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88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君舞
“这个是自然的,我最近可能要路过你那边,您有空的话,一块坐一坐,正好我这有个非常好的项目,可以谈一谈。”陆峰对着电话道。
“非常好的项目?”黄友伟有些狐疑了,问道:“这个非常好,是对谁来说?”
“当然是对我们双方了,您放心,这回的事儿绝对靠谱,我们要帮助江苏建立信息高速网,对于大城市而言,自来水,电力,道路,这三条已经是基本条件,可是在通讯这个条件上,还是无法成为大省的,先不说香江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比,上海都比不过,通讯已经成为了发达城市的硬性标准之一。”
陆峰在电话里大吹特吹通讯的重要性,只有通讯畅通,那么经济的发展就会走上高速路,人与人的沟通更便捷,从小了说方便生活,从大了说,在全国的商业竞争中,会更加凸显优势,更容易吸引企业前来。
若是以前的陆峰跟他说这些,黄友伟感觉这人又来忽悠,肯定是先拿地,后抵押,再让地方出钱帮他建厂,然后他才开始招工搞研发,现在则不同了,佳峰已经有了非常雄厚的资本,在通讯领域也有非常大的积累。
说白了,当年是穷小子龇着一口大白牙来吹梦想,现在则是高富帅带着一群工程师来搞建设投资,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可以来聊聊,我们也挺久没见了,说实在话,也挺想你的,来了见面聊。”黄友伟很是热情的邀请道。
对于黄友伟态度变化如此之大,陆峰也没什么感觉,只是公事儿公办道:“好的,我去的话提前跟您联系。”
俩人客气了一番,挂了电话,相比较多年前的亲密,此刻的两人更像是公事儿公办,不管以往如何相濡以沫,从那个小地方一路走到现在,大家都不再是当年的自己。
再好的朋友再经历了足够多的成长后,都会显得陌生,或许俩人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成就,也有了足够的社会地位,再也不可能像在那个小地方那样随意调侃,也不是当初一个刚刚走马上任,一个心急开厂。
有些情谊会永远埋藏在岁月中,永远回不去。
陆峰没有时间去感叹这些,两世为人,他早就明白人生的真谛,孤独是一个成年人最贴心的朋友。
两天的时间安顿好了公司的事儿,让朱立东一定要跟广州谈下来免费通话的任务,如果省里面实在谈不下来,那就谈深圳的,这将是佳峰最大的市场利器。
已经快要进入一月份了,陆峰看着沙发上的江晓燕问道:“你确定不回去?”
“算了,让我安心过个年吧,不想生太多事儿。”江晓燕翻看着报纸道:“你那个免费通话手机,我怎么感觉不太靠谱呢?”
“靠不靠谱也就都是最后一搏了,说不定明年被赶出董事局,我还得靠你养活呢。”陆峰点着一根烟说道。
“挺好,折腾这么多年,白忙活一场,我养活就我养活呗,又不是没养过你。”江晓燕带着几分暗喜之色道。
陆峰侧过头看了她一眼,他搞不懂一件事儿,为什么所有女人都希望他破产,然后养活自己,江晓燕如此,苏有容更是如此。
或许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掌控一个强大的男人更有诱惑力了。
天性如此?
就好像男人的天性一样,拉良家妇女下水,劝风尘女子从良。
陆峰自己在内心感叹了好一会儿,默默上楼休息了,一周后,他安排私人飞机准备,同时告知了黄友伟自己今天将会赶到,随后奔赴机场。
到达机场后一秒都不停留,直接登机起飞,坐在奢华的私人飞机里,陆峰也感叹有钱真好。
随着飞机降落在南京机场,现场已经有一队欢迎人员在等待了,随着陆峰走下飞机,一个长相精致的女人走了过来,开口道:“陆总,一路上辛苦了,我受黄书记委托来迎接您,我是南京的副市长,姓王!”
“您好您好!”陆峰伸出手握在了一起道:“还到机场来迎接,受宠若惊。”
现场除了这位王副市长外,还有一位办公室主任,至于其他人则是气氛组,现场拍了几张合影后就上了车,直奔下塌的酒店而去。
车内,陆峰看着这位漂亮大方的副市长,开口问道:“现在咱这边的手机销量怎么样?”
“以前是大哥大比较多,现在嘛,大多数都是摩托罗拉,我感觉这一两年用手机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王副市长沉吟了一下,问道:“我方便问一下,咱来这边是建厂,还是搞研发?”
“啊?”
陆峰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急忙道:“黄书记没跟你说嘛?我不是来建厂的,我们在苏州有厂区,这一次来,还是希望跟省里面达成合作,加快省内移动通讯的加快建设。”
王副市长听到这话兴趣降低了不少,点点头道:“我以为陆总是来开厂子的,那通讯合作,是打算怎么合作?”
“是这样的,我们明年将会上市一款手机,希望跟省里面合作,当地的邮电集团增加信号塔,提高信号覆盖范围,我们可以把产品绑定当地的邮电集团进行销售。”陆峰解释道。
“就是说,你想卖货,让我们给铺设基础设施,对吧?”王副市长的兴趣更低了,她现在甚至有点后悔跑来接陆峰,早知道这样随便打发一个办公室副主任来就行了。
“不能这么说,我们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比如信号塔方面的成本,我们可以承担一部分。”陆峰解释道。
王副市长听到是这种买卖,显然对于自己管辖的业务没多少提升,更不算招商引资,已经不想说什么话了。
陆峰看她坐在那一言不发,自己也闭嘴了,毕竟这事儿从一个副市长的角度去看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可是从全省经济带动上去看,那就不一样了。
车子飞驰着,王副市长忽然开口道:“苏州那边的厂区,有搬迁的意思嘛?”
“搬迁的成本太大了,在那边的产业配套还是很成熟的,而且省内搬迁的话,也容易出闲话。”陆峰委婉的说道,从苏州搬到这,怕不是要被苏州市长骂死。
车子到了酒店,王副市长寒暄了几句,就说自己还有事儿提前告辞了,陆峰也不见怪,等她走后自己上了楼。
与此同时,省里会议室内一场会议正在进行着,为首的位置坐着一个六十来岁的男人,国字脸,看上去颇有几分威严,黄友伟坐在左边一排,对面则是邮电集团的一排负责人。
“关于发展省内通讯,促进经济发展,刚才友伟同志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那么邮电方面有什么意见?”
“我不同意!”一个五十多岁的分头男子第一个开口道:“这是典型的侵害国有资产,为了一家民营企业,让我们去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成本我们投入了,利润却被民营企业赚走了。”





重返1988 第1123章 时机不对?
为首的老大都说这话了,旁边的几个男人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说话的是当地邮电集团董事长周总,而旁边的则是联通,电信,两家业务负责人。
黄友伟身边的几个人态度也颇为含糊,对于国企来说,这确实是一笔不怎么划算的买卖,就因为有企业要来卖手机,他们就要出钱建信号塔?
黄友伟看向了坐在首位的男人,开口道:“李书记,我认为从全省的角度去看,这点投入微不足道,通讯畅通会带来非常大的商业繁荣,人们的沟通成本更低,经济的背后,不只是通路,通电,通水,还要有通话,更快速的交流,会带来极大的消费市场。”
“绝不是买个手机的事儿,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有一天忽然想请周总吃个饭,提前也没说,我只要给他打个电话就成,这顿饭就消费出去了,再比如,商业洽谈,可以随时随地保持沟通,更容易促成合作。”
“哎呀,黄书记!”对面的邮电董事长开口道:“你这不是诡辩嘛,没有手机,现在还有传呼机嘛,电话亭也在大力发展,我们有我们的任务,不能说张三来了,给张三铺路,李四来了,为李四架桥吧?”
黄友伟旁边的一个五十多岁男人开口问道:“黄书记,我记得这位佳峰集团的陆总,跟你关系不浅吧?当年在苏州,人尽皆知你是他的靠山。”
“没有没有没有!”黄友伟连连摆手道:“志达书记这话可不能乱说,在苏州的时候,我是支持地方名营企业,跟这位陆总,也只是工作上的往来,我呢,完全是从一种发展的角度去看这个事儿的。”
现场看上去颇为焦灼,黄友伟陷入了被围攻的状态,而拍板的李书记一言不发,邮电集团有他们的考虑,现在内部已经各有底盘,联通分了出去,可是立足不稳,邮电集团又连年亏损,他们知道电信分出去是迟早的,现在只顾自己的邮政和储蓄业务,至于即将要走的电信,并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
黄友伟的火箭式上升在省里也颇有微词,这个人似乎除了闷头搞经济,其他的油盐不进,这种会议对他来说,不是个好地方。
“通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的传递意味着沟通,现在国家虽然没有把这方面纳入整体战略规划,不过呢,在座机,电话亭方面是有发展要求的,我们啊,不能够像是臭屁虫一样,戳一下,动一下。”李书记环视了一下现场道:“还是要有主动探索的动力,这件事儿今天先不定,大家回去都自己想一想,要做出切实自身发展的决定,而不是搞一些虚头巴脑的。”
会议就这么结束了,周总跟黄友伟聊了两句,大体意思是不要给他们找事儿了,现在搭建座机电话线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移动电话不适合目前的国内情况。
周总走了,联通的董事长却过来寒暄了一番,话里话外的表示只要投入不是那么多,他们愿意干这事儿,只不过联通刚分出来没几年,实力太弱了。
而负责电信业务的老总也过来闲扯了几句,这三家现在是心怀各异,生怕给别人做了嫁衣,以前是一家人,先不说联通已经独立,电信马上也要面临分家,过上自己的日子。
陆峰在酒店简单休息了一下,一直没人搭理,心里也颇有些恼火,这些人一听说自己占不到便宜,立马躲得比谁都远。
下午四点多,陆峰给黄友伟办公室打过去电话,电话接通后,陆峰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现在的情况。
“今天我在省里开会,王副市长本来也不负责这些,只是临时帮我接一下你,这样吧,你晚上到机关食堂,咱吃个饭聊一聊。”黄友伟对着电话道。
“好!”
陆峰直觉告诉他,这事儿恐怕不太好办,广州那边不好谈,这边也够呛。
挂了电话,陆峰下楼直奔市政。
在办公室主任的带领下进了黄友伟的办公室,陆峰看着眼前的黄友伟,明显苍老了不少,头发也留成了分头,白头发明显多了,相比较之前的意气风发,现在反而多了几分暮气,看的出来很是操劳。
“黄总,好久不见啊。”陆峰走上前颇为感叹道。
黄友伟看了一眼陆峰,反而显得比较正式道:“陆总,请坐,小赵,给倒杯茶。”
“用不着太客气了。”陆峰坐在沙发上道:“怎么样?这回这个项目可是真投资,绝对不是来拿地,拿钱的。”
“我在省里面开了个会,把这件事儿说了一下,省里呢,没表态,不过邮电集团很抗拒,我估计啊,你这个事儿不好办。”黄友伟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烟,点着一根,剩下递给了陆峰,继续说道:“人家邮电不归省里直接管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电话线,移动电话这个事儿,不好弄。”
“可是这事儿成了,对于经济的带动是很明显的,讯息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啊,我这次来呢,就是想跟省里面合作,不是说让他们把钱都出了,我们也能出一部分建设的钱。”陆峰朝着黄友伟道:“我觉得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你不能只考虑你自己,还要考虑国企的发展,地方的情况,今天我在会议上就被人说,跟你关系非同寻常,这件事儿是国资外流啊。”黄友伟抽着烟有些发愁。
移动电话的好,黄友伟是非常清楚的,最近一年的时间,他去过两趟外国考察,发达国家的城市讯息是非常快速的,这种快速会带来高效率,社会效率高了,生产力就提升,夸张的说一点,一年的速度堪比两年。
移动电话的便捷,不是传呼机和座机可以代替的,在大企业之中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小厂家之中,老板有一部手机,随时能联系供货商和买方,这个效率是几倍的增长速度。
可想推动现在的国企干活儿,地方也没有太大的办法。
“先吃饭吧。”
机关食堂包间内,菜是标准的四菜一汤,不仅有黄友伟,还有两个副市长,两个地方国企的负责人。
众人坐下来互相寒暄认识了一下,陆峰朝着负责市政工程的副市长问道:“目前我们市有多少信号塔?能覆盖多大的地方?”
“这方面的数据,我们掌握的不多,不过数量肯定不多,市中心那边有几个信号塔,还有就是商品房几种的地方,厂区,估计零零散散,加起来覆盖市区的五分之一吧。”
陆峰听完这个数据,心里有些凉,比他想象中的覆盖范围还要低,主要是一般居民区覆盖了也没啥用,一万个人都没有一个有手机的,还不如多架点电话线来的实在。
随着开始开动,大家推杯换盏,饭桌上的气氛热络起来,聊起来市政的基础设施预算,陆峰朝着黄友伟问道:“黄书记,这件事儿对于市里面的发展,绝对是利好的,比如说,市里面拿钱出来支持一下,从基础设施的预算里扣,你觉得怎么样?”
黄友伟还没等说话,一旁负责市政的副市长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得,说道:“不行,绝对不行,这些钱有用的,还是要靠陆总这样的大企业家来投资嘛,信号有了,那就能卖手机了,现在的手机贵的很,卖一部手机最少赚五六千块钱。”
其他人纷纷点头,一个个看向陆峰,就像是看一个馅儿多的肉包子。
“市里面是不可能出钱的,这一点你不要想。”黄友伟生怕陆峰动什么脑筋,朝着他一脸认真道:“我这么跟你说,市里面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其他的,你跟省里面说。”
陆峰又问了,如果自己投资搞信号塔,这些资产和运营权是不是也归企业,黄友伟连连拒绝,这些东西只要落地,占了市里面的土地,那就是市里面管,电信业务就是归邮电集团管,俩家协商。
现在的黄友伟除了一张嘴什么都不愿意出,这件事儿做成了,是他的功劳,做不成也没有一点的损失。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黄友伟砸吧下嘴问道:“我问你个事儿啊,佳峰集团现在是算外资,还是合资?”
“算外资控股!”
“你觉得哪家敢把电信业务交给这样的企业?你做手机,我知道你什么想法,无非就是你在企业里快混不下去了,这是一根救命稻草,只可惜,你运气是真不好。”黄友伟长叹了一口气,点着一根烟道:“移动电话好不好?好!只是国家现在提倡安装电话线,普及座机,邮电集团在忙这个事儿,不过呢,也有好消息带给你,今天会议结束后,联通的董事长跟我聊了几句,他比较有兴趣。”
“我不是在公司里混不下去,我混的很好。”陆峰盯着黄友伟道:“不比你差。”
“你当初听我的,把企业直接卖了,做其他行业,早就起来了。”黄友伟微醺的面庞,略带几分不满的口气道。




重返1988 第1124章 沈总
陆峰没说话,直到现在黄友伟依然认为他当年是对的,饭桌上黄友伟说着当年的事儿,若是当初直接卖给高盛,或者是海外其他资本,拿到钱立马去做摩托车,现在这方面的工业早就起来了。
现在不仅仅是家电市场爆发,摩托车,面包车的市场同样在爆发着,大量的外资进入国内,用技术换市场,大批的资金被外资赚走,国家正在大力的支持相关产业。
现场的几个副市长附和着,吹捧黄友伟有战略眼光,陆峰只是笑而不语,一直聊到了晚上八点多,包间内云雾缭绕,陆峰开口道:“事儿不好办,可也得办,我还是想争取一下,毕竟这事儿不管怎么说,只要弄成了,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个好事情。”
“要我看,还是算了吧,这事儿办成了,没什么功劳,办砸了,全是事儿。”旁边负责市政的副市长开口道:“这事儿才刚开始提,就已经让不少人说闲话了,你没听见,人家说利益输送,黄书记这边也不好做。”
黄友伟确实为难,这事儿只要一掺和进来,自己就肯定要被人说,问题是这事儿办成了,真的会有很大的效果。
他在这个关头上,被人扣上一个为佳峰集团站台,把国有资产外流私企的帽子,影响仕途啊!
包间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之中,所有人都看向了黄友伟,沉默良久后,黄友伟抽了一口烟道:“只要是正确的,客观的,对城市有益的,那就应该去推动。”
旁边的副市长低声道:“这事儿邮电集团不愿意做,志达书记那边也会找到借口,以后省里面开会很被动。”
“不去理那些事儿,撇开一切乱七八糟的,做正确的事儿。”黄友伟眼睛眨巴眨巴,好一会儿道:“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儿,明天呢,我把他们叫过来,开碰头会。”
陆峰不知道他现在处在一个什么环境里,从刚才副市长的小声交谈,感觉的出来他没有在苏州时候的挥洒自如,官场两个口,上口怼下口很正常。
陆峰看着他两个鬓角冒出的白发,比起之前少了几分干练,多了几分油滑,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个人至少还是个办事儿的人。
“谢谢黄书记!”陆峰感谢道。
“少扯那些吧,你那个公司啊,你保不住的。”黄友伟说着话站起身,把披在椅子上的外套穿上,朝着外面走去。
晚上十点钟,陆峰回到了酒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自己光想着用自己的能量去推动时代跨越,没考虑到现在座机才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布局,在没有国家基础设施的投入,不管什么人来了,都无法成功。
最近这两年来,陆峰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曾几何时他也认为,钱是自己挣的,跟其他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可是现在看来,没有国家的巨量投入,别说一个小小的商人,就是神仙也难挣到钱,而国家的钱是哪儿来的?是亿万万个劳动人民交的税,也是亿万万个普通人一点点铺好路,架好桥。
“还真是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陆峰感叹了一句翻身睡去了。
次日,市政内部关于陆峰的事儿已经传开了,这些人的消息灵通的很,甚至有人连夜给苏州那边打电话调查陆峰底细,看看他跟黄友伟关系到底如何。
这一次移动电话合作的事儿,也被一些人传的沸沸扬扬,不少人私底下都在说,黄友伟想趁机捞一笔,也有人说,当初邮电集团搞电话线,电话亭这些业务的时候,没让市政捞多少油水,现在是给他们找事儿。
各式各样的说法在四处流传着,黄友伟成为了舆论的漩涡,这背后是他两年来大量引进私企,外企,打压国企造成的局面。
陆峰对于这些弯弯绕绕不太了解,上午十点钟接到电话,让他去市政开会,十几分钟后到达市政的一个办公室,其他人还没来,陆续有人进来跟他寒暄,这个主任,那个局长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陆峰是多大的官。
几分钟后,外面传来了一阵不满声:“我昨天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这不符合我们企业的方向和定位,不能说这个关系户来了,我就给他架信号塔,那个关系户来了,我就给他搭电线吧?”
“周总,这是从全省的角度来考虑的发展问题,可不是什么关系户,您嘴下留情。”办公室主任在一旁劝说道:“今天也是让您跟陆总见一见,佳峰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非常有实力的。”
“我没听过!”周总说完黑着脸,不再说话了。
又过了几分钟,会议室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五六十岁,身材略显臃肿的男人,肿眼泡,脸上皮肤粗糙,穿着一件灰色的夹克衫,进来直接坐在了陆峰的对面。
后面跟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戴着眼镜,脸部比较平,朝着陆峰客气道:“陆总,是吧?”
“您好您好,您是?”陆峰急忙站起身问道。
“我是联通江苏分公司的董事长,我姓沈,这是名片。”沈总递上名片道。
“这是我名片。”陆峰急忙把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
周总看了一眼沈总,心里颇为不爽,可也没办法,人家已经分出去了,自己管不着,只不过负责电信业务的李总也站在不远处,他开口道:“李总,站在那干啥呢?”
李总咳嗽了一声走上前坐了下来。
“佳峰集团还是很有实力的,我也是昨晚赶忙问了一下知道的朋友,没想到民营企业还有陆总这么优秀的人才啊。”沈总夸赞道。
“您过誉了,我也只是小打小闹,基础设施还是得靠你们这些国企。”陆峰客气道。
“一样的,大家共同建设嘛。”沈总显得格外亲近道。
陆峰一直想抽空跟周总聊几句,可是人家一直臭着个脸,反而是沈总笑呵呵的说着话,话语里满是夸赞,仿佛陆峰在他眼里,比他儿子都亲。
没一会儿黄友伟推开门走了进来,身后跟着负责市政,财政,招商引资的几位副市长。
“都坐吧,我们是省会城市,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今天把大家叫来呢,就是想聊一下移动电话的事儿,我在发达国家考察的时候,已经深刻的认识到,移动电话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黄友伟看向周总道:“相信周总也清楚,现在有这么个契机,大家敞开心扉的聊,谈妥了,省里面我去说。’
1...386387388389390...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