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宦海通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要找到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在目前的形势下,暂时缓一步,也就是说,拿出来一部分钱,交给县政府,将企业的离退休人员,暂时交给县政府,由县政府负责发工资,这样的情况,维持不了几年。需要多少钱,几乎是可以算出来的,全面的企业改制,在99年就开始了,算起来,也不过是四年的时间。可这笔钱怎么算,到底是多少,自己怎么去解释,难道限定五年时间。说是四年之后,情况就要发生变化了,人家可能以为,自己是疯子了,县政府不会相信,企业家也不会相信的。
其次是实行股份制的管理,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问题是,目前的化肥厂职工,有几个人能够拿出来钱,这种入股的管理方式,应该是最为合算的,老职工入股了,每年拿分红,年轻的职工也是一样的,不过,县一级的国有企业,要采取这样的办法,需要莫大的勇气,同时,拿出来多少的股份,也是不小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不一定赞成这样的做法,而且,据周天浩的了解,这样的操作办法,后来也是禁止了,特别是国有企业,都不准这么做了。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调走一些职工,县里还有不少的国有企业,将多余的职工,调到这些企业去,反正以后都是要改制的,糊弄过了眼前的难关,也是一种办法,但周天浩不想选择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周天浩真正感觉到迷茫了,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化肥厂的改扩建工作了。
丁青松已经在县城里面,看中了一块土地,为了征地的事宜,专门来找到了周天浩,丁青松当然想着能够便宜一些的,投资越小,他的压力就越小的,成立蔬菜批发公司,不需要多少的成本,也是轻车熟路,但办果品加工的公司,就不一样了,光是土建工程,就需要不少的投资的,可办这样的事情,丁青松的心情是愉悦的,成立了加工厂了,有了自己的厂房了,这才是真正的老板了,手下有着一大帮的员工,那种滋味,以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丁青松其实可以找吕祥生的,但他相信周天浩。
丁青松的到来,令周天浩的心情稍微愉悦了一些,他和丁青松聊了好久,对于丁青松提出来的一些要求,都很爽快的答应了,人家到天星县来办企业,没有太多的优惠,至少在税收上面,是如实的上缴的,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够在土地上面优惠一些,那还真的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接着,周天浩带着丁青松,去拜访了分管副县长,大家都是表示支持的,说起来,丁青松是第一个外地到天星县投资办厂的,当然要给予大力的支持。
办完这些事情之后,已经是下午吃饭的时间了,周天浩带着丁青松,找到了一家小餐馆,丁青松一样不习惯宾馆的生活。
“周县长,我听说,县里的化肥厂,准备改扩建啊,还是你负责这项工作的。”
“难啊,丁老板,你说说,化肥厂如今的情况,会有谁来投资啊。”
“我说实话啊,化肥厂这样的情况,我是一分钱都不会投进去的,开玩笑啊,300多人?,想着就头疼,还都是国家的正式职工,什么医疗费用啊,工资啊,光是保证这些费用,一年就了不得了,更不要提赚钱的事情了。”
“是啊,你说的情况,实实在在啊,就这样的企业,进行改扩建,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啊,我是真的想不到好的办法了。”
“要我说,也简单。”
“哦,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深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人多了这么办啊,自己去找事情做,自己养活自己,要是我负责化肥厂的改扩建工程,我就明确提出来要求,我需要多少人,就负责多少人的工资,其余的对不起了,你自己去挣钱,有什么啊,农民都能够找到饭吃的。”
周天浩苦笑着摇头。
“丁老板,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怎么可能这么做啊,不说其他的,退休的工人怎么办,总是要吃饭吧,留在厂里做事情的工人,肯定是没有意见了,可没有事情做的工人,难道不会找政府啊,说来说去,最后还是政府负责的。”
“那就政府负责啊,多大的了不起啊,做事情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想着什么都那么如意,怎么可能啊,周县长,你不是也鼓励过我吗,做事情要大胆,置之死地而后生,现在的国有企业啊,依照我的看法,最终是不能够生存下去了,我给市里的百货公司提供蔬菜的时候,和他们的经理聊天了,每次去进货,动辄就是坐飞机,还要去好些人,这些都是成本啊,要算进商品里面的,商品的价格起来了,谁去买啊,看看家家乐超市是怎么做的,送货上门,价格低得多,其实百货公司早就垮了,不知道是这么维持的。。。”
周天浩突然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啊,做事情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想着各方面都保持安稳,那就不做事情,大家都糊弄,安安稳稳的混日子,最后无法糊弄了,再来想办法,企业改制刚开始的时候,中央都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就更不要说下面了,最后还不是改下来了。
“丁老板,谢谢你了,我敬你一杯酒。”
“周县长,这我可不敢当啊,我就是瞎说,农村出来的人,说话直索,不着边际,要不是做了这几年的生意啊,我还不会说话的。”
回到家里以后,周天浩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列出来化肥厂改扩建规划了,要说天星县财政也真的是穷,春山市各部门基本上都在普及电脑了,可这里,依旧是手写材料,困难肯定是存在的,但只要下定了决心,有了一股子不怕事的精神,也就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
周天浩清楚,何平与唐国光的思想,一时间肯定是难以转弯的,他无所谓了,两人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见风使舵的本事,一定是有的,想着他们完全转变思想,办办好化肥厂改扩建的工作,可能性不是太大,再说了,这个方案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所以说,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周天浩也就不会去征求他们的意见了,免得起到了反作用。
一直忙到了凌晨两点多钟,周天浩才拿出来初稿,当然,这份初稿,主要是从改变化肥厂管理体制的角度出发,牵涉到一些具体的操作环节,还不可能考虑那么细致,主体的思想是最为重要的,只要能够通过了,一切都好说了。
睡觉的时候,周天浩头脑清醒了一些,他知道,这份报告,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思路,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其中的有些观点,已经超出了目前时代的认识,遭受质疑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说,自己还是不能够过于的想当然了,必须要首先找到赵长河,现在可不能够做先斩后奏的事情,如果你的思想过于超前了,遭遇打压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得到了赵长河的大体肯定,周天浩才会下决定,完善其中的一些细节,整理出来一份真正的实施方案。





宦海通途 第307章 不破不立
.
赵长河看完了材料,仿佛有些不认识周天浩了。他一直以为,周天浩的表现是沉稳的,做工作是内心有数的,做出来的成绩,也是得到了大家公认的。首推山前乡的转变,而且市委书记蔡裴琳已经预先说了,下半年准备在天星县召开现场会,重点就是看山前乡的转变,其次是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先期是很谨慎的,没有全面铺开,就是到现在,也是牢牢的控制规模,一直都考虑到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在后续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的时候,绝对不轻易的发展。因为这些事例,赵长河越来越信任周天浩,隐隐有了调整周天浩分管工作的意向了,想不到,周天浩面对化肥厂的改扩建工作,拿出来这样的一份材料了。
“小周,这份材料,是你亲自写的吗,是不是有谁在背后出主意了。”
赵长河看着周天浩,希望周天浩能够承认是受到了他人的蛊惑,尽管可能性不大,放眼整个的天星县,还没有谁能够有如此大胆的想法。
“赵书记,这份材料是我写的,我自己思考出来的。”
“那你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胆的想法啊,这里面的有些建议,是违背政策的,要真的这样做了,我们无法承担责任啊。”
“赵书记,我解释一下,我之所以写这样的一份材料,其实是针对了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弊端的。您是知道的,国有企业的高成本。一直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八十年代的时候。大量的乡镇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兴起,其实就是因为国有企业的萎靡,如果我们的国有企业,不能够从根本上加以改进,最终是没有出路的。”
“昨天我和丁老板聊天了。他告诉了我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做事情,如果不能够下定决心,前怕狼后怕虎。就做不好的。他还举例子了,比如说我们的百货公司,一大堆的管理人员,一线的职工并不多,而且进货的时候,上面的管理人员,前呼后拥,坐飞机,住宾馆,大额度的开支。回来以后,这些开支,全部都计算进入了商品的成本里面了,他其实没有说完,包括这些管理人员的工资,都是在商品成本里面的。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这些职工,是国家的干部,或者是国家正式工人。旱涝保收,企业还在运行,他们就要拿工资。”
“市场经济的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了,尽管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一定会慢慢完善的,以往那种吃大锅饭的情况,一定会彻底的打破了,一起不复返了,企业有企业的运行规则,不管是企业的干部,还是企业的工人,他们都应该明白,如果企业不能够挣钱了,他们的工资,就没有保障了,企业是不会养闲人的。”
“不少的国有企业,以前都是依靠银行贷款来支撑,可现在,政策变化了,银行不会轻易给不赚钱的企业贷款了,今后,这样的情况,会形成惯例的,银行也需要赚钱。”
“我就是根据这些理解,所以,起草了这份化肥厂改扩建工作的方案,大的原则,上面已经说清楚了,化肥厂的改扩建工作,必须要打破大锅饭,能者上,庸者下,混日子是没有出路的,说的不客气一些,一些游手好闲的工人,没有本事的工人,没有饭吃,县里将化肥厂拿出来,找寻合作的企业,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由对方控股,也就是对方来掌管化肥厂,这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吸取到外地的资金,对化肥厂进行根本上的改造和扩建,至于说退休的职工,暂时由县政府承担,可以从化肥厂的利润中间,拿一部分出来,解决退休职工的工资,毕竟县里还有化肥厂的股份。”
“我们县里的条件不好,想要引起外地的大企业家,引进资金,没有优惠政策,谁会到我们这里来,关键是我们的企业管理模式,一直都得不到提高,外地的大企业家进来了,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管理模式的彻底变化,这对全县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
“赵书记,您知道,我是学经济的,起草这份报告的时候,我也很犹豫,化肥厂改扩建的工作,大不了做不好,想不到好的办法,我没有多大的责任,可我还是写出来了这份报告,想到的就是天星县的企业能够大踏步的发展,能够走出来一条全新的道路。”
赵长河有些动容,写出来这样的一份报告,需要一定的气魄,特别是牵涉到了职工的切身利益,到时候,还不要引起轩然大波啊,可周天浩确实是从工作的角度考虑的,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他一样清楚,但就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中央要求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改变经营理念,那里有那么容易。
“小周,你的这份报告,内容确实很新颖,也很大胆,但政策上的事情,如果没有上面的支持,难以贯彻实施啊,弄不好,就是引发一阵子的争议,最后不了了之的。”
“我知道,所以我给您看了这份报告,我总是觉得,任何的事情都是这样,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寻求改变,就要进行内部的变革,那样才有可能继续的生存下去,不破不立,这是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做经济工作,更是如此的。”
赵长河犹豫了,他到沿海地区去考察过,从别人介绍的经验来看,不循规蹈矩,突破性发展,创新思维,才是有出路的,沿海地区的发展,不仅仅是区位的优势,还有解放思想,有些官员就公开说了,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事情,就是可以做的事情。但那毕竟是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大气候,人家就是做错了,也没有多大的了不起,天星县就不同了,政策上的事情,走错了一步,不知道要遭遇多少的责难,甚至是直接丢掉官帽子。
“小周,说实话,你是研究生,熟悉经济发展的规律,这些方面,我是不太懂的,你提出来的发展思路,我认为,一定是可行的,从山前乡的变化就看出来了,可你也知道,下级要服从上级啊,我们天天都在念叨解放思想的问题,可真正能够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干事情的干部,还是很少啊,这么多年,大家都习惯了啊。”
周天浩有些说不出来话了,这是实际情况,如果是在沿海发达的地方,自己提出来这样的思路,一定有领导敢于拍板做的,只要能够发展经济,能够增加财政收入,不是违法犯罪的事情,都是可以尝试的,但江南省的情况,就不同了,不是沿海地区,干部的整体认识,还是有些僵化的,估计省里的领导,认识也好不到哪里去。
“赵书记,我也说实话了,化肥厂的改扩建工作,如果不能够彻底的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依照老办法进行,是没有出路的,没有企业家会来投资,唯一的出路,是找到银行贷款,可就是能够争取到贷款,最终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我说的不客气一些,吃喝拉撒都不知道要用去多少钱,如果改扩建工作完成了,最终留下来的,是一大笔的银行贷款,这样的工作,还不如不做。”
“小周,这方面,我不是很明白啊,按说改扩建的工作完成了,需要的工人更多,赚钱多了,自然能够多养活人了,不存在你说的问题啊。”
“赵书记,我举几个例子,您就明白了,就现在的化肥厂来说,车间需要的工人,最多100人,可实际情况是,有200来工人,至于说管理层,需要的人就更少了,管理100人,顶多需要10个到20个管理人员,现在有100来管理人员,我只是简单的算了,就多出来了接近200人了,改扩建工作,虽然说扩大了生产规模了,但机械化操作的程度增加了,需要的工人,可能就更少了。”
“其次,就是节约能源和材料的问题,化肥厂生产的化肥,主要原材料是煤炭,在用煤多少的问题上面,是值得推敲的,但现在的工人,绝对是想不到节约的问题的,因为化肥厂的管理体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最后说说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不是说宋登平被处理了,我就这么说了,我们县里国企的负责人,目前还有行政级别,他们最在乎的也是这个行政级别,对外介绍的时候,都是认为自己是行政领导,而且,他们大都想着,下一步到局里工作,长久以来,这些企业的负责人,都习惯了计划模式下的企业运行机制,他们仅仅是负责生产,销售自然是有政府负责的,工人没有工资了,找政府,生产出现麻烦了,找政府,甚至原材料不足了,也是找政府,他们这种行政领导的惯性思维,怎么可能和那些真正的企业家比较的。”
“细节方面,还有很多的,我就不一一举例子了,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运转,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赵书记,您一定是清楚的,我是学经济的,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但我知道,控制生产成本,是企业最为主要的生命线之一的。”
赵长河不说话了,周天浩说的是实际情况,不仅仅是化肥厂,县里的国有企业,都是这样的通病。(




宦海通途 第308章 世道的艰难
赵长河是有着比较丰富的政治经验的,牵涉到这样的大事情,他不会轻易表态,尽管周天浩说的是正确的,但他也不会轻易表态,要知道,政策方面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了,这么多年以来,因为违背政策丢官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赵长河不表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周天浩,有些时候,工作成绩和政治表现,不一定是相互协调的。说到底,官场上,很多的时候,还是要保住自身利益的。
“小周,你说的确实有道理,这份材料,暂时留在我这里,我考虑一下,看看下一步,应该这么来做,有些事情,我们还是谨慎一些的好啊。”
周天浩有些泄气,话他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其实化肥厂改扩建的工作,如果按照自己的说法去做,有很大的政治风险,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利益,成功是肯定的,这样的做法,符合今后发展的道路,不需要多长的时间,效益就会充分体现的,这是一次机会。
周天浩不禁有些叹气,如果自己是县委书记了,是一方的诸侯了,肯定是敢于拍板的,也能够大胆的做这样的事情,可惜目前的权力还是太小了。
“小周啊,我知道,你是想着能够做出来大事情的,天星县也需要有你这样的思想,有闯劲,才能够做出来工作成绩啊,都说要解放思想,我看真正能够这么想的干部,还是太少了。你只要努力干,机会一定是有的。”
赵长河突然说出来这样的官话,令周天浩有些吃惊,这样的官话,完全没有必要在自己的面前说的,难道赵长河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我们做工作,都需要按照上级的要求来的。就我的理解来说,我们县里的工作格局,主要还是执行上级的政策。所以,我们不得不谨慎啊。”
离开了赵长河的办公室,周天浩依旧有些云里雾里的。赵长河明显是没有表态的,也就是否定了周天浩的意见,这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这样的政治风险,不是有长远眼光和强硬背景的领导干部,还真的是不敢随意表态的。可赵长河最后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周天浩苦苦思索着,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依旧有些不明白。
重生之后。很多的认识,已经不是那么的灵便了,毕竟前世的周天浩,也不过是一个副科级的干部,没有接触到高层。以前和县委书记县长,倒是有过很少的接触,年轻的时候,觉得他们很是威风,年纪大了,看上去也就是那样了。现在,自己成为副县长了,一样需要体验官场上的微妙。
官话这东西,太微妙了,你不得不注意,领导说话,都是讲究艺术的,如果说某位领导在你的面前大发雷霆了,那你要感觉到庆幸,因为你遇见了直爽的领导,多数时候,领导什么都不会说,但背后使出来的手段,你一辈子都难以承受。
周天浩的优势,在于丰富的阅历,缜密的心思,以及精准的分析。他认为,对比黄思海和田军星两人,黄思海的技术还差了一些,田军星就厉害多了,黄思海想到的就是直接进攻,利用一切的机会,很多的时候,不掩饰自身的想法,可田军星隐蔽很多,设计了一些圈套,不知不觉你就钻进去了。
要说周天浩对赵长河是有恩的,而且两人都在一个战壕里面,都是蔡裴琳赏识的干部,尽管说赵长河不可能知道周天浩与蔡裴琳之间的渊源,所以,周天浩很是相信赵长河,认为自己在天星县做事情,一定能够得到赵长河的大力支持,事情的发展,也是朝着这个方向的,可今天的谈话,给周天浩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手机响起的时候,周天浩依旧在沉思,还是司机提醒了,周天浩才反应过来,他看了看来电显示,居然是孟风朗打来的电话。
“孟科长,你好啊,有什么指示。”
“不敢指示啊,我现在到了天星县,准备找你的,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啊。”
“我在县政府,你马上过来,我等你啊。”
见到孟风朗,周天浩还是有些激动的,这是他到天星县之后,第一个专门来拜访的市委办公室的同事,毕竟天星县距离春山市有些远了,再说了,周天浩在市委办公室工作的时间不长,真正的好朋友,不是很多的。
“孟科长,看你的气色很好啊,心宽体胖啊,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
“哪里啊,我都快要退休了,还能够有什么喜事啊,可不能和你比了,对了,我现在负责市委里面的修理厂了,今后车子有什么问题,尽管找我,一定给你优惠的。”
“那我要恭喜你了啊,修理厂可不简单啊,收入高啊。”
市委办公室的后勤部门,有一个轿车修理厂,因为地位的特殊,生意一直都是很好的,以前,这个修理厂,都是承包出去了,每年定期给市委办上缴承包费的,市委办的不少福利,都是这笔钱解决的,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收回来了,孟风朗直接管理了。
“哪里啊,修理厂的生意太好了,所以办公室的领导决定收回来了,我可是有上缴的任务啊,不公平,以前承包的时候,没有多少的承包费,现在收回来了,我负责了,上缴的费用,是以前承包费的两倍了。”
闲聊一会之后,周天浩带着孟风朗去吃饭。孟风朗不想在宾馆吃饭,所以,两人到一家小餐馆去吃饭。
“周县长,我是向你表示祝贺啊,你现在的名气很不错啊,市委办公室都知道了,天星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已经成为了全市的样板了,好像说10月要在这里召开现场会的,要说山前乡的改变,不算是什么大事情,可天星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出现了这样的成绩,意义就不同了。”
“孟科长,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是县委县政府的功劳,我个人不算什么的,集体的力量,我要是得不到支持,能够做出来多少的事情啊。”
孟风朗发现周天浩的情绪不是很好,隐隐猜到了一些事情。
“是不是遇见什么事情了,要是瞧得起老哥,说出来,我帮着你分析分析,我自己做事情不行,不过分析问题,还是不差的。”
周天浩看了看孟风朗,稍微思考了一下,将天星县化肥厂改扩建的工作说出来了,周天浩说的比较详细,包括自身的一些设想,都说出来了,说到给赵长河汇报的事情,他忽略了细节。周天浩很相信孟风朗,孟风朗已经53岁了,见过很多的事情,和自己的关系,也确实是不错的。
1...121122123124125...2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