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在六十年代科技兴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星落鲵
杨老太在六十年代科技兴国 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城知青5
“你什么意思?我是凭自己的本事进程做工的,你自己考不上还怨得了别人。”反正他听同事说进他们那里上班的人都是要经过考试的,至于他自己有没有经过考试?他就不知道了,但他想着能进去工作,自然是要考的,人家已经这样说了,总不可能当着他一个走后门的人。
一句话引得所有的知青都一言难尽的看着他,所有人都知道赵青青根本就没有进城里找工作,一切都是杨勇在帮忙操办的,他就是到了上班的时候直接过去就好,哪里有什么考试?就算要考试,那也是人家杨勇的事情,她就是一个占便宜的,这样说还真的有脸了。
赵青青在家里不得宠一些看人的本事还是有的,这会儿看所有的人脸色都不太对,就知道这中间怕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东西。
本来还要打听事情的,心情一下就没有了,看看现在留在这里的都是一些没有什么真本事,嘴上比谁都能说的人,他原来还要打听的,心思全没有了,和几个看着面上的打了一声招呼,带着儿子就回去了。
反而是一路上和村民们闲聊的时候知道的东西更多,他没有想到,不过几年时间,村子里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么说起来也就是从杨勇开始进程工作就有很大的变化了,进城工作机会的增多,肯定是有其他原因,看起来是有人和他一样,得到了机遇,重生了,才会带着那样先进的技术回来帮助这个国家的建设。
出生在他们这个时代的人骨子里,都带着一股奉献的精神,知道自己的知识对国家有用,就会想尽办法将这些知识用到实处,这样改变了很多东西,也让他的生活变好了,他还是很感谢那位重生的朋友。
想要离婚的想法,慢慢被打散,也就不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转头就开始,回到家里帮着收拾屋子。
他们一家子也就在这边住一个晚上,明天就得回去,也没有必要收拾太多,就将院子里的杂草拔一拔,收拾一间屋子,住一晚,第二天就得离开。
看看这农家小院,好像与他前世有很大的不同,前世他是一个什么也不做的人,到了恢复高考,考上大学,他就离开了这个小小的院子,再也没有回来过,可是在他的记忆深处,这里是他一辈子中过得最好的日子。
无事,一身轻的老太太,今天还是认真学习了一天时间,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很快就将一个新的科技树点亮,有了新的技术,相信那些人又得研究一段时间,他是不是也可以稍稍休息一下?
从空间里拿出各种快餐食物,还有小吃之类的,准备大吃大喝一顿,再看看电视,让自己的整个脑子都好好的休息一下,觉得这段时间一直学习,一直学习,整个人都要学废了。
再看看自己员工所做的那些贡献,突然之间就觉得自己好像太没有用了,可是他也不想要去做那么多事事,整天将自己逼得那么累,新员工冯林的学习系统要不要开放起来呢?
再次确认了一下,冯琳的工作能力是真的很强,想了一下,给对方开通了一部分知识的学习通道,让对方赶紧学习起来,只有多周的学习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工作起来。
好好的全国首富,就这样没有啦!每天都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每天都在想着怎样将国家生产出来的好东西卖出去,以什么样的价格?以什么样的条件卖出去,反正就是要达到利益最大化,明明从商的人生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从商,他也是没有想到。
当然,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是一点都没有后悔,他们家是被打入走资派的,其实除了她自己,因为是早早得到消息,下乡里做了知青,其他的家人都是被下放到各大农场里面进行劳改。
现在都因为他的原因全部被平反回到了城里,有的人还进入到了政府部门开始工作,这样的变化对于他们家的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怎么会后悔?
冯家人都很满足,这样的生活更加努力的为国家工作,觉得国家没有放弃他们,自然是要好好的工作,已回报国家,对他们的信任。
原本冯林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选中,在他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被一个系统直接签成了工作人员,他以为工作人员就是好好的工作就好,哪里想到原来这个工作还是有其他的分别的?他现在就要好好的学习,以方便他以后进入到其他世界里,能够派上用场。
原来看到这个系统学习一内容的时候,她还不怎么放在心上,可是真正的翻了翻里面的学习内容,他才知道你们的东西到底有多重要,还有这些年突然之间出现的那些好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他的心有些突突直跳,可是想到这些东西给他们的世界带来多少的改变,突然之间就安下心来,也开始认认真真的学习起来,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学有所成,也去帮助这样落后的世界,让他们的国家也像种花国一样强大起来。
员工的事情解决了,老太太又开始关心沙漠里面总数的事情,上次她给那些人送了100棵树,也不知道这次又怎么样了,想了一下,又去看了一下总数的情况,自己默默的走了100棵树,算是作为奖励,当然这些树都是隐藏起来的,他设置了条件,只有这些人将防止升级一级,这些树才会成为他们的。
两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因为国家对高知分子的需求更加严重了,在74年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恢复高考,通过推荐考试就可以进入大学。
这些人进入大学的方式并不是光推荐,推荐进去的工农兵大学生到底有多少水分?下面的人都很清楚,所以这些被推荐的人都是要通过考试的,只有过了考试这一关,才能真正的成为大学生。
这些人里面还是有一些水分,但是也比那些工农兵大学生强太多了,到了76年的时候直接就提出恢复了高考制度,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
赵青青从重生回到这个世界开始就想着自己是不是要参加高考的事情?她想了很久,也推算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办法放弃参加高考的事情,高考就像一个跳板,他可以让他们走到更高的位置。
这辈子丈夫不再是那个整天在地里劳作的老实农民,变得很能干,这都是因为增加了见识,学习了更多的知识,让他变得自信了,才会有这么多的变化,所以她也想要,丈夫和她一起上大学。
他纠结很久很久,但是对学业上的事情是一点都没有放松,自己开始学习高中的知识,丈夫也要跟他一起学习,两个人一起学习进步还是很快的,两年时间,让他们将高中的知识全部掌握,再恢复高考之后,两人一起去报名参加高考。
本来正在学习的,老太太听到说两人都要参加高考,就有点不高兴了,人人都要去参加高考,以后上大学了,两个孩子是不是都要由她来带了?这要是高兴就奇怪了,可是要给梁人带孩子,好像也说不过去。
算了算了,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长大了,他们也在城里买了房子,两个孩子只要送他们去上学,回家之后检查一下作业,给他们做饭洗衣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可做了。
高考这天,老太太带着孙子孙女去送两个年轻人考试,他们在外面等着,看到还是有很多的家长都在外面守着孩子们在里面高考。
当然更多的是没有守着的,有很多的知青参加高考,他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自然没有办法守着。
“大妹子,你们家也有人参加高考呀,这俩孩子可真乖呀!”今年的高考很特别,里面有很多已经做了爸爸妈妈的,会有这么大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张慧也是送自家儿子过来高考的,他儿子真是今年高中毕业,是属于最好的一届,只是他们现在高中对于学习的事情都不怎么上心,这些年学到的东西也不多,哪怕是刚刚上完高中出来,其实干货也不是很多。
学校里时不时就会组织学生下乡劳动,或者是组织学生又到哪里去演讲?反正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用到学习上的时间反而更少了。
也是她家孩子特别喜欢学习,对学习很重视,天天回家都会认真看书,哪怕是下乡劳动过后,也会将说你的知识进行复习总结,不会的,还会到老师家里去问清楚怎么回事?在整个高中来说,学习成绩还是很稳定的。
自家孩子很重视他,这个做家长的自然也就很重视,看自家孩子这两天紧张的不行,她也不敢表现出来,孩子好不容易进了考场,他这才紧张的不行。
看看四周那些正在聊天的人,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反而看那边有个老太太,看着两个孩子,看起来就是有学问的,人家出来的孩子,他这一紧张就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力量,所以赶紧跑过来闲聊起来。
“对呀!这不是在家里待着也担心,还不如过来守着安心一点,这两孩子也是闹着非得过来守着。”其实并没有,她就是学习累了,想要出来走动一下,被楼上的大姐一拉就过来了,谁知道他们并不是一人考场的,她就一个人带着两孩子一起过来了,正好这里离国营饭店很近,等会时间到了就带着两孩子过去吃饭。
“就是,这孩子一辈子就这么一次重要的考试,可不得紧张起来了。”这就对了嘛,那里像他们大院里那些人,没一个紧张的,天天都说她多事,她那里多事了,明明就是担心孩子呀!
两人又说了好大一会儿,要不是离考试结束越来越近,紧张得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杨老太也没有多说什么,让两个孩子喝了一点水再去玩。
看看考试也快结束了,杨老太带着两孩子一起去国营饭店里订餐,将一切都按排好,这才带着两个孩子回去等着,在她还没有出国营饭店的门,那位张慧像是想明白了,也跟着进来了,对着杨老太笑笑,自己赶紧去订餐了。
他们家离这边不算远,可是孩子考试还是很重要的,在这里吃了饭,在边上的招待所里好好的休息一下,下午考试才更加有精神一些,她以前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也就只知道在那里紧张,也就看到杨老太先去订房间,再过来订饭菜,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跟着过来了。
再走过去,也没有再坐着,不过是休息了一下,那边的人就已经出来了,她也没有去找,就让那两孩子过来找她好了,她这么大一人人立在那里,想要找到还是很方便的,也不用怕他们找不到,再说她昨天答应那位大姐的时候,两人也听到了,知道她会过来。
没有等一会儿两人就出来了,杨勇一直接着赵青青出来的,一看就是两人在里面先遇到了,再出来的。她的脸上也带上了一点点的笑意,其实她对女主两次的选择都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是因为她穿越到了杨勇妈这个身份上,才会对女主没有好感。
可是真要说到底,人家只是想要过好的生活,这本质上其实是没有问题的,谁不想要过上好的生活,不能因为对不起谁,就将自己的一辈子都绑在别人的身上,再说你知道答案是a的时候,你会故意将答案写成b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就像是现在一样,因为生活条件更好了,没有必要离婚了,赵青青这个女主也没有选择离婚,反而带着丈夫一起参加了高考,想要成为大学生,以后也能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考了两天时间,老太太硬是一次都没有问过,后面考过了,也是一句都没有问过。反而是让两人继续去上班,别以为考上了大学之后,学校会发补助,就以为不会用到钱了,根本就不是这样的,穿衣服不用钱吗?要是生活了也会用到钱的,反正很多的地方都会用到钱,特别是他们已经决定了在以后上学的地方购买房子生活下去。
他们现在家里蹲了有6000多块钱,但是在6000多块钱,其中还有一部分要拿来作为应急所用,既然不可能全部用来购买房子,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工作赚钱就很有必要了,多赚一分钱,以后读书的时候才不用担心以后的生活。
说起来马上就可以自己做些小买卖了,其实也不用担心后面的生活,只要能拉得吓人,以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就是怕这两个家伙勇为上了大学,成为了大学生,拉不下脸,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
两人通过两年的学习,都是脑子不错的人,最后都考上了b大,算是解决了另外一个,让两人很苦恼的问题,不用再担心夫妻分隔两地,但是问题也来了,在b城,6000块钱,想要购买房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没办法,接下来他们只有租住房子了。
老太太不是很高兴,只能每天做些包子到大学城去售卖,赚些钱,准备将房子买好,接下来其他的事情他就不准备管了。
半年时间,白天要做生意,晚上还得学习杨老太都累瘦了,就这样赚到了六千多块钱,购买了一处不错的四合院,花出去一万块,这还是因为房子的完整性很好,院子也很大,这就比别人多花了两千块购买。
“现在房子也购买上了,你们自己想要怎么过就看你们自己的了。我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原来两个年青人还觉得不好意思,后来看杨老太一个人买包子,真的是很累了,两人还是过来帮忙,时间长了好像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到后来老太太也就是调一下馅料,其它的都是两个年青人在做,等到两人卖完包子,到了上学的时间,她过去将摊子收回来,其实也没有她自己想的那么累,就是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还得做事,这心气儿不顺,这才有了不愿意做事的想法。
两个年青人也没有说什么,东西他们已经会弄了,原来每天会买五百个包子,现在只有两个人,车子也不能推回去,他们就少做了五十个,再将车子放在门卫那里,每天送对方两个包子,一切的事情都解决了。
杨老太在六十年代科技兴国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回城知青6
”其实你们不用减少五十个,还可以多做一些,放在这里立一个牌子,不在这里的时候我帮你们看着一点。“老刘在这里看门已经几十年时间了,看到两个年青人这么努力,也觉得可以支持一下,不依靠家里就能好好的养家,真的很厉害了。
还有一个原因,杨家的包子个大好吃不说,他就帮着看一下车,人家就愿意送他两个包子,如果他帮着看一下摊位是不是要多给几个,他也不想要多的,就把他一天的饭包了就行,这样他也不用回家吃饭了,能省下不少的钱了。
赵青青有些意动,但杨勇没有同意,只说自己可以多做一些,要是有谁想要卖的话,可以到他这里来订货,价格可以便宜一些。也算是给别人一个守摊子的钱了,大家都有钱赚,这样的生意才可以长久下去嘛!
这些年跟着出去跑,杨勇的进步也是很大的,这一片的生意很不错,可是他们家也不能一直做这个生意,不想要树敌太多,那就让这些人成为他的下线,他们只要做包子就好,卖包子的事情可以交给他们去做,他们只要把控好味道,立好牌子,以后还可以把包子铺开起来,小日子决对错不了。
杨勇想着搞批发,赵青青想着自己家里的生意要让给别人去做了,觉得吃了大亏,她不敢对着婆婆闹脾气,对丈夫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能怎么办他们每天都要上课,回家又要做包子,真将时间花在卖包子上面,好像真的有些太累了,将包子交给别人去卖,好像也很不错,至少可以多一些时间用来休息。
时间不早了两人赶紧去上课,回来就有杨老太说了这件事情,老太太也没有反对,就是让他们去订了一些包装,以后装包子的袋子都有专用的袋子,一看就知道是他们家的出口,也就不用担心被人冒用了去,做成自己的生意,如果那些人不愿意,他们也可以不做对方的生意,这就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事情,有钱大家一起赚,这样很好。
有杨勇在,赵青青其实也做不了多少事情,以前跟着去卖包子的时候,她也就是跟在边上收收钱,其它的事情都让杨勇和婆婆做完了,现在家里她的工作就更简单的,就只要包包包子或是蒸蒸包子,因为包包子太慢的关系,她一度被自家婆婆嫌弃,没有想到家里生意好了之后,她这个被人嫌弃的人,也跟着一起包起了包子。
赵家人找过来的时候,杨勇他们已经没有在外面卖包子一段时间了,赵妈妈呆呆的看着校门口,她有点反应不过来了,女儿不是已经回来了吗?丈夫重病,儿子不愿意管丈夫,他们只有女儿了,只有女儿可以帮着我们去医院里治病。
可是如果女儿没有在这边做生意,她是不是就没有多少钱了,没有钱就没有办法给丈夫治病了,想到了这样的可能性,赵妈妈的脸色都有些发白,有些好心的同学看到了,赶紧过来问她要不要帮助。
赵妈妈虽然担心女儿是不是能帮助他们,还是抱着要试试看的心态,向同学问起赵青青的情况,知道她是那个专业的,去了学校里找人,到了快中午的时候才找到人。
“妈,你怎么过来了?”这次回b市她是有给自己妈妈写信的,只是因为他们过来之后,又是租房子,又是做生意,是真没有时间回娘家,没有想到妈妈会找过来,看到亲妈过来看自己,她也没有注意看对方的脸色是不是不对,还是很高兴的带着人去她和杨勇约好的地方等着人一起回家。
妈妈上门了,自然是要带着人一起回家里吃个饭,等到他们空下来了,也会回娘家看看妈妈,送一 些东西给爸爸,不管怎么说爸爸养大了她,虽然重男轻女,也是真正让她上完了高中的。
赵妈妈几次想要开口,都不知道要怎么开口,跟着两人一起到了杨家,也没有想过他们能购买这么大的房子,只觉得他们是租住的房子,等到吃过午饭又想到在家里的丈夫,狠狠心将事情讲了一次。
“青青,你爸生病了,要很多的钱看病,你哥哥家里刚刚添了一个儿子,实在拿不出钱来,你看看能不能拿一些,我们好拿去给你爸爸看病。”赵妈妈脸一下就红了,当着亲家的面就提出这样的要求,她才反应过来不太好。
杨老太看赵妈妈的样子,就知道有事,早早吃完就出来了,所以赵妈妈担心的被亲家听到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就连杨勇也在吃完之后就赶紧帮着收拾东西去了。
“妈,到底是怎么回事?”赵青青愣了一下,她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只听到了受伤,想了一下还是赶紧问清楚情况,也就知道了大哥做的事情,她觉得很看不上对方,但也没有自己一个人拿钱的想法。
只说这个事情有点大,她要和丈夫婆婆商量一下再说,这周末会带着丈夫一起去看他们,给亲妈拿了一些东西就将人送走了。
接下来一整天都像是没有精神一样,时不时就能出错,杨勇不让赵青青做事了,自己一个人很快就将事情做完。
晚上妻子翻来转去,等到杨勇都快睡过去了,才将事情说了一下。
“想听听我的意见?”杨勇看看妻子的发顶,他到是不在意那么一点小钱,就是觉得由他们一家出,以后怕是有得麻烦,最怕的就是老丈人好了,以后就扒在他们身上吸血养儿子,这可不是他想要看的事情,自然是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二天一早杨勇就起来做事,等到送走了那些商家,他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回去睡一觉,而是去了老丈人家里打听一些情况,事情也很简单,赵爸在儿媳妇生下二孙子,就将自己的工作让给了大儿媳妇,平时就和老婆子一起带着孩子,再去领着小工回来做,也不用儿子养着,还能贴补一些儿子。
可是做小工赚的那点钱,连他们自己都养不活,还得贴补一下儿子,这身体慢慢就变差了。前几天一下就晕倒了,送去医院里检查发生是得了什么重病,儿子不给钱,他自己也不愿意治,就这么回来了。
人就是有一股精神,听到自己病了,还是很重的病,回到家里就起不来了,听说快死了。
“……”不知道是什么病,但病得也没有那么重吧?反正杨勇是不怎么相信的,他还是打听了一下送到那个医院里的,准备去看看怎么回事,结果自然是什么都没有打听到。
这会儿他已经下了决定,回去的就和妻子说了息打听到的情况,说完之后,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可以出钱,但并不是全部都出,而是只出一半,到时候让大舅子一起回来,大家一起商议这件事情,除了给治病的钱,他们还会给一笔养身体的钱,以后每个月也会给两块钱做养老的钱。
将打算说清楚了,赵青青下意识的看向杨勇,心里暖暖的,不管她对自己的父母有多少膈应,那总归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养大了自己,她不能给他们想要的东西,也会尽到自己因尽的孝道,这样就足够了。
周末两人一起去了赵家,赵大哥一家子也在,赵青青也没有客气,直接就将她的意思说了出来,赵大哥还是在脸的,那怕是特别不高兴,还是同意了自己妹妹的提意,就是全程都黑着一张脸,两人一个交了两百到赵爸爸的医院费里面,算是多退少补。
两人又各拿了十块让赵妈妈平时多看顾一下赵爸爸的生活,赵青青又说自己平时要上学,没有时间过来照顾他们,希望他们可以理解,拉着赵妈妈到一边给了对方两块钱,说是以后给她的养老费,每个月都会给两块。
所以的事情办完了,杨勇拉着妻子回去了,接下来杨勇每天都会送一些大骨汤或是鸡汤过去,他们家里每天都会做,每天都有新汤的,也不用担心吃太多的事情,他也乐得大方,每次都会装很多,足够两个老人吃一天的晚。
这个年代和后世不一样,医院里都有一个做饭的屋子,想要过去热热鸡汤也是可以的,赵爸爸吃得好,送医也及时,身体到是好得很快,住了一个月就可以出院了。
出院的时候医生让赵爸爸好好的养一段时间,不要过于劳累了,他这个病就是因为太过于劳累,又没有养好身体的原因,才会生这么一场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