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南方荔枝
赵四嫂叹了口气:“别提了,她小叔因为盖房子欠了一屁股债,当时我们村在他那买兔子的时候全是赊的,现在卖了兔子不还他他咋还饥荒啊。”
赵四嫂的娘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啥房子欠那么多钱啊!咱们村那个四老头,人家老两口盖房子一分钱都没花,就用泥垛起来的,人家也照样住,我看不比你这房子差。”
赵四嫂撇撇嘴,心想,用泥巴垛起来的房子能和那正经的房子比?那不过就是个窝棚!
可她知道老娘可能都没见过好房子,掰扯不清楚。
“娘,我爹挺好啊?”赵四嫂转开了话题。
赵四嫂的娘却哼了一声:“你不用防贼一样防着我,你以为我是来给你要兔子钱吗?那你可错了!”
赵四嫂吃惊非小,不是为了钱来的,这太阳可是从西边出来了,但也更是不安,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啥,她可不相信是为了看她。
赵四嫂的娘哎了一声:“是这么回事,你们村不是唱大戏放电影吗?小红知道吧?”
“哪个小红?”赵四嫂紧张的一时没想起来是谁。
“就是你孙家村大姑的孩子啊。”赵四嫂的娘不满意地提醒。
赵四嫂恍然,连连点头:“我知道了,小红咋了?”
“她和她娘来听了两天戏,觉得你们村真是不错,年轻后生也多,小红今年十七了,也该到了找婆家的时候了,知道你是这个村的,就托我问问你有没有合适的,我想着,小红嫁过来正好和你作伴。”赵四嫂的娘说道。
像乡下唱戏放电影,其他村都来,年轻人居多,这一来二去的,就会有很多人看上,只要都是未婚,家里是正经的日子人家,父母也都愿意成全。
只是不能直接出面,万一不行会很尴尬,就会找个中间人来牵线,有的是媒人,也有的是亲戚的亲戚,一般都属于后者,乡下人也很精明的,不太相信媒人那张嘴。
赵四嫂一听来了兴趣,只要老娘不是来搜刮她的东西的,其他事都行。
“那合适的可多了,大的小的都有,那得看她要找个啥样的。”赵四嫂道。
“就按照你小叔子找。”赵四嫂的娘直截了当。
“啥?她小叔?”赵四嫂愣了下。
“是啊,你大姑见过你小叔子,一眼就相中了,可是小红太小,你小叔子又结婚了,就想着有没有和你小叔子差不多的人,能过日子的,年纪别太大,其他不挑。”赵四嫂的娘说道。
赵四嫂笑了:“能过日子?我那小叔子可不怎么能过日子,我没说吗,盖房子都欠了一屁股债了。”
赵四嫂的娘却哼了声:“你是怕我来要钱才那么说,你还以为我不知道?你小叔子一看就是精的,能那么傻拉饥荒盖房子?”
“娘,这你可错了,我小叔子还真的是拉饥荒盖房子了,不但是他,我们村的一些小年轻都拉饥荒了,不是养兔子就是买房身地。这个我可得说清楚,你也别瞒着我大姑。”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第220章 还是向着儿子
赵四嫂的娘一呆:“都拉饥荒了?你可别骗我!”
“那倒没有,就是多数拉饥荒了,你说我大姑还愿意吗?”
“那家里有饥荒可不行!”赵四嫂的娘立刻道:“要没饥荒的,年纪不超过三岁就行,太大了不行,太小了也不好,家里条件好点,小红嫁过来也不用太受罪。”
赵四嫂按照老娘给出的条件,还真想到了一个人选,李芬的小叔子,曲家
李芬的小叔子长得也是虽然没有赵文韬高,可也是浓眉大眼,很俊气,干活也不错,能吃得苦下的去力气,父母更是正正经经过日子人家,重要的是,人家养兔子没有赊账,而是给的现钱。
“为啥他们没有赊账,有家底?”赵四嫂的娘好奇地问道。
“这个不知道,我听我婆婆说,曲家老一辈过得可好了,穿金戴银,李芬她婆婆和我婆婆一起嫁到这个村的,当时我婆婆可是啥都没有,李芬她婆婆那是里外两身新衣服,全套的银首饰,就算是前些年特殊时候,也戴着银耳环呢!我猜是有点家底的。”赵四嫂说道。
赵四嫂的娘琢磨了一下道:“那就他吧。正好现在也没啥事,我在你这呆几天,我看看小孩,再看看他们家庭。”
赵四嫂一听老娘要住几天,有点为难,不是她不愿意叫老娘住,是老娘一住下就翻东西,要是自己用也没啥,就当她孝敬了,可是却给弟弟。
拿女儿的东西给儿子,这谁能受的了啊?
再加上老娘一个不乐意就开始到处嚷嚷,说她不孝了,说生她没用了,巴拉巴拉的,简直能把人逼疯。
可又不能拒绝,最终赵四嫂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赵四嫂的老娘是个勤快的,一听闺女答应了,立刻到处翻看,还美其名曰,检查一下你的日子过得咋样。
“今年你们打了不少粮啊,这么多粮你们两个可吃不了。”来到粮囤前赵四嫂的老娘看着一溜麻袋的粮食说道。
“这还有仨孩子呢,三丫四丫可能吃了。”赵四嫂抱着五丫跟着老娘说道。
老娘一撇嘴:“可拉倒吧,两个丫头片子能吃多少!你弟弟三个小子,那才能吃呢!你这么多粮食吃不了不白瞎,给你弟弟几麻袋,他们人口多。”
赵四嫂气结,啥叫我们吃不了白瞎啊,吃不了存一两年也行吧?卖了也行啊,凭啥给别人啊?
虽然那个别人是她弟弟,可弟弟也没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为啥要给。
“这都是我婆婆的粮食,我们就两麻袋。”赵四嫂只好道:“我婆婆的粮食我可做不了主。”
“你们不是分家了吗,你婆婆的粮食为啥放在你这?你少骗我!”老娘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是分家了,可这不是在一个院子里住着吗,我婆婆就把粮食放在这了,他那屋也没地方。”
赵四嫂的娘不说话了,对赵母她有点打怵,赵母可是个厉害的,得理不饶人,那嗓门,那说话,十个她也不是对手,再加上这是客场不适合作战,最终遗憾地离开了粮囤。
赵四嫂家里除了粮囤就是兔子窝最显眼,如今除了卖掉的兔子,还有两对兔子,还没等赵四嫂的娘提出给儿子拿一对,赵四嫂已经堵了回去:“这是我婆婆的兔子。”
其实赵父赵母并没有养兔子,老两口没啥大的花销,在农村只要不生病吃药,有房住,地亩的产出就足够生活用的了。
赵四嫂的娘不知道,还真以为是赵母养的,再次叹气:“都那么大岁数了,养这玩意干啥啊。”
“这是她小叔孝敬我婆婆的。”赵四嫂在老娘面前说话特别好听。
可惜赵四嫂的老娘根本不在意,而是继续翻东西,外头没啥了,翻屋里的,赵四嫂很庆幸男人把钱存上了,要不然非翻出来不可。
“娘,你就知道向着你儿子,他都要盖新房了,我这还啥都没有呢,你咋不想想我呢!”赵四嫂被老娘翻箱倒柜整的很不爽,忍不住道。
老娘一翻白眼:“你说那个话!还不想想你,想你干啥,你能养我老啊?你还知道你弟要盖房子了,你这个当姐姐的还不帮帮忙?”
赵四嫂气恼地道:“这些年我还没帮忙吗,还叫我咋帮?难道你叫我们一家去要饭去!”
赵四嫂的娘没好气地道:“你要饭了吗?你这不是过得挺好吗?这几双鞋给你弟弟吧,我走的时候带着。”
赵四嫂见老娘翻出了给赵四哥做的几双鞋,要拿回去给弟弟,气的倒仰,刚要开口,外面传来了动静,原来赵父赵母搂柴禾回来了。
赵四嫂的娘忙出去,笑道:“亲家,你们这是搂柴禾去了啊!”
赵父赵母一看是她都有点不待见,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也只好随意地敷衍几句。
赵四嫂的娘也不在意,帮着卸柴禾,说起了靠山屯的兔子出名了,你们儿子发了吧巴拉巴拉的。
“一只兔子才几个钱,发啥啊,就是那么说说。”赵父道。
赵母接着道:“可不是吗,这人啊,就知道造谣,要是这么容易发,那还有穷人吗!”
赵四嫂的娘道:“那倒也是,可咋也赚一些。”
“赚了没用,还不够还饥荒的!”赵母道。
看到赵四嫂的娘,她忽然觉得儿子拉饥荒也是好事了,有钱也架不住穷亲戚,特别是这样的亲戚!
“你这是忙完秋来看闺女了?”赵母转开了话题。
“是啊,总算忙完了,要不早来了,这可多亏你了,大丫的月子叫你受累了。”赵四嫂的娘一副感激的样子。
“虽然是你闺女,可也是我儿媳妇,给我生孙女了,我伺候也是应该的,倒是你这个亲娘,闺女都出月子这么久了才来看一眼,不知道的还以为不是你亲生的呢!”赵母笑笑着怼道。
重男轻女她也理解,可像赵四嫂老娘这样的她可真是难以理解,后妈也就这样吧?
赵四嫂的娘却丝毫不在意,这话她可没少听,早就麻木了。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第221章 媳妇学坏了
“忙啊,地里的庄稼等着收,孩子还小,我就是想来也脱不开身!”赵四嫂的娘诉苦。
赵父懒得听,卸完柴禾就回屋了。
赵母也觉得没意思,客套了几句就去抱柴烧火了。
赵四嫂将五丫塞给老娘,也去抱柴,准备做饭。
“这三丫四丫呢?”赵四嫂的娘问道,都这么半天了也没见两个丫头。
“上学了。”赵四嫂道:“今年上育红班,明年正好上一年级。”
四丫虽然小,可赵四嫂觉得跟着三丫一起,这样就省下一年钱了。
“哟!你这有钱没地方花了啊,一个丫头片子念啥书啊!”赵四嫂的娘嚷嚷起来。
赵母听了真是气的不行,回来跟赵父道:“这叫啥人啊,有这样的娘还真不如没有!”
赵父道:“你管她说啥呢,三丫四丫是咱赵家的孩子,上不上学她说着也不算!”
难得赵父这么不待见一个人。
“老四媳妇疯了要儿子都随了这死老婆子!”赵母道。
正说着,赵四嫂的娘抱着五丫进屋了。
这还追来了呢,赵母心里嘀咕,不知道不待见你吗!
“这次来住几天吧,反正家里也忙完了。”赵母道。
赵四嫂的娘坐在了一个小板凳上说道:“这次来是为了我那侄女的丫头事。”
她说了一遍自己的来意就打听起了曲家。
赵母听完明白了,原来是说亲的,只是没想到会看重曲家。

而此时,叶楚楚这边正在和贺松枝也说着同样的话题,对象也是曲家。
“……我们村的,我没出门子那时候和她姐关系不错,那几天唱戏她姐带着她来了,相中了曲家老二了,让我做个媒,我从来没做过这事,我都不知道咋说。”贺松枝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说道。
出门子就是出嫁。
叶楚楚抱着小白杨道:“那她姐咋不在婆家那边给她妹妹找一个呢,这样姐妹也有个照应。”
“她姐就嫁在本村,她不愿意留在本村,相中咱们村了。”贺松枝道:“特别是咱们靠山屯的兔子出名了,说咱们村的人都发了,这才要在咱们村里找!对了,都说你家文韬这回卖兔子卖出了大钱,是真的吗?”
叶楚楚哭笑不得,类似这样的话这几天她可听了不少,有的说的那就玄乎,说男人这回赚了好几万呢!
你听听,还好几万,那得刮多大的风啊。
听了叶楚楚吐槽,贺松枝笑了起来:“你家兔子多,人们这么想也正常,何况你三大伯子也这么说了。”
这个三大伯子值得就是赵三哥,这是乡下对男人哥哥的称呼。
“那也得靠谱啊,咱们村的兔子是出名了,还有的人给了高价,可文韬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卖得。文韬说他就赚良心钱,大家买兔子都是为了多收入点,他要是趁机多要钱那成啥了,所以没赚多少。”叶楚楚解释道:“我倒是听说,他三大伯这次可赚了不少!”
贺松枝笑着道:“他好像都卖到了县城周边去了。说起你三大伯子,也是个会做买卖的。”
叶楚楚点头:“可不是咋的,那豆腐买卖做的特别好,供不应求,前几天听说,还有人专门从县里跑来买豆腐的。不过,他三伯做的豆腐确实好吃。”
“那是啊,要是不好吃也不会卖的那么好。你今年年底能还上房子的饥荒吧?”贺松枝没别的意思,纯粹是关心。
“听文韬说差不多能还清。”叶楚楚也没瞒她。
贺松枝就知道肯定是赚钱的,但真没想到赚这么多,又感慨道:“要是能把房子盖起来,我们也好早点搬出来。”
叶楚楚看了她一眼:“咋了,又闹别扭了?”
“也没有,我就是想早点自在。”贺松枝道:“你不知道,这次唱戏放电影的,七大姑八大姨的轮着来,还带着孩子,晚上就住在这里,几铺炕挤得满满当当,我晚上起夜都不方便。”
“行,急需要钱你说声。”叶楚楚很痛快地道。
不管贺松枝还是赵文志,都是可以借钱的人。
贺松枝很高兴,又说起了曲家的事:“你说我这可咋整?”
乡下人说话就这样,扯了一圈再回来,有的扯的圈太大了,就回不来了,回不来也没啥,反正就是闲聊,聊到哪里算到哪里。
“你要是不好张口问问你婆婆,叫你婆婆出面。”叶楚楚道。
“要不你问问你婆婆吧,我记得你婆婆和老曲婆是干姐妹呢。”贺松枝道。
老曲婆就是曲老二的娘,大家都管她叫老曲婆,因为和赵母是一起嫁到村里的,两人就结拜了姐妹,后来又有一个加入进来,成了村里的唯一三个干姐妹。
叶楚楚见贺松枝有点为难,想着可能贺松枝和婆婆闹别扭了吧,就点头同意了。
晚上赵文韬回来,叶楚楚将此事一说,赵文韬乐了:“原来唱大戏放电影还有这样的效果,那以后咱们村的人都不用愁找媳妇了,缺媳妇就唱几天大戏放几天电影就解决了。”
叶楚楚也笑了:“还别说,这个办法管用!”
赵文韬想了想:“那个曲老二我觉得不咋样。”
“啊?”叶楚楚没想到赵文韬会这么说。
“太小气了!”赵文韬道:“我原来跟他一起搂了几次柴禾,还有几次一起放生产队的羊,吃东西都小气,就像谁呢,对了,像我三哥!那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三哥好歹还能做个豆腐,他能干啥,就是有一把子死力气,种地能种出多少钱来?再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你说嫁给他那不是受罪吗?”
叶楚楚却不这么认为:“不能跟你比,村里大多数人过日子都这样,从嘴里省下来的,也不能怪他。”
赵文韬抱着小白杨往上举着,笑道:“人这辈子,不吃不喝的攒钱图啥啊,是不是,儿子?有句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人这辈子最大的事,就是吃!”
叶楚楚抿嘴嗔了他一眼:“你就说你是个吃货得了。”
“吃货咋了,吃货最幸福!媳妇,咱们今晚吃啥?”赵文韬嘿嘿笑道。
叶楚楚笑看着他:“吃你!”
“媳妇儿,你学坏了呀。”赵文韬愣了一下,顿时笑道。
叶楚楚笑白了他一眼,做饭去。




重生七零:团宠旺家小媳妇 第222章 说亲
像做媒这种事,年轻小媳妇一般面皮薄,不好意思出面,只有中老年妇女才愿意出手,主要原因是成了还好,要是不成那多尴尬啊。
无论是贺松枝还是叶楚楚都有这样的担心,可赵文韬却觉得完全没必要。
“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又不是你相对象,你担心这个干啥,那句话咋说来着,只要你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赵文韬不在意道。
“我发现了,自从你和剧团的人认识后,脸皮是越来越不知是何物了。”叶楚楚觉得他有点飘,忍不住就敲一敲。
赵文韬哈哈笑了:“媳妇,我就当你夸我了!”
什么夸他,她可没有!
第二天叶楚楚抱着孩子来找赵母。
赵母听完笑道:“这曲老二这么招人稀罕啊,又一个看中的!来,大孙,叫奶奶看看!”
叶楚楚注意到婆婆说的又,把小白杨给婆婆道:“娘,什么叫又?是不是不行啊?”
赵母道:“没有,就是你四嫂的娘昨个来了,她侄女的丫头看上了曲老二,还不是听说咱们村卖兔子发了吗。”
叶楚楚笑了:“还真是,贺松枝介绍的那个也是听说了这个。”
赵母想了想道:“这样吧,你四嫂和她娘已经去问了,啥事也得有个先来后到,等他们那边结果出来再说,要是看上了,那你也别说了,看不上我再去跟你老姨说说。”
老曲婆和赵母是干姐妹,小于赵母,所以叶楚楚叫老姨,叶母才会说“你老姨”。
叶楚楚觉得婆婆这样安排最好:“我回头跟贺松枝说一声。”
赵母逗着小白杨:“这孩子越来越出息了,长得跟他爹小时候一个样。”
叶楚楚笑着看着儿子,其实小白杨长得还是像她多一些,只是婆婆喜欢孙子像儿子,这点小事就由着老人好了。
“你娘在京城挺好的吧?”赵母问起了亲家母。
“挺好的,我三嫂她雇了个保姆,我娘在那也不累。”叶楚楚道。
“那还行,两个人带一个孩子轻快一些。你娘过年回来吗?”
“还不知道。”
“算算日子,你三嫂应该出月子了吧?”
“前天出的。”
叶楚楚跟婆婆说了会闲话,这才抱着孩子回去,家里有兔子,也不好离开得时间太久。
等叶楚楚走了,赵母感慨地想,同样是带孩子的,两个儿媳相差咋就那儿大啊,赵四嫂当年生第一个的时候也没这样干净过,再看看小儿媳妇,生孩子前后一点区别没有,孩子也收拾的很利落!
这人还真是没法比,赵母摇头。
赵四嫂不知道婆婆正在拿她和叶楚楚比较,她此时和老娘正在曲家说亲。
“……姑娘十七,大个,体格好,干活那是没说的,家里还有个哥哥,两个孩子就差一岁。你放心,我那侄女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孩子也错不了!”赵四嫂的娘介绍着女方:“要是愿意,叫两个孩子见一面,你看呢?”
赵四嫂笑道:“老姨,你跟我娘是姐妹,这要是成了也是亲上加亲!”
老曲婆坐在炕边上笑道:“那是啊,咱们是亲上加亲,我是没意见,这孩子大了,也到了说媳妇的年纪了。”
赵四嫂赶紧道:“老姨,那这样吧,咱们定个日子叫他们打对光?”
“还是打背光吧。”老曲婆道。
乡下相亲为了日后好相见,开始都打背光,就是在某个公众场所,一般都在集市上,两人远远看一眼,要是这一眼相中了,再接着打对光,也就是面对面聊几句。
也有的直接打对光的,这得看女方家人是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万一男方没看上,女方家长觉得没面子,自己姑娘吃亏了,就会扯皮,甚至有的胡搅蛮缠的女方还要男方出点钱补偿损失费。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话是没错的,所以老曲婆才这么说,她不了解女方家,但赵四嫂的娘她可是听赵母说了不少,总是来搜刮闺女的东西,这样的介绍人可得留心一点。
赵四嫂的娘心里撇嘴,你一个男方,还打背光,当大姑娘呢不好意思,不过也不好反对,就答应了。
接着聊起了别的,不用说,靠山屯的兔子那是第一话题。
老曲婆和她们周旋着,直到二儿子搂柴禾回来才长出口气,因为她知道赵四嫂的娘坐这么久问这么多,无非是想跟儿子说说话,了解一下。
曲老二长得还算壮实,浓眉大眼,干起活来也是虎虎生风,乡下人相对象,看的就是能不能干活,能不能下力气,其他都是次要的,为此赵四嫂的娘很是满意,这小伙子肯定能养活一家人!
卸完柴禾,曲老二进屋喝水,看到了赵四嫂和赵四嫂的娘,老曲婆介绍,曲老二脸微红,打了个招呼,喝完水又走了。
“我这儿子啊,就是个闷葫芦!”老曲婆叹气道。
赵四嫂的娘道:“哎呀,能干活就行,嘴再好能把日子过起来?行了,我们回去了,等过两天,咱们赶集,叫两个孩子见见面。”
“在这吃饭再走吧。”老曲婆客气地挽留着。
“不用,家里还有孩子也要吃饭呢。”赵四嫂道。
老曲婆亲自送走了两人,正好李芬来了,看到赵四嫂说了几句,才知道是给小叔子说亲的,进屋跟老曲婆道:“是看戏的那个,那不都见过了吗,还打啥背光?”
老曲婆愣了下道:“看戏见过了,没有吧,我看不像是见过的。咋回事?”
李芬有点纳闷:“看戏的时候,我见她二叔跟一个姑娘说话来着,我以为是和那姑娘呢,这另一个啊?”
老曲婆根本不知道儿子和啥姑娘说话,一怕大腿,埋怨道:“你说着老二,咋就这样呢,那和人家姑娘说话了也不知道告诉家里一声,我这都答应了!你说这事扯不扯的!”
李芬忙道:“娘,可能我整错了,他二叔就是跟人家说说话,要是有那意思,他二叔咋能不说呢。”
老曲婆却依然埋怨儿子:“大姑娘大小子的,没那意思说啥话啊?赵老四媳妇老娘啥人你还不知道吗,她介绍的人我都信不着,这才说大背光的,我怕不成,讹上咱们咋整,早知道他有目标了我就不答应了!”
1...6364656667...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