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秦·君临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中石
白宣双手捧着军功册还给功曹,功曹问:“可有差错?”
白宣:“并无差错,只是有一事不明请教功曹。”
“说。”
“何谓王命不功?”
功曹转身问袁百将:“他伤了头么?”
袁百将答到:“你我当年初上战阵不也吓得浑身哆嗦吗?阿宣有些糊涂没啥大不了的,过几天便好。”
功曹:“如此便好,你等好生歇息本官还要去别处,告辞。”
“送功曹。”
功曹走后,白宣抱拳拱手恳求袁百将。
“白宣受了惊吓,很多事想不起来,求百将明示。”
袁百将叹了口气说:“王命不功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功劳记录在册但却不赏。直说吧,今后不管你砍了多少颗首级立了多大的功劳,你永远是个卒伍。”
“这是为何!”
“因为你姓白,你是白家子。不仅是你,你们白家从你爹开始子子孙孙都是这样有功不赏。这是大王亲口所命,所以称作王命不功。”
“白家子不功”这是秦王的原话,是虎子偷偷告诉白宣的。听了这话白宣心中咯噔一下,暗道这白家和秦王何仇何怨啊,咋混到了这般田地。这个时代的秦国独霸西方威震六国,国内名将贤相也是层出不穷,这白家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秦·君临天下 第3章人屠之后
大战过后打扫战场救死扶伤势在必行,袁百将督促部下紧张有序的做着这些事。白宣回到他苏醒的地方从那位死去的黑甲武士腰间解下剑鞘,当他想把剑鞘挂在自己腰间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腰间是有剑鞘的。
虎子翻开层层叠的尸体从下面抽出一把长剑,他仔细的擦干净之后递给了白宣。
“阿宣,这是你的剑。”
白宣接过长剑一看立刻发现这把长剑和普通秦军使用的长剑不太一样。这把剑的形制和秦军所用的青铜长剑一样,但是整个剑身并不是青铜打制。这把剑的剑身银白雪亮、寒气逼人,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看见剑身上层层叠叠的雪花纹,以白宣对刀剑的了解他可以肯定的是,这把剑使用的材质是百炼钢。
剑柄、护手和剑锷做工考究,使用的是饕餮纹路,饕餮的双眼使用绿松石镶嵌。剑锷上还刻着一个字,“起”。这把剑和普通长剑相比显得很是华丽,同时又锋利无匹,杀气腾腾。一眼就可以看出,这绝不是普通秦军使用的长剑。
一般来说,剑锷处的铭文不是这把剑的名字就是主人的名字。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起”字绝不是这把剑的名字,因为历史上的名剑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比如棠溪、墨曜(墨阳)、合伯、邓师、宛冯、龙泉、太阿、莫邪和干将等。那么这个“起”字就应该是这把剑主人的名字。
一个“起”字让白宣心中豁然开朗,虎子肯定的说这把剑是白宣的,白宣姓白名字叫做宣,而这把剑的主人名字叫做起,如果这把剑是白宣的长辈所赐那么也就是说这把剑的原主应该是,白起!
白起呀,这个名字绝对是震古烁今的。白起,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出自芈姓。楚国白公胜后裔,是华夏战国时期的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襄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是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统帅,《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白起作为一个老秦人是纯粹的行伍出身,他从小兵开始,在杀戮与拼杀中凭借战功名留后世,其主要战绩如下:
秦献公二十一年,与晋战于石门,斩首六万;
秦惠文王七年,与魏战,斩首八万;
秦惠文王后(宣太后芈八子)元七年,秦败赵韩等五国兵,斩首八万二千;
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败韩岸门,斩首八万;
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击楚于丹阳,斩首八万;
秦武王四年,拔韩宜阳,斩首六万;
秦昭襄王六年,伐楚,斩首两万。
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
秦昭襄王三十二年,攻魏,斩首四万;
秦昭襄王三十三年,攻魏,斩首十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白起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长平之战中,白起歼灭赵军四十五万,其中四十万降兵被白起下令活埋。尽管史料上记载的死亡人数或有夸大,不过据后世学者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以歼灭近百万敌军的战绩独占其二分之一。真可谓百战百胜,军神之名当之无愧。六国将士闻白起之名而胆寒,因惧其威名故此送给白起一个绰号,“人屠”。
白起的封号是武安君,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这个 “君”不是君主而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
但是这个武安君并不是大秦二十级军功授爵中最高的爵位列侯,大秦封侯难,武将封侯更难。
白起的爵位升迁是从左庶长、左更、国尉再到大良造。这个升迁线路当中的时间很值得玩味。白起从左更到大良造,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左庶长位列军功爵中第十位,大良造位列第十六位,也就是说白起三年时间上升了六个阶位。但是在白起成为大良造后,在长达的九年的时间里面,白起一直没有任何的爵位提升。直至伐楚大胜之后,白起获得了嘉奖,被赐予武安君。但是这个嘉奖很奇怪,并没有继续按照军功爵前进,而是转为了特殊的封君制。
类似列侯这种高级爵位的评定,军功是硬条件但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君主的个人意志。通过白起长达九年没有爵位晋升而伐楚之功转以封君的事实不难看出,白起和秦王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白起为何在长平之战后急于进攻邯郸,除了军事上的考虑以外,也不排除白起还急于建功,想以灭国之功拿下军功爵上的列侯阶位的想法。
而此时秦相范睢对秦昭襄王的进言提醒了秦王一件事,那就是不能让白起过于做大,让白起的军功威胁到自己的君权。紧接着秦昭襄王发动了对邯郸的攻势,但是主帅却换成了五大夫王陵。这是秦王想平衡军中势力,有意扶持王陵而打压白起的做法。当然,这个时候秦王也认为有王陵攻赵足矣。但接下来的事却打了秦王的脸,王陵攻赵不利,损失了五校(每校约8000人)的兵马都没能攻下邯郸。
秦昭襄王五十年八月,左庶长王龁接替王陵为帅围攻邯郸。此时赵国平原君赵胜说动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得知此事后说:“当初大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
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白起仍称病不出。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于是免去白起官职,夺其爵位贬为士兵,驱逐出咸阳。
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秦昭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秦昭王最后恨恨地说:“秦国不能得到他,别的国家也别想得到。”说完就命人给白起送去了一把剑令其自杀。
此时白起已出咸阳西门十里行至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秦王派遣的使者追上了白起。
白起拔剑在手,仰天长叹:“我为秦国拓地千里,斩首百万,得到的结果却是这样吗?我有何罪要被杀?”
使者说:“你说你无罪,那赵军四十万降卒呢?”
白起一听,猛然醒悟道:“对,我必须死!”说完自刎而死。一代名将就这样离去。
白起因获罪秦王而死,但他在秦军将士心目中永远是那个百战百胜,战功赫赫,给大秦和秦军带来无上荣耀的军神。白起死后,秦人痛惜不已,乡邑百姓自发祭祀白起。这让秦昭襄王更对白起恨得牙根痒痒,当他知道年仅十三岁的白宣代替父亲白仲(白起之子)出征之后,秦王冷冷地说道:“白家子不功!”
白宣摸着祖父的长剑心中感慨万千,虎子在一旁问到:“阿宣,你都想起来了吧?”
白宣点点头之后还剑入鞘,又把那柄普通的长剑挂在自己右肋下。
虎子说到:“那把剑是伍长的,他为你挡了一矛。”
白宣跪倒在伍长面前,将伍长抱在怀中唤了一声:“伍长~~~”
袁百将在白宣身后说到:“莫要难过,军中皆为手足,他日若能活着回去,你当好好照顾你伍长的家人。”
“白宣谨记!”
邯郸之战还在继续,但白宣知道这是一场以秦军战败后撤而告终的战役。赵国在长平之战后精锐尽失,举国上下人人戴孝,户户悲号,几无御敌之兵。要不是赵国平原君赵胜请来楚魏两国援兵,邯郸怕是早就被攻克了。
此时楚军统帅是春申君黄歇,而魏军统帅却是信陵君魏无忌。秦兵围攻邯郸之初,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此时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的国都很快就被攻下,谁敢救赵,等到破了赵之后秦国就先打谁。”
魏王恐惧,令晋鄙军屯兵邺城筑壁垒,名为救赵实际上是观望两国的胜败。平原君赵胜向魏求救的使者接连不断,他责怪信陵君说:“我以为你有救别人困危的崇高义气,今邯郸危在旦夕而魏国救兵不来。公子纵然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也不怜惜你的姐姐吗?”
赵胜的夫人是信陵君魏无忌的亲姐姐,姐夫家进了强人作为小舅子的信陵君魏无忌怎能不着急。可是魏王被秦王吓破了胆始终不听魏无忌的话,无奈之下信陵君便决定带一百多辆车骑去邯郸跟秦军死拼。
信陵君路过夷门时遇见侯嬴,侯嬴说:“公子勉励,我年老不能跟从。”
信陵君走出数里后总觉得不痛快,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现在将去拼死,为什么他没有一言半辞送我呢?于是又回来见侯生。
侯嬴笑着说:“您的行动好像是以肉投喂饿虎。”
侯嬴支开旁人悄悄对信陵君说:“我听说调动晋鄙的兵符在魏王的卧室内,魏王最宠爱如姬,她可随便进出卧室,能够窃到兵符。我还听说,如姬因为父亲被人所杀,想要报仇,三年没有找到仇人。如姬曾哭泣着求您。您派人取了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很感激您。如请她偷出兵符,就能救赵了。”
信陵君依照侯嬴的办法,果然得到了兵符。之后侯嬴又对魏无忌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晋鄙如果不听从,就危险了。要带朱亥去,必要时就把晋鄙打死。”
信陵君一行到邺城要代晋鄙领兵。晋鄙合符后,表示迟疑,不想交出兵权。在这紧急时刻,朱亥从袖子里抽出四十斤重的铁椎把晋鄙打死,信陵君遂将晋鄙军。
他魏军将士说,“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父母。”
如此选出精兵八万,进兵攻击秦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
在赵楚魏三国联军的内外夹击下,秦军屡战屡败但依旧死死支撑等待国内援军的到来。
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二月,秦军和三国联军在邯郸城下展开了决战。




秦·君临天下 第4章俩个名人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当战场上响起鸣金的时候纠缠在一起的秦军和三国联军被各自的弓箭手分割开来。邯郸城外浓烟四起尸横遍野,白宣扔掉手中盾牌和断为两节的青铜长剑一屁股坐在了死尸堆上大口的喘着粗气。
虎子浑身是伤,躺在白宣身边直哼哼,袁百将胸前中了一剑,被两个秦军扶着裹伤。经此一战,袁百将麾下的百人队只剩三十余人,而且是个个带伤惨不忍睹。
距离白宣五六百步远的地方,一个赵军甲士晃晃悠悠的站起身来,他费力的举起长剑一剑就将他脚下一个还在哀嚎的秦军士卒的脑袋劈开。
那甲士长剑杵地一手指着白宣等人大声喝道:“秦狗,有种再打!”
秦军将士纷纷把武器指向那个赵军甲士,厉声喝骂:“赵狗,有种你过来!”
大秦军律曰:鸣金即退,擅自出击者,罪当斩首!
因此秦军将士尽管骂的狠却没有一个冲过分界线将那个甲士斩杀的。那甲士哈哈大笑骂道:“秦狗,等俺杀进咸阳定将你们全部活埋!”
“活埋!活埋!活埋!”
甲士身后接连站起七八个赵军,这些缺胳膊断腿的赵军一起对着秦军大骂不止。几个秦军将士忍耐不住嚎叫着要冲过去,却被身边的兄弟死死抱住。
赵军见此哈哈大笑,那甲士指着秦军说到:“怎么,没胆了吗?来呀,不敢过来就是小娘养的!”
嘣,嗤,噗!
一根弩箭飞射而至,闪电般灌入赵军甲士那不断开合的大嘴里又从赵军甲士的后脑穿出。赵军甲士的骂声戛然而止,高大的身躯晃了两晃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白宣:“虎子,上箭!”
嘣嗤噗,又是一个赵军士卒被白宣射出的弩箭命中面门。秦军将士一片喝彩,几个兄弟连忙抓起地上的秦弩迅速上好弩箭递给白宣。
白宣的身体里是杀手白狼的灵魂,虽说换了一副躯体但是杀戮的技巧却是一点没丢,秦弩最大射程高达三百米,比一般的步枪射程也差不了多少了,在这个距离上白宣就算闭上双眼也敢保证发发命中箭箭爆头。军律不让出击可没说不让射箭啊,秦律对于白狼这个杀手而言基本上毫无约束力,在白狼看来秦律就好像一张漏洞百出的破渔网有的是空子可钻。
白宣趴在死尸堆上连续击发,那些赵军被吓得回身就跑,但是他们身上的伤严重制约了他们逃命的速度。当最后一个断了一条腿的赵军杵着一杆长矛连蹦带跳的往回跑的时候,一只弩箭准确的灌入他的后脑箭尖从前额冒出,那赵军就像一截被砍断的木桩一样摔倒在地,战场上清净了。
秦军将士一片欢腾,就在这时死人堆里冒出了一个脑袋。
虎子:“阿宣,那还有一个活的,射死他!”
“射死他!射死他!”
白宣调转秦弩对准了那人,就在他正要扣下悬刀(秦弩的扳机)的时候,那个趴在尸堆里的人高举右手喊到:“不要射箭,公子异人就在后面!”
公子异人?白宣心里咯噔一下随即抬起了秦弩转头看向身后的袁百将。
袁百将:“公子异人是太子的庶子,质于赵国,前不久被华阳夫人(秦王太子的正夫人)收归膝下已经成了太子的继承人,这得救哇。”
白宣:“百将如何知道对面那人说的不是假话呢?”
袁百将:“也对,问他可有凭证。”
白宣:“你可有凭证?”
尸堆里的人右手一扬,一块白色的牌子脱手飞出掉在距离白宣百步以外的地方。白宣回头看了一眼袁百将,袁百将双眉紧皱没说话。
“兹事体大,不可拖延。命白宣上前查看!”
说话的人是一位全身铠甲头戴双面板冠,留着络腮胡子的中年将领,袁百将等人立刻施礼说到:“拜见王军侯。”
大秦军制将军之下分若干部,每部设一校尉为长即一部一校。每部设若干曲,每曲设军侯一人,即一曲一军侯。曲之下才是二五百主(又称千人)、五百主、百将、屯长、什长、伍长,这就是所谓的部曲制。军侯按照现代军队的编制来看大概相当于师一级的军官,已经迈入了高级将领的行列。
王军侯拍拍白宣的肩膀,白宣点点头端着秦弩冲了出去。有了军令就不算擅自出击,白宣捡起那块牌子一看发现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羊脂白璧,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其实白宣心里清楚,对面那人说的话可信度高达九成,因为历史上在赵国当栀子的公子异人的确是在秦军围困邯郸时回秦的。
白宣收起白璧迅速来到尸堆后那人身边,只见那人虽是一副文弱模样,但白皙的脸上却有两道剑眉斜插入鬓,眉下一双凤眼炯炯有神透着一股精明。这幅相貌给人的感觉是有英果之气,此人颌下留着长髯看样子也就二十多岁。
白宣用秦弩指着那人问到:“你是何人?”
“在下吕不韦。”
我靠,见到名人了。白宣听了这名字心中一阵激动,差点扣动悬刀。吕不韦吓得惊叫一声伸手抬起白宣的秦弩说到:“小心啦!在下护着公子异人好不容易逃到这里,没死于赵军之手已属万幸,若是死在兄弟手里岂不是前功尽弃。”
白宣:“原来你就是那个奇货可居的吕不韦啊,失敬失敬。”
吕不韦诧异的说到:“贤弟如何知道在下说过的话?”
白宣:“猜的。”
吕不韦:“呃。闲话少说,快去救公子。”
白宣:“公子何在?”
“就在后面那死人堆里,我们的马死了,公子被死马压住了腿,贤弟快帮我去救他。”
白宣拉着吕不韦,哥俩猫着腰来到尸堆旁,白宣看到一个身穿赵军铠甲的年纪和吕不韦不相上下的人仰面躺在地上,一匹死马将他的左腿压在身下。难怪吕不韦没法将他就出,在那死马身上还压着好几层战死的赵军的死尸。
那人一见吕不韦和白宣过来立即伸出右手喊道:“吕兄、这位将军,快来救我!”
异人说的是关中腔,这肯定没错了。白宣用力搬动死马,发现死沉死沉的根本搬不动。他站起身向身后挥挥手,王军侯一声令下,袁百将领着三十几个弟兄跑了过来。
可就在这时白宣看见近百匹战马从赵军大营方向奔了过来,一到战场上马上骑士立刻翻身下马散开队形搜索。
“仔细找,不要跑了贼囚异人!哇,秦狗正像那里跑过去,异人肯定就在那里,放!”
嘣嗤噗,一只弩箭正中赵军将领面门,那将领双手一扬仰面栽倒,放箭的命令只说出了一个字就一命呜呼。
嗤嗤嗤嗤,白宣快速击发也快速上箭,但是这秦弩威力不小就是重新装填的速度慢,那些赵军已经挥舞着武器冲了过来。
袁百将:“阿宣莫怕,我们来了。射!”
嗡,一排弩箭撒向赵军,冲在前面的赵军纷纷惨叫着栽倒在地。白宣跳到尸堆上扔下秦弩捡起一把长弓弯弓搭箭接连射击。相比秦弩弓箭的威力弱了许多,但胜在再次击发的速度快,白宣箭似连珠,箭不虚发。赵军接二连三的栽倒在地,此时他们才想起用弓箭还击。
袁百将等人好不容易将公子异人从死马地下救出来,众人围着公子异人向后猛跑。
虎子大喊:“阿宣快回来!”
白宣一边在死尸堆里不断变换位置一边大声回答:“你们先走,我挡住他们!”
袁百将:“阿宣小心啦!”
公子异人:“那位兄弟,你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白宣捡到的箭囊内的雕翎箭已经射空,而赵军也已经围了过来。白宣扔掉长弓抽出长剑怒吼一声杀向赵军。袁百将一看白宣被淹没在几十个赵军之中,急的大吼一声转身抄起一把长剑冲了过去,虎子抄起一杆长矛和十几个秦军将士反身冲向赵军。
唏律律一声马嘶,王军侯率领三十骑兵冲了上来,此时身陷赵军之中的白宣状似疯虎,手中长剑上下翻飞,所过之处赵军惨叫连连血流成河。
王军侯在马上看得真切,他大吼一声:“不愧是武安君的孙子,白宣,本将来了!兄弟们,给我杀!”
早被吓破了胆的赵军那里经得住如狼似虎的秦军冲击,片刻之间被杀的干干净净。秦军将士把这些赵军的首级全部砍下,还顺手把留在战场上的赵军战马牵了回来。
浑身是血的白宣站在异人面前,伸手掏出那块白璧递给异人。异人双手拖住白宣的手说到:“原来你是武安君的孙子,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这块玉璧你收好,若遇难处就拿着它来找我。”
白宣想了想也没推辞,他收起白璧之后拱手施礼说到:“白宣谢过公子赏赐。”
别人不知道白宣心里清楚得很,眼前这位公子异人算得上是史上第一命好的人。异人回秦后改名子楚,在秦昭襄王死后,子楚他爹安国君继位成了秦孝文王,子楚成了太子。三天后秦孝文王病死,当了三天太子的子楚继位成了秦庄襄王。子楚他爹秦孝文王当了几十年太子,直到五十三岁才登基成为秦王,而子楚三十多岁就当了秦王,你说子楚这命该有多好。
未来的秦王给的东西不只是珍贵,代表的意义也很重大,白宣要是不赶紧收起来岂不是犯傻。祖父白起的冤案还要靠眼前这位平反昭雪呢,所以白宣也就不客气了。
公子异人身份特殊,王军侯亲自护送他返回大营,临走之前吕不韦掏出一块玉佩塞进白宣手中。
“白贤弟,你我一见自是有缘,今后可要多亲多近。如今你交好公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和吕兄相比,白宣不算什么了,吕兄将来定能立于朝堂之上呼风唤雨。”
吕不韦呵呵一笑拍着白宣的肩膀说:“就喜欢你这样的聪明人,贤弟可有妙计教我?”
白宣附在吕不韦耳边说道:“只需暂时忍耐,不出几年公子定会威震天下,兄也会得偿所愿。”
吕不韦双眼放着精光看着白宣,随后啥话也没说只是伸出右手和白宣重重拍了一下,这意味着某种承诺也是某种约定。有了未来的秦王和未来的大秦国相的承诺,白宣只要不死,今后定会让白家重新振兴起来的。
12345...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