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松鼠醉鱼
姜双玲他们一行人上了两条船,划着船去山城,这时候江风冰寒刺骨,姜双玲缩在船上瑟瑟发抖,而齐越和姜澈,以及王云生小朋友,则闹着想要抓鱼。
王夏芝笑道:“小姜啊,你这也太怕冷了,都快裹成个熊样了。”
“来站起来活动活动。”
“今天可是难得的好天气,你看你看,都出太阳了。”
姜双玲:“这太阳……这太阳根本感受不到一点热量。”
虚假的冬天太阳。
晒了跟没晒一样。
江中湿寒的气息将人包裹着,姜双玲搓了搓后,她这会儿就突然很想吃辣!!
想吃花椒!!想吃麻辣!
环境使人发生改变。
姜双玲咽了咽口水,她托着腮帮子,觉得这会儿的自己,已经不是当年的自己了。
他们在山城停船靠岸,岸边有人煮着鱼汤,姜双玲看着那汤汁,觉得有股刺激人食欲的麻辣香了,他们几个人都喝了碗火辣辣的鱼汤。
看着汤中漂浮的小花椒,姜双玲已经习惯了这些小豆子。
就连她在炒土豆丝的时候,也没忍住投入几个小花椒,万事万物都可投入小花椒。
他们几人先去了趟电影院,齐珩和姜双玲带着三个孩子去买票,老王夫妻说有事情,暂时离开去买点年货。
卖电影票的售货员把票剪给姜双玲,因为眼前这一家人都长得太好看了,他没忍住多看了几眼。
最后,售票员的目光停留在“格格不入”的王云生身上,“这个……这是你家老大还是老二啊?”
他有点疑惑,想着面前这年纪差不多的三兄弟,其中一个长得像爸爸,另一个长得像妈妈,最后一个……就跟他们没有丝毫相像,反而长得像是隔壁的……
姜双玲和齐珩还没回答,一旁的齐越下意识插嘴道:“我才是齐老大!”
一旁的售货员愣了,“哦,是吗?怎么他看起来更像是哥哥?”
齐越:“那是因为他年龄比我大。”
售货员:“????那他不是你哥吗?”
齐越:“我才是哥哥!”
售货员:“……”
齐珩:“……”
姜双玲:“……”
这大概就是鸡同鸭讲吧。
售货员笑了笑,看向姜双玲夫妻:“你们俩这些孩子还真有趣。”
姜双玲指了下齐越:“这我儿子。”
指了下姜澈:“这我弟弟。”
又指了指王云生,谁知道她还来得及说什么,王云生小朋友抢答道:“我是隔壁老王的儿子!”
售货员:“!??”
果然是隔壁的儿子!
姜双玲:“……”这年头的孩子还真是……
等隔壁老王夫妻来了,他们一行人正好排着队进电影院,别说,年末来看电影的人不少,尤其是那些情愫暗生的小情人们,偷偷摸摸的来看同一场电影,却不敢坐在一起。
他们买的是连排座的号,姜双玲和齐越坐在最右边,齐越、姜澈、王云生三个小朋友坐在中间,王夏芝和王学凯坐在左边,他们两家人承包了这一块。
更让人觉得稀奇的是……
齐珩的旁边坐了一个戴眼镜的陌生男人,王学凯的身旁坐了穿花棉袄的女人,这一对男女坐下来的时候,虽然并不明显,但还是在追寻对方的身影。
那个花棉袄的女人先是看见了戴眼镜的男人,还没等她欣喜,就看见了坐在一旁的齐珩,没忍住眼前一亮,姜双玲见到她的眼神,下意识往前一挡。
戴眼镜的男人也在往左边看,想见的人没看到,看到了一个大老爷们王学凯,好不容易看见了姑娘的影子,对方的眼神似乎又落在另一个人身上。
他看了眼身旁男人的侧脸,顿时心中一惊,心中后悔不迭,早知道就不该买着杀千刀的座位。
姜双玲往前一挡后,戴眼镜的男人向前一歪,朝着那边的姑娘微笑着挥挥手。
姜双玲、齐珩、王夏芝、王学凯:“……”
中间夹着的三个小朋友则是毫无察觉地开开心心吃着炒花生米,等待电影的上演。
姜双玲对那个焦灼的男同志道:“你要换座位吗?”
戴眼镜的男同志苦笑:“我换了也没用。”
他就算是换到了姜双玲的位置,也无法靠近自己的姑娘,当然,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挡住身边那个只有脸能看的男人。
这个男同志下定了决心:“换吧,谢谢你,我跟你换。”
姜双玲赶紧道:“不是跟我换,我是说,你跟他换吗?”
姜双玲指了下王学凯的位置,“咱们其他的人往右边挪一个座位。”
男同志犹豫道:“这……不太好吧。”
一下子劳烦这么多人。
“没事,我们中间这七个都是一起的。”
那个戴眼镜的男同志鼻梁上的眼镜跌下来一截,“……”
合着七个拦路石还是一起的,怪不得说要个座位相近的,居然能隔这么远。
换了座位之后,电影终于开场了,四周全都暗了下来,两旁的灯次第关闭。
一场电影看完了之后,孩子们开开心心地率先跑了出来,学着电影里面的声音哔哔哔个没完,“齐老大,哔哔,我打中你了,你要倒下去。”
“不,我诈尸了!”
“王云生你快过来,追他,他带着衣服跑了。”
他们从电影院出来,又遇见了卖棉花糖的,姜双玲买了三个,心想着给姜澈、齐越和自己准备着,结果齐珩突然开口:“我的呢?”
姜双玲:“……”你这男人你还要吃啊?你不是不喜欢吃甜的吗?
行吧,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再加一个棉花糖。”
王夏芝也帮孩子买棉花糖,本来也只是帮王云生买,结果王学凯见齐珩都手拿棉花糖了,他怎么就不能吃棉花糖。
“媳妇儿,我也要一个。”
王夏芝就觉得自己出门少拿了鸡毛掸子,“那我也吃一个。”
于是他们七个人拿着棉花糖画风诡异地在山城里乱逛着。
姜双玲突然出声:“嫂子,不是说我们出门来看腊梅吗?”
“是啊,咱们坐船去吧。”
姜双玲:“……”
所以他们到底是出来看电影的还是出来看腊梅的?
他们之后又在码头上坐船,终于来到了腊梅林子,黄灿灿的腊梅缀满枝头,他们还没有靠岸,就已经闻到了一股幽远的香气。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第185节
“好漂亮啊”
孩子们下船跑进了腊梅林子里,开开心心地到处乱窜,姜双玲看着四周的精致的腊梅,不由得手心痒痒,忍不住想要将眼前的这一幕画下来,然而……
并没有带作案工具。
他们欣赏了一会儿腊梅,又一起去泡附近的温泉,冬日里的温泉水温热顺滑,驱散了腊月的清寒,温泉边腊梅点点,有几朵坠入了泉水中。
温热的水流能带走身上的疲惫,姜双玲觉得这样的日子,还真是比神仙还逍遥。
与几十年后相比,更是不花钱,不要门票,逍遥快活。
他们还带了些自己做的小零食过来,泡完了温泉,围坐在一起吃着奶香小馒头、红豆饼、桃酥、花生酥,以及咸口的卤菜,卤豆干、海带、以及卤土豆什么的……
姜双玲和王夏芝坐在一起聊家常,齐珩和王学凯带着三个小崽子去抓了一桶鱼,吩咐小家伙去捡了干木柴,就这样生火开始野外烤鱼。
几个人手中都串着一条鱼,慢慢在火上烤着,烤鱼的香气渐渐传散开来。
王学凯尝了点齐珩烤出来的鱼:“大兄弟,你烤着这不行啊,不行啊,你尝尝我的。”
“再撒点花椒粉。”
“来来来,尝尝我做的。”
“媳妇儿,你带着小姜来吃烤鱼。”
“小姜,你男人烤鱼技术不行。”
齐珩淡淡道:“谁说我不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看看……”
齐珩:“你的糊了。”
王学凯手忙脚乱:“还不都是因为跟你说话!你怎么不帮我管着点。”
“姜妹,我的是好的。”
姜双玲:“……”
“妈,你看我烤的鱼能吃了吗?”
“崽,这边还没熟。”
“阿姐,我的熟了吗?”
“没熟!”
……
和隔壁老王一家的七人出游结束了,虽然很是疲惫,但还是约好春天再一起出游踏青,毕竟……人多还是好玩一点。
“太冷了,这江风吹得我瑟瑟发抖,耳朵都给冻红了。”
“崽崽,你们的耳朵红了没,小心长冻疮。”
“阿姐,我不冷!”
“我也不冷。”
“回家吧回家吧,齐珩你把鱼拿到厨房,崽崽们先去洗手。”
“妈,咱们明天还出去吗?”
“咱们准备过年了,不出去玩啦。”
在接近年三十之前,首先要过的是小晖晖同志的一周岁生日,姜双玲抱着怀里这个胖乎乎的小崽子,唏嘘的很,去年这会儿小崽子还在她肚子里闹着要出来呢,这会儿都已经能爬能走了。
给这个小家伙额头中间点个小红印,还给做了碗小馄饨饺子给他吃。
小晖晖扬着一口小白牙,慢慢吃着小馄饨,哼哼唧唧开心的不行。
因为馄饨里面包着肉糜,亲爹剁出来的肉糜,细腻滑嫩,满足了这个小家伙吃肉的爱好。
“妈妈,吃肉!”
“吃吃吃……”
这个小崽子学别的词不快,就吃肉两个字记得是一清二楚,让他忘记都忘不了。
小小年纪就已经暴露出了肉食动物的倾向,跟他亲爹亲哥一样,只要有肉在,就要专注吃肉。
给他喂了一碗小馄饨后,他又嘿咻嘿咻吃了碗鸡蛋羹。
姜双玲捏捏小崽子脸蛋上的肉,“小家伙,你可真能吃啊。”
她摸了摸自己的腰身,又看了下那边带着孩子们跑步回来的齐珩,突然觉得他们家最近吃得太好了。
今年的肉比往年更多。
齐珩的腰也比夏天多了不少肉,摸起来更加适合冬天的被窝。
看来大伙都是每逢佳节胖三斤。
姜双玲给薛梨和王雪姝写信,顺便寄了些特产回去,贺老爷子最近跟其他的老年家属下象棋,那叫一个乐不思蜀,端着一小碟花生米,再喝点小酒什么的,快乐到没朋友。
“这家的,还有这家的,这家的对联全是我写的,小姜啊,你来挑挑,看看咱们家贴哪几幅春联?”
“咱家的门多,每个都贴一幅?”
“贺老爷子也来写一幅?”
“小姜你写吗?”
“都写。”
……
姜双玲被人叫着,也跟着去写了个“福”了,齐珩也写了一个,他们夫妻俩的字也是很有水平的,姜澈和齐越也争抢着要来写春联。
“两个小崽子写个‘福’吧。”
年三十那天,扫旧迎新,每个人都拿着扫把抹布把家里院子到处打扫了一遍,中午随便凑合了一顿,热热闹闹贴好了窗花以及各处的春联,下午洗澡换了身新衣裳,傍晚围坐在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前等待过年。
外面放着烟花爆竹,屋子里的收音机打开,传出激昂的播音员声音,祝贺大家新年快乐。
夜里小晖晖握着小拳头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姜双玲抱着身旁的人,在他的胸膛上蹭了下,心想着时间过得好快,仿佛眨眼的功夫,又过去了一年。
年后,姜双玲还惦记着山城美院进修的事情,为着考核做了不少准备,她去报了名,等着考试的那天。
即便腊月已经过去了,姜双玲去参加考试,仍然裹了一层又一层,顶着江风来到了山城,她还没有走到山城美院的门口,先被路上司机从车上搬下来的东西给吸引住了。
姜双玲看到了黑白电视机。
她心里突然想着,要不要买个电视机啊?
第113章 信号
姜双玲来到了山城美院,她看着学校的各色建筑,以及行色匆匆在校园里行走的学生们,突然有了一种大梦一场的恍然之感。
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校园时光,只不过记忆中的人和事物,已经变成了灰色。
这时候的人还没有手机,校道上见不到低头族,各色的绘画和彩墙斑驳在教学楼的墙体上。
水池边坐着的人支起画架,另一只手挤出水蓝的颜料。
姜双玲打听到了考试所在的地点,美术考试不外乎还是绘画,除了一堂文化考试,姜双玲交了三幅作品,她十分顺畅的完成了考试,最后的结果还要等几天后的通知。
姜双玲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坐着王夏芝的顺风船回去,刚回到家里,她总是想着之前在山城见到的那台黑白电视机。
她对黑白电视机有些许好奇。
在姜双玲的记忆里,她其实没见过黑白电视,只记得自己小时候闹着家里要买彩电vcd,还有什么复读机之类的,因此她对长着天线的黑白电视机极为好奇。
这个时代的电视节目有什么呢?
会不会有动画片?
比起大人们,小朋友应该更喜欢电视吧?
……
姜双玲揉着面团,脑袋里一阵放飞思绪,不停地在想是不是该买一台黑白电视机来让孩子们高兴高兴,虽然不一定能有多么精彩的节目,但也是个解闷的好东西。
若是能留到几十年后,还是个老古董呢……
齐珩走进厨房,见到她一脸心事重重的模样,关切道:“在想什么?山城美院的考试?”
“不是。”姜双玲从黑白电视机里回过神来,她的手上沾了些面粉,调皮地往齐珩脸上抹了三撇猫胡子,“齐珩,我在山城看到有卖黑白电视机。”
“你知道电视是什么吗?”
“知道。”齐珩顿了一下,“你想要?”
“想啊,哥,你能弄到票吗?帮家里买一台?”
“有票。”
“那就买!”
小姜同志拍板了!
哪怕是没有颜色的黑白电视机也算是这个年代的奢侈品之一,幸好姜双玲之前在《烈火》的再版工作得了一笔不错的外快,不然买个电视机回来还真令人肉疼。
——确实是肉疼。
一台电视机能买不少肉了。
“把家里的烟票换出去吧。”他们家里没有人抽烟,因此烟票是多余的,能把票换成钱。
齐珩抿着嘴唇轻轻笑了一下,“你又会精打细算了?”
“你媳妇儿我每天都很精打细算!!”小姜同志十分恼羞成怒。
没错,她这种人就是间接性的“精打细算”,绝不抠门,该享受的一定得享受,能买得起的还是要买回来享受一番。
比如电视机。
因为天生对数字不太敏感,姜双玲不喜欢也没有什么能力对钱财扣扣索索,她花钱一向是凭感觉花钱,有一部分攒下来,另一部分该花的一定得花。
衣食住行都不能短着自己和家人。
与这个时代的一些妇女有着明显的不同,有些个嫂子会嫌弃她不会管家,太不懂节省了,尤其是薛政委的妻子,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一年到头从来不愿意给孩子多做几身衣裳,家里饭菜没什么油水,别说其他的零食,就连个冬瓜糖都舍不得给孩子吃,曾经姜双玲还以为他们家困难,谁知道人家就喜欢这样抠抠搜搜一毛不拔,所有的钱都攒起来。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第186节
这是人家家里的习惯,姜双玲也没说什么,就是觉得苦了孩子。
等齐珩把票弄来了之后,姜双玲立刻带着钱和票去城里买了一台电视机,这可是个热销货,幸亏她去的时候,百货大楼来了一批新的。
她小心翼翼地把怀里的疙瘩小电视给运回去。
“哇哇!!妈妈你抱着什么?!”
“阿姐!!”
“你们快让让,别挡着我啊,小心把东西给摔了。”
“这是电视,咱们家有了黑白电视,以后就能看电视了!!”
“电视机!”
姜澈和齐越如同两个小跟屁虫似的跟在她的背后,小晖晖也好奇的跟了过来,赵颖华看着那个灰白色的大块头,好奇道:“这是电视啊?”
姜双玲点点头,她把电源给连上,黑白电视机发出了一阵滋啦滋啦的声响,而后……
没有什么画面。
姜双玲:“……”
什么意思?难不成在山上收不到信号。
“妈妈,为什么电视机里装着一片雪花。”齐越盯着显示屏上滋啦滋啦的雪花线条好奇道。
“阿姐,看电视要怎么看?”
“儿媳,看电视就是看这个?”
姜双玲摆弄了一下天线,电视机里的画面仍然是一片雪花,小姜同志欲哭无泪,该不会这玩意买回来收不到电视台?
难道只能在山城里看电视??
这是在玩她吧?
“要不抱到院子里去试试?”
姜双玲:“……”
或许院子里的信号能稍微好一点?
正当他们这一大家子在研究怎么把电视搬去院子里的时候,齐珩回来了,“你们……在做什么?”
姜双玲欲哭无泪,“齐珩,你看我买的电视机没有画面。”
齐越:“爸爸,电视只能看雪花花。”
姜澈:“阿姐说咱们家没有信号。”
赵颖华:“……电视是这样的?”
齐晖小朋友:“爸?”
齐珩:“……”
齐珩用下巴往姜双玲手腕上一点,“姜妹,你看一下时间。”
姜双玲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自己腕上的手表,“哥,怎么了。”
齐珩淡淡道:“等七点。”
姜双玲一头雾水:“???????”
为什么还要等七点啊???!!
而后她的脑袋一懵,突然恍然大悟,原因就是这个年代的电视,基本没有几个节目。
姜双玲:“……”
就跟家里的收音机似的,各种电台节目大多集中在晚上七点到九点。
其他的时间。
——送你一片雪花花!
白天当然是努力工作的时候,怎么能让你看电视呢。
得了,这个时代都不用设置小孩防沉迷,电视台直接给你规定了什么时候才有电视节目。
“那咱们等等再看吧,吃完了饭一起看电视。”
姜双玲松了一口气,幸亏不是没有信号,要是没有信号,每天都是一片雪花花,她才是无法接受。
总不能真是买个破疙瘩回来。
等到了夜里吃完晚饭,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就连小晖晖同志也跟着一旁的爸爸哥哥们正襟危坐,张着小嘴好奇地盯着桌子上的大方块。
姜双玲把电视接上电源,滋啦滋啦几声响后,画面终于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清晰的电视画面以及播音员嘹亮的声音。
站在电视机旁的姜双玲下意识捂着耳朵,先是觉得一阵刺耳,而后立刻把电视的声音调小一点。
“这个声音听着很耳熟啊,是不是那个小宋。”赵颖华认出了这个声音。
“收音机里说新闻的那个!”
“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这孩子咋有点胖啊。”
……
这个时代的电视节目虽然少,但也能凑出两小时时长,每天的节目也是五花八门,他们这边能够收到三个电视台,有些会播放一些简单的动画片电视剧,还有个放着老电影,以及音乐杂技节目、样板戏与时政新闻等等。
因为他们家也没有节目单,每天看电视就跟开奖一样,不知道今天的电视台又搞出了什么新鲜玩意。
当然,看多了之后,也能找到一些规律。
自从他们家买了电视机之后,每当开始播放动画片和杂技表演的时候,其他家的小朋友也会过来围观,当然,还会有其他的一些大人。
人多了后,还是把电视搬去了院子外面播放。
星空之下,黑白电视机之后,大大小小地坐了两排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里的节目,偶尔互相窃窃私语,哪怕是料峭的寒风也没能阻挡他们看电视的热情。
等到电视上的节目重新变成了雪花,又都遗憾地往家里走,准备洗漱睡觉。
一天的生活,就是如此规律。
从来都没有什么深夜节目。
其他家里的孩子也闹着父母要买电视机,姜双玲也知道其他人家里也会渐渐的多上这样一件电器。
家里有了电视机之后,也给赵颖华带来了一个问题。
“小姜,明天你帮我看看,这部电影的下半场讲的是什么……”因为赵颖华要去山城上课,不能每天在家里看电视,有时候电视台播放电影,喜欢分成上下两部分。
赵颖华最恨自己看完了上半场电影,第二天却不在家。
那可真是心痒难耐!!
姜双玲:“好,妈,我会把情节记下来的,不过你也别担心,之后电视上还会播的。”
一共也没多少电影,都是那个几个反反复复的放来放去,多看几次的话,都能把情节给背熟了。
1...7879808182...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