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神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其不隆咚强
一年之后,晓晓开起了自己的私人医院,她是院长,雇了几个大学生和护士,挂牌就是疑难杂症医院,这是挑战极限的做法,几家医院开始是觉得这个晓晓实在是太狂妄了,可是当他们遇到难于诊断的患者的时候,晓晓曾经几次出面帮助他们确定下来患者的病症,几乎是没有差池。
省级中医药协会知道了晓晓在中医中药上有一定的造诣,就给她发来一份邀请,让晓晓参加一年一度的学术会议,晓晓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意,她就在母亲陶英智的陪同下前来参加会议了,现在的晓晓已经扔掉了轮椅,她只是右手拄着一根拐杖。
这种会议主要是专家学者们宣读自己的学术成就,大多都是照本宣科地宣讲论文,晓晓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她并没有撰写什么论文,从年龄上看这些人都是上一代的长辈,她来到这里就是想听听看看,和打酱油的差不多少。
当宣布让晓晓上台现身说法的时候,晓晓在妈妈的陪同下走上了主席台,晓晓在没有发言之前深深地给台下的长辈们鞠了一躬,然后她说:"谢谢协会的主办方给我这次机会!谢谢各位在中医药行业做出贡献的各位长辈!我是前来学习的,在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西医外科,最为擅长的就是手术,中医中药是我后来走上工作岗位上的自学,可能各方面还有好多缺欠,但我愿意去探究去摸索,只要能给患者减轻痛苦,就是我从医的目的"。
晓晓的讲话迎来一阵阵的掌声,她接着说:"中医处方药,是前辈们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出现的成果,是我们中医中药的宝贵财富,而验方需要我们这代人研究探索,我们在行医治病的同时,要不断地研究摸索这些验方,民间有一句话就是偏方治大病,但是这些偏方可不是任何人都能使用的,我在这里只能说,可以因人而异地去试试,因患者身体情况当然也可以试试,我的疑难杂症医院就是采用很多民间偏方治病的,在这里不想过多熬述!但是我希望有疑难杂症的患者来我的医院进行治疗"。
晓晓的发言可谓是完美,她没有那么多的华丽辞藻,而是实打实的现身说法,而且最后还为自己做了广告,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的医学杂志上就刊登出晓晓的大型照片,她的录音讲话也被刊载,这下晓晓的医院可是要出名了,当然有些负面影响也跟随着悄然而至。
晓晓最近接待一个来自京城的患者,她是得了一种叫做蛇盘疮的皮肤外伤,民间管这种病叫做腰翁,有一种说法是腰翁、砍头、后背疮,不死也能见阎王,意思是离死不远了。
这个人是一个老干部,本来京城医疗条件很好,可是治了几个月也没有治好,后来听说了晓晓这个疑难杂症医院,所以才冒名前来治疗,他也知道民间有能人的这种说法。
民国女神医 第262章
牛犇说:"还说我呢?你这么优秀怎么不考虑个人问题?"
晓晓说:"我年龄比你大,已经是个老姑娘了,再说躺在病床上好几年,刚刚才站起来,哪能说到自己的婚事啊!再说我经过这次重伤之后可能生育不了啦!我不能坑了人家!"
牛犇听晓晓这么说虽然他也很认同,但是他认为像晓晓这样神一样的人物人生必须要幸福,他虽然经济上不是太富有,但是他很想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晓晓,他自己今后幸福与否不重要,只要晓晓幸福快乐他就很满足了。
想到这些他不再疑惑了,他就对着晓晓说:"我们接触的时间不短了,可以说是互相了解,因此我想说:"我经济上不是那么富有,但是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你,只要你能幸福快乐就是我今后的希望,我愿意用此生陪伴你走完今后的人生路,不知道你是否能接受我。
陶英智看到天太晚了也出来接女儿,让她听到了牛犇说的话,她拍着巴掌走过来说:"我个人事先表态,我非常赞同你们之间的关系,牛犇这孩子是我很早就看好的男孩,我早就想帮着你们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晓晓说:"我们现在就是朋友!我不想因为我影响到你的后半生,我将来可能不会生育,再说年龄上我比你大三岁半,这些问题现在还看不出来,将来老了,我都成了老太婆了你还是小伙子,可是这件事情我也不想拒绝你,咱们就这样先处着吧!好朋友身份,将来认为合适就登记结婚,如果处着觉得不合适就不再向纵深发展,这样咱们两个人都没有心里负担"。
晓晓即使是这样的回答都让牛犇高兴够呛!因为晓晓必定没有直接拒绝他,后续的发展就看自己怎么表现了。
京城某大学过来人住进了晓晓的医院,据晓晓自己说那个年龄大的是晓晓读研究生时的导师,而那两个年轻的女生是导师正在带着的研究生,导师来到晓晓这里就直接说了,他是前来给晓晓送学生的,这两个研究生他已经带了一年半,他想让晓晓给他带一年,她们修的就是中医中药,晓晓这里的情况人家都了解,所以才把人送过来到晓晓这里实习。
晓晓知道拒绝不了,只能是收下这两个研究生,但是她说:"我这里可是小药铺,真的要是误人子弟了可不要怨我!"
导师说:"当年学校就想留下你在校任教,可是你实习的医院千方百计地过来要人,最后他们也没有保护好你,听说你救灾受伤了,学校很多人都为你感到可惜,后来听说你自己医治好了自己的病,我们大家都为你感到骄傲,像你这样有着真才实学的医生不是太多了,你不为金钱媚俗,又不持技而骄,这就是你人格的魅力,我至所以把学生送过来,主要是让她们知道怎么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导师把学生留下来就自己回了京城,他说过一段时间会带着一个患者过来,让晓晓帮帮这个患者,这个人导师已经想过很多办法都没有治好她的病,只能带过来让晓晓给看看。
这两个女生都想管晓晓就老师,晓晓不想让她们这样叫,就告诉她们管自己叫师姐,这样既亲切又不尴尬。
她们自己介绍了自己,个子高一点的就薛敏,个子矮一点的叫岳悦,两个人都是本校毕业生,都是工作三年后才重新去上研究生的,薛敏的家住京城北郊,岳悦的家在京城军队大院,看来两个人的家境都不错,从他们的生活习惯上就能看出来。
她们进来的第二天晓晓的医院就接待了一个脑瘤患者,这是一个农民家庭的病人,有心想去大城市治病,但是昂贵的医疗费用他们承担不起,可是放眼这座小城还真的没有一家能做开颅手术。
晓晓治病从来都是不看你是什么人,只要我能治疗就没有向外推脱的道理,最最重要的是你有钱我要治病,你没有钱我只要能治病也会给你治病,因此这户农民就是抬着病人来到她的医院的。
这次开颅手术晓晓把自己医院的医生留下来,她让两个研究生和两个护士跟着她上了手术台,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这个人是早期发病,所以晓晓直接就把肿瘤切掉了,然后就进行缝合,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如果说麻烦那就是她边操作边讲解,两个小时的手术完成后薛敏代表师姐晓晓宣布手术成功。
接下来的几天好像晓晓的手术接上了,阑尾手术有人到这里来做,就是生孩子晓晓都做了几列,这里的生意火起来,地方医院的患者肯定少起来,可是这些人知道晓晓抢了他们的生意也不敢出来整事,因为他们都怕哪一天自己得病了会用到晓晓,这种优秀的医疗资源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谁也得罪不起。
实习生薛敏和岳悦发现了一件事情,就是来到晓晓医院里的病人不管是什么病,晓晓都是会有办法给患者进行治疗,几乎是从儿科到脑外科,没有晓晓不涉猎的学科,这样深度的老师就是回到母校也会很少见到。她们各自都把这一奇特现象告诉给了家里人。
很快这两个实习生的家人就赶到这里,他们也对晓晓充满了好奇,研究生学历的医生比比皆是,但是这么强悍的医生实属少见。
薛敏的家人来的是薛敏的爸爸,他的肝病已经是治了好多年,一直没有停下治疗,但是也一直没有治好,所以这次听说姑娘的导师带着她们见到了一位神医,所以就想过来看看。
晓晓认真给他做了检查,发现他不仅有肝硬化,而且心脏也不太好,所以一下子就给他开了五个药方,让他自己回去吃药,如果这些药吃完见好就再过来,如果不见好就不要来了。
刚刚把薛敏的父亲打发走,岳悦的父亲就过来了,他是开车过来的,他可不是来治病的,他来到就说:"我是在一所军队的疗养院工作,我们的疗养院里住着的都是给国家建立功勋的军人,他们年纪大了身体都有病,听到你在医学领域有着自己的建树,我就亲自过来看看,如果你同意,各类手续完全由我来办理,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们的军人了!"
晓晓说:"谢谢叔叔对我的赏识,我是现在每天都在坚持治疗和恢复身体,我受过非常严重的外伤,在病床上一直昏迷了两年多,最近一年来才恢复正常,所以我不太适合到部队去,那里高强度的工作我可能胜任不了,但是我可以答应你们,如果真的遇到了疑难杂症可以前来找我,我就是专门治疗疑难杂症的,估计这也许会帮到你们!"
民国女神医 第263章
听到晓晓这样说,岳悦的爸爸就不太好再说什么,但是他知道晓晓能帮着处理疑难杂症也就放心了,普通病号他们自己的医生就能处理,发现疑难杂症就过来找晓晓,估计这工作也能交代过去。
岳悦的爸爸没有达到目的也就回去了,但是他高兴的是自己的女儿就在这里实习,这可是千金难求的事情,看来姑娘这个导师人不错,医疗技术也很高,能够让孩子到这里来实习,这是多少人堪舆的事情,将来见到孩子的导师一定的好好谢谢人家。
晓晓这里来了一个烫伤患者,而且还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因为烫伤面积很大,镇子上几家医院都不敢收治,他们都说对于烫伤没有太好的医治办法,让他们到晓晓的疑难杂症医院来。
可是他们家人抬着孩子刚刚走进医院就被陶英智给拦住,陶妈妈代替女儿做主了,她说:"我们治不了你们孩子的病,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孩子的大人马上就给陶妈妈跪下了!嘴里不停地说着对不起!
晓晓赶过来一看是自己的小舅和舅妈,他们过去在自己有病的时候曾经为难过妈妈,所以今天妈妈才给他们颜色看,但是孩子是无辜的,她一定要救救他,晓晓一挥手就过来两位年轻的医生,晓晓过来也没有给舅舅和舅妈好脸色,她对着年轻医生说:"孩子是无辜的,她这么小我们如果不接诊她会很难活下去,马上把人给我推进特殊病房,让家属交付押金二十万马上离开医院,这里不需要家属陪床!"
两个医生接过孩子就推着进了病房,晓晓拉着妈妈陶英智什么也没说就走了进去,把小舅和舅妈直接晾在那里?
晓晓的小舅陶英和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过去自己慢待了这个外甥女,现在想求人家了所以才会看到人家的脸色,但是为了孩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马上去交押金吧!可是两口子搜遍自己的兜兜包包才拿出来九万多,离二十万还有很大的缺口,依着小舅妈的意思反正今天已经给人家跪地求饶了,就再给外甥女跪下去,让她给减免一下价格,但是陶英和觉得外甥女能收下孩子已经给了很大面子,如果再去讲价就有点太丢面子了,他说:"先把这九万块钱押上吧!我们马上回去筹钱。
晓晓原来没想要他们钱,主要是想通过这次孩子治病的押金难为一下这两口子,她偷偷地把意图告诉了妈妈,最后说:"不管他押多少!最后结账的时候咱们就收下你给他们打的那张借据,不就是三万块钱吗?让他们自己回去睡不着觉吧!咱们心里无私天地宽!"
陶英智对女儿伸出了大拇指,她说:"我姑娘不但医术高,而且点子也多,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吧!这样处理我总算出了一口恶气,再说这样我也能向你的外公外婆好交代,孩子毕竟是陶家的子孙,这是老人的眼珠啊!"
晓晓治疗烫伤使用的是自己配制的特殊药方,就是跟在身边的两个研究生也不知道是哪些成份,当把这种药膏涂在孩子身上孩子就停止了哭声,这是止疼化淤最好的烫伤药膏,晓晓每次都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烫伤程度配制药膏,她给两个研究生介绍治疗过程的时候主要讲了这种病的处理方法,至于药膏她只是粗略地说说,就好像这种药膏遍地都有一样。
两天后孩子身上的烫伤就结茄干爽起来,孩子已经能够吃东西了,证明孩子已经没有了危险。
可是陶英和两口子从各处借款才筹措到十九万,最后没有办法连老父母都给请了过来,老人知道过去他们因为那点资产曾经逼着姐姐陶英智给他们打过借条,现在没有脸去向人家解释,本来他们也不想管,但是孩子是老人的眼珠,他们不管大人也得关心一下孩子,所以晓晓的外公和外婆哆哆嗦嗦地来到了晓晓的医院,晓晓看到外公和外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跑出来就抱住了外婆,在她耳边就把孩子已经没事了,她是在整治小舅两口子,最后只收下当年那张欠条款,把他的钱晓晓会全部退回去。
外婆马上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老头子,老两口拍着晓晓说:"我孙女做的对,外公支持你,你是外公的骄傲!我们就不在这里打扰你啦!英智!带着我们到你家里去!"
就这样外公外婆被陶妈妈给带回家了,这里还是留下了那对非常尴尬的陶英和夫妇。
晓晓没有面对他们夫妇,只是让护士告诉他们暂时回家,孩子已经脱险,五天后来这里接孩子回家。
陶英和通过这件事情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他可真是一夜白了头,那天他回到家就开始埋怨老婆当年使出的毒辣手段,把很好的亲戚让她给把关系搞僵,当年知道姐姐已经处于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外甥女还昏迷躺在病床上,可是他们有钱不借不说,而且还要逼着她写借条,这样去争夺家产是不是有点缺德啊!今天自己的孩子躺在人家的病床上,这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去解释的事情,现在只能是硬着头皮去借钱,可是这年头除了自己直系亲属,外边还用去问吗?除非去借高利贷,可是那东西一旦接触,就等着跳井吧!
哥哥陶英俊家里有钱,可是当不了老婆家,只是磨磨唧唧的借给他两千元,这还是老婆娘家最近借走了五万,这是陶英俊要挟老婆的借口,所以最多只拿出来两千元,两个姐妹还不错,她们每人借给陶英和五万元,就这样他们给晓晓的医院交了押金十九万。
陶英和觉得还是没有办法和外甥女解释,所以才把老父母拉过来,其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帮着自己说说,可是到了这里他们就被姐姐陶英智给领到家里去了,把自己上不上下不下地扔在了这里,他现在想去补足押金可是兜里没钱,不想去补心里总是觉得有点放不下,就在这个时候出来一个护士告诉他们回去等着,说孩子已经脱险,这样他就没有办法在这里停留了,可是老婆还是想看看孩子,因为这个孩子就是自己在大门口泼开水给烫伤的。
陶英和已经把老婆快给埋怨死了,当然她自己也非常后悔,可是人世间哪有后悔药啊!这不是报应吗?今天自己的孩子躺在病床上他才理解姐姐陶英智的苦衷,如果当年他和哥哥陶英俊都帮姐姐一把,一是能缓解姐姐的压力,二是绝对不会出现今天的尴尬。
民国女神医 第264章
陶英和步履蹒跚的离开了晓晓的医院,老婆不敢和他并排走,只是跟在他身后抹眼泪,晓晓看到他们这个样子就开始心软了。
第二天早上晓晓的两个姨娘每人挎着一篮鸡蛋前来看望晓晓,她们自从晓晓苏醒过来就没有过来看看,今天能够前来还是为了哥哥的孩子,晓晓知道她们当年也是逼迫妈妈放弃对自己进行抢救的人,在妈妈最困难的时候她们是站在两个舅舅方面,虽然没有让妈妈给她们打什么欠条,但是帮虎吃食她们是做到了,所以晓晓对她们也是待搭不理,她们想看看孩子晓晓也没有同意,找个借口有事转身就离开了,把她们直接给晾在那里。
姐姐陶英惠跟妹妹陶英素知道妈妈和爸爸在姐姐陶英智家里,她们认为这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好时机,就挎着鸡蛋篮子来到了晓晓的家里。
陶英智正在家里厨房做饭,听见敲门声老太太就去开了门,一看是自己的两个小女儿,每人挎着一篮鸡蛋,老太太想借此给她们姐妹说说也好,不然整天都和冤家一样自己百年之后也闭不上眼睛,唉!十个指头咬那个都疼啊!你说当年她们怎么就那么狠心呢?
陶英智站在屋子门口看着妈妈把两个妹妹放进了院子,双手抱胸堵住门口说:"吆!什么风把你们给刮来了,自从我姑娘有病在床就没有看到你们踏进我家一步,看来你们是来看望孩子的,孩子在医院里,你们走错地方了!"
两个妹妹站在那里满眼是泪地看着姐姐陶英智,她们知道自己当年听了哥哥的话,没有在姐姐最难的时候帮上一把,现在姐姐发点醪糟她们只能受着。
老母亲终于说话了,她说:"英智!你是她们的大姐,当年的事情我也骂过她们,她们已经知错了,你就看在妈妈的面子原谅她们吧!将来妈妈百年之后,这个家还得靠你来牵头,弟弟妹妹们还要你多多担待"。
老父亲站在陶英智身后看看两个小女儿,什么也没说就回到了屋里,陶英智看看妈妈什么也没说也回了厨房,老太太就让两个小女儿进屋,但是她们两个知道父母在她们身上也很为难,放下鸡蛋篮子就想回去了,妈妈也没有其他办法安慰她们。
就在这个时候陶英智说不上从哪里出来说:"把鸡蛋篮子带走!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鸡蛋,我们不是一类人,将来还是不要走动了!"
就在这个时候老头从屋里穿戴整齐走出来说:"老太婆!收拾东西我们也回去,将来我们不在参与她们之间的事情!"说完就想走。
陶英智知道父亲今天生气了,虽然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但是她们当年是太气人了,她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父亲面前就跪下了,哭着说:"爸爸!你千万不要生气,今天这事是我不对,我不应该这样对她们,可是这些年我一直憋着一口气出不来啊!当年她们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是晓晓的爸爸疏通关系把她们送进了学校,是我供着她们读完高中,虽然没有考上大学,姐姐姐夫总算是对的起她们,可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们想过这些吗?
如果不是爸爸你帮我,我们母子已经露宿街头了,她们当时在干什么?她们虽然没有让我打欠条,但是我是被她们四个同时告上法庭的"。
陶老头说:"要怪就怪我吧!是我教子无方出了两个逆子,这两个东西也是见利忘义,所以才出现这些家庭问题,今后你们都大了,自己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我们活着睁眼闭眼假装看不到,我们死了你们树倒猢狲散,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吧!爸爸不在管你们的事情"。
陶老头说完还是走了,老太太加个小包赶紧追上去,两个妹妹也转身离开了,当然那两篮子鸡蛋并没有带走。
发生这些事情晓晓是一点也不知道,直到孩子已经伤愈出院,晓晓告诉结账人员只收下三万元,其余全部退回,陶妈妈接着说:"还有两篮子鸡蛋要带走,那是孩子姑姑给她买的!"
陶英和直到结完账才弄清楚,人家这是只收下了自己手里的那张欠条款,其他是一分没收啊!看来自己做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失败。
他把孩子从医院里抱出来放进了出租车,看到老婆挎出来两篮子鸡蛋,以为是有人给孩子送的,也没有过问就放进车里,一家人刚刚进入家门就看到孩子的两个姑姑和大爷陶英俊站在自家门口来看望孩子。
陶英和走进屋里才知道那两篮子鸡蛋是两个妹妹送给大姐陶英智的,人家没要才让他给带了回来,这东西他说什么也不会要,最后还是让两个妹妹带走,当说到住院费用的时候,陶英和马上就把哥哥的两千块钱和妹妹每人五万元都还给了她们。
这事情说起来他们之间就开始埋怨起大哥陶英俊,这件事情当时就是他不想给姐姐陶英智借钱才拉着他们三个陪绑的,现在问题出现了他又不承担责任,哥几个马上就因为这件事情打了起来。
老二陶英和说:"今后咱们不是兄弟,以后就是路人,少跟你这种人接触没有坏处,就这样把大哥陶英俊给赶走了,两个妹妹想对小哥说点什么,但是陶英和说:"你们拿着自己的鸡蛋也走吧!咱们这些人跟外甥女晓晓比就是小人,我们在人家面前永远是抬不起头的"。
送走了两个妹妹的第二天陶英和就病了,而且还是嘴斜眼歪,他老婆没有办法只能去求助公公老陶头,老人哆哆嗦嗦地过了看看,最后没有办法还是把电话打给了晓晓,他知道直接打给姑娘陶英智会被拒绝,怎么说他们也是父子,这个热闹他是不敢看的。
晓晓接到外公的电话就过来了,她一看小舅舅就是中风,她马上就给他进行了针灸推拿,然后开上一副中药对着小舅妈说:"去自己到市里的大药店去抓药吧,这些药地方小药店抓不全,你一次最好抓十副,这些药吃完他就好了。看完病她挎着药箱就走了,外公想留下她吃顿饭,但是被晓晓说医院里有人在等她给拒绝了。老人看着晓晓走远的背影说:"看来这个矛盾只能带进棺材唠!"
两个月后,晓晓的导师带着一个外国女人来到这里,导师说:"她叫安妮!是个米国人,现在是我们学校的教授,她得病了,在京城的几家医院里被查出是子宫癌晚期,说癌细胞已经扩散,在弥留之际她听说你的医疗技术过硬,所以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到你这里来看看"。
民国女神医 第265章
来到这里的四个人都住进了晓晓的医院,晓晓针对他们四个人的病症写下四个医疗方案,她想还是最先把三个不用动手术的病情处理好,这边给肛瘘患者进行消炎等待手术,那边已经开始对腰间盘突出开始了针灸推拿理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