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南方荔枝
“那你也得好好喂,闺女是娘的小棉袄,长大暖身又暖心。”叶母笑着握握小婴儿的手,软的叫心都化了。
周敏见婆婆丝毫不在意男孩女孩也放了心,问起路上的事。
“路上挺顺利的,你大哥把我送上火车,直接到京城,我发现这边比咱们那边暖和。”叶母道。
“这边楼房高,汽车多,人也多,咱们那边人少,相差好几度呢。”周敏道。
保姆阿姨没多久也做好了饭菜送来了。
阿姨很年轻,四十多岁,收拾的干净利落。
“这是我娘。”叶明北介绍道。
阿姨笑着跟叶母打招呼。
“我不在这里,叫你费心了啊。”叶母说着客气的话。
阿姨笑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再说了,都是大人,孩子刚生下来,没费啥心,现在你来了我还省心了呢。”
阿姨快人快语,叶母觉得挺投缘。
三天后,周敏觉得没啥事,就出院了。
在医院干啥也不方便,还不如回去舒舒服服坐月子呢。
这回就不能用倒骑驴了,就算京城的温度高也不暖和,怕孩子受风,叶明北打了个出租车回去。
来的时候没多少东西,这回去,一大堆,差不多全是小婴儿的,别看才出生三天,东西赶上大人好几年的了。
阿姨先回的家,将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饭也做好了。
叶母来的时候煮了一兜子鸡蛋,这是家里养的鸡下的,生的不好拿,就拿了熟的,没敢多拿,这天虽然不担心坏,可还是吃新鲜的更好一些。
鸡蛋剥了放进小米粥锅里,粥好了,鸡蛋也热乎了,叶母端给周敏吃,他们的饭阿姨另做。
“有没有家养的老母鸡啊,炖点汤给敏敏吃,可别买鸡场的鸡,鸡场的鸡日子太短没啥营养。”叶母跟儿子道。
叶明北道:“我下午去乡下买几只活鸡,回来养着,现吃现杀。”
“对,买活鸡,那冰箱冻着的东西也不咋好吃。”别看叶母是乡下老太太,懂得还不少。
周敏听了笑着道:“娘,你咋知道不好?现在城里人都买东西放冰箱冻着。”
叶母笑道:“我做了一辈子饭了,这点事还不懂?咱们乡下吃菜都是先吃现摘,提前一天的菜离了土就不是那个味了,你看那土豆,刚从地里扒出来那才好吃呢!那肉肯定也是。你们这个冰箱我没用过,可家里冬天肉都在外冻着,吃着就没有现杀的猪肉香,这不是一个道理嘛!”
“娘你可真厉害!”周敏笑道:“娘你说的对,啥东西都是新鲜的好,可惜城里人现在可是吃不到多少新鲜的东西了。”
阿姨端着饭放在桌子上,说道:“可不是咋的,在城里吃点新鲜的可不容易,特别是水果,都是好几天的,哪像咱们家里,想吃直接从树上摘。”
叶母道:“就算这样人也愿意来城里,都不愿意去乡下。”
“城里好活一点。”保姆阿姨很实在:“赚钱的路子多,唉,就没个两全的,真是矛盾。”
她家也是乡下的。
“是啊,乡下还是落后啊,我们邻村才通上电,我们村还没有,你看这城里灯火通明的,晚上和白天一样,干啥都行。”叶母说道。
“对,是这样的。”保姆阿姨点头。
周敏和叶明北听着两人说的话,都是笑了笑,看样子两人能处的来。
吃过饭叶明北去给周敏买鸡,阿姨建议要是有乌鸡就买只乌鸡,那个炖汤更有营养。
孩子叶母看着哄一哄,这个时候的孩子也是吃饱睡睡饱吃,不用怎么带。
至于阿姨,则去给孩子洗着尿布。
因为家里有人看着孩子,周敏自然踏实地睡着了。
叶母这一来,不但是周敏踏实,叶明北也很踏实。
之前就算有阿姨,可觉得是外人,他也很惦记周敏,现在母亲来了,整个人安心了很多,可以想想时装周的事了。
时装大赛楚楚的服装并没有太过出色的成绩,只得了个新人优秀奖。但作为新人这也已经很不错了。
接下来就是参加时装周。
周敏说了,这是为了元旦热销,要是一炮走红,到时候订单就不知道多少了。
啥样子叫一炮走红叶明北没经历过,没有直观的概念,时装大赛这才明白一些,不过对那些时装他真心欣赏不了。
他觉得那些衣服根本穿不出去,也看不出哪里美来,就妹妹设计的还好点,至少能穿,结果是优秀奖,理解不了。
周敏说就是时尚,时尚就是花钱,好看,而不是实用,叫他不用担心,她会叫楚楚设计的服装大火的。
叶明北没考虑大火不大火,整个一个时装赛全程下来他累极了,他不想叫周敏那么累,这又是在月子,累出病来咋整?
他希望周敏好好养身体,好在还有一个多月。
叶母平安到京,叶父接到儿子的电话也放了心,赵文韬也是一天跑一次老丈人家里,就关心丈母娘到没到,会不会走丢了。
好在丈母娘是聪明的,从老丈人哪里知道也第一时间告诉了媳妇。
叶楚楚虽然知道自己娘聪明,但到底第一次出门,当然也担心娘,好在都平安抵达了。
“姥姥去京城了,给三舅妈哄娃了,小白杨,想不想姥姥啊?”叶楚楚一边给儿子洗着脸一边和儿子说话。
给小孩子洗脸就用奶水,洗出来白嫩嫩的,漂亮极了。
小白杨如今长得越来越像她这个当妈的,眉眼如画,眼睛黑漆漆的又亮又黑,看着就带着聪明样。
“咿咿吖吖。”小白杨扬着小手回应着妈妈。
叶楚楚笑着逗儿子:“我们的小白杨想姥姥了是吧,等姥姥回来给你带好吃的啊。”
一说好吃的小猴子蹦过来了,吱吱叫了起来。
小猴子吃好睡好,偶尔干活也是奖励多多,这几个月都胖了,一对小眼睛卡巴卡巴的,越发的机灵。
“财财也想姥姥了啊。”叶楚楚摸摸猴头:“姥姥回来也给你带好吃的。”
小猴子满意了,靠在叶楚楚的身边,吱吱地叫着。
叶楚楚觉得小猴子把她当妈妈了,不然不会这么依赖她,从第一次见面就对她很亲近。
“媳妇啊,你们说的挺热闹啊!”赵文韬从外面回来了。
“啊啊!”小白杨看着自己爸回来了,挥舞着小手叫起来,两个小腿还不停地蹬着,看着很是开心的样子。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第207章 花钱花的肉疼
“我儿子这么想我啊!”赵文韬笑着道,他跟儿子也是真的亲,这不,上来就要抱。
叶楚楚忙道:“快去洗手洗脸,锅里有热水。”
“儿子,等爸爸去洗完再抱你啊。”赵文韬去洗了,回来抱起了儿子,美了起来,爷俩笑的极为开心。
叶楚楚看着他那样就知道,这就是个想要儿子的主!
偏之前还说什么儿子女儿都好,看他把儿子宠的。
不过还真别说,自己儿子这样可爱,谁看了都喜欢呀,也不怪当爸的会这么宠。
小猴子也凑热闹,赵文韬没办法还得应付哄一哄猴子,看的叶楚楚忍俊不禁。
“小白杨,你妈看咱们笑话呢!”赵文韬说道。
“包电影的事咋样了?”叶楚楚笑着转问道。
赵文韬咧嘴笑道:“媳妇,你男人我一出手哪还有不成的?”
叶楚楚笑白了他一眼,这人就是这毛病,话还没说牛就先吹,道:“别吹牛,说说。”
“啥叫吹牛啊,花钱谁也比不过你男人呀。”赵文韬笑道。
这话倒是真的,这厮不但自己花钱厉害,帮别人花钱也厉害。
这么几天功夫,他跑来跑去,就说服了大队下几个村子愿意包电影唱大戏了。
每个村白天唱大戏,晚上放电影,一共三天,五个村全加起来是十五天,先从东村开始。
之前原本订的是七天,直接翻倍了。
“剧团那边今天准备,明天我去拉设备,明天晚上就能放电影了,今天下午我去叫村人把戏台子搭起来,到时候人来了就能唱了。”赵文韬说道。
叶楚楚不解道:“你咋说服的他们?别的村就算了,咱们村可不好说。”
“有啥不好说的,大多数都喜欢看电影,老人喜欢听戏,忙活了一年了,咋也得放松放松,少数服从多数,就这么成了。”赵文韬说的云淡风轻,实际上自然没这么容易,还是费了些功夫。
“那一家出多少钱?”叶楚楚问道。
“一个村出三百,咱们村一百多户呢,均下来一家都不到三块钱。”赵文韬说道。
“那也不少啊。”叶楚楚说道。
别看不到三块钱,人家三毛钱都不一定舍得花的,三块钱也不少。
“还行,多养一些兔子就回来了。”赵文韬不在意道。
“你现在就张口闭口都是兔子了。”叶楚楚笑。
“养兔子多好啊,省心省力回钱还快,有啥不好的。”赵文韬说到这眼睛亮亮的:“媳妇,我跟你说啊,上次我不告诉你,和那两个剧团的人谈兔子广告的事了吗,成了!”
叶楚楚很意外:“他们愿意了?”
“愿意了。我这么跟他们说的,乡下人靠地里那点粮食卖钱,根本不够,得发展副业,这兔子好弄,也养出经验了,你们要是帮着打兔子广告,更多的人来养兔子,收入也多了,那以后请你们来演出,钱也能给的多不是吗?他们一听有道理啊,就这样答应了。”赵文韬笑道。
叶楚楚笑看了他一眼。
“以后咋打广告?”叶楚楚问道了关键处,唱戏咋宣传兔子?
“嫦娥奔月啊!”赵文韬嘿嘿笑道:“媳妇,你没听过这出戏吗?”
“听过啊,嫦娥奔月,很出名的,可这和兔子有啥关系……”说到这叶楚楚反应过来了:“月宫里有兔子?”
“对喽!”赵文韬笑道:“月宫里有兔子,到时候嫦娥抱着兔子,再说几句有关兔子的话,那可不是就把兔子推销出去了吗!”
“你叫他们抱着活兔子?”叶楚楚道。
“不抱活兔子,一只兔子很值钱的,受了惊讶咋办,到时候做一个假兔子,好看点那种,上面还能写字。对了,媳妇,你不是能画服装吗,那这个兔子你会做吗?”赵文韬问道。
叶楚楚有点好笑。
隔行如隔山呀,画服装和画兔子是一回事吗?可看着男人兴冲冲的样子,又不忍心拒绝,想了想道:“我试试。”
“好,媳妇,我相信你一定能成!”赵文韬笑眯眯道。
叶楚楚摆摆手:“你先别急着给我灌迷糊汤,能不能画出来还是两码事。”
赵文韬搂过媳妇亲了一口:“媳妇,这可不是迷糊汤,是实话实说。”
叶楚楚才不信呢,如今跑买卖了,见世面了,他这嘴皮子耍的越发厉害了。
不过,画兔子还是要画的,男人的事业自然要支持。
家里就养了兔子,叶楚楚又会画画,画出来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做出来,还要做的好看,这得好好琢磨琢磨。
这边赵二嫂正提高声音质问赵二哥:“啥,一家三块钱?!”
“不是三块钱,两块来钱。”赵二哥纠正道:“两块六七毛的样子。”
“那也挺多啊!”赵二嫂不满:“我就不明白了,欠这么多饥荒,还看啥电影啊,这些人长没长脑袋?”
“你这是啥话,都忙了一年了,看个电影咋了?就两块来钱,不拿也发不了,拿了也穷不了。”赵二哥道。
他喜欢看电影,好几年没看过了,真挺想的。
如今弟弟牵头,包电影,多好的事,他不想听媳妇叨叨钱的事,这一年叨叨的他脑壳疼,整的他好像没没用似的。
赵二嫂却气呼呼地道:“还两块来钱,好像你很有钱似的,也不看看自己的日子啥样……”
赵二哥忍无可忍,高声道:“你不愿意掏就不掏,没人逼你去看!”说完拿腿走了。
赵二嫂惊怒住,为了个破电影竟然吼她,这男人是不是吃错药了?
吵架的不止他们俩。
这边赵三哥脸也拉的很长,平白无故就掏出差不多三块钱,这叫啥事?三块钱这得卖多少豆腐才能回来?
赵三嫂却咿咿呀呀唱上了,她就爱听个戏,没注意赵三哥的脸色,自顾说道:“明个我回趟娘家,把我娘还有我嫂子她们接来,看几天戏。”
赵三哥一听火大,啥玩意?刚掏出钱,老丈母娘就要来,这来了肯定不能像他们平常那样,咸菜碟子苞米茬子,不说整几个菜,至少得整一个,更别说头一天来了,得整四个,毕竟好长时间没来了,咋也得像样点,可那是啥,钱啊!
赵三哥觉得这段时间做的豆腐都白做了,不但白做还搭进去不少。
“我跟你说话呢,你没听见啊?”赵三哥语气不好。
“说啥了?”赵三嫂还真没注意。
“一家出差不多三块钱呢!”赵三哥将三块钱说的很重。
赵三嫂不解:“我知道啊,你都说了好几遍了。”
赵三哥气的快要暴走:“三块钱啊,三块钱,那得卖多少豆腐,你知不知道啊,你这个败家娘们?”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第208章 赵姑奶奶
赵三哥不好说丈母娘来了也费钱,只能抓着三块钱说事。
赵三嫂性子直,还真不知道赵三哥的心思,只是撇了下嘴道:“那你还吃啥喝啥娶媳妇生孩子干啥,那都是花钱的事,你就一个人去县里搭个窝棚,天天卖豆腐守着钱过日子,多好啊。”
赵三哥哼了声:“你以为我愿意娶你啊,除了败家就不会干别的!”
赵三嫂早就知道男人啥德行了,也不生气:“你现在打离婚也不晚啊,谁也没拦着你!”
赵三哥本想说打就打,可想到打了离婚谁做饭谁洗衣谁看孩子,再说还有兔子呢,他那么忙,哪有时间照顾这么多东西?
不行,离婚不划算。
赵三哥这么一说,赵三嫂怒了,合着在你心中我就是保姆啊?
不对,保姆都不如,人家保姆还拿工钱呢,她这个整个一个白干!
“赵老三,你就不是个人!守着你的钱过去吧!”赵三嫂一怒之下当天就回娘家把亲娘接来了,晚上炒了四个菜,擀的荞面条,又打了荷包鸡蛋!
赵三嫂算看明白了,男人眼里只有钱,啥都没有,自己没工钱不说,还累死累活,天天吃咸菜喝苞米茬子粥,吃的肚子都直冒酸水,结果还没人搭交情,自己要是再不对自己好点那就完了。
对自己好就是吃,他六婶都说了,吃好的,身体才能好。
他六婶说的对,爱惜自己身体才是真格的!
赵老三肉疼啊,可是又不能发作,不管咋的,丈母娘轻易不来一次,这刚来就跟媳妇干仗,也叫人笑话啊。
所以只能憋着,他都快憋出内伤了。
赵四嫂这边也在抱怨:“这还真包电影了,这些人咋就这么有钱呢,三块钱也是钱啊!”
赵四哥道:“你不拿也没人来要。”
“那能行吗?她小叔不是说了吗,所有人拿的钱全写在纸上贴上去吗?”赵四嫂说到这就更生气了:“你说他小叔咋就不干好事呢,好端端的为啥要贴上去,还贴在大队大墙上,他这成心叫人多掏钱啊!”
赵文韬算出每家出两块多差不多三块钱,赵文武说每家三块。
包电影这种事也不能硬要,同村住着,撕破脸不值得,赵文韬就出了一个主意,所有人拿多少钱全写在大红纸上,然后张贴在大队墙外,谁拿多少一目了然,还美其名曰,财务公开,全村监督。
他这么一搞,就没人好意思少拿钱了,毕竟墙上有名,谁也不想当别人眼里那个穷人。
这就是穷人的心理,越穷越不想叫人觉得自己穷,装也得装个样子。
赵四嫂就是这样的人,不想掏钱,又不好意思不掏钱,那就只有抱怨叫她掏钱的人了。
赵四哥心里佩服自己的弟弟,这脑袋咋长的呢,太精明了啊!
他自顾想着,自动忽略赵四嫂的抱怨,反正都是那一套老说辞,最后都会落在儿子身上,他都能背下来了。
“……不掏钱,将来别人咋看咱儿子啊?”赵四嫂长篇大论之后,做出了最后的陈述词。
看看,他说对了吧?
赵四哥心里想着,这娘们也就这几句话,多一句都想不出来!
赵母听了要放电影唱大戏了,很高兴,跟赵父商量着,把大姑子接回来看电影听大戏。
“大姐也好长时间没回来了,现在估计也忙完了,正好回来听听戏,歇歇,他爹,你说咋样?”赵母说道。
赵父却有点担心:“那老头子愿意吗?别打起来啊。”
说起赵大姑奶奶来,也是个苦命人,赵家穷,可以说是八辈贫农,却为了过好日子高攀上了地主家的孩子。
虽然成亲了,也生儿育女,可是人家地主羔子却看不起赵大姑奶奶,非打即骂,即使地主挨收拾的时候也不例外。
可能咋着?
那时候的人,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赵大姑奶奶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想着孩子大了就好了。
结果孩子大了也没好,如今都六十来岁了,男人还是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气的赵母没少去刘家帮着大姑子出气。
一面也恨铁不成钢,大姑子不争气,逆来顺受不说,被打了还一心一意伺候人家,回个娘家还得请假呢。
赵母哼了声道:“那老王八犊子要是敢拦着,我骂死他!”
彼此都交锋过不知道多少回了,赵母压根就不怕那边。
赵父也惦记着姐姐,不过他是不会登门的,因为当年他二哥死的时候,姐夫都没来看一眼,两家就隔着一条河。
赵父觉得,这就是刘家看不起赵家,既然看不起那就算了,他这辈子都不会登刘家的门,等姐姐死了这门亲事也就断了。
赵母说去就去,反正就是河南河北。
赵母腿脚也利落,天黑的时候就把赵姑奶奶接来了。
赵姑奶奶小脚、绑腿,穿着清末时代的大襟衣服,免裆裤子,脑后梳着小疙瘩髻,小个不高,走路像个不倒翁,一晃一晃,站在那又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整个人带着一种旧时代妇女的灰暗。
赵姑奶奶挪着小脚,看到亮起的电灯就说道:“我听我们村说你们通电了,我一直惦记着看看,这电就这样啊?”
赵母道:“是啊,这电就这样,姐姐,你来可以看好几天呢!”
“那可不行啊,我看完戏就走,你姐夫不会做饭,这几天都不知道咋过呢。”赵姑奶奶说道。
赵母听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就那么个玩意,这还时刻惦记着,这大姑子真是不争气啊!
赵四嫂听到动静抱着孩子出来了,看到赵姑奶奶笑道:“大姑来看戏了?”
“你娘说村里要包电影唱大戏,让我来看,我就来了,老四媳妇,孩子挺好啊?”赵姑奶奶看着赵四嫂怀里的孩子道。
“挺好的,来,给姑奶奶看看。”赵四嫂将孩子递过去给赵姑奶奶看。
赵姑奶奶夸奖了一番:“这孩子长得真俊啊!”
虽然是丫头,可夸奖自己的孩子赵四嫂还是很高兴,只是回了屋嘀咕道:“又来个要钱的!”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第209章 看电影
赵姑奶奶来,她作为侄媳妇,咋也得把人请屋里来吃顿饭,这顿饭自然不能差了,不是花钱是啥啊。
赵四嫂和赵三哥一样,花钱花的肉疼,关键是还没钱。
包电影跟唱大戏的钱都先付一半,完事之后再付另一半。
因为是五个村一起包的,先付这一半是其他村付的,剩下这半等完事之后大家再付,大家就都开始忙活着卖粮食。
这时候也正是卖粮食的时候。
不过卖粮食并不耽误看戏看电影,能卖粮食的都是青壮年,扛得动搬得起,他们就不大愿意看戏,咿咿呀呀的,没意思。
戏是给老人看的,年轻人们愿意看的是电影,正好白天唱戏,老人不用卖粮,可以在家看戏,晚上放电影,年轻人看。
现在天黑的快,两部电影,四个多小时,看完也就十一点来钟,回去刚好睡觉,一点都不耽误第二天干活。
这天晚上放电影,还没吃完晚饭,孩子们就拿着小板凳破砖头去占地方了。
放电影的地方选在东大门,也就是村头的碾坊门前。
因为是碾坊,周边留了好大一块空地,还压得很平整,平时是村里孩子玩耍的地方,也是大人们吹牛打屁晒太阳的地方,放电影再合适不过了。
此时场中央幕布已经拉起来了,几块大石头压着绳子,旁边放着几个大木箱,里面放着电影带和放映机,都锁着。
孩子们在箱子上呼来何去翻跃着,手拿着棍棒表达着对看电影的激动之情。
这时候住在碾坊附近的孩子们特别有优越感,端着饭碗坐在自家大门口就能看电影,那些住在村子里头的孩子别提多羡慕了。
更叫人羡慕的是,放映员在谁家吃饭。
小年轻的差不多都来转一圈,跟放映员说几句话,问的自然是放啥电影,再提几句自己喜欢看的电影,希望多放自己喜欢的带子。
差不多大家都喜欢看枪战武打这类的,不喜欢言情故事片,而这时候也多数都是枪战片,武打片还很少,得到满意的答复满意地回去吃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