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南方荔枝
叶楚楚笑着道:“他忙着卖豆芽,反正我在家里也没事。”
“楚楚啊,这活可是男人干的,卖豆芽那能卖多长时间,一上午就完事了,回来还能搂一下午柴禾呢。”
“他起得早,路又远,很累,回来就歇着了。我先走了啊。”
叶楚楚扛着搂柴耙子走了。
王老三媳妇看着叶楚楚那娇小的背影,咂咂了嘴:“这小媳妇就知道疼男人,也不看看自己男人啥德行,好吃懒做,吹牛败家,疼也白疼,有你后悔的时候。”
一阵小北风吹来,她缩了缩脑袋,赶紧往家走,心里还在可怜叶楚楚,这么冷的天还要上山搂柴,真是受罪,这女人啊,嫁不好一辈子就完了。
不用说,没用半天功夫,王老三就将叶楚楚的可怜形象说的满村皆知。
“这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嫁的不好一辈子就完了!”
“是啊,老叶家这闺女算是毁在赵老六手上了。你说那老叶家婆子可是个精明的,咋就给闺女找了这么个主儿?”
“看走眼了呗。”
“啥看走眼了,是看花眼了。那赵老六往那一站,牌子多亮啊,不知道底细的谁看谁不稀罕啊。”
“啥活不干还净吃好的,要是我我也那么亮!”
“哈哈,拉倒吧,就你,给你吃龙肉,你也是那怂样!”
村里一些懒婆娘和闲汉们一阵大笑。
叶楚楚却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多搂点柴禾,到了冬天,好烧的暖屋热炕,男人一睡,也解乏。
至于这是不是女人干的活,她才不在意呢,自己男人又不是真的懒,而是努力赚钱养家呢,在外面可是很辛苦的,她在家里能多做点就多做点吧。
赵文韬并不知道自己媳妇上山搂柴,现在他很忙,把豆芽和肉卖了,就开始打听青菜的行情,这几天打听的差不多了,把自行车放在赵大姐家,找了个去太平庄的拖拉机实地考察去了。
拖拉机是县城农技站的,太平庄雇用翻地。
赵文韬坐在车楼里的副驾驶上,跟司机聊天:“刘大哥,这翻地不是都春天翻吗,咋秋天翻上了呢?”
开车的刘大哥是个三十多岁的人,长得很壮实,留着络腮胡,皮肤黝黑,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老成的多。
“小兄弟,这你就不知道了,人家那边秋收之后马上翻地,在上冻之前能翻多少算多少,春天忙,没时间整啊。”刘大哥嘿嘿笑道。
赵文韬好奇:“他们咋那么忙啊,忙啥啊?”
“忙啥?那可多了,春天种药、放羊,放猪,还有种小麦。对了,还有青菜,你不是要去看看大棚吗,我告诉你,种菜比种庄稼可费事,一两天就得薅一次草,种大棚更是熬人。”
赵文韬听着更觉得自己这一趟去对了,村里那巴掌大的地方知道的有限,想长见识还是得出去。
“刘大哥,他们都是个人干这些吗?那能行吗?”赵文韬想了想道。
刘大哥呵呵笑了:“跟你说吧,人家头好几年前就自己干了。”
“啊?”赵文韬吃了一惊:“他们自己干,你是说?”
“对,就是分田了。不过没对外,都不说,这两年政策松了,这才不瞒了。就是那些年吃大锅饭的时候,人家个人家也都养猪种菜,日子过得比其他村要好得多。”
赵文韬听着心里火热的不行:“要是早知道这样,我就该早点去太平庄看看。”
“早点去也没用,这十里八乡的就人家这么搞,人家领头人厉害,胆子大,有谋略,靠个人那是搞不起来的。”
赵文韬点点头:“刘大哥你说的太对了,这跟一个家过日子一样啊,一家之主不行那这个家日子就过不起来。”
“对,就是这么个理儿!”
赵文韬是个能说会道的,一路上引着刘大哥说了不少太平庄的事,两人也越聊越投缘,到了地方,刘大哥说啥也要拉着赵文韬去大队食堂吃饭。
“这都中午了,大冷的天啃干粮咋行,走,跟我去热乎乎地吃一顿,再去忙你的事。”
赵文韬本来也是要去太平庄大队落脚,这下好了,都不用自己提,而刘大哥也是个实诚的,便痛快地答应,跟着来到太平庄的大队。
所有村的大队差不多都一样,土围墙,宽敞的大院,盖着好几排土房子,房顶上都长着草。
屋里盘着大炕,摆着简单的柜子厨子,这就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刘大哥是请来翻地的,大队管吃管住,他其实来了好几天了,这次是车有点毛病,回县里修理,回来遇上了赵文韬。
“我待到上大冻回去,你要是再来就到这找我,就说是我兄弟,吃个饭住几宿还是没问题的。”刘大哥招呼他上炕。
“行,那就麻烦刘大哥了。”赵文韬感谢地道。
“那麻烦啥,又不是吃我的,哈哈!”刘大哥豪爽地笑了起来。
给大队看门外加后勤厨师老曲头,放桌子端上菜饭道:“你这是吃大户来了,我得告诉我们书记一声。”
刘大哥笑道:“你个老曲头,我带个兄弟来吃顿饭你还打小报告,你喝我几瓶高粱酒算啥啊?”
老曲头不吭声了。
赵文韬看的直憋不住的笑。
老曲头厨艺一般,被媳妇喂叼的赵文韬觉得也就是填饱肚子。
菜倒是很硬,白菜粉条炖猪肉,菠菜炖鸡蛋,辣椒炒猪肝,外加一盘手撕菜,就是白菜葱香菜生菜用手撕碎,淋上大酱,吃着很爽口。
到底是种菜的村大队,青菜可劲吃。
饭是小米干饭,没有酒,吃完饭刘大哥要去翻地,不能喝酒,晚上回来会喝一盅。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第63章 准备过大冬
虽然不合口味可赵文韬也吃了个滚肚溜圆,吃完又喝了两杯浓茶,这才别了刘大哥去太平庄村里实地考察。
太平庄从房子上就能看出富裕来,虽然不是砖瓦房,可也是砖土混合房,就是结构用砖,其他用土,而且房顶上多数人家盖着红瓦,看上去就很气派。
除了这些,家家院子都很大,前后都是清一色的塑料大棚,前面种菜,后面养鸡鸭猪,男男女女出出进进都很忙碌,给人一种日子蒸蒸蒸日上的感觉。
现在大概两点来钟,赵文韬见一家一个三四十岁的妇女蹬着梯子费劲地弄着大棚上的塑料,就自告奋勇地道:“大姐,我帮你啊!”
那妇女转头看了下大门口的赵文韬,赵文韬长得好,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见人就笑,看着就可亲,加上这声大姐叫的她也觉得年轻起来,女人嘛,不管多大都喜欢年轻,顿时有了几分好感:“好啊,大兄弟,那谢谢你了,你上那边的梯子,把塑料往那边拽。”
“谢啥,举手之劳!”
赵文韬身手利落,上了那边的梯子,将塑料扯过去,弄平整了,在妇女的指挥下将塑料完全盖好。
“大兄弟,来,进屋喝点水。”妇女招呼着。
赵文韬笑着道:“大姐,我就不进屋了,我想看看这大棚,行吗?”
妇女笑了起来:“那咋不行啊,你是外村的吧,来这里是打算自己种大棚?”说着带着赵文韬从一个挂着棉门帘子的大棚门进去。
“大姐你咋看出来的?”
“想看大棚的都是外村的,本村对这个可不稀罕。”
赵文韬进了大棚就觉得有股热气,不过他顾不上这些了,眼睛直盯着面前一片青菜,韭菜、白菜、生菜、小葱、蒜苗等等,可真是全的很。
刚才在盖大棚的时候看了几眼,不过干活没细看,这回近距离看着,直觉得新鲜,这外面除了松树就没绿色东西了。
“这是自家吃的,那边是卖的。”大姐招呼着他往里走。
赵文韬跟着往里进,卖的的菜就两种,茄子和洋柿子。
“这青菜种类不同,授粉也不同,这两种差不多是一个时间的,就种到一起,好看管。自己吃长得好不好的就那样了。”
授粉?赵文韬想想就明白了,这冬天没蜂子也没蝴蝶,是需要人给授粉的。
妇女也是个热心的,告诉赵文韬种大棚的主要事项,什么保温、光照、控温、施肥、虫害啥的,听着赵文韬暗暗咋舌,没想到种个大棚这么复杂啊。
“这每天都要掀开草帘子被子,晒晒阳光,下午这个点再盖上,有时候晚上盖。”妇女看着赵文韬的样子,笑了起来:“是不是觉得很麻烦?”
赵文韬点点头:“比我想的麻烦。”
“没种大棚的时候都觉得简单,等种上了就知道了,这玩意比种地要费心的多,现在还好,天不那么冷,等到了数九天,晚上得起来给炉子填好几次煤。遇上下大雪,要上去扫雪,不然就压塌了。去年雪大,我们村好几家大棚都压塌了,赔了不少钱。”
赵文韬立刻向四周看去,见大棚的骨架都是木杆撑的:“咋不用结实一点的东西?”
妇女叹气:“用铁生锈,会烂,焊接也麻烦,还有成本也高。”
“冬天青菜可是很贵的,成本不是很快就能回来吗?”
“大兄弟啊,你想的可真简单。”妇女笑道:“冬天青菜是贵,可也得有人买啊,就过年那几天,其他时间买也是有数的。还有,这冬天烧煤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赵文韬注意到旁边一个炉子,挺大的,这大棚的取暖全靠烧煤地暖,烧柴是达不到那个温度的。
赵文韬连连摇头:“这还真是个烧钱的事。”
“可不是咋的,就这一冬天能挣几个钱,到了夏天家家种菜,买菜的有几个?”
赵文韬笑了:“大姐,你们还有秋菜呢,这十里八乡都知道你们太平庄菜好。”
“秋菜在大地里种,那个不费啥事。不过秋菜也便宜,要不是有那些单位厂子要,也卖不了多少钱。”
这个倒也是,现在的老百姓都是自给自足,既不去买东西,也不卖东西。
又说了会话赵文韬去了下一家,他嘴巴甜,说话也讨人喜欢,再加上问的也不是啥秘密,转悠了几家基本想要的知道的就知道了。
天擦黑了,他返回了大队,这也是跟刘大哥说好的,今晚住一宿,明天看看找个车再回去。
晚上老曲头蒸的小米玉米两掺的饼子,又烧了一锅小米稀饭,中午剩的菜烩到一起热了一下,又切了盘子红白相间的熟猪肉,浇上大蒜酱油,又将散装的白酒拿上来,三个人围坐在桌前喝起来。
“咋样,看的?”刘大哥吃了片熟猪肉问。
老曲头哼哼两声道:“能咋样,肯定不行,种大棚可不是啥人都能种的,这小子一看就不行。”
赵文韬乐了:“大爷,你咋看我不行啊?”
刘大哥笑:“说说,老曲头,你咋看的,人家小伙子咋就不行了。”
老曲头喝了酒,脸上黑红黑红的,嘿嘿笑了起来:“你这小伙子就不是干这个的人。”
“那我是干啥的?”赵文韬好奇地问。
“这我哪知道,反正种大棚你是干不了,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吧?”
赵文韬笑了起来,也不隐瞒:“对,大爷说的对,我还真干不了,其实我来也不是学种大棚的。”
“你是想要倒腾青菜吧?”刘大哥说道。
“这你也能看出来?”赵文韬惊讶。
刘大哥噗嗤笑了:“这算啥,来太平庄不是学种大棚就是倒腾菜。你不是学种大棚,那不就是来倒腾菜的,难道还是来玩的?”
老曲头道:“对喽,这个活才是你这小伙子干的。”
“大爷,你这么肯定?”赵文韬眨着眼睛,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
老曲头笑了起来,自得地道:“我老头子今年六十多了,从小就在这大队看门,看了一辈子门,也看了一辈子人,啥人一过眼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你这小伙子一看就是个人精,是个做大事的人啊。”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第64章 太平庄长见识
“老曲头,人家小伙子本来就不差,这可用不着你看,我看你是喝多了,又开始吹牛了。”
老曲头点着他道:“这点酒算啥,再喝这么多也没事!”可刚说完,老头就往炕上一躺呼呼睡了起来。
“这真是喝多了?”赵文韬乐了道。
刘大哥扯过一条被子给他盖上:“是,这老头子喝多了就这样,没事,睡一觉就好了。唉,也是个苦命人,父母饿死了,他是吃村里百家饭长大的,在队里睡,也没成个家,就把队里当家了,一直这么多年。”
赵文韬也唏嘘的很。
“老头子嘴不好,但心肠好,不好别的,就好喝一口,你要是来给他带点酒,啥酒都行,他不挑。”刘大哥说道。
冲这番话,赵文韬觉得这个刘大哥也是个热心肠的人,点头道:“老爷子说对了,我就是来捣鼓菜的,少不了来麻烦他,下次一定给他带酒,就是不知道大队书记有没有意见。”
刘大哥笑了:“这个你就放心吧,人家眼光远着呢,巴不得像你这样人来呢,越多越好,他们的菜不用出门就能卖出去。除了菜还有鸡鸭猪的,按照人家书记的说法,你们这样的人,就是金主!”
赵文韬高兴了,听听这词用的,就知道是个干大事的领导!
“来,感谢刘大哥教了我这么多,咱哥俩走一个!”赵文韬捏起酒盅。
刘大哥也捏起酒盅和他碰了一下:“祝小老弟发大财,干!”
这话赵文韬爱听,豪气十足地道:“干!”一扬脖子干了。
赵文韬走之前跟叶楚楚说过去太平庄,路远,晚上赶不回来,叶楚楚就跟过来询问的婆婆说了一遍,就是担心那边有没有吃的。
“你放心吧,饿着谁也饿不着他。”赵母一听是这个,反过来安慰着儿媳妇。
叶楚楚知道自己男人是个有本事的,走到哪里都能把自己照顾好好的,只是有点记挂,毕竟是头一次出远门。
“娘,那你早点回去休息吧。”叶楚楚笑了笑。
赵母笑道:“那行,你也早点睡,现在这天是真的冷了。”
叶楚楚点头:“我知道的。”
赵母看她乖巧,心里也满意点着头,老六是个有福气的,娶了这么个心疼他的媳妇,也多说了两句:“年轻辛苦点也没啥,男人就不能在家窝着,就该出去干点事。”
现在风气的确跟以前不一样了,一大家子都在地里抛食,有一个能走出门去试试这也是不错的。
这是赵父跟她说的,赵母想了想也觉得如此,所以便不那么反对了,大不了失败了就回家种地就是,也亏不了太多,还年轻呢也不怕吃亏。
听了她婆婆的话,叶楚楚却忍不住道:“是这么说没错,但现在这天也是太冷了,他还得天天风里来风里去。”说着便问道:“娘,你说我能干点啥帮帮文韬的吗?”
赵母笑,安慰道:“你给他把家里料理好就很好啦。”
叶楚楚却是认真盘算起来。
再说太平庄这边,这地方很好找车,特别是去县城的,老曲头说这件事包在他身上,赵文韬也相信老爷子,吃过早饭继续去村子转悠,这次转悠不但是看,还打算买点青菜回去卖。
来去耽误一天,就算长见识也得把损失找回来。
穷家富路,媳妇给他装了十块钱,这坐车吃饭住宿都没花钱,这十块钱还好好的装在兜里,赵文韬就决定用这十块钱进点青菜回县城卖。
刘大哥知道很支持他,不但支持,还取出了五块钱给他:“要进就多进点,我就带了五块钱,你先拿去,等有机会还我。”
赵文韬推脱不要,刘大哥生气了:“大老爷们的别整这婆婆妈妈的,给你你就拿着,反正我也知道你家,你也跑不了!”
赵文韬笑:“刘大哥你就不怕我说的都是假的?”
刘大哥切了声:“你太小看我了,这大城市我没去过,十里八乡的我还是很熟悉的,你说的真假我还能不知道?就算你说的真是假的,那也怪我自己,不怪你。”
赵文韬也知道,像刘大哥这样经常出来干活,眼睛毒着呢,不是他能比的。
“那行,我打个欠条……”
“打啥欠条,咱兄弟用不着这个。”刘大哥摆摆手就去翻地。
赵文韬心里热乎乎的,心里认定了刘大哥这个朋友了。
拿了十五块钱在太平庄进了青菜,差不多每种都买了一些,没等中午老曲头车也给找到了。
赵文韬所有的钱都买了菜,兜里空空如也,有点不好意思地跟老曲头道:“大爷,下次我一定给你买酒,这次实在是没钱了。”
老曲头乐了:“行,那下次你可得给我买点好酒,别听那刘大嘴的,弄个散装酒糊弄我。”
刘大嘴就是刘大哥的外号。
赵文韬也乐了:“大爷放心,我下次一定给你买好酒!”
“那我可就等着你的好酒啦。快走吧,天也不早了。”老曲头挥挥手。
赵文韬坐在车辕子这边,车主人一挥小鞭,大黑骡子踏踏地跑了起来。
来的时候坐拖拉机,回去只能坐骡字车了,这年头农用车全县都没几辆。
车主人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来太平庄换米面的,这跑买卖的人就是自来熟,没多久就跟赵文韬聊的热火朝天了。
“小兄弟,你经常来这进菜啊,我看那老曲头和你很熟啊。”
老曲头帮着找车不说,还帮忙把菜装车上,十五块钱,菜还是挺多的。
“嘿嘿,还行,我大爷那人心好实在。”赵文韬笑了起来,半真半假地道:“大哥你也经常来啊?”
“也算不上经常,闲的时候就来。那老曲头人是不错,就是嘴不好,还有啊,喝多就睡!”
“可不是咋地,老爷子还好这一口。我听曲大爷说,大哥你是换米面的,咋换啊?”
车主人也不隐瞒,说起了自己的生意经:“这城里职工都吃大粮本,领的全是白面,咱们这地方的人习惯吃杂粮,天天吃白面哪吃的下,我就弄点小米、玉米、荞面啥的去城里换,换下来的白面再卖掉。”
赵文韬惊呆了:“还有吃白面吃不惯的,我天天吃也吃得惯啊。”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第65章 大棚蔬菜不好种
车主人笑了起来:“小兄弟,啥东西天天吃也腻啊,就是山珍海味天天给你吃你也会有吃不下那一天。这啥东西都得换着样来,你说是不是?”
赵文韬想象了一下,摇头道:“你说得有道理,可我还是想天天吃白面。”
“哈哈,那是小兄弟你没天天吃白面啊。”
赵文韬笑笑道:“希望有那么一天,我能把白面吃腻的时候。”
“会有的,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那是啊。”赵文韬符合道,又具体问了换白面的事,车主人都是又问必答。
“你也不怕我抢你买卖。”赵文韬开玩笑地道。
“这个买卖可不是谁都能抢去,我这是城里有熟人,不然人家是不会和我换米面的,这说出去影响可不好。”
赵文韬明白了,这要传出去,白面你都不愿意吃,你拿来换小米玉米,领导咋想你?吃饱了撑得?还撑得要死?
毕竟他也难以理解。
车主人因为有熟人,彼此都放心,换个人就不成了。
“小兄弟,这赚钱的事多着呢,可是适合所有人。”
赵文韬很是认可,可不是咋的,自己要不是认识了蔡四虎,也卖不了肉,所以说这干啥都得跟自己的情况来。
两人说说笑笑到了县城赵大姐家,将菜卸下来,赵文韬给了车主人五毛钱。
换米面之外给人拉货是车主人的另外一份收入,赵文韬自然不能白坐。
家里只有赵大姐一个人,大人孩子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婆婆也出去了,见弟弟拉回这么多青菜赵大姐就明白了。
“这是你在太平庄进的青菜,你哪来的钱啊?”赵大姐吃惊非小,这么多青菜数目可不小。
“我自己带了十块钱,又给人借了五块钱。”
赵文韬推出自己的自行车,开始往自行车后座装青菜,这玩意可不好储存,得马上倒腾出去。
“你借的钱,你借谁的?”赵大姐惊讶,她不记得太平庄那边有什么亲戚朋友啊。
赵文韬简单地说了刘大哥的事,赵大姐真是不知道说啥好了,自己这个弟弟运气就不是一般的好,上山下地不是碰着兔子打架把自己打死了,就是碰着各种野物主动撞上来,别人想打都打不到,如今随便出个门都能遇见贵人,要知道刚见一面就借钱给你,可不是谁都能遇到的。
“那你可还人家啊!”赵大姐叮嘱道:“人家相信你,你也要对得起人家的相信。”
“那是当然,大姐你就放心吧,我把家的地址都告诉他了。大姐,我先去把这些青菜卖出去,待会再回来,你看你想吃点啥,自己从袋子里拿。”
“行了,你别管我了,赶紧去吧,慢点骑啊!”
“知道了!”
赵文韬骑上自行车去了。
赵大姐看着麻袋里的青菜,水灵灵的都是稀罕菜,摇摇头,这个老六,胆子可真大,这么多菜,这么多钱,他也不跟家里商量一下就自己决定了。
之前她还以为赵文韬就是去看看,哪想到那还进了这么多菜,这东西放不住,要是卖不出去可就全陪了,想着要不要问问男人和公公,他们单位人有没有人要的。
赵大姐要强,自己婆家都是职工,她不愿叫男人觉得她借他的关系帮助娘家,那样就好像是拿人家手短似的。
1...1718192021...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