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金戈万里
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 分卷(138)
将长公主和肃王分别安顿在不同的宫殿,宋佩瑜用东宫令将已经等候在宫门的一万骑兵也带进皇宫。
虽然太子在皇帝病危的时候,携重兵归来容易引人说嘴,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安危更重要一些。
宋佩瑜将一万骑兵一分为二,让他们分别驻守在长公主的住处外和肃王的住处外,还特意单独见了大公主和惠阳公主。
大公主想起长公主被毒倒的事,还是满脸痛苦和内疚,也没说出更多的内情,只告诉宋佩瑜,她会出去郊游是因为好友生辰,她本不想去,但肃王和长公主都说让她出去散散心,她才临时决定要去。
那些毒蘑菇确实是她亲自采摘后带回来的,因为她听另外一位好友说那种蘑菇非常补身体,而且格外适合许多症状。
这个人列举的所有症状都能对得上长公主。
长公主被毒倒后,无论是举办宴会的寿星还是参加宴会的贵女都被调查了一遍,却没人肯告诉大公主结果。
大公主只知道她上了当,却没法判断都上了谁的当。
在与宋佩瑜说这些的时候,还委婉的表示她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宋佩瑜刚回咸阳,知晓的消息本就不多,还都是东拼西凑而来,委实没法让大公主得偿所愿。
大公主越是不知情,越是代表这件事牵扯甚大,宋佩瑜就算知晓些内情,也不会对大公主透露。
好在大公主在经历诸多波折后,早就认清了许多事,发现不能从宋佩瑜这里得到答案,也没太失望,更没有为难宋佩瑜。
宋佩瑜主要还是想要与惠阳县主单独谈谈。
他觉得惠阳县主也许会知晓更多内情。
现实却让宋佩瑜十分失望。
惠阳县主知晓的内情,还没有大公主多。
宋佩瑜发现,惠阳县主的精神状况不是很好,仿佛是陷入了自我怀疑,明明应该是以肯定口吻说出的话,她说出口时却总是以疑问的口气。
就连宋佩瑜问她今早吃了什么,惠阳县主都要想一想再答,答完话后还会悄悄去看左右心腹的表情,好像是怕自己会记错的样子。
宋佩瑜猜测,因为惠阳县主认为会发生的事和实际上会发生的事差距太大,惠阳县主也许出现了认知偏差,连带着有些焦躁和抑郁的倾向。
因为发现惠阳县主的精神不稳定,宋佩瑜也不敢再过多的去刺激惠阳县主,耐着性子引导惠阳县主不要多想顺其自然后,才从长公主的住处离开,再次前往勤政殿。
另一边,太医的虎狼之药还没熬完,穆侍中已经跪在勤政殿外,求重奕三思而后行,不要反而害了永和帝。
孟公公恨不得撕烂穆侍中的脸,却不敢真的付诸行动,屡次劝说穆侍中起身都没效果,只能先回寝殿内,告诉重奕外面的情况。
穆侍中跪在外面后,又陆续来了许多穿着朝服的朝廷命官,他们都默不作声的跪在穆侍中的身后,虽然没有说话,却态度鲜明的支持穆侍中,给重奕施加压力。
寝殿内的盛贵妃与琢贵妃已经离开。
她们想留给重奕与永和帝单独相处的时间,也想尽自己的心意,便去后头的小厨房看太医煎药。
重奕已经从坐在永和帝的床边,变成坐在屋子中央的躺椅上,云阳伯和尚书令呢?让他们来劝穆侍中回去,如果他们劝不动,就让琢贵妃去。
孟公公低声道,前些日子燕国又发来战书,赵燕边境屡次发生异动,云阳伯忙着处理国内政事,尚书令大人忙着筹备更多的军需,送往赵燕边境,已经连续在勤政殿内整旬都没回家。
今早天蒙蒙亮的时候,两位大人同时离宫,一个去京郊亲自查看粮仓的情况,一个在五军都督府,恐怕听见殿下回来的消息后已经在往回赶,只是还需要些时间。
那就不必再专门去找他们,直接让琢贵妃去劝。重奕睨了孟公公一眼,从善如流的改口。
孟公公深深的低下头,满含担心的望了眼永和帝的床铺,才转身去找琢贵妃。
虽然琢贵妃答应的很痛快,立刻来劝穆侍中回去,但穆侍中的态度却丝毫没有因为见到女儿软化。
穆侍中坚持,永和帝活着赵国就能安宁,如果永和帝出事,赵国必然会陷入动荡。
太子应该以永和帝的安危为首位,而不是刚回到咸阳,就凭着冲动的劲头做出决定。
期间也有另外一些朝臣,来劝说穆侍中和跪在穆侍中身后的朝臣不要陷太子于不义。他们的待遇还不如琢贵妃。
穆侍中骂琢贵妃,最多骂一句慈母多败儿。
骂起这些来劝说的朝臣,就什么难听说什么,连见着陛下日薄西山,就不顾后果的讨好太子殿下都说的出口。
云阳伯和尚书令不在,没人能压得住穆侍中,纷纷被穆侍中骂的老脸通红却连反驳也要又顾虑。
穆侍中就算再不好,作死又拎不清,还与太子殿下对着干,他都是太子殿下的太公。
只要有琢贵妃做为牵连,人家就是一家人。
谁知道等永和帝真的驾崩,太子殿下登基后,穆侍中与太子殿下会不会突然握手言和。
到时候,为了太子殿下将穆侍中得罪死的人,岂不都成了笑话?
没人想做笑话,便没人敢出头。
一时间,整个勤政殿的院子,都只能听得见穆侍中慷慨激昂的怒吼。
最后,重奕直接下旨,让十二卫将院子里的人都丢了出去,穆侍中在慌乱中被撞到了头,是被人抬出去的。
等宋佩瑜来到勤政殿的时候,除了满院子的狼藉,勤政殿已经恢复的往日的模样。
宋佩瑜随着孟公公进入永和帝的寝殿,一股燥热夹带着难闻的药味扑面而来。
房间内的小太监早就在重奕彻底被穆侍中惹恼的时候,就都被撵了出去。
如今房价里除了永和帝,只有重奕一个人在。
孟公公将宋佩瑜带进来后,也不敢久留,立刻离开关门。
只有他和重奕两个清醒的人在,宋佩瑜也不再讲究那些虚礼,他大步走向重奕,正想开口.....突然见重奕将手指竖在嘴边,这是禁声的手势。
宋佩瑜立刻闭嘴,满脸警觉的看向四周。
事情已经严峻到,在永和帝的寝殿的都不能自由说话的程度?
重奕被宋佩瑜瞪大眼睛左右张望的模样逗的莞尔。
宋佩瑜的眼睛本就特别大,受惊后瞪圆会显得更大,看上去当真像是只警觉的炸毛小猫儿一样。
他拉着宋佩瑜的手,让宋佩瑜坐在他身侧,一笔一划的在宋佩瑜手心写字。
宋佩瑜觉得手有些痒,却不敢在这个时候打扰重奕,只能屏住呼吸,努力辨认重奕在他手心写的字是什么。
没
事
宋佩瑜拧起眉毛。
没事?
是永和帝没事,还是咸阳没事?
或者包括永和帝、长公主和肃王,大家都没事,只是太想让重奕快些回来,才会联手演了这么多戏?
没等宋佩瑜想出头绪,重奕已经开始在他手上写第二句话。
他
装
病
宋佩瑜猛得握紧重奕的手指,回头去看永和帝。
床上的永和帝肉眼可见的气若游丝,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看上去与长年缠绵病榻的人没什么差别。
如果这是装病,未免也太专业了。
重奕身上与赶回咸阳路上沉闷紧绷,截然相反的轻松却做不得假。
如果永和帝是装病
宋佩瑜开始他去请长公主和肃王入宫时的细节,他没见到长公主,却见到了肃王。
依大公主和惠阳县主的说法,外面传到长公主耳中的消息都是报喜不报忧。
长公主并不知道永和帝与肃王的情况都越来越糟糕,今天还收到重奕回到咸阳的消息,心情大好之下,精神比往日好许多。
肃王宋佩瑜默默叹了口气。
见过肃王后,宋佩瑜就不再怀疑重宗的妻子故意隐瞒遗腹子,回家后立刻打掉的传闻。
但肃王消沉归消沉,身上的斗志却半点都没被磨灭,反而越发的犀利,拉着宋佩瑜的手腕问了好多有关重奕的问题。
大多是在关心重奕在外面是否有受伤过,人有没有消瘦也勉强能算得上容光焕发的模样。
当时宋佩瑜还想着,也许是重奕的归来给了他希望。
如今看来,还有秋后算账的狠劲。
永和帝肯下这么大的功夫装病,真真切切的瘦了那么多,绝对不会只是为了哄骗重奕快些回来。
否则以重奕的脾气,早就撒手回东宫了。
贵妃娘娘孟公公低沉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宋佩瑜立刻挣脱重奕的手,起身站到重奕身侧。
进来的不是琢贵妃,而是盛贵妃。
孟公公还是如之前那般,目送盛贵妃进门后,就退出去又关上门。
盛贵妃主动对重奕低下头,轻声道,陛下的药熬好了,殿下可要亲自给陛下喂药?
盛贵妃的宫女,动作麻利的将手中拎着的食盒放在桌子上,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里面的药端出来,弯腰将药送到重奕眼皮底下。
重奕的目光看过去后,明明没什么特别动作,宋佩瑜却瞬间感受到重奕的滔天怒火。
宋佩瑜愣了下,目光从药上移动到盛贵妃止不住颤抖的眼皮上。
药有问题?
重奕单手从托盘中端起药,大步朝着永和帝的床边走,没打算立刻发难。
另外几个人都没想到重奕会这么果决。
盛贵妃和宫女立刻想追上重奕。
殿下慢些,别呛了陛下。
勺子还在奴婢这!
宋佩瑜也跟着去拦重奕,却不小心撞在了椅子上。
他身形不稳之时,下意识的朝着身侧的宫女推过去,宫女又带倒了盛贵妃,两个人摔成一团。
反倒是宋佩瑜有宫女借力,在半空中晃了晃,又稳稳的站住。
他立刻半跪在地上,想要去扶盛贵妃,手都伸出了一半,才想起来盛贵妃是内命妇,男女授受不亲,他不能直接上手,猛的收回手的时候,宋佩瑜的手肘正好怼到宫女的鼻子上。
好不容易半爬起来的宫女吃不住这又酸又痛的一下,又倒回地上,刚好砸在盛贵妃身上。
宋佩瑜连声道歉,却仍旧是那副想要伸手搀扶又有顾虑的模样,手只轻轻在盛贵妃和丫鬟的头上擦过,便又退开,手足无措的跪在地上,呐呐道,娘娘,您没事吧?
盛贵妃勉强扯出个笑来,气喘吁吁的道,我没事,劳烦宋大人先将春英拉开。
宋佩瑜立刻点了点头,伸手去拉仍旧倒在盛贵妃身上捂着鼻子的宫女。
嘶!盛贵妃突然伸出手臂,拦住宫女的脖子,不行!别拉了,我的头发!
宋佩瑜定睛一看,盛贵妃与宫女的头发竟然纠缠在了一起。
他连忙轻缓松手,将宫女放在盛贵妃身侧。
事到如今,宋佩瑜终于认清他只能帮倒忙的现实,连忙退开,然后背过身去,免得看到盛贵妃狼狈的模样。
背过身去的宋佩瑜立刻发现重奕看过来的目光。
重奕正端着已经空了的药碗坐在永和帝的床边,眼含笑意的望着他。
宋佩瑜眼中的歉意立刻如流水般的散去,俏皮的对着重奕眨了眨眼睛。
很快,门外便传来孟公公接连问安的声音,不仅眼睛通红的琢贵妃去而复返,还有头上蒙了好几圈白布的穆侍中和满脸疲惫的宋瑾瑜和尚书令。
琢贵妃进门后,先问永和帝的药是否吃下。
刚刚整理好的着装的盛贵妃看向重奕手中的空碗,低声道,殿下已经将药喂给陛下。
穆侍中满脸哀痛的道,殿下,你糊涂啊!
父亲!琢贵妃边扯着穆侍中的衣袖让他别说了,边用帕子擦眼角。
然后才看向已经和宋佩瑜交换过眼色的宋瑾瑜和尚书令,矮身福礼,按照太医的说法,陛下是否能熬过去只看今明两天,劳烦诸位这两日守在勤政殿的前殿,莫要回家。
宋瑾瑜与尚书令同时低头回礼,默认了琢贵妃的话。
琢贵妃缓了口气才继续道,你们若是还有什么话想要与陛下说,也抓紧时间告诉陛下,余下的时间便让朱雀多陪陪陛下。
宋佩瑜早就在屋内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悄无声息的躲到了角落里,他听了琢贵妃的这番话后,突然觉得怪异极了。
如果说他们离开咸阳的时候,琢贵妃虽然主动与重奕低头,但还是会时常露出破绽,让人窥探到从前的她。
如今的琢贵妃就是彻底的蜕变。
重奕从永和帝床边退开后,宋瑾瑜最先走过去,他先用帕子将永和帝嘴边的药渍擦去,才低声说了句盼望永和帝平安的话,然后径直离开。
接下来是尚书令和穆侍中。
紧接着,宋佩瑜也在琢贵妃的目光下走到永和帝床边,行大礼然后低声道,愿陛下逢凶化吉。
走出勤政殿后,宋佩瑜没再多留,直接去前面找宋瑾瑜。
一年半多的时间没见,兄弟两个自然有无数体己话要讲。
宋瑾瑜没说永和帝装病的事,宋佩瑜就全当自己也不知道。
他们见面后,宋瑾瑜没交代他咸阳的情况和要格外注意什么,已经说明了许多事。宋瑾瑜有把握,不是毫不知情。
叙过家常后,宋佩瑜便挑着南行路上的趣事讲给宋瑾瑜听,全当是打发时间。
夜晚睡觉的时候,两个人默契的没有宽衣,直接穿着外袍躺在床榻上。
宋佩瑜正觉得迷迷糊糊快要睡过去的时候,突然听到声尖利的嚎叫,陛下驾崩了!
他心中一个激灵,突然陷入想要起床又睁不开眼睛的困境。
正挣扎的身心俱疲却寻不到出路,忽然感受到温热又充满力量的手在他的肩膀上轻拍,然后是宋瑾瑜低沉又充满力量的声音,狸奴别怕,大哥在这儿,没事的。
宋佩瑜无声睁开眼睛,抓着宋瑾瑜的手借力,从床榻上坐起来。
外面还是乌漆嘛黑的天色,从还没来得及点灯的屋内顺着纸糊的窗户往外面看,却被灯笼照得与黄昏无异。
第91章
宋佩瑜和宋瑾瑜匆匆用湿帕子擦了下脸,立刻赶往后殿,却被拦在了殿外,同样被拦在殿外的还有尚书令和穆侍中。
宋佩瑜站在宋瑾瑜身侧,垂下眼皮盯着脚下的影子。
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 分卷(139)
殿外的宫人们跪了一地,到处都是小声的抽噎声,最为明显的却还是寝殿内的哀哭,是琢贵妃和盛贵妃的声音。
可惜宋佩瑜努力辨认了半晌,都没能听见重奕的声音。
虽然是盛夏,但正处于半夜温度最凉的时候,没过多久,宋佩瑜就觉得浑身上下都被吹透了。
不仅宋佩瑜觉得心焦,院子里的其他三个人的表情也越来越烦躁。
院子之外突然传来嘈杂的声音,紧接着是陆续的问安声。
脚下健步如飞却赤红着双目,看上去精神就不太正常的肃王和全靠大公主和惠阳县主扶着才没倒下的长公主到了。
明知道肃王此时摇摇欲坠的模样,八成是在假装,或者根本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兴奋。宋佩瑜还是主动走到肃王身侧,想要扶着肃王些,免得肃王摔倒。
肃王却拒绝了宋佩瑜的好意,他主动绕开宋佩瑜,径直往紧闭的大门走去。
守门的孟公公拦住肃王,轻声道,娘娘们与殿下正在给陛下整理仪容,王爷不妨等一会。
肃王毫不犹豫的伸出双手将孟公公推了踉跄,那是我大哥!他什么样子我没看过?滚!
话音未落,肃王一脚踹开寝殿大门。
等候已久的众人动了动脚步,门已经开了,他们是进还是不进?
没等他们彻底下定决心,房内突然传出肃王的怒吼,是谁毒杀了大哥?啊?!
石破天惊的一吼,让院子里因为肃王与长公主到来而稍微松动些的氛围再次彻底凝滞。
长公主猛的挥开大公主与惠阳县主,以不符合她此时身体状态该有的灵敏,提着宽大的裙子跑进寝殿。
姑母?
母亲!
被肃王的怒吼吓懵的大公主与惠阳县主立刻回神,小跑追进寝殿。
仍在院子里的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都是差不多的震惊与茫然,眼底深处却皆是含义不明的深沉。
没等里面里面的人发话,他们也跟在大公主和惠阳县主之后进入寝殿。
宋佩瑜进入寝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目光寻找重奕的身影。
重奕已经将因为赶路而风尘仆仆的衣服换掉,正穿着太子常服站在窗口的位置,面无表情的望着床的方向。
发现重奕身上没有悲伤、低落的情绪后,宋佩瑜才算彻底松了口气。
方才肃王进入寝殿后的呼喊过于凄厉,长公主的反应也很大,很难让人不担心是不是出现难以预料的变故。
宋佩瑜垂下头调整了下情绪,才悄悄看向床铺的位置。
肃王、长公主、琢贵妃、盛贵妃、大公主、惠阳县主、还有屋内仅有的两名太医都在那边。
肃王和长公主正在质问太医,永和帝为何会中毒,中的是什么毒。
跪在地上的太医都不愿意先开口,同时抬头悄悄看向对方,想让对方开口的意思不言而喻。
坐在永和帝床边正用帕子抹泪的长公主见到两个太医的小动作,立刻将手中的帕子朝着仍旧在做眉眼官司的两个太医扔了过去,怒道,有什么就说什么!你们还想串口供?
两个太医被吓了一跳,连忙跪下给长公主磕头,长公主息怒,臣不敢。
少说这些废话。肃王目光恶狠狠的望着太医们漆黑的脑瓜顶。
两名太医真切的感受到长公主和肃王的怒火后,立刻将他们发现的端倪仔细道来。
琢贵妃与盛贵妃也在肃王和长公主像是要吃人似的目光下,将她们知晓的事情经过事无巨细的说出来。
今晚留在永和帝寝殿的人除了重奕,还有琢贵妃和盛贵妃。
早些时候,永和帝的情况其实是在好转,具体表现为永和帝的呼吸越来越平稳,脸色也由灰败逐渐变得红润起来。
因此琢贵妃与盛贵妃还特意劝重奕去换了身衣服,简单洗漱下再回来,她们也分别离开过。
直到后半夜,盛贵妃让人打了水来,想给永和帝擦擦身子,才发现永和帝的身体早就凉透了。
虽然盛氏始终不被世家承认,但盛贵妃也是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姑娘,什么时候与死人靠的这么近过?
她当时就被吓傻了,整个人都僵在原地,都不知道该做什么。
过了好几个呼吸,才突然回过神来,边后退边大声呼喊。
正坐在炕桌边的重奕、在软塌上小憩的琢贵妃、坐在房间角落小板凳上的孟公公同时被盛贵妃吓了一跳,立刻来查看永和帝的情况。
自从永和帝开始缠绵病榻,勤政殿就每天都有太医守夜。
今天永和帝刚用过虎狼之药,守在勤政殿的太医更是太医院公认医术最好的两个。
两位太医从隔壁过过来后,马上断定永和帝不是没熬过虎狼之药,而是中毒身亡。
原本他们还在犹豫,要不要将这个骇人听闻的结论说出来,却在发现这件事的第一时间,因为太过惊诧而说漏了嘴,被琢贵妃听出了端倪。
导致永和帝悄无声息死亡的毒名为凝息和睡美人,分别是从西域和高丽传来的毒药。
凝息嗅之无味,吃到嘴里却巨苦,会让人先被冻住即使再怎么痛苦,也没法做出任何反应,然后再悄无声息的停止呼吸。
睡美人嗅之微苦,吃到嘴里却是奇怪的腥臭味。
正常情况下,几乎没法作为毒药来用。所以这种药在高丽,通常都是给已经病入膏肓每天都遭受巨大痛苦的人用。
服下睡美人的人,不仅会悄无声息的停止呼吸,还会应美人二字,脸色红润,面容平静,让已经被病痛折磨得如同枯骨的人一下子变得好看许多。
肃王冷笑,下毒之人竟然如此歹毒,生怕一种药不够,费尽心机的弄到两种奇药,生怕不能将皇兄彻底毒死。
长公主闻言又狠狠抹了把眼泪,抬头环视周围人的目光带着深深的恨意,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在自己的寝殿被毒杀?立刻去查!
屋子内的朝臣们沉默不语,奴才们也不敢应声,一时之间竟然没人肯接长公主的话。
长公主见状,怒上加悲,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穆侍中主动走到永和帝的床前,劝长公主和肃王,陛下突然驾崩,本就会引起朝堂动荡,尤其是去年刚收入赵国的卫郡和野心勃勃随时打算卷土重来的燕国。若是这个时候,再传出消息,让人知道陛下是被毒杀,恐怕会彻底乱起来。
肃王与长公主同时看向穆侍中,眼中皆无赞同之意,反而怒火越来越盛。
穆侍中却完全都不在意肃王和长公主的态度,自顾自的道,所谓国不能一日无君,不如让太子殿下先登基,再暗中调查陛下被毒杀的事。
房间内安静了一会后,肃王突然暴起,对着穆侍中胸前就是一脚,直接将穆侍中踹飞。
哐的一声,穆侍中狠狠的倒在地上。
肃王看都没看被他踹出去的人,他喘着粗气看向守在门口的孟公公,让人去将咸阳正三品以上的大员都叫来做个见证,无论是谁害了兄长,我都要诛他的九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