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冰箱回七零(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金彩
灰色墙面的筒子楼,五层楼高。因为天气太冷,并没有人晾晒衣服,家家户户的门都关着。要不是筒子楼的走廊偶尔飘出些煮早饭的烟气,吴筠真的觉得这些个楼就像十几年后墙体写个拆字的小楼。
站在楼下感概了一下下,楼上却传来吵闹声。
吵啥吵,赶紧给老娘去找吃的。今天不找些吃的回来,你这败家的娘们也不用回来了。声音满含恶意,吴筠听着觉得刺耳极了。
扶着楼梯的扶手,小心的走着这过高的台阶,转了两个楼梯,他就上到了二楼。二楼的左边是个水房,外头就能看到里面一排排的水龙头。有些水龙头太过老旧,没法子拧紧,还发出滴答滴答的水声。
小姑家里就住206,吴筠刚经过201,就感觉到有视线看着他。转头一看,一个老妇人正把头放到窗户,拉开帘子,透过窗户的朦胧玻璃,睁着眼睛定定的看着自己。要是大晚上,肯定会被她吓倒。
吴筠只是跟这人点点头,就继续往前走。
那些骂人的声音果然是从206传出来的。越是走进,声音越是清晰。在狭小的走廊里,更是清晰的不得了。
吴筠上前拍门。
哪个不要命的一大早来拍门,想死找别的地儿去。里头一个妇人骂骂咧咧的过来开门。
屋门打开,是个中年妇人,吴筠猜这就是小姑的弟媳妇。看着差不多五十岁的样儿,一脸的苦相,跟映像中说狠话的人形象完全不一样。
你个小伙子,一大早拍我家门干啥
吴筠听到这人这么自然地说出我家两个字,心里头吐槽了几句不要脸。然后说道:这位婶子,你好!请问这是吴丽丽同志的家吗?
不是,不是,你找错了。我家姓董的,没有姓吴的,不要再拍门了。说完,砰的一下,把门关上了。
吴筠赶紧退后,拯救差点遭殃的鼻子。心想:这家子还真是厚脸皮,看着样子好像想把小姑家的屋子都给占了。可惜,刚刚门开的太小,没法子看到里头的情况。
见这家人态度这样子,吴筠就准备先撤退。
哎,哎,小伙子,你是来找丽丽的吗?
201那个老妇人见吴筠走回头,把窗户顶开,小声的问道。
是啊,大娘。但是那家子开门的说不是姓吴的?
听到吴筠这话,这大娘双眼放光:小伙子,你是丽丽的什么人啊?见吴筠不说话,她继续说道:我跟你说,那家子把丽丽三母子都赶走了,把人屋子占了。你要是认识丽丽,赶紧去给她主持主持公道啊。
嘴上说的好听,那两个眼睛发出的亮光让吴筠知道这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嘴碎婆子。
跟她说了两句谢谢,吴筠就赶紧闪人。
那老妇人见吴筠不接茬就走了,骂骂咧咧的把窗户一拉,吱嘎一声的关上了。
吴筠从这有点压抑的筒子楼离开,心里对董家一家子的想法有了大致的了解。时间还早,他不知道去哪里好,只能先回到街道办,看看小姑那边有啥需要帮忙的。
小姑。吴筠一进到街道办里头,就见吴小姑在跟刘小玲说着话儿。今天上班的人不多,还有一个中年男人在角落里头,靠着椅背,把脚放到办公桌上,正在那悠闲的看着报纸。
见吴筠进来,吴小姑停下了跟人聊天,给他拉了把椅子,问道:刚刚去看过了是吗?
吴筠拿出随身背着的军用水壶,一边拎着盖子,一边说道:小姑,你知道他们一家子都住的挺好的吗?看着像是巴不得你不回去一样。
喝了口温热的水,吴筠想到刚刚听到的那些个话:不过,看着他们好像快没钱了,不知道会不会干出啥事儿来。
吴小玲在边上听着,突然插嘴:我刚还跟你小姑说了,那屋子昨天就听到砰砰的声音,我怕他们早把房间的锁都给砸了。
我倒是不怕他们砸。现在恨不得他们闹得越难看越好。等董长征回来,正好看看他的家里人都是些啥货色。
小姑,那是等姑父回来再过去吗?吴筠听着这话,有点不明白。
我早上给运输队打电话了,你姑父今天就会回来。本来想着先把这些人都撵走,现在他要回来了。那么,他的家里人,还是他自己动手吧。吴小姑嘴上说的轻松,心里却清楚,如果是自己动手的话,丈夫现在不会有意见。但是怕天长日久了,又想起老娘来,然后对她生出埋怨。
见小姑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坚定,吴筠也不担心了。想到等会儿中午跟李功约好一块儿的吃饭,心中很高兴,恨不得时间快点过去。
时间过的很快,吴筠感觉自己书没看几页,就见到李功走了进来。
小姑,我们俩去吃饭,您要一起吗?李功一进来,见到吴筠先是高兴的点点头,然后问吴小姑。
不用了,我等会儿跟小玲一块儿。吴小姑摆摆手,示意他们两人一块儿不用理她。
跟着李功并排走在路上,吴筠笑着问道: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
年刚过,没啥事儿。今天去我三叔那吃饭去,他老早就想着见一见你了。
吴筠听着这话,有点儿奇怪:他为什么想见我?
嘴上问着,但是心中却有了点不详的预感。
你把我们的事儿说了不成?
见李功一脸邀功的点头,吴筠只觉得晴天霹雳:你怎么不问过我就自己做决定。
这话一出,音量有点儿高,周围的路人都看了过来。
你先冷静一下,待会儿去到三叔家里,你就知道了。李功没想到吴筠的反应这样子大,本以为他会高兴自己把俩人的事儿告诉家里的长辈的。
吴筠过了惊吓这一环节,冷静了一下,知道不好在大街上说私事,赶紧催促李功走快点。但是,心里却是忐忑不安。时不时伸手拉拉衣服,摸摸头发,生怕哪里不得体,让长辈心里有了想法。这样想着,更是对李功不跟他商量,就自作主张觉得不快。
俩人就这样不冷不热的走了大概十多分钟,就到了一个小院子。这附近都是些小院子,围墙比较高,从外头看不到里头的情形。屋门非常老旧,李功熟门熟路的推开门,让吴筠先进去,然后把门关上。
吴筠走进去,一眼能看到整个院子就三间屋子。正中间是堂屋,门口的帘子已经挂了起来。剩下两间屋子关着门,看不到里头的样子。厨房就是另外在院子里搭建的,现在里头正有个人在灶台前站着炒菜。
你们来啦,赶紧去堂屋暖暖身子,等会儿菜就好了。声音热情爽朗,让人心生好感。
李功叫了声三叔,然后就拉着吴筠进到堂屋里。
堂屋的炕已经烧好,李功见吴筠的脸色好了不少,就让他先坐坐,然后自己去厨房倒水。
吴筠起身环顾了一下这个屋子。
除了这个大炕头,就是角落放着一个八仙桌。桌子上有很多灰尘,应该很少用。桌子旁边还靠墙放了四把椅子。再没有其它的家具。一看就是单身汉才有住处。
怎么站着,先坐下吧!那个爽朗的男声响起。
吴筠转头一看,一个跟李功有六分相似的中年帅大叔端着一盆菜走了进来。隔着挺远的,吴筠就闻到了一股股香气,肚子的馋虫都给勾了出来。
帅大叔笑着把菜放到炕桌上,然后坐了下来,说道:我是李功的三叔,叫李海。你是吴筠对吧。
吴筠看着大叔的笑容,有点拘谨的说道:您好,我是吴筠。
帅三叔看着吴筠这个样儿,哈哈大笑起来:你别紧张,我这人很好相处的。你就叫我三叔就成了。看样子,小功没有提前跟你说会带你来见我,对吧。
吴筠听到这话忍不住点点头,心想:是啊,这家伙确实啥都没说,就把我拉了过来,真是紧张死他了。幸好,这帅三叔人看着很不错。
心里想了很多,吴筠面上还是挺忐忑的,只是看着这帅三叔,说不出啥来。
三叔,您在欺负人吗?李功手上也端着同款盆走了进来。
经过吴筠的时候,见他还傻呆呆的站在那儿,不由得腾出一只手拉着他的手腕一块儿走到炕边。
把手上的饭盆放到炕桌后,对着微笑的三叔介绍:三叔,这位就是我跟您说过的吴筠。您叫他筠子就成。
然后转头对着吴筠说:筠子,这就是我三叔。其实这算是你们第二次见面了。
吴筠听着这话一头雾水。他重生之后也就来过县城几次,没印象有见过李三叔。不然,这么帅气的大叔,他肯定不会忘记的。
见吴筠一脸懵懵的表情,李三叔被这俩人的相处方式逗笑了:好了,小功。事儿一会儿再说都成,先吃饭,别逗人孩子了。
三叔,我可没逗他。这不是想着时间还没到,不知道周叔来不来。
李三叔的笑容微微顿住,然后扯了扯嘴角说道:那是个大忙人,不用等了,肯定来不了的。
说完这话,就把桌上叠着的几个碗分开,拿起来开始盛饭。
吴筠见这桌上明明放着四个碗,怎么就说不用等了。不过,这周叔是啥人他也不知道,不好说什么。学着李功,盘腿坐到炕上,端起炕桌上的碗,开始吃起饭来。
筠子,别客气,多吃点。今儿个就做了这么一个菜,但是这量可是管够的了。
吴筠看着眼前这一大盘菜,真的是量管够。
菜是用平时供销社卖的那种印着大红花的搪瓷盆装的,装了有大半盆。菜色是最经典的北方大乱炖。
吴筠不好拿着筷子在里头挑拣,只是肉眼可以看到里头有玉米块、大白菜、土豆块、粉条跟五花肉。调味的功夫十分到家,清爽中带着些鲜甜,鲜甜中又微微带着那么点辣劲儿,引得人吃了一口还想吃下一口。
见吴筠越吃越开心,李功在身旁看的很是高兴。
今天这事儿确实是自己做的鲁莽了点。只是因为想到能把心上人介绍给自己的叔叔,就不小心做的过火了些。
不过,三叔的情况特殊。所以,他才会这么直接的把他们俩的事儿都说了。要是换他老爸,估计要好好的谋划一番才成。
吴筠吃了一大碗饭,很是满足。这人吃的好了,就开始放松了:三叔,您这大乱炖做的味儿可真好。每一种食材的味儿都能从里头品尝出来,不像有些大乱炖,无论里头搁啥食材,味儿都是一个样。说到美食,吴筠的双眼就亮晶晶的。
这个菜,要多练几次就能把握好每种食材的火候的。看你那么感兴趣,想学吗?
吴筠想到自己的手艺,说不上特别的好,自认也不赖。但是刚刚吃的这一顿让他对自己的手艺充满了嫌弃。
带着冰箱回七零(重生) 分卷(40)
三叔,真的可以吗?
李三叔笑着点点头:这个很容易学的。我听小功说你以后会在县里上班,往后有空就过来找三叔,学个几次就会了。
李功见这俩人相处的这样的融洽,很开心。
三叔,你别忘了你还得上班。要学也只能等大家伙都休息了才成。
听到李功这话,吴筠突然想到第一次见到李功的时候,他就带着自己去的国营饭店。当时,他跟饭店的人很熟识,他当时还以为李功在饭店上班呢。
三叔,你是在国营饭店上班的吗?吴筠问出了自己的猜测。
是啊,就县里头那个小小的国营饭店。哎,在那做饭食没啥乐趣。食材天天就那几样,傻子做久了都会做了。李三叔说完,脸色突然变得黑黑的,像是想到啥不愉快的事儿。
这时,外头院门被敲响。
李功赶紧下炕去开门。果然,说要来吃饭的人,都过了饭点才来。
周叔,怎么这么晚?
俩人聊着进到堂屋里头。
你居然还记得过来?李三叔说完这话,脸色缓了缓,继续问:吃了没?没吃就赶紧坐下。趁着这菜还热乎,不然待会儿你就自己带两馒头回去吃得了。
眼见着气氛古里古怪的,吴筠忍不住抬头向李功求助。
李功给了吴筠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说道:三叔,我们俩都吃完了。既然周叔来了,我们先走了。
走什么,坐下来聊多会儿。这人你们就当看不见就成了。李三叔见吴筠从炕上下来,赶紧说道。
而那周叔则是满脸无奈地自己装饭,吃了起来。经验告诉他,这会儿他只能静静的低头吃饭。
三叔,下次我们会再来看您的。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先走了。吴筠接过李功的话头继续说道。
李三叔想了想,伸出右手摆了摆:那你们就先走吧!记得下次来看你三叔。
跟李功出了这小院,吴筠这才松了口气。刚刚的气氛看着着实尴尬。
哥,那位周叔跟三叔的关系不好吗?
李功见吴筠问出这等问题,有点想笑,有点无奈他的迟钝:他们关系比较复杂,这事儿我不好说你听,哪天你可以亲自问问三叔。
吴筠想到刚刚的情形,缩了缩脖子,不说话了。
跟李功告别后,吴筠就回到了街道办就见到了很久没见的董姑父。
姑父,你回来啦!吴筠惊奇的看着眼前坐在小姑对面的姑父。头发凌乱,眼里带着血丝,胡子拉碴,衣服看着也挺乱的,估计是在运输队一交完班就直接来找小姑了。
筠子董姑父嘴巴张了张,不知道说啥好,就又闭上了。
他这趟车去的地方远,中间还隔着个春节,过的很不好。没想到一回到车队,他师傅就跟他说了家里头的事儿。他也不敢直接回家了,把买来的东西都托给师傅,就赶紧来找自己的妻子。
见妻子毫发无伤,跟自己的朋友在单位里头聊的开开心心的样儿,他才松了口气。这老娘啥样儿,他心知肚明。只是,那是他老娘,对他再不好,他也不能说丢开就丢开的。本以为大家不住一起,自己多寄点钱回家就没事,没想到他们居然都找上门来了。
啥都别说了,你好好的在这休息一会儿。下午还有场硬仗要打呢!吴小姑看着自家男人这憔悴的样儿,很心疼。本来他应该回到自己的家里,舒舒服服的休息,然后跟着自己的儿女一块儿的。就是那些不要脸的人,让他们一家子没得团圆。
吴筠见姑父趴在桌子上休息,给小姑使了个眼色,让她出来一下。
小姑,那你是等姑父醒来就回家吗?
吴小姑点头说:趁今天时间还早,早点办完,我们一家子可以早点回家。
吴筠听完后没再说啥。心中开始盘算着待会儿最好先让街道办的人上门过去查查他们的介绍信。信是真的还是假的会很影响他们处理这个事情的方式。
董姑父也没睡多久,就稍稍眯眼睛半个小时,就按捺不住要回家。今天他要把事儿都解决了,不然,感觉再也没法子面对自己的妻儿还有岳家。
吴小姑知道这人是急了,也不耽误时间。麻利地跟单位请了假,然后跟单位说明了情况。最后带了一个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就是刘小玲,一行四人往家属楼走去。
路上,遇到了好几个家属楼的邻居。她们一见到吴小姑一行人,就上前去拉着吴小姑抱怨她的婆家事儿多。天天在家里骂骂咧咧,还把公共的走廊占了很多位置,搞得整个楼都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长征,不是我说你。你娘这样的泥腿子,就不要拉拔到咱们城里来。你知道你家里那些个亲戚,天天不知道在干啥,把地板踏的砰砰作响。我们全家住你们家楼下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你要是不让他们改一改,我儿子这两天要是忍不住上去找麻烦,我可不管了。
这个大娘说完,另一个大娘接着说:
就是啊,没见过有这样的人。过年那天,我们一家子好不容易弄来半拉鸡肉。我那大孙子在走廊里头吃着鸡腿,居然就被你的侄子抢走了。哎哟,这些个臭小子,就该拉去游街打靶。抢鸡腿还不够,还把我宝贝孙子打哭了。要不是看着你的面子上,我早让我儿子把你家都砸了。
没等董姑父回话,一个婶子突然问:郝大娘,你怎么这么容易被欺负,这样就算呢?
这郝大娘长得人高马壮的,一听这话,眉毛一竖,脸上的横肉一抖:呸,老娘没好意思砸长征跟丽丽的家,我让我儿子把她那宝贝儿子打了一顿。她孙子不是打我孙子吗?我就让我儿子打她儿子去。哼,个泥腿子,还敢抖起来不成?
吴筠看着这郝大娘说着她儿子如何教训董姑父的弟弟,说的那真是叫眉飞色舞啊。要不是小姑跟姑父他们的事儿比较急,吴筠真想找个凳子坐下来听一听经过艺术加工的段子。
不过,从郝大娘的身形,可以想象得到她儿子应该是有着不输于前人得体格才对。心中默默地给姑父的弟弟点跟蜡。
大娘、婶子,我不跟你们多说了,我要回去看看我家里给霍霍成啥样了。吴小姑说完这话,就带头向前继续跨步前进。
留在那的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大家都懂的亮光,不约而同地跟上了这个四人队伍。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第一次用电脑更文,速度好快。
谢谢订阅的读者。
我要推我的接档文《人鱼王子穿越到八零》
南方的年代文,应该很少这类型的,求个收藏吧!感谢在2021060808:58:56~2021060908:59: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豆小仔仔、毛毛虫、哈哈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吃瓜群众
郝大娘,你们这是
这条路,吴筠明明上午走的时候没见有多少人的。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不知名的角落冒出来。个接着个的跟上了他们的队伍。很快,这条吃瓜队伍就已经有差不多十个妇人了。
走在四人队伍最后的吴筠,对身后这些个吃瓜群众的对话听的清二楚。她们个个的用手捂住嘴巴,用那好像压低、实则正常的声量说着她们将要去做的事情。吴筠不由庆幸这个时候还没手机。不然,围观的群众估计会增加倍不止。而且,小姑家分分钟被人放到网上去了。
这大群人,跟着吴筠他们起去到吴小姑的家206.
董姑父站在自家门口,看着后头黑压压的妇人,个个都用发光的眼睛看着自己。紧张地舔了舔嘴唇,颤抖着手掏出裤兜里的钥匙。把钥匙对准锁孔,中间还用错几次力,把锁孔刮的滋滋响。
不过,最后还是成功的把钥匙放进了锁孔。然后,用力扭。大家都等着看这门被打开的瞬间,里头的人会是怎样的嘴脸。
可惜,董姑父怎么扭那钥匙,锁都没有反应。
长征,你这是拿错钥匙了吗?郝大娘见自己期待了很久的画面居然被打断,那种不上不下的感觉让她忍不住埋怨了起来。
不可能的,我家就是这把大门钥匙。董姑父拿起那黄铜做的钥匙,对着日光,瞪大眼睛,翻来覆去看了几遍。
吴筠看着不对劲,把心中那种不太可能,但是却会发生的情况说了出来:姑父,这锁是不是被换了?
因为这门就是那种老式的插孔锁,门内是没办法反锁的。最多,就是自己另外安装个搭扣而已。
董姑父不是傻子,听到吴筠的话,心中就信了八分。只是嘴上还是硬说道:可能是姑父真的拿错了钥匙。丽丽,你过来试试。说完,低头默默的让开位置给妻子。
吴丽丽知道这锁应该是给换了,但是为了丈夫的脸面,她还是拿出自己带着的钥匙去开门。果然,开不了。
这下子,把走廊都挤满的那些大娘、婶子就哇哇的讨论起来了。
没见过有来儿子家里暂住,还把人房子都给占了的道理的。个家里也有农村亲戚的婶子说着这话,心中庆幸自己那农村婆婆没有在她们家里干出这样的事儿。
是啊,还说这农村人没心眼啊。我看这心眼比咱家的蜂窝煤还多哦。
我知道丽丽的婆婆偏心小儿子,但是没见谁家偏成这个样儿的。
董姑父见妻子也同样没能成功开门,就知道锁真是被换了。有点儿不能接受,抬起手大力地拍起门来。
给我开门,赶紧给我开门。
见到董姑父的这个样子,吴筠心里头不好受。赶紧上去帮着小姑把姑父拉住,就见他的拳头因为大力锤门的缘故,已经红了大片。
刘干事,麻烦你了。吴筠见这事儿成了这样,只能让街道办的人先办事。
里头的人开下门,我是街道办事处的干事。这次上门,是有人举报你们没有介绍信,长期逗留在城里。请尽快开门,我们要检查下。如果还不开,那么只能请公安同志来办理。
其实,里头的人很早就知道外面走廊有人了。
毕竟十多个人在外头,造成的声音肯定让他们都听到了。只是,开始以为只有董长征,所以董老娘不开门,想治治他。没想到居然是街道办的干事来查介绍信,这下糟了。
娘,不要开门。你开门,咱们全家都糟了。里头,董姑父的弟弟董老二说道。
董老娘不知道什么事儿,但是听要公安局的人来,她就怕的腿抖个不停。
是啊,娘,你开门的话,你就没儿子了。董老二的媳妇赶紧帮腔。
董老娘听到没儿子三个字,瞬间就勇敢起来了。双手堵住耳朵,假装没听到外头的动静。
而董老爹则是个人默默蹲在角落抽着旱烟不说话。
外头,刘小玲喊话喊得嗓子都快哑了,见里头直没有动静,转身对着吴小姑摇摇头。
那些看热闹地人倒是齐心,都不说话。她们只是想看热闹,但是要她们出力,那是不可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