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临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中石
众人哄堂大笑,吕不韦把一块肉顺势塞进王离嘴里。
“白贤弟,有时间也教教甘罗,这孩子聪明的很嘞,我都快不知道教他什么了。”
“好,只要是想跟着我学的都送过来吧,首先是跟着咱们上战场的袍泽们的子弟,这是必须的。”
“谢公子宣!”
周围的校尉以上的军官齐刷刷拱手施礼感谢白宣,在这个年月即使是军中也就成以上的人目不识丁。白宣能把信陵君耍得团团转足见是个极有本事的人,而且定会前程无量,这样的人不赶紧拉上关系那就是个傻,所以众位军官打心里愿意把自家的子弟交给白宣管教,而白宣的话也让众位军官心中感激。
白宣摆摆手站起身看着巩王城的方向说到:“斥候所报,魏无忌还没离开巩王城,这说明联军还没聚齐,我以为定是在等待燕国军队。也好,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容布置。传令,一刻之后全军启程!”
“尊令!”
白宣没猜错,魏无忌是在等待燕军。燕国距离巩王城的距离是联军中最远的,而且燕军想要到达巩王城最近的途径就是穿越赵国和魏国的国土。魏国好说但是赵王却不准燕军穿越赵国国境,这是有原因的。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之后,国力大大削弱。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赵孝成王十五年,也就是秦昭襄王驾崩的那一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趁机刺探赵国虚实。
栗腹回国后对燕王说:“赵国青壮在长平之战中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
但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六十万,战车两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
栗腹令部将卿秦率一部攻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自率主力攻鄗(今河北高邑东)。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二十五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
廉颇令乐乘率军五万坚守代郡,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自率军二十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个个奋勇,大败燕军,此战斩杀其主将栗腹。
攻代燕军闻听攻鄗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燕国大将卿秦,致使两路燕军溃退。
廉颇率军追击五百里直入燕境,进而围攻燕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此战就是历史上的鄗代之战。
燕赵之间有这个过节,赵王岂会允许燕军穿过赵国国土前往巩王城呢,即便现在是同盟也不可以,所以燕军只能绕路而行。
燕国都城蓟城王宫,太子丹跪在燕王喜面前。
“启禀父王,信陵君号令诸侯联合抗秦,父王欣然出兵这本是大义之举,不料赵王对大燕心怀怨恨不准我军通过其国境。我军位的是抗秦对赵国并无觊觎之心,赵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不堪为谋。以儿臣之见,不如作罢。”
燕王喜听了太子丹的话双眉紧皱,他沉思片刻之后说道:“我儿所言不妥,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燕赵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燕赵之间的事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但在抗秦大计面前,我们应该抛却往日恩怨,齐心抗秦才是。”
太子丹:“可是赵王没有父王这样的心胸,他处处提防我大燕,只怕是将来在战场上也会对我军不利呀!”
燕王喜:“那却未必,联军统帅是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人品贵重名满天下,断不会做出这种龌龊之事。我儿休要多言,寡人决心已定,就这样吧。”
“父王,儿臣在邯郸时邂逅秦太子政,我二人以兄弟相称情同手足。阿政说过将来的天下只有秦和燕,儿臣以为我大燕没必要跟在别人身后抗秦,完全可以和大秦联手逐鹿天下!”
燕王喜听罢一拍桌案喝到:“一派胡言,你等黄口小儿之言怎能作数!”
太子丹:“我与阿政对天发过誓,而且高渐离和白起之孙白宣在旁作证,阿政是个遵守信义之人,儿臣以为只要大燕和大秦携手并肩阿政绝对会信守诺言的。”
“胡说!秦乃虎狼之国,觊觎天下久矣,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人所共知。似这等虎狼之国岂有信义可言,我儿不要再啰嗦了,若再敢提和大秦携手同盟之事,寡人就夺了你的太子之位!下去!”
太子丹还想再劝,但看到燕王喜怒容满面不得不施礼告辞。太子丹回宫之后立即给嬴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太子丹把自己规劝阎王的过程叙述的很是详细,在信的末尾处太子丹表示,一旦他登基为王定会和嬴政携手并肩平分天下。
这封信传递到咸阳芷阳宫,留守芷阳宫的李斯打开一看嘿嘿一笑。
“平分天下,真是孩童之言。”
说完之后,李斯带着这封信去章台宫拜见秦王子楚。子楚看了这封信后哈哈大笑说:“政儿做的不错,将来可以让这个姬丹做大秦的王,但是他必须俯首称臣效忠大秦。”
李斯:“大王,臣以为此事还是交给太子和白宣去办吧。”
子楚想了想说:“准,把这封信送往白宣军中。”
“喏。”
巩王城头,魏无忌焦躁的走来走去,现在魏、赵、韩、楚四国大军云集巩王城,唯独只差燕国军队。拖住蒙骜的魏赵联军主讲发来军报,秦军似乎正在化整为零截截抵抗似有逃跑的迹象。此事若不再出兵将其聚拢包围,只怕魏无忌聚歼秦军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报!启禀君上,赵军派来信使。”
“速来见我!”
赵军信使快步上前说到:“启禀信陵君,我军接到君上之命后,我王立即整顿兵马誓师出征,但是赵王不准我军通过赵境,我军值得绕路而行。”
信陵君气的一跺脚喊到:“赵王误事!你部距此还有几天路程?”
“还有半月路程!”
信陵君:“来不及了,命你部转到奔赴河外务必要挡住秦军退路!”
“喏!”
赵军信使转身飞奔而去,信陵君大吼一声:“擂鼓,全军集结,出征!”
秦·君临天下 第89章河外之战(上)
漳水河畔五国大军联营百余里,旌旗蔽日,军威鼎盛。五国联军都是各派十万精锐集结于此,燕、韩、楚三国派来的军队都由首屈一指的大将统领,燕国为将渠,韩国为公孙婴,楚国为景阳。而魏军和赵军都以魏无忌为将,赵将庞煖为副。
原本的五十万大军被秦军使用游击战发层层阻击袭扰之后,还剩四十三万余人,其中韩军损失最大,楚军和燕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但即便如此联军兵力也是远在秦军之上的。
史料中的这场大战,秦军蒙骜所部先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一般,但是由于每占一地之后都要分兵驻守致使战役后期秦军主力兵力大幅度下降。蒙骜未能及时将兵力集中,当五国联军将秦军包围之后,就出现了五万秦军对阵五十万联军的不利态势。十倍的兵力差距,在这个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时代基本上毫无胜算可言,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任何计谋都不好使,所以历史上的河外之战以秦军战败丢失所占之地而告终。但如今不一样了,因为秦军这边有了白宣,而且蒙骜完全按照白宣制定的计策实施。所以决定这场战斗胜负的天平经过白宣不懈的努力正一点点的想秦军倾斜。
漳水河畔秦军大营,副将快马奔到中军帐前翻身下马大步走进帐内。
蒙骜抬头看了一眼副将问到:“如何?”
副将:“燕军一部已经从我军南侧穿插而过要封堵我军退路,上将军,是时候撤离了。”
蒙骜:“太子、白宣在哪里?”
军司马:“已经退入预设地域,蒙恬和蒙毅也已经向其靠拢。”
蒙骜:“司马,傍晚时分本将率三万将士向联军发起攻击,你借此机会率领其余将士迅速后撤,不得有误!”
军司马:“上将军乃国之栋梁,不可身范险地,末将率军攻击上将军领军后撤!”
蒙骜:“此为将令,违令者斩!”
军司马从怀中掏出太子诏举过头顶说到:“太子有诏,命上将军务必亲率主力撤离,违令者斩!上将军,之后的大战还要靠你,你只给我留下一万将士就行!”
蒙骜:“你!你想以下犯上吗!”
军司马:“末将不敢!末将只知上将军身担重任,能否全歼五国联军,能否生擒信陵君,能否让大秦在中原有一块立足之地全在此一战,也全在上将军身上!上将军,国事为重!”
副将:“上将军,末将留下,你和军司马撤离!”
军司马:“伙计,平时你我亲如兄弟,缘何此时与我抢功?”
副将:“兄长!”
军司马:“莫要多说,太子诏是我接的,所以我必须留下!请上将军成全!”
蒙骜虎目圆睁,良久之后才说了一个字:“准!”
太阳偏西的时候,联军大营中军帐内,魏无忌居中而坐,庞煖站在他身后,将渠、公孙婴、景阳分作两旁。
副将庞煖:“君上,诸位将军,经过我军接连出击,秦军已经被打散,目前有两只秦军夺路而逃,每只约有兵力一万,目前秦军大营内应该还有七八万人马,另外在秦军营内发现秦国太子、国相以及白宣的旗号。遵君上号令,燕军和楚军一南一北正向秦军侧后穿插,合围之势马上就要形成。其余将士也已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只待君上令下!”
魏无忌:“蒙骜是大秦宿将,必然已经有所警觉,他已经把军队集中在一起。这让本君也省了四处追歼的麻烦,命全军明日发起总攻,力求一战而歼灭蒙骜所部!生擒嬴政、吕不韦和白宣!”
“喏!”
五国联军立刻忙碌起来,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快速的做着战前准备。五十万打不到十万人,这胜负是毫无悬念的,联军将士从上到下没有一点不同的看法,就连魏无忌也是这样认为的。
当太阳落山暮色逐渐笼罩大地的时候,联军大营逐渐陷入沉寂当中。但是值夜联军的斥候此时却是四面出击,监视秦军动向。
一队人数为十人的魏军斥候小队在什长的率领下催马向前,当他们路过一片灌木丛时,突然间听到弓弦声响,一只只弩箭从灌木丛中激射而出。眨眼之间这个十人小队全部栽落马下。
灌木丛后面冲出十几个秦军斥候,他们利索的将死尸和战马拖进灌木丛中,留在后面的人迅速清除了痕迹。片刻之后,一队身穿魏军军服的十人小队从灌木丛后绕了出来,向着联军大营奔去。这样的场景在不同的地点重复上演着。
当月上中天的时候,一队队的斥候接连返回大营,联军营门校尉是韩国人,他感觉到有点奇怪,今天的斥候不论哪国的似乎都是一股脑的往中军而来,不像往日那样只有斥候长前往中军。
在接连十几波斥候入营之后,营门校尉忍不住拦住一只燕军斥候小队。
“各位兄弟,今天这是怎么了,为何都到中军聚集?”
什长:“这是军命,难道你不知道明天就要开展了吗?不要啰嗦,我等复命之后还要再次出去值夜嘞!快让开!”
不论哪国军中斥候都是特殊的存在,都是可以直接面对主帅和各位将军的,而且斥候中有不少官职爵位都是很高的,营门校尉也不敢多问只得让到一边。
什长:“你们韩国怕秦人我们可不怕,明日开战你若无胆就守着营门吧。”
说完之后什长领着手下打马而去,韩国校尉被这帮人说的面红耳赤但却不敢发作,谁让韩国的兵窝囊来着,还没上战场三万先锋就被人打残,先锋官还让人给宰了。离得最近却是倒数第二个赶到的,这在联军中都成了笑谈了,也让韩军将士在他国将士面前抬不起头总感觉低人一等似的。
之后再有斥候入营,这位校尉连问都不问了,就连例行的核查都省了。等到后半夜的时候,身边的士卒提醒校尉这些斥候进去得多出来的却没一个。
校尉忙问:“进去多少了?”
士卒:“大概不下千人了。”
“啥!这不对呀!你等速速关闭营门,我去见君上!”
校尉刚刚上马,就听黑暗中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校尉转身将马横在营门口大喊:“来者止步,报上姓名军号!”
嘣,嗤嗤嗤!
回答他的是暴雨般射来的弩箭,校尉被射的如同一只刺猬在马背上晃了两晃栽倒在地。数不清的战马冲进大营,马背上的骑士挥舞着武器大杀大砍。
与此同时联军大营内腾起了熊熊烈火,喊杀声冲天而起。秦军司马选择了联军中军大营,因为那里是魏无忌的驻地。一万秦军就算能以一当十也不可能同时攻击全部的联军大营,所谓擒贼先擒王,因此军司马直冲中军杀来。
中军虽然遭到突袭,但是并没慌乱多久,因为所有的联军将士都是衣不解甲,武器就放在手边。因此环路安之持续了没多一会,就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回复了秩序组成了防御阵型。
秦军军司马一见立即下令全军突袭中军大帐,所有秦军将士将生死置于脑后,前赴后继的向中军大帐发起了猛攻。
中军大帐前杀声震天血流成河,但联军士兵组成的军阵越来越厚实,随着战鼓声响起,周围军营内成群的甲士向着中军汇集过来。
魏无忌站在中军大帐前的点将台上,他手扶栏杆看着一次次向联军大阵发起冲锋的秦军,魏无忌的表情非常严峻,浑身散发出凛冽的杀机。
在他的眼前,联军将士越来越多,秦军将士越来越少,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小。当联军将士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巨大的包围圈的时候,当包围圈当中只剩十几个残缺不全的秦军将士的时候,魏无忌说话了。
“停止进攻,本君有话要问秦人!”
“停止进攻!”
联军将士停止了攻击,后退了十几步。露出了包围圈中那十几个浑身是血的秦军将士,以及那遍地的死尸。
魏无忌:“问他们,降不降?”
联军将士齐声大喊:“秦人,降不降!降不降!”
秦·君临天下 第90章河外之战(下)
包围圈内十几个秦军遍体鳞伤,激烈搏斗让他们耗尽了体力,身体不受控制的摇晃,可即便如此他们也都用武器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不肯倒下。
军司马站在最前面,他的左臂已经被砍断,他的右手拎着满是豁口的长剑。当联军将士的喊声停歇之后,军司马用长剑直指魏无忌发出了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魏无忌,害怕了吧。没想到我们会煞到你的老挝里来吧?告诉你,这才刚开始呢。你们有一个算一个群都活不了,识相的立刻跪地请降各归各国,若不答应我大秦必将灭了你的国,破了你的家!”
魏无忌被这句话气的怒火万丈,但他不想跟这些秦军发脾气那样显得有失身份。
“你等休要猖狂,死到临头还敢大言不惭。本君问你,蒙骜何在,白宣何在?”
军司马:“就在你眼前,想要抓就去抓,嘿嘿嘿,只怕你没那个胆量!本将听公子宣说过,如今的五国联军是信陵姬为帅,本将起初还不相信,如今一见却是信了。魏无忌,你真不愧是信陵姬呀,哈哈哈哈!”
十几个秦军将士仰头大笑,态度甚是嚣张,这一下可把周围联军将士气的大骂不止,纷纷想要涌上前去杀了这是几个秦军。
魏无忌:“众将士住手,秦人,本君给你一次活的机会,你只要告诉本君,白宣在哪里就能活命!”
军司马冷笑一声说:“我大秦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屈膝的懦夫,要杀就杀,啰嗦什么!想要知道公子宣在哪,你自己去找便是,问我作甚!不过本将来之前公子宣让本将给你带句话,公子宣说他在前面挖好了坑准备好了棺椁,就等着你魏无忌自己躺进去呢,哈哈哈!魏无忌,你去死吧!”
军司马说完之后突然抡起长剑,那把满是豁口的长剑脱手而出向魏无忌飞去。周围联军将士惊呼一声随后一拥而上,上百杆长矛一起刺出,军司马和他身边的秦军将士被刺得血如泉涌,一个个低下了头颅,但他们的身躯却一直挺立不倒。
侍卫用一面盾牌挡住了那把飞剑,魏无忌看着那十几具挺立不倒的身躯默默无言。
庞煖在一边问到:“君上,想必蒙骜是借此机会夺路而逃,要不要末将领兵去追?”
魏无忌:“深夜追击敌军实为不智之举,况且楚燕两军已经穿插到蒙骜后方,应该可以挡住他们。传令!打扫战场,命各部骑军到中军聚集,天亮之后由你和公孙婴率领骑军先行追击本君率余部紧随其后!”
“尊令!”
第二天一早,庞煖和公孙婴率领三万骑兵追杀蒙骜,魏无忌率领大军随后出发。
这一路上只见秦军丢弃的车辆辎重比比皆是,魏无忌一见心中大喜接连催促全军加速前行。当庞煖和公孙婴遇到燕军主将将渠和楚军主将景阳后却发现,他们根本没见到蒙骜及其所部秦军。而那些秦军丢弃的物资也到此戛然而止,四人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庞煖和公孙婴继续向前搜索追击,将渠和景阳从两侧跟进。商定之后又派人告知魏无忌,随后庞煖和公孙婴率领骑兵向前追击。
当庞煖和公孙婴赶到修鱼(现河南原阳西南)时,被早已埋伏好的蒙骜所部秦军围攻,庞煖和公孙婴咬牙苦战坚守待援,直到将渠和景阳赶到蒙骜这才领兵撤退,但是三万联军骑兵已经折损过半。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庞煖、公孙婴、将渠和景阳四将只得据守修鱼等待魏无忌和联军主力的到来。
修鱼这个地方也算有名气,公元前317年,秦惠王为抗击五国合纵攻秦,派樗里疾率秦军迎击。秦军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与魏、赵、韩三国联军决战,联军大败,秦军阵斩联军八万余人,韩将申差等被俘。此战史称修鱼之战,距离现在也不过才七十多年,可以说这是关东六国合纵抗秦的伤心之地,也是六国兵进函谷的必经之地,占据此处等于堵住了秦军出关的大门。若是能够攻陷函谷关就能长驱直入杀进关中,破秦指日可待。
在等待魏无忌到来的这几天里,秦军向修鱼发起了猛攻,修鱼这座小小的城池瞬间变成了如火如荼的战场,联军是拼了命的阻击,秦军则是发了疯想要突破,战斗的激烈程度用惨烈都不足以形容。
当魏无忌率领联军主力赶到修鱼的时候,秦军正对修鱼发起了又一次猛攻,数万秦军将士冒着漫天的箭矢攻击修鱼城,矮小的城墙上爬满了黑衣黑甲的秦军猛士,那场景让联军将士看了无不动容。
魏无忌简单整顿了队形之后随即下令攻击,几十万联军将士入巨浪般一拥而上,蒙骜不得不紧急撤军。
魏无忌一见有机可乘,立刻下令全军追击。从修鱼前往函谷关地势逐渐上升,道路越来越窄。联军不得不采取一字长蛇阵追击秦军,而冲在最前面的是赵魏韩三国军队,燕军和楚军留在后面。
说实话,此时的大秦对燕国和楚国的威胁不大,而且楚国还是秦国的姻亲之国,再加上燕军和赵军没能堵住蒙骜所部秦军已经让魏无忌有所怀疑,所以他把燕军和楚军留下断后。这情形和七十年前修鱼之战极为相似,而魏无忌的决心是尾随蒙骜直接杀进函谷关。
崤函之地山高谷深道路崎岖艰险,联军将士走着费劲,秦军也一样。所以联军先锋紧随秦军之后追了个首尾相接,秦军屡次留下断后部队阻击希望摆脱联军但均被联军所败,如此一来就更加坚定了魏无忌趁势破关的决心。
四十余万大军冲进崤函古道,前锋和秦军鏖战不止而队尾才刚刚离开修鱼进入古道。
此时,白宣站在函谷关上俯瞰关外蜿蜒曲折的关道,他对蒙骜说:“上将军辛苦了,之前所付出的牺牲马上就要获得回报,战死的兄弟们英灵不远,他们会看到大秦歼灭五国联军的盛事的,他们会为我们骄傲的,他们血没有白流!”
蒙骜努力控制着自己才没哭出来,但他的脸上已经满是泪水。河外一战,蒙骜损兵超过五万,这个损失可谓惨痛,但此次战役的最终目标已经达到,剩下的就是关门打狗了。
秦·君临天下 第91章古道争锋
从函谷关到洛邑的这条道路被称作崤函古道,是古代对洛阳至潼关这段道路的统称,是指由咸阳、西安(长安)和洛阳之间、并且主要在今三门峡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西出西安(长安)起于潼关,过秦函谷关,经陕州,过硖石关到今新安县东,出汉函谷关到洛阳,全长约四百华里。
崤函古道之所以能成为锁钥要塞,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理地貌使然。黄河出龙门峡谷后,由北向南,到今风陵渡口,南遇秦岭峻峰,北堵中条山脉,不得不在此拐弯向东,在两山之间滔滔东去,成了这条古道北边的一条天然屏障。其南,是秦岭自华山、亚武山向东高峻崇险的余脉小秦岭,不可逾越。在这河与山之间的三、四级台地,是海拔都在五六百米的黄土高原,长年的雨水冲蚀,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冲沟。只有在黄河南岸的一级台地,地势平缓,狭窄修长,是一条天然的交通通道。
二是人文因素。在崤函古道的西端是关中平原,东端是河洛平原,北边是晋南平原。这个地区,是华夏文明发源的核心地区,至少从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间的四千多年间,都是华夏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因此不管是豫、秦、晋三个文明核心区之间还是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一切交流与流通,崤函古道势必成了必经之地和唯一通道。特别是西周东周和汉、唐时期实行“两京制”,崤函古道成了一条名符其实的沟通两京的京畿大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