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在六十年代科技兴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星落鲵
林妈妈还想要说什么,看向杨老太的眼神,就发现她的眼神就得不一样了,再不敢说什么,只是心情变得有些不好起来。
”亲家,我不管你是怎么想的,不要招惹我们家,否则后果不会是你想要的。“杨老太不喜欢麻烦,也不是真的就怕麻烦了,但如果有人想要找麻烦,她也是一点都不怕的,并且还会让对方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必须人家已经打脸到面前了,她又怎么可能真的不让人知道她的存在。
林妈妈想要说点什么,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下去,能说什么,自从下乡之后,她就已经发现了,以前被她看不起的老实亲家,根本就不是她想的老实,人家心里有着成算了,不过是不当成一回事罢了。
她要是真的敢伸出爪子,人家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直接就会让她的爪子消失,想到了这里林妈妈的后背都起了一层冷汗,她刚刚怎么就像是鬼迷了心一样,跑上去找麻烦了?怕不是觉得自己死得还不够快吧?
没有了找麻烦的人,这次进城还算是顺利,杨老太带着人去购买了东西,又去打听了一下最近开厂的事情,也知道了县城里已经有新厂要开起来了。
”你不去?“本来以为田甜会去报名,结果人家也只是打听一下,并没有报名的意思。
”要的,不过不是我,我会让我舅舅和舅妈过来。“没有文化也没有关系,做一些体力劳动也是可以的,这次招工的人数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对文化层度有要求,舅舅太懒了,舅妈就不一样了,只要有钱,她可是能做得让人惊叹的地步,这样的人才怎么能放在家里,自然是要放出去,让人知道他们家的人有多能干。
至于她自己,以前还是考一个大学吧!出来当一个老师就好,像是工厂这样的地方,是真的不太适合她,工作太过于辛苦不说,还总是把时间管得紧紧的,那里像老师那样,上课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一年还会有三个月是在放假。
杨老太不知道田辞的想法,更加不知道人家田辞那怕是想要当老师,人家也只想要当一个体育老师,而不是正课老师,主要就是体育老师总是可以生病,她也想要做一个常常生病的体育老师,领着老师的工资,做一个闲着等死的人,这样很好。
还有一个原因,她发现只要离开红包范围,她就没有办法进入到空间里,既然是这样的话,她又那里敢离开村子,现在的工作就很好,没有必要进行改变,改变太对,对于她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好处。
杨老太也就听一下,并没有什么想法,看人家自己不愿意,自然是不会讨嫌的多说什么,就是回去的时候,和自家儿子多说了两句,至于儿子有没有听懂她的话,她也是不管的,这个家里还是得由儿子自己来,她是不会管太多的,管太多也没有什么用。
杨大夫听懂了杨老太的话,想了一下和小护士提了一句,小姑娘会不会回去和自己家里人说道,他也是不知道的,并且也不会多管,能不能进就看他们自己的。
小护士愣了一下,在中午休息的时候,赶紧回家将事情和自己的爸爸说了,如果不是她现在也算是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她都想要进城里看看自己有没有机会了,虽然现在去不了,也没有关系,他们家里男孩子多,多去一些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可以进厂里。
等到他们家里有人进厂里工作了,她也是工人的妹妹了,以后的婚事也会更回顺利,说不定就能嫁给那些兵哥哥,想到这里小护士小脸儿都开始红红的,看向过来受伤的兵哥哥眼神更加火热起来。
赵红军只觉得后背一紧,总觉得被盯上的感觉,这让他的毛都炸起来了,恨不能回头看看怎么回事,可是想到战友的话,到底忍下来了。
杨老太在六十年代科技兴国 第二百零九章 古玉通现代11
赵红军觉得心里毛毛的,在伤好一些,就直接回部队里好好养着,小护士有点点失望,但她有那么多的机会,其实也不是那么在意一个没有眼光的,反而是开始担心自己的哥哥弟弟们能不能进厂的事情,因为这个事情最近这段时间里,她都没有办法认真的做事,时不时就要走一下神,还是杨大夫和林大夫人好,再加上他们这里也没有多少病人,这才没有闹出什么事情出来。
村长家里的几个儿子都被留下,田家两个也被留下,两人进城里工做,家里也就只剩下田老太太和两个孙女,大孙女也才十六岁,还是一个小姑娘,每天都要去大队部那边,小孙女也才是一个两岁多点的小娃娃,他们家也就只有老太太带着小孙女上工,并且也只做些轻省的事。
本来田甜的意思,老太太年纪大了,就因当退下来不再做事了,可是舅舅和舅妈都去了厂子里上班,家里就没有了人赚工分,不上工只能得到最低保证粮,那怕是有每天的红包粮拿,老太太这个时候不上工,怕也是会引起人的嫉妒,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出来。
“奶奶,你也不用担心,咱们家现在也有工资可以拿了,到时候拿钱补了工分分粮就好,你年纪这么大了,还得带着小妞子,身体那里受得了。”田甜突然就有点后悔让舅舅和舅妈两个人都去工作的事情了,如果他们有一个人在家里,奶奶也不用跑去上工了,可惜后悔也是来不及了,只能再让奶奶做一段时间的工,现在换成了轻省一些的工作,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累了,接下来就是不去上工,那些村民慢慢也能习惯。
田奶奶现在的工作,就是煮了猪食,有人提着去喂,她每天过去只要煮上三锅就可以下工了,其它的事情都是有人做的,她只要坐在那里烧火就好。
妞妞是个好动的小姑娘,每天过来就是坐在廊下玩儿,她到是想要去远一些的地方,可惜还没有爬太远,就会被自家奶奶拉回来,一次次的努力,最后都没有成功,小姑娘一点没有气馁,只要被奶奶放在地方,她就开始动力满满,回家的时候更是开开心心。
“奶,我来接妞妞回去,要不要我去自留地里看看摘些菜回去?”家里的午饭都是老太太做的,并不是她不愿意帮助,主要是家里两个女人不让她做,她也是有下过一次厨的,自那次之后,舅妈对厨房的事情就看得特别紧,如果不是工厂里工作,怕是能天天守着,她也不是那么勤快的人,也就不和他们抢厨房了。
“不用,还有一会就好,咱们一起回去。”老太太特别喜欢和自己的孙女一起,看别人羡慕的小眼神,她就觉得特别开心,看看这就是她的孙女,有多能干。
“好。”田甜看了一下锅里,看起来马上就能煮好了,也没有再说什么,坐在那里看妞妞玩儿,看到她跑出圈,又将人抓起来,小姑娘还特别努力,看起来特别逗的样子,她也跟着笑了起来。
杨老太提着篮子往回走,她正好去供销社买菜,自从可以收东西开始,村民们不止是将自己家用不完的红包卖掉,还有地里种下的菜也卖掉,虽然价格并不是那么好,收入也还不错了。
想想以前可是什么也得不到,现在能赚到一些钱,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杨老太家里是没有自留地的,给让他们家里养一些兔子就不错了,他们家都是去割草来养着的,兔子可以吃草,他们家那是要吃菜的,以前都是去村民家里购买一些,现在就不用了,直接去供销社里购买就好了。
今天她购买了不少萝卜,准备做成萝卜干,这个是每年都会做的,除了冬天菜很少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萝卜干能做出来不少的美食,他们家就是喜欢吃,自然是要多准备一些可以用来做成美食的东西。
“杨奶奶,这么多东西能搬得动吗?”老太太拿的东西可是不少,这么多的东西真的可以拿得动吗?
“拿不动,你能帮我?”杨老太翻了个白眼儿,这位可能脑子里没有装过东西,那怕是说着人家有难处,但也就是说一下,想要让她帮着做点什么,那就得想想,让她动手的,那是一定不行的。
“那自然是不会的,不过我可以帮你去叫我过来。”田甜笑意将妹妹抱了起来, 和田老太太说了一句,这才往卫生院走去,很快就看到杨大夫正在清点药材,将杨老太的事情说了一句,自己就慢慢的往回走。
回到家里田老太太正在做饭,让两人在屋子里玩一下,她自己则是在厨房里做起饭来,老太太对孙女还是很舍得的,用料也比起儿媳妇来更大方一些,味道也会更好一些,这让他们家中午的生活质量都变好了。
正在做饭的田老太太对孙女那是一点怀疑都没有,只是有些奇怪,孙女别看对所有人都有个笑脸,其实除了地自有人,其它的人都是冷着一张脸,怎么会和杨家的老太太关系很好的样子,这个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她到是想要说点什么,最后还是没有再说下去。
孙女年经也大了,只要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她就因当相信孙女,那怕是孙女做错了什么事情,也有她在,一定可以将一情处理好的,不会出一点点错处。
田老太太这里很快就想通了,那边田甜还小小的担心了一下,他们在城市里相处习惯了,早就已经失了警觉心,等到回来看奶奶做饭,这才想起来她和杨老太太在外面虽然说认识,但并没有什么关系,又怎么可能真的热情到真的帮着人去叫人了?
好在除了叫人之外,她没有再做其它的事情,要不然怕是真的要被人看出来了,这个时候田甜才想起来,他们可不是被人怀疑过,人家都觉得他们做了什么了,要真的被人发现了,怕也是不太对的,还是老实一点的好。
不过有的东西还是要拿出来的,最近他们发现了一个书店,他们准备发一批小说出来,这家书店就是卖小说的,学习用的书至少是很多,也就只有几本专业书,这些东西她都是不管的,就是直接将红包发出去,这些书有什么用,也看上面怎么说。
书一发出去,上面的人马上重视起来了,将所有的书都收了上来,不管是不是小说,这些东西都要拿到手里才好,他们是要好好看一下,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真的有用再说,到是里面有一本关于医学上的书,这个被杨大夫留了下来,这可是好东西。
“也就咱们家了,看看,也就咱们家能收到这么好的东西了。”杨大夫特别高兴,比起这段时间收到的食物,还有那些用的东西,那些东西都比不上这本医术,这可是上面分给他的好东西,是不是说他以后就能真的运用自己所学救人了,带着这样美好的心情,杨大夫对于治病救人的事情更加努力了。
杨老太也是觉得无语了,她已经不想要说话了,还能说什么了,她算是看明白了,依着自家傻儿子的样子,这位脑子里就只有保命和治病救人两件事情,所有的先决条件都是活着。
杨老太看儿子喜欢,心里就想着下次找到这方面的书,还可以放给对方一些,怎么说也是要给她当十四年儿子的人,对于自己人老太太一向大方,特别是这种小东西,她也不怎么在意。
本来以为这些小说不怎么受欢迎,没有想到还是很受欢迎的,留在香江的人,拿着这些后世的书,开了一个书局,一点点的抢占书市,还有电视电影的市场,给他们内地赚回来不少的钱,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当然这些是杨老太和田甜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他们就是觉得这些书好像并没有什么影响,接下来也就没有再发书类的红包,那怕是发了,也是一两本,并不会很多。
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所有红包都要到大队部那边打开,并不能再自己私下里打开了,如果谁敢私下里将红包打开了,就必须要被抓起来关五天,听到这个普通的村民吓得不行,那里敢再私下里点开红包了,因为这个上面很快就统计出每天的产量,想要从普通老百姓那里收上来东西,也变得更加容易些了。
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每天红包面积都要增加,他们想要确认下来这个增加的位置并不是那么容易,只能让人守着,他们就是最外面的边,形成一个人形的圈,在红包圈小的时候还好,随着红包圈越来越大,想要守着这个红包圈就会越来越不容易。
上面因为这个事情一直在开会,如果红包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产量,上面一定会很重视,那怕是要更多的人守着也是愿意的,可是现在并不是那样的,得到的红包数量和付出并不是成正比的,就有人提出这样做是不是不值得。
“如果再有书类红包出现了?”他们国家建国还不久,里面有多少留存下来的敌特份子存在,这些人有多危险,所有人都是知道的,如果有先进的书类红包被人拿走了,这个后果谁敢承受。
坐在上面的孙师长一直没有说话,听着下面的人吵成一片,说真的他是听得很烦了,他们的人留下来守着这个,已经让他很不高兴了,还要因为这些破事儿闹出一件件的事情出来,真不知道这些人因为这些破事情闹来闹出,到底想要做什么。
”行了,让那些民兵加入,再战士的密度减少一部分。其它人进入村子里训练。“他是觉得守着那些边界没有太大的用处,但也没有一点都不守着的意思,好处他们要,守着的事情也不能真的全部都由他们来做,至少得分出一部分给别人来,得到了好处,怎么可能什么也不做。
并且他也不担心那些人不愿意,他们得守着自己村子的利宜是一点,那些还没有得到好处的村子,也是愿意加入的,他们对于这样明明摆在自己面前,还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又那里愿意。
杨老太在六十年代科技兴国 第二百一十章 古玉通现代12
”除了民兵之外,还有那些城里的老人孩子,他们别的事情做不了,这些事情还能做不了。“各个村子里不是都有这样的老人孩子,让他们守着,就在边上还能分到一些东西,相信那些人也是愿意的,这个时候就因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这就足够了。
听到这个所有人都同意了,通知乡政府和县政府那边,如果有人愿意过来的,就直接去报名,直接跟着过去就好,他们这边也快速整理好训练的地方,开始让下面的战士们开始训练起来。
就这样初步的军民一家亲开始了,随着圈子越来越大,要的人也越来越多,也解决了很多普通老人,或是不能加入重体力劳动的人们,一些生活问题,到是村子里的居民因为这些事情,生活上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影响。
但是想要让他们就此离开,谁也不愿意,只希望红包面积能更大一些,如果不能更大一些的话,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影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杨老太也不是很高兴,他们这里是医院,病人并不是很多,可是自从知道他们这里有红包之外,很多在镇上县城里的病人都赶过来,直接在他们这边住下,他们这里就只有两个医生一个护士,那里忙得过来。
好在上面可能也发现了这边的问题,又给这边分过来两个护士,算是给他们解决了一些问题,这些人也是爱惜自己的性命,会过来的都是些小问题,顶多是那种过来养身体的病,要不然也不能跑到他们这里来的。
因为这个杨大夫夫妻两个还开启了白班和晚班分起,他们要到十点才会下班,所以平时值班的时候只会有一个医生,病人很多,但不是每一个都要用到医生,到也没有闹出什么事情出来。
本来以为他们这里不会再有医院被调过来了,没有想到省城那边有一个外科大夫和一个老中医也调了过来,两人都是带着一大家子一起过来了,医院这边也没有房子给他们住,只能搬到知青院那边住着,老中医只有一个孙子,平时上班的时候小朋友就会去上学,如果不是上学那天,就会跟着自家爷爷去上班。
到是那个外科大夫一大家子有点多,一间屋子根本就不够住,因为这个杨大夫还向上面申请了修房子的事情,他们现在的员工多起来了,总不能个个都让他们自己解决房子的事情。
那边医院里给签了申请,只是要的东西得自己解决,他们就出个钱,原来杨大夫还是不愿意的,可是想想前头几天村子里领到的红包,他就起了一些心思,向部队那边申请了,拿钱开始修起了村卫生所。
房子也是和杨家现在的房子连在一起的,修了两栋楼房,一处是用来做员工住房的,一处则是用来做住院部的,现在房子修好了,总不能一直租房子,自然是要修两处房子的。
就这样杨家的房子空出来了,这么多的房子也不能真的空在那里,医院那边想要直接花钱购买过去,反而是杨家人不是很愿意,这个时候将房子卖掉,可能一时好,可是两边离得太近了,家里但凡是有一点什么,就会被人听到了,杨大夫之所以愿意回村,不就是因为安全,现在变得不安全了,他们一家搬回来有什么意义。
医院那边也不是没有房子,看杨家人不愿意,也没有再强求,就这样医院在离杨家五六百米的地方重新开起来了,两边离了一些距离,反而是让杨大夫安下心下。
只是原不住人的地方就成了麻烦,现在要拿来做什么了?
”以前没有那么多病人的时候,不都是用来放药材的,现在也可以拿来放药材,正好你们卫生所医生多了,出去采药的机会也多了,多存放一些也可以。“以前只有两个大夫的时候,很多村民过来拿药,两人基本不会开药,非要开也是让村民们自己进山里去采,那些不太好采的,都会将自己处理好的药物分发给村民们。
”说得也是,咱们家现在光是堆的药材都不少,现在正好将房子空出来,两个孩子也不小了,也因当有自己的屋子了。“两个孩子过来的时候已经有四岁,现在已经五岁多快六岁了,已经开始上小学的年纪,也因当有自己的屋子,这样下来正好让家里空出一间屋子,那些药材就没有地方放了,那就将药材搬过来好了。
正好可以让他们好好的研究一下制药的事情,她一直觉得中药不比西药差,她想要弄出中西药结合的药材出来,或是做成中药成品药出来,只是这个一直处在研究阶段,也就只有家里古书上有一些药方,她想要将这些药方上的药物制作出来,说不定可以从中得到灵感,也能做出新的药物出来。
两人一合计,直接就将家里的屋子弄成了制药的屋子,所有的药材都搬过来了,直接就成了药材的库房,主要还是在晒的药材很多,这样弄下来能空出来的屋子就没有多少,这样因当是不会有人再拿这个说事了。
家里的药材只会定期向卫生院提供一些,更多的还申请的药材,他们家的药材拿出来,那都是白菜价了,连劳务费都抵不过,更不要说药钱了。
所有原来医院的人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不止没有羡慕,还特别同情,看看明明药材都可以存下来,卖给收购站的人,结果被医院的人订下来了,他们收到的钱连劳务费都不够,可不是特别可怜,也是杨家夫妻两个老实,才会被人给坑了。
当然杨家的夫妻并没有当成一回事,他们反正时不时就要进山里,平时给村子里的人看病,那都是不收钱的,送出去的药物不少,现在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药物还是给病人用,还是可以收上来一部分钱的,他们的劳动也有了一点价值,既然是这样的话,他们就没有一点抱怨。
杨老太太知道这些都是不对的,现在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可是别忘了现在已经七十一年了,马上就要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时候,那个时候如果他们还在这里工作,普通的村民会不会已经习惯了,看病不给钱的事情有,医院那边是不是已经习惯了低价的药材,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家吃亏的事情了。
她是六九年七月份穿越过来的,她会在这个世界待上十四年时间,也就是说她会在这个世界待到八三年,虽然不知道八三年情况怎么样,她还是知道七七年就会复恢复高考的事情,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改革的步伐慢慢的进行中,他们家的情况也会慢慢的定下来,那么接下来长期的药材可以出一些。
有了想法杨老太提着一篮子药材,慢慢的往收购站那边去,看看那边会不会收这些已经处理好的药材,过去了才发现人家是收的,并且还有人认识这些东西,这个时候杨老太才知道军区那边也过来了一些军医,他们那里也是缺药物的,她这些东西送过来正正好。
老太太就这样每天出去散步的时候,会提一篮子药材多少都是看她那边装到了什么,每次都能带回去几块十几块的钱,她也不会直接回去,而是去购买一些肉,他们现在的红包全都是拼运气,并不是每次都是一样的东西,所以买肉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事情。
村子里看杨家每天都有带肉回去,那自然是羡慕的,他们也知道一些药材,采回来直接就送到收购站去,也能换回来一些钱,到是让这些村子里的人更加积极热情起来。
一开始还好,后来杨家夫妻进山里,才出常用的药材全部都没有了,就连留根都没有,夫妻两都觉得事情有些大了,可是这种事情他们也不敢去说,只杨老太听到了,自己慢慢的去了老书记那里,和对方说了一下这种情况,不是不让村民采药,而是要留下根,没有种子,那里来的开花结果,以后也不用想每年都有一些收入的事情了。
杨老太刚过来的时候,书记听到要说药材的事情,他心里其实有些不高兴,这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也不想想村子里的东西怎么可能不让村民们去,又不是打野物还要上交,这个他也压不住呀!
结果人家说的是,村民们这样整,以后药材没有了,收入也会没有了,这下就尴尬了,再没有说什么,只说会将这件事情处理好。
接下来村长是真的带着村干部,将这件事情认认真真和村民说过了,让他们采药的时候,每处地方至少要留下三到四颗做种,后来这个还成了他们村子里不成文的规矩,更是会有人春天的时候去撒一些药种,也给他们村子的人留下一个长期的收入。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后话,上面书记在说话,下面的村民就没有一个敢说话的,但他们不说话,并不表示他们心里没有什么想头呀!看看这闹的一出一出的,不会就是因为杨家看到他们去采药有想法了吧?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就觉得特别不高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