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迈入神话时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最终永恒
“通过万能工厂,能够生产出大量的高端设备。”
“包括飞机、坦克之类,统统能够生产!这些万能工厂的生产力,大幅超越了人类目前的生产极限,也即我们提前得到了星际文明级别的生产能力。”
会议室总的每个人,都为之神情一震。
万能工厂,也即全自动3d打印机,只要输入原材料,就能够输出想要的东西。
这些生产资料,也是夏文明各大科技遗迹中的标准配备。
人们曾经捡到过一艘飞船,得到两台c级的万能工厂。
这两个电冰箱大的3d打印机,在过去帮助良多,像战斗机上的一些零部件,超级计算机的芯片组,就是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来的。
如今摆放在这里的,是12台a级的万能工厂,其中有六台还能够使用!
a级的万能工厂,功能比c级的至少强大了千万倍有余!
每一台万能工厂,都有100个足球场面积大小,质量五十万吨起步,内部的能源体系是冷核聚变,每天的产能,完全就科幻级别的超级技术。
它的生产力高到什么程度呢?
按照内部资料解读,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制造一架喷气式飞机全部的零部件,只要3个小时!
而放在以往,生产一架打飞机,需要高精尖的机床,大量的工程师,辛辛苦苦好个月的时间。特别是喷气式引擎,这种级别的工程,凭借云海号自己的实力,还没办法完成。
“现在只要3个小时?”陆一鸣瞠目结舌,难以想象,“一天能够造8架j20飞机?一年三千架飞机,还仅仅只是一台万能工厂的生产力。”
“是的,你们没有听错。这就是星际文明,与普通工业文明之间,天翻地覆的差距,否则怎么可能建造行星堡垒呢?光靠3d打印设备,确实能够做到这些。”
介绍到这里,房间内的气氛热烈异常。
这么高的生产力,用来做些什么呢?
难道,云海号有一步登天的可能?
至少云海之都的防御,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其中一位教授摆了摆手:“大家先别高兴地太早,万能工厂的使用是有限制的,第一是要提供足够的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原材料,大到圆晶、各种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线,就能消耗我们所有的人口,小到各种化工厂,钢铁厂,都是原材料生产线。”
全球迈入神话时代 第561章 隐忧的危机
“万能工厂的第二个使用要求,便是人工智能了,它需要极高的计算量,才能动弹起来。”
“原先的s级人工智能,作为万能工厂的中央主机,负责统筹调配这些高端设备。现在人工智能离开,原来的数据库已经被抹除,我们很难直接调动万能工厂进行生产。必须配合强大的人工智能,才能够启动这一台机器。”
“当初的博利尔文明,是没有人工智能的,就算得到了这些万能工厂也没办法使用。”
这倒也是事实,如果博利尔文明能够调动万能工厂的生产力,云海号将会面临无数的飞机、大炮,就算用数量,也能够将云海号堆死。
“黑沙沙应该能够胜任吧。”陆一鸣问道。
“是的,黑沙沙的人工智能等级为a级,刚好能够一台到两台操控a级的万能工厂……然而黑沙沙和的数据库是缺失的,所以操控起这些机器可能会比较吃力,需要大量专家的配合,否则一些工作会出现纰漏。”
另外一位负责建设的专家道:“但黑沙沙如果负责调动万能工厂,云海之都的建设就没办法承担了。她现在已经安排了很多工作。”
黑沙沙的算力也有极限。
她正在还在努力搬砖建设云海之都,再也分不出更多的算力,操控万能工厂。
“所以这方面的工作,只能延后吗?”
“是的,毕竟云海之都的建设更加重要……房子总得先造完,让人们定居下来。”
又有一位专家,脸色严肃地提出了一点:“还有就是,我们必须考虑到,未来科技对整个文明的巨大冲击。”
“我们的社会形态,还不足以迎接未来科技的到来。”
黑沙沙的生产力太强,完全可以把人类给圈养起来。除了研究人员以及士兵外,大多数人从事的其实都是普通工作,人工智能都能够代替,而且完全能够做的更好。
现在有了万能工厂,大多数的商品,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万能工厂都能够代替生产,而且质量又高,成本低廉。
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何去何从?
难道大部分人,再也不需要工作了吗?
“10年之内吧,我们将云海之都开发完成后,利用好行星堡垒内的生产力,稳定发展10年,顶多20年,就能达到这一步了。反正也没有多少人口。”
这种社会变革实在是太大!大到难以想象。
以至于在座的各位感到有点迷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家都不用工作了,剥削一下人工智能就完事了……
这样的社会社会听起来很美好,实际上,不就乱套了吗?
“难道共产主义马上就要实现了吗……”陆一鸣感叹道,他想起了被拔苗助长的“阿卡拉文明”,这个文明就是在生产力飞跃的情况下,快速钝化。
而云海号这边,也有类似的危机。
这还仅仅只是生产力上的初步飞跃,并非星际文明级别的飞跃。但他还是产生了隐隐的危机,这种危机和以往不一样,来源于内部。
“我认为,可以将民众的生产活动。与黑沙沙、万能工厂的生产完全区分开。”陆一鸣想了想,说道:“这种强大的生产力,不去使用,是不可能的,我们没必要因噎废食。”
“但对于民间福利,暂时需要管控。”
“在人民综合素质得到极大飞跃前,所有的万能工厂产能,都应该用于国防建设、科研工作,以及地底基地的建设。这样一来,便不会冲击到正常市场环境。人民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
丁原点了点头,“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没办法长久。”
人民群众追求更好的生活,是自发的,如此巨大的产能不可能掩盖,被某些人知道了,总归会有一些特别想法。
而人的天性本来就是慵懒的,有几个人愿意自发工作?在万能工厂的巨大产能下,一个月政府可以发放100万块钱,让你随便消费随便玩,整个社会还不会出现任何通货膨胀,这种日子谁不愿意过?!
飞机、大炮、轮船的制造,几年也就够了……
云海之都的建设,也是差不多几年就够。
然后呢,这部分巨大的产能,应该如何使用?还不是得用于民间消耗?
一个名为“怠惰”的陷阱,就这样慢慢展开,让人情不自禁地跳入其中,化为灰烬。
听着大伙的讨论,有些后知后觉者不禁头皮发麻,浑身冒起了鸡皮疙瘩。
这就是发展到一定状况后,普遍遇到的科技陷阱啊!
迈不过去,就去死!
“哎,就目前而言……万能工厂的产能,不宜介入正常消费市场。暂时还有几年时间吧。”
讨论不出太好的方案,这个话题只能暂时搁置,以陆一鸣提出的观点处理。
再接下来,所有的资产清点完毕后,各个专家组上台,精心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流程。
行星堡垒的工程量,大幅度超出了目前的基建能力。
云海号拥有的黑沙沙女士,只是a级的人工智能,并不是s级,让她操控两三台万能工厂运作,就是很吃力的一件事了,根本不可能操控6台。
而黑沙沙现在还要管理水泥厂、钢铁厂,还得给人们盖房子。黑沙沙的计算量也是有极限的,根本不可能去从事行星堡垒的挖掘。
“所以,行星堡垒的开发,暂时可以忽略不计。至少得人口上亿,并且科技水平攀登到星际时代初期,才能够考虑。”
“我们目前规划了96个地下矿场的开发项目,这些矿场能够挖出几乎所有的稀土资源以及金属。再加上报废机器人的拆解、熔炼,对资源的需求基本上能够满足。”
这颗星球表面没有金属资源,并不意味着地底深处没有金属,只不过地底深处的压力太大,挖起来比较麻烦,产量不是很高。
不过借助夏文明的挖掘工具,再怎么样还是能挖一些的。
“另外还计划建设4个紧急避难中心。每一个避难中心能够承载一百万人口进行紧急避难,并能够抵抗百万吨当量的核弹打击。”
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项目,等丁原介绍完这些工作后,会议室中响起了稀稀拉拉的鼓掌声。
除了振奋以及喜悦之外,人们还显得有点忧虑。
一个莫名的,从未考虑过的问题出现在了众人眼前:产能太大了,大部分人的工作要被消灭,应该怎么办?
……
再接下来,陆一鸣同志上台,对着全体会议代表,介绍了未来一年里,军事方面需要建设的各大工程。
所有的公民即将搬迁到云海之都,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中央岛屿外环的防御工程体系建设完成度为30%,在达到50%后,普通民众便可以正式在云海之都起居生活了。然而我们要深刻值得警惕的是,脱离了避难所的庇护,安全系数依旧大大降低了。”
“这是不可避免的。”
云海号避难所的人口高度密集,走一步就是一个房间,内部还铺设了灵能护盾,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就会被人发现,军队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
而云海之都,面积宽阔,即便在规划的时候,设计成了人口密集群居的状态,但六千平方公里的岛屿,灵能网络不可能全部铺设,毕竟和避难所不一样。
军队的响应速度,必然也不可能像云海号那样迅速……
“所以,大家生活的变得舒适了,安全等级必然是下降了的,这一点不容忽视。”
陆一鸣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水,又说道:“解决的方法倒也有一些,加快灵能网络的建设速度,开发第三代的强化药剂,提高人类的综合素质,提高监控摄像头的密度等等……”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行。”
每个人都喜欢空旷的生存空间,有了这么大一片土地,再蜗居在云海号,不去开发,那是不可能的。
人们不可能因噎废食。
“我们总共一万两千人的军队,还是显得有点少了。人手方面有点捉襟见肘……”
陆一鸣汇报了目前遇到的一些困难点,“关于中央岛屿的军队常驻,6000平方公里,常驻6000的军人,并不多,甚至还稍稍少了点。”
6000平方公里的大多数土地是荒废着的,一部分地区种上了粮食以及经济作物。这些都可以让黑沙沙用机器人完成,消耗的人力并不多。
所以六千军人,只要重点照看云海之都这一块地盘。
“至于另外的六千人,需要巡逻整个星球上的各个岛屿,清理怪物,人手也略有不足。”
“关于征兵……”
“征兵……绝对不行!”丁原连忙摇头反对。
30万人当中,1.2万人是士兵,4%的比例也不算少了。
现在所有的企业都缺少人手,再征更多的兵,其他的工程,工作速度会降低不少,而且人口比例会失调。一个社会不可能大部分人都是兵,这样并不正常。
全球迈入神话时代 第562章 兵马俑 昆虫侦查与扩大空军(二合一)
陆一鸣也知道征兵的难度很大,他也没有太多的意外,说道:“不管人口多少,全球巡逻都是需要的,我们这一颗星球对外开放,阳河已经来到了白天,意味着有可能有其他文明,进入我们的星球。”
“也有可能会有稀奇古怪的物种,来到我们这里,必须报以警惕。”
“万一再来一个祭祀邪神的文明,把邪神召唤出来,也麻烦的很。没有人想再经历一遍,上一次的灾难了吧?”
这颗星球的地理位置特殊,召唤邪神变得更加容易,必须防范一手。
“但我们的人口数量太少,想要监视整个星球是不现实的,这又带来了额外的风险。万一什么地方出现了哥斯拉,我们都不一定知道。”
这番话倒是让许多人笑了起来,哥斯拉……确实是有可能出现的。
但在静默领域的作用下,超能力被削弱了,哥斯拉就算出现也并不可怕。
“更麻烦的是,空中又充满了紊乱电磁波,导致无线通讯非常不方便。再加上这颗星球的外层空间就是阴世界走廊,连发射卫星都不行……”
“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困难点,大家想想办法吧。”
针对这些困难点,很快就有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第一是大量开发“兵马俑”武器!
其中一位专家介绍道:“我们从大鸿帝国的手艺人当中,学习到了兵马俑的制作技巧。这种兵马俑的原理,和符文小刀相当类似,利用一些特殊的符文,激活某一种超自然力量。”
“兵马俑的核心,需要一种名为‘火玉’的特殊晶石作为能源。”
“它能够像机器人一样动弹起来,战斗力不错,最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嘲讽效果。‘火玉’对于诡异生命的吸引力很高,怪物会优先攻击兵马俑,而不是人类。”
陆一鸣微微点头,听起来像是兽饵一样的东西,“火玉的数量有多少”
“我们在大鸿帝国的遗产中,寻找到了1000多颗特殊的‘火玉’,理论上可以制造一千多个兵马俑。这种兵马俑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屏幕上放出了这种兵马俑的解剖图像,它的内部构造相当复杂,以火玉为中心,内部错综复杂的结构齿轮,可以说发展到了古代文明的技术巅峰。
“在曾经的大鸿国,有古代先贤发明了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相传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按照现在的眼光,当时不太可能发明出这种东西,也没有任何一具木牛流马流传下来。
但在某一个平行世界,某一个国家,这种器具居然真的出现了!
“这种兵马俑,就是从木牛流马中改进过来的。”
“当然,对云海号而言,仿制的难度不大。我们甚至可以对这种战争兵器加以一定程度的改进,安装上摄像头、灵能电池等等,增强它的战斗力。”
陆一鸣心中一动,这倒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消息。
云海号这边的机器人,战斗力确实不太行,也没有这么多人手,去开发更高级的机器人。
而这种兵马俑,却能够一定程度吸引并战胜怪物,确实是了不起的伟大创举。
他问道:“兵马俑的战斗力怎么样?机动性呢?”
“兵马俑以肉搏为主,奔跑速度在每秒钟8米,一拳的力量大约是1200千克,几乎可以免疫精神攻击。我们可以将兵马俑的手改造成锋利的符文匕首,增加杀伤力。”
按照视频资料,这些家伙还是蛮笨重的,就是横冲直撞,用力气肉搏,不过能够锁定报有恶意的邪神,这也已经很不错了
“火玉能够仿制吗?1000个泥人的数量还不太够。”
“暂时还不能仿制,这是一种特别奇怪的能量……需要更多的研究,毕竟是很有潜力的项目,这种泥人有很高的改进余地。”
就这么讨论了半天,针对防御能力不足的特点,又有专家补充了另外一个办法:“昆虫侦查”!
这是来源于大疆帝国的超自然遗产。
大疆国的能人异士,豢养着一些聪明的昆虫。
这些昆虫的繁殖能力卓越,又带着一定程度的灵性,是相当优秀的侦察兵。
行星堡垒的土地就只有这么一些群岛,最外围的群岛在600公里开外,而整个星球的赤道长度大约40000公里。
在侦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以放弃外围大片的海洋,只要掌控住这一小片的群岛。
只要管控住陆地,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安全问题。
“我们可以在每个岛屿上都设置昆虫侦察站点,这些昆虫会在岛屿上自行繁殖,不需要人手维护,外围的风险完全可以控制。”
“在中央岛屿,也可以布置一些昆虫。譬如说一种特殊的蜜蜂,不但可以酿造蜂蜜,还有侦查诡异的用途。这些蜜蜂能有效补充人力侦查不到的角角落落。”
陆一鸣问道:“昆虫侦查的可靠性如何?”
“只能说一般般吧,因为这个世界的超能力被大幅虚弱了,导致昆虫的灵性大幅降低。但是这些昆虫大多是益虫,吃花蜜,或者捕食其他的昆虫为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几乎没有维护成本,费用便宜啊。”
维护费用,自然也是大个问题,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没办法每个岛屿都派遣部队驻扎。
这位专家道:“如果我们能够在各大岛屿,设立一些无人前哨站就更好了。无人前哨站,再配合昆虫侦查,那就保险的多了。”
“说的倒也是,不过无人前哨站,至少得连上海底光缆。海底光缆的铺设成本可不小啊。”
“没关系,万能工厂的产能,全部用于国防事业,工程量大不是问题。”
这些安全专家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众人拾柴火焰高,还真的将安全漏洞给一个个补齐了。
“大晋帝国那边也能帮我们把手一两个岛屿……大晋帝国的劳动力以及战斗力,也应该充分利用。”
“大不了,花点钱……反正我们也是要援助他们的。”
大晋帝国倒是蛮聪明的,只占据了15平方公里的小岛,一个靠近云海号所在的中央岛屿,并没有要太多的地盘。
他们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也知道自己守不过来。
这么点人口,要太多的地盘也没有用,。
“大晋帝国那边,已经连上了海底光缆。我建议将所有的岛屿,都连上海底光缆,信息一定要通畅!”
“当然了,这个计划的工程量很大,粗略估计,联通一百多个岛屿,需要1.1万公里的海底光缆。”
丁原听到这些,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么多的海底光缆,全都需要生产力啊。
能够将万能工厂的生产力发挥到极致,绝对是大好事!
他现在就害怕人们无事可做,陷入“怠惰”陷阱当中不能自拔,步入阿卡拉文明的后尘……
石大勇也举了举手,说道:“我想到了一个方案,通过侦察机进行控制巡逻。我们拥有了a级的万能工厂后,这些飞机应该能够生产一些了。实在不行,也可以用反重力飞机巡逻。”
“我们只有6架反重力飞机,维护成本比较低,但反重力飞机也不可能一直在天上飞,而普通飞机的巡逻需要航空燃油,成本相当高昂……”
“这颗星球应该是不存在石油的,最好还是得研发酒精燃料,粮食我们是不缺的……酒精也不缺。”
“石上校,飞机的发动机可不能胡乱修改,也不可能冒然修改燃料,所以传统的喷气式飞机可能没办法制造。”一位相关专家连忙摇头道:“按照目前的科技,如果用酒精的话,只能够制造一些螺旋桨飞机。酒精的热值比不上航天燃油,飞行距离会更低一些。”
“螺旋桨飞机也行吧。”
“不管怎么样,空中作战能力,还是必须的。”陆一鸣也跟着说道:“空中巡逻,还能锻炼士兵的飞行能力,一举多得。今后发生的战斗,必然以空军、导弹为主,巨舰大炮对射的可能性不高。”
“200架侦察机,我觉得不算多。你们觉得呢?”
“对了,军舰也应该生产一些。无人机也需要大量生产,越多越好。”
丁原摇了摇头,心中感叹着,200架飞机,再加上配套的基础建设,燃油工厂等等,又是一件大工程,相当于空军规模扩大20倍!
这些杂七杂八的工作下来,就算拥有万能工厂,也得满满当当地生产几年了。
这几年应该是踏实的,民间的反对声音也不会很大。
石大勇又说道:“我想到的第二个方案便是……扩大核弹的生产,我们手头已经没有核弹头了,在过去的一年,地质学家们也在地底下找到了一些铀矿,必须要抓紧时间生产一些原子弹以及氢弹。”
“手中有核,心里不慌。”
“没错,核弹还是要制造一批的,而且要放在第一优先级。”
这个方案,丁原倒是蛮赞赏的。
“那么六个月后,万能工厂启动后的第一个计划,便是离心机的制造。万能工厂的冷核聚变能够提供大量的能源,也应该使用起来。”
万能工厂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虽然有也有一些原材料的提纯功能,但效率相对而言比较低下。所以制造一批专业的离心机,效率将大大提高。
目前黑沙沙女士只能够操控一到两台万能工厂,剩下的10台处于闲置状态,只要想办法将其中的能源系统利用起来,就相当于多了10个超级发电站,所以电力能源,一时半会间是没有问题的。
“哦,对了,我还想到了第四个比较好的方案。”陆一鸣举手示意道:“我们可以雇佣大晋帝国的超级生命,来维护整个星球的安全。只要时间足够,我们这边的超级生命,也能够得到顺利的成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