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汝当谛听
至于感性...
多少钱一斤?
贵族不在乎战争是不是正义,只要他们得利,他们可以毫不在意的喊出‘我蛮夷也’的口号!
民心所向?
后世的常识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笑话!
民心?
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生产力低下,没有晋升渠道,一切的一切,将他们牢牢锁死在社会底层。
他们一个个的不是人,而是贵族的口粮,是那种在贵族入口时,还要唾弃一声‘真难吃’的口粮!
这与王学斌以前经历的社会完全不同。
王学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目的自然无法全竟。
龙阳君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嘴角才会挂起笑意。
没有人比他更懂王观澜了!
“不不不,龙阳怎么敢轻视先生?若不是先生在楚国陈郢的作为,龙阳怎会被我王起复?龙阳感激还来不及,怎敢有轻视之意?”
王学斌听到这话,眉头一凝,顿时猜到了龙阳的心思。
陈郢之事被楚国多方封锁,极力压抑事情真相,只有些许似真似伪的流言在外流传。
平民百姓不会也没有能力去考证其中真假,只有贵族,他们有着密集的关系网络,只要用心,绝对能探查出事情真相。
平民对待此事的态度,只会是会敬而远之,惹不起总躲得起。
但贵族的思维不同,他们首先会考虑此人能不能为我掌控,若是不能为我掌控,那就退而其次,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若是连为我所用都做不到,那就要掂量掂量了。
能杀则杀,杀不了就孤立!
若是连孤立都做不到,那就是最坏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王学斌本人立场已然表明,肯定是不能为东方六国所用的。
掌控之说就更别提了,谁掌控谁还不好说!
前者都做不到,如今只能先孤立了。
当然,孤立的同时,贵族们不介意做些手脚,试探试探此人,能不能被他们所杀。
若是以上种种都不奏效,要么秦灭六国,天下一统,要么六国灭秦,待到秦灭之后,天下会再次暗中招揽王观澜,让他为贵族所用。
这个计策同样是阳谋,想到这里,王学斌心中暗叹一声厉害。
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他与龙阳阔别三年,终究还是轻视了对方。
事已至此,多言已是无用,天下从此多事矣!
神豪的万界之旅 第219章 各有所得
学宫内殿,王学斌与龙阳分立高台两侧,也将天下站成了两半。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将会愈演愈烈。
两个阶级的利益诉求不同,平民渴求安稳,贵族追求利益。
对于平民来讲,只有安稳,他们才能正常的生产劳动,满足温饱。
但对于贵族来讲,战乱也好,安稳也罢,哪个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他们就推崇哪个。
现如今,在六国伐秦的大潮之下,战乱更符合贵族利益,平民的诉求不可能被满足。
因为平民虽然渴求安稳,但他们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权在掌控他们的贵族手中,他们只有同意并认可的权利。
现如今,六国贵族意图掀起战乱,没有选择权的平民只能随波逐流。
六国伐秦之战是无法避免的,王学斌心里早就清楚。
他在六国掀起内乱,一是为了打压六国发展的步伐,其次就是为了让六国主动提起伐秦之议。
王学斌的想法一直都非常明确,就是天下一统,一直都是。
天下一统少不得征伐战乱,王学斌本人不排斥战争,他排斥的,只是对己方不利的战争。
若是按原本历史走向,秦灭六国靠的是远交近攻,逐步吞并。
现如今历史已经偏转,王学斌不敢保证,秦灭六国时还会不会像原来那般顺利。
为了统一,他必须在秦灭六国之前,削弱六国的力量。
因此才有了这次六国伐秦的会盟。
若是没有王学斌的默许,六国合盟之事绝对无法顺利进行。
不说别的,单他在六国转悠一圈,给六国换个王,就够六国受得了。
而他默许的原因无他,就是希望六国能够主动起兵攻秦。
因为秦国有一处非常重要的关隘,函谷关!
秦国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居高原,控扼黄河上游,对东方六国有居高凌下之势。
加之周遭山围水绕,东出要道有潼关与函谷关把守,六国攻伐,只要秦国据守函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王学斌正是打算借助这个地势,消磨六国兵力与斗志。
六国伐秦不成,内部必然不会和谐,损兵折将之下,必然矛盾丛生。
此次伐秦是六国最后的挣扎,若是此次伐秦失败,六国就再也无法联合起来,组织有生力量合力抵御秦国了。
这么明显的一个坑,王学斌能想到,龙阳君想不到么?
当然能想到,天下能人数不胜数,能看清局势的人大有人在。
不仅龙阳能看得出来,山东六国的君王都能看得出来。
但是单单能看出来没有用,他们没得选!
秦国国力与日俱增,六国国力日渐衰颓,六国君王此时若是不赌这一把,几十年后,他们就连上赌桌的资格都没有了。
没有办法,明知是坑,也得硬着头皮往下跳。
此时若是不跳,以后想跳都跳不了了!
滔滔大势,由不得他们!
此时王学斌与龙阳的交锋,与其说是二人的争执,不如说是大势之下两股潮流的对抗。
王学斌代表的是革命派,选择了革新,选择了百姓,选择了相信未来。
龙阳君代表的是固守派,选择的是守旧,选择了贵族,选择了维护固有势力的利益。
他们的言辩之辞,都是为了说服自己所选择的利益群体,其中意味,错综复杂,难以言表。
“呵呵,君上太过高看王某了,王某一介黔首,何德何能,竟然劳得君上如此看重?”
龙阳闻言轻笑一声,恳切说道:
“先生之才,天下皆知,又岂是龙阳一人推崇?
若是观澜先生肯弃暗投明,相信天下诸国的大门,无不为先生敞开,届时,先生可不要忘了龙阳啊!”
王学斌深深的看了龙阳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意味深长的说道:
“此言恰恰也是王某想要对君上说的,应该是君上不要忘了王某才是!”
“哈哈哈哈!”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不到最后时刻,一切都未见分晓。
“多谢君上借此宝地,让王某得以一展所言!
此地毕竟是宣教之地,为的是开百家言路,以求治政之道,独闻王某赘言,终究不妥。
高台还是交由各位治世之才,一展所学,为天下求一个大同之道!
王某之前所言,均是发自肺腑,天下大同,求而不得,天下经历数百年动乱,民生困苦不堪,如何才能结束乱世,还请诸位一展所学!”
说完,扭头看了龙阳君一眼,诚恳的问道:
“君上可有高论?”
龙阳闻言连忙摇头。
“不敢不敢,在下才疏学浅,不敢争先,还是请在座诸位大才登台做表,龙阳拜坐于侧,恭闻高论!”
“哈哈,君上过谦了,请!”
说着,抬手一引,与龙阳下了高台。
二人目的均已达到,这高台,还是留给那些想要扬名立万的人们吧。
端坐一旁的纪嫣然见他们二人走的潇洒,不由白了他们一眼。
俩大老爷们把风头都出完了,剩下个烂摊子扔给她,一点都不懂怜香惜玉。
没辙,谁让她吃饱了撑的,应下了这门差事呢?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狠狠瞪了王学斌一眼,要不是为了他,自己才不会揽下这腌臜差事。
现在倒好,不仅要替你忙里忙外,还要看着你与你夫人当众撒狗粮,真是倒了血霉了!
原来王学斌下台以后,并没有直接离去,而是回到坐席,揽着善柔轻声安慰。
王学斌与善柔没有想那么多,他们都是内心强大的人,都不在乎别人眼光。
此时善柔心里委屈,王学斌心疼之下,自然会温柔安慰了。
这也多亏了善兰和赵致剑术天赋不行,要是她们三姐妹都是曹秋道之徒,那今儿个就有戏看了,
不得不说,曹秋道择徒严谨还是有好处的。
“在下越纪氏,添为此次论政大会书记,今日论政大会题为‘天下大同’,凡有论者,皆可登台做表,在下会将诸位高论,编著成简,广传天下!”
纪嫣然一边说着,一边托起手中竹简。
“请诸先生登台做表,在下聆听高论!”
说完,盈盈一礼,转身挤到王学斌身边,目不斜视,端坐凝神,一派聆听高论的姿态。
若不是她在案几之下,使劲的掐着王学斌的大腿根,王学斌真就信了。
“嘶~”
王学斌倒吸一口凉气,引起了善柔的侧目。
“郎君,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在想谁会上台出这个头!”
王学斌一边安抚善柔,一边伸手把住纪嫣然的手指,想要将其掰开。
纪嫣然似无所觉,倒是善柔,若有所思的看了二人一眼,不再理会。
纪嫣然对王学斌的感情,善柔早就心知肚明,若是郎君有心纳娶,她也不会反对。
但也仅仅是不反对而已,若打算让她主动提出为郎君迎娶,那绝对不可能,想都别想!
“在下魏国梁子正,天下大同,无数仁人志士思之如狂,儒家孔颜孟荀皆有述论,在下才疏学浅,意在引玉,还请诸位指教!”
“哦?他也来了?”
王学斌台上那熟悉的面孔,不觉露出了怀念的笑意。
当年论政大会,此人第一个宣讲,那是的他可是意气飞扬,骄傲的很。
阔别多年,再次相见,此人却是沉稳低调了不少。
时间真是个了不得的东西!
神豪的万界之旅 第220章 “天下一统!”
天下大同,是当世所有显学共同推崇的最理想的社会状态。
尽管每个学派对大同社会的标准都不一样,但其核心都大同小异,不过是二十四字真言罢了。
儒家是典型的显学,在儒家看来,若想达到天下大同,必须将仁爱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若是人人都有仁爱之心,争执自然消弭无存了。
不得不说,用道德作为约束人行为的标准是儒家的惯用理念。
你不能说儒家说的不对,相反,儒家说得对,只是没什么卵用罢了。
漂亮话谁都会说,可真到遇见事,还是得靠硬本事来扛。
“儒家先贤对大同盛世多有见解,诸位或多或少都有耳闻。
今日在下不再赘述先贤之言,只谈论在下近年治政所得,其中或有谬误,还请各位直言无隐!”
梁子正躬身一礼,略带风霜的脸庞,满是沉着镇定。
他方才所言,确实引起了王学斌的兴趣。
梁子正是正统儒家学派的学子,三年前参加论证大会,登台论道,挥斥方遒,一副敢为天下先的做派。
可惜,当年出了个王观澜,以一人之力,压得其他人颜色尽失。
梁子正也是王学斌的背景板之一,原本扬名的意图直接中道崩殂。
庆幸的是他没有像李园那样沦为笑柄,将将保全了脸面。
三年前,梁子正受龙阳君招揽,出仕魏国。
不仅是他,法家学子申不令也在其列。
这两个难兄难弟,刚出了王观澜的虎口,又进了魏国这个火坑。
魏王与信陵君的矛盾,直接影响了魏国朝局的运转。
二人都是心存抱负之辈,因而过得十分艰难。
三年时间,二人历经坎坷,将他们原本天真的个性打磨的老成圆滑。
二人都发迹于论政大会,虽然学派见解不同,但求同存异之下,也成了天然的盟友。
二人相互扶持,不仅渡过了一场场风波,更从对方身上学来不少不同学说的理念,学问也广博了许多。
如今的梁子正,再也不是那个迷信儒家学问能解决一切的西河梁子正了。
“在下才薄学浅,治政也不过三年而已,所言或有不足,还望诸位见谅!”
说道这里,梁子正不自觉的瞥了王学斌一眼。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莫过于此了!
“方今天下,动荡不安,诸国纷扰,民不聊生,依在下看来,其咎在于无道!”
“君失其威,其君不君,臣失其忠,其臣不臣,人失其义,其友不友,国失其道,故国不国!”
“天下有道,万物自化,天下无道,百弊横生!”
梁子正在台上滔滔不绝的叙述这自己的观点,台下众人都在仔细的倾听。
他的观点,已经无法单独用某家学说去界定了,这是他三年来经验教训的积累,是从他的经历中提炼的智慧。
他的言辞很直白,没有丝毫佶屈聱牙之处,想到哪里,说道哪里,也没什么体系。
但就是这样不成体系的论述,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种种弊病,已成沉疴,若欲大治,必以教化为要,以严法为绳,以重典为戒,三方齐下,儒法并举,或有成效!”
听着梁子正那没什么自信的回答,王学斌的心中却震撼非常。
在这个时代,儒家和法家可以说是一对冤家。
儒家以仁爱为核心,法家以制度为核心。
要谈仁爱,那必须是人治,要谈制度,那一定是法制,两种理念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王学斌着实没有想到,在这个时代,就有人能想到将儒家和法家结合起来,治政理国。
尽管他的思路还不明晰,但只要有了先河,很快就会有人影从,将这个学说完善发扬。
或许,用不了十年,天下就会兴起一股新的理念,中央集权制也有了诞生的土壤!
“彩!”
梁子正刚刚说完,大家还在沉思,王学斌便迫不及待的大声喝彩。
他的声音顿时惊醒了其他正在思考的士子,也纷纷喝起彩来!
“尊驾所言,甚合在下之意!”
王学斌一脸兴奋的站起身来,拱手一礼。
梁子正见此,连忙恭敬回礼,谦卑的回道:
“不敢,不敢,当年若不是先生提点,梁某也不会有此感悟,不敢当先生之礼!”
当年论政大会时,有士子请教治政之道,当时王学斌有意敷衍,便大而化之的提点了两句太宗论述。
说的是实事求是之道。
此言听到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化用的人却不多。
因为法家士子申不令很是信服王观澜,总将他的论述奉为经典研习。
梁子正耳濡目染之下,也学得了几分真谛,不拘泥学说之别就是其一。
所谓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梁子正为了抓到老鼠,可是实验了不少学说。
但结果很不理想,试验完的他最终发现,好像哪个学说都不太行!
他最近正思索着儒法并举之道,今日论政,便在此提了出来,目的还真的就是抛砖引玉,想要集众人之智,解决他的困惑。
“尊驾能够化用,是尊驾的能力,与王某无由,在下只是有个问题,想要向尊驾请教一番!”
王学斌表情十分客气,但一旁的善柔却已经听出了不同,郎君这是又准备挖坑了,只是不知道这回他埋得是谁!
“不敢,先生直言便是,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梁子正见王学斌客气,自己也不敢拿大,正了正衣冠,一副洗耳恭听的表情。
王学斌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尊驾所言,王某也有同感,常常思索解决之道,儒法并举在下也有过考虑。
但天下七国,各国法令不一,若魏国之法,妨害到赵国之利,该当何如?”
“这...此节在下倒是未曾考虑过,让先生见笑了!”
这个问题梁子正确实没有考虑过。
别说一国之地,就连一县之地他都没有理顺,要不然怎么会把问题搬到这里来?
他只是感觉这是一个方向而已,摸着石头过河,谁知道未来会如何。
刚刚听到观澜先生赞同自己的观点时,他还挺高兴。
毕竟观澜先生之才天下皆知,连他都认可,那证明自己没走错路,大方向应该是对的。
可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你高兴的太早了,方向是对,但路上有个大坑,王学斌一记平a,就将他干到了坑底。
梁子正也没辙,只能在坑底眼巴巴的等着,看看在场有没有高士,能够帮他把坑添上,把他从坑里捞出来。
好巧不巧,大殿之中确实有人能帮他将坑填平,更巧的是,此人不懂言论的轻重之道,一场滔天巨浪,就那么简简单单的被他掀起。
只听殿中一位略显轻浮的人,随意的答道:
“嗨,天下一统不就得了!”
声音不大,但振聋发聩,一时间,殿内变得寂静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此人身上,包括嘴角挂着一丝笑意的王学斌。
“敢问尊驾是?”
龙阳君皱着眉头,神情凝重的看着此人,抬手一礼,严肃问到。
那人却不知自己所言有多严重,挠了挠后脑勺,不明所以的说道:
“我?我叫项少龙!怎...怎么了?”
神豪的万界之旅 第221章 兴尽而归
西河行馆内殿,气氛十分的压抑,除了王学斌外,在场所有人都严肃的注视着项少龙,神情或慎重,或愤怒。
“天下一统?“
王学斌站起身来,大步走到项少龙面前,不顾龙阳君难看的脸色,执手一礼,扬声说道:
“尊驾之言,确令王某耳目一新,想来尊驾对儒法并举之事有些独到见解?不知尊驾可否登台为我等宣教一番?”
殿内众人,齐齐看向了三人,谁都没有出声。
“这个...我这只是根据刚才那位大哥的问题提出一个思路而已,要让我上台去讲,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还是你们来吧!”
看着大家的表情,项少龙也察觉到了不对,言辞谨慎了不少,没敢上台。
王学斌见此微微一笑,没有强求,转而扭头看向龙阳,笑着问道:
“不知君上对这位赵国将军的高论,有何见解?”
龙阳闻言,勉强一笑,摇头说道:
“先生说笑了,龙阳才疏学浅,哪里提得出什么见解,倒是先生,才学广博,智计更是天下一流,可否针对此事,为我等宣教一番?”
“唉~君上谬赞了!”
王学斌听到龙阳的话,连忙摆了摆手,佯装谦虚的说道:
“王某长于言辩,拙于躬行!
偶尔饶舌尚有余力,谈起这治国之道,还是要看满堂锦绣才是!”
王学斌笑吟吟的看着龙阳,饶有意味的说道:
“韩国邹夫子,燕国韩兄,都是才高学广之辈,君上还是向他们请教一番吧,或许能有些收获!”
殿内的气氛,陷入僵持。
“元师,内殿的那群人为何脸色如此难看?不就天下一统么?我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他们为何如此避之不及?”
外殿的一个角落里,一位身材健壮,满脸胡须的大汉,看着内殿众人的表现,实在摸不到头脑。
一旁端坐的老头,正仔细观望着殿内发生的事,听见大汉的问题,摇头笑了笑。
“呵呵,这个问题,是你师父挖下的坑,他们不是无法回答,是不能回答!”
“欸?”
易容成大汉的赵政闻言一愣,原本疑惑的表情变得若有所思。
一旁的元宗见此,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天下一统,短短四个字而已!
结束乱世的唯一方法!
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动荡,五百多年的时间里,难道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么?
当然不是,意识到的人多了去了!
战国七雄主,谁会不知道只有天下一统,才能结束真正的乱世?
大家都知道,只是做不到罢了!
统一?怎么统一?谁来统一?
统一的话,天下七国归一,谁归于谁?
秦统一六国,对于秦来说是统一,对于山东六国来说,他们是被统一!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马上就要举行六国会盟了,赵国的一位军方将领提出,只有统一才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必要前提,你会怎么想?
这就好比英法美澳准备联合打压中国,但这个时候,老美川普突然喊了一句:“一颗红心跟党走!艾乐乌拆那!”
你要是英法奥,你麻爪不?
万一六国联军开到函谷关关下了,突然赵国将领来到营帐,笑嘻嘻的给他们来一句:“秦王拖我给您带个话...”
你说他们是打还是不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