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废太子生存指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寻香踪
双方见面就开始厮杀起来,最先迎接安国军的便是床弩,射程远,人还没到,箭就到了。
安国军也有弩箭,射程虽然不及床弩,也还不错,但由于过于被动,都还没来得及准备,就被对方杀了个措手不及。
□□过后,先锋萧繇一马当先,率领着将士们冲锋陷阵,一杆长枪虎虎生风,声音听得人胆颤。
这一次,作为主帅的裴凛之没有身先士卒,他现在是全军统帅,所有战役需要他来调度指挥,他的安危,事关整个北征能否顺利完成。
倒是萧繇,他主动请缨,做了先锋,因为这次对上的是他的死敌荆州军。上一次,他便是在荆州军与西戎军的双重夹击下才溃败,这一次,他一定要一雪前耻,为他死去的袍泽和亲人报仇。
广州军虽然打仗经验欠丰富,但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武,所以这一仗打得是昏天暗地。
从午后一直打到快天黑,安国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溃逃。广州将士们还想乘胜追击,但裴凛之已经命人鸣金收兵,开始清点战场,穷寇莫追,以防对方有埋伏。
这一仗己方阵亡将近两千人,还有几千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溃逃的安国军则扔下了五千多具尸体,还俘虏了两千多名伤兵,安国军受伤的人数只会比广州军更多,轻伤的跟随大部队撤走了。
初次交锋,广州军胜。
入夜之后,悄悄尾随安国军的斥候来报,安国军此刻正在离豫章城十几里外的山中宿营。
裴凛之听说了山中的地形,便生出一计,他叫来一个亲随吩咐了一番。
夜深人静之后,劳累了一天的安国军都陷入极度的深眠之中,就连守夜的守卫眼睛都有点睁不开。突然,暗夜中闪过几个身影,守卫们的后颈上挨了一记手刀,顿时便昏死过去。
不久之后,正在酣睡的安国军突然听见轰轰两声巨响,不少人被吓醒了过来,以为是打雷下雨了,结果并没有,他们正要重新睡去,突然听见几声惨叫,接着有人大喊:“山崩了!”
这一下没人再睡得着了,所有人都起来了。就在这时,又响起了几声巨响,更多的山石落了下来,有人大声说:“是不是老天发怒了,要惩罚我们?”
这无异于油锅中倒了水,人群开始混乱起来,出现了严重的踩踏事故。
安国军奔逃了一路,找到了一座石山,在山谷中安营扎寨。因为这儿易守难攻,而且这石山的石头并没有散乱的石块,不担心叛军半夜从高处推石头偷袭,没想到无缘无故的,这好好的石山竟然半夜爆炸了,这不是见鬼了吗?难道真是上天发怒了?
很多士卒都跪地求饶起来:“老天爷饶命!”
虽然没有第三波爆炸声响起,这一波混乱也让安国军出现了上百人的伤亡,更要紧的是扰乱了军心,让他们丧失了斗志。
安国军主帅也从未见过此等异象,他直觉不对劲,但又找不到症结所在,便当即下令拔营撤退。
安国军好不容易退到了平坦之处,众人又惊又累,就此倒地就睡。
刚睡下没多久,就听见有人在喊:“有敌袭!”
紧接着,他们听到了密集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广州军大喊着“冲啊!”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上来。
此时天色已经微亮,大概已经到了卯时,寅时就起来赶路的广州军赶到了安国军的新驻扎地点,开始出攻击。
不少安国士卒还处于迷糊状态,连自己的武器都不知道放哪儿去了,根本就来不及应对,敌人就已经杀到跟前了。
骑马冲在前边的广州将士大声疾呼:“投降不杀!”
不少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的安国军果然举起了双手投降。
这场战争巳时开始,辰时不到便已结束,除了两三千名突围溃逃的安国军,余者皆被歼或者投降了。
安国军的主要将领还是逃走了,以他们残余的人数,应当不会再敢来袭。
征北军与安国军首次正面大规模冲突,征北军大获全胜。甚至还缴获了几十艘停靠在赣江中的战船,是那些逃跑的安国军遗弃下的,因为逃回去的人太少,他们根本就带不走所有的船。
萧繇叉腰哈哈大笑:“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我们就可以直接杀到建业城下了。”
但接下来裴凛之并没有马上下令出发攻打建业,建业城至少也有数万兵力驻守,而且建业城固若金汤,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下来,反而会拖到北边其他各州的援军过来。
说到底,还是他们人数太少了。他刚刚俘虏了两万安国军,他要将这一批安国军全都吸纳过来,至于如何吸纳,当然是从萧彧那儿学来的思想说服教育。
安国军在抵达豫章城外时,安国水师也刚好进入珠江,他们一路畅行无阻,江面上一艘船也没有,连打渔的小船都没有,所有的百姓都藏身暗处悄悄看着这支庞大的船队。
快到番禺时,江面上终于出现了船只,密密麻麻的船,将整个江面都快填满了,很显然,这是广州军为了应对他们设下的局,阻止他们的船只靠岸。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他们登陆,他们将上百艘战船三两并排,然后靠河岸停靠,虽然没有码头那么方便,但也能下船。广州的春天很暖和,下水也不用担心受寒。
就在他们上岸之际,对岸突然飞来了无数的火箭,原来是藏身对岸的广州军用床弩拉弓射过来的,目的是为了烧毁安国的船只。
安国水师意识到他们遭到了伏击,还没下船的人迅速将火扑灭。但带火的弩箭还在不断地发射过来,有的船已经烧了起来,火势太大,没法扑灭。
有人请示主帅:“将军,我们要不要去对岸杀了那些人?”
主帅抬手制止:“不必,那必定是诱饵,是为了分散我们,还是依原计划速速上岸,围攻番禺城,安排船工将船退到海上等待。”
于是等大部分安国水师下了船之后,船工火速将船只掉头,朝来时的方向划了回去。结果刚退了十几里,便迎上尾随其后进来的崖州与交州水师,关山率领着两万多水师正等着呢。
第133章 俘虏
安国水师船上仅有少数士卒和船工, 所以关山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所有的安国战船,并俘虏了船上的船工与士卒。
关山还惊喜地发现,这些安国船只上竟然还有大量的粮食, 也就是说, 安国水师并没有带多少粮食上岸, 而是要等待这些船只随时进行补给。
按照原计划, 他们要在船上待上一段时间, 等待安国水师的补给船,等夺过对方的补给船后,再与缺粮的安国水师进行决战。
没想到这安国水师主帅竟然如此自大蠢笨, 都完全没有考虑过他们这边也有水师吗?
还是他们真有那个自信, 相信自己能够短时间速战速决呢?
萧祎该不会真以为他们陛下将主力都派到江州去了吧。
此时安国水师已经将番禺城围困起来了。
萧彧在城中接到了关山用信鸽传来的消息, 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萧祎的人全都跟他一样盲目自信, 难道之前吃的亏还不够?还是他们以为上次失败只是意外?”
三万水师一个都没回去, 萧祎凭什么还这么自信呢?
闵翀看到解密后的信件之后也是震惊得难以置信:“安国水师主帅不知道是谁, 这也太托大了吧。既然这样, 那我们便先饿上他们几天, 等没了力气再去打。得写信让关山将码头边的船只全都悄悄撤走,撤不走就一把火烧了吧,就是不能给安国人用。”
这一次,萧彧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 他将番禺城周围十几里的百姓都疏散走了,城内的百姓愿意走的也都疏散走了, 百姓将粮食也基本带走了。
安国水师这回怕是只能吃野菜也树叶了。正好,广州春光正浓, 树叶子野草都发芽了, 一时半会儿饿不死。
两日后, 安国水师主帅卢蒙正在帅帐中跟几位将领商议怎么攻城,负责伙房的校尉来报,卢蒙皱眉:“没看正在忙着呢?何事需要这么急迫汇报?”
片刻后亲随在他耳边说了一句,他顿时露出震惊的表情:“叫他进来!”
校尉进来,跪在地上:“将军,昨晚约定送粮过来的船只没有来。今晚粮食就不够用了。”
“什么!这么严重的事为何拖到现在才来报?”卢蒙都站了起来。
校尉瑟瑟发抖:“末将以为船是耽搁了,今日一早还特意找了小船去找,但是在海上也没有看到咱们的船。”
“你是说,我们的船都凭空消失了?”卢蒙问。
校尉摇头:“末将不知。的的确确没有找到。”
“那可有看到其他船只?”
“有渔船,也跟当地人打听过,都说没见过。”
卢蒙一屁股坐了下来:“为何现在才说!你该一早就来汇报,来人,如此失职,动摇军心,拖出去斩了!”
那校尉吓得面无人色:“将军饶命,末将冤枉啊,将军饶命。”
满帐的将领,竟无一个为伙房校尉求情的,他们业已被吓到了,他们才到番禺,刚刚将城围上,自己居然就被断了粮,这仗要怎么打?





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121节
卢蒙毫不为所动,待校尉被拖出去之后,他才说:“我们的船都不见了,多半是被叛军夺走了。倒是我大意了,看来他们还有一支力量不可小觑的水师队伍。”
下面的将领纷纷腹诽:这不是废话吗?广州本来就有水师,虽然数量不多,广交两州加起来也过万了。他们竟然就这样被人摆了一道。
一名将领问:“将军,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办?要设法跟补给船联系上才行,不能让叛军水师再夺走了。”
另一名将领说:“我记得前日刚到的时候,我隐约看见上游江面上有大船,先派人去将船夺过来,然后去接补给船。这样才能继续打下去。”
“不如末将派人到附近的村中找找,看有没有粮食。”一个人说。
卢蒙说:“行,就按照二位将军说的办,赶紧去夺船与找粮,这事就拜托二卫将军了。”
很快,提议夺船的将领回来了:“陛下,城外码头失火了,那些连在一起的小船都被烧掉了。而且上游的大船也都不见了,我猜应当是叛军将船烧了,将上游的大船开走了。”
卢蒙强忍住怒气:“那就继续去找!”
将领张了张嘴:“可是已经没有小船了。”
“你就不能去找?!”卢蒙暴躁地说。
将领知道他的怒火已经濒临失控边沿,赶紧起身出去了。
再晚一点时候,去找粮的将领也回来了,带回来的粮食非常少:“附近的村庄找不到人,所有人都搬走了,而且家家都没有存粮,想必也是一起搬走了”
卢蒙一脚踹翻了几案:“这一切都是预谋!”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萧彧的圈套之中。
卢蒙厉声说:“赶紧扩大范围搜寻,我就不信,他能让周围所有的人都搬走。”
找粮的将领犹豫了一下:“现在就去吗?”
“当然是现在,今晚已经有很多人没吃上饭了,你还想拖到明天早上?”卢蒙差点就要掌掴对方的脸,但是想到他的姓氏,便强忍住了。
“末将遵命!”
这位找粮的将士叫杨彦,出身于弘农杨氏,虽然是旁支,但也不是他能随意掌掴的。
杨彦从主帅帐篷出来,外面已是一片漆黑,今日天气又不好,天阴沉沉的,所以显得更黑了,他的副将跟上来:“将军现在该如何办?”
杨彦说:“卢将军说了,让我们连夜去找粮食。你点上几支火把,带上一千将士,随我去找粮。”
这一行人出了营地,副将才说:“将军今晚还未用饭呢。”
杨彦斜眼看着他:“你难道吃过了?”
副将苦笑摇头:“没有。我去伙房看过了,已经没有饭了,今晚有将近一半的人没吃上饭。卢将军真够偏心的,咱们出去干活,都不给吃饭。”
杨彦此刻腹中饥饿得厉害,他哪里受过这种饿肚子的苦,一想也十分委屈:“这都是卢将军指挥不力,没有给咱们留后路。”
“可人家项羽破釜沉舟,那也是吃饱了肚子才开干对吧。”副将说。
杨彦有点后悔,自己就不该当那个出头鸟,提议找什么粮食,若不提出找粮食,现下在帐篷里吃饱躺下的便是自己了。
他们对这一带完全不熟,就凭着手头的几根火把,沿着道路往前走,也不知道该在哪儿走,就像是无头苍蝇一般。
他们找了好几家村子,最后终于在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头活猪,一群没吃晚饭的将士如获至宝,赶紧杀来吃了。
这头猪也是倒霉,当初搬家的时候,主人赶了它出来,结果它不听指挥,刚出来就跑了,主人没追上,只得作罢,带上家小、粮食和其他牲畜离开了。
这头猪就在村里胡乱转悠,自己找野菜吃,倒也挺滋润,熟料竟变成了安国水师们的盘中餐。
这一群人围追堵截,将这头大肥猪抓住,杀了猪,刮了毛,然后烧了一堆大篝火开始烤肉吃。
猪油掉进火里,发出滋滋的声响,也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大家都馋得直吞口水,心里盘算着,一会儿能分上多少肉。
一头猪就算有二百斤,一千人每人也只能分二两,真是少得可怜,但也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可以了。可以吃了。”杨彦终于发话了。
于是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眼巴巴地瞅着中间的烤全猪。
副将举起从村民家中找出来的菜刀,正准备切第一刀,突然听见有人大喝一声:“你们被包围了!举起手来,缴械不杀!”
这群刚刚还沉浸在对美味烤猪肉的期待中的安国水师傻了眼,他们什么时候被人包围了都不知道。
他们回头去看,一群叛军正举着弓箭瞄准了他们,看人数,要比自己这边的还多。
杨彦看了一眼当前的局势,又扭头去看烤得焦黄还没吃上一口的烤猪,舔了舔唇,虽然平时他是不屑吃猪肉的,但此刻,他却觉得那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所以他说:“我们愿意投诚,但至少也得让我们吃上一口吧。”
领头的关山忍不住笑道:“好说,报上名来。”
杨彦说:“中郎将杨彦,出自弘农杨氏。”
关山是知道弘农杨氏的,没想到抓了条大鱼,便抱拳道:“失敬失敬!跟我们先回去吧,你想吃肉,有的是。”
杨彦虽然被俘了,依旧从容不迫,不失风度,他振了振衣装,说:“我这手下的弟兄都没吃饭,需要为他们准备一顿晚饭。”
关山没想到他竟然还跟自己讨价还价,便说:“我们不虐俘,回去了自然有饭吃。”
于是关山没费吹灰之力,只是听斥候说有一群安国水师在这边铐猪肉吃,便率兵前来,竟然不费一兵一卒,就抓了这么多俘虏,尤其还有一个是世家大族的从四品武将,真是个意外的收获。
这杨氏当然也不是无缘无故投降的,而是出来前,家里长辈就嘱咐了,若是情势不对,便可投降,这不仅仅关系到他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命运。
所以杨彦见到广州军时,完全不慌乱,也毫无战意,一来他也对卢蒙的指挥能力感到非常绝望,这样毫无章法的打法,能赢得了才怪。
第134章 改造
关山将俘虏带回自己驻扎的村落, 顺便将那头烤熟的猪也带了回去。
村子里的人全都临时搬走了,一个人也没有,但没有人破门而入, 大家都是铺了干稻草睡在百姓家屋檐下和门前空地上。
见到俘虏过来, 也没人起哄,都是坐起来默默地看了两眼。
关山嘱咐伙房:“给这些人煮点粥,猪肉明早分给袍泽们吃了吧。许校尉,记好了猪是在哪个村子找到的, 回头等打完仗去问问是谁丢了猪, 将钱赔给主人。”
“是,将军!”许校尉答道。
一旁的杨彦惊讶地看着关山:“捡到的猪也要赔?”
关山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你家地里的麦子和稻子, 是不是也可以随便割?”
杨彦伸手摸了摸鼻子,没说话。
水师俘虏每人都喝了一碗粥,粥不稠, 但也没有稀到能照出人影子,关山的意思很明显, 不能让他们吃饱了搞破坏, 虽然他们已经投降了。
杨彦喝着没滋味的粥, 说:“将军就给我们吃这个?”
关山瞥他一眼:“你们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份, 你现在是俘虏, 我没关你没捆你, 还给吃的, 已经是仁至义尽。”
“我是来投靠你们皇帝的。”杨彦说。
关山笑了:“不对,分明是你们被我们抓了。”
杨彦说:“我可以向你们提供我们军中情报。”
“你就算不提供也没什么, 你们现在最大的情报就是缺粮。”关山说。
杨彦看着他, 张张嘴, 竟无话可说。
天微微亮, 将士们便都起来了,大家安静得如同衔枚,没有人喧哗,他们快速将地上的稻草全都捆扎起来,又迅速码成垛,就像他们来之前的样子,并且还用笤帚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仿佛就没有人来过一样。
不给百姓添麻烦,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是萧彧制定的军规。
尽管一开始大家都难以理解,但时间一长就慢慢理解了,并且还相当引以为荣。因为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都是笑脸欢迎,而不是躲得远远的。
皇帝陛下说过,他们是来自百姓的队伍,不能忘本,是为百姓服务的队伍。
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你的家乡来了一群兵,他们都规规矩矩,不添乱,不恃强凌弱、强取豪夺、偷鸡摸狗,还帮着百姓干力所能及的事,你对这样的兵是喜欢还是憎恶呢。
离开的时候,虽然人很多,但大家都排着整齐的队伍,从田间小路走过,没有一个人践踏百姓的农田和土地。
这对他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但杨彦看得惊异无比,朝关山拱手:“关将军真是治兵有方啊。”
关山说:“我可不敢居功,这是我家陛下的功劳。”
杨彦好奇地问:“你家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边的人无一不对萧彧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能创办《星火》报,愿意用考试的方式提拔官员,对,还有那个杂交稻,如果真如报上说的那样高产的话,那可真是造福天下,这些都是非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
关山骄傲地说:“我家陛下就是活神仙,是你想也想象不出的人,你们的皇帝给他提鞋都不配。”
杨彦不知道怎么接话,不过他认为关山肯定是盲目崇拜。
到了江边,杨彦看到了自家的战船,他们的船果然被广州军劫走了。
所有人上了船,朝对岸划去,将这些俘虏送到对面的一处营地进行教育。
杨彦听说自己也要接受改造教育,非常不情愿:“笑话,我还需要受教育吗?更何况是和这些贱民一起!”
关山听了这话就不高兴了:“怎么,你们不都是俘虏?俘虏还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出身士族,怎能与他们相提并论!”杨彦显然不高兴。
关山说:“就你这种思想,才需要进行教育改造。在我们这里,人人都是平等的,都是爹生娘养的,职务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杨彦说:“你这是胡扯!自古圣人有言,‘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你这是要祸乱纲常。”
关山斜睨他:“是吗?可我们学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杨彦说:“你这是反贼的浑话。”
关山呵呵笑了两声:“那杨将军觉得,汉高祖算不算乱纲常?魏文帝、晋武帝算不算乱纲常?”
杨彦被驳得哑口无言,高祖刘邦出身亭侯,怎么也跟贵族扯不上关系,但他敢说汉高祖是乱纲常吗?
关山冷笑:“作为既得利益者,当然要为自己的利益扯一通合理的说法,让别人都不来瓜分自己的利益。就好比你们的九品中正制一般,杜绝一切平民上升的通道,让他们世世代代甘愿受你们奴役盘剥,你们这些世家想得真美啊!”
杨彦:“……”
关山说:“好好接受教育改造吧。什么时候改造好了,什么时候放你们出来。”
杨彦问:“那我什么时候能见你家陛下?”
关山头也不回地说:“这要看我家陛下见不见你。”
杨彦十分不甘,他堂堂弘农杨氏,朝廷四品武将,居然还要跟一群最低贱的士卒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上一样的课,还是一个才上了几天学的人给他上课,他教自己够格吗?
关山才懒得理会这些世家子弟的愤慨,俘虏营的管教们自会让他们信服。
他将这些俘虏放下后,又渡船到对岸去了。那边驻扎着五万敌军,目前正缺粮食,如果在附近找不到粮食,他们必定会迁怒百姓,放火烧房子,还会放宽搜索范围,也可能会加快攻城计划,他得盯紧了。
萧彧在城内收到关山信鸽传来的信,看完后将信递给闵翀:“关山抓获上千名找粮的敌军,领队的是四品中郎将。此人自称弘农杨氏,似有主动投诚之意。腾云怎么看?”
闵翀呵呵笑了一声:“看样子北边那些世家大族们已经开始找退路了。”




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122节
萧彧颔首,表示赞同:“他们是不是觉得,换了一个皇帝,对他们不会有任何影响?”
闵翀说:“自会是这样想。自汉末以来,不管哪个朝代的兴衰,都很少影响到世家大族的地位和利益,他们始终都是朝廷的中坚力量,除非是彻底站错队。陛下这是离得远,他们没有机会表忠心,若是离得近,只怕早就有人来找你暗度陈仓了。”
1...7071727374...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