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来宝的种田生活(穿越)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发女妖
嗯,我知道了,伯娘。
谷来宝又陪壮壮和乐乐玩了一会儿,回家去了,因为走神,还在雪上出溜了一个跟头,幸好衣服穿的厚,摔的不算疼。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12823:45:56~2021012923:54: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喵喵不爱吃包子20瓶;云水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万朝历二年春,护国公长子平定南域,获封勇武侯,赏黄金五千两,绫罗绸缎二十匹,东珠一匣。
父子二人均有实权在手,为武官之首。
满朝文武皆知,郑家这一公一侯简在帝心,若无滔天大罪,几代繁盛是肯定的。
因而攀附者犹如江水一样蜂拥而至,却一一被挡在门外。
郑丰海也成了上京里热门的女婿人选,有甚者直接求到了皇帝面前,郑丰海以在老家已有婚约在身推拒了。
你是如何想的?郑福山和郑丰海刚刚对练了一阵,点出他的不足之处,然后问起了婚约。
郑丰海早知道谷晓花一家消失不见了,是死是活还不一定,婚约是事实。
也对,我让人去找找,若是找到了,可以给他家一笔钱,解了这婚约,到时候你若有心仪之人,也好娶进门。
暂无打算。
郑福山看他说话冷冰冰的,每次都是短短的一句,颇有些无奈,不过这样也好,听说你把王朝生的闺女吓哭了?
...郑丰海没说话,他完全不在意这些。
王朝生好歹是二品大员,他的嫡女举止却如此轻浮,吓哭了也好,省得赖上你。
如果郑福山看到他儿子是如何将一个千金小姐吓哭的,可能就该发愁了。
郑丰海那日收到了谷来宝充满了小脾气的信件,有心卖些小玩意儿捎回去,让谷来宝消消气,刚出门便遇到了王家小姐的马车。
王家小姐邀请他去城郊赏花,他没理,马车就一直跟着他,他进店去买东西,王家小姐就抢在他前面付了钱,说要送给他。
郑丰海又不缺这点东西,理都没理直接转身走人,他这样屡次三番的下王小姐的面子,娇生惯养的王小姐自然也是生气的。
下意识上前去拦人,只是她连郑丰海的衣袖都没有摸到,郑丰海已经拔出佩剑压在她脖子上。
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但凡郑丰海再稍稍用一点力气,王小姐都免不了血溅当场的下场。
娇养着的千金小姐哪里受过这种惊吓,一下子瘫软在地,郑丰海却仿佛没事人一样收回剑,连句道歉都没有,别跟着我。
王小姐又是惊吓又是愤怒,再加上周围的人都看着,自觉丢了人,一下子哭起来,还是她的两个丫鬟扶着才带走了她。
勇武侯心狠手辣、不通人性的流言也就传了出去,一些心疼女儿的人家自然也就息了和护国公结亲家的心思。
剩下的都是见着他家权势显赫,为了富贵,使劲钻营的人。别说郑福山不会同意,就连皇帝都觉得不行。
皇帝也问过郑丰海,想娶个什么样的妻子,郑丰海大脑内一片空白,他还真没有想过。
臣暂时没有成亲的想法。
一定要娶的话,对方应该是个活泼的、爱说爱笑的善良的人,最好不会被他的冷脸吓到。
你年纪还小,再考虑一两年也使得,伯父一定给你挑个好的。皇帝拍拍他的肩膀,保证合你的心意,放心吧。
皇帝有意为勇武侯指婚的消息一出,各方人马全都偃旗息鼓,郑丰海自然也落的安静。
而谷家村,正热闹着,今天是来安娶媳妇的日子,全村都关注着呢。
谷来宝从张卓那儿赚了一大笔钱,转头就分了,兄弟姐妹六个全都有份。
来安的那一份他只拿了二两银子买了一只素银镯子和各色的绢花、头绳送给孙小燕,还时不时的买一些点心送到孙家去。
点心不说,光那只素银镯子可就让孙小燕出了大风头,谁家的女儿能在婚前得到这么贵重的首饰。
原本还有人酸谷来安下了血本娶媳妇,说孙小燕趁机坑人,但来安送完镯子没几天,谷家买地了。
还不是扣扣索索的一两亩地,直接买了二十亩,兄弟四个每人五亩地,买的时候地契上都写清楚了。
二十亩地得二百六十两银子呢!
是啊,这谷老五家去哪儿发了大财了?
估计啊,还是和大北山的脱不了关系。
紧接着,谷老五家把他们东邻居的房子买下来,将两家连到一起,重新盖了几间房子,每一间都又宽敞又明亮,去看过的人没有一个说不好的。
这下子,家里有适婚女儿的人家全都红了眼了,谷老五家一下子从穷光蛋变成有钱人了,看看最近出手这叫一个阔气,家底肯定厚实的很。
该说不说,还是人小燕有眼光,当初咱都觉得谷来安岁数太大,家里兄弟多还穷,现在看看,分明是人家没表现出来。
可不是,孙老二夫妻是俩软蛋,但这小燕可不孬,日子都定好了,以后好日子多着呢。
孙小燕一时间成了全村女孩羡慕的人,不过也确实该羡慕,来安对她好啊,隔三岔五带着东西来她家。
也不是多好的东西,可能也就是几张豆饼、几块点心,或者两个鸡蛋,或者新买的头花,但这说明来安心里有她。
春耕的时候,来安更是早早来她家帮忙,不叫苦不叫累的,还总让她歇着。
孙小燕穿着嫁衣,脸上红扑扑的,她的嫁衣是来安特意买了好料子,她自己做的,但上面的刺绣是两个小姑子帮她绣的。
出了慧宁那件,全村找不出更好看的嫁衣了。
更让人眼红的是,谷来安出了五两银子的聘礼,其他的物件还不包括在内,也就是当初慧宁出嫁的规格了。
孙老二夫妻俩得了银子,转手又塞了回来,给孙小燕当嫁妆用,他们家不算穷,但也没法出这么多钱,姑爷给的聘礼也没想扣下,干脆都给了闺女。
爹,娘,来安跟我说了,这钱不用带回去,弟弟还小,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留下吧。
那不行,你是姐姐,养你弟是我和你娘的事儿,以后你们相互帮衬就成。孙老二为人老实,虽然宠小儿子,但也不是偏心偏到胳肢窝的人。
孙小燕解释了好半天,最后一家人才商量好了,聘礼留下二两,剩下的全都给孙小燕压箱底带回去,他们给孙小燕攒的嫁妆和谷家送来的聘礼都当成孙小燕的嫁妆。
这样一来,光是棉被就有五床,孙老二家一床,聘礼里有四床,放在牛车上时候高高的一垛,可显眼了。
牛车进了谷家,新娘和新郎拜了高堂,村民们最期盼的一刻来了。
开席!
聘礼谷家是按照谷林娶慧宁的单子原封不动照搬的,只是其中某一些东西替换了一些。
酒席的席面比之前慧宁出嫁的时候还要好一些,谷老五可是买了一整头猪,就为了今天。
谷来宝的种田生活(穿越) 分卷(52)
他们就是为了出一口气,让大家看看,他们家现在日子好过了,再也不是过去的穷光蛋了。
满桌子几乎都是肉菜,村民们可不甩开了膀子猛吃,郑慧慧手艺又好,可把大家吃的是满嘴流油,回家睡觉还摸着肚子砸吧嘴呢。
孙小燕婚后的日子确实很舒坦,甚至比在家里过的还好,小姑子是个温柔恬静的人,和她性子相和,两个人平常能说的上话。
婆婆也不爱指使她干活,她每天能干的也就是打扫自己的屋子,看谁忙着就去搭把手。
甚至洗衣裳都只洗轻薄好洗的,像是床单子这种费劲儿的,都是来安洗,她一开始还吓了一跳,生怕被婆婆骂,结果婆婆非但没骂她,还带她去镇上买东西。
只三个月,孙小燕就胖了一大圈,再也不是原来风一吹就能上天的瘦燕子了。
白氏经常来找郑慧慧,眼瞅着孙小燕一天一天胖乎起来,脸色都好看不少。
你这儿媳妇看着总算有点肉了,瞧着身子骨也不错,说不准你今年就能当奶奶。
郑慧慧瞧了一眼她,小燕年轻,有孩子也是早晚的事,你呢?这么些年了,咋一点动静都没有?白氏脸色有些发苦,失落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我也不知道,也找大夫看过,说没问题,就是缘分没到。
她又摸了摸自己的脸,你说我是不是太老了,生不出孩子了?
白氏也不过三十多岁,还不到四十呢,但在古代,也是做奶奶的年纪了,这时候再生孩子,说出去也不好听。
别人会说她老蚌生珠,不过白氏不在乎,要是能给老常生个孩子,不拘是男是女,她都高兴。
郑慧慧也觉得悬了,她知道白氏一直盼着,就只能劝,大夫都没说不行,估计就是缘分没到吧。
也不知道这缘分啥时候到...
郑慧慧微微侧着身子,倾向白氏,拍拍她的手,温声安慰,会到的,再等等。
希望吧,对了,你家来宝儿呢?我听说他种了五亩水稻?
郑慧慧很是无奈,对,这孩子胆子大的很,都没跟我们说,悄悄就把地给种了。
他自己可种不了这么多地吧?你们都没发现?
这不是买了地,他们兄弟四个都有,来宝儿和大北山住着那些人关系又好,跟我们说请人家来帮忙,我们家人手不够,就答应了,结果他就让人家给他种的水稻!
等我们发现的时候,五亩地全是水稻苗,他还说要往地里头放鱼苗,可把老五气坏了,说他胡闹,按着打了一顿屁股,这不,父子俩闹别扭了,来宝儿不跟他爹说话了。
第75章
早稻的播种时间一般是3到4月,但谷来宝将买来的水稻种子都改良了一次,大大提高了发芽率和抗冻抗虫抗病的能力。
春耕前他就尝试过育苗,发现水稻能够成苗,就趁着春耕将水稻种了。
杂货铺老板给的种植方法上并没有说过水稻田里能养鱼,但他原来在课本的附录里看过,觉得可以试一试。
谷来宝摸了摸还有点疼的屁股,下定决心,一定要养出稻花鱼!
于是他又拜托杂货铺的老板给他找一找鱼苗,主要就是草鱼,草鱼便宜,也好养活。
害怕养不活,谷来宝也没敢多买,按照每亩地五十条鱼的标准,他买了二百七十条鱼苗,鱼苗太小了,说不准带回去的路上就得死几条。
将鱼苗分片放进稻田里,谷来宝心里也挺紧张的,每天都来看情况。
不只是他,谷老五也天天来看,见他真的往地里放了鱼,回家数落他半天瞎花钱。
谷来宝也不生气,只说等七月底收了稻子再说。
不过他写信告诉郑丰海了,信里气呼呼的,还说一定要成功给大家看看。
郑丰海回了信,还派了两个会种水稻的人去谷家村,谷少爷,我们哥俩是将军派来给少爷帮忙的。
谷来宝乐滋滋的收下回信,又带着两个人去水稻田里,他其实也不是特别自信,只是觉得课本写着水稻田养鱼又能增产又能多一项收获,就这样试了。
被派来的两个人早就得了口令,一句打击谷来宝的话都不会说,见水稻长的不错,满口夸赞,认为稻田养鱼十分可行。
谷来宝得了肯定,更是骄傲的抬起下巴,就这么得意,嘿嘿。
不过,宝少爷,养鱼大概只要三个月左右,水稻却要五个多月成熟,是要等水稻成熟之后再抓鱼,还是先抓了鱼?
最好是等到水稻成熟再抓吧,不然不小心把水稻压倒了,得不偿失。
谷来宝觉得还是得稳妥一点,他摸了摸肚子,觉得自己有点馋红烧鱼了,不过到时候可以来田埂上钓鱼,这样就不伤水稻了。
宝少爷是如何想到要在水稻里养鱼的?郑丰海派来的人确实很会种水稻,来了一段时间,他确认水稻长势不错,稻田的鱼苗也成活了不少。
有可能真能既种了水稻又养了鱼,一块田两种收入,便多问了一句。
谷来宝便将稻田养鱼的增产理论拿出来讲了,还说了适合这种方法的地区,说完了他就把这事儿抛到了脑后。
樱花绽放,满树全都是,似乎是上一年被打掉了太多花,今年的樱花更好看了,谷来宝看着都觉得是一副画。
不过,再美的画也不如多结点又大又甜的果子好,为了能吃上大樱桃,谷来宝依旧辣手摧花,将满树的樱花打掉了一多半。
只留下最下面一层稀稀疏疏的挂在树上,好不可怜。
依旧是将花瓣埋在树下,谷来宝将兑好的改良增活液浇在树根上,希望能长出又大又甜的樱桃。
围了篱笆的部分原本是种萝卜的,但是他后来又种了冬萝卜,这边这一小片就不种萝卜了。
这边他也不经常过来,太偏了,路不好走,要不是有棵树在这儿,他都不想过来,所以就闲置了,只是篱笆一直没有拆除。
随后又种下了红薯和大豆,红薯是第二次改良了,还差一次满了,大豆还有两次,谷来宝在自制的本子上记下来。
今年辣椒也扩大的种植面积,家里人也都喜欢上吃辣,辣椒是肯定不能少的,他积攒下来的种子全部种了,高产还抗虫抗病。
蔬菜也都是改良过的,蔬菜种的快,有的菜一年收获好多次,改良起来也就很快,虽然比不上系统一开始给他的种子,但比起没有改良的已经好太多了。
张卓还特意来找他换过蔬菜种子,专门用来晒干菜用,他们人手多,再多的菜也种的过来。
谷来宝想来想去,主食里,还有一种高产的他没有种过,就是玉米,他特别喜欢吃玉米面的饼子,不过吃的少,也就才想起来。
玉米这东西在这边是没人种的,不过南方临海地区会有种的,但也只是种几几株,当个花或者菜一样种。
谷来宝是从杂货铺老板那儿听说的,听完之后痛心疾首,这可是粮食啊,一亩地也能产个八百多斤的。
杂货铺老板听在耳朵里,没说什么,但他这里没有玉米种子,也弄不来太多,谷来宝就放弃了种植玉米的想法。
先把水稻、大麦、小麦弄好吧。
大麦今年种的全都是他改良过的种子,估计会增产两百斤,三次改良结束之后应该能稳定在每亩九百斤到一千斤。
小麦种的少,他们家之中了两亩地,看看收成再说吧。
谷来宝手里有钱,在杂货铺老板手里买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种子,夏天的时候和系统交换了不少硝酸铵,冰沙没断过,没有去年那么难熬了。
三个月过去,水稻田里的鱼也都长成肥硕的大鱼,谷来宝让那两个人抓了几条,最瘦的一条鱼也有一斤多,都很肥美。
分了鱼,谷来宝拿回家让他娘给做成红烧鱼,娘,咱家田里的鱼长大了,可以吃了!
谷老五看着肥嘟嘟的鱼,没有说话,谷来宝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似的,故意拎着鱼在他眼前晃,足足两斤多的大鱼呢,再配上娘的手艺,一定特别好吃!
郑慧慧看着小儿子故意耍宝的劲儿,忍不住直乐,等着看父子俩的热闹。
谷来宝显摆了半天,看老爹一点反应都没有,说的更起劲了,咱家的水稻长的特别好,肯定能丰收,咱今年过年就吃大米饭,白米饭,香死个人~
你这臭小子!谷老五看他越说越得意,都快翘尾巴了,故意做出一副打人的样子。
谷来宝吓得上蹿下跳的往外蹦,结果谷老五只是比划了一下,压根儿没追他。
哈哈哈,瞧你的小胆,行了,这次是你厉害,不过还是要慎重一些,不能瞎造,知道吗?
谷来宝被戏耍了,不开心的把鱼塞给郑慧慧,知道了...
郑慧慧摸摸他的头,来宝儿去洗洗手,娘给你做红烧鱼去。
到了七月底,水稻全部成熟,张卓他们主动来帮忙,人多干活快,只一个上午就全部收完了,下午就开始抓鱼。
当时投放了二百七十条鱼,在五亩地里也不怎么明显,放掉了一些水就明显了。
村民们也都知道谷来宝在田地里养鱼了,不少人背后都骂谷来宝不懂事,祸祸庄稼,也有人时常过来看,发现真的能养鱼,还惊奇来着。
小六啊,你这鱼卖不?
谷来宝正发愁这么多鱼怎么办,他们家吃也吃不完,送给大北山的人也用不了这么多,听见有人要买鱼,立马就说卖。
不过他让张卓他们捞走了一半,剩下的才留下卖,村里头没有养鱼的,要吃只能去河里抓,但抓鱼没准儿,而且也不见得能抓到这么肥硕的鱼。
有时候想吃这一口,还真不好找地方弄去,有一个买了鱼回家炖,就有下一个过来买,一个传一个的,一百条鱼竟然也卖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鱼,自家留五条,大嫂娘家送两条,隔壁姐姐家送三条,伯娘家五条。
别人家到不用送了,该买的都买过了,其余的都给了张卓拿去分。
揣着铜板,谷来宝高高兴兴的回了家,娘,我的鱼卖了好多钱!
其实也没多少,都是村子里的,他也不可能真的赚人家多少钱,只是这是种水稻附加的,感觉和中奖了一样。
既惊喜又充满成就感。
写给郑丰海的信里都充满了可惜,要是他在家,一定能吃到最好吃的稻花鱼。
郑丰海收到信,脸上的表情都柔和了不少,回信约定一定要尝尝来宝养的最好吃的稻花鱼。
寄了回信,郑丰海拿着手下人写的信给他父亲看,是他派回去帮来宝种水稻的人写来的。
来的正好,张卓来信了,说来宝在水稻田里养鱼,还养成了。
郑福山也收到了信,正要和儿子详细说,就看到儿子手里的信,两封信都看过之后,他决定拿去给皇帝。
这里面写了详细的过程,你写个折子,递上去。郑福山把这事甩给儿子做。
郑丰海直接将两份信一起拿给皇帝,写折子这种事,还是让文官去做吧,复杂且无用的话语他写不出来。
对于他的做法,郑福山半点反对意见也没有,他也写不来折子,满篇的之乎者也噫吁嚱的,他看都觉得头疼。
皇帝本想赏赐谷来宝,但郑丰海劝住了,押后一段时间再说,不然谷来宝年纪还小,太容易招人眼。
谷来宝此时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谁让他全心投入到种田里,一会儿水稻一会儿养鱼的,全然忘了今年又到了该考秀才的时候。
谷常就是觉得他的心野了,直接把人叫到家里住,反正就是邻居,很方便,从早到晚的盯着他学习。
来明也跟他一起,只不过兄弟俩成了两个极端,来明主动好学,基础扎实,策论写的有理有据,还细心耐心。
来宝则是三心二意,基础不错,策论却一塌糊涂,还总是粗心大意。
这天谷来宝又被打了手心,委屈极了,他好好写策论了,也是按照先生说的那样,引经据典,条理清楚,为什么先生还打他?
来明看他委屈的嘴上都能挂油壶了,也心疼他挨了手板,将他们俩的策论拿出来放在他眼前。
来宝儿,你看看,这策论你知不知道哪里错了?
谷来宝仔细看过,哥哥写的策论确实很好,言之有物还谦虚谨慎,再看自己的,确实有点假大空了。
来明摸摸他的头,很是无奈。
哪里是因为这个,你年纪小,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写不出实质性的内容也是正常的,但你看看你写的,字难看就不说了,怎么还有涂改?
谷来宝看着哥哥初见风骨的字,再看看自己的,对比结果很是惨烈,但他已经尽量写的工整了。
老师给的时间太短了...谷来宝说完自己也心虚气短了,哥,我改,肯端正态度。
嗯,老师说,读书这事儿,天赋固然重要,但态度端正才能不浪费天赋,来宝儿,你很聪明,但就是不怎么用心,所以老师才会生气。
他也是盼着你能成才,你想想是不是?以后不要这样了,读书是给自己读的,你学到多少都是你自己的。
作者有话要说: 24点前还有一更
感谢在2021013023:48:54~2021013101:44: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远远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谷来宝端正了态度,写的策论满满也就能让谷常满意了,读书这事儿,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有一颗向学的心。
充实的日子总是飞快的,每一刻都弥足珍贵,很快就到了秋试的日子。
因着谷林就在县城,这次谷来宝他们过来都不需要提前找地方了,谷林一应安排好。
今年谷常带来的人数也挺多的,不过大部分都是没有功名的白身,有童生资格的考生就来了三个,谷来宝兄弟占了两个,还有一个同村的。
至于那个孙贵,他之前一直怀疑谷常藏私,没有好好教他,害怕他抢了谷林的风头,早就找了书院就读,和谷来宝他们并不在一块儿。
谷来宝这次一点都不紧张,他觉得他和五哥肯定能考中一个,来的时候老师也说了,考中的可能性是有的。
于是他心宽的该干嘛就干嘛,来明还有些紧张来着,但看弟弟都这样轻松自在了,心里那根筋也松了不少。
一众考生中,像兄弟俩这样心宽的有,紧张兮兮的也有,各式各色什么状态的都有,但等进了考场,饱受三天三夜的煎熬,出来的时候就全都一个模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