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生存指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寻香踪
萧彧好笑地问:“你们看着我干什么?饿了吗?”
孩子们都摇头。
牛牛问:“老师,你昨晚上在哪里睡觉?”
萧彧说:“昨晚睡在山里赛人家的吊脚搂里。”
“山里的赛人长什么样?”牛牛又问。
萧彧说:“跟我们大家一个样啊,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你们都散了吧,没活儿干了?”
闵翀说:“都去干活儿。”
于是那群孩子都散了。
闵翀过来,拣了一张席子坐下:“怎么说?”
萧彧将昨天的事大致说了一下,说:“也不知道算不算完成使命,我感觉还挺顺利,接下来就等消息吧。”
闵翀说:“至少有七成把握,就看近日那寨主会不会来。”
裴凛之说:“我认为会来。”
萧彧与他对视一眼,笑着说:“我也觉得他会来,就看什么时候吧。”
第35章 搬家
粘土拉回来之后, 萧彧一直忙着解决山贼问题,陶瓷一直没烧。现在终于忙完一段落,有空烧陶瓷了。
不过孟洪的小舅子符旺并没有闲着, 他带着那几个孩子已经拉了不少陶坯, 不少已经晾干, 就等着上窑烧制。
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32节
都是新手,做出来的陶坯难免粗笨, 萧彧也没说什么, 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 粗笨也有粗笨的用处, 总之不会浪费。眼看着数量不少了, 萧彧决定开始入窑烧制。
尽管已经用小窑试验很多回了,但用大窑烧还是头一回, 萧彧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毕竟也不是百分百复制放大, 瓷窑还要在烧造过程中慢慢调整改进。
烧头一批陶坯, 萧彧全程跟进, 因为成功的经验都是他切身体会和总结出来的,他得将这些经验全部传授给符旺, 以后才能放手让他们自己干。
烧瓷器比青砖和石灰有省事的地方,就是时间短, 一个昼夜就能烧出来。白天烧火, 晚上封窑闷烧,第二日一早就能取出来, 所以很快就能看到结果。
不过崖州这地方当火炉工真不是个好差事, 本就是高温天气, 还得在上千度的高温窑炉边守上一整天。萧彧调侃自己没被晒黑, 都要被熏黑了。
第一批陶器出窑,完好的有五成左右,作为试验品,算是很不错了。陶器出来后,又马上浸釉继续烧,烧出来的瓷器效果不太好,釉色脱落得很厉害,成功的仅仅只有少数几个,应该还是温度控制问题。
这也在萧彧的预估范围内,毕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烧出完美的瓷器来。现在这效果,离成功也相去不远了,一边尝试一边改进,总能成功的。
萧彧觉得这样很正常,但符旺并不这么想,东家雇他来干活,费了那么多心力,结果能用的没几个,成本都抵不上。
他整日不辞辛劳地冒着高温在窑炉边烧制,反复尝试和摸索,几次之后,成功率有了显著的提升,从原来的不到一成,到后来已经能达到三四成。
萧彧很欣慰,照这样下去,成功率将会很可观,到明年出海的时候,就有大量存货了。
这天萧彧正在教孩子们做珠算乘法,在阿拉伯数字进入我国之前,人们是用算筹和珠算进行计算的,比阿拉伯计算要复杂一些,但他不能直接教孩子们写阿拉伯数字,无缘无故的冒出来个新的计数方式,太反常了。
门外突然出现了人影,萧彧抬头看了一眼,是吴家大郎和一个陌生人。萧彧并没有停下来,继续上课,过了一会儿,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这才缓缓朝门口走来。
到了门口,大郎压低了声音说:“郎君,有人找你。”
萧彧看向他旁边的黝黑青年,觉得有些面熟,在哪儿见过?
那人也在上下打量萧彧,比他先开口:“我是居默。”
萧彧恍然大悟,拱手作揖:“原来是居寨主,我道看着面善,一时间竟未认出来,万分抱歉。”
也不怪他没认出来,居默的模样跟他在山寨中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他穿着寻常的衣着,脸上的纹饰洗净了,头发也以木簪束了,是一个五官端正的精神小伙,还有几分英武,跟印象中相去甚远。
居默脸上神色淡淡的,并未有不悦之色,他好奇地看着那群正在上课的孩子,有几个贪玩的孩子正转了头过来偷看,多数孩子都在认真做题。
萧彧看到他的神色,便说:“寨主先坐吧,我正上着课,上完课再陪你聊。大郎,让你娘给寨主准备点吃的,赶了一早的路,定是累了。”
居默便在厅堂门口坐着,听萧彧给孩子们上课,他看着那帮上课的孩子,年龄大小不等,大的有十几岁,像他们寨中,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是家里的主劳力了,这里却还能念书学习。
孩子们知道有外人看着,课堂上表现得也分外积极,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极其活跃。萧彧则神态自若,从容自信地给孩子们讲着课,像一个满腹经书的智者。
居默第一次见到萧彧时,便觉得这人气度不凡,怎么也不可能是个货郎,后来又说自己是个田家翁,他也不信,考虑了几天,他到底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过来了。
进村一打听萧郎君,立马就有人指着村中最气派的瓦房告诉他,那就是萧郎君的家。正好吴家大郎从纸坊回来,便跟着他一起回来了。
一到便看见一身文士打扮的萧彧正在讲课,居默便有种这才符合他的身份的感觉。萧彧既不是货郎,也不是田家翁,而是一名夫子。
大郎端着一碗醪糟鸡蛋过来的时候,萧彧正好上完了课。孩子们起身,恭恭敬敬地鞠躬:“老师辛苦了。”然后纷纷离开课堂,笑笑闹闹着出门去了,路过居默的时候还礼貌地打招呼问好,管他叫大叔。
居默从未见过这种阵仗,寨中人对他恭敬有礼,那是因为知道他是寨主,但是出了寨子,没有几个陌生人会用这么礼貌的口吻跟他说话。这些孩子与他素不相识,却如此彬彬有礼,这让他生出了无比的惊诧,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差距。
萧彧大步朝居默走来:“寨主请进来坐罢。这是我们自酿的甜酒,你尝尝。”
大郎将醪糟鸡蛋放在靠近门边的一张桌子上,这桌子既是孩子们的课桌,也是大家的饭桌。
萧彧在这张桌子旁边的桌子边席地而坐:“居寨主请坐!”
居默也不推辞,他赶了一上午的路,此刻又渴又饿,见到有喝的,便不再客气起来。这醪糟鸡蛋散发出诱人的甜香味,直勾得人咽口水,居默用木勺子喝了一口,一股带着酒味的甜香瞬时弥漫了口腔,那是一种说不上来的美味。
大郎此刻又端了一碗放到萧彧面前:“郎君请慢用。”
萧彧笑起来:“我也有啊,那好吧,我便陪客人一起喝。”
居默喝了两口,这才停下来说:“你是个教书先生?”
萧彧愣了一下:“也算吧。这些孩子有一部分是村中的孩子,大部分是我家的孩子,都是些无家可归的乞儿。我看他们年幼,便教些简单的知识,让他们能看会写,以后能明辨是非,也许还是一项谋生技能。”
居默听到这里,再次感到惊诧,沉默片刻才问:“都是你收留的?”
“对。他们只上半天课,下午帮我干点活儿,我的确是个田家翁,你看到门外那片田地了吗,都是我家的。”萧彧笑着说。
居默回头朝身后看了一眼,没说什么,他虽然不种地,但也知道,光靠种地肯定养不活这么多人,而且看这房子,就知道萧彧肯定很富有。
萧彧又说:“我还搞了一点别的营生,一会儿领寨主去看看。”刚说完,便听见了马儿的嘶鸣声,他面上一喜,扭头看向门外,急忙起身:“凛之回来了。你快看谁来了。”
裴凛之将马缰绳扔给吉海,让他去拴马,快步进了屋。居默回头一样,因为对方太高不得不仰起头,发现是上次陪萧彧一起去寨子里的男人。
裴凛之打量了一下居默:“寨主?”
萧彧笑起来:“你眼力比我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
裴凛之朝居默点了一下头:“上次有所隐瞒,向居寨主赔礼了。”说着抱了一下拳。
居默喃喃地说:“你是假装的?”
萧彧笑着说:“对,他是我的同伴,这是我们的家。他为了我的安危不得已假扮傻子,还请居寨主见谅。”
裴凛之看着萧彧喝了半碗的醪糟,抽抽鼻子:“醪糟?”
“对,厨房里应该还有,叫吴娘子给你盛一碗。”萧彧说。
“不用。”裴凛之端起萧彧喝剩的醪糟一饮而尽,“正好有点口渴了。”
萧彧无语,他发现这人真不讲究,那可是自己喝剩的。
居默受到的刺激有点大,他低下头,默默地喝起了自己的醪糟,片刻后才抬头:“原来你们都在骗我,你说的话还可信吗?”
萧彧再次跪坐下来,说:“居寨主,这一点隐瞒算不得欺骗吧。如今我的底细你已看得一清二楚,可信不可信,相信你心中已经有了定夺。”
裴凛之倒是很淡定,拿着那只碗,朝厨房走去。
待居默喝完醪糟,萧彧便陪他四处去参观自己的作坊:陶瓷坊、纸坊、青砖窑、石灰窑,无一不令居默震撼。
居默不算没见识的赛人,他是寨中跟外界往来最多的人,知道山外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寨中,也约略知道陶瓷的价格,难怪萧彧能够养活如此多的人,他有足够的底气。居默也开始相信,萧彧要同他合作开采铁矿也是可以办到的。
居默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很短,吃过午饭,他便动身返回了。萧彧想留他明日再走,但他不放心寨中的事,执意要回去。
萧彧也不强留,便直奔主题:“寨主对我之前的提议考虑得如何了?”
居默问:“你说山中有铁矿一事确实属实?”
萧彧点头:“确实属实,就是不知道这矿脉究竟有多大,不过看这矿石纯度,就算是小矿脉,其价值也的不可估量的。能暂时缓解寨中的困境。”
萧彧又接着说:“就算没有铁矿。我也还有一法可为居寨主族人解忧,山中不宜耕种粮食,但种茶叶却是再合适不过了,妇孺皆能采茶,制茶也不难。”
居默问:“什么是茶叶?”
萧彧解释:“就是一种可以拿来泡水的树木嫩叶。”
“谁会要呢?”
“我要啊,有多少我便要多少,可以用茶叶换取你们所需之物,也可以换钱,你们自去购买所需之物。”萧彧说。
居默看着他,过了许久:“为何要这么帮我们?”
萧彧笑起来:“不、不,也不算是帮你们,我们各取所需罢了。我需要茶叶,但是没地方种,也缺乏采茶的人手,我需要你们的人手,这是双方受益之事,何乐而不为?”在没有机械动力的年代,人力就是最大的生产力。
居默略一考虑,便觉得种茶一事可行:“那茶树在哪里?”
萧彧说:“茶树我得去找一找,等山贼剿灭之后,我会再去一趟你们寨子,届时可能会多逗留数日。”
居默点头:“可以。”
“那山贼之事你们就万不可再插手了,也不能再同山贼换东西。”萧彧再次提醒居默。
居默点头:“知道。”
萧彧将自己的礼物送给他,是八只瓷碗,装在一个小篮子里:“这是我们瓷窑自己烧的瓷器,送给居寨主吧。以后寨中人最好喝开水、吃熟食。有空也可带居岩过来玩。”
居默没有拒绝,提上篮子走了。
裴凛之站在萧彧身后,看着居默在午后烈日下走远的身影,说:“郎君又成功说服了一个人。”
萧彧回头看他一眼,笑了:“是呢,说明我运气不错哈哈。”
裴凛之则认真地说:“不,是因为郎君有他人所不具备的特质,很容忍令人折服。”
“没那么夸张,主要还是有追求的人,要是碰上冥顽不灵的,我纵有孔明的辩才也无济于事。”萧彧说,“接下来该你们去忙了,让薛钊准备围攻老虎寨吧。”
“我这就去同薛钊商议。”裴凛之说。
薛钊很快便答应出兵,因为担心赛人对山贼的态度会打草惊蛇,所以要尽快对山贼动手。
他们一开始采用的是伤亡最低的围困办法,结果发现这个法子并不可行。因为在崖州这样的地方,尤其是夏天的山中,到处都是毒蛇蚊虫,蚊子一抓一大把,官兵在山中,那就等于是在喂蚊子。
围了数日,山贼没见又什么动静,反倒是围寨将士出现了不适的反应,薛钊频频接到军情,接二连三有士兵病倒,说是可能中了瘴毒。
围困不行,就只能采取强攻,第一个提议便是火攻,但被裴凛之否决了,准确来说,是萧彧否决的。裴凛之一直都参与了围攻山寨的决策,萧彧是他背后的军师。
萧彧早就料到攻寨可能会采用火攻,但龙虎山是一片原始森林,一旦蔓延起来,就会烧起漫天大火,除非天降暴雨,是不可能人力扑灭的,那些山里居住的赛人怎么办?动植物也不能遭受如此大的灭顶之灾。
火攻不行,最后还是萧彧提议水攻,裴凛之偷偷潜入寨中,在水源中加入了大剂量巴豆,山贼们一个个拉得腿软,完全丧失了战斗能力,才被一网打尽。
最后清点战利品的时候,在山贼藏粮食的山洞中发现了劫掠来的堆积如山的粮食,所以如果仅凭围困,估计能耗上半年都不见得能奈何山贼,倒是外边围困的将士损失会更大。
山贼被剿灭的当天晚上,飓风登陆,狂风肆虐,大雨倾盆。这一次,萧彧终于可以安静地坐在灯下听雨了。想起去年那场令人狼狈不堪的飓风,记忆犹新,他与裴凛之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场飓风过后,又有无数人家的屋顶被掀翻,其中被掀翻的就有孟洪家的屋顶,尤其是借给老人们住的最边上的那间屋顶损毁最严重,所以老人们不得不搬回萧彧家来住。
这事也让萧彧意识到,自己该搬家了,总不能一直都让老人借住孟洪的房子。
萧彧提出搬家的时候,所有人都兴高采烈,有人可以住新房子,不能搬的也能够睡得更宽敞一点。
只有裴凛之例外。其实新房里的家具早就打好了,师傅们都回去了,但萧彧一直在忙别的事,似乎忘记搬家这回事,他也没提醒。搬到新房中,就意味着他和殿下要各睡各的了,他想到这里,就有些怅然若失。
但该来的还是要来。萧彧拣了个黄道吉日,全家人欢欣雀跃得搬进了新房子里。留在老房子里的,也都重新装上了萧彧设计的上下铺,这样每个孩子就都有了自己的床。
萧彧摸着打磨得光洁发亮的家具,还残留着桐油的味道,扭头对裴凛之笑:“这才像个家的样子。”
裴凛之抱胸倚在门边,看着萧彧:“殿下喜欢就好。”
萧彧听见这话:“凛之不喜欢搬到新房子里?你不喜欢房间里的摆设吗?”
他俩各住了正房的左右一间,中间隔了一个厅堂,其实里面的陈设都差不多,只是萧彧的卧房外间是个书房,裴凛之的卧房外间是个练功房。
裴凛之说:“喜欢。”他直起身,在萧彧的书房里看了又看,还伸手来回比划。
萧彧说:“凛之你在干什么?”
裴凛之说:“我看这里还能不能加一个小榻。”
“为什么要加小榻?”
裴凛之说:“我住在这里保护你。”
萧彧眨眨眼:“这房子高墙大院,又是青砖砌的,应该很安全吧。”
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33节
“对高手来说,任何高墙都如履平地。”
“上次梅炳来过之后,后来也没动静,我觉得朝廷应该对我们放心了。”萧彧说。
裴凛之抬手将他一缕汗湿的发丝拨开,叹息:“如果人人都跟郎君一般纯良,这世上便没这么多战争屠戮、尔虞我诈、灾难和苦痛。”
萧彧耸肩:“那样活得多累啊。”
裴凛之说:“有人就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萧彧抬眼看他,眼中带着歉意:“以前没办法,咱俩只能挤一张床,如今已经有了足够的房间,还让你睡小榻,太委屈你了。”
这就是答应了,裴凛之笑了:“不委屈,我睡哪儿都行,只要能护郎君周全便可。”
他说着就出去了,很快便搬来一张窄长的矮榻,挨着墙放了,拍拍矮榻:“便放这里吧,有人来了还可以当坐具。我晚上便睡这儿。”
萧彧看着越发过意不去,但他知道裴凛之的固执,某些方面他认定了是不会改变的。
山贼被剿灭之后,萧彧又和裴凛之去了一趟居默的山寨,这次,他找到阿狗的兄长,让他带路,领着他们找到了磁铁矿脉。
那是离寨子不远处的一个山坳,磁铁矿就裸露在地表上,不少都已经风化成了细碎的砂砾,都不用深挖,直接就能开采。看不出来矿脉有多大,但目之所及的范围内都是铁矿,萧彧激动不已,这就相当于是一座金山啊。
居默从地上抓起一把砂砾,疑惑地问萧彧:“这就是你说的磁铁矿?”
萧彧说:“对,这里含有很多的铁砂,将它们加工出来,就能成铁块了。还需要好好冶炼,我得去研究一下怎么炼铁。”萧彧努力回忆中学时学的化学,铁矿石的成分一般都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要添加什么才能得到铁来着?
不过这次有捷径可以走,因为州城就有铁匠铺,虽然不是直接从矿石冶炼的,但冶铁的过程应当是相通的,去观摩学习一下可以省很多自己尝试的力气和时间。
萧彧说:“有一件事咱们得先说好,朝廷严禁私自开采铁矿,我没有知会官府,这事要秘密进行,就在你们寨子里冶炼。需要严格向外界保密,被查到了,可能是砍头的罪,寨主能做到吗?”
居默说:“我会要求寨中所有人保守秘密。只是炼出来的铁除了我们自己用,多出来的怎么处理?”
萧彧说:“我会设法卖掉,到时候会给你分成。冶铁你们寨中负责出人力,我负责出技术和销售,五五分成,居寨主你看如何?”
第36章 出海
裴凛之其实对于分赛人一半铁是不同意的。铁矿是朝廷极其重要的资源, 并非赛人的私产,这天下是萧家的天下,所以殿下占有无可厚非, 赛人不应拿那么多。
而且赛人素来跟官府不合, 让他们掌握如此重要的资源,回头拥兵造反,岂不是大麻烦。
萧彧其实也仔细分析过其中的利害, 但考虑到他们并不造兵器,用不了多少铁。
而且百姓为什么造反?还不是因为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
为什么要跟赛人五五分, 是因为铁矿在赛人的地盘内, 开采冶炼都需要赛人帮忙, 如若分配不均衡,居默会怎么想?他们累死累活,你坐享其成, 居然还比他拿得多, 凭什么?!
萧彧觉得赛人还没反官府,就会把自己给反了。所以为了表示诚意, 他提出了五五分成。
为了炼铁, 萧彧去铁匠铺定做了不少农具和工具, 就是为了去铁匠铺观摩对方的熔炉、风箱等的设计, 以及铁到什么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了。不合格的生铁易脆,耐用性太差。
这一次萧彧打算从村中招募几个人学打铁, 需要常驻龙虎山中, 每月休息三到四天, 当然,工钱不能少给。
因为工作需要严格保密,选人得异常谨慎。需要家中至少有兄弟二人以上的,毕竟还要跟官府交珠,家里需要留劳力。还要家里人品靠谱的,嘴巴闭得严实的,一旦走漏消息,以他们和薛钊的关系,杀头不至于,但这铁矿就得拱手让给官府了,而且还可能会给京城那边留下把柄,他的处境就危险了。
挑人费了不少功夫,萧彧请教了孟洪,确定好人选,再亲自上门游说。一开始并没有明说是做什么事,就问对方愿不愿意去做工,而且是短期内回不了家的,但是工钱给得很高。
同村的村民早就看出来了,只要能到萧郎君家做长工,就等于是赚大钱了,没看见吴兴义一家在萧郎君家才干了多久,他们秋天就准备盖大瓦房了,而且还是青砖瓦房,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呢。
所以被萧彧选中的人,除了个别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去,其余四人都答应下来了。萧彧没急着开采龙虎山的铁矿,而是先送这四人去铁匠铺当学徒帮忙。
这个时代,学一门手艺是相当不容易的,你就算想拜师,人家也多半不愿意收,都是收自家的亲属,或者子承父业。萧彧送这些人去学,不要工钱,还自掏生活费的那种。
他的目的,哪怕是不让这些人上手打铁,就是干点烧火拉风箱搬东西的活儿都成,让他们在那个环境下观摩学习一下,了解一下冶炼锻打的流程。
他并没有将人都送到州城的铁匠铺子,而是分散安排,州城下边但凡有铁匠铺子的地方,他都去找过,总算都安排进去了,人分散了,也就不那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知道铁矿脉的人只有萧彧、裴凛之和孟洪,一开始连闵翀都没告诉,毕竟私挖铁矿的罪名太大了,越少人知道越好。
这日午后,萧彧换上短打,又准备上山,他要去找茶叶,毕竟打铁只需要少数人就行,而寨中的妇孺都能够胜任采茶的工作,如果有了茶园,赛人的基本生活就有了保障,他的茶叶来源也就有了。
赛人山寨附近没找到茶树,他要去家附近的山里找找,他坚信崖州是有野生茶叶的。
闵翀叫住他:“等一等,有点事要问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