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三国游侠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阿飞
徐庶脸上一红,道:“是。”
蒯通,即蒯彻,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北固城镇)人。秦末陈胜起义后,派大将武臣进取赵地,蒯彻劝说范阳令徐公归降,使武臣不战而得赵地三十余城。后来又说韩信袭取齐地,造成的后果是刘邦的重要谋士郦食其被愤怒的齐王烹死。最狠的是他这时候就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为王。韩信不听,终于被族灭。后来刘邦听说此事,要烹杀他,他百般巧辩,最终过关,实为当时天下第一流的谋辩之士。西汉到汉武帝刘彻时,因为要避讳帝王的名字,所以通常蒯彻就被改称为蒯通。
东汉刘秀上台,一贯声称自己延续的是西汉的天下,所以非常尊敬西汉皇室。蒯良居然直呼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这两汉开国之主的名字,且不喜别人称他祖先蒯通这个名字,那是明白表示不把当今的汉室朝廷放在眼里。
蒯良道:“昔日先祖游说韩淮阴不成,便即装疯,但被刘邦识破,只好以辩才自救。还好刘邦这老流氓新除韩信这个大患,心情舒畅,就放了先祖一马。先祖后来又在相国曹参府里呆过一阵,年老后迁移到南郡,在中庐(今湖北南漳)隐居,他后悔少年时多言沽祸,所以立下遗命,要后世代代静静等待时机,不得以才自售,获享虚名。”
徐庶道:“原来如此。”
对他称刘邦为老流氓感到很新鲜,却也颇感不满:“别管人家出身如何,能以亭长之微而成皇帝至尊,那就是了不起!不过这话倒很像你祖宗,以前我是看错了你。难怪你这么喜欢飞兄,原来你和他一样,也是一个大逆不臣的家伙。”
蒯良叹口气:“自桓、灵二帝以来,动荡不安,黄巾纷起,我已预感天下将变。刘表初入荆州,便单骑径直到宜城(今湖北宜城县南)来见我兄弟,寻求治理之道。我以为他是位人杰,故不顾祖训,竭力资助。一晃十年,唉,今日我方知晓,我实在眼迈目拙,认错了人。”
说到这里,瞟我一眼。
徐庶心里更加别扭,想道:“哦,你说认错了人,难道是说刘表未听你相劝,不敢公然反叛朝廷,挥戈北上,逐鹿天下,让你失望么?”
果然听蒯良道:“今年春,我因曹全力与袁绍相争于黄河之畔,许都后方空虚,颇有可乘之机,便与数位知己一起,策定了一份‘七阳计划’。可惜,刘景升非要我和那些寻章摘句,夸夸其谈之辈商议,旷日持久,却无结论,致使大好良机白白错失,成为我蒯良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叹息片刻,忽然微笑着看向徐庶,“不过,这件事因为关涉太大,我严守机密,连许昌的王越、公孙谨、陈讳等好友都未相告,元直少年英雄,目光敏锐独到,所想却竟然与我不谋而合,实令我又惊又喜。不知是否已告知飞侯?”
徐庶脸色阴沉,不置可否,想道:“现在你看好飞兄,觉得时机又来了?”
他出生不久父亲即亡故,母子不为家族接受,生活清贫,算是下层劳动人民,但毕竟生于汉家天下,又受母亲教育多年,心中颇怀忠义之念。即使决意助我扫荡天下,那也只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建立起名留清史的不世功业。改朝换代,去旧纳新这类的想法却不是他的本心。蒯良言行果敢,足智多谋,还救过他的性命,他也非常钦佩感激,但军阀互相攻伐则可,不尊汉室,那可是僭逆的大节,他实在无法接受。
我点头:“我听元直兄说过,也看过那份计划,真是构想宏大,谋划周全。若是刘荆州肯用先生之策,我军早已溃散,恐怕我现在也不能坐在这里听先生的教诲了。”
心想:“刘表要是实施了这个计划,我还不早翘了?最好的下场也不过是提前结束旅游,狼狈逃回家去。”
蒯良面上微现红光,颇为愉悦:“飞侯过誉了。”
徐庶忽然一挺身,告个罪,说要上厕所,站起来出去了。
蒯良看看他背影,微微摇头,叹道:“元直以为我蒯家世代暗衔私恨,欲借他人之手报复大汉官家,不以为然么?”
我道:“那倒不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正是我辈本色。其实元直对大汉王朝的腐败没落,也是失望至极。”
心里却也知道,徐庶实在不乐意再听了。
蒯良笑了一笑,缓缓道:“飞侯为人宽容,日后自立驭下,恐怕还有为难之处呢……”
话未说完,忽然轻咳一声,脸色迅速涨红,紫了起来,顿时说不出话来。
我担心地看着他,不知道他这是什么病,说发就发,还特别严重,心想:“他是心脏病?还是高血压?他身为一族之长这么多年,自然久经狂风恶浪,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对内脏损伤最大,纵有精深功力,也避免不了这些病疾。”
蒯良闭上双目,强自运气许久,慢慢的,脸色逐渐好转。又过了一会儿,他才能睁开眼睛,苦笑一声,道:“还有一事,要请飞帅帮忙。”
我忙道:“请先生吩咐。”
“江南四郡之中,只有长沙太守张羡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不过就他是他,眼下也已心竭力尽,穷途末路,因此飞帅此去,掌握四郡不难。蔡德珪亦因此颇以长沙无力,故此不听人言,坚持不肯退兵。我请飞帅到了长沙之后,去和德珪见上一面。他若见飞帅为长沙之主,自会知道大事难为,我想,飞帅一定能说服他立刻撤兵的。”
我一愣,道:“先生的意思是说您和刘荆州,都是早想退兵的么?”
蒯良很严肃地点了点头:“正是。唉!我只希望我荆州的精华,不要都葬送在荆南的蛮荒之地上。”
从蒯良的密室出来,我找到独自在后园闲散的徐庶。
看看天,已是申时(下午三点)徐庶的脸色非常不好,低着头,反复在一条短短的小径上走过来,再走回去。
我慢吞吞走近前,站在径左,看着他转。
徐庶停下来,直视我的眼睛:“飞兄,我有个问题问你。”
我道:“请说。”
徐庶道:“我一直觉得你是个很奇怪的人。你为人仗义豪爽,对朋友极真心诚意,却不肯尽忠于曹;你用兵奇异,不拘泥于正道,却易于轻信他人;你纠缠于政变集团,却又冷眼旁观,不予积极参与;你接受汉帝密旨,决意奉诏讨贼,却又与蒯氏这等叛逆把酒言欢,坐而论道。凡此种种,矛盾多多。我很想知道,你内心之中,到底是如何打算的?如果你果然扫平刘表、刘璋、张鲁、孙权、曹、袁绍、马腾等人,安定了天下,是仍奉汉帝为主,还是要自己称尊?”
我沉吟片刻。
其实我早已想到他要问这问题,但事到临头,却仍然感觉需要认真想一想,才能回答。
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关系到徐庶是和我继续携手前进,还是就此分道扬镳。
徐庶与我,虽然性情相投,倾盖如故。但说到个人世界观,恐怕就差得很远了。两个例子很明显:昔日在许都,他就对鼓吹割据的伊籍不满,至今另眼相看;适才于襄阳,他又对热衷倒汉的蒯良失望,当场拂袖而去。而我对这两个人,如果硬要我说,却只有“适合乱世,有才能的英才”这种评价。
“元直,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非常矛盾奇怪,但其实很简单,只有一个答案。你跟我这么些日子了,一起出生入死,应该了解我的为人。我并不十分热心什么国家大事,汉室正义。至于征伐攻战,割据为雄,更是随心所欲。无论什么,对我来说都是一样,有趣好玩就行!我把这所有种种事情,都当作是在玩一个游戏,一个好玩的游戏而已。”
徐庶一愣:“一个好玩的游戏?”
“是的。我这人虽然本身可能有一定的才能,因此被一些朋友过于推重。可是,能不能取得天下,坐上那什么皇帝的宝座,我都不是太在乎。我只是想使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太空虚,希望多交天下的英雄做朋友,然后和朋友们一起,快快乐乐的,一起打拼,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理想,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天下人都知道,我,阿飞,是个有意思的人,是个很充实的人。这,就足够了!”
不知不觉中,我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徐庶呆住了!
我也呆住了!
徐庶是被我很多的现代词汇弄糊涂了,需要仔细思索其中的意思。
他低下头。
我却是忽然想到:“难道我真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空虚寂寞的人,所以才要到三国里来找些真心的朋友,找些有趣的事情,寻求一种充实的感觉吗?”
不可能,我可是守拙一族出类拔萃的天才,我的一生都会多姿多彩,充实饱满。
我来到三国的古地,只不过是要找我需要的资料;我参与三国的争霸,只不过是旅游中的有趣插曲。
这里的生活,对我来说,都不过是一种短暂的经历而已。不可能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什么重要地位。
是这样吗?
我低下头,反问着自己。
以前可能是,但现在已经不是了。
另一个我回答道。
在三国的这些日子里,我已经投入很多,也得到了很多。
我想起了公孙箭、淳于铸、赵玉、杜似兰、典满、赵楷、淳于宾,想起了曹、许禇、曹纯、关羽、张辽、文丑、刘备……我那已怀孕的老婆,阿樱!
还有安陵一战死去的那些战友们。
友情、亲情、爱情,战友、部下、强敌。
我已经有了太多的记忆,太多的牵挂。
在得到这些的同时,我同时失去了一样东西。
自由的心情。
不是吗?
经过了安陵一战以后,我的想法已经变了,完全变了。即使我不愿去多想。
我已经再也无法把它当作一次旅游,一个游戏了。
在安陵的那一天里,我最好的知心朋友,追随我的忠实部属,都倒了下去。就在我的眼前,一个个倒了下去。而我,也亲手杀了那么多黄巾的将士。此后那几天清醒时的时候,我一想起那天来,想起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和面目,就忍不住想呕吐。那是我第一次亲手杀人,一下就杀死那么多人。我几乎无法相信,那个冷静的杀人者,他就是我!我一直在想,我的朋友们死了,我异常心痛,绞心一般的痛!可是我杀死的那些黄巾将领和士兵,他们,也应该有很多的亲朋好友,也应该有很多朋友亲眼目睹了他们的死亡,这些人,难道就不痛苦?乱世之中,疾病、战争、饥饿,哪一样不能轻易置人于死地?谁能避免死亡,谁能了无痛苦?死去的人,只需要痛苦一下就可以全部了结,但是他们的亲人,他们的朋友,更多活着的人,他们难道要把这种痛苦背负一生,直到死去?
为什么要有死亡,为什么要有痛苦?
这种乱世,有什么好玩?
我决定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我要去改变它,我得去改变它!
我不要这种令所有人都最后沉沦、都陷入黑暗的游戏!
我对徐庶说的,都是实情,可是还有另外一半,我没有对他说:“经过了安陵之战,我改变了想法,亲眼目睹了这些情景,我已经无法再继续玩这个有趣的游戏了。这是一个残忍的世界,这是一个不好玩的世界。所以,我一定要尽早统一这个混乱的世界,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杀戮,让所有的老百姓、所有的战士、所有的亲人都能过上安定富足,和平快乐的日子,就像在襄阳我们看到的这样,这是一项多么大的功德啊!为了这个目标,我愿意用尽所有的力量,不惜一切手段。”
我很想对他说出这些心里话,如果我说了,一定可以完全说服他。他不用半分犹豫,就会欣然倾心,决定永远追随我。
可是我不能说,一年的旅游期限马上就要到了,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三国的世界里沉溺多久。
我不能欺骗我的朋友。
即使他是一个那么遥远的古人。
我低下头。
我已经感受到许多痛苦,有了许多不愿有,但却再也无法摆脱掉的记忆。
继续玩这个不是游戏的游戏,我一定还会有更多的记忆,更多的痛苦。
也会更难于摆脱。
我还需要继续在这里继续下去吗?
前面的路,我该怎么走呢?
沉默,沉默。
很久,很久。
徐庶忽然抬头,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笑得是那么的惬意舒展,那么的轻松洒脱!
我吃了一惊,徐庶也会狂笑?
真舒服!种种烦忧,种种郁闷,似乎都已伴随这声狂笑宣泄而出,消逝无影,从此再无滞顿,再无疑虑。
他猛然握住我的双手,道:“飞兄之心,如云中仙鸟,高洁莫测。徐某虽然不能完全领会,但亦为之神往。不管如何,我和飞兄都是想结束这肮脏的乱世,还天下以清明,有此一个共同的心愿,足矣!就让我陪伴飞兄,一起来玩这个好玩的游戏吧!”
我紧紧握住他坚定有力的双手,心里好羡慕。
不管他最后是怎么说服自己的,但他终于想通了,想通了自己要走的道路。
我多么想和他一样,也能完全放松下来,也能这么大笑一次。
哪怕只是一次!
可是我不能。
我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
我无法笑!
“元直,刚才子柔先生告诉我,江东的孙权最近有了新的举动,很有可能会开始向江夏进军,长沙四郡,恐怕也在他视线之内。”
“什么?孙权竟然这么急?”
徐庶的笑声顿时嘎然而止。
“是啊,所以我们必须立刻赶去长沙,准备应变。”
我道。
徐庶点点头:“不错,我们立刻就走。”
我问:“那襄阳方面怎么办?”
虽然说此次搜罗人才不太顺利,百杰图上的大部分人都不肯理会我们,但毕竟还是招揽到一些有用的人的,其中部分还是光棍,并无太多牵挂,随时可以跟随我们回去。
徐庶道:“人多容易走漏风声,我们又不是只干这一次就罢了。我们自己,就别带人走了,把阿西暂时留下来,帮着伊籍悄悄把他们分批带回去。”
他摇了摇摇头,又道:“唉,可惜赵累要去许昌,不然办这件事,他倒是最合适的人选。”
“许昌?”
我一愣,让他去许昌做什么?
徐庶低声道:“我让他和杜军师商议,去许昌将樱夫人先接到襄阳来,我恩师已答应代为照料些日子,我们一旦在长沙站住脚,立刻就可以请夫人过江。”
我心头一热,元直这些日子如此繁忙,居然还没忘了我的私事。
阿樱,我的阿樱!你快过来吧,我想你!
老远的,听到冯喜瓮声瓮气的叫骂声和黄叙怪腔怪调的嬉笑声。
桓袖在喊着:“飞大哥,徐大哥,我们该走了!”
是啊,该走了!
我和徐庶同时转过头,向她看去。
那个方向,也是通往长沙的方向。
那个方向,是我理想中的方向吗?
这时,空中忽然传来一阵响亮尖厉的呼哨。
我俩一起抬起转头向天上看去。
两只雄鹰傲然展开巨大的双翼,向远方急速飞掠而去。
我和徐庶互相对视一眼,一起微笑。
那个方向,正是通往长沙的方向。
徐庶高声说道:“大哥,天在说,那就是我们振翅长鸣的地方啊!”
第八卷江南竞智本集简介
刚进入长沙城,阿飞便遭遇到暗徐家擅长五行毒掌的两位著名杀手,见识到这奇特世家的奇特武功。而长沙内部的巨变更使阿飞险些措手不及。
经歷过安陵危难之后的阿飞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请出了包括黄忠在内的许多有用人材,為了生存和发展,他甚至不惜和仇人握手言欢。这种变化迎合现实,但违背阿飞的本性。
刘表和孙权这南部最强大的两方势力的全力争夺,给了弱势的阿飞一个改变局势的机会,他能否抓住这稍纵即失的机会?
[ 新第三书包网手机版域名:m.d3sb .com ]





三国游侠传 第八卷 江南竞智 第一章 清风双煞(上)
[ 欢迎光临 新第三书包网,www.d3sb .com ]
东汉建安五年。
十二月三十日晨。
在多事的建安五年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行六人赶到了长沙城西南的一座山下。
除了徐庶、黄叙、冯喜、桓袖和我五人之外,还多出了一个阿昌。
我们在山边的一个小亭旁拉住马。
徐庶指了指右边那山,对我道:“飞兄,这里便是岳麓山,离长沙城已仅有不到二十里的路程。”
岳麓山?我心中一动,三国时代的岳麓山和现代有什么区别呢?
前年春天,我和韦巧巧、小竹、陈贫他们一起,还去游玩过一次山上的岳麓书院。其时我正潜心修撰《三国棋杰传》被他们几个强行拉去搞什么“闲暇一日游”十分不耐烦,上得山去,就觉得到处都吵吵闹闹的,实在没什么好玩的,别的什么都没感受到。就这样还被池早给骂了一顿。他那时还躲在北宋少林寺里偷学医道,回来直骂我不等他,害得他少了一次亲近美女的绝好机会。
想起池早,我又忍不住心头微微作痛。
你小子,现在还活着吗?
冯喜挥了挥马鞭,大呼小叫道:“飞大哥,这岳麓山好玩着呐。咱们回来晚了,这都下大雪了。要是早些日子,满山都是红红的树叶子,那叫好看。”
我心里叹口气,强压下这种不良的情绪,侧过头来,就着晨曦,打量山势。
但见白雪皑皑之下,层峦叠嶂,古木参天,奇石盘道,泉流清绕,果然是好景致。点头道:“不错,深山幽谷,泉涧盘绕,真好地方。”
心想:“比上次去幽静秀丽多了。”
桓袖脸色阴沉,忽然从马上跳了下来。
冯喜一句无心的“咱们回来晚了”戳中她心头的一块病灶。她凝视着长沙城的方向,心想:“今天已是腊月三十,建安五年的最后一日了啊!”
想起自己跟着徐庶一道前赴许都的那时候,还是盛夏季节。不知不觉过去四个多月,这里已经是寒冷的冬季了。爹爹,你还好么?我的哥哥们,你们都还好么?
黄叙怒目瞪视冯喜两眼,冯喜莫名其妙地回瞪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变脸。
黄叙急忙下了马,走到桓袖身旁。他的家也在长沙城里,心里也时刻挂记着父亲,自然了解她近乡情怯的心理,安慰道:“阿袖,咱们的长沙一定没事的。”
桓袖咬着嘴唇,一言不发。
我和徐庶交换一个眼色,一齐下马。
徐庶看看黄叙:“阿叙,我看要辛苦你一趟,先潜进长沙城,去见桓大人,告诉他飞帅到达的消息。”
黄叙应了一声。
冯喜一个翻身,滚鞍下马,冲过来大声道:“我也要跟小嘴哥去。”
黄叙睁着一双小眼,叉着腰,狠狠瞅他:“别给我添乱了,徐大哥要我潜进城里去报信,你懂什么叫潜进么?就是不让别人知道。半道上你给我嗡一嗓子,人家都知道了,我还怎么潜进去?”
说到后面,他一边说,一边指指点点,手指已经戳到冯喜的额头上。
冯喜被他挤兑得直往后退,结结巴巴道:“那……那……小嘴哥哥,我……我不说话,我一句话都不说,这总行了吧?”
黄叙“哼”地一声:“就你?你要能一炷香不说话,我就谢谢苍天,他老人家真是开眼了。”
冯喜求救地看着我,哀求道:“飞大哥……”
我看看徐庶,他似乎不太赞成,不过没说话。不禁犹豫道:“这个……”
桓袖忽道:“飞大哥,你让喜子哥去吧,他一定不会捣乱的。”
冯喜感激地看她一眼,又翻翻黄叙,嘴里低声嘟囔几句,忽然警觉,急忙用手捂住嘴巴。
我瞧冯喜这样子,也确实有幡然悔悟,从此不说一句话的决心,便道:“好,小喜你记住,路上要绝对听从阿叙的话!”
冯喜大喜,连连点头。
我道:“快去改变装束吧。”
正要去取包袱,桓袖已先走过去,从马背上取下包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荆州官军的服装,帮助黄叙和冯喜乔装打扮。二人受宠若惊,便都一本正经,老老实实,免了本来必然会有的那道你争我抢,彼此讥笑的程序。
等他们俩都改装好了,徐庶道:“你们过来,我教你们万一行踪败露,如何通过蔡勋的营地。”
带着俩人走到稍微远点的一块大岩石后面,在地上草画一图,低声嘱咐指点他们过卡越关的技巧以及如何进城并和桓阶取得联络的暗语。
当日徐庶他们赴许都时,因为机警,而且黄叙、冯喜很熟悉周围环境,所以潜出长沙时居然没有被敌军伏路小军发现,比较顺利地就闯出包围圈。而今蔡瑁军围困长沙已有半年,一般来说戒备自然有所松懈,不可能再像数月前那么阵势严密,所以对黄叙、冯喜二人而言,潜入进去应该不算太难。但也不能不事先做好应变的打算。
我们在襄阳临走时,得到蒯良的大力帮助,对蔡瑁军内部的情况已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做好了相应的物质准备。徐庶根据自己对蔡瑁军的观察,结合蒯良的资料,路上已和我商定走西门,从比较好应付的蔡勋营地里通过。
两刻钟以后,黄叙、冯喜二人打马而去。
这俩人一走,人气大减。剩下的这几个,都不怎么爱说话,加上心悬阿叙他们俩的安危,就更没人说话了。
1...5657585960...102
猜你喜欢