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神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其不隆咚强
坐进杨督军的汽车里才知道,救晓晓的不是他的人,这个人把晓晓救出来后就给杨福成打来一个接站的电话,只说是让他到码头上把晓晓接回去,防止晓晓在码头上再出事,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杨福成亲自前来接人。
金梅回到医院里就看到了晓晓,抱着她就流下了眼泪,姐妹之间就是这么一个拥抱就互相全部了解了。
充满惊险的江宁之行终于结束了,晓晓和金梅又开始了稳定的生活,一天杨福成来到医院告诉晓晓说:"汪有德打来电话进行了道歉,他们这次给我们五千块大洋的补偿,我想全部都给你,因为你受到了惊吓!"
晓晓知道这是杨福成的一个非常诚恳的态度,但是她不能要这些钱,因为杨福成每月都在给她们开着丰厚的工资,所以她说:"你给我开着这么多的工资,我一个人没有地方用钱要那么多钱干嘛!还是你留下吧!你家大业大用钱的地方多,我能稳定的在这里每天治病救人就很高兴了"。
杨福成知道晓晓也不是虚情假意的人,就没有客气地收下了,但是通过这件事情他更加敬佩晓晓和金梅的为人。
这样的稳定日子只维持不到半年就发生了变化,江宁军方来了命令调杨福成的部队出川去剿匪,杨福成要带走他的战地医院,晓晓和金梅又面临一次新的选择,但是没有给她们选择的机会,杨福成直接告诉她们,自己想法去开医院吧!你们年龄大了,不要跟着我出川了,枪林弹雨的带着你们不合适,我自己的女人都没有带着,干嘛把你们捆绑在这里。
就在这个时候尹白顺出现了,他想让晓晓和金梅到他那里待一段时间,至于行不行医不重要,以后想做点什么慢慢考虑,就这样晓晓和金梅又来到了尹白顺的医院。
看着金梅在尹白顺的医院里忙里忙外地跑着,晓晓突然想起过去想撮合金梅和尹白顺在一起的事情,她觉得是应该为最好的姐妹做点事情了,总不能让她跟在自己身边漂泊一生吧!自己是穿越过来的,本来就是一抹漂萍,不能让她给自己陪葬。
一个星期天,晓晓和金梅上街买点生活用品,回来的路上晓晓就和金梅说起尹白顺的事情,一说起尹白顺金梅好像也很感兴趣,她说:"其实这个尹白顺本质不坏,就是有点太软弱了,可是细细一想他不软弱能咋样,太刚强了早就搭上性命,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委屈求全地活下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生存,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听着金梅对尹白顺的评价,晓晓知道她心中对这个尹白顺已经没有了芥蒂,晓晓就直接说出了想撮合她和尹白顺成为夫妻的事情,金梅听了马上就愣在了那里。
民国女神医 第238章
金梅听到晓晓想撮合她和尹白顺的事情愣了一下马上就笑起来,她说:"这怎么可能,我比尹白顺大两岁,他还是一个钻石王老五,人家现在就是想娶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都不是难事,这么会娶我这个有过一次婚姻的女人"。
晓晓说:"婚姻没有格式,年龄也不是问题,最最关键的是婚姻的当事人,只要你们两个人认为可以,一切都不是问题,我回去就问问这个尹白顺,如果他没有意见,那我就给你们搭上桥谈谈,觉得可以就成家吧!"
金梅再也没有说什么,好像晓晓说什么她都认为是对的,但是她还是调侃一下晓晓说:"那你怎么不考虑成家的事情?"
晓晓马上告诉她说:"切!你还是一个姑娘身,姐是有两个儿子的女人现在孙子孙女都快一张桌了,你能跟我比吗?"金梅听到晓晓这样说就不再还嘴了。
当晓晓找到尹白顺的时候,这家伙是满脸臊容,就好像未经人事的处男一样,摸着后脑勺子说:"我是不是有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金梅能看得上我吗?"
晓晓看着他笑着说:"你就告诉我你对她是否有好感是否同意这件事情就行!"最后尹白顺说:"就按着你的意图办吧!只要金梅不嫌弃我,我还有什么说的!"
就这样两周以后晓晓就给他们举行了婚礼!当金梅离开晓晓成为尹夫人的时候,晓晓才感觉到自己形只影单,她觉得自己现在是该离开找个地方自己去生活了,满满已经独立执掌了三清观,石头不便在世人面前露面已经有了自己的新天地,金梅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她不想再搅和进他们的生活,因为自己走到哪里就会把灾难带到哪里去,所以她想悄悄地消失不见,自己一个人到哪里都好办!
想到她就做,给金梅留下一封长信,叮嘱她关注一下孩子们,让她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不要来找我,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浪迹天涯。
晓晓真的走了,她是买下一艘乌篷船,雇佣一个驾船的船夫,沿着陵江向着下游走得,她想每走一地停上两天,就这样游山玩水的行走,多咋觉得能让自己留下来的时候再说。
一周后,晓晓的乌篷船到达了黄鹤楼,这是一所著名景点,晓晓想在这里停留两天,所以她叮嘱船夫让他在码头上看守船只,她自己一个人走上岸来。
黄鹤楼位于蛇山顶上,登上黄鹤楼就等于登上了蛇山,晓晓登上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就把武汉三镇全部收入了眼底,走走看看觉得也没有什么意思,她就找个旅店住下来。
晓晓只在这里停留一天就马上离开了,这里好像也是在打仗,周围传来的枪声不断,她的乌篷船顺江直下,五天后来到了珠江三角洲边的一个小渔村。
这里人说话晓晓是一点也听不懂,他们说得都是地方的方言,没有办法沟通,晓晓只能吃住在自己的乌篷船上。即使这样晓晓也不打算再走了,因为这里没有战争的硝烟,山清水秀的环境,气温好像和北川差不多,所以她想在这里住下来,没有办法和当地人联系,她只能靠自己的医术来拯救自己。
第二天她就把船夫打发走了,给了人家足额的劳务和回去的路费,自己一个人在乌篷船上住下来,但是她也在船上挂出了诊所的牌子。
当地人一般有病都是去山神庙去求福,或者找巫医去治病,没有人相信这类诊所,所以晓晓的牌匾挂出去十几天了也没有一个人来治病。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天空电闪雷鸣,晓晓躲在风雨飘摇的乌篷船里,她是既不敢下船又不敢睡觉,就在这个时候她发现一个被雨水浇的稀里哗啦的人,这个人来到她的船边就给她跪下了,嘴里说着求晓晓去救救他的妻子。
晓晓问他的妻子怎么啦?他说是因为生孩子死了,现在还没有死透,他实在没办法才来求救,晓晓知道时间宝贵,就赶紧拿起药箱跟着他来到他的家里,到了这里一看这又是一个脐带绕颈的孩子,大人现在已经没有了呼吸,她赶紧做人工呼吸,同时让接产婆把女人正在失血的伤口给缝上,防止失血过多人就没有办法救了,她那里一直没停地进行着人工呼吸,直到半个小时后大人才缓过气来,她赶紧过来忙乎孩子,她把脐带剪断孩子就自然出生了,当孩子哭出声音的时候,大人也恢复了正常。
半个小时之后,晓晓完成了这次接生,坐下来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哪有什么接生婆啊!这个接生的女人是这个家庭的隔壁邻居。这是没有办法的接生,所以遇到难题后才会束手无策。
当那个男人问晓晓该付多少钱的时候,晓晓说:"我是新来咋到的,这里人生地不熟,主要是想利用自己的医术让这里的人们认识我,所以对本乡本土的乡亲看病不要钱,将来给谁看病他自己花钱买药就行了!你这里大人孩子健康,没事我就先走了!"
第二天这个只有十几户渔民的小村子就传开了,说在乌篷船上有一位神医,不但医术精湛,而且看病不要钱,很快晓晓的诊所就有了病人,当晓晓给两位老人切除了白内障手术之后,这里的乡亲们就开始喜欢晓晓了,张家送过来一篮鸡蛋,李家送过来几条鲜鱼,晓晓马上成为了这里乡亲们的知心人。
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小渔村的十几条渔船出海打鱼的时候,船上所有的男人被当地海军给抓了壮丁,船只也被征用,只放回来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和一条破船,这无疑是这个村子里的灾难。
就在孩子哭老婆叫的时候晓晓出现了,她说:"时逢乱世,这样的灾难再所难免,既然摊上了,那我们留下来的人还要顶起门户来活下去,我们女人也要自立自强,从今天开始,我们十几户人家团结起来,共同安排我们的生活。
这个年代的人没有文化,没有思想,只要有人组织就会积极响应,晓晓马上就成了她们的主心骨,她针对这些人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安排,安排专人看孩子做饭,其余人织网扑鱼和搞点近海养殖。很快就让这十几户渔民生活稳定下来。
但是经济好了,名声在外了,很快麻烦就跟着来了。
离这里不到二十里有个镇子,镇子里有一个鱼霸,凡是在这一带海域扑鱼的渔民每人每年都要给他交一定的海域管理费,他说这一片海域是他的。
民国女神医 第239章
这个鱼霸居住的镇子叫船口镇,鱼霸的名字叫阮阿龙,祖孙三代人都是这里的地头蛇,爷爷是个海盗,他是因为躲避暴风雨来到这个镇子里的,后来被人报仇给杀死。
父亲是船帮老大,在一次帮派势力血拼中被杀,阿龙是跟着母亲长大,按说母亲应该吸取教训不让孩子再吃横饭,可是母亲管不了他,用乡亲们的话说就是蛤蟆没毛随种了。
其实这个阮阿龙浑身都是伤疤,他本来就该吸取教训,但是他不这么认为,他说:"哪天死了哪天算!享受一天是一天!"人们都说人不该死总有救,但是这个该死的阮阿龙却是没救了。
阮阿龙派人给晓晓她们的渔村捎来口信,让村里派人把今年的水域管理费给送过去。
乡亲们听到这个消息就开始为难了,每年每户都是一块大洋,这可是普通渔民家庭一年的收入啊!上哪里去弄钱啊?
晓晓知道这个情况后说:"你们谁去过那里就给我带路吧!今年的水域管理费我替你们交上,乡亲们说这怎么能行,你本来对我们帮助就很大,哪能再让你花钱呢?"
晓晓说:"我现在有钱就先替乡亲们垫上,你们以后有钱再还我总行了吧!"
就这样晓晓跟着一个叫阿秀的中年女人来到了船口镇,她们来的正是时候,各村的人都在交水域管理费,大家虽然把钱交了,但是从脸上看到的却是充满了怨气,可是这些人只能是忍气吞声,因为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
轮到晓晓她们村交款的时候,晓晓拿出来十一块大洋,阮阿龙看到大洋都没有抬头看人就把大洋放进钱袋直接给写收据,晓晓趁他不备用指甲把事先准备好的药末轻轻地弹进了阮阿龙的茶杯。
五天后这个阮阿龙就开始全身出现了红色血点,接着就开始腐烂,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他跳进了珠江,葬身在他自封的自家海域里,这里的民众都很迷信,都说这是老天对阮阿龙的报应,只有晓晓自己知道这是她为当地民众铲除了这个鱼霸。
这一年夏季的雨水特别大,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洪涝灾害,晓晓居住的渔村有几户人家被淹,但是她们现在都是互助管理,晓晓叫大家帮着搬到了高坡上去搭好了帐篷。这个村子是没有死一个人,但是紧跟着就发生了疟疾传染,就连晓晓都给放倒在床上。
晓晓知道这种情况自己不出手大家都会完蛋,所以她咬着牙坚持着给大家熬了中药汤,告诉他们消毒方法,大家按照晓晓的安排做了,坚持不到一周就全部挺了过去。可是听说附近的村子已经有灭村的现象。
通过乡亲们的口口相传,晓晓还是名声在外了,紧接着附近四里八村的渔民都来到晓晓诊所来看病。晓晓即使自己忙一点也是对这些渔民客气相待,时间不是太久晓晓就在这里又住不下去了。
事情还是因为江宁政府的个别人打听到了晓晓的消息,他们派卫队长过来请晓晓去江宁办医院,他们说会鼎力相助。
政府高层都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人物,这些有了金钱和权力的人是非常怕死的,所以他们对神医晓晓的医术非常迷信,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晓晓治好的患者,所以他们对晓晓的事情就非常关注。
晓晓是在自己居住的民房里见到曾铮的,他就是那年冒雨把老婆送到东海的街口医院去求医的那个男人,一直担任着政府卫队长的职务,他这次就是受命前来请晓晓去江宁的。
晓晓见到他就好像想起了什么,所以就直接问曾铮说:"当年救我离开江宁的人是不是你?"
曾铮看着晓晓笑着说:"已经安全离开了为什么还要问这些!"
晓晓说:"谢谢!我还是要谢谢你当年仗义出手相救,但是这次可能要让你失望了,我现在已经不在给人治病,已经好几年没有拿手术刀了,三天不动手生,加之年龄大了,也不想再去拼命了,所以你只能空手回去了"。
曾铮说:"当年我杀掉了汪家的守卫把你救出去就是想让你过自己的生活,已经冒死把你救出火坑,今天怎么会把你重新拉进来呢?我只不过是列行公事地走一趟罢了,回去就说你不在这里,我们也没有找到你,他们除了埋怨我不会办事罢了,其他他们也不能拿我怎么样?但是你得走了,必须要离开这里"。
送走了曾铮,晓晓对乡亲们就说是出远门串亲戚一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当天晚上就离开了渔村,这回出来没有雇用船夫,她是让自己收留的两个年轻女孩在驾船。
这是两个苦命的女孩,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但却是一对哑女,很早就没有了母亲,她们是跟着父亲长大的,当父亲被抓壮丁抓走后,她们的生活就没有了着落,晓晓看到这种情况就收留了她们,这一对孩子就是不能说话,其他方面是不差于正常人的。
大的叫双双,小的叫惠惠,打鱼、砍柴、驾船、操持家务都是好手,所以晓晓最后决定还是把她们带走,姐两个听说晓晓要带着她们走可是高兴坏了,她们长这么大还没有走出过这个鱼村,能跟着先生出去转转那是这个鱼村里所有女人的梦想。
晓晓的乌篷船没有走太远,她们走走停停的都是白天行船,晚上停下来休息,三天后来到了一个叫暖坡村的小渔港。
暖坡村很小,但是渔港却很大,为什么这里会这样,因为这里接近入海口,珠江就是从这里进入大海,那些远海扑鱼的船只回来就在这里进行交易,所以这里才会有渔港。
晓晓她们的船只停下来后,她让双双和惠惠看守船只,自己一个人走进了渔港。
刚刚走进摆放各类鱼品的区域,就看见一伙青年人抬着一个老者拼命往外跑,嘴里不停地大喊着:"让开"。
从晓晓身边跑过去的时候,晓晓发现被抬着的这个老者是中毒了,她本想让他们停下来她给老者看看,但是她也怕冒冒失失地去给人家好心治病,一旦人死了会惹来麻烦,过去有点小麻烦都是金梅在前面给自己扛着,现在不同了,自己只带着两个哑女,自己一旦有什么事情,两个女孩可怎么办?想到这些晓晓就没有伸头。
可是有些事情是想躲也躲不过去的,四个年轻人把老者抬出来就放着外面江边的沙滩上,他们马上就跪在地上磕头,求海神爷放过他们的父亲,然后转过身来就给过往的行人磕头,求求过往的行人谁能救救他们的父亲。
民国女神医 第240章
晓晓已经知道这个老者是中毒,这种中毒的人时间就是生命,一刻也耽误不得,所以她赶紧走过来说:"告诉我他到底是中了什么毒?得快点解毒,不然他会有生命危险!"
四个人中那个年龄大的说:"父亲在礁石湾扑鱼的时候被鱼刺给刮伤了,过去我们谁受点小伤都没有当回事,当时父亲也没有什么反应,就是刚才卸船的时候晕倒了"。
晓晓虽然现在还弄不懂是中的什么鱼的毒,但她只能是试着解毒,不然就抢救不过来了,她从药箱里拿出一颗解毒丸让他们给老人服下去,拿出三根三棱针马上就扎进了老人的三处大穴,这样总算是把毒给困住,让毒素暂时侵蚀不到心脏。
晓晓马上就开出一个药方就让他们马上去抓药,尽快拿回来救人。
半个小时后药品就被全部抓来,晓晓亲自动手研碎,然后用黄酒把粉末合成膏状,用一根竹筷把药涂抹在老者的创口处,十分钟不到就看到创口处开始向外面流黑色的血水,黑色的血水大约流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开始变了颜色,红色的血水流过之后晓晓就开始把那些药膏擦洗了下来,进行过清理之后给他涂上消炎长肉的药粉就开始包扎,处理完这一切晓晓告诉他们老人得救了,几个儿子赶紧跪下来给晓晓磕头。
那个年龄大的儿子从身上拿出一点散碎银两想给晓晓付钱,但是被晓晓给拒绝了,晓晓说:"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职业,今天刚刚来到贵地,就算交个人缘吧!"说完她收拾一下药箱背起来就走。
晓晓没有走出多远就被那个年龄大一点的男子给截住了,他说:"先生救了父亲的性命,怎么也得留下姓名,将来一旦有机会我们一定要报答救命之恩!"
其实他是故意说着感谢的话来拖住晓晓的,因为他的弟弟已经拿着东西跑过来,晓晓一看是四斤重的平鱼一条,大大的螃蟹四个,小龙虾足有十几只,全部装在一个草篓子里,双手举着递给晓晓,这样晓晓只能是收下了,不然就太让人家过不去了。
谢谢说:"谢谢你们的礼物!这些东西我收下了,我叫晓晓,刚刚来到此地,现住在江边的乌篷船上"。说完带着东西都没有进入市场就赶紧回到船上。
她们本来准备在这里休息几天,但是经过这件事情晓晓就不想待在这里了,她怕那些苍蝇很快就会找到自己,她们当晚就开船住进了一个柴草茂盛的湖湾里。
晚饭是双双做的,她把那条平鱼收拾干净后,从左右两侧各削下两块肉条,用盐处理后挂上船上凉鱼干了,其余她做了一个鱼汤,渔家女做鱼汤手艺是没说的,四只大螃蟹今天晚上全部蒸熟了,已经端上饭桌,那些小龙虾她用鱼篓装好放进船边的水里,这样明天仍然是活虾。
晓晓看着这对渔家姑娘心里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看她们把生活安排的简约时尚,真的为她们高兴,看来我的对她们传授的医疗技术,将来她们好拿来吃饭啊!
当天夜里晓晓作了个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大学的课堂,这是一堂外科学课程,老师在讲台上说:"十聋九哑,有很多不能说话的人都是因为耳聋引起,而耳聋又分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大多都是耳膜太厚造成了不能发音说话,而后天性耳聋就和先天性耳聋不一样了,大多是由于强震或者是发炎造成了耳穿孔,所以说先天性耳聋有可能经过手术会让患者说话,而后天性耳聋就没有可能了!"
晓晓第二天醒来一直在考虑双双和惠惠是否经过手术能让她们说话的事情。
这两个姑娘是贼聪明,你和她连说带比活她们什么都懂,所以晓晓废了很大劲终于和他们说明白了,就是想给她们动手术让她们说话,两个姑娘非常信赖晓晓的医疗技术,马上就同意了。
晓晓告诉她们,必须一个人一个人地来,先给姐姐双双做,等她好了再给惠惠做,两个姑娘点头同意了,这几天风平浪静,晓晓当天就让惠惠到船上看着,她在船舱里给双双开始动手术。
这台手术只用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晓晓认为手术非常成功。现在双双还在麻醉状态,等到三天拆线时再看结果吧!
双双三天后拆线的时候,惠惠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姐姐双双,晓晓站在那里看着这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长得太美了,老天可能在造就她们的时候看到她们太漂亮后悔了,所以才和她们开了一个玩笑,不让她们说话,当然生在这个年代也保护了她们,不然这么漂亮的女孩说不上会招惹来多少麻烦!
晓晓自己的心里想,我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如果再有个女儿该有多好,但是马上警告自己做人不要太贪,自己已经是不错了。
一层层的纱布从双双的脸上拆下来,晓晓的心情也一直是在吊着,如果双双还是老样子,就不是孩子们失望的问题,最失望的应该是自己,那样惠惠就不用再做手术了。
纱布全部拆完,三个人六只眼睛互相看着,最紧张的人就是晓晓,她的头上都冒出了冷汗,惠惠用手在姐姐面前挥挥手,意思是想看看反应,双手突然张大了嘴巴,伸开双臂抱住了晓晓喊:"妈妈!"喊完抱着晓晓就哭了,惠惠终于看到了姐姐手术成功了,她也上来抱住了晓晓。
晓晓对着她们两个说:"有你们这声妈妈,我就感觉值了,明天就给惠惠做手术,今晚我们庆祝一下。
十天后,她们母女三个人互相依偎在船头在唱歌,这是晓晓故意让她们练习着发声,因为这么多年没有说话,有些语言她们还是说不了,晓晓想对她们进行康复性训练,主要是唱歌或者是背唐诗宋词,就她们这么聪明估计用不上多少时间就会和正常人一样。
一天夜里外面下起漂泊大雨,三个人都已经睡熟了,雨水让河水上涨船只就会升高,大风把船给刮出了湖湾,进入了航道就开始了漂流。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她们的船只已经漂流进了大海。
晓晓早上醒来就发现不对了,她马上叫醒了两个姑娘,看到天水相连的大海,两个姑娘吓得哭了,晓晓告诉她们说:"不用着急,我们漂流出来时间不是太长,即使是进入大海也是近海,咱们就给它逆流直上,这样虽然慢点,但是总能回到港湾,进入内河咱们到了哪里都不用害怕。
民国女神医 第241章
就这样她们逆流航行了两天一夜,终于又回到了珠江,可是再也回不到原来那个湖湾了,最后她们没有办法只能把船只停进了浮石岛码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