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丘一梦
左右康熙的赐婚圣旨一落,明珠那一派是兴奋了许久。
未来太子妃是如此出身,说明了什么?说明大阿哥还有与太子相争的希望啊!
娜仁不管那些,康熙的意思是叫胤禔先成婚,但胤禔的婚期也定在明年,八成是等入秋天凉成婚,如今还不着急,可以慢慢预备。
聘太子妃需要准备的礼节仪式更为繁琐,娜仁作为皇贵妃是躲也躲不得,必须要出面的,好在如今还有很长的时间空闲,等真到了那时候,便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皎娴的婚期粗算在胤禔之后,便也不必着急。
不然三管齐下同时预备,是够内务府的人头疼的。
说完这些,只说皎皎。她去岁向北,今年预备向南,可能还会直奔西北,兜兜转转,预备年前回京。
去年秋日回京,已经叫康熙十分不满了,今年竟然打算在外头浪将近一年,康熙又舍不得又气,嘟嘟囔囔安隽云不做好样子,非要拉着皎皎出去走。
对他这话,娜仁也是无语了。
他也不睁开那双招子看看他女儿那性子,是旁人能够左右得了的吗?安隽云被她支配才差不多。
不过人家自带亲爹滤镜,看皎皎是怎么看怎么温和美好,怎么善良恋家。凡是要出去的事,必定是安隽云的主意。
这岳丈女婿两个算是没好了。
娜仁无语之余又觉着好笑,曾当做笑话说给皎皎听,叫皎皎也满是无奈。
但即便康熙再是不舍,也没能绊住皎皎的脚步。
春光明媚,柳树迎风招展,黄莺婉转啼鸣的时节,皎皎与安隽云携数名随从低调轻装下了扬州。
这当然是明面上的说法,旁的,单据娜仁所知,她便带了少说有两船的人。她是打算把本部向南移的,或者说从一开始她的发展规划便不在大清国内。
笑话,难不成她要带着这群从前和反清复明之人有交接和深厚关系的人在国内混,然后发展到最后随时能够威胁自家的江山乃至反了自家吗?
她是打算向海外发展的。
先盘踞一个小岛,安排下属在上面发展,等到几十年后,父母双亲过世,她便会在那边扎根了。
这也只是如今的一个浅显规划,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一切都变动,但当下,她并不打算永远扎根在这片生养她长大的土地。
这片土地虽好,却也有太多令人遗憾却无奈之处。
又或许一条大船纵横海上征服风浪,她想做的事情与很多,只愿能够久久与身畔人携手,又愿心中的挂念能够年年岁岁安康。
无论何时她回头看的时候,这份牵挂还安安稳稳地,静坐炕上、握着书卷、细品香茗,或是烹茶调香、插花作画。
一如这些年,许多许多的岁月里。
而康熙……九五之尊,总御山河,虽然她也挂心,却明白康熙的许多事并不需要她来操心。
关于皎皎心中是如何想的,娜仁多少清楚。她的事是不大瞒着娜仁的,大概与娜仁说过一些,又因清楚娜仁的目光开阔、精神开明,她还将自己的未来规划说与娜仁听过。
当然是n多版本的,对如今的皎皎而言,向往的是自由,追求的是成全心中的野望,二者并不矛盾,完成的方法也能有许多。
娜仁给她提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意见,母女俩列了一大堆未来规划,都是当代人拿来看要心跳如鼓拍案而起的那种。
但她们两个就是列出来了,敢列、有勇气列、有底气列。
因为娜仁知道皎皎的性子,也大概清楚皎皎在外有多少的底气。
甚至因为目标的太多,直到如今皎皎没有真正下定决心究竟要走到什么样的结果地步。
但出海是肯定的了。国内的大局势已经限制了她的发展,甚至在如今,她已经不敢继续开括,怕引起京师衙门的注意力,继而拔出萝卜带出泥,把她也给扯出来。
那向外开拓发展便是必要的了。
远话且不提了,只说当下,娜仁颇为想得开,在康熙愤懑不平感觉人家小子带坏了自己女儿的时候,娜仁欢快地与女儿挥手道别,并且叭叭叭提了一大堆要求。
这么多年了,她都习惯了。其勒莫格若是远行,必定大箱小包的新鲜东西给她带回来,康熙偶尔出门没带她也必定会给她带新鲜东西回来,如今皎皎出去,自然也不例外,娜仁毫不客气地提了一大堆要求,皎皎尽数笑着点头。
这回比之去岁,她便没有红了眼圈,虽也有些悲意,却能按捺住,柔声仔细地安慰康熙。
上回是康熙与娜仁先转身回去,这次康熙怎么也不肯,娜仁也无端地有些不舍,与康熙静立在原地,看着皎皎与安隽云上了船,好一会,康熙忽然哑声道:“这回,咱们皎皎是真的离咱们远了。”
冥冥之中,或许是父女间的感应,他莫名地觉着,只怕日后皎皎留在京中的时间便少了。
“是真远了,她想要有更广阔的天空,咱们给不了她。”娜仁偏头看向康熙,静静地,黑黝黝的瞳孔注视着他,宁静而悠远,仿佛蕴藏着许多神秘的力量,又仿佛空空荡荡,只有眼前的这个人与船上远行的那个被包含在其中。
良久,她幽幽道:“我只愿我的女儿,劈路开山,行求遂意,诸事大吉。”
康熙侧头,默然未语。
京师中少了一位公主,宫中仍旧不变的宁静而忙碌,宁静的是一部分人,忙碌的是另一部分人。
这日钮祜禄贵妃过宫里来喝茶,说起皎皎南下之事,不由感慨:“嘉煦公主便这样离京了,想来是很长一段日子见不得了,娘娘也舍得。”
她二十四年得的小公主,去岁便痛失爱女,如今因皎皎的事,自然万般感慨。
以己度人,她觉着娜仁将皎皎养这样大,自然是盼着皎皎能够留在身边,常常入宫陪伴的。
这南下一去便是一年,若是她的女儿,她定然是舍不得的。
“有什么,好男儿志在四方,皎皎虽不是男儿,不求她有那四方之志,只要她欢欢喜喜的,愿意走遍天下也好。”娜仁淡笑着,“只要她欢喜,我怎样都好。”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136节
钮祜禄贵妃默默半晌,缓声道:“娘娘能够这样想,是嘉煦公主的福气。”
“可不是么!”娜仁眉飞凤舞地,得意洋洋,“皇上就没有我想得开,那叫一个舍不得。”
听她这样说,钮祜禄贵妃忙端起茶碗掩唇,遮住脸上的笑。
毕竟笑话皇帝这种事,还是不大好的。
娜仁敢光明正大地显摆笑话,她却不敢。
正说着,又说起章佳贵人去岁诞下的小阿哥,如今德妃照管着。
若论,章佳氏是佟贵妃举荐的,十三阿哥本应由佟贵妃抚养的。
但佟贵妃近一二年来身子都不大好,又养着四阿哥,也牵绊精神,虽然她表述自己仍有余力,康熙却不放心,未曾同意。
也不知他是哪根筋打错了,分明知道佟贵妃与德妃不大和美,只勉强保持着面上的和睦,但他偏生就把孩子扔给了德妃。
或许也有章佳氏自己的缘故在里头,也有些康熙自己本身的恶趣味,更有甚者——他未必没有敲打佟贵妃与章佳氏之心。
叫佟贵妃收回放在那些争权夺利之事上的心,好生安养身体;也敲打敲打章佳氏,不要继续在永和宫与承乾宫里头浑水摸鱼搅和。
不然你说为何章佳氏私下向康熙举荐德妃抚养十三阿哥的消息就传了出来,偏生又传得很快,迅速叫佟贵妃听到了,却不是佟贵妃第一个听到的?
正常来讲,章佳氏住在承乾宫里,第一个知道的自然应当是佟贵妃。
如今却是在宫中先传起来,兜兜转换入了佟贵妃的耳。
人老人家手眼通天,未必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有些时候,为了自己的清静和舒坦视若不见。
但章佳氏明面上奔着佟贵妃,暗地里又与德妃牵扯,可就不大美了。
他对此到没有什么厌恶的,前朝战队政斗更为严重,在他眼里后宫这些不过是小打小闹,但他不希望有人踩着佟贵妃为自己牟利。
无论如何,终究是自己母家的血脉,与他额娘流着一脉相承的血。或许有些时候他也有些不满,如今也在借着十三阿哥的事敲打他,但在人老人家心里,佟贵妃他能敲打、娜仁能敲打,太皇太后与太后能敲打,却容不得嫔妃踩上一脚。
德妃这些年与佟贵妃明争暗斗,虽然是德妃宠爱更重,更得康熙的心,甚至手段更高超,但却没有正经赢过佟贵妃,你道是为何?
不过是康熙对佟贵妃偶有偏向罢了。
但这偏向也有限,就像他会扶持佟贵妃,却绝不会多偏心佟贵妃。德妃与章佳氏与佟贵妃不和,他照样宠着、捧着,照样叫有了子,照样叫德妃手握宫权,照样将十三阿哥交给了德妃抚养。
有时候娜仁也觉着他的心理颇为矛盾,但后来一想,是这家伙看重佟贵妃却不算十分看重,宠爱德妃与章佳氏,却也没爱到心尖尖里。
本性柔软却也刚毅,多情却也寡情,长情却也凉薄。
康熙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矛盾体的结合。
娜仁对他十分了解,却不爱揣摩他的心思,原因无他,不过“太费脑子”四字尔。
有那美国脑子,多写两卷话本不好吗?
第123章
宫中的女人啊,便如同花园里的花朵,含苞、怒放、枯萎,少有能够久久绽放,历经岁月磋磨而不衰的。
最受宠眷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女人永远在变,昔日荣宠万千的二贵妃、四妃,如今也只有宜妃、德妃二位还保留着当年的风光,其余几位多少已经洗尽铅华,收回了放在皇帝身上的心。
这样优雅从容地抽身,还能端起是不和年轻人争抢的大度姿态,康熙不会冷落旧人,总会照顾顾念着这些老人一些,常常驾临这几人宫殿,也算是成全了她们的体面。
有的是自愿的,如佛拉娜、贤妃甚至钮祜禄贵妃。佛拉娜一心照顾孩子们;贤妃做的事情杂一些,放在康熙身上的心思也被分走不少;钮祜禄贵妃看起来是最清醒的那个,钮祜禄家这几年虽仍不如当年如日中天,但好歹也算是休养生息当中,并不需要有人在后宫大出风头,她也不想沉浸于用隐私手段和无数后来人争的恶循环当中,便先抽身出来,教养儿子、处理宫务,也算充实。
也有被迫的,佟贵妃的身子,外头传的不过是虚弱,但娜仁翻阅过太医院的脉案,也听过太医的回禀,清楚明白佟贵妃的身体正在逐渐衰弱,或许还能有一二年的好时光,但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叫人最为讽刺与心酸的是,佟家那位名唤宁雅的小佟姑娘如今年逾双十,已经成了众人口中的“老姑娘”,却还留守闺中迟迟未嫁。
佟家的算计可谓是司马昭之心众人皆知,宫里这个还没有个结果着落的,外头接替的人已经预备上了。
究根结底,不过是佟家结交的一位高人说佟宁雅命格尊贵,能够压住帝妃之荣,为佟氏添光增色。
对这种迷信行为,娜仁简直是一万个无语。
但人家的家事,外人也不好说什么。
这日立夏,祭天过后永寿宫摆了小宴,大家聚聚。
主桌上娜仁与二贵妃、四妃同坐,说起孩子们的事来,在场的均是滔滔不均,佟贵妃也面带浅笑轻描淡写地说了两句四阿哥的功课是如何优秀,口吻很平淡,眉目间却是遮掩之下还不免流露出几分的矜傲得意。
四阿哥的功课确实优秀,听闻如今在尚书房里也是一等一的。
惯常来讲,这种事嗯嗯啊啊地应过去,或者附和两声,给佟贵妃留下余地叫她自己欣喜就足够了。
但贤妃偏生看不惯她的样子,呷了口茶,淡淡地道:“四阿哥的功课是好,也该在骑射上多用心才是。佟贵妃你是汉人出身,将那些诗书经义看得紧要是常事,倒也不错。只不过我满人马上定江山,万岁爷的儿子,自然应当精于骑射,不然,大到秋狝、出征,小到兄弟们射箭赛马,只怕要惹人说道了。”
这话是在戳佟贵妃的心窝子。
她将书本看得紧要,早年对四阿哥这方面便抓得很紧,在骑射上却有所松懈,骑射这东西又是要拼底子的,与四阿哥同年入学的留恒是跟着他姐姐在南苑围场里野惯了的,两相对比,难免显得四阿哥在骑射上有些劣处。
这会一听贤妃的话,佟贵妃的面色便很不好看了,但她到底历练多年,没过一会便收敛愠容,强笑着温温和和地反手戳贤妃心窝子,“贤妃这话说的是有理的,但皇上推崇孔孟之道,曾亲祭孔圣人,又为孔庙书字立碑,常叫侍读学士讲书,虽然江山是马上定下来的,可守江山、治江山,还是要用这书里的道理。远的不说,如今朝野内的大人们,哪个不是饱读诗书?
再是天潢贵胄、勋贵子弟,肚子里没点墨水,入了朝也是没脸。便是户部尚书那日苏大人,皇贵妃的亲哥哥,蒙古科尔沁部直系子弟,还是老祖宗的侄儿呢,不也正正经经是科举进身,殿试时还是堂堂探花呢,瞧那些眼高于顶的文人书生,对那日苏达人不也是百般推崇?
四阿哥读书是不需本宫操心的,骑射嘛,孩子还小呢,练一练便会精尽了。倒是大阿哥,如今也是快要娶福晋的人了,上回万岁爷考校功课,《资治通鉴》还学得磕磕巴巴,对其中内容不甚谙熟,叫万岁爷发了好大的火呢!”
倒是少见她这样战斗力爆棚的样子。
贤妃一时戛然无语,但她也是久经磨砺闯过来的人,不说瞬息间便恢复了从容淡定的笑意,轻叹着道:“胤禔的功课,我也是几次三番念叨他,但孩子天生在那上头没有天赋,我也是没法子,便是他日日点灯到五更,也不能叫万岁爷满意,咱们做额娘的,也不能再逼孩子了不是?幸而他在骑射上还有些天赋,也不会丢尽了皇子们的脸面。”
俗话说得好,只要自己不觉得尴尬,那什么事都不要紧。同理,有些事情,自己表示得不在意,旁人也就不会多拿那个做说法。
至少这会,看着贤妃这样子,佟贵妃便有些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
真是……佟贵妃暗暗撇了撇嘴,贤妃淡定自若地安坐,优雅地扬起下颚,颇有些得意的神采在眉眼间。
眼见桌上气氛愈发尴尬,娜仁歪着头看着旁边桌不知想着些什么,佛拉娜忙开口随意寻了个话题岔开大家的注意,又喊娜仁:“前儿个皎娴还说呢,皎皎在外头不知玩得多欢喜,只怕把她都给忘了……你看着什么呢!”
“瞧瞧那年轻的小姑娘,花儿一样的年岁模样,可惜了。”娜仁意味不明地感慨,众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见是个穿着水绿衬衣的年轻嫔妃,掐腰窄褃的衬衣很显身段,圆领的襟向上是白生生的颈子,戴着一串珍珠项链,润泽生光。
乌油油的发梳着盘辫,点缀一支珠绒花,做成一簇桃花枝头上的花样子,点缀细碎米珠,衬得一双盈盈明润秋水般的眼眸愈发温柔。
常人戴珍珠,压住了便是雍容典雅,由珍珠衬托便是温婉优雅。她戴着属于后者,水绿的衬衣颜色又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清新,襟前裙摆上绣的粉红桃花更是喜人。
此时几桌筵席上,能有一席之地的都不是寻常女子,少说也是清秀婉转的小家碧玉,明媚娇艳者也有之,各个出挑。
这一个却是美人堆里也出挑的那一个,眉目口鼻都生得极为精致了。
见娜仁是盯着她看,佟贵妃眸光微黯,缓缓笑了,“皇贵妃原是看她,她姓王,去岁苏州织造李煦李大人举荐进上的女子,听她母亲是李大人族亲,可惜也不过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倒是得了万岁爷的喜欢,抬举着受了常在的位份,今日能叫皇贵妃多看两眼,也是她的福分了。”
她这话叫人听着无端觉着有些酸,娜仁不过轻笑着,未做置喙。
端看那女子的衣着首饰,确实是得宠的样子,不过娜仁今春去了南苑躲清闲,回宫第一件事便送走皎皎,又为宫务忙了两日,今日立夏,才有心情见一见嫔妃们。
这位王常在,她确实是第一次见。
贤妃垂眸夹了块糕,倒是没抬佟贵妃的杠,只意味不明地道:“这王氏弾得一手好月琴,说话嗓音也好,软软糯糯的,有时叫我想起当年的安嫔,虽然不是十足的相似,但只话语间一二分韵味足够了。还有她那眉眼的神韵,倒是与荣妃当年有些相似,怪不得万岁爷喜欢。”
可不是么。
娜仁咂摸了一下,康熙后宫早年两大宠妃的结合体,搁这养蛊呢?
但再仔细一想,其实也没多像。什么说话口音软糯,那都是清梨给人的表象幻觉!那家伙本质就是个挑刺上瘾的珠,有意柔软时嗓音软糯,讽刺起人事来便端着一口珠落玉盘般的音色,吴侬软语说起来也不温柔,合着柳眉倒竖的样子,咄咄逼人起来带着世家骄矜的骄纵,更有几分磨砺出的凌厉。
也有的时候,竟是京片子用得更溜些。
故而说这王氏与清梨相似本就是个伪命题,因为相似的那个点,在清梨身上本来就是虚假存在。
倒是与佛拉娜的相似之处……娜仁细细打量那王氏眉眼神态,竟然当真与佛拉娜当年有些相似,甚至因她眉眼比佛拉娜更为精致,更像是个水粉色瓷器般温润柔和的女子。
不过如今佛拉娜眉宇间已有了四妃之一、手握大权的尊位嫔妃养出的凌厉气度,王氏与她是不可比较的。
娜仁又一问,王氏住在景仁宫东偏殿,可不是正紧挨着贤妃的延禧宫?
靠得这样近,便容易有些摩擦,如此看来,贤妃对她有什么不喜也是有的。
但贤妃话里没带出来什么具体事端,这里头便有意思了。
娜仁深深看了贤妃一眼,她垂眸默然咬着点心,眉目沉静,带着几分讽笑。
这一场宴上,看着和和美美,其实处处暗潮涌动,仿佛也代表着永远不会安静的后宫。
但娜仁并未在此多用心,只偶尔想看热闹的时候听豆蔻说说近来宫中出的新鲜事,更多的时候她还在忙碌于自己的创作大业。
对于她多年坚持不懈却一直原地打转的写作事业,愿景都看不下去了,为她的坚定信念折服,给她算了一卦。
结果……过程曲折,结果如意吧。
虽然这个如意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的了,也不知她是不是为了安慰娜仁。
左右娜仁是当真话听了,信了,而且美滋滋地,感觉自己还能再干上百万。
康熙……康熙曾经试图给娜仁开后门,走走门路搞搞出版什么的。但康熙虽然是皇帝,但也只能指挥身边人去做,到底没有在文娱行业内有经营的,想要打开市场帮助出版是很艰难的。
何况娜仁写的实在是不受主流市场喜欢,倒是也有部分人青眼,但因受所谓“文学圈”多数大鳄男子抵触,自然打不开市场,甚至一度被打为禁书。
直到如今,娜仁的话本子能够艰难生存下去,已经是她咬着牙收敛自己某些已经被包装得十分圆滑的尖锐观点的结果了。
不过艰难写作路上,她还是收获了两个笔友的。如今她挂靠在皎皎办的书局底下,至少能够保证出版,大卖不大卖倒没什么,她也不打算靠着这个赚钱。
能有一个人看到,也是好的吧。
翻着读者送来的书信,娜仁不由笑了,眉目神情极尽温柔。
除此之外,她也给皎皎搞了点文字工作,鼓舞人心、招揽下属用的,那样振奋人心给人大鸡血的文书娜仁曾经写过的多了,如今写来信手拈来,没有骈四俪六辞藻华美,胜在文字平实却能引人入胜,带动情绪。
皎皎试了两回,成果是喜人,甚至与娜仁那销量惨淡的话本子结合,为她带来了许多额外的惊喜。
欢喜之余,亲母女明算账,娜仁也从她那里得了不少好处。
为了能够专心创作,她甚至不惜从紫禁城搬到南苑行宫,过着朴素平淡的生活,远离喧嚣繁华——其实因为夏日酷暑,京师中太!热!了!
南苑那边她的小院就坐落在山脚下,又临着竹林,晚风一吹,十分凉爽,便是正午酷热十分,也会较之别处凉爽些。
康熙倒是有建避暑行宫,但因今年朝政繁忙,他离不得身,只能眼睁睁看着娜仁牵着留恒挥挥手上了前往南苑的马车。
留恒——一个被堂兄弟们羡慕的男孩。
只有他!能够在天热的时候顺理成章地翘课跟随皇贵妃出宫避暑,今年入学的五阿哥回到翊坤宫和宜妃哭不平,却被宜妃一句:“他先天不足,你也不足吗?”给堵了回去,呐呐半晌,半句话没挤出来。
没错,留恒的身体虽然已经较之幼时好转了不少,但在康熙的默许下,还是保持着病弱人设,酷暑严寒都要告假的那种。
太傅先生们也清楚,康熙对这位小纯亲王本就没有什么严苛的要求,况且留恒天资上佳,跟上皇子们的进度也是轻松,听闻他是随皇贵妃出宫避暑,也只能给假。
其实留恒这个病弱人设保持下来,是废了娜仁和唐别卿不少力气的,当然,留恒本人也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贡献。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137节
毕竟他的弓马骑射都是皎皎教授的,如今康熙的一众皇子中,年长于他的,也只有胤禔与胤礽强过他,便是比他多练了好几年的胤祉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虽然胤祉本人也很弱,但架不住年岁大于留恒,骑射这件事上,年长半岁都是优势,何况胤祉正经比留恒多练了几年。
能够胜过胤祉,足够说明留恒的水平了。
1...96979899100...1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