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当首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搬砖的小猪
他能妄为到什么程度呢?开始还只是安排人拿着厂子里面的电线出去卖,然后把钱私吞。发现没有人管,胆子就越来越大。他不卖电线了,直接卖原材料——铜。这样可以省去中间环节的成本,他赚取更多的利润。
而牛家村里面招来的那些工人,有牛德宝罩着,行事也是有样学样,毫无顾忌的把厂里的东变成自家的。那些正直的人,不肯同流合污的人,都被牛德宝和他的团体想尽方法,用尽手段全部赶走了。
能留下的。都是沾了光的人。牛德宝他们这一群人就这么把这个电线厂变成了自家的自留地,欲取欲用。这么的倒腾,什么样的企业能经得住?原本效益很好的厂子没多久便入不敷出,垮了下来。
归根结底。李浩峰还是要感谢这个贪得无厌的牛德宝!
如果不是他的胆大妄为,电线厂还是能够红红火火的经营下去,这样就不能成为县政府的负担,也就不能到了李浩峰的手里。
想到这里,李浩峰又接着问了一句:“老哥,听说你们厂已经被卖了出去,你怎么看?”
瘦高个子的工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怎么看?能怎么看?如果不换厂里得这批人,那肯定是谁买谁倒霉,这就是个无底洞!”
李浩峰来了兴致,眯了眯眼睛又接着问道:“那如果把这批人都换了呢?”
瘦高个子的工人叹了口气,颓丧着语气道:“哪有那么容易?我听说,买下这里的老板不仅仅只是买了一个厂子,还得负责安置这些工人,如果到时候一刀切,全部辞退了这些工人,那这些人还不得闹翻天?!”
话说到这儿,李浩峰的心里已经有数了。
重回九零当首富 第二百五十六章生产问题
他好似被劝动了一样,舒朗一笑道:“那就听老哥的,我们换个地儿。”
瘦高个子的工人肯定道:“听我的准没错,你们啊,就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
“李总,这些人我们得好好处理一下,太过分了!这根本就是厂子里面的蛀虫!社会的败类!”
刚一出门,梁浩洋便忍不住地骂了起来。
李浩峰停了一下,问道:“老梁。你认识这里的厂长吗?”
梁浩洋肯定地摇摇头:“不认识。”
李浩峰安排道:“很好,那你去找他,就说想要买一些电线。看他怎么答复。”
梁浩洋一愣,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却没说,只点头点:“好的,李总。我知道了。”
李浩峰则直接回到了车上,等着梁浩洋回来。
很快,怒气冲冲的梁浩洋就横冲过来了。
“什么玩意儿,混账东西,就不配当厂长!”
刚一上车,梁浩洋就忍不住地怒骂道。
“怎么回事?详细说。”李浩峰缓缓道。
梁浩洋竹筒倒豆子一般:“李总,原先只当那个小舅子不是个东西,原来那个厂长也是一丘之貉,都这个时候了还要和我要回扣,要是不给就不卖!你说这是个什么东西!”
话说到这里,李浩峰倒是很平静,没有生气,也没有动怒。这个厂子走到今天这一步,要说厂长无辜,即便打死他,也不信。
李浩峰思索了一会儿,缓缓道:“这样,你去想办法。搜集那位大哥说的事情的证据,捅到政府去,就说他变卖国家资产。”
“李总,这样?能行吗?”梁浩洋迟疑道。
李浩峰舒缓了身体,笑了笑:“老梁,这厂子可是我真金白银买回来的,现在手续还没办完,就有这么多问题,政府能不管?敢不管?”
梁浩洋听李浩峰这么一分析。也觉得有道理。
这厂子是政府出售,现在还没走完手续就已经暴露了出这么多问题,要是政府都不管那以后还会有哪个民营企业家,敢去接手国企的烂摊子?
梁浩洋恨恨地咬了咬呀,道:“行,这个事儿我去办,他们敢这样做事情,那肯定会留下不少痕迹,我去找证据。”
李浩峰老神在在。不紧不慢道:“先等政府处理好了这些烂摊子,我们再来接手吧。”
“嗯,好的,我知道了。”
接着,两人便开车去肉联厂进行考察。
和电线厂相比,肉联厂的情况就好太多了。它没有太多的其他问题,只是因为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单纯的运营困难。
要知道计划经济那些年,肉联厂那可是香饽饽,是人们打破头都想去的地方。
毕竟计划经济那些年,买肉还是需要肉票的,作为紧俏货的猪肉,排队都不一定能买的上,还用担心卖不出去?而肉联厂的工人呢。在这个地方呆着,多多少少会有些福利或者优惠什么的,最起码的。什么大肠、肚、肺等这些猪下水是跑不掉的。
可是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市场经济时代的开始,取消肉票。放开供应猪肉,肉联厂这种一家独大的情况当然就每况愈下了。
再到今天,肉联厂已经没有多大的存在意义了,政府没办法,只好把它打包出售。
眼下,零售商很多,根本不需要大量的储存猪肉,冷库的用处也就不大了,而且种地方,除了地大点,人多点之外,也没什么像样的设备。所以根本就不能卖出什么好价格。这样,自然也就便宜了李浩峰了。
李浩峰和梁浩洋在这里转了转,发现这里虽然已经停产了,工人们没有事做,但只是聚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而已。没有其他不好的行为。看到这里,他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总算有一个省心的了。
一个问题,就是厂里的环境太差了。不过,这只是个小问题,考察完,两人就开车回去了。
开车回的路上,李浩峰逐条开始给梁浩洋安排起来。
第一,肯定是把肉联厂的部分员工借调到秋海那边。
秋海眼下还在扩大产量,就要补充大量的人手进来。
第二,厂里的卫生过于差了,组织其余的员工好好搞一下卫生工作。
第三,是重中之重,肉联厂往后的生产问题。
重回九零当首富 第二百五十七章吃喝玩乐
他好似被劝动了一样,舒朗一笑道:“那就听老哥的,我们换个地儿。”
瘦高个子的工人肯定道:“听我的准没错,你们啊,就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
“李总,这些人我们得好好处理一下,太过分了!这根本就是厂子里面的蛀虫!社会的败类!”
刚一出门,梁浩洋便忍不住地骂了起来。
李浩峰停了一下,问道:“老梁。你认识这里的厂长吗?”
梁浩洋肯定地摇摇头:“不认识。”
李浩峰安排道:“很好,那你去找他,就说想要买一些电线。看他怎么答复。”
梁浩洋一愣,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却没说,只点头点:“好的,李总。我知道了。”
李浩峰则直接回到了车上,等着梁浩洋回来。
很快,怒气冲冲的梁浩洋就横冲过来了。
“什么玩意儿,混账东西,就不配当厂长!”
刚一上车,梁浩洋就忍不住地怒骂道。
“怎么回事?详细说。”李浩峰缓缓道。
梁浩洋竹筒倒豆子一般:“李总,原先只当那个小舅子不是个东西,原来那个厂长也是一丘之貉,都这个时候了还要和我要回扣,要是不给就不卖!你说这是个什么东西!”
话说到这里,李浩峰倒是很平静,没有生气,也没有动怒。这个厂子走到今天这一步,要说厂长无辜,即便打死他,也不信。
李浩峰思索了一会儿,缓缓道:“这样,你去想办法。搜集那位大哥说的事情的证据,捅到政府去,就说他变卖国家资产。”
“李总,这样?能行吗?”梁浩洋迟疑道。
李浩峰舒缓了身体,笑了笑:“老梁,这厂子可是我真金白银买回来的,现在手续还没办完,就有这么多问题,政府能不管?敢不管?”
梁浩洋听李浩峰这么一分析。也觉得有道理。
这厂子是政府出售,现在还没走完手续就已经暴露了出这么多问题,要是政府都不管那以后还会有哪个民营企业家,敢去接手国企的烂摊子?
梁浩洋恨恨地咬了咬呀,道:“行,这个事儿我去办,他们敢这样做事情,那肯定会留下不少痕迹,我去找证据。”
李浩峰老神在在。不紧不慢道:“先等政府处理好了这些烂摊子,我们再来接手吧。”
“嗯,好的,我知道了。”
接着,两人便开车去肉联厂进行考察。
和电线厂相比,肉联厂的情况就好太多了。它没有太多的其他问题,只是因为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单纯的运营困难。
要知道计划经济那些年,肉联厂那可是香饽饽,是人们打破头都想去的地方。
毕竟计划经济那些年,买肉还是需要肉票的,作为紧俏货的猪肉,排队都不一定能买的上,还用担心卖不出去?而肉联厂的工人呢。在这个地方呆着,多多少少会有些福利或者优惠什么的,最起码的。什么大肠、肚、肺等这些猪下水是跑不掉的。
可是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市场经济时代的开始,取消肉票。放开供应猪肉,肉联厂这种一家独大的情况当然就每况愈下了。
再到今天,肉联厂已经没有多大的存在意义了,政府没办法,只好把它打包出售。
眼下,零售商很多,根本不需要大量的储存猪肉,冷库的用处也就不大了,而且种地方,除了地大点,人多点之外,也没什么像样的设备。所以根本就不能卖出什么好价格。这样,自然也就便宜了李浩峰了。
李浩峰和梁浩洋在这里转了转,发现这里虽然已经停产了,工人们没有事做,但只是聚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而已。没有其他不好的行为。看到这里,他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总算有一个省心的了。
一个问题,就是厂里的环境太差了。不过,这只是个小问题,考察完,两人就开车回去了。
开车回的路上,李浩峰逐条开始给梁浩洋安排起来。
第一,肯定是把肉联厂的部分员工借调到秋海那边。
秋海眼下还在扩大产量,就要补充大量的人手进来。
第二,厂里的卫生过于差了,组织其余的员工好好搞一下卫生工作。
第三,是重中之重,肉联厂往后的生产问题。
重回九零当首富 第二百五十八章照耀
他好似被劝动了一样,舒朗一笑道:“那就听老哥的,我们换个地儿。”
瘦高个子的工人肯定道:“听我的准没错,你们啊,就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
“李总,这些人我们得好好处理一下,太过分了!这根本就是厂子里面的蛀虫!社会的败类!”
刚一出门,梁浩洋便忍不住地骂了起来。
李浩峰停了一下,问道:“老梁。你认识这里的厂长吗?”
梁浩洋肯定地摇摇头:“不认识。”
李浩峰安排道:“很好,那你去找他,就说想要买一些电线。看他怎么答复。”
梁浩洋一愣,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却没说,只点头点:“好的,李总。我知道了。”
李浩峰则直接回到了车上,等着梁浩洋回来。
很快,怒气冲冲的梁浩洋就横冲过来了。
“什么玩意儿,混账东西,就不配当厂长!”
刚一上车,梁浩洋就忍不住地怒骂道。
“怎么回事?详细说。”李浩峰缓缓道。
梁浩洋竹筒倒豆子一般:“李总,原先只当那个小舅子不是个东西,原来那个厂长也是一丘之貉,都这个时候了还要和我要回扣,要是不给就不卖!你说这是个什么东西!”
话说到这里,李浩峰倒是很平静,没有生气,也没有动怒。这个厂子走到今天这一步,要说厂长无辜,即便打死他,也不信。
李浩峰思索了一会儿,缓缓道:“这样,你去想办法。搜集那位大哥说的事情的证据,捅到政府去,就说他变卖国家资产。”
“李总,这样?能行吗?”梁浩洋迟疑道。
李浩峰舒缓了身体,笑了笑:“老梁,这厂子可是我真金白银买回来的,现在手续还没办完,就有这么多问题,政府能不管?敢不管?”
梁浩洋听李浩峰这么一分析。也觉得有道理。
这厂子是政府出售,现在还没走完手续就已经暴露了出这么多问题,要是政府都不管那以后还会有哪个民营企业家,敢去接手国企的烂摊子?
梁浩洋恨恨地咬了咬呀,道:“行,这个事儿我去办,他们敢这样做事情,那肯定会留下不少痕迹,我去找证据。”
李浩峰老神在在。不紧不慢道:“先等政府处理好了这些烂摊子,我们再来接手吧。”
“嗯,好的,我知道了。”
接着,两人便开车去肉联厂进行考察。
和电线厂相比,肉联厂的情况就好太多了。它没有太多的其他问题,只是因为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单纯的运营困难。
要知道计划经济那些年,肉联厂那可是香饽饽,是人们打破头都想去的地方。
毕竟计划经济那些年,买肉还是需要肉票的,作为紧俏货的猪肉,排队都不一定能买的上,还用担心卖不出去?而肉联厂的工人呢。在这个地方呆着,多多少少会有些福利或者优惠什么的,最起码的。什么大肠、肚、肺等这些猪下水是跑不掉的。
可是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市场经济时代的开始,取消肉票。放开供应猪肉,肉联厂这种一家独大的情况当然就每况愈下了。
再到今天,肉联厂已经没有多大的存在意义了,政府没办法,只好把它打包出售。
眼下,零售商很多,根本不需要大量的储存猪肉,冷库的用处也就不大了,而且种地方,除了地大点,人多点之外,也没什么像样的设备。所以根本就不能卖出什么好价格。这样,自然也就便宜了李浩峰了。
李浩峰和梁浩洋在这里转了转,发现这里虽然已经停产了,工人们没有事做,但只是聚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而已。没有其他不好的行为。看到这里,他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总算有一个省心的了。
一个问题,就是厂里的环境太差了。不过,这只是个小问题,考察完,两人就开车回去了。
开车回的路上,李浩峰逐条开始给梁浩洋安排起来。
第一,肯定是把肉联厂的部分员工借调到秋海那边。
秋海眼下还在扩大产量,就要补充大量的人手进来。
第二,厂里的卫生过于差了,组织其余的员工好好搞一下卫生工作。
第三,是重中之重,肉联厂往后的生产问题。
重回九零当首富 第二百五十九章耽误时间
“你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徐有财还不忘竖起大拇指道。
他现在跟李浩峰那可算是穿一条裤子了,不过徐有财也是打心底佩服李浩峰。
这是真正有能力,有本事,有胸怀的能人!
在教育厅和相关领导到场后,捐款仪式就正式开始了。
李浩峰手里拿着一块大纸板。纸板上面醒目的写着一行大字:秋海集团为陵海技校捐款二十万元!
这个年代的二十万元,无疑是一笔巨款。
一个民营企业舍得给学校捐款。别说在陵海是屈指可数,放眼全国眼下恐怕也是寥寥无几。
严华笑容满面地站在李浩峰身边,台下的记者争先恐后的开始照相了,顿时闪光灯。快门声联成一片。
过了一会,李浩峰把手里的牌子,递给了严华。
这一幕,被台下的记者给拍了下来。
拍照结束后,就轮到李浩峰上台发表演讲了。
为了今天的演讲,李浩峰可是没少下功夫。
李浩峰的真实目的,就是想从学校招聘人才,为自己的企业输送新鲜血液,顺便进行了一波宣传。
李浩峰觉得要是他上台夸夸其谈一番,讲点虚的,什么社会责任感啦,什么支持教育啦。这样的宣传的效果肯定是有点差强人意了。
李浩峰仔细回想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在后世的企业和学校之间,十分的吃香。
那就是三个字:产学研,是将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
这个。也正是李浩峰今天想讲的东西。
既能宣传秋海,也能招揽人才,同时还能完美的解释他的目的,一箭三雕。
最先发言的肯定是省教育厅来的领导,接下来还有陵海的领导。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这次捐款主角的李浩峰。
李浩峰来到了台上。他的表演开始了。
首先,他就讲了产学研这样的理念,接着又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解释。
开始的时候,台下的政府序列人员。脸上都笑意盎然。
但是没多久,他们都是满脸震惊。
这个李浩峰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能有这样的高屋建瓴,并且还符合眼下实际的想法?
洪天刚这时也听了出来,李浩峰的这段话,的确很有价值。
看着演讲台上十分健谈的李浩峰。洪天刚不知该怎么说。
这个李浩峰,绝对不简单啊!
不一会儿。李浩峰将他准备的内容全部讲完了。
台下,掌声也响起来了。
对于这样的场景。李浩峰非常的满意,说明他想要的结果达到了。
照理说,捐款仪式已经到了这里,也算是圆满完成了。
李浩峰啥也没想,就直接跟严华打声招呼,准备离开这里。
“严校长,我先走了!”
谁知道这时的严校长,看上去有些激动。干脆将李浩峰的话打断:“李总,你先别走啊,教育厅的领导说想要见一见你。”
“哪一位?”李浩峰狐疑的问道。
严华回应道:“就是刚才讲话的阮光明阮处长。”
“什么事?”
李浩峰这时是一脸的疑惑不解。
严华随即说道:“李总,他们全都对你刚刚讲得产学研非常的感兴趣。”
听到这话。李浩峰彻底弄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立马应道:“好,我跟你去。”
他们两人走到了会议室,阮光明早早的在那里等着。
“阮处,李总他来了。”
刚进门,严华笑了笑说道。
阮光明马上站起身来,急忙上前对李浩峰说道:“李总,不好意思,耽误你的时间了。”
“阮处长你说笑了,倒是我在耽误你这宝贵的时间。”
一句话的时间,李浩峰给阮光明印象,又提升了不少。
很谦虚,不自大。
“我们坐下来慢慢聊吧!”阮光明说道。
“好!”
落坐之后,阮光明就主动说明了他这次约见李浩峰的目的:“李总,请过你来,主要是想聊一聊你刚刚提到产学研的观点,你这思路挺别致啊!”
李浩峰笑了笑问道:“不知道阮处长,想从哪一方面了解?”
“这种模式,你认为眼下能推广出来吗?”阮光明等不及的问道。
李浩峰笑道:“阮处长,如果想知道这种模式可不可以推广,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结合实情。”
阮光明有些不解问道:“这个如何解释?”
重回九零当首富 第二百六十章盼着抱大外孙呢
李浩峰跟着不慌不忙的说道:“产学研别看只有三部分,这里面面涉及到的环节,肯定不止这三个方面。”
“哦?还有别的部分?”阮光明谦虚的问道。
“政社用。”
李浩峰接着又抛出个新鲜词汇。
“政社用?”
阮光明眯了眯眼,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很明显不太理解。
毕竟刚刚李浩峰讲的,只是产学研这三个方面。
看到对方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李浩峰笑了笑,开始一步步仔细的讲解起来。
政社用这三个是缺一不可。这三个说的是政府、社会和用户。
政府这一块,要想产学研快速发展,必须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完成。
社会这一块,要想完善产学研。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
用户这一块,主要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总得来说,如果要实行产学研,多方面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听完李浩峰的讲话内容,阮光明觉得真是受益匪浅。
他是不停的点头,诚心的赞叹道:“李总,今天真的是让我大开眼见了啊!”
李浩峰面带笑容:“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说得不对地方,还请阮处长多多指教啊。”
“李总,我觉得这种模式很好,我一定向我的领导做汇报,届时说不准有些地方还需要麻烦你来配合。”
阮光明很是上心地说道。
李浩峰此刻心里倒是对这位阮处长的想法有了一个迷糊的猜测。自然不会拒绝,便道:“阮处长不用担心,有什么事儿只管提,我一定尽力配合。”
“好,好,那就这么定。到时候联系!”
阮光明兴奋地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