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星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射手座李不二
只有金厂长阴晴不定,想了想后道:“好,我同意美术厂方面的意见。”
这个结果倒是令顾小凡有些意外了,金厂长难道投降了。
会议通过了顾小凡的提议,但是很快在联系东方卫视之后,那便却没有了答复。
这代表了什么?
无论是楚秋白,还是何铁军瞬间就意识到了,他们还是太小看了金厂长,金厂长不仅仅拥有tvb的同盟,而且东方卫视也是支持金厂长的,金厂长在上影二十年的经营,根基远远比他们想象还要雄厚。
这令顾小凡也有些诧异,但是他并没有气馁,因为对于他来说失去东方卫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与其在一家已经内部强大,结构完整的电视台去争取自己的平台,不如挑选一家处于低谷的电视台来合伙,会更加容易上手。
很快的,在一堆同意美术厂要求的二,三线电视台中,顾小凡挑选到了适合的目标,收视率排名全国中下游的浙江卫视。
顾小凡选择他也是有原因的,这些年浙江卫视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极需要内容提供,而其总部杭州离上影也不远,双方各方面都有互补性。
至于点击率?这根本不是顾小凡担心的问题,他从来都是相信好的作品是不可阻挡的,这是金厂长那些利益熏心的人无法理解的。
在他们理解,纪录片再怎么好,也不会大红大紫,因为从来没有这个先例。
但是他们不会明白,好的作品是可以超越一切既有规则的,所谓的记录,规则,本来就是由人创造的。
于是顾小凡点头之后,何铁军与楚秋白通过决议,浙江卫视同意了美术厂的合作协议,并在最快的时间把《舌尖上的中国》在晚上十点时段进行播出。
而当第一集的点击率突破70万大关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同时在浙江卫视与弹幕网播出。
上影集团内部众人正在猜测这一次,究竟《舌尖上中国》能不能单集77万的标准时,谁都没有料到,这个作品引发的浪潮将远远超乎所有人的预期……
大明星系统 第303章 民族的本味
在这天晚上,当《主食的力量》播出,无数的人在电视机前,电脑前都在看着这些真实记录的画面。
每一个镜头都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深处,每个人随着镜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行走参与和观看。
每个人都能看到的是美食背后的文化积淀、自然因素和历史背景,从苍茫辽阔的蒙古草原,到温润潮湿的江南小镇,从天寒地冻的东北平原,到深幽原始的西南边陲。
大家看到看到的是不同地域文化和自然影响下的不同美食面貌;从面条到米饭,从饺子到馒头,从年糕到粽子,观者看到久远岁月在地域主食中勾勒出的不同痕迹,这让习惯生活在繁忙都市、车流人群中的人们,久违的一次俯身探寻祖国富饶疆域、多变环境以及独特历史的机会……一次无比真诚的文化探索。
顾小凡通过镜头带来的,是每个人心中对于中国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发且绵延……
不是空洞虚假的讴歌,或者传播教育式的灌输,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以一种温柔感激的冷冽镜头,追随最普通的人们,记录他们的生活。
这样的记录,因其真实而显得诚恳。没有对中国现状的粉饰,它静静记录深山、窑洞、小镇、泥土、皲裂皱纹;不在餐桌而在柴锅,它审视食物在其源头最自然的诞生和延续;没有对味觉过分的溢美,它看到的食物,诞生于普通家庭的厨房,融合在普通人的成长、生活和记忆里。
它甚至是冷酷的,翻动沉重工具的老人、渔船里枯燥生活的渔民,艰难走在路上的游商,镜头在拍摄他们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
但这正是纪录片的尊重和珍贵,镜头记录他们生活的真实面貌,对他们的勤劳与艰苦、笑容与污渍、伟大与微小一并记录。
电脑前每个人看到的,正是他们深知的中国社会真实的面目,劳动者的淳朴和勤劳在我们心中得到印证,这种认同感,远比任何宣传来得更加有力。
采摘莲藕的工人渴望卖价上涨的小小心思和满身污泥的咧嘴微笑,比多少煽情的节约粮食宣传都更加让人深深信服。
在很多时候,纪录片的都是被认为是另一重形式的形象传播和文化宣扬,很多时候这点令人厌恶。
但是我们原本就拥有最优秀文化时,为什么不去宣扬?为什么不把我们最珍贵的一面对着全世界展示出来?
每个在屏幕起看着这一切的人都不禁思考,当我们的电视里充斥着谍战片、宫廷剧和抗战片,充斥着各种噱头和亚文化的综艺节目时,难道不需要纪录片,带给我们中正平和的,严肃的思维和思考?
当这个国家,不断用大都市的高楼车船、繁华庆典做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面貌的主题时,我们只是激动与兴奋。
而只有当我们看到《舌尖上的中国》,我们才会真正发自内心的,对故土和故土上俯身劳动的劳动者洒下热泪,千年来我们血脉里的原始记忆仿佛都苏醒过来。
千百年来,土地上默默生活的人民,他们对生活的尊重态度,对劳动的天性热忱,他们身上的淤泥,额头的汗水,黝黑的皮肤和原始的微笑,那些渗入美食、生活、家庭和小镇的厚重文化,才是中国的本味。
中华民族的本味,远比石头森林车水马龙,更加值得尊敬,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独有的魅力,顾小凡让通过镜头让每个人都认识自己血脉与传承。
不管是在高楼大厦里打拼的白领,还是在工厂车间里奋站的小人物,亦或是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在海外漂泊的人们。
在这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电脑前看着《舌尖上的中国》那一张张勤劳的面孔,一份份熟悉的美食,都仿佛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
那是家乡的味道……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成为什么人,我们都是在那片土地上孕育而生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心中,体内都是流淌着中华民族的魂魄……感动着,回忆着,流连着……
而在第二天,《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点击率出来的时候,吓了所有人一跳,《主食的故事》直接拿到103万的点击,以单天一百万点击的成绩,打破了中国网络视频记录!
所有优酷,土豆,56网站的负责人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因为弹幕网创造了一个令他们难以置信的事实,那就是以网站制作内容打败了所有的电视节目。
要知道这可只是一个纪录片而已啊!?这明明是电视的长项才对。
而在第二天的晨会上,则彻底是变成了美术厂的庆功会,何铁军享受了一把众人的掌声,楚秋白也是微笑着,心里不由踏实了。
而金厂长则是干脆托病没有出席,只剩下李厂长与刘厂长满脸的欲哭无泪,而tvb方面更是觉得颜面无光,《学警出更》的导演黄伟声连电话狗关机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次集团四大电影厂的弹幕网争夺中,美术厂获得了完胜。
而另一方面,《舌尖上的中国》在浙江卫视收视率也达到了0·47,全国的0·47是个什么概念?
在浙江卫视,综艺节目平均收视率是0·3,这个数字是衡量综艺节目好坏的尺度,超过0·3的是好节目,在0·2左右的节目要观察,给予机会改进,而收视0·1的节目随时可能“下岗”。
《舌尖上的中国》竟然在深夜10点首播就拿到了0·47的成绩,这不单单把自己台的综艺节目压了一头,更是把同时段的其他节目都打得落花流水,同时段收视率全国第三,仅次于央视的晚间新闻,与湖南卫视《快乐男声》。
那几天,浙江卫视的总编室里同时接到过“投诉”电话,有观众因为家里突然看不到浙江卫视和《舌尖上的中国》,心里特着急,就打电话问:“你们是不是把我们这里屏蔽了?为什么我们这儿突然收不到你们节目里?”
搞得浙江卫视的编辑们都是受宠若惊,这什么情况啊?竟然有人为了看不到他们电视台来抗议啊?这是多少年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了!
这对于处于低谷期的浙江卫视高层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了,让他们与上影开展合作的计划也更加有信心了。
大明星系统 第304章 席卷全华人
当得知,浙江卫视在《舌尖上的中国》上得到了金龙鱼食用油,以及老板抽油烟机的广告合同,总价值达到了5300万元的合同时,东方卫视的台长孙明江更是悔恨地在家发起了高烧,要知道之前楚秋白也是巴巴地求着他20万一集,他都没答应啊……
这一转眼就是5000多万的收益啊……
而《舌尖上的中国》的魅力,并不仅限于中国,有好事的国内网友把这个纪录片发布到了youtube上,立刻引发了各国人士巨大反应。
“我的天哪……中国不是只有宫保鸡丁吗?怎么会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啊?”
“哇……我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我终于知道世界上的菜系应该怎么分,中国菜……以及其他菜。”
“这世界能把烹饪变成艺术的只有中国人,可以看得出来,这些都是普通人处理食物水平,就比我们德国的厨师好一百倍了。”
“我看完之后,就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全英格兰的厨师都应该被枪毙!”
而这些回覆让中国留学生们看得也是无比自豪的同时,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无数身边的外国同学在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都要请他们烧一顿正宗的中国菜。
这件事情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已经成为了留学生圈子里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全世界中国留学生聚集的留园网上,首页上也是发起了一个“从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的你与外国同学的反应。”
下面身为各国中国留学生们马上回复了无数令人自豪又好笑的回帖。
“刚刚在宿舍烧了一锅糖醋排骨。为了散味(没抽油烟机),就把房门打开了,结果五分钟后认识了全楼的邻居………………他们连汁水都没剩……”
“刚和意国大叔看完舌尖他现在正在旁边感动地哭着呢,各种哇哦哇哦这是啥how???how???so·cool·this·video!!!!!”
“刚刚炒了酸辣土豆丝给几个法国人,开心地吃半天,但死活不愿意相信这是土豆做出来的!”
“还不算外国人,在外面留学我通知台湾室友一起看的舌尖,俩人分别在自己屋里边看手机边在非死不可上交流,诸如哎唉着你们那里有没有好吃么怎么做的?然后看完俩人就急不可耐地开始准备晚饭了……”
“我已经移民了的姐姐,第一集看完就觉得自己一个人受虐不爽,就拿给邻居之前来过中国的加国小
哥看,第二集又叫小哥看的时候,小哥一路狂叫leave·me·alone!!!!!!!!!!一路跑开。”
“刚有在自己家里办中国留学生聚餐,几个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白人同学非要凑进来,其中有一个西班牙佬,我们就是自己做的很普通的家常菜,大家在聊天,然后那西班牙佬着急了,说:为什么你们还能平静地聊天?!!!!!这么好吃的东西我都想跳舞了!!!!”
“我的外国gay蜜朋友看了《舌尖上的中国》,逼着我做了一次酸辣汤和照烧鸡腿饭,之后他眼中带泪的跟我说如果能早遇上我几年他可能就不是gay了。”
而国外网站上留学生团体,其乐融融讨论《舌尖》带来的趣事时,在国内网络上,一片夸奖过后,却是响起来一场规模浩大的骂战。
全国各地观众们众说纷纭,都为了自己家乡的美食拉票:“武汉热干面为什么不能上主食这一集啊!?节目组是歧视我们大武汉吗?”
“为什么有粽子没我们宁波汤圆啊!?宁波人得罪你们了?”
每个人都列出来一排排自己家乡的美食,说明了节目组没有收录是多么的不负责。
就连美术厂,都收到了全国各地几千封观众的来信,每封信都是抗议或建议节目组,一定要收录自己家乡美食的理由。
这背后当然不只是感情因素,还有更多的利益纠葛,在第二集播出之后,节目里出现的岐山臊子面,黎平米粉在名声大噪,不单单是相关餐馆生意火爆,就连淘宝网上这两件原本没有名气的面食都被卖到脱销了。
甚至在上影集团,楚秋白都已经接到了很多乡县的地方官员打来的电话,要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一定要在他们乡县去拍摄。
楚秋白也是头疼不已,这几天也被问烦了,直接把这些事情推给了何铁军说是:“这事由美术厂定。”
何铁军也不是傻子,直接把顾小凡的电话塞了出去,把顾小凡弄得完全是一个头是两个大,这几天接电话,满脑子都是什么“牛肉锅贴”,“微州臭豆腐”,“鱼酱炖稻花鱼”……
搞到后面,顾小凡就已经不敢开机了……
中午顾小凡拍完了一天的镜头,正在躺在导演椅上休息呢,突然感觉到有人扔了一份东西在他的腿上。
“看看吧~你这个不务正业的家伙~”刘施诗没好气扔过来一份报纸。
顾小凡拿起来一看,觉得有些意外:“人民日报?”
“你看第3版。”刘施诗哼了一声道。
顾小凡这才翻开第三版看,上面竟然是一篇“倡议所有央视所有纪录片都向《舌尖上的中国》学习”的社评。
“眼下,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还在热议当中,这在当代中国纪录片百花园里,还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不仅观众参与、专家好评,更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新颖准确的叙事手法,不仅树立了自身的品格与品质,也为类似纪录片甚至语言文学创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除了敬佩导演的拍摄手法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于,该片语言的魅力。
这部成功的纪录片,语言的运用功不可没。以白描语言为主,不枝不蔓,清晰、明了、自然;复式连贯句的运用,既纵横捭阖,又曲径通幽。
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比喻、象征、联想、对比等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反映生活,时空跨度大、信息量多。
从解说词到人物对话,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满贯”的感觉,感情细腻,轻不着力,虚实结合,平中有变,呈现亲切柔和的色彩。解说、同期声、音乐,张弛有度,节奏舒缓,似徐徐清风,整体凸显出大气抒情的艺术风格。
同时,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综合运用多种语言、艺术手法,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新的创作高度。
大明星系统 第305章 感谢顾老师
“就像旁白里说的一样:‘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勤俭、坚韧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头,又上心头。’
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它的优势与高度,直令人折服。
真心希望国内所有人的纪录片作者,都能像是《舌尖上的中国》导演,编剧,旁白学习,推出更多这样精致的文化纪录片。”
顾小凡看着不由都傻了……妈妈的,《人民日报》对他评价这么高啊?还号召全国同行学习他啊……
正在有滋有味地看着这篇评论稿呢,就听到剧组外面传来吵闹的声响,动静还不小。
“让我们进去,我是来找顾小凡老师的!”
“我们剧组正在拍摄呢,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我们就说几句话就走,绝对不给你们添麻烦~”
在一阵推推搡搡之下,一对六十多岁夫妻挤进来,几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在那边拦着,也没有拦住他们他们,剧组的不少人都看了过来,还在念台词的演员们都纷纷放下手中的剧本稿,望向这边,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看着那一对穿着朴素的老年夫妻,与一群人拉拉扯扯地朝着顾小凡这边冲过来,刘施诗与高媛圆都马上过来了,一边一个拉住工作人员问:“怎么回事?”
那对老年夫妻一走进,大家都闻到一股酸臭味,都不自觉捂住了鼻子。
“他们非要闯进来,说是要见顾导!拦都拦不住。”几个工作人员拉拉扯扯地苦笑道。
“我们就见顾小凡老师一面,没别的啥事……”两位老人只是红着脸嚷着。
顾小凡见状,也站了起来,挤开人群道:“我就是顾小凡,您二位是?”心想难道是什么穷乡县长们派人专程来拜访自己的?
那位弯腰驼背,满脸黝黑的丈夫看到顾小凡之后,明显愣了一下,瞪大了眼睛,似乎因为他太过年轻不敢相信,旁边的高媛圆与刘施诗都连忙道:“这是我们顾小凡导演。”
丈夫听着猛然激动起来,上去一把就抓住了顾小凡的手臂:“顾老师,谢谢你,谢谢诶~!你是我们家的恩人,多亏了你了。”
顾小凡听着有些费解,边忍着那股刺鼻的酸臭味苦笑道:“什么恩人?您是不是认错人了?”他根本就没见过眼前这两人啊,
旁边那个瘦巴巴同样黝黑的妻子也是红着眼睛道:“顾老师,你是拍的《舌尖上的中国》不是介绍了一个虾酱吗?”
“是啊……”顾小凡一愣。
妻子说着眼眶就越发红了,道:“我们家就是在海南做虾酱的,原本生意不好,做出来一批一直没人要,我家孩子的学费我都没凑齐,结果那集《舌尖上的中国》一播出,就有好多人来我们村收虾酱了,不仅仅是把我们的酱都收走了……还跟我们说以后我们做的虾酱他们都来收,这我们孩子的学费就在也不用操心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来感谢。
看着自己妻子掉眼泪,丈夫就不住埋怨道:“说这么多做什么,还不把东西给顾老师。”
说着妻子就从自己随着的包袱里拿出来一个大瓦罐,顿时一阵浓烈酸臭味扑面而来。
顾小凡原本想捂鼻子,但是看那对老夫妻满脸的通红,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心头一热,顿时也是再也不顾其他,直接把那灌脏兮兮的瓦罐抱入怀中,笑着感激道:
“谢谢你们了。”说完就拉住那对老夫妻的袖子热情道:“大叔大婶,你们留下来吃个饭吧。”
“不行啊。”妻子笑道:“我们还要回去做酱呢,要得多,我们要抓紧时间多做一些。”
说完之后,这对老夫妻对顾小凡再三道歉,这才急急忙忙地走了。
望着这对夫妻的背影,顾小凡心里不由莫名感动,抱着那个味道刺鼻的瓦罐,众人虽然都想上去帮忙,但是在场都是搞艺术的体面人,还是露出一副唯恐避之不及的表情来。
虽然心里想上去拍马屁,但是生理上却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很多人都满脸的挣扎到底是上去还是不上去呢……
顾小凡原本想问:“你们谁想吃,给你们分一点。”但是看这样子,是没人愿意要了,无奈之下,只能自己抱着往房间里方向走。
这时候就听一声娇喝:“诶~顾导~你是要一个人独吞这好东西吗?不问我就自己往自己家抬啊~”
转头就看到刘施诗满脸怒意地伸手要抢瓦罐,顾小凡连忙一躲,知道刘施诗是为了给他面子,女孩子最爱惜干净,这东西又臭又酸,怎么能让刘施诗碰呢?于是瞪眼道:
“诗姐,这还是我一个人吃吧,我就爱好这口~”
这时刘施诗还没说话,就看旁边的高媛圆地过来了,也不顾脏臭,笑盈盈地伸手抓住瓦罐:
“顾导,我早就想试试这个正宗虾酱了~你可不能吃独食吧,也分我一些吧,我们一起吃啊~”
高媛圆情意绵绵地望着顾小凡,声音又甜又腻,大有争斗之意。
刘施诗这时候也不由恨恨地望了她一眼,娇喝道:“顾导!这虾酱我今天吃定了~!”
“独乐不如众乐,还是分我一些吧。”高媛圆毫不退让地盈盈笑道。
看着两大女演员目光在空中火花四溅,旁人都看得不敢作声……
顾小凡一看,就暗叫不好……这什么情况!?刘施诗和高媛圆要为他公开冲突了吗?
为了维护剧组和谐,为了拍摄顺利,顾小凡脑海中只想到了一个办法,直接抱着瓦罐拔腿就跑,边跑边嚷道:
“这虾酱还是我一个人吃吧~~!”
刘施诗与高媛圆一愣之下,就纷纷叫嚷着地追了上去。
“我偏要吃你的!别跑~!”“分我一些嘛~你一个人又吃不完~”
看着两位大美女莺莺燕燕地追逐着顾大导演,剧组的众人都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笑而不语……
唉,这顾大导演年轻轻轻,就被女演员追得到处跑,这以后的日子恐怕有的苦了。
大明星系统 第306章 去体验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潮席卷,电视与网络媒体时,电视台的记者们也都发现了这一席卷全国的热潮。
屏幕里,湖北经济电视台的《楚天调查》节目中,年轻的女记者,在武汉汉正街的批发市场前进行报导。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热宝,根据淘宝数据显示,5月14日该记录片开播之后的5天里,共有584479人上淘宝找过零食特产,搜索次数达217万次,有74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100余万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食品销售火爆的同时,很多厨具,例如蒸锅、砂锅、石锅,以及云南特产汽锅鸡中所用到的汽锅,也是销量大增,但是在汉正街市场上,我们发现很多不知名的品牌打出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商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