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松鼠醉鱼
小姜同志对此深有感触。
容城连环画报编辑部。
“成主编,你跟曾主任考虑得怎么样了?何编辑那边还等消息呢。”助理小王给成主编倒了一杯茶,再一次询问结果。
他们之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投稿,画稿的主人并不是他们熟悉的供稿者,而是初出茅庐的两个新人,稿件的绘画水平看起来颇为一般,却有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舒适感,所画的故事也极为有趣。
好几个编辑都很喜欢这个故事,也觉得这画稿刊登出去肯定能受到读者欢迎。
“这画稿署名有两个作者?她们是一起协作画的,还是各有分工?单看这一张画稿,虽然觉得耳目一新,但也不到极为出色的地步,可连续看了十多页,还真就觉得有趣。”
“是个瑕不掩瑜的佳作。”
“这绘画风格也很新颖,有自己独立的特色,就是生嫩了些,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她这十几张画的绘画水平发挥得非常稳,没有忽上忽下的突兀感,从这看又不像是个新人。”
“也不知道这些是画了多久的。”
助理小王:“这画是很有特色,但是柳编辑说读者不一定能接受。”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第65节
“咱编辑部的人都看了?有几个不能接受的?我看不就挺好的。”
“周大师的作品下个月也……这是之前就定好的,这边的稿子可以推一推,好不容易牵上线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所有栏目的版面最近……”助理小王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曾主任那边答应了,下个月的连环画报多加十页,试试看读者的反应。”成主编抿了一口茶,而后把茶杯放下。
“你先让何进联系上两个作者,看看能否继续供稿。”
“好勒,我也挺喜欢这个故事的,还想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故事。”
“何编辑那边听了应该会高兴。”
自从姜双玲嫁出去之后,姜红萍在家天天盼着能听到她离婚被赶回来的消息,或是婚姻过得不如意,守活寡,被继子欺负到死的消息。
这一次对方带着个拖油瓶弟弟嫁过去,说不定在那边更加难以立足。
可她等来等去,愣是没听到任何关于姜双玲的消息。
她心想也许是要再等一段时间。
对方没有了肖振昌,以后日子肯定过的不如意。
姜红萍在心里盼望着堂姐过的不好,而李二花则天天在家嫌弃她,说她不争气:“你脑子抽了吧你,瞧上谁不好,你给看上哪个姓肖的,你得把我给气死你才高兴啊??”
“早知道还不如送你去给人当后妈呢。”
姜红萍:“我才没兴趣给人当后妈,妈,你不知道,肖振昌以后是有大能力的,女儿我嫁给他能吃香喝辣,你以后也能跟着享福,咱们搬去城里住,只要再等几年风气开放……”
李二花:“你别在那胡言乱语了。”
“你对那姓肖的一头热,人家看得上你吗?”
“他凭什么看不上我啊??”
……
李二花揉住自己的太阳穴,“你给我老老实实的,等几天有媒人来登门,你堂姐都已经嫁出去,你也是时候了。”
“这闺女留在家里,留来留去留成愁,肯定给你相看个好人家。”
姜红萍:“不行,我一定要嫁给肖振昌!!”
“你一个女儿家,怎么能说这种话??”
“妈,你等着吧,姜双玲嫁给那姓齐的,肯定没好日子过,你让我嫁给肖振昌,咱家一辈子就发达了,你怎么就不信呢?”
姜红萍暗自气了大半天,她从家里走出去正想去肖家看看情况,结果出门没多久,就听见人议论纷纷。
“咱们生产队上报纸了?”
“姜大姑娘的画?”
“画的真好,她该不会是神笔马良转世吧?”
“早晓得那天我也去插秧。”
报纸?
姜大姑娘?
姜双玲?
姜红萍一头雾水,等她之后在生产队的宣传墙上看见了那粘贴的报纸,她所有的事情都明白了。
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她看见了肖振昌也在人群里围观粘贴出来的报纸。
以她从几十年后回来的见识来看姜双玲的画,简直觉得丑到家了。
这玩意都能上报纸??
领导和记者眼瞎了吗??
姜红萍:“????”
“这么丑!”她脱口而出。
旁边的村人立刻就瞪她,批评道:“你这姑娘都没个水平,怪不得读书都不如你堂姐。”
“就是就是,还是你堂姐有文化,有才啊,是个才女哦。”
“你连画的好丑都不分。”
“没眼光。”
“怪不得你姐能嫁军官。”
“姜家二姑娘的眼光不好。”
这村人正好就是画里的人,他现在正美滋滋着,觉得姜大姑娘把他画的特别好。
他得赶紧回家去找人吹嘘吹嘘。
姜红萍被旁边的人说得心间妒火翻滚,就这么丑的画,都能获得村人的喜欢,这些人全都眼瞎啊。
她咬了咬嘴唇,心里打算也要去学画画,她的画也能贴上宣传墙。
姜双玲学了几天就能画成这样,她也行,她能画的更好。
第57章 善意
姜双玲醒来的时候还有些酸疼,她睡了很久,齐珩没叫她起来,孩子们也没叫她起来,一家人只有她一个还贪念在床上。
因此,今天的姜双玲解放双手,做早饭的人不是她。
——是齐珩。
然而,十分不巧,齐珩本人只会做馒头。
姜双玲换上衣服,迎接她的就是一笼刚出锅的白面馒头,一个个白面馒头做得有人的拳头大小,十分具有视觉冲击力,每个馒头的大小都十分均匀,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蒸笼中。
四个人坐在饭桌前开饭。
早餐是馒头配咸菜。
馒头是齐珩做的,咸菜是姜双玲之前腌的。
两个孩子抱着比他们拳头还大的白馒头面面相觑,和昨天夜里的大餐相比,今天的早饭可以说是格外简陋了。
齐越:“爸爸,我们家没钱了吗?”
姜澈:“我可以少吃一点。”
齐珩低头咬馒头:“……”
姜双玲失笑:“没钱咱家能吃得上白面馒头?这可是阿越你亲爹的心意,尝尝他的手艺怎么样。”
齐越咬了一口,愣住了。
姜澈咬了一口,同样愣住了。
姜双玲一口小白牙咬上了大馒头,第一感觉就是……很硬。
很有劲道。
嚼得牙疼。
姜双玲:“……”
看来我一个南方人不太能吃得动馒头。
这得牙口好才行。
于是小姜同志只好重新上岗,去厨房里煮了一锅汤,几个人配着汤才把齐同志做出来的“白板砖”咽下去。
“齐珩,你当初怎么就没去炊事班进修进修?”
齐珩:“我只会挖灶。”
姜双玲震惊了:“你还会这个?”
看见妻子过于震惊的眼神,齐珩沉默不语。
姜双玲:“……”
总归不是去挖煤,也没什么好震惊的,就是感觉给他家狗男人不相配。
事实证明,齐珩做的“白板砖”他自己都吃不下去,还剩了好几个馒头都没能吃完。
姜双玲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能把馒头做成这样,按道理来说,正常揉面上蒸笼,也不该是这样……
她看着那几个白花花的大馒头,心想总不能浪费,哪怕再难吃,也得“众志成城,全家一心”吃进去,“馒头留着等咱们晚上吃。”
闻言,姜澈、齐越这两个小家伙全都垮了脸,把脸拉的跟茄子一样。
令姜双玲没想到的是,齐珩也垮了脸。
三个苦瓜脸摆在面前,一副衰样。
忘了他们今天是要去城里拍全家福吗?这哪里是属于全家福的表情。
齐越小心翼翼地问:“妈,那还煮饭吗?”
姜澈:“……我会少吃一点的。”他忍不住攥了攥衣袖,还是担心家里最近是不是吃得太多,要开始拮据了。
齐珩:“……”
姜双玲:“齐珩你下次不要再做馒头了,咱们吃面。”
虽然姜双玲吃完齐珩出品的“白板砖”,心里冒出来的第一想法,就是不让这个齐包工头再去厨房里制造板砖,然而她之后一寻思,厨艺又不是人天生就会的,不会那就多练练嘛,要给齐同志锻炼的机会。
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姜双玲说完了之后,为了不打击到对方的积极性,她下意识补个夸奖:“其实这馒头形状还揉的不错,挺好看的。”
齐越和姜澈忍不住齐齐摇头。
姜双玲:“……咱们出门吧,小家伙们,咱们要去拍全家福。”
一个个的都别摆着苦瓜脸了。
他们一家四口坐车到了容城,齐珩本来是想直奔照相馆而去,姜双玲却拉着他,先带着孩子们去逛百货大楼,买了不少糖果,什么酥糖桔子糖话梅糖都买了点。
吃糖能让人高兴。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第66节
姜双玲分配每个人都必须先吃一颗糖,缓解早上的苦瓜脸症状,两个孩子吃了糖,心情都缓解了不少,高高兴兴地围着身边的两个大人蹦蹦跳跳,时而去橱柜边上瞅来瞅去。
齐珩抿着嘴,什么糖都不肯吃。
“话梅糖,酥糖,桔子糖……要不那边的大白兔,你选一个?”姜双玲把手里的糖揉的咔咔作响,就觉得可惜这个年代没有柠檬糖,不然这糖肯定是最适合齐珩的。
“一家人,我们都吃了,总不能少了你一个对不对?齐珩同志,你可不能掉队。”
齐珩垂了垂眼眸,无奈地指了指话梅糖。
姜双玲笑着剥开话梅糖喂给他,而后拖着身边的人带两孩子去照相馆。
四个人都吃着糖,身边一股香甜的糖果气息,总算是勉强挽救了早上的苦瓜脸后遗症。
照相馆的老板是个乐呵呵的小胡子中年人,他捏了捏自己鼻子边的八字胡,欢迎他们进入照相馆。两个孩子中,除了齐越外,姜澈还是第一次走进照相馆里,齐越虽然小时候来照相馆拍了照,但他已经没有多少记忆。
于是两人就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在照相馆里跑来跑去,活泼的跟草丛里乱窜的兔子一般,照相馆的墙上贴着许多照片,也有诸多不同的面孔和衣服,非常引人注目。
老板笑眼眯眯,一点都不介意这些吵闹的小孩子,冲着姜双玲夫妻道:“你们一家子长得真像。”
姜双玲:“……”也不知道老板误会了啥。
他们在照相馆里拍了几张照片,说是等两天姜双玲去培训班上课的时候再来拿。
拍完照片,他们去国营饭店里吃了一顿饭,叫了四个菜,跟早上的白板砖相比,待遇几乎是天上和地下,齐越和姜澈这两个小家伙都在努力扒饭。
吃了齐珩做的馒头,他们才觉得嘴里的饭菜是多么的美味。
不过……
姜澈扒饭中抬起头:“还是阿姐做的好吃。”
齐越点了下头,齐珩也点了点头。
姜双玲被说得有些高兴,心想她给这三个臭弟弟吹了那么多彩虹屁,现在终于能得到反向彩虹屁。
“等晚上回去后,给你们做煎馒头。”姜双玲觉得把齐珩早上做的板砖再改造改造,也许还有拯救的余地。
然而听她这么一说,坐在面前的一大两小跟着身体一僵。
齐越:“妈,我想吃饭。”
姜澈:“我也想吃饭。”
齐珩:“……”他也想吃饭。
姜双玲瞅着齐珩的脸色失笑,所以说能打败自己的人果然是自己吗?
所以他为什么能把馒头做得那么难吃。
“放心吧,我把馒头变成菜。”
尽管她这么说,家里的另外三个都不是很放心,怕夜里进入水深火热中,他们在国营饭店的吃饭热情都增加了,以至于还多加了两个菜,引得旁边人的瞩目。
姜双玲:“……”家里三个好能吃。
齐珩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东西,一家人走上了沿江大桥,上一次姜双玲独自来的时候,还是柳絮纷飞的时节,这时候已经没有了如雪一般的柳絮。
两个孩子在宽阔的白石桥上追追打打,姜双玲和齐珩并排走在后面。
桥下的江水滚滚,阳光洒在江上,泛起粼粼的波光,落单的渔船划在江面上,手中的长桨斜斜地指向天际。
他们在午后两三点的时候回到了家属院,还没走到院子门口,姜双玲就听见了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
是罗红春,旁边还有两个人在劝她。
“凭什么选她啊,我哪点不如那个姓周的女人,我明明上课教的更好。”
“我要去找姚老师理论理论。”
“那个姓周的肯定是走了后门……”
“那老师的职位该是我的——”
“罗大妹子,你别闹了,这是人家统一票选出来的。”
“已经定了人,算了吧,下次还有机会。”
……
罗红春被人带着越离越远,她的小学语文老师职位没有竞选上,被另一个她认为远远不如自己的矮小女人周慧鹃获得了。
姜双玲一听到罗红春的声音,不由自主想起了家里的那辆单车。
可怜的单车仍然靠在墙角落里吃灰,无人问津,齐越和姜澈两个小家伙倒是愿意试试骑单车,奈何就是他俩的腿太短了。
有时候他俩会把单车当成玩具来玩,手动旋转脚踏板,听着链子带着车轮旋转的声响。
“齐珩,正好下午你没事,陪我练骑单车。”
齐珩点头答应她,在姜双玲练车的时候帮忙扶着车身。
有这么一个大男人在身边,她骑得单车确实稳稳当当的,人没有从车上摔下来过,但是单车仍然没有学会怎么骑。
“等等,我好像有进步了,我刚才是不是自己踩出去了一米五距离才倒下去?齐珩,你刚才注意到了吗?我是不是骑了快两米啊”
“……我怎么感觉像是三米?”姜双玲嘴角一勾,觉得自己有大进步。
齐珩是个实诚的男人,一向实话实话:“大概两尺——”
也就是六十多厘米,加上所谓的单车车身,也许能勉强凑成两三米。
姜双玲:“……我觉得我骑了很远了啊。”
齐珩面无表情地瞥了她一眼,无声地看向自己之前所站地方留下的脚印。
姜双玲:“……”
看来确实只是她的心里错觉。
狗男人就不能说句好听的话来哄哄她吗?
“齐珩,你在女人面前不要太较真,尤其是自己的女人面前,比如,你偶尔也可以说一点善意的谎言来哄我开心。”
齐珩点头同意:“行。”
“那我刚才骑了多远才摔倒?”
齐珩:“……一米。”
姜双玲:“你对你女人的善意能不能增多一点。”
齐珩无奈地点了点头:“两米。”
姜双玲:“我希望能更有善意一点!”
齐珩:“十米。”
“……你的女人觉得你这一次的善意多到虚伪了,能不能不那么虚伪一点,不然显得我有些无理取闹。”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姜双玲厚着脸皮跟齐珩打嘴巴仗。
齐珩:“三米。”
姜双玲:“你终于说出了正确答案。”
齐珩:“……这一次的善意足够多了?”
“差不多吧,嗯,咱们继续练。”
……
虽然最后还是没有学会骑自行车,但是姜双玲积累到了一大箩筐“善意”,暂时缓解了她没有学会骑自行车的失望。
“薛梨,有你的信。”
当薛梨已经对投稿那件事放下执念的时候,她收到了来自容城连环画报的来信。
对她脸熟耳熟的许邮差打趣她:“之前天天催着要,现在退稿信来了,怎么又不积极了??”
因为之前薛梨的天天骚扰,许邮差已经知道薛梨似乎是投了什么画稿,正在等退稿信。
她母亲说她们是闹着玩的,才学画几天,怎么可能被选上画报。
“退稿?退稿信啊?”薛梨惊喜地眨了眨眼睛。
哪怕没被选上,能把画稿退回来也成。
“你把退稿信给我。”
第58章 春游
薛梨从邮差的手中接过了退稿信,她心中惦记着被退回来的画稿,心跳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瞧你这紧张的模样……”—看她那脸红心跳的样子,旁边的邮差见了顿时又开始乐呵。
“把信收好,带回去,下—次换个另外的地方再投稿。”
“以后没有你天天来催信件,还怪无聊的。”
“稿子都退回来了,我还催什么……”当薛梨把退稿信拿在手上时,首先就感觉到薄厚度不太对,她们寄过去的画稿,应该要更加厚实—点。
“你们寄了多少画稿?全都退回来了?怎么这么厚—沓。”
“还用你说,十几页呢,不厚不厚。”薛梨晃了晃手中的信件,没有当时拆开看,而是跟邮差道别,转身往家里走。
虽然早就做好了会被退稿的准备,但是真正把退稿信拿在手上的时候,薛梨仍旧不免有些失落。
爬上楼,推开门,她没什么气力道:“妈,我回来了。”
薛母仍然坐在缝纫机前,哒哒哒地踩着身前的机器,她抬眸看了—眼进屋的薛梨,问道:“你什么时候要用机子?”
“等会儿。”薛梨准备送给姜双玲的裙子还差点功夫就要做好了。
“你趁今天就做好吧,明天烫平了好送给人家,是后天去培训班吧?……你这手艺,太一般了。”
“我做衣服的水平当然比不过妈您这个老裁缝。”
“让我来帮你做,你又不肯。”
“我送给人家的心意,当然得自己做,再说了,我的手艺虽然比不上妈,但我可比纺织厂那群女人做得好多了,姜妹身材好,穿上衣服肯定漂亮。”
“人好看了,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哪怕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也好看。”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第67节
“你手上拿的什么?信封?那边给你回应了?”
“退稿信吧,我还没拆开。”
薛梨把信先放在房间的桌子上,然后去把手打了肥皂洗干净,用干净的毛巾仔细擦干水渍,再回到房间里把信封拿在手上。
她没有暴力撕开信封,而是用小刀片把信封割开,很快,她就见到了信封里的东西。
通过封口隐约看见里面的东西事,薛梨愣住了。
她下意识把信封里的东西全都抽了出来,发现根本就不是她和姜双玲寄过去的稿子,而是一些其他的纸页。
薛梨:“???”
她打开那些白纸,看清了上面的内容,顿时惊喜万分,这是一封编辑写给她们的信,说她们的稿子已经被定下来了,将会登上下个月的期刊……
信上还给了不少关于画稿的评价和修改的建议。
……
薛梨逐字逐句看完,内心里的激越无与伦比,真没想到她们的稿子居然真被选上了!
还是姜妹画的好!
除了编辑给他们的信,编辑部那边送了些名家画报给她们,所以这封信才会那么厚,附在最末尾的,还有稿费汇款单和几张表格。
“妈!妈!我们的画稿被选上了!!”薛梨拿着信封冲了出去。
“你没开玩笑吧?还真给选上了?”
“那还有假?你看看,还有四十多稿费呢,这边是汇款单,我等会儿去邮局取钱去。”她们—共寄了十二页画稿,—页三元六角,所有的稿费是四十三元二角。
她跟姜双玲一人一半,那就是二十—块多,差不多就是她—个月的工资了。
这可真是意外惊喜!!
那边还要求她们继续供稿,每个月十来页画稿,具体刊登视情况而定。姜双玲之前跟薛梨算过了,她写的这个小故事,整个篇幅不算长,大概在九十页左右。
薛梨在心里算了算,整个画稿连载完成,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对她来说,算是意外之财。
薛母得知情况是真的后,顿时高兴坏了,“多了二十几块钱?还有这种好事?咱家夜里得庆祝庆祝,晚上买点肉回来吧,家里还剩着些肉票。”
“这事姜双玲还不知道,赶紧告诉她去!”
“我也想去告诉她,可我不是还不知道她住哪吗?她住的地方不在容城,要等到下次培训班才能碰见她。”薛梨心急火燎的,恨不得立刻就见到姜妹,想把这件喜事告诉她,可偏偏又不知道她人在哪,可没把她憋死。
她们要开始继续准备画稿。
“你这美术培训课上的不亏啊,这才几天,就把学费赚回来了……”
“妈,你之前还阻止我不让去呢,得亏我去了,才遇得上姜妹,她可真是个天才!”
……
薛梨蹭蹭蹭跑下楼,冲去邮局把稿费取了出来,把其中的—部分装进—个干净的信封里,等到下—次培训课的时候交给姜双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