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松鼠醉鱼
什么关羽张飞的,当齐延听程明希把事情说完了之后,立刻把自己给呛着了。
哪怕自认为脸皮极厚的齐延,都不由自主老脸一红。
谁知道这会儿程明希倒是坦荡荡的很:“我没什么不可让人知道的。”
齐延:“……”
论强还是他媳妇儿强。
“然后呢,弟妹说了什么?”
程明希:“弟妹说五弟是黑熊精。”
“不行了,哈哈哈哈哈我觉得弟妹更有趣哈哈哈哈哈哈。”齐延简直要笑到肚子痛,“黑熊精好啊,黑熊精怎么了,全是毛,多好啊,冬天还不用戴帽子哈哈哈哈哈。”
……
第二天,齐延见到齐珩,憋着笑用手肘推了推弟弟的胳膊,“小五,二哥说真的啊,五弟你要不要去剃个光头。”
“别的不说,剃个光头还挺方便的,洗头发都给省了。”
“我不。”齐珩看着眼前的哥哥,蓦地在寒风中摘下自己的帽子,一头茂密的黑发立刻出现在冬日的阳光下。
一片碎金泼洒在他的头顶,让他那一头黑发宛如染上了一层金芒。
齐延:“!”
艹。
我为什么要来他家过年??
齐珩皱眉眉头拿帽子挡了挡眼睛,补刀:“二哥,你的脑袋,反光。”
齐延:“小五,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齐珩挑眉:“你确定要跟我打?”
“行啊,咱们兄弟来比划比划,不过事先说好啊,我比你年纪大,为了公平起见,你身上绑五十斤,不,你身上负重一百斤。”
齐珩抱胸:“行。”
“奶奶!!爸爸和伯伯打起来了!”侦察连第一线的晖晖小朋友连忙跑进家里通风报信。
侦察连后备队齐程小同志跟着他一起兴奋:“打起来了!”
赵颖华:“????”
为什么好好的,兄弟两个打起来了?不是让他们劝劝自己的媳妇儿吗?
姜双玲:“怎么回事?”
程明希:“我不知道。”
几个人出去围观,也没围观到什么,那边已经打完了,齐延龇牙咧嘴,“不行,下次你得负重两百斤。”
程明希觉得丢人,“你怎么不干脆让弟妹把他人绑柱子上呢?”
齐延:“对对对,弟妹,你帮我绑着他。”
程明希一脚踢在他身上,“亏你有脸说。”
姜双玲:“……”
“齐珩你们——”姜双玲看着齐珩身上绑的一圈负重,居然还真有点像个黑熊精,当然,那也是帅气的黑熊精,“你跟二哥还挺有童趣的。”
赵颖华呼出一口气,“算了,我不管你们了。”
鬼知道两个儿子儿媳究竟在搞什么,她本来以为两个儿媳之间起了矛盾,可早上看两人明明好好的,然而两个儿子却又打起来了……
“孩子的事情,我这个老人家少掺和。”赵颖华决定去隔壁喝茶去。
他们家里这边太热闹了,王夏芝都忍不住跑过来跟姜双玲道:“小姜,你们家今年过年好热闹啊。”
姜双玲笑了:“热闹啊,齐珩他哥哥嫂嫂都来了,一家子,当然热闹。”
这会是一个十分热闹且鸡飞狗跳的新年。
“妈妈,你看看我的!”
齐晖趴在小板凳上给手中的一幅画上色,旁边的齐程小朋友跟着他一起玩上色游戏。
“小姜婶婶,我的我的。”
姜双玲笑着接过他们俩的画,“你们俩孩子,来,吃点东西。”
程明希十分艳羡地看着她跟孩子们相处,自从来到她们家后,自家的程程都比平日里话多了不少,显然他很喜欢这个婶婶,也喜欢跟着同龄的堂弟晖晖一起玩。
“优秀小学美术老师奖状?”程明希发现了一张奖状,就跟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弟妹,怪不得你跟孩子们相处的很好,你的亲和力强,孩子们都喜欢你,不像我跟孩子们相处,说话干巴巴的。”
程明希叹了一口气,“我家程程跟你亲近,比我这个妈还要亲近。”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第211节
程明希感觉自己跟孩子的关系不是很亲近,说话就跟上下级一样,程程虽然很听话,但是不会像晖晖那样粘着自己的母亲撒娇,什么“喜欢妈妈,最爱妈妈”的话,他根本就说不出来。
她看着姜双玲母子俩相处,忍不住一阵艳羡。
当然,如果让姜双玲知道她这么想,她肯定要劝慰程明希:“别的孩子也没有晖晖这么奇葩。”
晖晖这种彩虹屁撒娇精中央空调才是世间少有。
“嫂子,怎么可能,程程他最在意的人是你啊,不一样的,你是他的母亲,他最在乎的人,肯定是你。”
“也不是。”程明希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在那边就不是很亲近,他好像更喜欢隔壁孙小爱的妈妈。”
“弟妹,我不是很懂跟孩子相处。”程明希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她就是跟孩子亲近不起来,或者是说不知道怎么跟自家的孩子亲密互动。
“也没什么?二嫂你可以多跟孩子说说亲密话,用商量的语气跟小朋友聊天,别的……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质,不一定主动黏人,包容小家伙们,只要孩子们健健康康成长就行了。”
他们家的小糖球也很容易令人招架不住。
姜双玲推了推程明希的手肘,“等会儿孩子们玩的时候注意一下,程程还是会下意识看你,他希望得到妈妈的关注。”
“是……是吗?”程明希愣了一下,突然发现自家儿子的确喜欢偷偷瞥她,发现妈妈在看自己后,立刻给了一个灿烂的笑脸,程明希也不自觉笑了。
发现自己之前的烦恼,的确是庸人自扰。
“程程,妈妈的好儿子。”
程明希将自家的儿子抱在怀里,旁边的齐晖小朋友也扑进了妈妈的怀里,“妈妈,晖晖最爱妈妈。”
姜双玲笑着亲了他一下,“知道你最爱妈妈,妈妈也爱晖晖。”
“咱们一家挂红灯笼去吧。”
今年家里做了不少灯笼,每间屋子底下都给挂上了红灯笼,热热闹闹的,还有一串串漂亮的红辣椒,齐晖小朋友喜欢红辣椒,姜双玲特意给他拍了一张坐在辣椒筐上的照片。
“晖晖也是个红辣椒!”
齐晖这个小家伙的生日在年末,总是最幸运的,年末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给他过生日,姜双玲给这个小家伙煮了一碗面,还给做了生日小蛋糕。
“晖晖生日快乐。”
齐晖小朋友的生日一结束,立刻就是年三十了,红灯笼高高挂着,家里的春联,窗花什么的也都贴了起来,小家伙们拿着“福”字追追打打地乱跑,赵颖华去别人家里帮忙写春联。
爆竹的声音在屋外响起,这个年跟以往的年节又不太一样,院子外面居然出现了舞龙舞狮的队伍,好多孩子都跟着队伍去看热闹。
看完了热闹泡温泉,换上一套崭新的衣服,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电视机的画面流畅的展现,其中还有晖晖小朋友参与的表演节目。
“晖晖表演团的节目。”
“这个主持人还是去年的那个。”
“今年不一样了,今年的节目丰富了很多。”
……
在一家人的热闹中,新年的钟声响起,时间进入1977年。
日历翻开崭新的一页,夜里姜双玲睡在齐珩的身边,闭着眼睛想着时间又往前推移了一年。
姜双玲也不记得这一年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她隐约记得这一年是要恢复高考了。
当然,恢复高考也跟她没有多大的关系,小姜同志自己又不用去参加高考。
不过,事实证明,恢复高考对她的生活影响很大。
过完年后,齐延一家人就要离开了,齐珩和姜双玲带着三个孩子送他们去火车站,“别送了别送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程明希笑道:“你啊,就别掉书袋。”
“这个年过得很热闹,下次五弟带着媳妇儿也来哥哥那边过年。”
“好啊,一定。”
齐珩和姜双玲目送着二哥二嫂一家子搭乘的火车哐当哐当的使出车站,分别的日子总是令人觉得伤感的。
“晖晖也还会记得程程哥哥吧?”
“嗯。”
“走吧,咱们回家啦。”
“等出了元宵后,小家伙们也准备上学吧。”
一听到自家妈妈嘴里说要上学,齐晖小朋友抱住姜双玲的大腿,简直是要哭出来。
为什么要发明上学这种事情来折磨小朋友?
就算小晖晖同志再怎么不愿意,还是得老老实实的背着他的小书包去上学,姜双玲这会儿仍然在学校担任她的小学美术老师。
到了七八月的时候,隐隐约约就有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闹得纷纷扬扬,尤其是当年那些下乡的青年们,这个消息能令他们为之振奋。
这一年来关于知青返城的事情,也闹出来过不少事情,姜双玲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她从包打听曾老师那里听说了一些抛妻弃子之类的事情。
听完了,姜双玲也只觉得唏嘘。
到了十月份,恢复高考的消息广泛公开,不少人欢呼雀跃,许多年龄层的人都报名参加这一次高考,全国报名参加这次考试的有五六百万人。
一时之间,学习之风盛行,曾经被封存的教科书又被人翻开,一个个点着夜灯里看书复习,姜双玲回家的时候,还能看到有人坐在船上看书学习。
这样的学习氛围很能感染人,姜双玲都不禁想要学习一把,她凑了个热闹,买了几本教科书回来研究,结果她带着书还没走进家门,隔壁的王夏芝见了,疑惑:“小姜,你也报名参加高考?”
虽然王夏芝并不参加高考,但是这些天周围的学习氛围也让她熟悉了参加高考学生复习的书。
王夏芝没想到隔壁的小姜居然也想参加高考,的确也有几个军嫂报名参加了这一次高考,有些家里还不同意,正鸡飞狗跳地闹呢。
这可是上大学,要不是年龄大了,实在学不进去,王夏芝也想去考一考。
“没啊。”姜双玲抱着手中的书,她并不是要参加高考,她就是想赶个时髦,另类参与一下这样的盛会。
小姜同志十分好奇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究竟考什么内容。
虽然姜双玲并不参加高考,但是她教过的第一任小学生们,最高的那两届,已经到了能参加高考的时候。
她的学生要参加高考了,虽然她只是个美术老师,但也为他们感到激动。
“我的学生要参加高考了,我就看看高考要复习什么内容。”姜双玲当年可是参加过高考的学生,现在也算是回忆下过去,重复当初学物理化学的记忆。
然而……
姜双玲做了几道物理化学题目之后,她觉得自己十分头大,差不多一个公式都记不出来了,勉勉强强做了几道题。
明明她当初还是个优秀的高中生,几年没学,知识似乎又倒退了。
齐珩见她在做题,也跟着在一旁观看,姜双玲不会做的,他拿着笔一步步列出步骤教她做。
夫妻两个认认真真地在台灯底下复习高考。
姜双玲惊讶:“齐珩,这些你都会做,你居然全做对了???!!”
“我觉得你应该报名去参加今年的高考,说不定你能考个清北呢!”
这一届高考不拘泥年龄,各种年龄段的都能报名,姜双玲觉得要是齐珩去参加高考,他们家说不定还能出个清北的学生!
齐珩:“……?”
“我去参加高考??”
真-大学毕业的齐团长本人只觉得莫名其妙。
姜双玲:“是啊,你不去参加高考,难不成我去?”小姜同志已经有山美的毕业证。
齐珩:“……”
都不用去参加高考的夫妻俩面面相觑,继而低头去看台灯下的练习题。
“那你买这些题目?”
“我就是想学习!”
齐珩:“行,我教你写题目。”
“不,我不写了,我买这些教科书是打算送人的,我教的第一任小学生要参加今年的高考,我问过了,好几个都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作为美术老师,虽然只是美术老师,但也送点自己的心意。”
几十年后,老师给学生送练习题册估计要被打,但是对于这个年代的学生来说,能多做几道题,就是多几分考上大学的希望。
姜双玲把自己买的书送了出去,原本以为自己只要静静跟着高考结束,凑个热闹后就没自己什么事了,结果,山城美院的校长把她找了过去,说希望她能来学校任教。
第125章 三十而立
因为恢复高考,学校要扩大招生,老师当然……也跟着扩一扩。
“姜同志,你是一个优秀的好同志,现在正是学校改革换新的非常时刻,正需要你这样年轻的新鲜血液加入。”
……
校长的话说得激烈昂扬,显然这样的决定肯定是学校做出一段时间考察后才决定下来的。
姜双玲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这样赶上恢复高考的春风,她跟另外十一名青年老师,一起被聘任为山美的助教。
既然决定来山美担任助教的岗位,姜双玲必须得辞去小学美术老师的的工作。
72年的时候跟齐珩来到这里担任小学老师,差不多五年过去了,回想起这五年来的小学教师生涯,姜双玲还觉得一阵唏嘘感叹。
一届一届学生们的面孔出现在她的眼前,如今恢复高考了,这孩子们还有崭新的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去见识更加广阔的天地。
“小姜老师,你要走了吗?”
姜双玲点点头,和曾老师说了几句话,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学校,关系也是最好的,曾老师十分舍不得她,姜双玲也挺舍不得她。
以后没机会听曾老师说八卦了。
当然,也不一定,毕竟学校离家里又不算远,以后若是想见面,还是有见面的机会。
除了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外,最让姜双玲感情较深的就是学校分配给她的菜地以及那每一年都换新的跳水猪们,割了五年猪草,打扫了五年猪圈,如今算是要跟猪栏里的小猪猪们道别。
为此,姜双玲还特别有仪式感的把齐珩拉去学校喂了一次猪,带着自家男人煮猪食,猪年生的齐同志一脸冷漠地搅拌猪食。
齐珩:“你突然把我叫到学校来,就是……喂猪?”
前天姜双玲特意问齐珩有没有空闲时间,若是能腾出半天空闲时间,就陪她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一个爱媳妇儿的好男人,齐珩当然腾出了半天的功夫,来陪小姜同志来做“有意义”的事情。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第212节
“我在学校里当了五年的美术老师,如今就快要离开了,你陪我做一‘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吧。”
然而……
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不是齐珩预想的自己当摄影师帮姜双玲与学生们拍照,而是……
喂猪!
煮猪食!
……
特意休假来陪妻子喂猪的齐团长实在无法理解喂猪对于小姜同志的意义。
“喂猪怎么了?齐大团长你可连续吃了五年媳妇儿养出来的猪肉,况且……咱们家,你媳妇儿来学校喂了猪,你的小舅子,你大儿子小儿子都来给猪割了猪草,唯独你……”
“咱家就缺了你没有来为学校的养猪事业做一点儿贡献,我想着,孩子们都离开这个学校了,现在我也要去山美了,那你可不就得趁着现在来喂一喂猪,补充一下没来喂猪的遗憾。”
“为山城小学的养猪事业添砖加瓦!”
“哎哎哎,你注意一下,搅拌搅拌,煮出来的猪食不好吃,猪是会嫌弃的。”
姜双玲在一旁监督自家齐同志煮猪食。
煮完了猪食之后,夫妻俩手拉手去喂猪,别提,他们学校里的猪还的确挺挑食的,会把叶子老的猪草嫌弃地挑出去,咕噜咕噜吃其他的美味。
姜双玲笑嘻嘻地看着猪崽们大胃口一通乱吃,偏头看向旁边的齐珩,“哥,有没有感觉很有成就感?”
“看它们吃得好多啊,这就是养猪的快乐,猪吃得开心,养猪人也跟着开心,煮猪食更加开心。”
齐珩嘴角动了下,“哥怀疑姜妹你是在内涵什么?”
“不愧是小姜同志的丈夫,是的,你猜对了。”姜双玲又往石槽里加了一瓢猪食。“猜对了也没有奖——唔唔唔你……”
原本还在喂猪的姜双玲被人抢走了手中的东西,嘴也被人给堵住了,男人的进攻性格外强烈,炙热的吻在一瞬间夺走了她的呼吸,甜滋滋的津液在唇舌中蔓延开来。
但是小姜同志完全无法沉浸在这个吻里,因为周围……
这个吻的味儿太重了!!
三只吃着猪食的大白猪抬起头齐齐看向眼前接吻的两个人类,姜双玲脸色羞窘,居然在猪崽的面前表演了“一场戏”。
齐珩揩了下嘴角,语气里带上了几分笑意,“现在算是跟你来学校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姜双玲脸色不太好看:“你说猪崽们刚才看了我们那样,它会不会觉得我们是在人吃人?”
齐珩给食槽里慢悠悠地新添了一勺:“你想多了,你看这小猪崽吃得多开心。”
“猪妈妈,再给我生个小猪崽,就齐活了。”
姜双玲:“!”
“你才是猪你才是猪!”
“齐同志,我发现你这种要奔三的男人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你都跟我一起喂猪了,是不是考虑跟我一起生小猪崽?”
“做梦,不生!!”
“不生,不养猪,养猪的快乐没了!”
虽然辞去了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但是下半年的课,姜双玲还是要上完,方便下个学期新老师来上课。
各省在十二月筹备着紧密锣鼓的高考工作,他们这边高考定在十二月中旬,一共考试三天,因为来考试的人员众多,姜双玲和曾老师一起去当了监考老师。
高考的那几天,姜双玲也跟参加高考的学生一样早早的起来,迎着山城的晨雾走向考场,考场的外面挂着不少横幅,都是一激励考生们的标语。
姜双玲进考场监考,第一天她还格外激动,虽然她没有报名参加第一年恢复高考的考试,但是她成为了第一年高考的考试监考员!!
小姜同志的心情十分激越,当然,这样的热情只持续到第一天的下午,因为,实际上的监考工作是很无聊的,学生们都在认真的考试,而她却是在无聊的监考。
也不能做别的什么事,学美术出身的姜双玲便坐在教室的背后,认真的观察每一位高考考生的背影,这么形形色色不同年龄的考生坐在一起,他们的衣服以灰、蓝色为主,形态专注而认真,握笔的姿势有力,哪怕只是这样朴素的背影,都似乎能看出其主人的决心和毅力,有一种令人震撼的壮烈,眼前的这一幕画面,让姜双玲心底记忆尤深。
高考三天结束后,出考场的考生们松了一口气,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在激动地互相对着答案,卸下监考员职位的姜双玲走出考场,嘴角带着几分微笑,同样也松了一口气。
她祝福这考生。
几天之后,姜双玲画下了一副名为《背影》的画,画的正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的考生背影,这幅画在一个月后登载上了国家日报。
这一幅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让不少知识青年们热泪盈眶。
“做了多少年的梦,终于来这考场中走了一遭。”
“哪怕出了考场后,还唯恐身在梦里。”
“这幅背影,就是那三天的缩影。”
……
这几年姜双玲陆陆续续也有作品登载上了报纸,但是没有哪一次,像这一副作品一样获得全国人民的关注,她的名气也为之上升了不少。
别的学生们等待着高考放榜,而这就跟姜双玲彻底没有关系了,她只知道,高考放榜的时候,外面敲锣打鼓的,许多人都去看热闹。
几家欢喜几家愁。
姜双玲完成了小学老师工作的交接,这会儿,阳历年已经进入1978年一月,孩子们即将要放寒假了,齐珩同志也要在年末迎接他的三十岁生日。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齐珩同志正式步入三十大关。”生日的那天,姜双玲照例给做了三十个小金猪,这三十个小金猪造型各异,同时还有几个倒立造型的小金猪。
“三十而立,小猪倒立。”姜双玲把这小金猪端到男人的面前,好笑地摘下他的帽子,嘴上不忘调侃。
齐珩吃着妻子递过来的小金猪,速度倒是没有二十三岁那会儿的一口一个小金猪,而是细嚼慢咽起来,当然……吃的也不少。
姜双玲睁大了眼睛查看齐珩的头顶,拿着梳子给他往后梳了梳,发现这个人到三十的男人仍然还没有秃顶的预兆。
再仔细看看他的脸,姜双玲不由得点点头,俊脸还是这么好看。
七年过去了,时光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岁月这把刀十分优待他,姜双玲努力在他的眼角观察,才发现了几条勉强算是“细纹”的家伙。
眼角似乎还没有细纹呢……
1...8990919293...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