果对方非要与他为难,甚至是动手抓他,那他只好奋起抗争。

    “你既然姓王,那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姓王的人。”中年男子说道。

    王默一愣,说道:“天下姓王的人那么多,不知道阁下说的这个人是哪一位”

    “此人是个朝廷钦犯,叫做王侠。”

    中年男子说这话的时候,目不转睛盯着王默,一旦王默神色有所变化,那就表示王默以前听说过“王侠”这个名字,而就算王默与王侠没有关系,仅只是听说过,他也要把王默抓起来仔细审问。

    “王侠!”王默心头大震,毕竟年轻,再怎么强自镇定,面上多少也表露出了吃惊之色。
1...159160161162163...6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