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给四位大佬当备胎后[穿书]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提灯怼月
“应当是遭遇了伏击。”机甲说,“我探测到了贫铀材料的辐射。”
俞堂看了看旁边的光屏。
投放地点经过精密计算,受训者要找到自己的机甲、僚机,最快也需要12个小时以上的奔袭。
虽然开放了战场,那些落选者原则上随时可以进入,但哪怕稍微有点傲气的,也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进来。
各现役军区一律没有任何机甲投入战场,时霁遭遇的是一个军校生,大概是看上了落单的受训者,想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下手。
机甲说:“我出去看看。”
俞堂和时霁已经约定,除了帮忙阻拦那个反ooc程序,不会出手帮忙。他不想通过任何手段干涉时霁的演习,看着光屏随口阻止:“等一下……”
机甲停下脚步,转回来。
俞堂低头,看着只有一个半巴掌大的小机甲模型:“……”
他好像也没办法通过任何手段干涉时霁的演习。
俞堂拿过水杯,咽了颗晕车药:“……注意安全。”
机甲:“好。”
莫名的,俞堂总觉得这道机械音格外人性化。
比如这时候,虽然机甲没有表情,机械音就怎么都像是带了不易察觉的细微笑意。
“不会有事的。”机甲说,“可以放心打游戏。”
机甲说:“我会随时监控反ooc系统,一有变化,就向俞先生汇报。”
俞堂点点头。
虽然已经最大限度削弱了身体和意识海的对应效果,时霁在外面辗转腾挪,依然会有一部分难以避免的影响。
俞堂在东倒西歪的意识海里一步三晃地走回去,坐回沙发,拿过炫酷的红黑手柄。
机甲化成数据流,暂时离开了意识海。
-
俞堂坐在仿佛海盗船一样的沙发里,打开游戏首页。
据不知名的商城代班系统介绍,他面前的这台游戏机,是穿书局每十个高维年一次的纪念促销活动的奖品。
俞堂在员工手册里读过,代班系统说的“高维年”,是指穿书局所在的更高维度里,真正的时间流速。
通常情况下,转正后的员工对接进角色,时间流速就会自动调整到和穿书局所在的高维度一致——换句话说,他在这个世界同时负责四本书,最久的这一本负责了五年,穿书局的时间也过了五年。
但如果任务完成得足够出色,经验点攒得足够多,就有机会兑换调整时间维度的机会。
俞堂大致听系统讲过,根据调整手法的不同,需要的经验点也不一样。
如果是要压缩时间,比如在书中的时间线过去了十年,但回到穿书局后想压缩到三年,大概需要一家公司那么多的经验点。
如果员工成功地拥有了一家公司,并且选择兑换,总部就会生成一片不测风云,让这家公司被破产清算。
如果是要停止时间,不论在书中过了多久,回到穿书局后就只是在睡眠舱里睡了一觉,需要一家财团那么多的经验点。
如果是要倒转时间,需要倒卖一颗小行星那么多的经验点。
……
俞堂同时负责了四本书,离退出世界还远得很,暂时没必要了解这些,在系统介绍时也只是大略跟着听了听。
他没能忍住,在游戏的前奏音乐里拆了根棒棒糖,又玩了一会儿那个亮闪闪的十周年小徽章。
游戏的画面重新处理过,被全息投影清晰地投放出来。
时霁察觉得到意识海里的变化,他侧身躲过一发穿甲弹,和俞堂讨论:“俞先生,这款游戏我也好像玩过……”
俞堂点点头:“你玩过真实版本的。”
时霁:“?”
“海豚抓小鱼。”俞堂说,“happy fish pond.”
时霁:“……”
俞堂被全息投影包围,操纵着坐在海豚背上的小人,晃晃悠悠把钓钩甩下去。
和某位热爱挖金子的矿工一样,这是一款十分简单易懂、三秒上手、寓教于乐的益智游戏。
全部的玩法,就是钓鱼换积分。
坐在海豚上的小人拥有一支钓竿,钓钩匀速摆动,确定好方向后按下手柄,钓钩就会直线弹出,钓起这条线上经过的鱼。
钓到越稀有的鱼类,能获得的积分就越高,如果恰好勾住了有珍珠的蚌,积分能直接加两个零。
钓到螃蟹会夹手,钓到乌贼,会被喷一脸墨汁。钓到很沉的鱼,如果体力值不够,就可能把小人拖进海里。
攒够十亿积分可以进入隐藏关,隐藏关卡里据说有一艘沉船,里面有宝箱,装着游戏的最终奖励。
俞堂当初简直沉迷这款游戏,抱着那个人的光屏,一玩就是一整个晚上。
“可惜我那个时候的微操一般。”
俞堂说:“他给我做了个按钮,我每次看见鱼游过来,赶紧去按,钓钩已经甩过去了。”
时霁不太能体会这种苦恼,但还是很努力地配合:“是游戏的难度比较高。”
俞堂挺欣慰,点点头,被刚抓上来的乌贼喷了一脸的墨汁。
……
还是一团光的时候,俞堂的游戏天赋就不算怎么强。
但瘾很大。
他抵抗住了食物的诱惑,每天都只是偷偷来拿小饼干和牛奶,拿完就会立刻离开。也抵抗住了看电影的诱惑,每天都只是藏在窗帘外面,从缝隙里偷偷跟着那个人一起看,看到结尾曲马上就跑。
可游戏实在太好玩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裹着小毯子,一边吃饼干一边喝牛奶,在垒好的抱枕堆里玩了好几个小时。
老旧的游戏机屏幕上,那些鱼没有优化后这么高清,只是一张张不会动的卡通画。
他那时候还不太理解人类有关“游戏”的概念,以为钓上来就是真的钓上来了,抱着自己的游戏战绩,去台灯下找那个人要自己的鱼。
同时给四位大佬当备胎后[穿书] 同时给四位大佬当备胎后[穿书] 第130节
那个人愣了半天,笑得坐不稳当,不得不抬手扶住桌沿。
在台灯下,他发现那个人的脸色比平时白了不少,额间都是冷汗。
“等一等,我给你画鱼。”
那个人的神色依然很温和,眼里是和平时一样的笑意:“我需要先抵抗一组程序,它在试图控制我……我需要一点时间。”
他扔下游戏机,想要帮那个人的忙。
他也不理解“程序”,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电子风暴就能够分解和吞噬任何东西。
“这个不行,程序是没有实体的,它是一组数据。”
那个人耐心解释:“你暂时还没有办法解决它。”
那个人说:“等以后,你如果读了很多书,也许就能帮到我。”
他沿着台灯的光,飘到书架边上。
“这些书不够。”那个人说,“这是目前的科学水平下,最高精尖的技术,需要海量的相关知识。”
那个人靠在椅背上,疼痛的煎熬让他脸色苍白,清俊的五官却依然是不为所动的沉静。
那个人缓了几次力气,终于撑坐起来,笑着认认真真地鼓励他:“来,再多学几个字。说不定等你进化以后,会变成精英程序员,专门破解这种害人的坏东西……”
……
俞堂没再继续想下去,他放下游戏手柄,抬头看了一眼光屏。
即使是面对机甲,时霁也完全没落下风。
对面只是个军校生,对机甲的操作还不算很熟练。威风凛凛的人形机甲的确有不弱的战力,可同样也因为身躯过于庞大沉重,被严重削弱了机动性和灵活性。
——尤其是在这种到处都是树木乱石、草甸下偶尔还藏着沼泽,飞也飞不起来,走也走不稳当的复杂丛林地形里。
军校提供的擂台,可不会有这种逼真多变的临场体验。
那台硕大的机甲贸然进入战局,除了在最初抢占先机,一炮轰得时霁晃了晃,就没能占到半点便宜。
时霁冷静地带着它在树林里兜圈。
刚才走过的所有路,都已经牢牢记在了时霁的脑子里。他几乎不需要特地思考,就能判断哪棵树能恰好拦住机甲的庞大身躯,哪条横生的枝干能利用机甲本身的速度,直接卡断机甲的半截手臂。
再高端、再精密的武器,都永远只能算得上是威力强悍的工具。
时霁扳住树枝,他的身稳稳掠过粗壮的枝干,落地后合身一滚,侧身隐蔽在矮树丛后。
沉重的机甲收势不住,轰的一声重重撞在了几人合抱的巨树上。
……
反ooc程序的预警红线骤然亮起。
意识海里,代班系统几乎是在同时提醒:“俞先生。”
“看到了。”俞堂说。
他咬着棒棒糖,坐直身体,拉过键盘飞快敲击,拦截的数据网铺天盖地张开。
这一次,俞堂不只是拦住了程序的预警。
那张由数据组成的网一接触到新产生的陌生数据,就立刻原封不动地记录下了这道路径。早蓄势待发的、经过特殊处理的病毒程序悄然混进数据流,沿着这条路径,编码进了被拦截的反ooc程序里。
前些天,俞堂从商城下载了几千款电脑病毒,导进意识海,全部运行过了一遍。
他现在已经不会再受影响,但保险起见,还是没有事先通知展学长和系统。
完成运行分析、彻底清除这些病毒以后,俞堂还一度担心自己是不是杀毒杀得不彻底,还落下了一款专门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的一键清理小程序。
但也总算有了收获。
这是俞堂做出来的一款全新的病毒。
这种病毒只对人造程序有效,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它的触发节点,就在逻辑闭环形成并锁死的那一刻。
一旦逻辑闭环锁死,反ooc系统就会自动封闭半分钟,重新梳理程序。
在这半分钟内,潜伏在数据中的病毒会被触发,形成一场微型的数据风暴,彻底消解吞噬这些害人的坏东西。
“我会解决它。”
俞堂:“我读了很多书,能解决它。”
时霁听得出俞堂不是在和自己说话,他收集了机甲残骸里能用的东西,装进背包,轻声说:“俞先生。”
俞堂咬碎了那根棒棒糖,嚼成粉咽下去,合上电脑。
俞堂:“放心,不会再疼了。”
第七十二章
现实里。
那台伏击时霁的机甲,在和巨树猝不及防的剧烈的撞击下,已经严重损毁,变成了一堆报废的金属。
时霁把昏迷的操作员拖出来,放在安全区域,帮他按下了求救按钮。
他还要赶路,在残骸里挑走还有用的部件,就又快步进了更深的丛林。
……
半分钟后,应急救援队赶到了现场。
因为检测到了剧烈的二次爆炸余波,就近活动的特战队成员也收到通知,一起赶了过来。
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场景堪称惨烈。
地上全是凌乱的落叶,还有不少被折断的粗壮树枝。庞大的机甲已经被毁去大半,半条机械手臂卡在枝杈间,机甲外壳破损得狼狈不堪,裸露在外的电线还在噼啪闪着电火花。
操作员昏迷在不远处的空地上,身边放着已经启动的搜救按钮。
“是开放战场后进来的学生。”
搜救员把人抬上救援艇,看着眼前的景象,有些震撼:“这是遭遇了一群机械虫的袭击吗?”
特战队的成员摇头:“这片区域没有机械虫。”
搜救员愣了愣:“那是怎么回事?”
按照记录,原有的受训者还没有穿过丛林、和自己的机甲成功会合的,所有人都还单枪匹马地跋涉在丛林里。
新进入战场的这些机甲,无一例外都是没能通过选拔的淘汰者,又想趁这个机会占便宜的。
这种行径的确投机取巧,甚至已经恶劣到有些见不得人,但归根结底,并不能算是违反规则。
“是遇到了其他机甲?”搜救员低声猜测,“还是他自己操作失误,没能适应丛林环境……”
特战队的成员彼此对视了下,一言不发,继续打扫眼前狼藉的战场。
……他们都看到了这场战斗的全部监控。
虽然受训者们不知道,但整个战区都铺开了监控,特战队成员不止作为蓝军伏击他们,也会在暗中保护,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一切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尤其这几架抱着捡漏的心态,想要浑水摸鱼,在所有受训者实力最弱的时候混进来的机甲。
在机甲和受训者正面遭遇的同时,他们就收到了警报,随时在附近待命。
受训者还没能到达机甲的投放点,对上全副武装的机甲,放在老式战争里,几乎等同于让一个赤手空拳的人去肉搏坦克。
更不要说这次的受训者只有一个人。
能独自在机甲前周旋15分钟以上,其实就已经超过了特战队的选拔标准。如果受训者不能应付,就会有作为蓝军的特战队成员“恰好”发起伏击,牵制住机甲,让受训者趁机脱身。
但刚刚离开的受训者,却充分利用每一处地理环境,挑准了对手不够灵活、机动性差的弱点,硬生生报废了一台实力不弱的战斗型机甲。
“是那个时霁?”一个特战队员低声说,“庄队抢回来,已经锁了军籍的那个……”
另一个人点点头:“只有他的信号在这里出现过。”
“操作手是个普通的军校学员,只打过擂台,应变能力很差。”
边上的特战队员说:“这种复杂的丛林地貌,会最大程度限制机甲的发挥……”
有人问他:“换了我们,一个人碰上这种局面,能不能打成这样?”
之前说话的特战队员哑口无言。
……
他们都是在庄域离开后,这十年里,被新吸纳进特战队的成员。
庄域在整个联盟军区都赫赫有名,他回来重新负责特战队,没人会有意见。但不代表庄域带回来的人,也能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认可。
更不要说还是个军事学院的学生。
各大军区抢一个观察手的事,他们也都听说了,知道时霁最后被庄域锁了军籍。
这些历尽千辛万苦,在非人的考核选训里脱了层皮才进入特战队的成员,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多多少少有些不服气。
但现在,看到眼前的情形,所有的想法都彻底无影无踪。
“听老队员说,这是十年前特战队‘尖刀’小组才有的实力。”
一个特战队员说:“庄队走了,特战队的水平也在下滑……不然我们根本选不进来。”
那个队员苦笑:“我原本听了还很不服气。”
边上的人低声说:“要是庄队没回来,凭我们现在的战力,如果真爆发了大举入侵的虫潮,能不能把它们成功赶出去?”
这次没人再说话了。
几个特战队员打扫好了战场,回到飞艇上,在庄域的极限特训计划里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
意识海里,俞堂也在问代班系统同样的问题。
“这本书的结局就只到十年后。”
俞堂收起钓竿,把圆溜溜的河豚摘下来,翻开原著剧情线:“这十年里,盛熠和叶含锋的搭档击退了很多次虫族的进攻,有大把的实战机会让他们磨炼和成长,他们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里拿下了数不清的功勋。”
俞堂早就在想这个问题:“十年后,和虫族的战争都没有结束吗?”
同时给四位大佬当备胎后[穿书] 同时给四位大佬当备胎后[穿书] 第131节
机甲刚从现实中回来不久,他给俞堂带回来了一颗金刚钻头,放在小仓库里:“没能结束。”
机甲回到俞堂身边,陪他一起坐在抱枕堆上。
“虫族这一次并不是迁徙路过。”
机甲说:“它们是看中了这片星系,要把这片星系作为新的‘虫穴’。”
虫族没有人类的智力水平,它们因为本能而繁衍,因为本能而迁徙,也遵循本能,在宇宙里寻找新的巢穴。
“在星际史里,有些星球的记载中出现过蝗灾,虫族的行为在本质上和它们类似。只是蝗虫的食物是庄稼和植物,虫族的食物是能源和人。”
“这场战争旷日持久,没有人可以终止它。”
机甲:“它会持续到一方彻底灭亡。”
俞堂点了点头。
机甲说:“在这本书里,叶含锋之所以被宣传成‘实力超过了合成ai的第一观察手’,也是因为这个。”
在漫长的战争中,人们迫切需要希望,所以要推出能够凝聚希望的人——这个时候,事实反而不再重要。
叶含锋的实力当然没办法超过时霁。
但人类的希望,不可能被凝聚在一堆数据里,凝聚在一个没有人类的思维和感情的合成ai上。
所以不论叶含锋愿不愿意,他都必须接受这种说法,成为那个被推出来的“英雄”。
俞堂又下了一次钩,他低头看了看,确认鱼钩捞空,按下加速回竿键:“蒲影也是这样吗?”
机甲微怔:“……什么?”
“我推演过蒲影的结局,他没有选择抵抗,和温迩在一起生活了十年。”
俞堂说:“如果不是最后的意外,他会成为全联盟第一例被彻底治愈的电子风暴幸存者。”
因为联盟需要一个被成功治愈的幸存者。
俞堂放下钓竿,随手拨动光幕,加了层任何窃听装置都进入不了的屏蔽。
“我一直奇怪。”俞堂说,“蒲影的人格在风暴里泯灭了很多,但他和骆燃都不会逆来顺受。”
“如果我接收的就是全部剧情,蒲影不会做出这种选择,他会离开这个家,他宁可开着他的车睡在马路上。”
“时霁也一样,他一直记着他的组长,还背下了我家里的地形图。”
“即使有一天,时霁真的被抹杀掉了关于庄队长的记忆,他也依然会记得,他的战友们失踪在了一片陌生的地方,他是唯一的侦查员,只有他能把地图送出去。”
……
“一定有什么原因改变了他们的选择。”
“按照我接收到的剧情,他们的人设,原本都不会选择接受那个结局。”
俞堂说:“我进行了很多次推论,添加了很多因素,但不论怎么调整,都只推得出一种可能。”
俞堂:“我接收到的根本不是全部剧情。”
机甲没有说话,安静地看着他。
“这四本书是同一个世界观,但其他几本书里,都被抹去了战争的所有痕迹。”
俞堂问:“为什么?”
不等机甲回答,俞堂已经自己说下去:“我推测,是为了不对这本书的剧情造成干扰。”
如果他事先不知道这些,在已经无可挽回的局面里,被推到必须选择的这一步,就必须做出选择。
就像蒲影必须选择,是违抗家族的命令离开,还是成为那个“被治愈的希望”,行尸走肉地活着。
就像时霁驾驶着他的僚机,拖着已经半废的身体,心里很清楚,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本的巅峰状态。
“我在这个世界里待了五年,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世界存在真实的部分,存在我想要保护的人。”
“如果我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和程序融合,变成一个智能ai,要么甩手不干,看着我想保护的人和这个世界一起崩解消失。”
俞堂问:“我要选哪个?”
机甲抬起机械手臂,轻轻按在他的膝头:“俞先生。”
“在我目前恢复的记忆里,有一个我很喜欢的人类。”
俞堂说:“他最后选择了和ai彻底融合,变成了一组数据……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
俞堂:“他答应我了很多事,都还没有做。”
机甲轻声打断他:“俞先生。”
“我知道,你现在是监察部门的人。”俞堂说,“ooc的部分,可以任意惩罚。”
他只是想说一说。
还是一团光的时候,他有很多话想说,可都没有机会。
“他对我说,他变成了一个两层楼高的大机器人,可能暂时没有办法烤饼干了,让我想他的时候就去敲一敲。”
“开始的时候,我去敲,他会闪红灯给我看。”
俞堂说:“我看得很高兴,我不知道机甲和人类有什么不一样,还以为这是他的新造型。”
俞堂:“我每天都会去,我会睡在他怀里。”
“机甲有一点凉,还很硬,不如抱枕舒服,但也还好。”
“他有时候会去作战,每次都要消失很久,他不在的时候,我就打游戏等他。”
“有一次,他消失得太久了。”
俞堂说:“我去找他,在一片空地找到了,就还按照我们约好的暗号敲他。”
俞堂:“但他没有再亮红灯。”
“我每天会敲一次,每次敲八个小时。”俞堂说,“我不记得敲了多久了……我不小心把机甲敲坏了。”
里面没有人。
他翻遍了每一块破旧的零件,都没有找到他弄丢的人类。
……
机甲不再说话,它撑了下,从抱枕堆里起身。
俞堂看了看光屏上的计时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