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析
太后这些年,对她一直和颜悦色,差点让她忘了,她老人家从前也杀伐果决,手段凌厉。
太后说了一通,还觉生气。
最后道,“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温宪,你若是没想清楚,这皇宫,以后还是少回来吧。”
五公主一愣,这下是真的慌了。
第111章 崽啊,你阿玛怎么这么忙呀……
五公主心里有满腹委屈要倾诉, 太后却没耐心听下去了。
她稍坐了片刻,便以累了为由,无视小五哭丧着的脸, 起身回寝殿去了。
只留六公主、胤禛、等人留在殿中, 面面相觑。
“小五, 我先前叫你不该说的话,别乱说, 你是不是压根就没听到心里去?”
胤禛疲惫的揉揉眉心, 看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妹妹,又心疼又生气。
“四哥......四哥, 我错了......你能不能帮我和皇玛嬷求求情?”
五公主小心地抓着胤禛的衣袖,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161节
“皇玛嬷正在气头上,难免说些气话。过几日再进宫, 保证待你和从前一般无二。”
胤禛今儿一天,都不知道见小五哭了多少回了。
小五性子直, 一直备受宠爱,额娘乍然被圈禁, 心里产生落差也是有的。
“五姐, 你别怕,我会帮你和皇玛嬷求情的。”
六公主捏了帕子递给温宪, 她声音软软的,真心实意为五公主考虑。
五公主扭头看了她一眼, 半晌才忍着推开的冲动, 把帕子接了过来。
“......谢谢你啊, 小六。”
小五扯了嘴角笑笑,果然风水轮流转,以前事事都要仰仗她的人, 如今也能在皇玛嬷跟前说得上话了。
从前小六可不敢叫“皇玛嬷”,总是喊太后娘娘来着,如今也和她一般,一口一个“皇玛嬷”了。
六公主笑笑,眼神明澈温柔。
她不知底五姐心里的纠结,只觉得很开心,有一日竟自己也能帮得上五姐的忙。
在太后这里闹了点不愉快,见德嫔的事,自然也不了了之。
一直到天色暗下来,也没见上皇阿玛。
还是宁容知道她的情况,送了一车礼物出来,怕小五回去不好交代。
收了宁容的礼,小五站在毓庆宫门口,满眼复杂。
明明是二哥、二嫂害得额娘被关起来的,结果一转了身,又在这里做好人。
小六是毓庆宫的常客,极喜欢弘昭,一来就把弘昭抱在怀里,逗他玩闹。
五公主的目光在弘昭身上停留的有些久了,六公主无意中与她对上,心里一突,把孩子抱得更紧了些。
五公主扯着嘴角笑笑:“不打扰二嫂了,我和额驸这就出宫去。”
舜安颜擦擦汗,心道可算要回去了,这一天过得未免太惊心动魄。
“好,你们路上慢点,想皇阿玛了,随时回宫。”
宁容笑着嘱咐小五,别把东西拉下了。
等夫妻两个,结伴走出去了好远,连身影都看不见了,六公主才长长舒了口气。
她一叹气,引得怀里的弘昭,也小大人的似的,吐了一口浊气出来。
宁容被他们俩逗得直笑,“怎么了,叹这么大一口气,连咱们弘昭的小眉头,都跟着皱巴巴了。”
六公主不好意思地笑笑,倒也没隐瞒。
“二嫂,我觉得五姐不大对劲,先前看弘昭的眼神......”让她觉得心里毛毛的。
她以前常和五公主在一起,极熟悉她的表情。
五公主有任何异常,都瞒不过她的眼睛。
这也是为什么,她刚刚下意识想抱着弘昭远离。
宁容想到德嫔,就有些明白五公主的心思了,殿下一出手,可不就结了仇。
她点点头,打定主意以后和小五少来往。
*
德妃成了德嫔。
其余三妃高兴之余,难免有点物伤其类。
大家一块儿在妃位上,斗死斗活十余载,就因为德妃藏匿了刺客,想要谋害皇孙。
就被太子一举从妃位上,拉了下来。
用晚膳时,惠妃还和胤褆说呢。
“还是儿子你有先见之明,咱们就应该要搞清楚身份,不一定非要和太子争个高底。”
弘昭一出生,皇上就兴冲冲的取了名。
她家的这个,过了许久才想起来,大笔一挥,取名弘昱。
“昱”字碰上“昭”字,本身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跟遑论皇上提起弘昭,那笑眯眯的样儿......
比不过,比不过。
胤褆没心没肺地夹一筷子菜,“额娘,您这么想就对了。太子以前可救过我的命,咱哥俩谁登高位其实也一样,再说,我还怕麻烦,当个富贵闲王,不是更舒坦。”
惠妃气得狠狠拍了下胤褆的手背,恨声道,“没出息的东西!”
罢了,自己生了这么个玩意儿,能怨得了谁呢。
惠妃舀了一勺羹汤,又想,“你说我要不要和太子妃多来往来往?”
自家儿子不争取,底下的阿哥们拉出来看一圈,也没看出哪个有戏的。
论人品、文采、武功,样样不如太子......
论受宠程度......
亲自手把手养大的,和妃嫔们帮着养大的,能一样吗?
“别别别,老二是个公正的性子,咱们好好办差,荣华富贵少不了咱们的。若是从太子妃处入手,恐怕会适得其反。”
太子对太子妃的看重,他们谁不知道。
也是奇了怪了,他们爱新觉罗氏,竟然还出了个情种。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说个行的!”
惠妃气不打一处来,声音也愈发高起来。
胤褆把嘴里的盐酥花生咬的咔吧咔吧响,倒也不恼,只笑笑道。
“这事额娘别管了,左右有儿子在呢!倒是福晋近些日子胃口不好,儿子记得您这儿有个嬷嬷,格外擅做菜......您看......”
惠妃气得没脾气了,有了媳妇忘了娘,这话不是说说而已。
大福晋脾气不错,好歹也为老大生了个儿子,她倒也没不情愿,只点点头,语气有些不耐。
“行行行,你回去带上就是!讨债鬼!”
*
清明节一过,毓庆宫后殿的枇杷树上,长了不少枇杷。
弘昭这孩子是个能吃的,每回经过枇杷树,都指着小胖手要摘。
等天气暖和起来,枇杷全都转了颜色,宁容便准备张罗宫女们,一块儿去后殿摘枇杷。
为了爬树方便,她今儿还特意穿了一身轻薄的衣裤,连头发也只简单地束成马尾。
丹桂抱着弘昭,又一次被自家娘娘的美貌度惊艳道,只语气里还有些犹豫。
“娘、娘娘......咱们直接找了小太监来不成吗?非得自己爬树?”
枇杷树长得很高大,枝叶繁茂,一阵风吹过,沉甸甸的果子带着叶子哗哗作响。
弘昭拍着巴掌,伸手去够,离那果子还差了一大截。
“自己摘的枇杷香!”
宁容倒也不为了吃,纯粹为了玩儿。
整日闷在宫里,再不找点乐子,感觉自己要发霉了。
弘昭根本就不明白额娘说了什么,小巴掌拍的“啪啪”响,表示捧场。
宁容想了想又道,“爬树强身健体!”
弘昭又“啪啪”鼓掌,还张着小嘴巴给额娘呐喊助威。
丹桂在母子俩亢奋的情绪下,闭上了嘴。
虽然她不觉得爬树有什么好的,但毓庆宫守得跟个铁桶似的,大约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要殿下不怪罪,旁人也不敢有什么微词。
不过宁容大约真的和爬树有仇。
一只脚刚迈上了□□,那头胤礽正巧一路寻过来,见状抱臂站在原地,不咸不淡地问。
“容容,你在做什么?”
宁容吓得火速站稳了,把另一只脚给收回来。
“没、没做什么,登高望远......”
上次她爬树殿下怎么说的来着。
好像是“太子妃,你的规矩呢?!”
后面还同她身了一场闷气来着。
宁容本想趁太子去了御书房,速战速决,结果......
看来她不能做一点坏事,要不然铁定被抓包。
小女人一身粉色的绸衫,头发利落的束起,倒有几分古代侠客的英气。
胤礽抬头看了眼树梢,那上头挂了不少黄澄澄的果子,最小的才拇指大小,最大的比弘昭的拳头还大。
“想摘枇杷?”
宁容老老实实点头,毫不犹豫地把儿子拉出来。
“弘昭嘴馋想吃。”
“啧。”
太子摇头失笑,快走几步,从宁容手里拿了竹篮子,借着边上假山的助力,连□□都不用,三两步上了树。
宁容后知后觉地抬头,男人已经站在树枝上,手上动作不紧不慢,姿态优雅。
她顿了下,才道,“殿下,您小心。”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162节
胤礽也不知听见了没,片刻功夫,把竹篮子装满,又从树枝上跃下来。
他姿态轻盈极了,像只蹁跹的蝴蝶。
爬上爬下一遭,竟然连一丝汗都没有,白玉似的脸上,眉眼含笑。
“喏,给你,和儿子一起吃吧。”
她底气不足的反驳,“不、不是我要吃,是弘昭......”
“好,都是弘昭这臭小子嘴馋......下回不许爬树了,要什么和孤说,孤总是会帮你取来的。”
“嗯。”
宁容认真的点头,脚步轻盈地走到儿子身边。
“弘昭啊,以后可不能这么嘴馋了,想吃什么和你阿玛说啊。”
被塞了满嘴狗粮,还被倒扣一口巨锅的弘昭,流着口水,懵懂地眨眨眼。
胤礽闷笑出声,拉着妻儿回正殿。
“这里热的很,回去洗洗再吃。”
太子陪着宁容只待了一会儿,便收到手下递来的消息。
“殿下,余寅那边有下落了......”
他只来得及吩咐宁容晚上早点睡,椅子还没坐热,又急匆匆的离开。
宁容捏捏儿子的胖脸,“崽啊,你阿玛怎么这么忙呀......”
“啊啊!”弘昭指着剥好的枇杷,张着嘴巴要吃。
“所以嘛,也不是额娘冤枉你,你就是个小馋嘴,是不是?”
弘昭吃了一丁点,酸的皱起脸,根本顾不上回答。
第112章 果真,伴君如伴虎(二更)……
红玉从地牢里离开的那一日, 其实就已经被人盯上了,只是她自己并未发觉。
她一路往城外奔,出于谨慎, 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小院, 反倒找了个不起眼的村落养伤。
小村子就在京城郊区一带, 住在这儿的村民,不足百户。
好在民风淳朴, 见她只身一人, 并没刻意为难人。
收留她的那家,就在村东头, 那家里也有个奶娃娃,看着和弘昭一般大小,很是爱笑。
笑起来颊边漾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瞧着就冒着一股子甜意。
这家的青壮年,白日里都要去田里插秧, 只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看着孩子。
红玉住久了,和奶娃娃熟络以后, 也时不时能得到对方的笑脸。
许是孩子过于纯稚, 想到小主子的命令,她竟一瞬间觉得内疚。
“姑娘, 老身看你还挺喜欢孩子的,如何这般岁数还未成婚?”
老婆婆眯着眼睛纺纱, 头也不回地问红玉。
成婚啊。
红玉这辈子都没想过。
她们这些人, 都是被主子和云夫人救回去的。
连自由都没有, 何谈成婚?
老婆婆也不用她回答,手上动作不停,嘴里絮絮叨叨。
“姑娘家别这么好强, 好好找个人过日子才是正经。每日柴米油盐,虽然琐碎,但至少踏实。以后有了孩子,就是一辈子的指靠了。”
红玉扯扯嘴角,心里不以为意。
孩子若能成为依靠,为什么她生来就被人遗弃了?
难道女娃和男娃,还分出个三六九等不成。
不过她也并不曾和老婆婆理论,老人家一辈子就活在这个小村庄里,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足为奇。
红玉又逗留了几日,等身子养得七七八八,给收留她的那家留下几个银锞子。
便收了东西,趁着月色离开了。
她这里一动,并不知道隐在暗处的人,又跟了上来。
要说云夫人也是在是个奇才。
大隐隐于市,说的就是他们这种。
余寅等人如今住的这所小院子,就在京城中繁华处。
附近来往的客商不少,可这院子愣是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然隐匿其中。
若是没有人带路,一般人就算摸索一年,也不一定会找到这么个地方。
红玉左右打量一遍,没见到身后有人跟着,四周也没任何异常之处,一闪身,进了内院。
“红玉,你失踪这么久,去哪儿了?”
她半只脚跨入内院,云夫人便迎了出来。
里外的机关都是她亲自布置的,不用人禀报,稍有动静,她总是能第一时间察觉。
见小主子并未跟在云夫人身后,红玉定了定心。
“属下、属下去养伤了。”
云夫人点点头,还未来得及说什么,余寅已经一脚迈了出来。
见了红玉,他一张好看的娃娃脸皱起来。眉心拧紧。
“你去哪儿养伤了?我叫你办的事如何?”
红玉身子一抖,连声音也放轻了。
“属、属下并未成功把人劫出来......”
“哦?”余寅似笑非笑,见她瑟缩的两下,脸色便冷了下来,“那你还回来做什么?!没用的东西!还不滚下去领罚!”
红玉还未来得及问,宫中的人是不是主子和少主安排的。
见余寅已经发了怒,连忙止了话题,下去领罚。
想到主子立下的百般刑法,红玉抖了抖身子,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侍女往里走。
暗卫跟到外面便停了,只记下了具体位置,并未惊动任何人。
留了人盯梢,转了身悄悄回去禀报。
*
毓庆宫。
太子坐在书案后,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桌面,清隽的脸上,没什么表情。
“这么说,余寅一党就藏在京中?”
暗卫连连点头,“是,属下已经反复确认过,确实无误。”
太子抿了抿唇。“从除夕宴至今,少说也有四五个月了,大哥恨不得把皇城翻了个遍,没想到还有遗漏的地方......”
只要一想到余寅等人,就嚣张地呆在京城。
听到他们张皇榜的消息,暗地里估计没少笑话他们。
太子眉眼就忍不住染上一股郁气。
暗卫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股压力扑面而来。
书房里一瞬间落针可闻,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胤礽的手指,落在桌面上,轻飘飘的,没什么声响。
说的话,却如一锤重击。
“听说他们喜欢偷人孩子?既然这样,咱们也做一回梁上客。”
“那些人功夫不弱,带上足够的人手,在子时之前,孤要见到余寅。”
“是,属下遵命。”
暗卫退下以后,胤礽并未去正殿,只吩咐的人,把毓庆宫守牢了,独自一人去了御书房。
这会儿已经入夜,康熙还在御案前看书,听见人说太子来了,眉头一挑,就把人召了进来。
见太子端端正正的行了礼,康熙就笑。
“怎么没去陪太子妃和弘昭?”
“父皇心里,儿子便是那等沉溺温柔乡之辈?”
就算果真如此,太子也不会让康熙看出来,时不时的,在老爷子跟前尽尽孝,还是有必要的。
“那你倒是说说,你为何而来?”
康熙放下书本,好整以暇地看着儿子。
太子眉目如画,在烛火下显得愈发清隽,他长得和赫舍里有六七分相似,他盯着他,一不小心就入了神。
直到太子伸手在他跟前挥动两下,康熙才回神。
“皇阿玛,您可是累了?”
“还好,只是想起了旁的事。”
胤礽点点头,利落地从身上拿出三个印章,逐次放在康熙跟前。
“皇阿玛,您一定知道德嫔一事,是儿臣的手笔,可儿子却从未同您说过,为何一口咬准了德嫔不放。”
康熙瞥了眼桌上的印章,初时脸上还没什么反应,只拿在手里细细端详。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163节
“是和这几枚印章有关?”
“是,儿子本来只寻到了两枚,其中一枚还是在德嫔的永和宫里找到的。不知为何,拥有印章的人,都和咱们爱新觉罗氏,关系紧密,许多事情的背后,也都有这些人的影子。”
康熙仔细端详了一番,在底下看到一个“寅”字,不以为意。
“宵小之辈罢了。”
“皇阿玛您看这里。”
胤礽上前一步,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暗处不知触碰了什么按钮,“咔哒”一声,印章裂开,露出里面的小印章来。
康熙瞬间瞪大了眼睛,盖因底下的字,是胤礽的“胤”字。
“为了这个字,儿子曾经把兄弟们近半年的行踪都查了一遍,可惜一无所获,直到我在战场上,遇见那个余寅......”
“皇阿玛,爱新觉罗氏,可有谁遗落民间,却对咱们这一脉,虎视眈眈吗?”
上一辈或是上上一辈的仇怨,胤礽还真不清楚。
左思右想,决定找皇阿玛问问,许是他这里有线索也不一定。
康熙拿着印章沉思良久,并未从记忆里翻出什么来。
胤礽扫他一眼,温声道。
“皇阿玛想不起来,便先不想,等见了人,大约就有定论。”
“见了人?”
“是,儿子已经发现余寅的隐身之处,这回绝对不会让他逃掉!”
康熙视线从印章上挪开,落在胤礽身上。
太子一身明黄色的常服,长身玉立,胸有成竹地站着,犹如青松翠竹一般。
他风姿卓然,运筹帷幄,洒然自信......
但康熙心里却无端端生出一股子不安来。
他这个儿子,手段的确厉害,便是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未必比得上胤礽......
这样想着,他便人不住皱了眉。
太子垂了眼,静默不语。
一阵风吹来,书案上的宣旨被吹地哗哗响。
胤礽起身关窗,顺手从矮塌上拿了薄披风过来,亲自给康熙披上,言语恭敬。
“皇阿玛,天气虽然日渐炎热,但晚间还有些许凉意,千万保重身子才是。”
一瞬间,他又成了昔日在康熙塌前,躬身喂药的太子。
眼神看着他时,尽是孺慕之色。
康熙一笑,觉得自己想多了。
“好,朕知道了,等人抓住了,带过来给朕过目。”
“是,儿臣遵旨。”
太子恭恭敬敬退下,出了御书房,脸上也毫无异色。
梁九功上前拱手,“殿下。”
见是他,太子温声道。
“梁公公,晚上记得提醒皇阿玛休息,别让他熬得太晚。夜里风凉,还是要时时查看皇阿玛的衾被是否盖好了才是。”
“是是是,殿下叮嘱的是,老奴记下了。”
目送太子离开,梁九功回去把太子说的话都和康熙学了一遍。
“殿下真是一片赤子之心,孝心可嘉......”
康熙点点头,把心里一丝点不舒服,强行摁灭。
胤礽抬步往毓庆宫的方向。
他的面容隐匿在暗夜里,只有路过宫灯时,才能偶尔窥见他皱起的眉心。
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上辈子......
果真,伴君如伴虎......
第113章 你别去看他们的脸(一更)……
夜深了, 正殿里弘昭手脚摊开,成了一个小小的大字,独自一人躺在塌上睡得正香。
寝殿的外间点着一盏宫灯, 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宁容穿着轻薄的寝衣坐在灯下, 乌发披散, 手里捏着一本话本子,强撑着没睡。
听见开门的动静, 她一下子醒过神。
乌溜溜的杏眼里, 映出太子的身影。
“殿下,怎么这么晚?”
她嗓音柔软, 带着困倦。
胤礽一下子就软了心肠。
他一路走来,四处黑黝黝一片,只容容在的这处, 有一盏灯在等着他。
那种被人守候的感觉太美好,连上辈子的不快, 都叫人淡忘了。
1...6162636465...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