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生存指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寻香踪
雨已经停了,厨房那头有灯光,他飞奔而去,听见厨房传来说话的声音。
萧彧从敞开的门进去,看见裴凛之正抱着阿平在屋里转来转去,吉海则坐在灶台后生火。
“你们在做什么?”萧彧惊讶地说。
裴凛之看着他,笑了:“阿平醒了,要吃东西。我让吉海给他蒸鸡蛋羹。”
“怎么不叫我?还把吉海叫了起来。”萧彧嗔怪地说。
“没事,郎君,我也能做。”吉海笑得很憨厚。
萧彧走过去,看着趴在裴凛之肩上的阿平:“阿平,乖宝,饿了吗?”
他将额头去贴阿平的,已经不烧了。
阿平看见他,嘴里发出嘤嘤声,朝他张开了手臂,要他抱。
萧彧说:“好吧,我来抱。”
裴凛之笑骂:“小没良心的,是谁半夜给你把屎把尿的,一见到郎君就不要我了。”
萧彧闻言得意地皱皱鼻子:“阿平跟我亲嘛。”
阿平到了萧彧怀里,便搂紧了他的脖子,脸紧紧贴着他的。
萧彧走到灶台边,看着冒出的热气问:“蒸多久了?”
“有一会了。”裴凛之说,“我来开。”
他揭开锅盖,看着里面的鸡蛋羹,用汤匙舀了一下:“可以了。吉海,不用烧了。”
萧彧见他直接伸手去端滚烫的碗,说:“烫,用布包一下。”
但裴凛之已经将碗端了出来:“没事,我不怕烫。”
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57节
萧彧用汤匙舀了一点鸡蛋羹,吹凉了尝了一点:“有点淡,还行。”
裴凛之说:“回房去吃吧,别在这里站着了。”
“好。吉海将火灭了。”萧彧嘱咐
“好。”吉海答应着。
萧彧抱着阿平坐在矮榻上,给他喂鸡蛋羹。
裴凛之则端着鸡蛋羹,萧彧舀一勺,吹凉了送到阿平嘴边,阿平张开嘴吃下。
刚开始吃得有点快,萧彧还没吹凉呢,他就眼巴巴地瞅着,嘴巴蠕动了起来。
裴凛之笑道:“今天抓周是抓对了,真是个小吃货。哪顿都少不了,晚上一顿没吃,大半夜的还要补上。”
萧彧也笑:“这说明咱们阿平身体已经好了呀,有胃口吃东西了。”
裴凛之说:“小磨人精,就知道折腾人。大半夜的还折腾我和郎君,你亲爹都没这么伺候过你吧。”
萧彧说:“他爹倒是想伺候,可惜没法伺候啊。”
阿平吃下一口鸡蛋羹,突然张嘴叫了一声:“爹。”
萧彧一愣,不太相信地扭头看着裴凛之:“阿平说话了?”
裴凛之也无比惊奇:“对啊,他好像在叫爹呢。”
阿平张开嘴,要吃的,但没等来鸡蛋羹,急了,又叫:“爹。”口齿不那么清晰,但确实是在叫爹。
萧彧心中五味杂陈:“傻孩子,我不是你爹。你要叫我郎君。”
阿平的舌头哪里转得过弯,伸出手指着裴凛之手里的碗:“爹。”
萧彧笑了,继续喂蛋羹,说:“这是蛋羹,不是爹。傻孩子,就会叫爹,你爹不在这里啊。”
裴凛之说:“我们也没谁教他这个词啊,他怎么就听我们说了两遍,就学会了。”
萧彧感慨地说:“没准他爹以前教了他无数回,结果都没能听到儿子叫爹,没想到他开口叫的第一声还是爹,可惜他没听到。”
裴凛之逗阿平:“阿平,以后不能叫爹,这不是爹,叫郎君。”
阿平张了张嘴,还是叫不来郎君,把刚学到的爹也给忘了,指着碗嗷嗷叫着要吃。
这是自己侄子,叫声爹也不为过。但萧彧不敢让阿平管自己叫爹,一个不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阿平吃完蛋羹,终于吃饱了,打着哈欠,满足地蜷在萧彧怀里一动不动。
裴凛之收拾好东西,又上了床,打着哈欠说:“睡吧,磨人精真磨人啊。”
萧彧也累得不行,今天真是折腾的一天,刮飓风,阿平周岁生日,第一次生病,还第一次开口说话。
以后回想起来,倒是好记得很,阿平第一次开口叫人是他一岁的时候,叫的还是爹,希望有机会能将这事告诉他爹。
翌日早晨,萧彧睁开眼,发现阿平没有像往常一样起来捣乱,而是闭着眼睛还在睡觉。
他一惊,赶紧去摸阿平的额头,还好,温度正常,没有再发烧,应是昨日生病,身体依旧疲劳,到点了还没醒。
不过只要病好了就行,他是真怕孩子生病,毕竟这样的环境里病不起。
阿平学会了叫爹,但却没被鼓励叫,所以接下来的日子,他好多天都没再开口说话,还在努力学习新发音。
他学会的第二个词语是“猫”,大概是这个词张嘴就能叫出来,看见幸运,就追上去叫“猫”。
大家听见他会说话了,都异常兴奋,经常抱着他去找幸运:“找猫猫去。”
以至于后来幸运看见了人就躲,干脆跑出去了,实在是被人烦得不行了。
阿平刚学会叫“猫”,结果猫又不见了,这实在不利于孩子练习说话啊。
这日萧彧带着阿平在上课,课堂结束之后,孩子们起身鞠躬:“老师再见!”纷纷拿着书包离开课堂。
吉海过来帮萧彧收东西:“郎君,现在回家吗?”
“嗯,回。”萧彧弯腰抱起阿平,“阿平,走啦,咱们回家啦。”
阿平突然蹦出一个字:“郎。”
萧彧一愣,这是在叫自己:“你说什么?再叫一遍。”
“郎!”阿平又叫了一声。
吉海笑了:“郎君,他在叫你呢。他只会叫一个字。”
萧彧十分感慨:“诶。乖宝,再叫一声来听。”
阿平又叫:“郎。”
萧彧又清脆地答应了:“诶。”
虽然叫得不完整,但已经足以令人兴奋了。
萧彧原以为,阿平第三个会说的词应该是饭,没想到自己还是被放在了吃饭前面,真是没白疼他。
自从阿平学会了叫“郎”后,就特别喜欢说这个词,因为只要他开口叫,萧彧听到了必定会应他一声。
也是从这个词之后,他学会了更多的话,比如“饭饭”,“哥哥”,“姐姐”,词汇量慢慢丰富起来。
萧彧如今最大的乐趣就是教阿平说话,每学会一个新词,一个新句子,都特别有成就感。
薛钊定于七月上旬出发返京,临行前,萧彧感谢他的照拂,让裴凛之送了些珍珠、油纸伞和一些烧制精美的瓷器给他。
当日萧彧还在上课,意外发现裴凛之站在门外。他心里一惊,凛之很少来学塾找自己,这是发生什么事了?新刺史这就到了?
萧彧给孩子们出了题目,让他们做题,自己走到门口。
裴凛之快步走过来,面色凝重,凑到萧彧耳边小声说:“陛下驾崩了,上月十六日的事。”
萧彧倏地睁大了眼睛:“什么?”皇帝竟然死了?
裴凛之又重复了一遍:“陛下驾崩了,萧祎已经登基了。这是京城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郎君节哀。”
萧彧对皇帝没太多的感情,但他一死,就意味着安国的局势可能会发生动荡,自己目前这种安稳的处境也可能不复存在。
“他正值春秋,除了癔症,也没听说过其他的病,怎么突然说没就没了。”皇帝年纪并不大,才三十七岁,未免太过年轻了些。
裴凛之皱眉:“这就不太清楚了。新帝还发了一份圣旨过来,说你是长子,要求你即刻随刺史回京,为陛下守灵尽孝。”
萧彧冷漠地说:“这就没必要了,先皇要求我今生不能踏出崖州半步,我还是听先皇的吧。”
这个时候回京,只怕没到京城就命丧黄泉了吧,萧祎估计正在策划趁此机会将几个异母兄弟一网打尽呢。
裴凛之也非常赞同:“郎君说得对,咱们还是老实在崖州待着。”
萧彧说:“你去回禀来使,就说我正病得厉害,经不起舟车劳顿,无力回去尽孝。只能在崖州北向而拜,守孝三年,为先皇祈福。”
裴凛之听说他要守孝三年,顿时皱眉:“郎君大可不必守孝三年,一年足矣。”
萧彧知道他心疼自己,便说:“那就一年吧。”反正圣旨都抗了,不孝之名已经背上,三年和一年也没啥差别。
萧彧抬头望着明媚的蓝天白云,这安国的天,怕是要变了。
第54章 返航
皇帝驾崩的消息传至崖州, 百姓并无任何哀恸之情,只是多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国丧期间,举国上下服丧, 百姓缟素三月,禁婚嫁喜庆、宴饮娱乐。
这给生活带来了些许不便, 近期有婚嫁计划的, 少不得还要背地里骂上一顿。
对百姓来说, 无论哪个天家,都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没多少改善。
该纳的粮还是得纳, 该服的劳役兵役还是得服, 差别只在于纳税多寡和服役长短而已。
别说百姓, 就连萧彧这个儿子都觉得有多伤心,帝王家只有责任和利益,没多少感情。
他记忆中,皇帝与原主也没什么天伦之乐。更何况他还逼死了原主的生母,杀了母舅全家, 只让他觉得这个皇帝冷血无情。
对他的死, 他只是觉得意外,还多了些不安, 毕竟皇帝老子若还在, 明面上还没人敢动自己。
这换了皇帝,自己这个眼中钉迟早要被拔掉的,谁叫他原来当过太子呢,这就是他的原罪。
但样子还是要做的,着缟素, 不食荤腥, 不饮酒, 不赏乐。
除了不食荤腥,别的都好做到。
一年时间吃素,萧彧就算不是肉食动物,也能够想到嘴里要淡出个鸟来。
这也是裴凛之反对他守孝三年的原因,三年不吃荤腥,殿下瘦弱的身体怎么受得了。
京中来使听闻萧彧身体不好,特地上门来拜访,明面上是来慰问,实则是来探虚实。
萧彧知道他会来,这段时间课也不上了,让关山替他上,毕竟守孝期间工作都要放下。
还用给蚕丝染色的栀子烧水,给自己泡了个澡,脸都没放过,他本来就偏瘦,这会儿更显得脸色蜡黄,形容枯槁,一副大病缠身的样子。
来使到的时候,萧彧正神色哀戚地先皇的灵位前打坐念经,为信佛的先皇祈福。
陪来使用饭的时候,来使吃的是海鲜,萧彧用的则是糙米粥,外加一碟盐水青豆,无油无荤,简朴至极。
萧彧这表面功夫算是做到无可挑剔。
薛钊本来还要过几日才离开崖州,这会儿不得不提前动身,因为要赶回去吊唁。
朝廷派的新任刺史暂时未到,崖州刺史之位虚空,不知道派来的人会是谁。
反正不管是谁,来得越迟越好。
他们一走,萧彧的生活又恢复了常态,课还是接着上。
他觉得守孝那些规矩完全是无稽之谈,不能洗澡梳头,要是三年不梳头洗澡,那不如杀了自己为好。
不能工作的规矩也非常扯淡,士大夫家产丰饶,上有朝廷俸禄,下有田租商铺收入,都是别人帮他赚钱,他倒是能落得个至孝的好名声。
这要是普通百姓,别说三年不干活,就是三月不干活,一家老小就要喝西北风,跟着先人一起去了。
合辙这孝,是有钱人的专利,穷苦百姓就不配尽孝。
所以萧彧守孝,只遵循了不饮酒、不食肉、不赏乐的要求,别的,都一边儿去吧。
薛钊离开崖州,还有一个坏处,就是没了北边的消息来源。
虽然姚陶也会接到朝廷的公告,但毕竟还是低了一级,也没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58节
萧彧和裴凛之觉得,有必要去安排一条信息通道了,否则就太被动了。
最合适办这事的当然是裴凛之,但他是不可能离开萧彧身侧的。
赖峰三人其实也很合适,不过他们对赖峰几人并不能完全信任,毕竟他们是越王的人。
萧彧说:“等闵翀回来吧,让他去安排。商人信息最为灵通,而且人员流动性大,消息来源比较及时。”
裴凛之听到他说起闵翀,不禁皱起眉头,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法离开殿下的情况下,只有闵翀最为合适。
“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哪里了,是否已经返程了,”萧彧望着窗外喃喃地说。
算一下,闵翀已经离开四个多月,顺利的话,此时差不多该返航了,希望能赶在西南季风结束之前返回。
裴凛之说:“郎君莫要担忧,有七爷在,他们定能安全返航。”
“嗯,我也相信他们会平安归来。”萧彧喃喃地说。
闵翀出海之后,家中的几个作坊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运作,囤积了不少货物,都在为他们下次出海做准备。
当然,崖州的生意也还在做,只是比起出海来,这些生意只能算是毛毛雨,仅能维持这个家的正常开支。
萧彧又说:“你多留意一下,看看新刺史什么时候到,如果到了,冶铁坊就得停工了。”
“嗯,我已经同刘校尉打过招呼了,一有消息,他便会派人来通知我们。”
刘校尉是守城校尉,崖州一切往来人员都必须经过城门才能进,他的信息自然是第一手的。
萧彧说:“幸好茶园已经种起来了,以后没有了卖铁收入,赛人也还有谋生方式。”
裴凛之说:“我倒是觉得冶铁坊停了不错,不能再给赛人寨分铁器了。赛人有了足够的铁器,就会是一大隐患。”
萧彧明白裴凛之担忧的,现在赛人学会了冶铁之法,还真说不好是福是祸。
他所能做的,便是消弭赛人的敌意,让他们尽快融入汉文化。
吉海端着餐盘过来:“郎君,吃饭了。”
自从萧彧守孝之后,便在这边厨房开小灶。
有时候是自己做,有时候是鱼儿和小春他们做。
一直在院子里玩耍的阿平听见吃饭,赶紧扔了手里的竹蜻蜓跑来,坐到萧彧怀中:“饭饭,吃。”
大家体谅他,专门给萧彧做了白米饭。萧彧看着寡淡的炒瓠瓜,顿时就没了胃口,减肥餐好歹还能吃鸡胸肉,自己这是纯吃草啊。
“你确信要吃?”萧彧夹起一根瓠瓜丝放到阿平嘴里。
阿平尝了一下,就用舌头往外顶:“又又(肉肉)。”小家伙是个肉食动物。
萧彧严肃地说:“不能吐,好孩子不挑食。凛之,你去端饭来喂他。”
自打他吃素后,给阿平喂饭就成了裴凛之的事。
阿平勉强吃了一口萧彧的菜,觉得不好吃,就溜走了。
吉海已经将裴凛之和阿平的饭菜端来了。
裴凛之和阿平的菜是一样的,清蒸鱼和酱烧虾,也有炒瓠瓜。
萧彧瞥一眼他们的盘子,说:“我只能画饼充饥了。”
裴凛之见他委屈巴巴的样子,说:“郎君总这么吃下去也不是办法。”
萧彧突然说:“吉海,告诉鱼儿,磨豆子泡着,明日做豆腐。和尚一辈子都不吃荤都能过来,我就不信我熬不过一年时间!”
吉海刚走到门口,听见这话,连忙答应下来:“好的,郎君。”
裴凛之看着他发狠的样子,憋着笑:“其实可以偷偷吃,谁知道啊。”
萧彧则说:“虽然没人监督,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是要言而有信吧。守这一年孝,算是偿还了他的养育之恩,从此以后就两不相欠了。”
裴凛之宠爱地看着他,君子一诺,殿下果然是一言九鼎之人。
不能吃荤,萧彧便打起了豆腐的主意。他将豆腐做成各种美食,嫩豆腐老豆腐,卤干子,熏干子,油炸豆腐泡,百叶,千张,腐竹,还做了毛豆腐。
要不是做臭豆腐太麻烦,他还想弄臭豆腐呢。
他这一顿操作,令裴凛之大开了眼界,殿下是怎么将豆腐玩出这么多花样来的?
家中人也无不惊奇,原来豆腐竟有如此多的吃法。
连嫌弃萧彧饭菜的阿平也重新开始蹭他的饭,他就爱吃软软嫩嫩的豆腐。
萧彧得意地挑眉:“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
裴凛之看着他的小表情,忍俊不禁:“郎君高明。这么多吃法,郎君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被想吃□□的。”萧彧想告诉他这是无数代人发明创造出来的吃法,并非自己独创,但御膳房都没弄过这么多花色,他怎么会凭空变出来这么多花样,所以只能说是自己想出来的。
萧彧将豆腐做出了这么多花色,家中人也跟着享口福。他吃斋的日子总算不那么难熬了。
但总吃豆腐也没滋味,萧彧又把主意打到了卤菜上。
崖州长夏漫漫,天气这么热,凉拌卤菜正是爽口开胃的食物。
看了一圈,能拿来做卤菜的除了豆腐,就只有毛豆和藕,种类太少了点。
萧彧又开始折腾主食,将白米磨成粉,做米粉和米皮。
酱油家里有,醋是从粮油铺子买回来的,生姜的辣味稍欠缺了些,萧彧便用辣蓼来替代。
这是他采摘蓼花做酒曲时,无意间发现有一种蓼草非常辣,既然能用来做酒曲,那么用来当香辛料应该也可以。
裴凛之看到后忍不住笑:“郎君真是被逼急了,连草都吃起来了。”
萧彧说:“味道还不错,你尝尝。”
裴凛之将信将疑,拿过萧彧手里的筷子,夹起一块凉皮放到嘴里。
一股子酸辣味直袭味蕾,然后窜到鼻腔里,他被呛得猛咳起来。
萧彧拿回筷子吃了一大口:“很辣吗?我觉得还好吧,比生姜辣了点。夏天就该这么吃,过瘾!”
阿平抱着萧彧的腿:“我吃,我吃。”
萧彧低头看着他:“辣的哦,你怕吗?”
小吃货摇头,萧彧便挑了一小根凉皮送到他嘴边。
小吃货一口就吸了进去,然后张嘴嚷嚷:“水,水。”
萧彧哈哈笑:“我说了辣,你还不信。”
裴凛之舀来凉白开喂他,阿平端着水瓢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喝完之后打了个饱嗝,看着萧彧的碗:“还要。”
萧彧哭笑不得:“不怕辣?”
阿平伸手去抓他的手腕,还想吃。
萧彧只好说:“再吃一口就不吃了啊。一会儿我给你调些不辣的凉皮。”
裴凛之和阿平都觉得辣的凉皮,萧彧吃得津津有味,他还觉得辣味不太过瘾,甚至很后悔没早点尝试,这个完全可以替代辣椒,以后想做辣的菜就不愁了。
裴凛之觉得殿下身上有一股特别的气质,应该怎么形容?旺盛的生命力!什么都勇于尝试,这种什么都不怕的乐天性格,还有什么能够难倒他的呢?
过了八月十五,萧彧和裴凛之一直忐忑等待的新刺史都还没到,难倒是因为国丧耽误了?还是赴任途中出了意外?
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挺高兴,这就意味着没人监视他们。
一直到了九月,新刺史都还没到。天高皇帝远,倒是叫人逍遥自在。
这日萧彧正带着阿平在午睡,忽然听见吉海在外面激动地大喊:“郎君,郎君,船回来了!船回来了!”
正在酣梦中的萧彧一个激灵坐了起来:“说什么?船回来了?!”
他慌忙从床上下去,结果将阿平差点都带到了床下,原来他刚才一激动,全然将身边的阿平给忘记了。
萧彧眼疾手快抓住了阿平,才免去摔下矮榻的危险。
阿平正睡得香,被这么一撞,一脸懵逼地醒来,本来不高兴地撇嘴想哭,睁眼看见是萧彧,这才没生气,委屈巴巴地叫:“郎君。”小家伙终于能说明白郎君两个字了。
萧彧一脸歉意:“阿平对不起啊。别睡了,我们去看大船。”
“好。”阿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大船,只是打了个哈欠。
萧彧抱着阿平出了门,吉海正气喘吁吁地扶着廊柱喘气:“郎君,我哥回来啦。”他的眼中闪烁着泪花。
萧彧问:“看到你哥了吗?”
吉海摇头:“没有,他们告诉我船回来,我还没看到,就赶紧过来叫你了。”
萧彧急忙朝外走:“走,走,赶紧去看看。”
阿平指着厕所门:“郎君,尿尿。”
萧彧这才想起来还没给阿平把尿,便赶紧牵着小家伙去撒尿。
等他们赶到海边的时候,海滩上已经站满了人。
两艘大船远远停在海面上,没法再靠近了,因为吃水太深,看样子装了不少货物。
船一艘没少,船员们正在用小船上岸。
萧彧见到船安全回来,心中的石头放下来一些,谢天谢地,希望船员也一个没少。
岸上的人越聚越多,尤其是有家人出海的,更是伸长了脖子翘首期盼着家人的归来。
第一批小船靠岸,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大家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闵翀就站在第一艘上岸的小船上,他一眼就看到了萧彧和他臂弯里的孩子,脸上露出疑惑之色,他从船头轻轻一跃,便跳到萧彧面前:“郎君,我回来了。”
萧彧看着闵翀,他黑瘦了不少,精神倒是不错:“闵当家,欢迎回家,辛苦了,大家都好吗?”
闵翀点头:“都回来了,一个不少。”
萧彧长吁一口气:“那太好了!我就知道闵当家会把大家都带回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