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金戈万里
除了让突厥闻风丧胆的赵太子功不可没,赵军与燕军为军的血性,亦是完全不输突厥。
突厥王和其他在前线的突厥王族先后被刺杀身亡,突厥营地大乱,本就是从各部落调集的大军顿时分崩离析。
在突厥营地内最人心溃散的时候,已经收到突厥王和前线的突厥王族暴毙,突厥正群龙无首消息的赵军与燕军突然出现在突厥营地外。
黑底金字的赵旗和展翅腾飞的火鸟不仅刺痛了突厥士兵的眼睛,还将深深的恐惧埋在突厥士兵的心上。
三十万突厥大军各奔东西,除了被赵军和燕军斩在马下的人,光是俘虏就有将近十五万。
重奕更是带领骑兵直奔突厥王庭,送突厥仅剩的王族去与突厥王团聚,然后彻底捣毁王庭。
经此一役,突厥想要再重整旗鼓,别说十多年,恐怕二十多年,也未必能再有此次攻打金山关的兵力。
宋佩瑜望着平彰越来越红润的脸,突然觉得像是通过平彰,看到重奕的另外一面。
他暗自决定,一定要找时间,与其他随着重奕去金山关的将领叙旧。
至于平彰所说的那封让重奕改变主意的信宋佩瑜只能说重奕的敏锐程度,远非常人所能及。
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拦截那封信,宋佩瑜在用词上十分小心。
只是写了句,今在析县,兖州使臣欲访,言及兖州王女同行。。
几乎没有任何个人感情在里面。
兖州王女与兖州使臣同行,虽然绝不可能是单纯的游玩,到了翼州后却有很多种可能,只看兖州王是打算拉拢谁。
也许是永和帝、也许是重奕,甚至可能是肃王,最后才可能是正在析县总管翼州政事的宋佩瑜。
重奕却因为收到这封信后,立刻结束金山关的事赶来析县。
宋佩瑜忍不住摇了摇头,再次怀疑重奕身上,是不是有他不知道的神通
比如能透过信纸,看到他写下这封信时的神情?
不,宋佩瑜马上否定这个念头。
只是信纸刚好剩下能写一句话的位置,他才将刚发生的事与重奕分享,能有什么特殊表情?
讲完重奕是如何杀得突厥溃不成军,只能放弃族地往草原更深处溃逃。
并将所有能想到的赞美之词,都加在重奕身上后,平彰突然想起最开始的目的。
打趣宋佩瑜。
最好能让泰山崩于前亦面不改色的宋佩瑜露出羞窘。
那封从析县传到重奕手中,让重奕改变主意的信,肯定出自宋佩瑜的手,至少会与宋佩瑜有关。
于是,平彰僵硬的将话题拐到那封信上,明知故问,你知道那封让殿下改变主意的信,是什么内容吗?
宋佩瑜眨了眨眼睛,下意识的端起茶盏,却喝了个空,垂目看去,才发现茶盏里早就没了茶水。
他轻咳一声,神色自然的放下茶盏,目光含着责怪的看向平彰,殿下怎么会如此轻易的改变想法,他必然是早就想到,要以此击退突厥,是怕突厥警觉,才没提前暴露计划。
平彰听了宋佩瑜仿佛有理有据的话,顿时急了,立刻道,殿下就是临时改变主意!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错,平彰立刻将赫连无畏与重奕的对话说给宋佩瑜听。
在突厥彻底败退后,赫连无畏曾问过重奕,既然殿下可独自破突厥营地,为什么直到此时才用这个方法。
重奕当时正在擦剑,语气平淡的回答,我不会永远留在金山关。
赫连无畏怔愣了片刻,似乎从未想过,重奕会如此回答。
细想也没错,这次突厥来犯,有赵太子以一己之力补上十万大军的缺口,再以杀光敌方将领的方式击退突厥。
将来要是有不弱于突厥的敌人出现,赵太子又不在金山关,金山关要怎么办?
众所周知,突厥从来都不是个固定的部落,几代盘踞在翼州北方的突厥被彻底打怕,逃往草原深处。
也许过个十几年,这片肥美的土地就会被新的突厥占据。
新的突厥,未必比如今逃往草原深处的这支突厥弱。
有能力迁移族地的突厥,通常实力两极分化。
要不就是弱得不迁走就要被吞并。
要不就是原本的族地已经无法承载越来越繁盛的部落。
良久后,赫连无畏才回过神,继续问,那殿下为什么又改变主意?
重奕抬头直视赫连无畏,眼中的冷芒让征战多年的名将主动移开视线,低下头以示尊重。
孤想了想,只要完全不给突厥再对金山关下手机会,金山关就不必再担心突厥。重奕又低下头去擦剑。
赫连无畏再次愣住。
刚才不是还说不会永远留在金山关,现在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赫连无畏的双眼猛得亮起来,迫不及待的问道,若是再有突厥来犯,殿下还愿意来亲征?
重奕毫不犹豫的点头。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他就与宋佩瑜在边城生活几年,他记得宋佩瑜说,想看看草原。
赫连无畏见重奕点头,大喜过望,顿时将他原本的些许不满,忘得一干二净。
有赵太子的承诺,和保金山关至少五十年无忧!
始终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平彰,却觉得赫连无畏有点傻。如今的金山关已经是赵国的金山关,再遭遇难以匹敌的强敌,殿下亲自出征守卫领土也不稀奇。
而且赫连将军难道完全没发现,殿下从头到尾都是在敷衍他吗?
重奕最开始没直接对突厥王和突厥王族下手,是因为突厥王和突厥王族整日龟缩在突厥大营中。
就算是突厥攻城,突厥王和突厥王族也是躲在大军偏后的地方,还不忘时刻注意重奕的位置,随着重奕改变位置而改变位置。
重奕收到来自析县的信后,就出关日夜蹲守。
刚好突厥王因为正在议和而放松警惕,带着大批护卫出去狩猎,才被重奕蹲了个正着。
千米之外,羽箭直插眉心。
突厥王遇刺暴毙,突厥大营立刻人心躁动,恨不得能马上四分五裂,才让重奕找到机会溜进平时防守极为严密的突厥大营。在突厥大营的将领们达成共识之前,将所有能代替突厥王的人都杀了,直接摧毁三十万突厥大军。
只能说一切都是那么刚好,与重奕告诉赫连无畏的话没有丝毫关系。
平彰举证后,学着吕纪和的样子,眯眼看向宋佩瑜,不依不饶的追问,宋少师就不好奇,那封让殿下改变态度的信上写了什么,还是早就知道了信的内容,才不好奇?
吕纪和眯眼看人的时候,是高深莫测。
平彰眯眼睛
宋佩瑜轻咳一声,勉强忍住嘴边的笑意,闷声道,你就在这里歇了吧,我去青州使臣的住处看看。
话音未落,宋佩瑜的一只脚已经踏出房门。
唉?你平彰伸出手臂,想要叫住宋佩瑜却没成功。
他摸了摸下巴上长短不一的胡茬。
这算不算是逼得宋佩瑜羞窘得仓皇而逃?
一定算!
平彰满脸怪笑的躺回软塌上,带着他比吕纪和还聪明的念头进入梦乡。
梦中回到多年之前,他还在东宫小学堂上课的时候。
他力压宋佩瑜与吕纪和,成为学堂大考的第一名。
想要去与人炫耀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正与重奕抱在一起的宋佩瑜,重奕低声安慰面露沮丧的宋佩瑜后,忽然发现了他,当即拔剑朝他走来。
平彰吓得转身就跑,竟然成功甩脱了重奕。
他还没来得及细想涌上心头的不对劲,突然看到正蹲在墙角的吕纪和。
平彰顿时大喜,他不敢再与宋佩瑜炫耀,与吕纪和炫耀,总没问题了吧?
吕纪和打不过他!
平彰的手还没碰到吕纪和的肩膀,吕纪和就突然抬头,眯着双眼,表情似笑非笑,以军营中才有的粗俗语言问候平彰的祖宗十八代。
平彰唰的睁开眼睛,忍不住将手搭在心脏剧烈跳动的位置。
睡意再次消散的一干二净,平彰边抹头上的汗水,边从软塌上爬起来,浑浑噩噩的往门外走。
他要立刻,马上,离开宋佩瑜的书房。
他宁愿躺在床上,身体疲惫至极却睡不着觉,也不愿意睡着后,被这样的噩梦吓醒!
平彰走得太快,以至于没发现守在门口银宝,看他的目光十分诡异。
银宝望着平彰仿佛逃命的背影彻底走远后,忍不住摇了摇头,暗自记下,让人多煮些安神药,给从金山关赶来的骑兵送去。
他早就听闻,刚离开战场的人会被噩梦纠缠,没想到连已经在沙场征战多年的平将军,也是这样。
还好殿下不会被噩梦惊醒。
宋佩瑜与平彰说要去青州使臣处,出了书房后见到天色已晚,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打算在院子里将要紧的事处理完,就回去陪重奕睡觉。
两三封文书,不过须臾的功夫就能看完。
都不是什么要紧事,明日再处理也是一样。
宋佩瑜正要转身进屋,忽然听到墙外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下意识的看向院门的位置。
眨眼的功夫,就有手腕上系着特殊花样绣缎的人进门,默不作声的朝着宋佩瑜行礼后,沉默的从怀中掏出封信递给宋佩瑜。
看信封上的特殊标记,是来自陈国的加急信。
金宝连忙高举琉璃灯,免得正在拆信的宋佩瑜看不清信上的内容。
陈国正在悄悄调兵,想要出其不意,奇袭青州。
第122章
宋佩瑜盯着信纸上的时间,大致算了下。
陈国应该是知晓青州英国公和兖州端煦郡王来到析县后,开始调兵。
收到兖州使臣已经离开,青州使臣却选择留下的消息后,才将出兵的目标定为青州。
兖州有消息吗?宋佩瑜收起信,转身去书房,将从乐县回来的人叫来。
方才吃晚膳的时候,宋佩瑜就知道重奕已经成功拿下乐县,带去攻城的三万赵军正在乐县驻守。





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 分卷(201)
他想着兖州与乐县之事都急不得,就没追问,打算等明日重奕醒了再说。
宋佩瑜回到书房所在的院子时,平彰已经离开,他就没再找其他干净屋子。
刚暗下去不久的书房,再次变得灯火通明。
从乐县回来的人,很快便被叫到宋佩瑜的书房。
重奕进城不久,这些人就出现在城门外。
他们都与平彰一样,本是与重奕一同出发,却不知不觉的被落在后面。
多亏兖州乐县与翼州析县的距离比较近,才没像平彰和那五百骑兵似的直接累瘫。
兖州地形狭长,位于翼州和青州之间。
面积也不大,与当年的卫国不分伯仲。
恰好能将翼州和青州完美隔开,之前青州英国公来析县,也是先经过兖州,才能到达翼州,否则就要从陈国所在的徐州和豫州绕路。
兖州虽然面积不大,地势却非常好,几乎是九州中关卡最多的地方。
与翼州和青州的交界处,能供人畜行走的狭口极窄。
导致大大小小的关卡十分密集,能连成片。
比如兖州与翼州接壤的这边就有兖州八关,另一边与青州接壤的地方还有十二险。
除了建立在狭口处的八关和十二险尚且能让人通过,其他大片土地上,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峦,是最好的天然屏障。
兖州八关和十二险最让人称道的地方,就是这些城池之间能极快的相互照应。
单攻一关或者一险,几乎不可能成功,还要面临随时被围剿的风险。
只能同时进攻多关或者多险,让八关和十二险之间无法相互照应。
众所周知,攻城往往需要数倍于守城驻军的人数,才有可能成功,如果遇到格外难以攻破的城池时,难度又要加倍。
同时进攻多关或者多险,对于兵力和辎重的消耗都极大。
相当于攻打兖州的人要耗费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兖州的人力物力,才有可能拿下兖州。
因此,九州所有势力中,唯有兖州能在易守难攻上,比得过拥有四方天险的卫国。
可惜
兖州八关要连成一片,才能将地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如今兖州八关最中间的乐县已经插上赵旗,其他七关就与其他城池没什么区别,最多就是攻城难度稍微添加一点。
这一点,对从兖州八关中撕扯下乐县的重奕来说,大概可以忽略不计。
王校尉虽然说话不怎么靠谱,在战事上却十分清醒。
他与宋佩瑜叙述白日攻城之事的同时,还能兼顾乐县的异样。
因为赵国始终没再往析县增兵,兖州完全没想过赵国会突然出兵。
尤其是乐县,被兵临城下时,城墙上的兖州军首领,亲眼看着赵军中迎风飘扬的朱雀旗和最前方黑衣珠冠,容色殊丽的重奕,都不肯相信城墙下的人是赵太子。
他坚定的认为,赵太子还在金山关,赵军是故布疑阵,甚至主动劝说赵军退兵。
呸,老小子就没安好心,多亏了殿下明察秋毫,才没被这老小子糊弄过去!王校尉越说越激动,忍不住搓了搓蒲扇般的大手,您猜怎么着?
宋佩瑜不想猜。
他不用猜,也有人告诉他。
发现宋佩瑜的目光移动到他身后的人身上后,王校尉两条小指宽的眉毛差点飞到脑门上去。
他狠狠的瞪了眼正被宋佩瑜目光注视的人,立刻挡在那个人前面,三言两语之间,就将事情说得明明白白。
重奕自然不会搭理城墙上的兖州军首领。
不仅如此,重奕还教会城墙上的兖州军首领,什么是反派死于话多。
从城墙下往城墙上射箭,占尽地形劣势的情况下,飞驰的羽箭仍旧稳稳的插进城墙上兖州军首领的脖子。
城墙上的兖州军慌成一团,为拔箭和不拔箭吵得天昏地暗。
城墙下的赵军什么都没做,就士气大振,气势汹汹的开始攻城。
乐县的确不愧它易守难攻之名,赵军用了两个时辰,都没能靠近乐县的城门。
重奕却带将近百人,在一片混乱中疾驰到城池的侧面,顺着城墙爬了上去,为城墙下的赵军打开缺口。
总共花费将近四个时辰,赵军彻底掌握乐县的外城墙。
重奕却没有立刻去内城的想法。
他下令赵军原地驻守,将被俘的兖州军分别关押。
王校尉凭着出色的交谈能力,从被俘的兖州军处得知,兖州王正在调兵,准备往兖州八关增兵,就算赵军能暂时得到乐县,也得意不了太久。
宋佩瑜的表情古怪了一瞬。
这真的不是王校尉将兖州军气得失去理智,兖州军才口不择言说出来的话?
等王校尉将白日攻城的过程和他发现的异常都讲完,心满意足的退开,其他人补充的细节,却或多或少都能佐证兖州王正在调兵。
乐县原本是兖州八关驻军最多的地方,因为听从兖州王的调度,将大部分兵力都调去其他七关,驻军人数骤降,才会让乐县驻军首领在城下看到赵军时,做出劝赵军撤兵的行为。
宋佩瑜的食指轻缓的敲击在椅子扶手上,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结合这些人的话,他怀疑端煦郡王回到兖州后,兖州王就决定在赵国和陈国之间,选择陈国。
也许兖州王原本就更倾向陈国。
这才能解释的通,端煦郡王理直气壮的对赵国提出那么离谱的条件。
八成是觉得,只有赵国同意那些离谱条件中的大部分,才值得兖州弃陈选赵。
陈国与兖州同时在调兵,也绝对不是巧合。
书房大门忽然从外面被打开,众人都下意识的看过去。
是正披散着头发的重奕,他似乎没想到书房中还有别人,只穿了件宽松的寝袍,连寝袍上的绳子都系的敷衍至极,脖子上已经变成淡红色的牙印更是让人想忽略都难。
好在除了宋佩瑜之外,没人敢一直盯着重奕看。
他们就算是看到重奕颈上的淡红色牙印,也不敢大大咧咧的问出来。
重奕的脚步几不可查的顿了下,在宋佩瑜和善的目光中将寝袍领子往上拉了拉。
宋佩瑜看着重奕颈间半遮半漏,反而更让人好奇的红痕,忽然觉得耳根处有些灼热,转过头若无其事的开口,怎么不多睡会?
重奕随手抓着百来斤的软塌放到宋佩瑜身侧,正要说话,却被外面的声音打断。
乐县急报!
碎发都粘腻在脸上的士兵,快步从外面进来,乐县内城暴动,县令告诉百姓,殿下为了稳固乐县,要将乐县百姓全都迁去赵国,百姓们信以为真,纷纷从内城涌出,试图将赵军撵出乐县。
这个人话音未落,门外又有其他人赶到,进门后连行礼都来不及,就喘着气道,斥候来报,兖州八关的其他七关收到乐县插上赵旗的消息后,就立刻调兵,距离乐县最近的通县和蓟县已经出兵。
宋佩瑜立刻忘记羞窘。
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乐县的事上。
乐县不仅是兖州八关中人口最多的县城,就算在整个兖州,也能排得上前五。
兖州王会让下令将乐县的驻军调往其他地方,大概率是因为对乐县太有自信,认为赵军就算是进攻兖州,也不可能刚开始就对乐县下手。
光是内城的百姓,就够正在乐县外城墙上的赵军头疼。
兖州八关的其他县城,又在极短的时间内派兵驰援。
在乐县的赵军随时都可能被包围。
析县只有五万大军,在乐县上的三万大军不够,析县剩下的两万大军赶过去也没用。
而且赵国还要防备兖州军主动出击,对析县或者翼州边境的其他县城出兵。
宋佩瑜能想到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先撤兵。
好不容易才能拿下兖州八关之一,如此轻易的让出去,岂不是让重奕的辛苦全部白费?
宋佩瑜不甘心。
众人陷入沉思的时候,重奕拿起宋佩瑜随手扣在桌面上的陈国密报。
看完上面的内容后,重奕眼中闪过异光,附在宋佩瑜耳边说了句话。
宋佩瑜犹豫许久,才轻轻点了下头,眉目间却浮现几不可查的抗拒。
重奕又在宋佩瑜耳边低声说了句话,才让宋佩瑜眉宇间的抗拒散去。
半个时辰后,宋佩瑜站在析县城墙上,看着重奕带着一万赵军披星戴月的前往乐县。
平彰刚有睡意,就被越来越嘈杂的声音惊醒。
他立刻翻身起来,出门去看是怎么回事。
听闻重奕刚打下的乐县告急,重奕要立刻赶过去,平彰马上回房间换已经被刷洗干净的铠甲,及时出现在准备驰援乐县的队伍中。
就算重奕撵他回去休息,他都不肯。
与平彰一同赶到析县的五百骑兵,都做出与平彰相同的选择,即使眉宇间仍旧带着疲惫,气势却比后方的百倍于他们的步兵还要凶猛。
重奕吩咐王校尉带着一万大军缓行去乐县,最大程度的保留步兵的战斗能力,不必顾虑能否比支援乐县的兖州军先到乐县。
他则带着五百骑兵风驰电掣的赶往乐县。
重奕与骑兵达到乐县的时候,从兖州八关其他县城赶来的兖州军还没到,内城暴动的百姓也只是大声对赵军叫骂,起码还没动手。
外城墙与百姓之间的空地上正插着密密麻麻的羽箭,想来是城墙上的赵军不堪压力,拉弓震慑。
好在外城墙依旧稳定的掌握在赵军手中。
重奕上了城墙后,下令再次射箭,逼得乐县百姓退回内城。
然后交代平彰传令,让骑兵们将马背侧面布袋中携带的又重又大的油纸包拿出来,用特殊材质的棉线连接后放在乐县外城墙的内外。
外城墙的赵军在重奕的命令下,悄无声息的带着兖州军兵俘出城。
城墙上的赵旗和朱雀旗却统统留了下来,外城墙上仅剩的人,先找东西将众人留下的布衣支撑住,靠在城墙内侧的墙壁上,又将能找到的所有火把都点亮,固定在墙壁外。
在内城,站在高处,就能看到外城的灯火通明。
内城的人非但不会发现外城墙上的赵军减少,反而会误以为外城墙上的人越来越多。
乐县县令没有半分睡意,时刻关注着外城墙上的情况。
赵军已经占领乐县外城墙超过六个时辰,县令还是没想明白,乐县为什么会被攻破。
可惜乐县驻军首领已死,外城墙上的驻军也大部分被俘或者战死,只有极少的几个人逃回城内,也像是被吓破胆子似的,除了赵太子,非人哉什么都说不出来。
难道真的如同传言中的那样,赵太子是天上的神君,会神仙手段不成?
赵太子又回来了?
县令猛得从椅子上起身,完全顾不上椅子在地上蹭过去的刺耳声音,看向报信人的目光,就像是饥饿了许久的猛兽,终于找到能让他饱腹的猎物,这个猎物还好巧不巧的正落在他的嘴边。
听闻外城墙告急的时候,乐县县令虽然百般不信,还是立刻组织内城的百姓,准备誓死抵抗赵军。
收到赵军拿下外城墙后,就开始整顿外城墙,并没有并没有冲向内城的迹象。的消息后。
县令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心情复杂。
1...133134135136137...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