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通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三个上访者,不到七点钟,就在政府外面等候了,为的就是见到县长,现在,能够直接见到县长反映问题了,他们也不是很着急,规规矩矩的坐在龙本栋的办公室里面,龙本栋给他们泡茶的时候,他们显得很是惶恐,都站起来表示了感谢。
看见这一幕,再看看三人的穿着,龙本栋也感觉到鼻子有些酸,这三人就是农民,要不是遭受了事情,也不会跑到政府来上访的,也不会一定要找到县长。
几分钟之后,龙本栋带着三人,进入了周天浩的办公室。
三个上访者,这个时候,显得很是拘谨了,进入了周天浩的办公室,看着年轻的天浩,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好在周天浩的脸上带着笑容,显得很是随和。
县政府的领导接待上访者,这里面还是有些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操作的,比如说办公室里面,不能够有着过多的人,好像是菜市场一样,那样不利于解决问题,也无法解决问题,有些上访者的情绪。可能是很激烈的,这就需要有人帮助劝解,还有一些上访者。无法说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只能是递上材料,等等事情。若是没有一个好的布置,肯定会引发一锅粥的情况,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耽误了时间。李光明在这方面,做出来了明确的要求,信访办已经派出了工作人员,包括政府办的工作人员,也增加了职责。信访办的工作人员,熟悉这些程序,到县政府来找领导反映情况的。必须要在一楼的办公室登记,若是人员过多了,必须要挑选出来代表,不能够所有人都上楼去,反映问题最好是有书面的材料。不能够胡搅蛮缠等等。
有了这些安排,整体来说,县政府的办公环境,不会出现多少的波动,虽然说到县政府来的上访人员增多了,但有了登记的制度。安排也显得从容很多,每个上访者,都想着见到县长,但不一定能够见到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县长毕竟不是信访办主任。
“听说你们来过好多次了,马主任也给你们做过工作的,你们前些日子来的时候,我在参加会议,没有见到,你们在一楼的办公室发脾气了,有些小意见啊。”
三个上访者,这个时候,显得更加的局促,没有人主动的开口说话了,毕竟他们面前的,是天星县县长。
“你们不要紧张,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就是了,我没有那么可怕的,如果你们带着有材料,那就更好了。”
一个上访者赶紧从塑料口袋里面拿出来了材料,材料是新打印的,显得很是干净整洁,周天浩微笑着接过了材料,仔细看起来了。
材料很简单,两页纸,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令周天浩有些头疼了,原来这三个上访者,是云和乡的农民,他们上访的理由,牵涉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事情,这件事情,周天浩是知道一些的,当初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基层的一些工作人员,作风有些粗暴,要求农户种果树的时候,甚至拔掉了农户田里的农作物,本来心思是好的,希望农民种树之后,能够快速的致富,但他们的做法显然错误了。
周天浩知道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分管农业这一块了,是黄思海分管了,后来他听说,黄思海根本就没有处理这件事情,没有管农民的利益是不是遭受损失了,所有的事情,都是要求云和乡自行去处理的。
云和乡的班子这次没有调整,书记依旧是方大柱,乡长是蔡云。
看完了材料之后,周天浩有些奇怪,这份上访材料,上面没有说到具体的解决办法,也就是上访的诉求是什么,仅仅是反映了情况。
“你们来反映情况,有着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听见周天浩这样说,一个上访者镇定了一些,开口说话了。
“县长,我们多次反映这个问题了,我们拥护县里的决策,种果树的很多人,也的确是赚钱了,包括我们周边的一些人,可我们的情况特殊啊,家里的人不多,地也不多,原来就是依靠土地,种一些粮食,解决家里的生活的,我们都是在外面打工的,没有时间顾田里的事情,种的果树,没有及时的打整,结果没有能够赚钱,我们找到了乡里,乡里说这是县里统一的政策,我们找到了县里,可没有领导解决我们的问题啊。”
周天浩已经明白意思了,这几个农民来上访,代表的可能不是他们几个人,有着一群人,大凡政策出台之后,实施的过程中间,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虽然不影响到整个的政策的落实,但这些小问题,还是要重视,要解决的,否则可能成为大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当初是自己抓在手里的,随着自己的步步高升,县里的诸多部门,当然不愿意惹这样的麻烦事情了,再说了,农户自己疏于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好好的种树了,每年的收益还是不错的。
“你们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可你们要提出来具体的要求啊,这就好比说是农村里面的两户人家扯皮,一方吃了一些亏,要求另一方来赔偿,总是要说一个数目出来啊。”
年纪最大的一个上访者,终于开口了,看来他是最为主要的人员之一。
“县长,您有这样的态度,能够见我们,我们其实就没有多大的怨气了,当初乡里要是这样做,这样回答我们,早就没有问题了,其实我们自己也有问题,人家种果树,赚了那么多的钱,还盖起了新房子,我们在村里也是抬不头来,我们不缺胳膊不缺腿的,为什么就种不好果树,我家里五口人,只有老婆子在家里,其余都出门去打工了,确实无法管理果树的,村里这样的人户,还是有一些的。”
周天浩渐渐的明白了,原来这几个人上访者,不是单纯的要解决什么问题的。
“嗯,你们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你们是说家里没有人能够管理果树,或者是蔬菜大棚,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是不是这个意思啊。”
三人都是努力的点头。
“嗯,你们反映的情况,确实很重要,当初我们考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这是我们的问题,我会立即思考解决的办法,政府就应该为农民排忧解难的,这件事情,我一定在最快的时间之内落实的。”
说完这些之后,周天浩想起来了什么。
“对了,你们说到的当初田里的农作物,被拔掉了种果树的问题,是不是思考一下,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啊。”
年纪大的上访者连连摆手。
“县长,我们没有这个意思,我们不是这么想的,政府是为我们好,当初要不这么做,很多的人是不会种果树的,后来赚钱了,好多的农户,主动拔掉了田里的作物,专门种果树了,我们已经明白过来了,这里面说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当初,我们反映情况的时候,有些领导不理睬,我们生气了,才这样做的。”
周天浩点了点头,也没有继续深入下去了,实际上,当时有一些农户,情绪比较激动,曾经找过黄思海,但黄思海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云和乡也认为自己是没有做错的,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是今后必须要注意的,至于说三人反映的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三个上访者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千恩万谢的离开了,作为他们来说,能够直接给县长反映问题,已经是很不错了,得到足够的重视了,也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了。可周天浩的心情一点都不轻松,三人说的事情,不是很大,属于政府工作中的协调问题,比如说村里想办法协调,将这些农户的责任田,找到另外的一些农户进行管理,双方协商,在利益问题上面,如何的分配,做到双方都满意,这不是很大的事情,偏偏就没有人想到这么做,也可能是不愿意自找麻烦。农民上访的道路,是非常艰难的,挨冻受饿,过着没有尊严的日子,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啊,如果一些领导干部,能够换位思考,切实的解决老百姓反映出来的问题,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啊。。。
s
宦海通途 第442章 发展决策(1)
孙道松进入了周天浩的办公室。
政府办发生的一些改变,孙道松还有些不大适应,毕竟他在这里工作了好多年,习惯了以前的模式,到县长办公室之前,还想着打电话,接通了龙本栋的电话,龙本栋说了,可以直接来找周县长,孙道松才想起来,政府办发生的一系列改变。这个改变的时间不长,但是对天星县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少的县直单位,本来是观望的,可发现政府办动真格了,也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要做出来一些调整了,如果还按照以前的规矩,分管副县长来看到了,提出意见来了,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
孙道松进入的时候,看见周天浩正在揉着太阳穴,看样子有些累了,要知道,周天浩才三十岁的年纪啊,就感觉到劳累了,可见工作量是不轻的。
“周县长,您还是注意休息啊,身体要紧。”
“呵呵,没有什么,挺一挺就过去了,好在年轻,还能够吃得消,我就是担心李县长啊,分管财贸这么大一块工作,本来就很忙的,而且找到他反映情况的人也不少,长时间劳累,不知道是不是吃得消啊,真的是有些难以取舍了。”
孙道松没有想到,周天浩居然和他说到了这样的话题,简直和当年是一样了,一般来说,周天浩说这样的话语,多半都是在发泄一些什么的,当县长可没有那么轻松的。除非是你什么不管,什么不做。看着下面的人去做事情,否则需要操心的事情是很多的。孙道松知道,周天浩说出来这样的话,后面一定还有内容的。
果然,没有等到孙道松开口,周天浩再次说话了。
“县里的发展,我是有些疑虑了。下一步究竟该做些什么事情,日常性的工作,不需要操心那么多的,如今的形势。到处都是在发展经济的,县里的经济工作,表面看还是不错的,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啊,支柱企业,能够数的上来的,暂时只有聚丰公司和肉联厂,可那么多的国有企业,都不能够盈利,反而需要政府协调银行。给予贷款,好多的企业,甚至就是依靠银行的贷款,发放工资了,这样下去,聚丰公司和肉联厂的盈利,还抵不上这些企业消耗的资金那么多,丁老板的公司,县财政得到的税收不多。主要是为农民做事情了,如果不能够找到新的发展路子,县里谈不上继续发展啊。”
听到周天浩这样说,孙道松还是很感动的,周天浩为天星县做出来的贡献,没有任何的一任领导可以比较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周天浩想到的,依旧是天星县的发展,这两三年的时间,天星县是一年一个面貌了,财政收入,创纪录的增长,幅度是其他县市无法比较的,步伐依旧非常不错了,可周天浩依旧不满足,想着天星县能够更快的发展。
“周县长,我的看法是不同的,天星县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已经非常的惊人了,不要说春山市,就是江南省,和南方的发达地区,发展的速度,也没有这么快的,天星县的底子太薄了,基础条件太差了,一直都是吃照顾的地方,如今不需要上面的补助资金了,而且财政收支有了盈余,相信今后的几年,会越来越好的,我是说实话的,这一切的发展,都是依靠周县长您的,想想聚丰公司的事情,如果不是您的坚持,哪里有现在的效果啊。”
“这些话都不要说了,在其位谋其政,要是不能够做出来事情,不能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领导就是失职了,说到了聚丰公司,过两天,市委的调研组就要下来了,我本来是想让你陪着调研组的,但你没有时间,要到省城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说说你对聚丰公司有什么看法啊,好的不好的都要说。”
孙道松没有犹豫,很快开口了。
“聚丰公司目前发展的模式,我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好的,至少目前没有看到什么不好的,这样的发展模式,从我个人的看法来说,是应该在县里推广的,当然了,这里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关键是政策的问题,如果上面能够调整政策,我认为聚丰公司就是一种模式,如今,聚丰公司的效益,连我都没有预计到,春山市的市场,基本上被聚丰公司垄断了,就是占据江南省的市场,我认为也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再说人家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的国有企业好好的学习,我去了解过几次了,人家都说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来运作企业的,特别是在资金的调度和使用上面,是非常正规的我感受最深的一条,就是人家是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绝非哪个个人拍脑壳做出来决定,要是我们的国有企业,也能够做到这样,这么能够不盈利啊,说起亏损,都说是市场的原因,我看啊,人为的因素更大的。”
周天浩笑了笑,没有说话,孙道松还是不错的,说到了点子上面,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够说是很差的,但国有企业的监督模式,值得探讨,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是政府任命的,大部分的负责人,想到的不是企业盈利,而是保住自身的职位,争取到更高的级别,这样的心态,能够搞好企业,有限异想天开的味道了。就说原材料的采购,最为简单的一件事情,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私营企业是能够节约就节约的,不会乱开支一分钱,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国有企业就不同了,飞机都敢做,也不考虑什么成本的问题,反正东西采购回来了,任务就完成了,企业的采购科,属于非常好的部门了。
再说销售,更是没有可比性,聚丰公司有着一些固定的销售渠道,可销售科的任务是非常重的,专门管理销售的副经理,常常带着人到县市,登门推销产品,给人家说好话,陪着笑脸,国有企业的不存在这样的情况,销售科的人同样是大爷,产品是不是能够销售出去,他们不需要关心那么多,但个人的享受,是不能够由欠缺的,采购科能够坐飞机,他们出去推销产品,照样坐飞机,反正工作做了,至于说产品能不能卖出去,是不是可以赚钱,那是领导考虑的问题,他们不需要考虑。
周天浩清楚这样的情况,可他暂时没有办法改变,不要说国企的职工不行,这是错误的,看看聚丰公司,国企的职工,得到了钱大志的高度赞誉,这些职工舍得付出,视厂为家,公司里面的事情,他们都是很关心的。周天浩一直都不相信,不可能说国有企业的职工,比乡镇企业的职工要差,这主要是看管理的模式。
周天浩想着将天星县所有的国企,都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改变,但这只是一种想法,埋藏在内心的想法,有些事情,你就是知道,可你身在官场,也无法做出来改变,哪怕你身处高位,每一件事情,推进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特别是改革的工作,牵涉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遭遇的阻力是更大的。
“老孙,企业的事情,需要逐步的探索,聚丰公司的模式,市委要派调研组,目的就是看看这种发展的模式,是不是有着存在的空间,是不是能够全面的铺开,试点工作可以做,但全面铺开,就需要有上面的政策了,再说了,聚丰公司运行不到一年的时间,究竟有哪些不合适的地方,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今后在外面总结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的,县里那么多的国企,听见了可不舒服啊。”
“周县长,您的批评我是接受的,但我说的是实话啊,不要说我了,就是县里那些国企的负责人,也是羡慕聚丰公司的,他们到聚丰公司去的次数,比我还要多的,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啊,看看人家聚丰公司的职工,每月的工资,是他们企业职工的三倍到四倍了,去年年底,聚丰公司的职工,拿到的奖金就是3000元,过年的时候,我遇见好几个原来化肥厂的职工了,都说是感谢您的,当初他们不理解,现在终于是明白了,每天有事情做,有那么好的待遇,谁不舒心啊,人家还说,家里都好过多了,走路都说抬着头的,家里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有利于安定团结。”
周天浩笑了,这些事情,他是知道的,也是感觉到舒心的,这就是做出来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没有任何的花架子,如果今后这样的事情多了,县里自然就发展了,可惜的是,这种发展的模式,还需要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全面铺开的,这是现实情况,周天浩也没有好的办法的,不过,这也算是很好的开头了,一年多以后的企业改制,相信国企的干部职工,都是能够有着一种比较坦然的认识的。rq
宦海通途 第443章 发展思路(2)
和孙道松的聊天虽然愉快,但是不能够解决根本的问题,天星县究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或者说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到底是什么,还是不能够确定下来的,所以说,周天浩很快结束了这方面的商谈,转移了话题。
“上次我们说到的项目,你一定要紧最大力量争取的,张主任到计委去了,专门和我说到了这个项目,年前,吕书记在省城的时候,拜访了省计委的领导,虽然没有明确说到项目的事情,但双方都是明白的,这个项目,如果能够争取到,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特别是县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的。”
孙道松离开办公室不久,桌上的电话响了。
“天浩吗,好久没有给我打电话了。”
周天浩一下子激动起来了,宋功伦打来了电话,他真的是没有想到,春节的时候,因为时间过于的紧张了,加之在家里的时间不长,而且春运的票很是紧张,周天浩专门给宋功伦打了电话,做出了解释,宋功伦很理解,也表扬了周天浩,关键是家里的事情处理好了,向琳给向红丽打电话的时候,情绪非常好,说了周天浩很多的好话,向红丽也是非常高兴,认为周天浩这件事情吗,处理的很好,毕竟是一家人,不管怎么说,矛盾都是要解决的。
“导师,我这段时间有些忙,没有来得及给您打电话的。”
“我知道。呵呵,你已经是县长了,肯定是忙很多了,和以前是不能够比较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好工作的,怎么样啊。我还是想着听听你有些什么想法啊。”
宋功伦不会无缘无故打来电话,周天浩敏感到了一些什么,几乎没有思索。就开口了。
“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聚丰公司的情况,您是知道的。这种模式很是不错,但也存在局限性,引进外来的企业,包括他们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一直都在考虑的,加上政策的限制,想要全面铺开这种模式,有些不大可能的,市委已经派出了调研组。几天后就要到县里来了,总结聚丰公司的模式的,如今提到的都是招商引资工作,可天星县没有什么优势,想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间。取得重点的突破,难度太大了。”
“呵呵,聚丰公司的这种模式,已经引起了中央的关注了,不仅仅是天星县,有几个地方。也出现了这样的模式,当然了,在江南省,还就是你们天星县做出来了这样的举措,南方一些地方,这样的模式不稀奇了,毕竟是中央明确的开发区,政策方面有些特殊的,可中部地区,能不能也按照这种模式来发展,中央正在思考,这里面牵涉到的事情,还是有些多的,需要做出来政策方面的调整,不过我认为,你能够坚持下来,在政策不明确的时候,是很不简答的,单单从这个方面说,你就做的很不错了,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不要着急,你在天星县,已经做出来了不少的事情了。”
“导师,我是真的有些着急的,过去的事情,属于过去的成绩,我不想提及了,如今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一直都是在思考的,如果不能够明确县里下一步发展的思路,躺在以前的成绩上面,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啊。”
电话那头,传来了宋功伦的笑声,好一会,宋功伦才继续说话。
“天浩,想不到你这样的好强啊,刚刚上任,就想到了这么多啊,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好事情啊,这说明你是真正的做事情的,而且也是很谨慎的,如今的不少领导干部,想到的都是拍脑袋做出来决定,不考虑到本地的实际情况,人家什么发展什么出现成绩了,一窝蜂跟着上,结果造成很大的损失,美其名曰交学费,什么责任都不承担,你能够这样认真的思考,不轻易的做出来决定,很好啊。”
宋功伦这样表扬的话语不多,周天浩没有说话,如果真的没有办法了,他也会这样选择的,到外地去考察一番,看看人家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如果本地能够借鉴了,也借鉴别人的办法的。
“天浩,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比如说是不是适合发展工业,是不是有很大的环境污染,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如何,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条件,有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好,却想着大规模的招商引资,结果效果是很不好的,企业是需要赚钱的,比如要看一个地方的情况,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地方的发展,有些发展思路是带有共性的,就是南方一些发达地区,也是这样的,那就是发展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管什么样的情况下,这样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发展农业,是中央一再强调的事情,三农工作,中央历来都是重视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看、居民的生活环境,谁都是支持的,这也能够树立城市的形象啊。”
周天浩已经明白了宋功伦的意思,但他的心里,冒出来了一种不好的想法,那就是政绩工程,说起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建设,负面的消息太多了,其中的一些**现象,甚至成为了潜规则,大家都要遵守的。
“导师,我明白了,不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啊,县里的农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的工作,主要是稳固发展,县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确是落后的,您看我是不是求求您,帮助一下啊。”
“我就知道你要这样说,以前在县里干的那么好,现在遇见一点问题了,就想到要找我了,这怎么行啊,你要开动脑筋啊,南方有些地方,到底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你不妨去考察一下,学习一下经验,人家也不是钱都堆在家里了,才开始建设的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