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废太子生存指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寻香踪
而吴县又是官商勾结最为严重的地方,粮商从粮仓买出粮食,翻倍卖出,再回馈部分给官府。
不知道是谁揭发出这一系列操作,流民暴怒,冲击粮商与官府的粮仓抢粮。
吴县是萧祎的大本营,有重兵把守,所以暴动的流民很快就遭到了官府无情的镇压。一群手无寸铁的流民很快就被冲散,也有不少人被抓甚至死伤。
但很快就出现了组织更为严谨的暴动,流民手持棍棒、铁农具和石头,再次袭击粮仓。当然也换来了更为血腥的镇压。
但这只是一个开端,不少地方接连出现了流民暴动,仿若星星之火,迅速燎原起来。
与此同时,萧祎终于察觉到崖州的异变,从去年赵仑出发去崖州,三月后才收到赵仑的信,说是萧彧已伏诛,但押送萧彧首级的船只遭遇了风暴,船翻了,首级也沉入了大海。
当时他心头那叫一个快慰,根本就没有怀疑。因为赵仑同时送来的还有不少珍宝,都是海外才有的稀罕物,比如龙涎香、象牙佛雕、玳瑁佛珠等。
当然,这些珍宝都是萧彧和裴凛之准备的,投其所好。萧祎也好佛,不管是为了博取景平帝的欢心而信佛,还是为了心安而信佛,反正送这个就没错。
萧祎果然没有起疑心。而且从那之后,每次赵仑的公函送抵京城,随信都会有一些海外的小玩意儿,除了给萧祎的,还有给太后的。
萧祎自然不会疑心如此忠心孝顺的赵仑已经换了个人。
然而这个“赵仑”小处做到无懈可击,关键时刻却犯了大错。催缴的粮食一粒都没有,发出的圣旨也杳无音信,如石沉大海。
催缴珍珠的圣旨也发了两道,还是一点回应都没有。
萧祎派出密探前往崖州去刺探情报。密探刚一登陆,便被港口的盘查人员发现了。
自从赵仑死后,裴凛之就一直非常留意往来崖州的船只。每一艘靠岸的船只都要经过严格盘查,防的就是京城来的密探。
当然,在没有实名制的年代,盘查依旧有很大的漏洞可钻,这就需要依赖盘查人员的经验。
这次密探搭乘了一艘从广州运货回来的商船。商船经常往来于广州与崖州之间,港口的盘查人员对他们已经非常熟了,见到陌生面孔,便会留意起来。
所以这个密探刚进了崖州城,他的行踪就已经被监视起来了,而且消息早就传到了裴凛之耳中。
当晚,密探夜访刺史府。他提起一口气,想要翻进院墙,却发现这一跳没能攀上院墙,他有些难以置信地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这不应该啊,这才多高!
他又退后几步,助跑了几步,用力一跳,这回直接摔了个狗吃屎,因为腰眼上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他压根就没使上力气。
密探惊恐地四处张望了一下,有人暗算他,他竟然没有发现有人跟踪:“谁?”
“现在的贼水平这么低了吗?连一堵墙都爬不上去。”裴凛之的声音在黑暗中响了起来。
“看来是的,所以根本就无需郎君亲自前来,交给卑职就好了。”是关山的声音。
密探翻身起来,预备逃走,却被一个石子击中了膝弯,他不由自主地一跪。
关山过来,将人扭住,然后将探子的四肢以一个奇怪的方式扭起来,捆成了一个大肉粽。
裴凛之走过来:“你这么扭着他,难道是要扛回去?”
“卑职来扛。”关山说。
密探急忙说:“你们是何人,我乃朝廷——”
关山将一个布团塞进他的嘴里:“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而且没有我们的允许,不能开口说话。”他说着便将这人扛在了肩上。
两人回到军营,才将人放下来。到了光线下,裴凛之还特意去瞧了关山困人的方式,真是特别奇妙:“他手脚没断吧?”
“没断。”关山说着,将人解开来,只束着双手双脚。
疼得满头大汗双颊通红的密探终于得了解放,呜呜地抗议。
关山问:“郎君,开始审问了?”
裴凛之点头,关山将嘴里的布团扯了出来:“老实一点,不许乱叫。谁派你来的?萧祎吗?”
密探怒目圆睁:“大胆,你竟敢直呼皇上名讳。”
“还挺忠心的,那就是萧祎派来的。你来崖州做什么?”裴凛之说。
密探瞪着他:“你知道我是皇上派来的,还不快给我松绑。”
裴凛之说:“我为什么要给你松绑?你的皇上可不是我的皇上。”
密探露出震惊之色:“你们果然反了,赵大人呢?我要见赵大人。”
裴凛之扭头看着关山:“他要见赵仑,咱们让不让他见?”
关山说:“那还是不着急吧。再问点话,那狗皇帝让你来做什么?”
密探不说话,但是关山有法子,他学的武功很奇怪,能够给人错筋骨,只会疼痛不已,却不会造成实际性的伤害,纵使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也会疼得难以鼻涕口涎都控制不住。
关山便不客气地用了一招,密探痛得大叫一声,然后咬紧牙关不再吭声。
裴凛之鼓掌:“倒是一条汉子。不过你为什么对萧祎如此忠心耿耿,你觉得他值得效忠吗?”
密探不说话,全身都开始冒虚汗。
裴凛之说:“好了,关山,放开吧。”
关山又将对方的手脚归位,说:“你们那狗皇帝把祖宗打下的江山赔完了没有?什么时候轮到你的家乡?你的亲友族人什么时候变成两脚羊?”
关山这话说得密探身体一震,神色复杂地看着关山。
关山说:“狗皇帝杀了他爹,又杀了几个亲兄弟,是不是觉得这世界上其他人不配姓萧?狗皇帝杀起自己的血亲来毫不手软,也就无怪乎他眼中其他人都不算人,送起梁州百姓来也毫不手软。”
裴凛之突然发现自己对关山的认知有误,他一直都觉得他不善言辞,没想到他还挺会说,而且还专拣人的软肋下手。
裴凛之说:“其实我们从你这里也得不出什么有效的信息。你无外乎就是来崖州查探一下,赵仑干什么去了,萧彧是不是真死了。对吧?”
密探抬眼看着裴凛之。
裴凛之说:“其实不怕告诉你,赵仑早就死了,我家郎君还活得好好的。只可惜,你没有机会将消息送回去了。”
密探闭上眼睛,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要杀要剐随意。”
裴凛之说:“你倒是铁骨铮铮的,可惜投错了主子。我们可不是萧祎,看谁不顺眼让他去死。关山,拿个镣铐,将人锁起来,明日送到盐场去干活。崖州什么都缺,尤其缺劳力。”
关山拿了两副镣铐过来,将人手脚都铐了起来,微笑着说:“郎君设计的镣铐就是好用。好好服刑,争取早日释放。对了,你最好祈祷一下,你那个狗皇帝还没把安国的土地赔光,等你回去的时候你的亲友还没被当成两脚羊给烹了。”





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81节
第二日,密探便被发往盐场。他原以为会盐场的生活会跟地狱一般,然而出乎意料,盐场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是将海水导入盐田中,然后等海水晒干后析出海盐颗粒。而不是常见的煮盐法。
犯人们干的活,就是搅拌一下盐田,将晒好的盐产出来装筐。
狱友们干活都挺尽心尽力,很少有人充满戾气,都在踏踏实实干活,等待服刑结束回家。
他是唯一一个戴了脚镣手铐的人。不过没过多久,盐场又送来了一个戴着脚镣手铐的犯人,一问,便知道是他的同伙。
这月余,崖州已经抓了几波密探。山雨欲来风满楼,萧彧知道,这一仗是逃不掉了。
这日下面来报,又抓了一名密探,裴凛之说:“交给关山去审,审完了送盐场干活。”
关山从外面进来:“我已经审过了,不是狗皇帝的人,是梁王的人。”
第81章 说客
裴凛之惊讶地停下了手中的笔, 说:“梁王的人?”
怎么一个两个都往这边送人来,梁王的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关山将搜到的证据交给裴凛之。
裴凛之一看,是一块长命锁和一封绢帛血书的信。
长命锁上镌一个小小的篆体“萧”字,还有一条蛇。这锁殿下也有一块, 是陛下为几位皇子打的, 每块锁上都有几位皇子的生肖,他家殿下的是一条龙。
不一会儿, 士卒押解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年轻男子进来了。
那人见了裴凛之, 激动地走前两步, 然后“噗通”往地上一跪, 重重磕头:“小人刘松泉,见过小公爷!”
裴凛之看着那人,有点面熟,片刻后才说:“你是梁王的亲随?”
刘松泉点头:“正是。小人自小便跟在王爷身边, 有幸见过裴公爷几面。裴公爷在,太子爷肯定也在, 对吗?”
裴凛之没有回答, 而是问:“你怎么来了?你家王爷呢?”
一问到梁王, 刘松泉的眼眶就湿润了, 他用力弯腰再次磕头:“求裴公爷和太子爷救我家王爷。”
裴凛之见状,说:“关山,给他松了吧。”
关山替刘松泉松了绑。
刘松泉再次朝裴凛之磕了个头:“谢裴公爷!”
裴凛之说:“先说说你家王爷的事吧。他现在人在哪儿?是否安康?”
刘松泉直起腰, 用手背擦了一下脸上的泪水:“王爷人已经到了广州。渡江后,他大病了一场,现在非常虚弱。”
裴凛之问:“在广州哪儿?你们还有多少人?”
刘松泉说:“在始兴境内。当时随王爷一起渡江的将士有一千多人, 从湘州到广州途中又折损了一些, 死伤了不少弟兄, 现在剩下不到一千人了。”
始兴郡在就在南岭脚下,离广州州府番禺还有几百里距离,番禺有重兵驻守,梁王也不敢贸然直奔番禺,因为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裴凛之说:“湘州兵力薄弱,他为什么不在湘州积蓄力量?”
现在各地都在起义,梁王完全可以趁此机会集拢起义的农民军,进行反扑。
刘松泉说:“湘州境内遭遇洪水,大部分地方都被淹了,缺粮严重。王爷认为大灾之后有大疫,不敢留在湘州冒险,便领着大家拼死翻过了南岭,兴许还有一线生机。小人是替王爷来给太子爷送信的,恳求裴公爷让小人见上太子一面。”他说着重重磕下头去。
裴凛之突然明白梁王打的什么算盘了,他想与萧彧联手拿下广州,将整个岭南地区变成他们对抗萧祎的大本营。
“行吧,跟我回府一趟。回头你且将梁王起兵的经过与我细说。”这是可是战争亲历者的第一手信息,要比线人的消息更为精准,裴凛之想从梁王兵败的教训总结出一些经验来。
他们回到家的时候,萧彧正和几个护院在他的试验田里插三季稻。
裴凛之见状,忙说:“郎君,你怎么自己下地了,让他们做吧。”
萧彧说:“我自己的地,插一下秧怎么了?”
裴凛之说:“有客人来了。”
萧彧注意到裴凛之身后的人,刘松泉见状,在地上跪了下去,磕头:“小人刘松泉,见过……”
裴凛之赶紧轻踢了他一脚:“好了,别在这里说。郎君,这是萧繇的人。”
萧彧眨了一下眼,才反应过来,是梁王的人:“哦。起来吧,我这就上来。”他将手里的秧苗放下,走上田埂。
裴凛之伸手扶了他一把,并弯腰捡起了萧彧的木屐。
萧彧很意外地打量着刘松泉:“你是从哪里来的?”
“小人从广州来的。”刘松泉第一次见到萧彧这个样子,他竟然光着脚下地种田,这是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的画面。
不过殿下这么悠闲,说明他在崖州应该经营得非常不错,王爷的计划也许真能奏效。
“你们已经到广州了?”萧彧走到水井边,裴凛之提了一桶水上来,蹲下来亲手给萧彧洗腿上的泥。
萧彧的皮肤很白皙,小腿非常圆润修长,裴凛之的大掌摸在光滑的肌肤上,有点不舍得撒手:“郎君你腿上怎么有个包,蚊子叮的还是虫子咬的?”
萧彧这才意识到什么,低头一看,裴凛之正在给自己洗脚,忙说:“谢谢,谢谢,我自己来吧。”
裴凛之说:“已经洗好了,郎君穿上木屐,我再给你舀水冲一下。”
萧彧只好穿上木屐,裴凛之往他脚上泼了两瓢水。萧彧说:“好了,干净了,回屋说话吧。”
裴凛之继续说:“郎君腿上的包不像是蚊子叮的。可能是水田里的虫子咬的,以后没事不要总下田。”
萧彧摆摆手:“不必大惊小怪,这种天不被蚊虫叮咬那才不正常。”
刘松泉安静地跟在他们身后,太子殿下还像是从前那么随和,他应该能同意王爷的请求吧。
萧彧扭头去看身后的刘松泉:“上前来说话。你家王爷可还好?”
“回殿下话,王爷身体欠安,精神也大不如前。”
萧彧点头:“也难怪,年少气盛,刚吃了败仗,难免颓丧。不过也不必担心,胜败乃兵家常事。”
说话间,他们已经进了书房,萧彧刚坐下。青悠和霜落姐妹便手脚麻利地沏了茶,送上来新切的西瓜。
这西瓜种子也是闵翀带回来的,被落在箱子的角落里,只有十来粒,被萧彧无意间翻找出来的。
他欣喜若狂地种下,细心呵护着,有两棵没成活,但还是结了十几个瓜。个头虽然不大,但的的确确就是甜美多汁的西瓜。
萧彧说:“吃片瓜吧。这可是西域来的种子,数量稀少,不可多得。别把籽儿吞了,我还留着要种的。”
“谢殿下!”刘松泉受宠若惊,从裴凛之端过来的果盘中取了一片殷红的西瓜,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口,清甜爽口,简直是人间至味。吃着吃着,刘松泉眼泪则吧嗒吧嗒淌下来了。
萧彧见了奇怪:“怎么哭了?可是不好吃?我吃着还怪甜的。”
刘松泉赶紧放下瓜,跪伏在地:“小人太过感动,谢殿下赐瓜。”
萧彧说:“一片西瓜而已,起来吧。”
刘松泉并不起身,哽咽道:“小人吃瓜时,忽然想起我家王爷还没吃过这等美味,便忍不住落泪,希望我家王爷有朝一日也能吃上西瓜。”
萧彧说:“总有机会的。既然说到你家王爷了,那便将事情经过与我说说吧。”
刘松泉直起身,按照裴凛之的要求,开始说起了梁王整个起兵经过:从去年先帝驾崩的时候说起,一直到荆州兵败,渡江后翻山越岭逃到始兴郡,然后派了自己前来送信。
刘松泉说:“小人是王爷的亲随,他的衣食起居皆经由小人手。这次王爷派了小人前来找太子殿下,担心若是其他人来,不能取信殿下。”
萧彧眉头紧锁:“我有一点甚是不解,豫王明知有危险,为何还一意孤行进城送死?”
刘松泉说:“豫王殿下是为了他的未婚妻进的城。”
“竟有这事?!豫王的未婚妻是谁家的小姐?”萧彧很意外,萧烨居然是一个情种。
刘松泉说:“是礼部侍郎范启之女。”
萧彧问:“豫王之死可有确凿证据?”
刘松泉摇头:“并无,有人传他被皇帝杀了,也有人传他被关进了天牢里。”
裴凛之提醒萧彧:“郎君,豫王多半已经不在了,若是还在,岂非是更好的瓦解梁豫联盟军法子?何至于还要请西戎来帮忙。”
萧彧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哪怕一开始还留了性命,后来梁豫军会合,豫王也难逃一死。可惜了,他这么贸然进去,不仅不能挽回感情,还白白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刘松泉说:“我家王爷给太子殿下送来了一封信,请殿下务必过目。”他说着看向裴凛之。
裴凛之将袖子里的信封扔给萧彧:“一封血书,郎君莫被吓着。”
萧彧打开信封,抽出一块写满了字迹的绢布,血字已经氧化变成了黑红色,看着颇为触目惊心。
梁王的信言辞恳切,字字充满了血与泪,字里行间都是委屈、自责与不甘。
他表明自己只想要一条活路,结果却被萧祎逼得走上了造反之路,结果还赔上如此多人的性命,实在是罪孽深重。
他也表示了自己誓与萧祎抗争到最后一兵一卒,决不投降。
末尾表示自己愿意推翻萧祎这个伪帝,尊奉萧彧为帝。
倒是没有在信中写如何推翻萧祎。
刘松泉见萧祎放下了绢布,在地上叩头:“小人还有王爷口信捎带给太子殿下。”
萧彧说:“什么口信?”
刘松泉说:“我家王爷说,伪帝是不可能放任太子殿下偏安一隅的,现在我家王爷已经败了,伪帝所有的注意力都将放到太子殿下身上。躲避是换不来安全的。王爷说,只要殿下首肯,他便设法去游说广交二州刺史,让他们转投殿下门下,这样,便有了足够的底蕴与萧祎抗衡,届时便能称帝了。”
萧彧苦笑摇头:“你家殿下想得轻巧,广交二州刺史岂是那么简单能说服的?”
第82章 闵翀
裴凛之则冷哼一声:“你家王爷既然能说服广交二州刺史, 为何不自己称帝,却要拉我们郎君下水?”
刘松泉额头冒出冷汗来,在地上磕头:“回小公爷话, 我家王爷从未想过称帝, 他自知没有那个资格, 王爷心中最是敬重太子殿下,不止一次跟小人提起过先帝爷对太子殿下与大将军的不公。王爷说, 若不是、若不是先帝爷糊涂, 如今坐帝位岂会是萧祎那个糊涂蛋, 梁州又如何会丢。”
“哼,他倒是敢说。”裴凛之说。
刘松泉小心地说:“王爷从未有称帝之心。但是太子殿下不一样,朝中许多老臣都深为大将军鸣不平,太子殿下宅心仁厚,深得民心, 是最好的继位者。如今伪帝残暴昏聩, 割地赔款, 弄得民不聊生,民间早已怨声载道。太子爷这个时机站出来, 就名正言顺了。广交二位刺史必定也会审时度势。”
萧彧看着刘松泉,说:“看来你也是梁王的谋士啊。”
刘松泉低下头:“小人不敢托大,只是从小伴在王爷身边, 比较得王爷信任。”
萧彧说:“事关重大,我需要慎重考虑,你且起来, 先去休息。”
刘松泉起身, 裴凛之跟着出去, 招呼青悠去安排人住下。




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82节
折返回书房, 看见萧彧正低头看着那封血书,裴凛之走过去,在他对面跪坐下来:“郎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萧彧抬起眼帘看他:“你认为梁王其人如何?”
裴凛之沉吟片刻:“梁王聪敏,然性情急躁,不太能沉得住气,不是成大事者。”
“你认为他做这事有几分真心?”萧彧可没天真到梁王真的对自己心悦诚服。
裴凛之摇头:“真真假假不好说。至少目前,他是需要利用郎君来扯这杆称帝大旗的,他名不正言不顺,而郎君,恰是比他多了这个优势。至于事成之后,他如何打算就没人知道了。”
“你认为他真的能够说服广交刺史?”
裴凛之说:“以你的名义去游说,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再者他不是还有一千人吗,身边肯定有不少能人异士,如果文的行不通,可能还会来武的。”
萧彧沉吟半晌:“那你认为我该答应吗?”
裴凛之说:“郎君可选的路其实已经不多,梁王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派了人过来游说。依我之见,得尽快做决定了,否则朝廷圣旨一旦抵达广州与交州,我们就失去了先机,必须要兵戎相见了。”
萧彧点头:“我明白。”脸上神色却极其落寞。
裴凛之关切地问:“郎君可是觉得太快了?”
萧彧摇头:“跟我预想的不一样,计划没有变化快。我并不太想借助广交刺史来称帝。”
裴凛之意外道:“为什么?”
萧彧说:“这些刺史出身都是门阀世家,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庞大的旧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太过严重。日后真的成事了,他们就是功臣。我若是想推行自上而下的新政变法,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变法会非常困难。”
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次变法,极少有成功的,就因为变法会损害到旧利益集团,他不想这么早就给自己埋雷。
裴凛之诧异他竟看得如此长远。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从古至今,变法未尝不有触及旧贵族利益的,秦国依赖著名的商鞅变法最终一统天下,但商鞅的不还是惨遭车裂而亡,旧利益集团的阻力太大了。
“郎君所忧心的不无道理,只是我们时间不多了。”裴凛之皱起眉头,“若是闵将军此时也在就好了。”
萧彧有些诧异,他居然会主动提起闵翀:“算一下时间,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现在已经快十月,闵翀离开已有半年多,却还没回来。这次货物比上次多,易货时间会更长一些。但回来得越晚,航行就会越法不顺,一旦进入冬季,回程就逆风了。
裴凛之说:“闵将军若是能在,留他驻守崖州,我便可领兵东去,与梁王南北夹击,奇袭番禺。只要夺取广州,便能在陆上站稳脚跟。广州刺史若是不降,杀了也不可惜,若是能降,便招安了,一介降将,日后想必也没多少居功的本钱。”
萧彧知道他是想为以后扫清障碍,他摇头:“此计不可行。崖州离交州太近,交州兵力多过广州,一旦广州求援,他们来崖州要比广州回崖州快得多。我们不能丢了崖州。”
1...4748495051...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