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民国女神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其不隆咚强
其实晓晓原来还是考虑过于简单了,她原来的意思是把那几个女弟子全部安排进学院学习,石头和满满由龙氏兄弟带着,大福和二福让他们负责家里的一切,这样也算是一种完美。
可是当她找到那个业务副院长的时候,尹白顺说:"你的跟那个老牧师说,这些事情属于人事问题,这些事不归我管"。
最后晓晓找到那个老牧师说了,老牧师告诉她说:"这里是由一个基金会在管理,他们具体负责招生工作,因为他们对所有人员进行了登记造册,所以不敢轻易接受外来人员,平时像你这样的人才也要他们特事特批的,学员的招收是毕业多少招收多少,现在没有毕业生,所以还不能接收学生!"
看到晓晓有点为难,这个叫玛丽亚的老牧师最后说:"让你的几个弟子进入附属医院吧!那里我说了算,平时都是根据业务量来增减医务人员,到那里让她们通过实践来学习吧!还能得到点工资,这样你平时在指导她们一点,估计差不到哪里去,如果成绩好将来就直接留在医院里使用。
晓晓觉得这样安排也不错,她的弟子不缺少实践经验,就是缺少文化,好像医学院里也没有开设文化课,她马上就同意把五个女弟子安排进了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几个女弟子可是高兴够呛,她们每个人到了那里都有了用武之地,比去课堂听课可是宽泛多了,在课堂她们觉得自己一点特长也没有,这回到了医院好好表现,绝不给师傅丢人。





民国女神医 第63章
晓晓在校园的南门外自己家门口开了一家中药铺,经营者当然是大福和二福,这两兄弟过去在庆阳古镇上就开过药铺,这次怎么说也是熟门熟路,所以从筹备到开业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他们的中药铺的名字叫《健身堂》大药店,大福负责从外面采购,当然是拿着师傅开据的处方去购买,二福负责药店里的经营,平时小翠没事的时候也来药店帮着忙乎忙乎。
石头和满满现在是龙氏兄弟的宝贝,他们每天都是在指导两个孩子的武功,晓晓知道这些情况就专门雇用了两个佣人,一是搞搞卫生做做饭,二是在庭院内种植一些花花草草。
晓晓第一次走进课堂的时候,这是一堂中医理论课,过去讲这一课目的是一位走路都哆嗦的老中医,听说年轻时毕业于京师大医堂,曾经跟着师傅进过后宫治病,这是他自己逢人就说的荣耀,最近得了半身不遂不能前来上课,这门功课一直空着,晓晓来了所以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其实如果是晓晓没有无意间得到的那些中医药方,她也对中医药理论不是太了解,因为她穿越前是一名西医外科医生。
晓晓走进课堂就看到了她的学生,这哪是她想象的一群青年人啊!都是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男人,看来中医的发展还是很滞后啊!这些人中大多还是使用毛笔写字,晓晓心里想看来自己得重新调整思维给这些人上课,不然非的搞成对牛弹琴不可。
晓晓想利用今天的第一节课试试这些人,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水平,所以她站在讲台上就开始讲到:"中药在我国医学史上已经发展了上千年,是我们医疗史上的一部经典,我们今天学习它要带着对先人的尊敬,带着对祖国医学的责任,带着治病救人的宗旨来学习它、传承它,发扬它,我们的先人已经研究出来很多民间处方和验方,处方是必须遵从和执行的药方,而验方还需要我们去实验去证明去纠正,我们只有尽职尽责尽全力去完成这些验方才是对先人的回报,才是对民众的尽职尽责。
同学们!今天我在这里写出三个处方,你们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写一份自己的心得,我的要求有三:一、可以互相研究,但是必须写出自己的看法。二、坚决禁止转抄,发现同类卷作废并提出批评。三、我不收作业,下堂课自己拿着作业到前面来自己讲评"。晓晓说完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好三个处方,看着同学们在认真抄写作业,晓晓慢慢地走下讲台,站在门口显赫的地方一看,说不上什么时候那个尹白顺和四个牧师也来到了课堂,他们也在抄写作业。
事情是越来越有趣,晓晓没有惊动他们,而是继续上着自己的课程。
那是一堂护士的外科课程,当她走进课堂就感觉眼前一亮,教室里坐着的四十几个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她们都穿着学院配发的白大褂,整齐划一地坐在教室里,她刚刚走进教室,她们就站起来齐声说老师好!这一刻,晓晓终于找回现代社会的感觉。
她按照现代社会的情况说了一声同学们好,然后挥一下手让大家坐下,她站在讲台上说:"首先我要感谢同学们喜欢我的课,其次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选择护士这个学科选对了,护士是一门高尚的职业,你们既然选择了它,就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多年的护士有可能成为名医,而多年的名医永远成不了护士,如果这个医生平时不学习,不认真钻研业务,最好的结果是停滞不前,有可能是能力上的退化,而作为一个护士,她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反复学习案列,她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名医。最后我只能说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光明的前途在等待着你们!"晓晓说完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鼓掌。
晓晓给护士们上的这堂理论课是非常成功的,通过这次上课,同学们也喜欢上了她的这门课程。
第二节中药理论课刚刚上课,副院子尹白顺领着那四个牧师又来了,好像她们基督教堂没有什么事情,突然关心上医学院的教学来了,既然愿意前来听课,索性今天就让她们见识一下祖国医学。
这堂课是接着上堂课的内容,就是让同学们上讲台去讲解她写在黑板上的三个处方,在开讲前晓晓又做了简要说明,她说:"我不知道同学们是如何分析这三个处方的,但是我想在这里提醒大家三点:一、要分清处方和验方;二要分析一下每个方子的药性和时间;三、要说明药量和服用方法。下面就按照花名册的顺序开始吧!"
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这个班的班长,这个人主要是年龄大行医时间长所以才被大家推荐为班长的,这个班好像就他在中医这个行当有点建树,所以他第一个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他是拿着写得厚厚的一摞纸走上讲台的,还没有说话头上就开始冒汗。
他说:"老师好!"晓晓在心里说:"废话!"他接着说:"在坐的领导和同学们好!"晓晓说:"还是废话!"他接下来才说入正题。
晓晓听完他的讲话都被他给说糊涂了,他这是在分析我的处方呢还是在作学术报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没有一句和这三个药方有关,晓晓对着他真是无语了。接下来又是三个同学在讲台前说了一堆废话,晓晓都不想继续下去了,可是当一个瘦小的男人走上讲台后情况突变。
这是一个川南藏族人,他的作业直扣主题,他说:"我对晓晓老师的三个药方是这样分析的,这是三个按照不同季节使用的药方,第一和第三是处方,第二个是验方,也就是说那两个处方已经经过临床试验,根本就不用改动,只要针对患者对症下药就行了,至于那个验方,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增减药量,在服用这个药方的时候要及时检查,发现不当马上停药,至于药量的大小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服用方法就和服用其它中药即可"。他说完用眼睛看着晓晓,等着晓晓给予评价,但是晓晓摇摇头让同学们继续,最后这些人也没有一个让晓晓满意,晓晓心里想,真不知道这些人过去是怎么给人治病的,就这么简单的三个处方,他们就是没有给弄明白,只有那个藏医还有点靠谱,其它人就连及格都达不到。




民国女神医 第64章
晓晓终于又重新走上讲台,她指着那三个药方说:"我的三个药方都是处方,我没有敢让你们来分析验方,那些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方子估计你们也说不出什么,至于药性和时间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我的第一个药方就是针对春秋季节的感冒,它属于大众药物,药量的大小可根据病人的年龄和体重,身体的强壮和羸弱来确定,至于服药期间最好是每天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
我的第二个药方是个祛寒药方,主要是针对人体的湿气用药,腰腿痛,风湿骨痛用这副药最合适,虽然这副药看着简单,但是适应的人群最广,这副药的药量和服用方法和第一副一样,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如果在这个药方里再加一味药它就变成了验方,需要因人而异临床试验。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有一种骨病用这个药方加一到两味药就能药到病除,这个药方我不想让你们知道,因为怕你们不知道深浅一定会把人给治死。
第三个药方是一个消炎止痛的普通处方,这是大多数人都在用的方子,在这里我不想说太多,就是告诉大家这第三个药方尽量少用,因为病人治好疾病的同时他又中了这个方子的慢性毒。
那个藏族同学的作业今天让我很满意,作业本身就是你学到知识的习作,我让你分析讲解一下这三个药方,没有让大家作学术报告,今天除了这个藏族同学的作业合格,其他人的作业必须重做,重做也是学习,希望大家认真做好!如果大家没有什么事情,那今天这节课就进行到这里"。
晓晓讲完课拿起教案转身就走,可是身后却被人给跟上了。
最先追赶上来的就是那个老牧师玛丽亚,她快走几步拦住晓晓说:"中国我已经来了十几年,北川也过来有五年了,我见过很多中国的中医,看到他们给很多人治病的场景,虽然没有看到你给人治病,从你这几次上课让我知道了,你即是名医又是名师,给你当一名学生真是荣幸,我想向你学习中医,请你收下我这个学生"。
晓晓这回可是让这个老牧师给打败了,她说:"你想学习中国的中医很好办?这里有很多学生,他们中不乏名医,我只是在使用我们彝族人的传统医术,再说我的手术使用的全是西医手段,我不是一名合格的中医,你要跟我学一定会误人子弟!"
晓晓接着说:"其实学中医是很苦的,你比如号脉,西医用听诊器很快就能解决,而中医还得认真地把脉,而且还要看看舌苔和眼睛,包括看面部在内,中医讲究的望闻问诊,这些东西得靠时间和经验来完成的。这么说吧!五年内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西医,十年内不一定会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中医,这么辛苦的事情加上你这个年龄你觉得你行吗?"
晓晓的话终于起到作用,玛丽亚终于打了退堂鼓,她告诉晓晓,她还要过来听晓晓的课,她说那是她最好的享受。
玛丽亚刚走,那个副院长尹白顺就走过来,他说:"本来我也是想跟你拜师学学中医的,听到你刚才和玛丽亚的对话我就不敢说了,哪天有时间我想请你吃顿饭,你来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没有安排欢迎宴呢!"
晓晓说:"欢迎宴就免了吧!我现在很忙,等有时间我安排你吧!"说完她转身就想走,可是她重新被今天听课的几个男学生给围上,为首的就是那个第一个发言的班长,他带头领着四五个学生给晓晓跪下了,他们也是想拜晓晓为师,晓晓认为这是学校,她的所有课程对所有学生要公平,决不能采取江湖上那些规矩,那样就没有意思了,如果真想把这一身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弟子,那还来北川干什么
晓晓对着他们大声说话,她的意思是让所有学生都知道,这样能省去很多麻烦,她说:"我是这所学校聘请来教课的教师,我没有资格在学院里招收弟子,再说我不知道你们想拜我为师想学习什么,我想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我会在今后的课堂上倾囊相授,我认为这样做对全体同学才公平,如果我只想把手艺传授给自己的弟子,那我还来到这里干什么,我在家里本身就有十来个弟子,我想已经够用了,我最大的特长是手术台上,你们学中医的好像是不行吧!还是不要在我这里浪费时间,赶紧回去把我布置的作业完成吧!"说完对着他们一笑马上走掉。
晓晓的课堂教学她是使用现代社会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既新鲜又爱学,所以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对于晓晓来说这样的教学她也是享受。
三个月后出现了一件事情,终于打破了晓晓的教学稳定,学院的附属医院接收了一个北川的军政大佬,这个人是脑袋上有病,北川的几家医院几乎都试过了,没有一家敢给这样的人物动手术,最后听人说这个医学院最近请来一位名医,所以他们就把病人送过来。
晓晓知道这个消息是玛丽亚告诉她的,玛丽亚说:"我们办学校和办医院的宗旨是一样的,就是拯救那些接近死亡线的人,我们姑且不管他是什么职务,更不要在乎他是什么人,他就是我们的一个患者,看着他就要失去生命的样子,万能的主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你还是去救救他吧!如果动手术,千万不要忘了我这个助手"。晓晓看着这个玛丽亚想,这都是啥人啊!刚刚还主啊!现在又徇私想跟着我上手术台,你说你上去还用我批准吗?你干脆自己给人家动手术得了。
晓晓知道这台手术是躲不开了,她安排一下自己的课程马上来到了附属医院,她想自己先看看这个病人,必须知道什么症状才能给他动手术。
当她走进病房的时候马上就认出了这个病人,这不是曾经抓过自己的田白驹吗?这家伙可是田白凤的堂弟,今天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如果提前知道是他,说什么也不会前来给他治病,现在既然来了,那就得尽职尽责,怎么也不能拿病人开玩笑不是,她走上前把手搭在田白驹的脉门上,左右脉搏把过之后,他看看病人的眼睛,拿过护士最近检查的记录,她说:"现在病人的血压很高,不适合马上做手术,你们尽快给病人挂点降压药,最多两天吧!两天内血压一降下来马上进行手术"。她安排完就马上离开了这里。




民国女神医 第65章
晓晓给田白驹做这台开颅手术在人员安排上出现一点麻烦,首先是玛丽亚说什么都想给晓晓当助手,晓晓问她是否做过开颅手术,她的一句话好玄没有把晓晓给气死。
玛丽亚说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做过开颅手术才想上手术台去看看的,晓晓说:"你没有上大手术的经验,又没有参与过这样的手术,你一旦出现在手术台上,就挤掉一个曾经上过手术台的医生,患者正在等着救命,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
经晓晓这么一说,玛丽亚到是很知趣地退出去了。
但是医院里明天想跟着晓晓上手术台的人是大有人在,明天上午就要手术,人员今天必须得定下来,最后还是晓晓想出了办法,让四个想跟着自己上手术台的外科医生每人马上回去写一份这台开颅手术的程序,要简单、要全面、要确实具备可操作性。下午就要交到晓晓的手上,她会根据每个人的方案给打分,分数最高者参加这台开颅手术。
下午刚刚上班晓晓就接到了那四个青年医生的手术程序报告,她很快就给做好点评,但是她没有马上公布,直到快下班的时候她才把人召集起来宣布明天参加手术的人员名单。
晓晓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四个人的分数,那样她怕今后哪个人因为分数低而影响到今后的饭碗,所以她对着大家说:"我看了你们每人的作业,觉得都大同小异,最后我认为还是从年龄最小的开始,让他们跟着我上这台开颅手术吧!至于大家都想过来看看,我是这样安排的,在手术室布置一道屏障,你们过不来,但是能看见全部手术过程,这次手术过程对大家敞开,谁想看就按照医疗规定穿好消毒服进行消毒后到隔离间去观看,手术医生就是我们三个人,我主刀,其它两个人辅助,至于护士我不想使用其它人,就让我的弟子龙可欣和大曼两个人上吧!准备工作你们几个人从现在开始就要马上到位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田白驹准时被推进了手术室,龙可欣和大曼马上开始做备皮准备,两个青年医生也开始打起精神等待主刀医师晓晓的到来。
九点四十分,晓晓准时出现在手术台上,她只是一个眼神,两个青年医生还没有反应过来,龙可欣已经把师傅的手术刀递过来,两个青年医生很尴尬,他们没有想到人家师徒会配合的这样好,站在外围观看的那些人都在紧张地看着手术现场。
手术进行到两个小时以后,晓晓终于看到了田白驹大脑和小脑之间的肉瘤,晓晓上去就是一刀直接把瘤子切下来,是不是恶性的不知道,现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切片实验,只能是凭着经验来确定,不过晓晓知道,她给田白驹的这台开颅手术成功了,因为那个肉瘤还没有长得太大,并没有对其它地方造成威胁,现在被切除是最合适的。
当那个肉瘤被切出来放在一个托盘上,在场的人都惊讶了,这个年代谁也没有看见过从人的脑袋里切出来一个瘤子来,而且人还能活下来,这简直就是人间奇迹。
四个小时之后,晓晓的缝合手术被龙可欣一剪刀剪断,大曼告诉在场的所有人,我师傅累了需要休息,手术圆满结束,这台开颅手术宣布成功。
这边大曼刚刚宣布手术成功,手术室门口的田家人马上就跪了一地。
最牛掰的人应该是尹白顺,好像这台开颅手术是他做的,他离开手术回去的时候都有点飘飘然了,虽然这个年代没有什么街舞,但是晓晓看到尹白顺走出去的动作就是跳起了街舞。
晓晓参与这台开颅手术的两个弟子这次是出尽了风头,她们手术台上的表现,比那两个青年医生可是熟练多了,这是现场所有人的感觉。
在手术室的门口玛丽亚对晓晓说:"以后这个手术室的管理就交给你的这两个弟子吧!她们比过去管理手术室的护士熟练多了,这是对病人负责"。
晓晓笑着对她说:"这样恐怕不合适,我的手术带着我的弟子名正言顺,别人上手术带着谁是人家的事情,你让她们先入为主会让人家很不好办,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好,再说我也不会经常来到这里动手术的,即使我再动手术,也会让其它弟子上手术台的,我想通过实践锻炼她们一下,我的其他弟子也是不错的"。就这样晓晓回绝了玛丽亚的安排,她知道这是她想把自己给捆绑进这个手术室的初步策略。
半个月后,田白驹病愈要出院了,他在临走之前派人过来请晓晓过去一次,他想当面谢谢晓晓的救命之恩,晓晓知道他是一片好意,就跟着他们过来了。
在病房里田白驹对晓晓说:"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没用的客气话我就不说了,我就是想问问你,你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
晓晓说:"我什么也不需要你做,我想告诉你的是,你不用对我感恩,我是一个医生,你是我的病人,抢救你的生命是我应尽的责任,不管是你或者是其他人我都会去做的,我想叮嘱你一下,你已经不再适应炮火硝烟的战场,你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静养,过个一两年后再到医院复查一下,如果没事了,你的晚年一定会和正常人一样,如果你在折腾下去,再次病倒的时候,就是你寿终正寝的时候!你自己好自为之吧!"晓晓说完就离开了。
让晓晓没有想到的是,田白驹给这所附属医院一次捐赠了五千大洋,还给晓晓送过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感谢当世神医晓晓的救命之恩!本以为这件事情过去了,后来才听到消息,这个田白驹回去就离开了他的部队,军阀上层对他表示很遗憾但又不能不放行,最后只能重新派人来接管军队,田白驹离开军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一年之后,阳春三月,北川市远郊的一条叫不上名字的小河流岸边,有十几个人出来踏青,牵头的当然是晓晓,今天来这里游玩主要是为了款待百丈崖过来的金梅,
百丈崖自从晓晓离开之后,静音师太就让金梅收缩了那里的管理经营,粮食够吃,平时栽种点蔬菜瓜果,每天都是在混日子,金梅现在的身体都有点发福了,这次来北川是晓晓把大福派过去才把她请过去的,主要是晓晓在这里见到了一位故人,她自己拿不定主意,所以才把金梅请过来商量一下。




民国女神医 第66章
事情是这样的,半个月前的一天晓晓因为学校里没有课,她就随便走进了大福和二福的中药店看看,一走进门就看到大福和二福在给客人抓药,小翠也在这里帮忙,这里站着很多人在等候,很显然他们哥俩的生意很火爆。
她随意四处走走,突然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女人,晓晓对于她好像是认识而又不太认识,她总觉得不太可能,难道是在哪里见过她自己现在想不起来,她忽然想到自己现在的肉身是原来的那个晓晓的,现在自己的意识都是现代社会的晓晓,不认识很正常,难道她是……,最后她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跟踪了这个女人,这一跟踪到是发现了很多事情。
这个女人住在北川郊区的一个院落里,晓晓不便继续跟踪,就安排大福过来蹲守,两天后大福回来告诉师傅晓晓说:"那是一家大户人家,家里的男人病了,女人是为了给男人抓药才来到我的店里的,女人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但是左右邻居都叫她小环,晓晓听到这个消息就对上号了,周光韧的三老婆就是小环啊!当年她就是跟着姑娘来北川读书才逃过家庭的那一场浩劫的,怪不得自己虽然不认识她,但是又对她并不陌生。
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小环给家里的男人抓药,现在她又成家了,不然哪里有男人啊!谜团是越来越多,她这才派大福去百丈崖把金梅给接过来,她想和金梅商量一下怎么办?
本来昨天金梅过来在家里晓晓就想把事情告诉给金梅,但是家里人多嘴杂她就没有开口,今天故意创造这个踏青的借口把金梅拉出来她才说:"你还记得小环这个女人吗?"
金梅说:"怎么会不记得,她不是周光韧的小老婆吗?"
晓晓看着她笑着说:"看把你说得,好像你不是周光韧的老婆!"
1...1718192021...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