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通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农村吃饭是两餐,早上九点钟到十点钟吃早饭,下午四点钟以后吃晚饭,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和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不相同的。因为走了这么长的山路,周天浩也感觉到饿了。
到了村书记家里的时候,他才发现,锅里煮着的是瘦肉丸子。
“周书记,你是贵客,这里的老百姓,一年到头,都舍不得吃一餐瘦肉丸子的,用的全部都是上好的瘦肉,可惜现在是冬天,没有什么菜,只能是吃大白菜了。”
谭冬明的话,让周天浩知道了,为什么做饭的时间这么快,在他的印象里,农村招待贵客,大都是炖猪蹄子的,需要的时间长,想不到这里的风俗不同。
吃饭的时候,气氛依旧有些拘谨,周天浩一直都在想着谭冬明的态度,还有村书记和村主任奇怪的说法和反应,谭冬明也在想心思,至于驻村干部,本来就是少言寡语的人,更不会有什么话语。村书记和村主任是主人家,想着缓和气氛,不过他们的地位还是太低了,虽然也算是最基层的领导了。
周天浩发现了问题,和在管理区一样,他主动拿起了酒瓶,给所有人倒酒,看见了这样的情况,村书记马上接过了酒瓶,帮着倒酒了,气氛明显的好了一些了。
喝酒总是能够缓和气氛的,农村没有高脚的玻璃杯,村书记家里的酒杯,是搪瓷杯子,喝茶也是这样的杯子,在农村很常见的。
喝下去一大口白酒的时候,周天浩发现,这是烈性酒,也就是农村自酿的那种包谷酒,重生之前,周天浩经常喝到这种酒,此刻,他有了一丝熟悉的味道。
搪瓷杯子里面,至少有半斤包谷酒,喝完之后,周天浩没有增加了,他想着和谭冬明好好谈谈,看来山前乡的水很深,如果不能够充分掌握情况,自己可以要走不少的弯路,到了任何的一个地方工作,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所有的情况,特别是作为一把手,这是至关重要的。
吃饭之后,周天浩和谭冬明两人走出了村书记的家。
“老谭,你先前好像说到了,如果说出来了实际情况,我会有畏惧的情绪,我想,你还是说出来吧,不管我是不是畏惧,迟早是需要了解情况的,你说是不是。”
谭冬明轻轻叹了一口气。
“周书记,你想知道什么情况,我说出来的,可是一面之词啊。”
“呵呵,所有的情况,我都是想知道的,不过,今天到天鹅池村来了,就了解一下这里的具体情况,我首先说说我的感受,刚才沿路看到的情况,我感觉不好,不少的房屋,上面是稻草,连瓦都没有,清一色的都是土墙屋,有些甚至没有看见窗户,这说明了,天鹅池村的农民生活很困难,在村书记的家里,我也注意了,家里没有多少的东西,存的粮食也不是很多,一个村的书记,家里都是这样的情况,可以想象,下面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当然,这里不通公路,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算是特别奇怪的事情,可我有些好奇的是,一个1600多村民的村,为什么村书记和村主任,都认为这里是全乡最大的村。”
谭冬明的脸色有了一些变化,他想不到,周天浩的观察,会如此的仔细,现在看来,周天浩下来,并非是走马观花,而是想着了解实际情况的。
“谭书记,天鹅池村,在县里是有些名气的,条件困难是一个方面,最为主要的问题,还不是在这个地方,县里一直都比较关注这里。”
周天浩有些奇怪了,这样的一个村子,为什么会有人关注啊,而且从谭冬明的语气来看,显然不是一般的事情,这个时候,周天浩的神情有些严肃了,看来,天鹅池村的秘密,还不是小事情。
宦海通途 第133章 令人震惊(2)
---------..
满心等着谭冬明说明情况的周天浩,却只是听到了一句话。
“周〖书〗记,你真的想知道情况,还是去看看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周天浩有些奇怪,也有些失落,这个谭冬明是什么意思啊,什么样的情况,还需要自己去看看,来到山前乡,包括在县里的时候,没有听说过其他的事情,也就是山前乡很穷,交通不便。
周天浩点点头,谭冬明再次开口说话了。
“周〖书〗记,今天有些晚了,如果要去看,还要走七八里的路,是不是休息一晚。”
“老谭啊,你怎么老是说这些话啊,走路就走路,这也不算什么啊。”
村〖书〗记和村主任准备了火把,冬天的季节,白天短,黑夜长。看着村〖书〗记和村主任准备火把,周天浩才发觉了一个问题,村里没有通电,村〖书〗记家里,用的就是煤油灯。
出发之前,周天浩问了谭冬明,为什么天鹅池村没有通电,谭冬明的回答,零周天浩感觉到惊奇,原来,宋泽在山前乡扶贫的时候,建议对天鹅池村实施移民的政策,原因是天鹅池村的海拔太高了,种粮食和蔬菜,产量都不高,而且地理条件实在是太差了,要修通公里,需要巨大的投入,还不如将这些投入,用在搬迁上面。因为县里领导有了这样的意见,天鹅池村也就很少有人理睬了。
周天浩感觉到不可思议,宋泽的决断,也过于的草率了啊,移民的想法,不能说是错的。大凡一个地方,自然条件过于恶劣。还不如移民,但这种的情况,大都是针对那些居住偏远的单独住户,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天鹅池村也这么多的住户,六个村民小组,1600多村民,移民哪里是小事情,投资更是天文数字了,宋泽应该清楚啊。一句移民的话语。就推卸了责任。天鹅池村的公路,没有人考虑了,用电,也没有单位过问了,仿佛这1600多农民。被政府遗忘了。
周天浩没有说出来自己的想法,涉及到了县委领导,他一直都牢记蔡裴琳的话语,到地方上了,要尊重县委县政府领导,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决定。
“老谭,天鹅池村移民的事情,县委县政府是不是已经做出来决议了。”
“那倒没有,不过大部分领导。都是这样的看法了,县里的财政没有钱,如果要修路、通电,需要大量的投资,钱从哪里来啊,这件事情。也不能怪县里的。”
这方面,谭冬明倒是表示了理解。
村〖书〗记和村主任以为,周天浩走路的速度,一定是很慢的,从大地方来的年轻人,没有走过乡村的小路,想不到,周天浩很适应,走路的速度,一点都不慢,七八里的路途,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到了。路不是很好,越走越感觉到荒凉。
目的地是在一架山坡的背后,走到山坡上以后,饶是见多识广的周天浩,也感觉到目瞪口呆,他看到了一副不可思议的场景。
不少的住房矗立在山间地头,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有的房子上面,正在冒烟,显然是在做饭吃,可以看见一些小孩在地里跑来跑去的玩耍,现在可是冬天啊。这些所谓的住房,都显得很矮小,全部都是土墙屋,上面盖着茅草,没有看见瓦片,而且房屋修建的地方,不完全在一起,眼力能够看到的地方,好像还有一些房屋。
房屋的四周,都是耕地,包括山上的斜坡,都被开垦出来了,显然,这里有不少人居住。
看见这一幕,周天浩以为自己在做梦,他想起了吉普赛人,那些吉普赛人,都是长年迁徙的,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落户,生活一段时间之后,继续搬迁。
“老谭,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农户在这里啊?”
“周〖书〗记,这是山前乡的秘密,生活在这里的农户,全部都是从外面搬迁来的,大约有1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搬迁到这里来,说法不相同,有人说是邻省少数民族的居民,因为本地自然条件差,到处找地方,到了天鹅池村,发现这里的土地多,人口少,所以搬迁过来了,有人说是因为在这里生活,没有上缴的任务,还有人说,天鹅池村是神仙居住过的地方,这里的人气旺,所以有农户搬迁来的,在这里居住的,全部都是外来的农户。”
周天浩目瞪口呆,仿佛是听天书。
“没有人统计,这里到底有多少的农户,多少人,他们耕种的土地,有些是附近村民的,有些是自己开荒的,租种的土地,也不要租费,就是负责上交任务就可以了,到目前为止,这些农户,没有户口,没有身份,如同是流民。”
周天浩有些清醒了。
“县里知道这件事情吗,为什么没有给市委市政府汇报啊?”
“周〖书〗记,县里当然知道了,为什么没有给上面汇报,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县里的态度,那就是不会管这些人的。”
“老谭,你知道的情况,全部说出来。”
“天鹅池村,本来就是特困村,每年需要吃救济,上面需要拨付大米、棉衣棉被等物资,部分的上交任务,也免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认可了这些人,就需要更多的救济了,县里哪里能够拿得出来钱啊,再说了,这些人,本来就是从外地迁来的,据说找了好多的地方,当地都不愿意接受的,最后才到这里落户,一传十十传百的,来到这里的农户,慢慢的就多起来了,政府不管他们,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靠天吃饭,饿死也没有人管的。”
谭冬明叹了一口气。
“现在问题已经出来了,计划生育的政策,在这里没有人落实,先前来的小孩子,也长大了,没有户口,什么事情都办不好,村委会也没有理睬他们,不是不想管,是没有能力管,户口都没有,怎么管啊,有些女孩子,和村里的小伙子好上了,准备要结婚了,却拿不到结婚证,反正农村里面,正式去拿结婚证的也不多,但小孩出生是大问题啊,上不了户口,就是黑户,计划生育统计的时候,榜上无名。”
“最大的问题,还是小孩子上学的问题,村里只有一所小学,需要凭着户口去上学,这些搬迁来的农户,家庭条件都不好,没有钱供小孩上学,就是有钱了,小孩也不能进入学校去读书的,我和驻村干部、村干部经常说到这件事情,眼看着人口越来越多了,麻烦也是越来越大啊,小孩子不读书,长大就是文盲,村里的干部去了解过,家家户户都是3个以上的孩子,越穷越生,14岁的孩子,就出门打工去了,女孩子很早就结婚成家,生下的孩子,依旧没有身份,这样下去,今后会成为大麻烦啊。”
“你们应该有大致的了解,这里究竟有多少的移民?”
周天浩有着一种习惯的认识,他将这些人乘坐了移民。
“没有具体的统计,不过我问过他们里面年长的人,接近2000人左右了,比天鹅池全村的人都要多的。”
村〖书〗记的回答,令周天浩倒吸了一口凉气,2000人,这是什么概念啊,相当于一个村子的人口数了,10余年的时间,发展到这么多人,自己在春山市市委办公室工作了一年多,都不知道这样的情况,看来,天星县委县政府是有意隐瞒的,或者是单独给领导汇报了。
“走,去看看。”
天已经慢慢黑下来了,开始起风了,空气变得阴冷了,天空中可以看见,带着黑色的乌云,风吹在脸上,仿佛是刀刮。
“周〖书〗记,天势变了,今天晚上,可能要下雪了。”
谭冬明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是有些低沉的,周天浩没有明白里面的意思,依旧朝着前面走,不过,走了两步,他忽然明白了。
“老谭,你说要下雪了,那不是要降温了吗,村里的老百姓,是不是没有御寒的棉衣棉被啊,粮食是不是足够啊。。。”
谭冬明万万想不到,周天浩居然能够想到这些问题,在他看来,周天浩是从市里下来的干部,对下面的情况,是不了解的,虽然想着努力掌握,但需要时间。自己看见要下雪了,想到村里的老百姓,还有这里的人,可能要吃苦受冻了,说出来了一句话,周天浩居然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看来,这个周天浩,还真的不是到山前乡镀金的。
“周〖书〗记,村里的不少百姓,主要是依靠救济生活,衣服不够穿,粮食不够吃,到了冬天,就是最难熬的,我看着心里不舒服啊,我没有什么能力,村里的干部也想不到太多的办法,太穷了,我现在最为担心的,就是冻死人啊,一旦下雪了,气温就会直线下降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剩下的老人小孩在家里,弄不到柴火,缺吃少穿的,真的危险啊。”
周天浩被彻底的震撼了,如此穷的地方,他真的没有见过,也没有想到,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村啊。
---------
宦海通途 第134章 糊涂的做法
走进一家姑且成为移民的家里,周天浩再次感觉到了寒心,屋里除了一张床,看不见什么家具,床上堆着衣服,大人小孩的都有,中间拉着一个布帘子,太脏了,看不清楚是什么颜色了,布帘子的两端固定在墙上,周天浩摸了摸,这个布帘子,是破旧的床单做成的,用铁丝挂起来的。布帘子的另一边,就是厨房和吃饭的地方,所谓的灶台,居然是用石头搭起来的,上面放着一口锅,可以看见里面的青菜。
连续看了四五家之后,周天浩有些走不动路了,他的内心冒出来一股寒气。
四周玩耍的小孩子,也能够看清楚了,乍看上去,脸上如同化妆了,一道道的黑色痕迹,有些孩子流着黄黄的鼻涕,没有一个孩子的脸上是干净的,身上穿得衣服,要么是破破烂烂,要么就很大,明显不合身,好几个小男孩,都光着脚,头发也是乱糟糟的,其中一个男孩子,脸上可能是冻了,长疮了,看着显得好胖。
看着这一切,周天浩以为,自己来到了原始部落了,他很想对着村书记和村主任发脾气,但这与村里没有关系。如果说这一切的形成,真正要追究责任,那就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头上,这些人到了天鹅池村,县委县政府应该知道这些移民的事情,却因为财政困难的事情,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困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周天浩真的要怀疑了,县委县政府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
很快,几个年长者过来了,村书记和村主任连忙给周天浩介绍,这几位就是这群人里面,说话管用的人。
周天浩和几位老人一一握手,显然,他们对谭冬明、驻村干部都是熟悉的。双手合十,给周天浩行礼之后,陆续给谭冬明等人行礼。
其中一个年长者,山羊胡子都白了,但是精神还是不错的,他开口说话了,说是领导到这里来了,是尊贵的客人,一定要吃饭的。天色已经晚了,看样子要下雪了,晚上就在这里住宿,就是条件不好。
周天浩跟着老人。来到了一处房屋前面,这栋房子,显得高大一些,还有一个小院子,和普通农户的住房差别不大,周天浩进去之后,看见一个女孩正在忙碌着收拾,见到周天浩等人之后,很是害羞。脸都有些红了。
周天浩和几位老人开始攀谈了,他很想弄清楚,这么多的人,为什么会搬迁到天鹅池这样的地方来,不过老人都没有明确说出来原因,他们说的大体意思。是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海拔都在3000以上,操心劳累还吃不饱,于是想到了搬迁,但是。很多地方都不接受,没有土地耕种,是不可能生活的。最后选到天鹅池村,虽然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比以前的地方好很多了,加上有不少的土地,而且一年的任务也不重,娃娃总算是有吃的,这就不错了。于是,几年的时间,陆续搬来了不少人。
人口的搬迁,是大工程,不是说搬就可以搬的,特别是农民,离开了土地,是有着不少困难的,今后的若干年,中央一直提出来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发展农村,实行工业化,让尽量多的剩余劳动力脱离对土地的依赖,这种政策,在发达的地方,可以较快的推进,但是在内地一些条件不好的地方,暂时行不通。
都说故土难离,这些人搬迁到天鹅池村来,一定是吃了不少苦的。
想到了这些,周天浩问到了几位老人,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想不到,几位老人异口同声的说,没有多少的困难,到了这里来,给村里添麻烦了。
周天浩不再说话,面对着飘着香味的猪蹄子,他没有胃口,吃不下,门外的两个小孩子,看着准备吃饭的众人,显得很是有些羡慕,周天浩得知是老人的孙子之后,招呼他们进来,可老人却不允许,说是家里有贵客,小孩子是不能一起吃饭的,免得添乱。周天浩摇摇头,说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吃饱吃好,坚持让小孩子一起吃饭。
周天浩等人都没有饿,也没有吃下多少东西,架不住主人家的热情,喝了一些酒。
吃饭结束以后,外面完全黑了,风大了一些,坐在火堆旁边,都能够感觉到寒冷。周天浩到门口看了看,外面一片漆黑,这样的情景,他还真的有些不适应。家家户户都应该是煤油灯,外面是难以看见光亮的。
主人家已经准备好了睡觉的地方,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不可能在一家睡觉的,周天浩是贵客,安排在主人家这里睡觉,其余的包括谭冬明,都跟着几位老人离开了。
乡下晚上是没有什么事情的,不要说村里,就是在乡里,晚上也没有多少的事情,这也是后来,很多的农村,习惯于打牌赌博的原因,用好一些的话语解释说,是群众文化生活的缺乏,用不好的话说,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人家想开展活动,都没有地方。
床单是新换的,没有什么味道,周天浩确实有些累了,一天的时间,走到了天鹅池村,接着又来到了这里,确实很辛苦的。
迷迷糊糊的,周天浩睡着了。。。
很快,周天浩感觉到,有一个身体钻进了被窝里面,朝着自己的怀里钻,这个身体很柔软,肯定不是男人,已经睡着的周天浩,很快被惊醒了,屋里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但是,被窝里的身体在微微的颤抖。
“你是谁,怎么到房间里面来了。。。”
周天浩尽量压低了声音,他不清楚情况,不好惊动外面的主人家,不过,被窝里面的人没有说话,周天浩感觉到,这个女孩子身体抖动更大了。急中生智的周天浩,拿出来了枕头下面的手机打开了,接着手机的光亮,他看清楚了,确实是一个女孩子,而且就是白天在外面一直忙活的女孩子,周天浩知道,这个女孩子,好像是老人的孙女。
周天浩一面迅速穿着衣服,一面紧张的思考了,这是什么意思,房间里面就是两个人,如果说出现了什么情况,就真的有些说不清楚了,这样的情况,周天浩没有经历过,但是听说过,重生之前,也曾经知道那么一件事情的。
想不到在这里遇见了这样的事情,周天浩可不会怜香惜玉,关键时刻,还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否则,真的遇见麻烦了,一切都完了。
煤油灯在床头,周天浩很快点燃了煤油灯,只要有光亮了,一切都好说了。
周天浩看见了一张惊恐的脸,上面还带着泪花,虽然不是很漂亮,但也不难看。女孩子穿着碎花的内衣,可能是吓坏了,抖抖索索站起来,靠到了床脚,甚至忘记了盖被子。
看见这样的情况,周天浩估计,应该不是女孩子想着算计自己,谭冬明等人的形象,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这样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
“你盖好被子吧,不要感冒了。”
女孩子木然的点头,拉过了杯子,盖在了身上,不过,背部依旧是靠在床脚的。
正在周天浩想着怎么开口询问的时候,门开了,老人进来了,说不定,这一切,老人都听见了。
“周书记,真的不好意思啊,小女孩子不懂事啊。”
“老人家,这是什么情况啊,为什么会这样啊。”
老人的神色有些不好,摇摇头开口了。
“周书记,我们这里太穷了,女孩子到了这个年纪,都是要嫁人的,我是想着,孙女能够离开这里啊,她没有户口,是黑户,我曾经托人回到家乡去了,因为我们离开的时间太长了,户口已经注销,派出所不给登记了,您是领导,要是能够帮着闺女找个地方做事情,能够报上户口,我就满足了,我没有要你娶闺女的意思啊。”
周天浩有些说不出来话了,这样的情况,他真的是第一次遇见,想到困难时期,一个馒头就能够要了一个女人的贞操,难道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还有这样的事情吗。
“老人家,不要这么做,我也不会答应的,女孩子今后,总是要嫁人的,现在确实有困难,但是,我一定会想办法的,既然我到山前乡来工作了,就一定会注意到这些问题的,请你相信我。”
老人眼睛里面,已经有了泪花,他准备招呼女孩子出去睡觉,周天浩制止了。
“还是我出去了,挤一挤没有什么关系的。”
周天浩执意跟着老人出去了,他不敢继续在这里睡觉了,想想刚才的一幕,要是自己激动了,做出来什么事情了,现在可就不好说了。
和老人的孙子挤在一张床上,周天浩实在是有些睡不着,至少气味有些难闻,好在是冬天,挤一挤无所谓,他想到了很多,一下子也睡不着了,一直到天快要亮的时候,才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会。未完待续。。
宦海通途 第135章 风雪中的情怀
(感谢1949,拜谢了。)
走出房屋,周天浩惊骇的发现,外面已经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天空中,还在飘着大片的雪花,放眼望去,能够看见的地方,全部都是银白色的一片了。远处,谭冬明等人,已经急匆匆的走过来了。
这本是一副无限好的风光,可周天浩没有时间欣赏了,他想到的,是这里的村民,有没有冻坏的,有没有家里缺粮食的,有没有缺棉衣棉被的。特别是家里的小孩,是不是能够承受这样的寒冷,在这个交通不方便的地方,要是有人生病了,应该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